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永其哥智慧教育

    下面介紹幾個科學的方法。

    一、

    家長運用三明治法,幫孩子科學的安排作業的時間和順序。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不同學科引起的疲勞度是不一樣的。

    最容易使人疲勞的是數學,然後是語文、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再次是美術、手工、實驗等技能類學科。

    家長要幫助孩子科學合理的安排不同學科的學習時間。可以把中等疲勞的學科作業如語文、歷史等作業安排在最前面;難學易使人疲勞的學科作業,如數學作業安排在中間;最易學又不使人疲勞的學科作業安排在最後。

    這樣做的原理是,先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把大腦腦波調整到一個深度平靜模式,然後再攻克難關,最後又在簡單中結束。如果大腦狀態沒有調整好,孩子沒有學進去,就會越做越累,越做越慢。(這步可以根據孩子的擅長以及興趣進行調整,總體原則不變。先中,後難,最後易)

    二、

    同樣是拖延,但是原因不同。有幾個心理上的型別,家長要特別注意。

    第1個型別:孩子天生反應緩慢型

    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根據研究把人的神經活動型別分為四類:興奮性、活潑型、安靜型、抑制性。前兩種反應比較快,後兩種都屬於天性反應緩慢,但是做事比較踏實、務實、穩重。對於後面兩類的孩子,家長要了解他們的天性特徵。我們也可以發現,生活當中的成年人,也有人做事風風火火,但也有人做事慢半拍。所以對這類孩子家長不要急,這是他們天生的風格型別,要有合理的期待和耐心的等待。

    第2個型別:孩子求關注型

    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被家長陪伴、鼓勵和肯定,最不喜歡的就是被忽視。如果家長太忙,很少陪孩子,有的孩子會透過玩橡皮,玩個玩具,走走神,或弄個動靜,吸引父母的關注,在孩子心中,哪怕是批評也代表著關注隨著這些行為的多次重複,成為了習慣。所以對孩子陪伴少的家長,要注意去多關注孩子,多陪伴孩子,多去鼓勵孩子。當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了,積極性和能動性自然就上來了。

    第3個型別:孩子逃避困難型

    孩子拖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當中遇到了困難。我遇到過一個孩子,到了作業時間,遲遲的不做作業,家長催促,孩子甚至躺到了床上,哭著說,我不上學了。家長非常緊張,以為出了什麼事情。後來經過認真的溝通才發現,孩子白天的課沒有聽懂,現在的作業根本不會做。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認真的溝通,瞭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並且提供幫助和支援。否則,時間久了,孩子越學越不會,越不會作業越困難,每天都在痛苦中拖拉,在拖拉中痛苦。

    三、

    解決寫作業拖拉,必須讓孩子感覺寫作業是自己的事

    我有一個朋友,他遇到孩子寫作業拖延時,經常催促,批評,提要求。但發現,越催得急,孩子就越不會把寫作業看成是自己的事,把它當成了家長的事兒。只有讓孩子真的為寫作業負起責任的時候,才是根本路徑。

    有幾個具體步驟。

    1、有方法的溝通,一起制定計劃

    家長至少要觀察三天到一週的時間,看看孩子寫作業的全過程,把一些關鍵點記下來。然後和孩子一起坐下來,用真誠和藹的口氣聊一聊,重點聊以下幾點:

    聽孩子說一說對於作業拖拉他(她)是怎麼想的瞭解孩子有什麼具體困難討論及早完成作業的好處 告訴孩子你觀察到了什麼你將如何提供幫助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計劃,什麼時間完成,在哪裡做作業,如何提醒他等等,家長進行補充

    經過溝通共識,幫助孩子認真的制定一個計劃,從最後期限開始推算,並安排出一份需要完成的所有步驟的時間表。

    2、家長的堅持

    制定完畢計劃,家長要當真,一定要堅持到底。事前如果寫作業時間到了,如果孩子說等會,家長可以平和而堅定的說,這不是一個選擇,現在就要做,做完我會檢查的。然後站起來等,直到孩子開始行動。事中,保持平靜,如果孩子遇到困難,提供支援,如果孩子脫離計劃,瞭解原因,進行提醒。事後,及時進行總結,孩子做到按時完成,及時表揚鼓勵,如果沒有做到,分析原因,調整方法。

    3、讓孩子承擔後果

    如果還是要拖延,要讓孩子體會拖拉造成的後果。如果孩子對拖延的後果感到生氣,可以耐心的傾聽,不要替他解決任何問題。很多孩子只有在自己體會到後果而不是被告訴可能會發生什麼時,才能從中學習。

  • 22 # 醫教科普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非常理解家長們的心情,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就要看一看孩子是真的磨蹭,還是隻是不符合你的期待的節奏呢?他們看似磨蹭的背後,又藏著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和訴求呢?我們首先要知道的作業的價值,作業其實是為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變成一道題,就是我們的作業。寫作業拖拉是很多家長都遇到的難題,針對孩子寫作業,拖拉這裡有幾個原因,大家可以看一下你家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一 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二 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三 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 四 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五 注意力不集中 六 協調性差 七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型別來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很多時候孩子是需要家長來推一把的

    一 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時,家長就要幫助孩子來尋找適合他的方法 。二 過於追求完美時,家長叫引引導他有時候不完美才是完美 。 三 學習基礎差的家長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了解孩子當天的知識是否學習會了,是否會應用,如果出現了問題,就要幫助孩子補習 。 四 時間觀念差的不會管理時間的,父母就要給他制定時間,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做多少題進行時間觀念的鍛鍊。五 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就要針對性的來鍛鍊他的注意力,從五分鐘開始,漸漸地延長到十分鐘,15分鐘不斷地加強他的注意力,時間長度。 六 協調性差的家長,幫助她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 七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的可能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家長就要在這個她的興趣上切入,從他感興趣的學科開始,引導他愛上學習。

  • 23 # 小橋的快樂餘生

    孩子作業拖拉,有很多原因:一,可能有更吸引他的事情沒有實現。二、可能是情緒不好。三、可能不會。四,做事不專注…最重要的原因:不會。針對不同原因,想具體措施解決!

  • 24 # 文啟優思高階託教官方

    孩子做作業做到很晚有幾個原因需要考慮:

    1.作業量確實大。

    但如果孩子是小學低年級階段,這個因素可以排除,基本上老師對作業量有把控,最多不到二個小時。

    2.作業讓孩子感到有壓力。

    孩子有不會做的題,所以孩子有時候會磨蹭,這時就需要家長輔導,幫孩子弄懂所學的基礎知識,然後教孩子解題思路。

    3.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專注力不好。

    孩子的學習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其中包括:

    ①上課認真聽講,上課認真聽了,放學做作業才不愁。

    ②放學後主動寫作業,不管是飯後還是飯前,跟孩子溝通好,開始寫作業之前把雜事都做好,比如上廁所、找削筆刀、找橡皮、演草紙等。

    孩子寫作業寫到半夜,肯定影響睡眠,睡眠不好第二天上課會影響聽課效率,聽課效率不高又會影響做作業,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寫作業雖然是孩子的問題,但是家長一定要起到表率、輔助、影響作用。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孩子寫作業時,身邊不要有小玩具,也不要出現手機、平板等容易讓孩子分心的東西。)

    2.平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不要一直打斷孩子。

    3.如果是低年級孩子,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建議家長坐在孩子附近靜靜地看書或者做沒有噪音的家務活。

    4.孩子遇到不會的題,不要吼不要急,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孩子理清思路。孩子以後遇到問題才會與家長分享、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騎士球員小南斯表示:會在球隊訓練室開放的第一時間報到,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