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TonyDeng
-
22 # 包山種樹
從古到今,有不計其數的重要飯局,而鴻門宴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為司馬遷在惜字如金的史書中,不惜筆墨的重彩濃妝,使得其流傳甚廣。其實就是小弟給大哥認個錯,大哥也不是誠心要怪罪小弟的那種飯局。在鴻門宴上,項羽為何最終沒有殺掉劉邦,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截止鴻門宴時,項羽心中並沒有產生殺掉劉邦的想法。項羽是聽到曹無傷說劉邦要稱王時,覺得很生氣,計劃進軍霸上,給劉邦點顏色看看,讓劉邦明白,到底誰才是大哥。在這之前,項羽對劉邦還是不錯的,即便是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也是范增的意思,什麼刀斧手安排、項莊舞劍等,都只是范增的表演,整個過程項羽都沒有除掉劉邦的想法。
范增作為謀士,他能見微知著,對劉邦的認識比較徹底,但作為楚霸王的項羽,他骨子裡的驕傲致使他在當時,還沒有將劉邦當做對手。所以,整個鴻門宴項羽是作為大哥接受小弟陳述和道歉的飯局,項羽並不想再鴻門宴上殺掉劉邦,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劉邦事先沒有侵佔秦宮,並且及時前來誠心陳述致歉,打消了項羽對他產生的不滿。由於項伯的提醒和幫助,劉邦得知項羽不滿之後,即刻前去向大哥陳述致歉,解釋了其中的誤會。
事實上,劉邦拿下咸陽後,雖然對金銀財寶和後宮美女很動心,但在樊噲和張良堅決勸說下,將秦宮完好無損的留給了項羽,自己委屈不甘的返回霸上。在這個事實面前,項羽失去了殺掉劉邦的主要理由,在他心中,劉邦這個小弟表現不錯,反倒認為自己這個大哥做得有失妥當。在這種情況下,項羽就更加不會除掉劉邦了。
第三、樊噲的強行闖入並將他們做局的目的揭穿,讓項羽感覺理虧。項羽其人,力能扛鼎,這種人對武力的崇拜是天生的,樊噲正好也是這種型別。當樊噲聽到張良說劉邦可能有危險時,直接強行闖入,打破了當時那種微妙的局面。樊噲不管他們那一套,毫無保留的將當初項羽和劉邦的約定說出來(先入關中者為王),並且批評項羽說,劉邦做到仁至義盡了,你現在卻想殺掉功臣,沒有道理。被樊噲徹底揭穿之後,項羽感到確實有些理虧,所以,劉邦溜走他也沒有生氣。
綜上,就是我認為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的原因。至於有人說就因為鴻門宴上項羽沒有出手,就放虎歸山,致使後來失敗,我以為站不住腳。如果項羽確實想殺劉邦,即便劉邦逃到霸上又能咋樣,項羽當時的大軍足以消滅劉邦,否則,劉邦也不會一聽到項羽不滿便跑來致歉,問題的關鍵還是項羽當時並不以劉邦為對手。只是在後來雙方此消彼長的過程中,項羽才感到了劉邦的威脅,但那時,他已經拿劉邦沒有辦法了。
-
23 # zy史克郎
歷史上最出名的飯局,非鴻門宴莫屬了。當然,這場飯局也留下了一出懸案:佔盡先機的項羽為何沒有藉機除掉競爭對手劉邦?
