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傳承古帖筆法章法的人

    諸葛亮的復漢心情濃重,所以明知國力軍力弱於魏國的時候,堅持北伐,佔領中原。也因為當時蜀軍中有趙子龍,才給諸葛亮增強了信心。

  • 22 # 北緯33度30分

    諸葛亮作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天下大勢和蜀國自身實力非常清楚。連舉全國之兵順江而下戰勝相對弱小的東吳都做不到,又怎麼能逆蜀道天險去贏得對強大的曹魏的戰爭呢?

    劉備去世後,實際主政西蜀的諸葛亮有充分的條件進一步鞏固自己一貫的戰略,即:東聯孫吳,而憑藉秦嶺天險對曹魏取守勢,在天府之地大力發展經濟、安撫黎庶、強大蜀國(諸葛亮最擅長的本領是治國)。然而,他卻反常理的以弱攻強,對曹魏採取持續的、快節奏、高強度的攻擊策略。什麼原因?

    第一,政治理想的直觀反映。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也是劉備最為落魄的時候。但諸葛亮毅然選擇出世並堅定地追隨劉備,唯一的理由,劉備是實現他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負的最佳人選。劉備去世後,繼承其遺願,北伐中原、一統天下、匡扶漢室是唯一的政治選擇和政治正確。這一點毋容更多評論。

    第二、複雜形勢的迫不得已。看三國這段歷史,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諸葛先生自臥龍崗出山後,從火燒新野到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妙計頻出,叱吒風雲,把劉備這個流浪漢扶助到了一國之主的位置,諸葛亮也當仁不讓的成為劉備身邊的“第一人”。但蹊蹺的是,赤壁之戰後的整整15年,我們無往不勝的諸葛先生不見了!乃至涉及到征討東吳這樣的國家頭等大事,竟然看不見諸葛先生的隻言片語。怎麼回事?

    實際上,劉備和他的諸葛先生在理念上已經悄然發生了分歧!

    劉備奪取益州(成都),是來自於龐統的反覆勸說和誘導。而佔領漢中,則是法正極力勸諫的結果。此二人去世的時候,劉備都是痛哭不止、悲傷不已,因為在劉備看來,二人為自己謀取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自己得以立了國做了皇帝。相反,奪益州、佔漢中都不是諸葛亮的初衷,起碼在諸葛亮看來,奪的不厚道、佔的不光彩。與劉備出現的變化和急功近利思想不同,諸葛亮是偉大的政治家,行仁義之師、聚萬民之心、佔天時之地,匡扶漢室、一統天下,才是諸葛亮的政治抱負。因此,當劉備有了一點起色便開始以眼前利益為重的時候,諸葛亮的話就有些逆耳了。以至於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盡起蜀國兵力伐吳,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蜀國立國的政治根基,破壞了聯合戰線的政治大局,而在這樣的緊急關頭,諸葛先生已經失去了劉備的信任,也就無法影響劉備的決策了。所以我們看到,整個征討東吳的舉國戰爭,竟然與我們的第一謀士毫無關係,諸葛先生只能站在後面沉默地看著戰爭的開頭和結局。劉備兵敗猇亭後,身處成都的諸葛亮長嘆一聲:如果法正還活著,就一定能阻止皇上東征。可見諸葛亮當時的處境之微妙、之尷尬!為劉備之痛心、之無奈!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老班人馬扛硬的只剩下趙雲和魏延了,誰又知道劉備把劉禪交給諸葛亮不是無奈之舉呢?劉備託孤可不是託給了諸葛亮一人,而是同時安排了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一正一副。什麼意思?後來李嚴成為諸葛亮的麻煩很能說明問題。因此 ,劉備雖然託孤於諸葛亮,但並不放心諸葛亮會堅定執行自己的路線。因此,劉備留給諸葛亮的政治基礎並不是那麼厚實。

