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晴愛睡覺
-
2 # 房產經紀人小高
在58集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當中,漢武帝和衛青本是一對很好的基友。衛青本來是一個馬奴卻被漢武帝獨具一格的眼光看用,可見漢武帝的遠見以及識人的才能。
漢武帝控制了所有的權利之後,他設定內外朝,他將兵權全部都交給了衛青並且命令衛青去攻打匈奴。
對於這個問題,漢武帝后來討厭衛青是從這幾件事情開始的。
直接原因第一件事情:最開始的導火線是匈奴趙信決定直接帶士兵去偷襲漢武帝所在的甘泉宮,事情如此緊急的情況下,衛青來不急給皇帝稟告直接用皇帝親授予他的虎符調動皇帝的羽林軍打退了匈奴。衛青晚上突然帶領士兵攻進了漢武帝的寢宮,這立刻就讓漢武帝大怒,漢武帝覺得這是衛青在逼官,隨之就收回了衛青的虎符。
第二件事情:隨後就是對匈奴的決戰漠北之戰,皇帝下密詔給衛青叫他不要任用李廣為先鋒,可是衛青公然違背皇帝的命令叫李廣為先鋒去吸引匈奴的主力,隨之李廣的死讓漢武帝大怒,這也是後來衛青計程車兵都沒有被封賞的原因。
第三件事情:衛青被李廣之子刺了一件,霍去病要為舅舅報仇選擇用箭射死了李敢,漢武帝聞之大怒讓霍去病朔方,李敢之死雖是霍去病造成的,可漢武帝難免不會怪罪在衛青身上。
第四件事情:霍去病在去朔方的路上突然去世,這讓漢武帝悲痛不已,更重要的是,當時皇帝設了二個大司馬,霍去病一死就沒人能夠去牽制衛青的兵權了,這無疑不讓皇帝感到憂心。
第五件事情:衛青勸諫漢武帝改變內外政策。這是衛青在臨死之前最後給漢武帝的建議,他叫漢武帝不要好大喜功,馬不停蹄地攻打匈奴,這樣會造成勞民傷財以及國庫空虛,可漢武帝有著自己遠大的報負和雄心,衛青的建議正好和他的遠大報負相反。
間接原因說了這麼多,最後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皇帝要制衡衛青的權利,衛青的夫人也在劇中說過這個原因。
首先衛青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將軍,無論是地位還是功勞都是很高的,還有就是衛青同樣也是國舅,皇帝怕以後要是太子劉據繼承帝位後都要靠著衛家,這樣的話劉家的天下就姓衛了,這是皇帝絕對不允許的,漢武帝也是一個很嚮往自由的人,他不喜歡被拘束著。
雖然說漢武帝在衛青權利膨脹的時候並不太喜歡他,但是在老年時兩個人的情誼還是很深的,我特別看好這一對君臣。
-
3 # 國士無雙張主任
討厭算不上,只是達到其自身政治手段,太子外戚勢力太龐大了皇后衛青霍去病都是太子的外戚,很可能威脅動搖到皇權統治
-
4 # 帥叔愛歷史
其實漢武帝並沒有不喜歡衛青,從茂陵的陪陵可以看出,劉徹對衛青和霍去病同樣器重。但劉徹最不希望外戚專權,從殺了劉弗陵的生母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那是當時太子的母親。如果過於看中衛青,就等於向天下宣佈外戚的重要。可能衛青和衛家人就要翹尾巴。相反年輕的霍去病更加單純氣盛,更能討漢武帝的歡心。
-
5 # 河東來
因為必須堅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理念。
