回覆列表
  • 1 # 天豹6

    諸葛亮是蜀國"丞相",主管全國軍政,應以蜀國百姓安康為主。但只要百姓稍能吃飽,就著急地征伐,其原因真的是為"理想"一一恢復漢室嗎?劉禪明明是蜀國"皇帝”,卻利用這"皇帝"的人財物是"盡忠"另一個已不存在的"皇帝",是"理想"還是"別有用心”?

  • 2 # 淺夢微醉

    這一切都要從劉備三顧茅廬說起,南陽諸葛廬,心懷天下的青年才俊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毅然決定出山輔佐劉備。劉備死後,為了報答劉備興復漢室的遺志,諸葛亮不斷北伐,期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實現遺願,還天下太平。所以諸葛亮必須北伐,也只有北伐才能實現願望。而且客觀事實是,魏強蜀弱,蜀國等不起,耗不起,一旦拖下去,魏國只會越來越強,直到壓倒性優勢。所以他必須不停的北伐,儘快北伐,趁國力相差還沒那麼懸殊畢其功於一役,直搗長安。所以,儘管知道國力不濟,還是得這麼做,即使知道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 3 # 葉飄刀

    戰爭從來就不是隻看兵力國力的

    戰爭的勝負,從來就不是隻看兵力國力的。

    否則,曹操老早就應該向袁紹投降了。

    否則,劉備、孫權,在赤壁之戰時,就應該死了。

  • 4 # 芝城小趙

    提問者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按《三國志》的版本,只有五次北伐。下面分析堅持北伐的原因。

    客觀的歷史條件

    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

    實現隆中對的戰略規劃

    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諸葛亮數次北伐對曹魏採取的是蠶食策略。找機會擴大季漢的實力。

    緩和內部矛盾和政權的合法性

    劉備政權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荊州系和益州系互相制衡,但荊州丟了打破了平衡。

    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計程車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透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援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總結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穩妥為主,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季漢的政權。

  • 5 # 湧淳愛九州

    你應該是想說“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首先,從公元228年諸葛首次北伐到234年諸葛五丈原病逝,七年之中一共五次北伐,且五次之中只有兩次是出祁山,所謂的六出祁山是小說裡的說法。其次,九伐中原一般是指姜維的十一次北伐,與諸葛亮沒有直接關係。問題回答如下:諸葛亮幾度北伐的原因有二,第一,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這一點從《出師表》中就可以看出來。第二,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任由曹魏安然發展,(蜀)漢與魏之間的國力差距將越來越大,對(蜀)漢來說無異於坐以待斃。

  • 6 # 歷史小八卦迷

    “六出祁山”的真實情況

    先來講講這“六出祁山”,它出自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是作者杜撰的情節之一,看看可以,不能當真。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真正北伐曹魏共為五次,出兵祁山其實才兩次而已,其中只有一次是諸葛亮主動出兵的,還有一次是被迫出祁山的(曹魏攻入蜀漢),實屬無奈之舉。

    三國實力比較

    蜀、吳、魏的人口分別約為:94萬、52萬、443萬;蜀、吳、魏的軍隊分別約為:8萬、20萬、50萬。

    這樣一對比,答案很明顯不是嗎?不管是人口規模還是軍隊數量,蜀國都是最弱小的。相對於南方的孫家,北方的曹氏更加強盛,因此蜀國制定了總體方針——聯吳抗魏,以保蜀國之安穩。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匡扶漢室,是劉備一生的心願,更是諸葛亮的枷鎖。他揹負著先主的遺願,揹負著保護蜀國的重任,他步步設計,步步經營,以致勞累過度,英年早逝。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只是偏安在川蜀一個地區。那麼魏國只需要集合好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兵臨成都。要知道正是因為諸葛亮的主動進攻,化被動為主動,頻頻干擾魏軍,才能在這亂世之中,暫保蜀國。

    總結:

    不管是六出祁山還是九伐中原,表面上來看確實是在勞民傷財,毫無意義。可是實質上,諸葛亮卻在用進攻來延續蜀國的生命。為此,諸葛亮心血耗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他做到了!