當然,我們先來看下為何會有這場飯局。《史記》交待的很清楚:"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簡單點講,當時的情況就是項羽和劉邦兵分兩路攻秦,楚懷王為了儘早取得戰果,採取了激勵機制,也就是"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當然,結果就是"沛公(劉邦)先破秦入咸陽"。
可就是這個先入咸陽,當時項、劉的軍力是這樣的,項軍四十萬,號稱百萬,劉軍十萬,號稱二十萬。雙方軍力都較懸殊的 ,自己先入咸陽,可這個王的帽子,究竟是不能戴的,即便不戴。項羽也會有想法,劉邦心裡當然不踏實,於是申請在項羽的主場搞了一個飯局,也就是鴻門宴。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飯局是劉邦申請的,但也不是主動申請的。劉邦初定咸陽時,其實也是有想法的。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什麼意思?就是有點佔為己有的意思。於是出現"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的場面。也就是說,項羽大軍興沖沖地往咸陽進發的時候,吃了閉門羹。
那麼,項羽的反應如何呢?自然是大怒,原來項羽不僅吃了閉門羹,還收到了一個線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
報信的人,叫曹無傷。劉邦知道自己麻煩了。怎麼知道的?原來他在項羽那邊也有個線人,叫項伯。這個項伯,其實也不是線人,張良救過他命。這不,投桃報李,帶來了一個訊息:"(項羽)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劉邦接下來要做的事,自然得請客吃飯賠罪。請客的人,叫做東。可做東的,卻是項羽,這其實蠻有意思的。這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飯局是劉邦申請的,但是,挺被動的:"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厚著臉皮到別人家蹭飯吃,當然得帶點東西意思意思,劉邦就帶了"白璧一雙,玉斗一雙"。
這個禮雖然不貴,但還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曹無傷給項羽帶了線報,裡頭還有一個訊息:"珍寶盡有之"。其實,在此之前,項羽也有做功課,收集了一些關內情報:"劉邦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對於劉邦的所為,項羽的謀士范增給出的判斷是:"此其志不在小",並且,給了建議:"急擊勿失"。但是,項羽並沒有太多反應。可曹無傷一句"珍寶盡有之",項羽就坐不住了。看得出來,項羽這人還是比較貪財的。
貪財,就有迴旋的餘地!就怕不要錢的。當然,劉邦到項羽處吃飯,也不僅是送禮,主要還是要說明情況。《史記》有記載劉邦的彙報記錄:"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你看,自謙為臣,呼項羽將軍,這姿態夠低了。同時,還套了下近乎。
當然,這還不夠。劉邦還有話要講:"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說自己打著打著莫名其妙就入了關,身不由己啊。這關內的東西,所有權當然屬於項將軍的。
不用說,項羽也被感動了。當然,對於劉邦來說,這個飯局沒白來,事情交待清楚,誤會也就解除了,還挖出了曹無傷這個臥底。剩下的,自然是大碗喝酒啦。當然,我們後來說鴻門宴兇險,什麼"我為魚肉、人為刀俎",主要都是范增搞的一些動作。可是,項羽不配合啊。