衛青也因為幾乎完全擺脫自己平民儒家的階級成分,成為新的貴族道家時,受到了漢武帝的打壓,因為漢武帝需要的是一個平民儒家的大將軍,而不是一個新貴族道家的外戚大將軍。
為了打壓衛青形成新道家貴族外戚,漢武帝擢升了霍去病,效果立竿見影,是比較成功的。
為了打壓霍去病及衛青形成新道家貴族外戚,漢武帝提拔了李廣利為二師將軍,遠征西域,這次任命卻因為李廣利的叛逃而受到了後世的不小的爭議。
文儒汲黯有一個漢武帝用人的規律總結,就是漢武帝用人,喜歡像燒柴禾一樣,後來居上。
這個就是漢武帝的思維,喜歡利用矛盾制約矛盾,利用英雄對付英雄,利用平民突出者來對付平民新貴族,當然,缺點是如果後一個儒家平民不是那麼優秀的話,就會導致人才控制體系的混亂。
漢武帝的不幸之處是李廣利制約衛青、霍去病勢力的失策,但他的幸運之處是衛青受到霍去病的打壓而心灰意冷,而霍去病卻突然英年早逝,免去了打壓的難題。
所以,陪伴漢武帝,是一件“伴君如伴虎”的事情,在你處於逆境時,他會無怨無悔的扶持你,讓你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而在你處於順境時,他又會冷遇你讓你懷疑人生。
衛青早就因對漢武帝的瞭解,對此心知肚明,而他的姐姐衛子夫則沒有領會這個道理,在漢武帝準備“廢母留子”的時候,選擇了武裝叛亂,最後被逼自殺,同時給確保繼承皇位的太子劉據一個錯誤的訊號,也選擇了自殺。
這一經歷,使漢武帝將“廢母留子”制度修訂為“殺母留子”制度,顯得更不近人情,但其主觀目的,卻是為了杜絕後宮貴族道家對平民儒家政權的權力侵蝕。
-
6 # 坤瑩
從漢朝的開始就離不開朝廷外戚的幫忙,
中國一直有一句古話,外戚不得干政,但是這句話在漢朝明顯不是什麼大事兒,畢竟,沒有外戚沒有漢朝,
從始至終,從呂后的一手把持政權再到後來的漢文帝時,出現了外戚舅舅一手掌控朝政,更有一個史上出名的竇老太太,生生熬過了三任皇帝,度過了三任朝政,
從漢武帝在時,老太太把持朝政一把好手,找了一個藉口,推翻了漢武帝剛推行的政策,將一幫漢武帝看好的朝中大臣下獄的下獄,殺死的殺死,一干大臣沒一個逃過去,
懦弱的皇帝只能忍氣吞聲,還得賠笑臉,只怕內心裡對老太太已經恨之入骨,喝其血啖其肉。這一步更加強了外戚的強力,不知該說是皇帝的無能還是外戚太強。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也是內心裡對朝政已經沒有希望了,晚年的漢武帝已經不會再關心政治上的事情,將朝廷都交給了外戚。
而是轉頭一直專心在了長生不老,煉仙丹找仙人上面,也對巫毒扎小人之類萬分痛惡。
在他尋找的一幫“仙人道士”中,也有對當時把持朝政的“衛”姓看不過眼的,也就自然而然的在後期爆發了一場危及漢朝根基的戰爭。也是這一次戰爭,使得“衛”氏逐漸消亡。
在當時已經是中年的劉徹在二十八歲才迎來自己第一位皇子,中年得子又是第一個,劉徹對這個孩子可是分外在意,將自己一腔心血傾注給了這給孩子,劉據也從未讓人失望,
可以說,劉據已經是當時快讓人放棄的漢朝的可以看到的希望。
但不幸的是劉據與當時劉徹看中的重臣看不過眼,處處相互針對,更何況是在當時的衛青死後,劉據沒有可以幫持的人在身後,劉據沒有可以重用的人,最終在後來的扎小人事件中,被迫自殺,漢朝的希望也最終泯滅,一心重用的兒子死亡,也成為了劉徹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據史書《外戚世家》記載,衛子夫在漢朝十餘載中,唯有她一人得到了司馬遷的讚美。這麼一個人又是為何死的呢?