    第三,整合力量的必要手段。蜀國政權有非常分明的三股力量組成,即以譙周為代表的本土勢力,叫益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的外來勢力,叫東州集團;以劉備、諸葛亮為代表的第三方外來勢力,叫荊州集團。三個集團之間,劉備最為防範的是本土益州勢力,所以讓東州勢力代表李嚴和諸葛亮聯手。三股勢力之間由於利益分配問題實際上矛盾很大,只是劉備在世的時候,都沒有把問題擺到桌面上。隨後,北伐時期,東州集團的李嚴就處處掣肘諸葛亮。蜀國最後時刻,一邊是諸葛亮的兒子竭力戰死在綿陽,一邊是本土勢力的譙周極力勸說、恐嚇劉禪立即、馬上向曹魏投降,說的義正言辭。可見集團之間的矛盾之深、仇恨之大,甚至逼迫諸葛亮不得不下重手處置了李嚴。因此,諸葛亮如果不以國家戰爭體制的形式行霹靂治理手段,蜀國隨時面臨被敵對勢力裡應外合顛覆的危險。不是被敵人“和平演變”,就是被自己人“武裝政變”。只有讓國家處於戰爭體制下,才能高度集中權力,堅決、果斷打擊各種敵對、反對勢力。

    綜上所述,諸葛亮在明知蜀國國力羸弱的情況下而採取進攻態勢,是蜀國內憂外困(特別是內憂)的形勢逼迫。只有高舉劉備匡扶漢室的大旗,用戰爭體制消弭分歧、整合力量,才能保證蜀國政權的延續。諸葛亮拒絕魏延“子午谷奇謀”已經表明,北伐曹魏只是手段,保住蜀漢才是根本目的。

    有誰能知這位蜀漢丞相的深謀遠慮!“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也許丞相的良苦用心趙藩最清楚!

  • 23 # 文螢之

    《三國演義》中,雖然蜀國軍力不如魏國,蜀國軍師諸葛亮明知國力不敵魏國,但諸葛亮還是堅持一生六出祁山,後繼者姜維也堅持九伐中原。私以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維護蜀國正統大旗

    東漢末年,出現的魏、蜀、吳三國中,魏國的建立是依靠曹操一代挾天子令諸侯,私建曹家勢力,至曹丕時大膽謀逆篡漢建立起來的魏國;吳國,經過孫堅、孫策兩代人發展起來的,相對於漢室仍然算是謀逆勢力。魏國、吳國,從權力得來的門路上,都不是名正言順。只有蜀國是名正言順的,自劉備還是織蓆販履之流的時候,就大打漢室後裔的旗幟,後來建立蜀國,也是打著繼漢室江山的。所以蜀國的建立,有著漢室正統的血緣,必須加以維護。

    正統、合法,就得作出恢復大漢河山的文章來,或者說不管行不行,都得口號喊起來。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知道恢復漢室幾乎不大可能。但是,也只有不斷伐魏討逆,蜀國才能凝聚更多人心和力量,蜀國才能有長久的前景。這是維護蜀國正統性,必須要乾的事情。

    權力的延續

    諸葛亮、姜維在蜀國都掌兵權,領兵打仗的人,也是人,是人就有權力慾望。武將不像文官一樣,打嘴炮就可以爭權奪利,武將要有權有好處,就必須要有“業績”。

    因此,就不能閒下來,反正伐魏討逆的話題名正言順,用起來搞點業績,也好升官發財。即便搞不出業績,也可以藉著前線情況,向朝廷後方源源不斷的要好處。正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權力慾望可以得到極大的釋放。且從權力高臺掉下來,很可能摔得粉身碎骨。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業績,不斷向上爬。

    身不由己

    魏蜀吳三國,都有一統天下的慾望,不是你不打別人,別人就可以不打你的。與其被動給人打,不如主動謀劃別人。這與國力強弱關係已不是很大了,這涉及到存亡問題。

    結語

    總之,蜀國國力不及魏國,仍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因為名分、權力、天下大勢等綜合原因的。是必須要打的,由不得蜀國不打的。

  • 24 # 參謀次長

    因為諸葛亮深知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正因為蜀國的國力是三國中最弱的,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蜀國是無力與強魏長期抗衡下去的,他必須使蜀國一直處於進攻的態勢中才能儘可能地延長國祚。

  • 25 # 走刀口讀史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藏在諸葛亮寫的出師表當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為了報答先帝之恩,這一種文人對識己之人的一種知己相托。

    以下為出師表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動糾紛訴訟案件可以用民事訴訟法裁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