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行善積德行16
-
22 # 敖雪寒梅
這句農諺說的意思是在六七十年代,人活到七十歲的人實在太少,八十的更難找。其實在六七十年代這種現象確是如此,那時最大的原因是,醫學不發達,國民經濟比較睏乏,生活貧窮。即使是小病也無錢醫治。
我家二嬸就是因家窮,一點小感冒無錢醫治,結果送掉自己的命,年齡還未到六十歲。
-
23 # 九天老嫗下凡塵
這個農諺說得非常正確!
六七十年代,能活到七十步的真是古稀,能活到八十歲的根本找不著。這一代人大約都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可以說是生於貧困死於飢餓,一生一世沒有過一天好日子。光緒二十六年也是庚子年還閏月,八國聯軍進中國,兵荒馬亂、貧窮飢餓、日本鬼子侵略、花園口黃河決堤、旱災蝗災嚴重、最後又遭遇到天災人禍…………
六十年一次的庚子閏年,在我二十歲的時候也經歷過,那個時候河水清徹到底,不但沒有可以吃的魚蝦,連水藻都看不到,山上和樹木都光禿的,既沒有樹葉野草,連樹皮也被人扒光吃完了,地上沒有野兔、天上還沒有飛鳥…………我那時年輕力壯,雖然七天七夜沒有一點東西吃,靠著一盆河水,一把節節草根也熬到了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老弱殘疾幼的人群就不太幸運了,我的七弟那時候天天躺在門口的石板上說餓,到第七天的時候就沒有力氣再念叨,後來就徹底地閉嘴了。因為缺乏營養,很多不到五十歲的人又幹又瘦、身體虛弱,臉上一點血絲都沒有,一付老態龍鍾的樣子,又因為經常沒有食物下肚,所以要想活到七十歲是不可能的,更甭說八十歲了!
俗話說:麥怕胎裡旱,人怕老來窮。他(她)們這一代人,從出生就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到老了,連吃糠咽菜的“幸福”也享受不到,所以題主所說的農諺——“路上行人七十稀,輕易不見八十的”,真的是正確無比,無比正確!
-
24 # 紅鹿青衫
說老實話,這問題很逗比。
別說六七十年代,就算如今,任何一個國家,難道不是:
路上行人七十稀,輕易不見八十的
?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釋出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19》顯示,1985-2017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7.8歲。2017年,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遼寧、吉林、黑龍江、重慶和湖南。據2018年資料,國家人口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的有四個國家,分別是摩納哥48.9歲、日本44.6歲、義大利44.3歲、德國43.7歲,這四個國家是全球平均年齡最大的四個國家。已經是老年化危機非常明顯的國家。
而美國平均年齡37.9歲、中國平均年齡37.1歲。也都是老年化危機迫在眉睫的國家。
但即便如此,日本總人口中7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只有20.7%。對一個國家來說,這已經是極其恐怖的資料。但走到大街上看看,除非是年輕人已經走空,只剩下老人的“垂死的村莊”,也一定是“路上行人七十稀,輕易不見八十的”。
現代醫學水平已經決定了:人過70,就算身體很好,也絕無可能和年輕人中年人相比。“路上行人”中,70以上老人肯定是大大低於所佔人口比例的。更別說80以上的老人,就算日本這樣的老齡化國家,除非專門去老人院之類地方,絕對也是“輕易不見”。
所以,不是什麼六七十年代,包括古代包括現代直到如今,也無論中國外國,絕對都是“路上行人七十稀,輕易不見八十的”。
要是哪天真有國家“路上行人”一般朝上是70朝上的,那這個國家基本也就死定了。
就好像日本已經出現不少的空巢鄉村死亡市鎮,就是年輕人已經都走光了,只剩下老年人的地方。那裡的“路上行人”倒是極有可能一大半都是70朝上的, 可這種村落城鎮, 也基本就是等死的命運了。
-
25 # 聞過則智
“人活七十古來稀”是古語,與”六七十年代”沒關係。
舊社會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有病硬抗、抗過去活,抗不過死,這是真的。沒有醫院,個別村莊有中醫。
開春季節病死人多,青黃不接餓死人多,冬天死老人多。
老人還說“人到70歲就活埋”(不知年代)。當時兒子為了不活埋老人,把老人藏在雙層牆洞裡活著。
這期間因為一個故事開始,不在活埋老人了。
故事:有人在街上炫耀一個賊眉鼠眼的動物,誰也不認識。像老鼠,老鼠可沒這麼大。
這時有個年輕人想起了他爺爺,爺爺讓孫子在袖筒裡裝一隻小貓,爺爺說:是貓就避鼠,那個東西只要怕就是老鼠。
經過實驗,果然是老鼠。
這時年輕人對那個人肯定的說:是個大老鼠。
那人逼問年輕人怎麼猜準的,年輕人說了實情。才知道人老了心眼多,從此70歲不活埋了。
回覆列表
因過為來天妾地,山陸原系川水雖。祖神律辰溪魂身,規歷宗旨史央糧。先仙似怨氣質職,頭腦百迫休拾吼。天妾地裡山原川,雖水仁慈世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