漢武帝確實是十分寵愛衛子夫,可是這是在一開始,到了晚年的時候,也是漢武帝自己的問題,一心迷戀成仙,在找仙人的時候,也就難免有了心懷不軌的人混進來,這個人就是江充生。
江充生一手策劃了巫毒案,也使得漢武帝對衛子夫寵愛不在,而經歷了陳阿嬌的事件的衛子夫,自知已經寵愛不在,萬般無奈,在行宮中自殺。
總的說來,衛子夫的死亡不僅僅包括巫毒案,更因為的是,當時皇帝昏庸無道,一心迷戀修道,而且,最是無情帝王家,所以漢武帝的寵愛也算不的什麼,
歸根到底漢武帝需要的是衛子夫一家,弟弟可以驅匈奴,保朝政平安,那漢武帝為安撫衛青也寵愛衛子夫,但在衛青死後,這個籌碼也就沒有作用了,衛子夫死或不死也沒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最後並非是漢武帝處死的衛子夫而是她自殺身亡。
-
7 # ning遠
對於統治者來說造不造反不在於你有沒有心,而在於你有沒有能力,這就是周亞夫死的原因,衛青最後能善終是因為他不僅夠忠心,還很能裝孫子,漢武帝打壓衛青其實也是為了保他性命,如果他權力太大,總有一天漢武帝就不的不殺他。
-
8 # 西魏書生
漢武帝為了朝廷戰略平衡不得不疏遠衛青。漢武帝劉徹是漢朝第六代皇帝,雄才大略,一生開疆拓土,強漢的名號就是漢武帝打下來的。漢武帝手下能打仗的大將軍首推衛青,而衛青是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又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為妻,這樣的皇親國戚,在加上還有一個更能打的外甥霍去病。漢武帝為了朝廷平衡不得不疏遠衛青,但是並沒有出掉衛青,有幾點原因。第一,衛青出身貧寒,性格謙遜。衛青出身貧寒,而且是個私生子。衛青的母親估計有幾分姿色,在平陽侯家做事時跟縣吏私通,生下衛青。這樣的出身,讓衛青飽受欺凌,遭到別人的白眼,為了生存不得不低眉順眼,委曲求全,即使是當了大將軍,骨子裡還是有些自卑,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漢武帝的猜忌,所以就是疏遠,而沒有殺身之禍。
第二,漢武帝愛才。漢武帝是一個識才愛才的皇帝,衛青,霍去病的一大批優秀將領,從他手裡成長起來,北擊匈奴那不是一個小事。怎麼會捨得處死呢。況且衛青一向謹小慎微,沒有觸怒漢武帝。
第三,做給別人看。如果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衛青都被處死,那麼以後誰還敢立下戰功,那樣的話,對大漢朝將士在心裡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不利於國家的尚武精神的形成和確立。
最後,還是衛青的性格救了他。他沒有飛揚跋扈不可一世,而是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對皇帝忠心耿耿。為了朝廷大局,衛青算是善終。
-
9 # 史海鉤沉
說到衛青和漢武帝,我們就不得不談一談衛青所處的那個時代。
其實,在漢武帝之前,漢朝一直遭受匈奴欺負,那匈奴囂張到了什麼地步呢,史料記載,匈奴單于曾經給漢朝寫了一封國書,要求漢朝的太后呂雉去給匈奴單于侍寢。匈奴都已經欺負漢朝到這個地步了,呂雉也只能忍氣吞聲的回覆匈奴單于,說自己年老色衰了,不如派幾名年輕的公主去伺候匈奴單于。
漢朝從劉邦建國起,就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直到漢武帝時期,這位英明的大漢皇帝下定決心要滅掉匈奴,以雪前恥。皇帝要打仗,自然得選將,這個時候還是馬伕的衛青逐漸走進了劉徹的眼中。
不得不說劉徹的眼光真的是極好的,衛青雖然起點低,但是能力確實超凡脫俗,短短的時間內,他就從一介馬伕,一路扶搖直上成了漢武帝劉徹的手下愛將。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衛青當上大將軍後,一路將匈奴打的落花流水,為大漢朝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所謂功蓋蓋主,幸得劉徹年輕時英明,而衛青也懂得韜光養晦,故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呢,劉徹和漢武帝之間的關係都相當密切。
但是,後來漢武帝和衛青還是決裂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衛青功成名就後,家族族勢力越來越大,逐漸威脅到了劉徹手中的權利。衛青滅掉匈奴後,當上了大漢朝的大將軍,是漢武帝劉徹最寵幸的人,也是整個大漢軍隊中實際威望最高的人。而同時,他還是皇親國戚,因為他的妻子是漢武帝的姐姐,他的姐姐衛子夫是當時的皇后,他的外甥是當時的太子。
如果光是這樣也就罷了,關鍵後來衛氏家族又出了一個相當當的人物,這個人就是年輕的冠軍侯霍去病。這可了不得了,一門兩虎將,個個都頂天了的厲害,劉徹心裡慢慢也有些害怕了啊,畢竟衛家的權勢那真的是有些太大了啊,一旦有異心,劉徹恐怕也奈之不得。
二、皇帝年齡大了以後,都會猜忌心過重,漢武帝也不能免俗,為了避免外戚干政,他不得不對衛氏痛下殺手。年少時英明,老年昏聵,古代皇帝基本上都逃脫不出這一自然法則。漢武帝晚年寵幸鉤弋夫人,冷落衛子夫,而衛氏又大權在握,他怎麼能安心呢?