為什麼?因為鴻門宴這個飯局本來就不是他設計的,是劉邦兄弟自己要來的。況且,若在自己的飯局上把自己人給殺了,傳出去也不好聽。好好吃一頓飯,何必人為地製造不平等呢?其實,這個飯局還真是不平等的。只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不是劉邦,而是項羽。
為什麼?劉邦飯局坐了一半。臨行還特地吩咐張良道:"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劉邦一直在設計,一直在提防項羽,並計算出各種可能性。看來,劉邦已經早把項羽當做敵人著手研究,而項羽這邊,還把劉邦當哥們。
不過,鴻門宴上劉邦拍拍屁股走了,可我們的文章還沒有完。此時的劉邦,還不夠資格成為假想敵。
因為楚懷王是領導嘛,是義軍的精神領袖。這也就罷了,楚懷王還不讓項羽出風頭,尤其在入關的戰略分配上。《史記》有記載,入關之前的軍事會議上,列席"常委"給出的主流意見是:"項羽為人僄悍猾賊,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
什麼意思?就是項羽殘暴,不是入關安民的第一人選,可以安排他對抗秦國的主力部隊,而劉邦仁義,採用懷柔政策,則天下可定。當然,楚懷王是同意的。
當然,從事件的發展看,楚懷王定下的戰略方針應該是正確的。可是,項羽不這麼認為。
楚懷王究竟有沒有私心?應該也有,用劉邦來制衡項羽,這也是比較明顯的。至於這段糾葛的結果,"乃陰令擊之,殺義帝(楚懷王)江南"。也就說,項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派人把當家領導給暗殺了。
-
24 # 石門實語
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鴻門宴即項羽在鴻門自己的大營大擺宴席來招待劉邦一行人的飯局。當時項羽摔大軍挺進關中到達函谷關時被劉邦計程車兵把守關城不讓通行,這惹惱了項羽,於是令大軍攻城。攻下了函谷關急行軍至鴻門打算幹掉駐軍灞上的劉邦。這時項羽的叔父項伯告密了劉邦。劉邦聞之大驚失色,怕了。以他的實力哪能和項羽抗衡呢?結果聽取了張良主意,沒有與項羽為敵的意思並求項伯做和事佬跟項羽解釋。項伯也答應了劉邦,並讓劉邦第二天到項羽大營說明情況。
第二天劉邦帶100多騎兵來到鴻門拜見項羽。一見項羽劉邦就握住項羽的手誠懇的說:我之所以能先入關是完全仗著將軍的威勢。我入關後一直期待將軍的到來。並不是和將軍掙王。因為楚懷王與將約定,誰先入關忘秦就封誰為王。項羽一見劉邦這麼卑躬屈膝,說的入情入理。也就沒了脾氣。就擺宴席款待劉邦,宴席上項羽的謀事范增示意項羽下令殺死劉邦,項羽假裝沒看見。范增又找項莊讓其借舞劍助興藉機殺死劉邦,結果被項伯看穿當在劉邦面前。劉邦假裝上廁所借尿遁逃走。這就是鴻門宴。那為什麼項羽沒殺死劉邦呢?我分析:
一,項羽為咸陽王而來,當聽劉邦說不與為敵,不與掙王時,就心軟了沒有殺死劉邦的意思了。
二,項羽生的氣是劉邦計程車兵不讓進函谷關。人家服軟了,項羽也就沒氣了。
三,致力除掉劉邦是范增的主意,說劉邦有天子氣,而項羽當時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他的目標是咸陽王。
四,項羽太小看了劉邦了。項羽認為劉邦實力不足矣擔心。
五,項羽可以屠咸陽,殺子嬰,埋降兵,但同為楚國將軍沒有把劉邦樹為敵人。
-
25 # 聽風的故事tar
( 圖:項羽自刎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詞中就可以看出歷史的項羽是一個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就是君子坦蕩蕩,做事光明磊落不會做小人之見!雖然他讓人感覺很暴力,但英雄氣概和兒女情長的並存,讓歷史至今的小迷妹們崇拜不已!