  • 7 # zimuhuang

    這個問題要換個角度分析諸葛亮也不容易。

    第一,蜀漢集團有幾部分組成:劉關張趙河北人創業團隊、劉備在荊襄收羅的一幫人,如黃忠魏延馬謖等人,益州本土的將領和人才以費禕等文臣為主,還有後來投奔來的少數人,如馬超等。諸葛亮要把這些來源複雜的人管理好用好,又要在漢中四川紮下根,只有不斷進行軍事動員,做到內部矛盾外部化。

    第二,蜀漢人口、物產跟曹魏、東吳沒法比,只有以攻為守,破壞曹魏的生產經濟國防活動,讓曹魏內部問題重重,才能為蜀漢續命!

    總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8 # 不解瘋勤

    關於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事情,不少人都對比持負面看法,認為諸葛亮剛愎自用,不識時務,最終因此導致蜀國國力耗盡,加速了蜀漢政權的滅亡。然而,我始終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如此執著,就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但凡有一線希望,就抱著百分百的決心想去實現。同時,這也是當時蜀漢政權立國的基礎,三國之中,曹魏佔天時,孫吳佔地利,蜀漢唯有占人和。所謂的人和,便是自居的漢家正統。正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亮之所以有上述之舉,或許也有比考慮吧。以上僅是個人看法,知識有限,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批評指正。

  • 9 # 一點文史

    因為那時諸葛亮一生的夢想,早年諸葛亮常以管仲,樂毅自比,說明他並非真心想要隱居鄉野,他也想要和管仲樂毅一樣成為賢相名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屬於自己濃厚的一筆。

    自從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他倆隆中對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藍圖就標誌著諸葛亮從此走入這亂世之中,打算施展才能,大展拳腳。自此,劉備的這條大船成了諸葛亮夢想的載體。

    時間走到劉備登基稱帝,諸葛亮也完成了封侯拜相,但自古被稱為中原的北方依然在曹魏的掌控中,諸葛亮想要完成夢想,興復漢室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

    至於到了劉備逝世後,蜀漢再無諸葛亮的知音,諸葛亮只能自己總領一國軍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隨著不斷的操勞,諸葛亮發現自己無論是年齡還是身體都不能在支援他徐徐圖之了,雖然他也知道蜀國目前的兵力和國力都不如蜀國,但是他只能選擇孤注一擲。

    於是在公元226年,曹丕逝世,曹叡繼位,新主即位,朝政不穩,而蜀國經過休養生息,物阜民豐,諸葛亮抓住機會,決定出師北伐。

    然而,為夢想拼搏的過程是美好的,但結局未必也是美好,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折騰了許久也依然沒能如願,反而最終令自己積勞成疾,撒手人寰。

  • 10 # 錦衣郎

    劉備一系,雖入住益州,但根兒上,依舊屬於荊州一系,在失去荊州後,已經失去了根基,無法完全打壓益州一系,只能透過北伐,

    一則樹立政權合法性,

    魏國篡漢自立,失去了道義正統,正所謂“漢賊不兩立,王師不偏安”此時北伐,便可以向天下宣佈自己的正統性鞏固統治。

    二則凝聚人心

    透過北伐使統治階層擁有共同利益,由於蜀漢後期名將大量凋零,空出來的位置需要有人接替,這麼多舊勢力需要培養出新的能夠掌握話語權的人,才能在蜀中作為外來政權繼續站穩腳跟,而戰爭就是最好的立功場

    三則轉移矛盾

    隨著蜀國劉備勢力的人漸漸凋零,人數少,而既得利益大,沒有足夠的實力保證既得利益,而剩餘的人又不肯放棄記得利益,其他勢力就有想法,這就形成了內在矛盾,而北伐就是轉移這種矛盾的方法,當戰爭開始,一致對外,內部鬥爭就會有所收斂。