再加上漢朝很早就有呂氏干政的前車之鑑,為了避免外戚勢力過於強大,漢武帝才對衛氏舉起了屠刀。衛青死後,漢武帝以造反為藉口滅了衛氏滿門。
-
10 # 小龍女5505
漢武大帝中漢武帝晚年並不是討厭一代名將、也是一位外戚重臣衛青,只是為鞏固自己皇權,而打壓削弱衛青手中的兵權,防止外戚專權對他皇權江山不利。所以漢武帝雖不討厭,但也倍加猜忌防範一代名將兼一位外戚重臣衛青。
-
11 # 蕭看古今
漢武帝和衛青沒有私人仇怨,討厭談不上,他對衛青的疏遠是從政治上來考量的,首先漢武帝是皇帝的身份,然後才是個人私人身份。他們之間的關係先是君臣,然後才是親戚關係。
衛青在漢武帝時期多次出征漠北,屢立奇功,龍城大捷、收復河套、奇襲高闕、漠北大戰等被封為長平侯,高居大司馬大將軍之職,可以說位極人臣。他作為平陽公主的丈夫,衛皇后的弟弟,冠軍侯霍去病的舅舅,太子劉據的舅舅,可以說是最大的外戚了,儘管他一直是謹小慎微,不養士,不與人結怨,不結交朝臣。漢朝一貫的政策都是防外戚,更別說武帝這種強權人物為了朝堂政治平衡必然會削弱衛青的職權,疏遠於他。
古代皇帝和太子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太子顯得能力太強也不行,這樣皇帝怕太子結黨架空自己提前上位,太子顯得能力太弱也不行,這樣皇帝又覺得太子能力不足,不足以繼承大統,想廢太子換接班人。漢武帝的太子劉據也就是衛青外甥也面臨這種局面,儘管漢武帝對太子還是比較信任,畢竟劉據七歲被立為太子,有衛青霍去病的外戚朝臣支援,武帝對他也比較滿意,地位很穩固。但是作為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在位超長待機,不免也有一般皇帝的心思,不想太子勢力過大,得削弱一下。
因此,漢武帝討厭衛青是出於政治考量,既有衛青權勢過盛,功高震主。又有削弱太子勢力的想法,,所以他會流露出對衛青的討厭。
-
12 # 李恆談管理
漢武帝后來不是討厭衛青,而只是不重用衛青,作為一個千古一帝的帝王,要鞏固自己劉家的政權和統治,避免出現“呂后專權誅殺劉家子孫”局面,所以漢武帝一直對外戚專權很敏感和很多疑。
漢武帝是一個玩平衡之術的高手,在朝廷內部不會讓一家做大獨大,親奶奶竇家代表竇嬰和親媽家代表田玢兩家,借用親舅舅田玢之手,除掉竇家權臣竇嬰,搞垮自己親奶奶家竇家,利用竇嬰之手收拾自己的親舅舅;接著重用皇后衛子夫一家,衛子夫的兒子被封為太子,弟弟衛青被封為大將軍,衛家一家的權勢已經太強,必然會引起漢武帝的警覺。
後來發生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衛青麾下大將趙信叛變投靠匈奴,把衛青的作戰模式摸的清清楚楚,漢武帝未雨綢繆藉機培養新的統帥霍去病,這樣一來,漢武帝就不怎麼那麼重用衛青了。
另外一件事是叛逃匈奴大將趙信,偷襲未央宮的漢武帝,衛青急於救駕,竟然憑藉大將軍虎符直接調動了漢武帝親自管理的虎賁軍,讓漢武帝覺得衛青的權利太大了,竟然可以調動我的人,讓漢武帝更加多疑衛青,並收回了衛青的大將軍印。
經過這兩件事之後,漢武帝不再重用衛青,一來有新統帥霍去病堪當軍中大任,已經沒有衛青的位置了;二來是衛青年齡大了,只有選擇退下來養老。
-
13 # zy史克郎
衛青
漢武帝發現了他,給了他名垂青史的機會。對於這個知遇之恩,衛青一天都不曾忘記。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我們知道起初漢武帝與衛青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無間的,他們之間是親上加親,漢武帝立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為皇后,衛青也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
到了後來,我們發現漢武帝與衛青之間並不那麼親密了,他們之間多了防備與隔閡,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主要的是要防備衛青等外戚權勢過重衛青自己是大將軍,節制所有將領,成為皇帝之下的最高軍政首腦。位在丞相之上,掌握著漢朝的軍權,衛青在漢軍中德高望重,幾乎成了整個漢軍的象徵。