(圖劇照:劉邦)
這就可以表明鴻門宴為什麼不殺死劉邦的原因——因為項羽根本沒打算殺劉邦。自始自終殺劉邦者,亞父范增也!張良好友項伯通風報信漢中司馬曹無傷叛變從而徹徹底底使亞父殺劉邦的計劃落空。
(圖劇照:項羽叔父項伯)
說鴻門宴就不得不討論到當時的背景來敘述。據史料來源記載:楚懷王在世的時候,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與各路勢力約定:誰先入咸陽,大家立他為關中王。勢力弱的劉邦趁項羽帶領各路諸侯在關外鉅鹿之戰絞殺之境,帶領自己的軍隊率先攻入咸陽。然而,作為生活奢靡而又好色的劉邦,沒有拿咸陽城的一磚一瓦,全部封存了起來,駐軍霸上準備迎接項羽。這些細節被項羽的亞父范增所注意。說劉邦志向不小,有天子之氣。是個不一樣的人物,項羽又是最高的統帥,亞父不好直接下令去殺項羽。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典故“鴻門宴”!(史料白話文原意)
(圖:鴻門宴上項伯項莊舞劍)
項羽叔父項伯與張良私交通風報信漢中司馬曹無傷叛變,從而幫助劉邦做好了應對準備。在鴻門宴上,亞父范增在宴席上故意百般刁難劉邦,但是在項羽面前都一一示弱。項莊舞劍,亞父示玉佩做暗示,項伯仗義出手擋住項莊殺劉邦。會察言觀色的張良看似情形不對,馬上出帳篷叫來樊噲助攻從而創造出劉邦趁機開小差溜走的機會。所以按事件的發展,項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圖劇照:亞父范增)
項羽本人自始自終沒有殺劉邦的態度。大家都知道,項羽生性殘暴。但是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一句話來形容:英雄膝下兒女情長。帶一點題外之話:自古到今很多女孩崇拜項羽原因所在。如果項羽能生活在宋代,李清照絕對是他的迷妹。項羽能活到今天,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估計就不是強森、史泰龍這些人了。那麼對這一類人就可以看出,項羽不會做出小人的事情。即使亞父范增出手,我相信項羽也會在最後阻止這一切。
中和以上分析,作者提問在鴻門宴最緊張時刻,項羽為什麼沒有殺死劉邦的原因所在。因為項羽根本沒打算殺劉邦,殺劉邦的慫恿者自始自終都是亞父范增也,項羽一直猶猶豫豫。加上叔父項伯的報信殺劉邦就難上加難了。
(圖劇照:項羽)
歷史終究是歷史,不可以篡改。古人云:“為帝王之術,要謀。遇為良將者,勇也!”一句話就可以看出,項羽只適合當將軍的料,因為他不會謀看全域性,眾看天下局勢。學習和銘記歷史,讓人視野更加開闊!
回覆列表
所謂《鴻門宴》的故事,我同意呂思勉的看法,這是民間傳奇故事,並非歷史真實事件。在這個故事中,難以自圓其説的細節許多,故題主的問題其實沒合理的答案。
最根本的原因,劉邦並沒有赴宴,項羽是否有這個邀請未知,但劉邦肯定是不會去的。其實綜合考察劉邦的性格和行事就知道,他是那種連老婆孩子都可以推下車逃命的人,自己的安危比親人更甚,明知項羽擺宴殺機重重,他會冒這個險才怪!事實上,他聽從了參謀的計策,立即放下身段獻出鹹陽,俯首帖耳,才是保命的根本。項羽為什麼要殺氣騰騰呢?他在攻秦戰爭中,面對秦軍主力,出了大力,楚人起兵反秦,本來就是因為要報滅國仇恨,卻居然被劉邦搶了先著入鹹陽,他不能報仇,豈能嚥得下氣。出戰前共同商定的分兵協定,誰先入鹹陽誰為王,劉邦先進了,秦民也擁戴他,膨脹起來,真要按協議當秦王,因此設想關閉關隘阻攔項羽入鹹陽,做他的秦王。這兩個因素結合,肯定激怒項羽,召集眾軍會合攻打鹹陽,命令發出,各軍已經行動,這樣劉邦是絕對無法抵抗的,認輸是唯一出路,所以他的正確策略,必然是書信降服,萬一項羽不幹,就逃,絕對不會單身赴會。
《鴻門宴》故事中,最經不起推敲的細節就是劉邦尿遁。他抄小路跑回自己營地,無論腳程多快,都不可能是上個厠所的時間能夠辦得到,項羽和范增怎麼可能讓劉邦離席半小時以上而不去尋找,何況後者還是時刻盯住他的,沒派一隊衛兵護送你上厠所都不配當謀士。伏兵四處要殺劉邦,沒命令,誰也不會放你出去,劉邦能夠靜悄悄逃出項羽大營,哨兵都不知幹嘛去了。
細節越生動,破綻越多,正所謂“魔鬼隱藏在細節中”,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