    四則勞其師,疲其國

    魏國人口基數大,中原歷經戰亂此時的魏國實力不強,但是隻要有時間休養生息就能快速發展,進而碾壓蜀漢和東吳,所以唯有不斷北伐來達到勞其師疲其國才可以保住基業。

  • 11 # 心道修遠

    地盤都是打下來的。

    劉備諸葛亮,最初無立錐之地,被其他軍閥追趕碾壓。後來借荊洲,佔益州,到建蜀國,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慢慢的一步一步打下的天下。六出祁山,九閥中原,是在隆中時,諸葛亮和劉備制定的戰略規劃,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實現這個規劃,恢復漢室,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以小吃大,讓自身壯大起來,這符合規律。而且諸葛亮出征時,都會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充分的準備,拉攏吳國,捉孟獲,備糧草,解決後顧之憂,五路來犯大軍一一退卻。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為各種原因,功虧一簣,比如大家熟知的馬謖失街廳。還有因為前期關羽的剛愎自用,造成蜀國很大的損失,丟失了荊洲,損失了很多猛將,以至於最後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所以數次討伐皆無功而返。

  • 12 # 葉家師爺

    諸葛也知道伐魏不可能成功,但當時誇下海口了,只有硬著頭皮出征,自己年歲也大了,不能碌碌無為老去,是做給蜀國人看的。

  • 13 # 峴批三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忠貞,也是一種政治嗅覺吧。諸葛亮作為一名政治家在歷史上聞名,作為政治拓展的戰爭,必然有這個方面的原因。

    先主知遇,沒齒難忘

    諸葛亮的故事,從劉備三顧茅廬開始,正所謂人在廬中坐,事從天上來。諸葛亮也在《出師表》有所提及,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絕不會安心閒雲野鶴一輩子的,自然要建功立業!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一向很高,得感謝劉備的信任,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永安託孤,劉備甚至是要諸葛亮做了後主的相父,如此厚待,諸葛亮只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諸葛亮可以固守一方,養足餘年嗎?

    可以。

    在諸葛亮死後的十幾年裡,蔣碗費禕都是在養國力不北伐,軍民當然安居樂業,只是,蜀國也不再適合叫做蜀漢了,只能和那些滅國重建的南宋、南明一類的政權劃為一類了,諸葛亮自然不同意,大義在心,怎能偏安一隅,自然,興兵北伐,以克中原!

    諸葛亮其實是採用的以攻為守,在劉備剛剛去世後,曹丕曾組織五路大軍伐蜀:東吳、上庸、羌族、曹真、孟獲。不過,都被諸葛亮輕輕鬆鬆搞定了,但是這是一個不穩定因素啊,諸葛亮能搞定一次,能否平兩次?既然死守也是捱打,不如主動出擊!於是乎,諸葛亮先平定南中,然後,便出師一表真名世,進行了北伐,北伐六次,雖無成果,但是也是嚇得曹魏不敢出戰, 保住了蜀國基業十幾年。

    政治格局,平衡內部

    關於這個觀點,我們從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切入,歷來備受爭議的子午谷奇謀,其實有的可打,但是諸葛亮為什麼不同意?原因就是內部集團的矛盾,魏延由子午穀神兵天降,長安守將夏侯楙大草包,肯定是直接跪地求饒,到時候兩路合軍,大可圖之。

    但是諸葛亮為什麼不同意?我覺得是內部矛盾的短暫平衡會被再次打破!