有一次,漢武帝到甘泉宮避暑,匈奴來襲,衛青得知訊息後十萬火急的調動了皇帝的御林軍。值得注意的是,衛青這次調動御林軍並未使用皇帝的調兵虎符。
這件事情引起了漢武帝的極大警覺,衛青竟然不需要虎符便能調動自己的親軍,這太可怕了。要知道御林軍並不在漢軍的編制之內。
漢武帝
這件事直接說明衛青在漢軍之中的權利之大,威望之高。這使得漢武帝不得不對衛青有所防備。
對於帝王來說,一個家族的勢力過於龐大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特別是像衛青這樣的,內有太子,外控軍權,十分可怕!
漢武帝的擔心主要有兩個:一是外戚慫恿太子篡位,二是將來太子被外戚所操縱。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漢武帝必須要削弱衛青的權勢。
漠北決戰以後,漢武帝同時封衛青、霍去病為大將軍、大司馬,其實就是利用霍去病來制約衛青。
漢武帝與衛青後來戰略戰術有所不同,武帝心生不滿在河南之戰,龍城之戰中,衛青率領騎兵部隊長途奔襲、大膽機動,取得了巨大戰果,漢武帝對於衛青的表現也十分滿意。
衛青的戰術趨於保守,特別是元朔六年的出征,漢軍十幾萬大軍出塞,尋找匈奴主力決戰。此次出征衛青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失誤,但是也沒有取得多大戰果,引起了漢武帝的不滿。
後來,漢武帝啟用打法更加大膽、狠辣的霍去病出擊匈奴,後來的事實證明,激進的霍去病取得了比衛青更大的戰果。
漠北決戰以後,衛青逐漸傾向於放馬南山,讓國家休養生息。他勸諫漢武帝不要再繼續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休養生息。
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壯心不已,發誓要完成自己雄心與抱負,他不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國策。所以與衛青之間的政治分歧也是造成他疏遠衛青的原因之一。
衛青為人寬厚,待人和善,位高權重又毫無政治野心,深得朝野敬重。
總體上看,衛青與漢武帝的君臣關係還是非常融洽的,自古以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衛青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將領,能夠在心狠手辣的漢武帝手中全身而退,確實是一個奇蹟。
-
14 # 天楓說
《漢武大帝》這部劇是近些年來難得的歷史劇,這部是根據《史記》和《漢書》等改編的劇,很大程度上還是還原了歷史,講述了一代帝王和一個偉大朝代的崛起。
其中精彩的部分有漢武帝集漢朝的力量攻打匈奴,最終打敗了強大的匈奴,解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在漢武帝攻打匈奴的過程中,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而衛青則是漢武帝一朝,第一次對匈奴取得勝利的指揮官,意義非凡,而最終衛青成為漢朝抗擊匈奴的前線統帥,而衛家也成為漢武帝時期最後實力的家族。
衛青是萬戶侯,而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衛青的姐姐又是漢武帝的皇后,一個外甥是太子,一個外甥是霍去病,這些都是為家的勢力,漢武帝對衛青也比較看重,要說他討厭衛青,那是無稽之談,要說他有意疏遠衛青卻是可能的,這主要是因為漢武帝考慮的是大漢江山。
衛青再怎麼能幹說到底都是外戚,漢朝外戚干政十分嚴重,從呂雉到竇太后,這些都是外戚干政,雖然衛青為人寬厚,但是他身後有一股巨大的實力,這不容忽視,而未來太子一旦繼位,衛青和衛家的實力將會更加強。
所以漢武帝有意疏遠衛青,一方面是防止外戚干政,另外一方面是為了保全衛青,穩定朝政,這一點在《漢武大帝》中也有體現,特別是最後漢武帝和衛青見最後一面的時候,感人至深呀。