    諸葛亮多次北伐,不過以戰爭,督促內部統一,不要內鬥,可是一旦長安打下來了,局勢大變,到時候朝內什麼情況真的不好說了,如果內亂,在陽平關給你諸葛亮一關,自己獨立了,這可就沒地方哭了。諸葛亮本來就頂著權臣的帽子,長安打下來誰知道會有什麼么蛾子,第四次北伐李嚴就從背後搞小動作,這是沒成功,成功了怎麼辦?再者說,魏延一向是和諸葛亮貌合神離,他說跟你裡應外合,萬一被裡應外合的是你諸葛亮怎麼辦?我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帶有一些政治色彩,所以,國力戰力究竟怎麼樣,其實大可不必有所擔心了。

  • 14 # 明星知多少

    在整個三國時期,尤其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為例,諸葛亮成為貫穿全文的主線。在赤壁之戰中,正是諸葛亮的出現並幫助孫劉聯軍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自此之後,按照隆中對的方針,劉備西進益州,佔領了兩川和漢中的部分地區,從而順利建立了蜀國。

    但是在整個三國曆史的中後期,諸葛亮卻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漢室。具體到行動就是“六出祁山”,當然史書記載中,孔明在討伐曹魏的過程中,只有兩次出兵到祁山的情況。不過,本文並不是嚴肅的學術文章,主要還是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來講。

    對於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少人認為諸葛亮這是在掏空蜀國的國力,而且北伐中原根本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國,反倒加速了蜀國的滅亡程序。那麼,諸葛亮六出祁山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下《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山。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攻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馬上叛漢附魏;第二次時,什麼城池也沒打下來就回去了;第三次,雙方一陣亂打,各自回家;第四次,劉禪中了司馬懿的反間計,諸葛亮只能班師回朝,不過還是殺了魏國名將張郃;第五次,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總的來看,諸葛亮的北伐中原不僅沒有幫助蜀國擴大多少國土和人口。反而因為頻繁出兵,徵集糧草,戰爭損耗等原因,導致六出祁山成為了一場“只賠不賺的買賣”。以諸葛亮中國智聖的稱號,自然可以看清楚的其中的道理。但是,孔明的堅持也有自己的逼不得已的苦衷。

    翻開三國時期的地圖,就國土範圍來說,蜀國可以說是最小的。當然,國土小一點也就算了,但是考慮到蜀國主要是如今的四川地區,山地多,平原自然沒有魏國和吳國那麼多。在古代這個農業經濟為主的階段,沒有肥沃的平原,不僅造成經濟實力的羸弱,也會導致人口和生產力的下降。

    根據史料的總結歸納:

    蜀、吳、魏的人口分別約為:94萬、52萬、443萬;

    蜀、吳、魏的軍隊分別約為:8萬、20萬、50萬。

    也就是說,不管是人口規模還是軍隊數量,蜀國都是最弱小的。但是,很明顯的是,諸葛亮是不允許蜀國一直弱小的,這樣他也對不起劉備的白帝城託孤之情。於是,他需要用戰爭來搶奪土地和人口。由於聯吳抗魏的總體方針不能破壞,南邊和西邊不僅土地荒涼,而且也沒有什麼人口。所以,他只能向著北邊的魏國進軍。

    除了搶奪人口和土地,也有可能是女人和金銀外。諸葛亮作為難得的軍事天才,是希望透過六出祁山來完成蜀國對魏國的攻勢防禦。

    由於整體實力上的巨大差距,蜀國之於強大的魏國都應該處於防禦的態勢。但是,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採用保守的防禦的話,由於當時的經濟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的人口和經濟只會得到越來越快的增長。等到魏國吃飽喝足的時候,蜀國就只能坐以待斃。

    為此,秉承著“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觀點,諸葛亮不僅自己六出祁山讓魏國軍隊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準備進攻蜀國,而且還在死後讓姜維繼續堅持北伐中原的戰略方針,從而實現延長蜀國生存時間的目的。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只是偏安在川蜀一個地區,魏國只需要集合好軍隊,一步一個腳印就能推進到成都。但是,正因為諸葛亮的頻繁進攻,魏國軍隊一直被牽著鼻子走,所以在沒有覓得攻打蜀國的良好機會。

    最後,不管是六出祁山還是九伐中原,表面上來看確實沒有取得多大的功績。但是在實質上,二者都是在用進攻來延續蜀國的生命。尤其是諸葛亮,真的是耗盡了的畢生的心血,以此來踐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

  • 15 # 北雨寒涼

    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深知蜀漢國力不如曹魏,所以他需以戰養戰,激起蜀漢國內的危機意識,如若不主動攻擊曹魏,等曹魏主動來攻擊蜀漢,就沒有了主動權,蜀漢國力弱,曹魏國力強,沒有主動權的蜀漢很被動;還有,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再次,諸葛亮感於劉備的知遇之恩,為完成劉備的光復漢室的夢想而多次北伐(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 16 # 文史學徒夢九霄

    魏蜀吳三國鼎立,其中魏國人才鼎盛,蜀國偏安一方,人才匱乏,確實如樓主所說國力,軍力都不如魏國,但是身為蜀國丞相的諸葛亮依舊堅持北伐,卻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一、身為丞相的諸葛亮要掌握所有兵權

    諸葛亮本人道號“臥龍”,沒出山的時候就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掌握相權,樂毅是帶兵打仗的將領,諸葛亮的理想向管仲樂毅那樣,既是治理國家的丞相,又是統領兵權的主帥,但是前半生的諸葛亮基本沒參加什麼帶兵打仗的行動。

    這點在劉備託孤白帝城之後,依舊沒有什麼改變,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把治理蜀國和統領蜀國軍事這些事分別交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

    《三國志.李嚴傳》記載:“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託孤屬意的元帥人選是李嚴不是諸葛亮,作為政治理想很鮮明的諸葛亮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掌握兵權。

    諸葛亮掌握兵權的辦法就是率兵北伐,戰爭一直是轉移內部矛盾到外部矛盾最好的辦法,蜀漢的內部矛盾就來自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和劉璋投降後的益州派以及法正在世時候的東洲派。

    諸葛亮透過一紙《出師表》一句“今將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都不等劉禪同意,就開始了自己的北伐之路,而透過北伐不但讓自己徹底掌握了蜀漢的兵權,更是充分調動了益州的內部資源,這樣益州的兵力為其所用,矛盾的焦點也從內部轉到了外部,人們也更關心北伐的戰爭情況。

    二、蜀漢政權的合法性需要諸葛亮進行北伐

    諸葛亮除了因為要掌握兵權進行北伐之外,北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維護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否則諸葛亮就是在迷信自己的軍事才能,面對強大的魏國也不會一意孤行進行以弱鬥強,以小博大的決定。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的時候就提出了“天下有變”才是北伐的前提,而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天下有變,坐等曹魏政權瓦解基本是不現實的,而曹魏政權在當時的情況下合法性和正統性都遠遠高於蜀漢政權。

    漢獻帝是禪讓帝位給了曹丕,讓位後的漢獻帝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但是蜀漢這邊的宣傳卻是曹丕弒帝篡位,為了漢室江山,劉備才稱帝延續漢室江山,實際情況是當時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的。

    既然蜀漢自稱正統,但是一直卻在偏安一隅,這是不符合社會輿論的,你蜀漢號稱正統,可是中原都被曹魏佔據了,你劉備父子有皇室血統,可是之前的劉焉父子也有皇室血統呀,在蜀漢老百姓的心裡就是隻要機會成熟,這樣的地方政權還是要被中原王朝平定的。

    作為蜀漢軍政大權於一身的諸葛亮肯定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在諸葛亮看來,只有北伐曹魏才是解決蜀漢政權自稱正統卻暫時偏安一隅的唯一辦法。

    三、諸葛亮顧及的身後之名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分別幫助齊桓公,燕昭王成就霸業,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肯定也想過,如果北伐失敗了,那百年之後世人將如何評價自己,自己的定位應該在哪裡?