所以說漢武帝后來不是討厭衛青,而是防備衛家的勢力,為太子為漢朝謀劃,。。
-
15 # 大飛哥愛歷史
不能說漢武帝討厭衛青,只能說刻意打壓衛青,原因無他,衛青太厲害了,七徵匈奴,七戰七捷,打的匈奴遠遁漠北,徹底扭轉了漢匈之戰中漢朝被動挨打的局面,而他的名字為匈奴人所忌憚。加上衛青沉穩低調的性格,雖然貴為大司馬、大將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卻可以同士兵同甘苦共患難,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能這樣平易近人,故士卒多為所用。所以這樣一來作為皇帝的漢武帝不得不考慮他們君臣的關係。一旦衛青實力太強、權利太大,會不會擁兵自重,搞個外戚專權或者割據一方都是有可能的,跟著他的部隊都經歷過殘酷戰爭的考驗,堪稱帝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造反的話也是輕而易舉。畢竟“諸呂之亂”、“七國之亂”才過去沒幾年,這可都是血淋淋的現實。衛青作為皇帝的小舅子,他的姐姐衛子夫又是自己的皇后,外甥是太子,未來帝國的皇帝,自己又是大司馬、大將軍,軍隊的大權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衛青具備成為權臣的所有的條件。換成誰誰心裡不害怕,想想都冒冷汗啊。
鑑於此種情況,漢武帝開始剝奪衛青的統兵權,刻意打壓他,著重培養他的外甥霍去病,而衛青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發現這個情況以後,一如既往的低調,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這些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也使他看的更明白,生性多疑而又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誰都不相信,跟隨皇帝多年的他何嘗不知,有多少功臣名將因各種原因被滅族,其中不乏皇帝的親近之臣,想活下去必須放下自己的身段,該鬆手時就得鬆手,過度的貪戀權力會使自己和整個家族走上不歸路。衛青的激流勇退終於使漢武帝放下心來,本人得以善終,而他後來的接任者,憑藉自己妹妹李夫人上位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在這一塊就跟衛青差的遠了,管不好自己的家人,自己也跟丞相劉屈氂勾結詛咒皇帝,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客死他鄉的結果。
-
16 # 瞭解歷史把握生活
前期衛青與漢武帝想法一致,出兵打匈奴,衛青這時候還沒有什麼實力,只是漢武帝的一個馬前卒,還是一個厲害的馬前卒,漢武帝用的順心。後來衛青勢力越來越大,漢武帝本就猜忌心重,自然對他多加防範。而衛青也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他忠厚老實,無不軌之心,可也是因為他太過忠誠,變得成熟,考慮的越來越多,,深知打仗使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苦,所以他不願意打仗了,想要休養生息,可漢武帝一心想要開創萬世基業,窮兵黷武,衛青本是被他給予厚望,助他開疆闢土的,可是衛青現在變得越來越像那幫文臣一樣,漢武帝心裡不爽,漢武帝喜歡的一直年輕人的那種敢打敢拼的朝氣,對衛青現在的唯唯諾諾越來越不喜歡。
還有就是衛青勢力太大,太子天生文弱,漢武帝害怕他死後外戚干政。
總之,年輕的衛青做事只聽漢武帝一個人的,漢武帝用的舒服;後來的衛青考慮的太多,唯唯諾諾,失去了鋒芒,漢武帝用的不順心了。
-
17 # 豐亨語大
權利需要!皇帝沒有朋友,永遠以皇權利益為主,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反推回去能看清楚衛青的為人正直。但當時的歷史侷限性,很讓很多人對位高權重的家族心有餘悸,皇帝也一樣。他們總感覺,有人要害朕!