    透過北伐諸葛亮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北伐成功自己名垂青史,如果失敗,那自己也要做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良將,流芳百世。

    也就是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最後病死在軍中,星落五丈原。

    總結:兵權之爭,正統之爭,身後之名,促成了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但是諸葛亮最終失敗了,這裡面不僅有諸葛亮自己的原因,也不是用兵的問題,而是人心向背,如果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了,劉禪去當全國的皇帝嗎?劉禪當皇帝一定就比曹丕,孫權好嗎?不見得。

  • 17 # 陸高雄

    據陳壽《三國志-蜀書》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諸葛珪做過泰山郡丞,叔父東漢末年豫章太守。年幼時父母雙亡,和其弟諸葛均投叔父諸葛玄至荊州。後諸葛玄死,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過著與世無爭的生話。但他卻有著不凡的志向,常自比古時的名相管仲和樂毅,在當地文人中有一定名氣。後來在徐庶推薦下,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自此輔佐劉備、劉禪“興復漢室”直至身亡。

    但諸葛亮出山後,基本上沒被劉備重用,直到立足荊州後,劉備才按其”三分天下”的策略進軍西蜀,最終建立蜀漢政權,以諸葛亮為丞相。蜀建興元年,劉備率大軍攻吳,被東吳大將陸遜擊敗,後病死白帝城,臨終託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劉禪即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自此諸葛亮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權,“政事無大小皆專決之”。蜀建興三年,經過幾年休生息養,特別是與東吳修復聯盟消除東顧之憂後,諸葛亮決定南征,最後殲滅高定叛軍、收服孟獲,平定了南方。建興五年,諸葛亮率軍駐漢中,準備“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這也是其早在“隆中對”時確立的戰略目標。“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在其著名的《前出師表》中說道。

    蜀建興六年春,諸葛亮從漢中開始了第一次北伐,否決了魏延由子午谷(今陝西眉縣南)襲取長安的建議,而訣定從斜谷(今陝西眉縣北)先取隴右再取關中。蜀軍至,曹魏朝野恐懼,先後有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歸蜀,魏明帝曹叡急忙派張郃率軍西拒諸葛亮。後來,蜀軍前鋒馬謖進到街亭,卻違反諸葛亮部署,不接受副將王平的正確建議,最後被魏軍切斷水源而大敗,失守街亭,也使諸葛亮失去進攻的據點,只好撒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同年,魏曹休於淮南被吳將陸遜擊敗,因此諸葛亮趁勢又率軍北上,同時上《後出師表》,但最後還是因為糧盡而又退回漢中。建興九年春,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上並圍祁山,但司馬懿依險堅守,此時李嚴又假傳劉禪撤軍口諭,諸葛亮不得已又一次退回漢中。建興十二年,諸葛亮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開始了第五次北伐,同時約孫權從東向魏進攻。四月,諸葛亮到達郿縣,於渭水南五丈原立營。司馬懿料蜀軍深入,糧草肯定難以為繼,於是固守不戰。最後,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軍中,終年五十四歲。

    以上,就是歷史上諸葛亮真正的北伐,而非題主所說的”六出祁山,九代出原”,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但不管怎樣,諸葛亮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唐朝著名詩人杜甫也感嘆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麼,諸葛亮數次北伐最終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最後喪身五丈原,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做呢?首先,大家應該知道,諸葛亮這個人在歷史上做為一個忠臣,基本上還是被認可,他受劉備託孤真可謂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從他兩次前後出師表即可看出。另外,當時的蜀漢,在三國中算最弱的了,所以諸葛亮即使是窮兵黷武,也要以攻為守,也許這樣才能保住蜀漢的一席之地,不被其他兩國吃掉。但是,蜀漢的軍力國力和北魏相比,始終還是太過懸殊,所以儘管諸葛亮即使有再卓越的才能,也是改變不了最終失敗的命運。

  • 18 # 正史漫談

    諸葛亮其實只有5次北伐。但他之所以如此孜孜不倦,正是因為蜀漢實力全面落後於曹魏;此外,他也是希望以這種方式,促進蜀漢政權的穩定。

    蜀漢若安於現狀,只會坐以待斃;奮力一搏,或許有一線生機

    “小國寡民、窮兵黷武”,對於諸葛亮主政後瘋狂北伐的行為,別說我們現代人,即使在當時蜀漢朝廷內部,反對聲也從未消停過。

    公元228年初,諸葛亮首次北伐,雖然一度勢頭喜人,甚至讓曹魏的關中地區騷動不安,但由於在街亭遭受慘敗,不得不撤回漢中。

    由於這次失利,不僅馬謖被殺,諸葛亮本人也自貶三級、由丞相降為右將軍,同時也讓蜀漢朝野認識到了雙方的實力差距。

    但諸葛亮本人並沒有因此喪氣,他“考微勞,甄壯烈,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境內”,即考核獎勵戰功、慰問烈士家屬,同時自我批評、大大方方公佈自己的過失,此外還“厲兵講武,以為後圖”——厲兵秣馬、訓練隊伍,準備下次出征。

    就在同年11月,得知曹魏在東線東吳方向遭受失利、關中軍力東調的訊息,諸葛亮決定發動第二次北伐,但在朝廷中迎來了大範圍的質疑:

    漢諸葛亮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欲出兵擊魏,群臣多以為疑。

    這個“多”字的範圍很模糊,但顯然反對者不在少數。鑑於師出有名、方能無往不利,諸葛亮向劉禪上書一封,將其北伐的原因解釋得相當透徹:

    其一:“先帝深慮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

    也就是說:北伐這事,是先帝劉備親自安排下的的事業,並不是我諸葛亮想要窮兵黷武。而劉備之所以留下這樣的戰略安排,則是出於維護蜀漢政權合法性的需要。在古人的觀念裡,只有佔據了中原的政權,才能被視為華夏正統;蜀漢偏居一隅,它的立國之本,就是以漢朝正統自居、是過去四百年大漢朝廷延續,所以才定國名為“漢”。若與曹魏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那等於是默認了自己是地方割據政權,那麼劉氏的朝廷會完全喪失道德性及存在的法理基礎。沒了義正辭嚴的大旗,那蜀漢朝廷還怎麼聚人心、帶隊伍?

    其二:將士的自然損耗嚴重

    諸葛亮稱,自己在漢中僅待了一年,趙雲、馬玉等70多位大小將領,以及1000多名“突將、無前、青羌、散騎、武騎”等精銳士兵因年齡等原因自然死亡,這些將士,是劉備之前輾轉中原各地積攢起來的精兵,並非益州一地所能提供的:“皆數十年之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因此,如果就這麼按兵不動下去,幾年後蜀漢軍隊骨幹喪失殆盡,屆時更無法與曹魏抗衡。

    而事實確實證明,蜀漢軍隊的戰鬥力是呈下降趨勢的。

    其三,以一州之地抗衡整個北方,蜀漢打不起持久戰

    三國各自的疆域,若按地圖上的大小來看,差距貌似並不大。但在那時,比較各地的實力,並不是看面積大小,而是土地的開發情況、人口的密集程度;那時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繁衍地,經過千百年的開發,人口密集、土地富饒,史書中的“中國”,起初指的正是中原;反觀南方,則“地下卑溼”,氣候炎熱、溼氣重,再加上生產力的限制,導致地廣人稀,經濟條件落後。一直到五胡亂華時期衣冠南渡後,南方才得到了較大開發。

    下圖是東漢各州的劃分,由此可見,蜀漢只佔據了一州之地,看起來地方挺大,但實際上挺虛的,因此諸葛亮在奏章中諸葛亮質問朝臣:“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支久......”,想打持久戰,得有一個基本前提:本方的實力和恢復能力碾壓敵人,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其四,時間越久,中原民心對漢室就越疏離

    漢室前後持續四百年,對當時的民間仍有一定號召力。諸葛亮首次北伐時,曹魏轄內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悉數反叛,響應蜀漢軍隊。人心的向背,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實力的短板;但若隨著時間的推移,曹魏政權日益穩固,那些對漢朝廷有感情的老人們逐漸離去,蜀漢收復中原將會愈發困難。