-
18 # 小李子說事兒
首先,司馬遷和漢武帝之間是有著深仇大恨的。若不是因為司馬遷在朝堂之上為李廣一家人開脫,漢武帝也不會對司馬遷執行宮刑,讓司馬遷蒙受奇恥大辱。而衛青身為皇親國戚,自然就被司馬遷一起痛恨了。
此外,司馬遷的“主和”思想深入骨髓。他認為戰爭“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但他又不敢指責漢武帝,所以就把責任都怪到了“主戰派”衛青的頭上。
其次,衛青的出身比較低賤。他雖然身為西漢名將,為人謙恭而且戰功赫赫,但司馬遷只把衛青歸到了列傳。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衛青出身卑賤。他的母親衛氏因為嫁給平陽侯後生不出孩子,就和下人私通生下了衛青和衛子夫。但這兩個孩子都不被兩家承認,最後只能隨母姓衛。因此,衛青在官僚之中算是出身卑賤的了。
司馬遷還認為,衛青之所以會被漢武帝賞識,靠的是他姐姐衛子夫吹的枕邊風而不是他自己的努力。所以不論他之前立過什麼赫赫戰功,在司馬遷眼裡都不值一提。而且衛青最後還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為妻,不管衛青是真心還是為了權勢,這一點看起來都是不倫不類的。
所以司馬遷會如此不喜歡衛青,除了因為他是皇親國戚,也有其他的各種原因,但這一點還是最主要的。
-
19 # 歷史摸黑人
漢武帝一直都沒有討厭衛青。
在衛青最後一次覲見漢武帝那一集裡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由於時日不多,再加上衛皇后的懇請,一生謹慎的衛青終於冒一次險去諫言漢武帝。漢武帝得知衛青要來便執意穿正裝去正殿接見衛青,衛青來到臺階下時,漢武帝站在上方動情的望著衛青爬向自己。出於激動漢武帝最後下階梯去攙扶衛青,這樣的待遇能是討厭衛青嗎?
衛青本是一介馬奴,因為漢武帝的垂青而立下汗馬功勞,一步一步位居大將軍之職。後來雖然也提拔了霍去病為大將軍,但是霍去病也是衛青的親戚也算是衛青一派。歷史上能有衛青這般榮耀的大臣少之又少:身居大將軍,娶了皇帝最喜歡的親姐姐,自己的姐姐是皇后,自己的外甥一個是太子,一個也是大將軍。
可以說衛青的榮耀無人能及,包括後來的權臣霍光也和衛青是親戚。如果漢武帝討厭衛青怎麼可能給予他如此多的榮譽。即使曾經因為太子的事對衛青有所不滿,但是從最後一次接見衛青來看,漢武帝依然十分信任和關照衛青,是一種伯樂與千里馬的相知相依關係。
所以《漢武大帝》裡面漢武帝並未討厭衛青!
-
20 # wly7007
從來沒有討厭一說只有欣賞 支援 保護 防範 在衛青沒有全部掌握漢軍的時候 就是全力支援 保護 在衛青功高鎮主 封無可封的時候 用霍去病分割衛青兵權 也是另外一種保護。
回覆列表
他並不是討厭衛青!而是為了保護劉家的權力,防止外戚專權!
衛青的妹妹是漢武帝的皇后,衛青的老婆是漢朝的公主,衛青的外甥是漢朝的太子,這等權勢這等地位!
到底天下是劉家的還是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