    因此,綜合以上因素,時間對曹魏有利、對蜀漢極端不利,諸葛亮在七年中連續5次北伐,就是想趁北方生產力還未全面恢復之際,抓住雙方差距最小的時機賭上一把。

    以外敵促進內部團結

    人無外患,必有內憂。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外部敵人的存在,往往會成為促進內部團結的動力;反之,若對外歌舞昇平,對內往往會因為利益的劃分等因素逐漸矛盾重重,最終分崩離析。古今中外都是這個理:

    淝水之戰時,面對前秦的近百萬大軍,鬥了數十年的東晉幾大家族:王氏、謝氏、桓氏空前團結、同仇敵愾,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但危機過後,他們沒有趁著北方分崩離析的機會揮師北伐,反而再度陷入了狗咬狗的內鬥,坐視中原再度形成相對穩定的強勢政權。

    在宋朝之前,中原王朝的覆滅基本都出自內因。西漢經過百年戰爭,在漢宣帝時期解決了勁敵匈奴;但在失去外敵後,後續的幾代統治者完全失去了進取心,政治日漸腐敗、外戚專權、土地兼併嚴重,最終導致了王莽篡權、綠林\赤眉大起義;司馬氏的晉王朝雖然一統三國,但在失去敵人後,開始了孜孜不倦的內耗,八王之亂將西晉的武力消耗殆盡,從而給了內遷少數民族武力奪權的機會。其後的隋唐同樣如此,在強勢消除了外部威脅後,迅速陷入了內亂。

    這個道理,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不過時,身為世界的超級大國,美國在任何時期都要為自己找個假想敵,其中既有經濟利益的關係,也是出於團結國內的多種族、多元文化的考慮。

    而諸葛亮當時面臨的情況要複雜得多。劉備入蜀,本質上是率領荊州勢力武裝奪取益州,透過利益的重新劃分,他們雖然獲得了當地大部分士族的認可,但並不代表蜀漢政權就是鐵板一塊。比如在得知劉備死後,南中各郡瞬間就爆發大規模反叛事件。

    同時,古代計程車大夫階層向來也喜歡依據鄉土、師門等因素來拉幫結派,甚至為人公正的諸葛亮也未能免俗:劉備多次提醒他不可重用“言過其實”的馬謖,但他頑固的堅持己見,其中難免有與馬謖同出自荊州、與其兄長馬良關係要好的因素。

    而若處於戰爭狀態,則會有足夠的理由與手段讓各方擱置矛盾、集中對敵;劉備去世之後,蜀漢最為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客觀上需要以特殊狀態來鞏固形勢、維護團結、度過危機。

    事實證明,蜀漢政權對內確實維持了穩定,但由於絕對實力的懸殊差距,經過諸葛亮、姜維兩代,都未能創造奇蹟。最終與曹魏的差距越拉越大,迎來了這一地方政權難以逃脫的宿命。不過,相對於其後千百年先後在蜀地割據的政權而言,蜀漢已經是堅持最久的了。

  • 19 # 天晴愛睡覺

    諸葛亮北伐實在是逼不得已而為之!實際上是為了強行團結,為了轉移國內矛盾!

    關羽死了被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蜀漢內部的荊州派失去了根據地!

    劉備夷陵之戰大敗,死了大部分精銳;荊州派的勢力微乎其微!有被益州派掃出門戶的危險!

    諸葛亮幾次北伐,就是為了轉移矛盾,幫助荊州派立穩腳跟!

  • 20 # 夢中景象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南陽名士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山,先三分天下漢中之戰後劉備實力達到巔峰,後關羽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再無機會統一天下,後劉備託孤諸葛亮,諸葛亮為實現先帝遺言六出祁山,那為什麼諸葛亮明知打不過魏國還要去打呢?如果不打魏國魏國就會滅蜀國,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主動出擊把戰火帶到魏國去,就像矛和盾一樣盾再堅固早晚必備茅刺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動糾紛訴訟案件可以用民事訴訟法裁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