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踴
-
2 # 環評紅樓
《道德經》共81章,其中上經37章講“道”,下經44章講“德”。
上經第三章講的是關於社會治理的思維方式和效果預期。老子的思想主要是無為和不爭。他認為人們痛苦的根源在於慾望太深。如果一個社會想透過發展經濟、提高收入。實現錢越多越好來提升幸福感,那就會背道而馳。
現在人們收入增加了,房子車子都有了,可為啥吃也不敢吃,喝也不敢喝,喘氣都成了問題。所以習總書記一直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有的學校教師評職評定,因為編制有限,而爭者無限,紛紛擾擾之亂像多乎哉!但也不能一味地反對尚賢,像疫情攻堅戰的最美逆行者,見義勇為者,社會各階層德高望重者,為民請命者等,把這些對人民有益有貢獻的人給樹立起來。一句話,讓好人有好報,才是正道。
回過頭看第三章的內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連續三個“不”字的行為,就是無為,就是聖人之治。“為無為,則無不治。”
慾望的世界都是陷阱。《道德經》第40章說,“反著,道之動”,如果不反觀自己內心,老是和同學比,和戰友攀,和同事爭,和同行奪,就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賠了夫人又折兵。佛陀說。“歇即菩提”。你要想和別人一樣,就別想有好日子過。
老子的思想來自《易經》的啟發。第三章是對《易經》第四卦蒙卦、第五卦需卦、第六卦訟卦的理解與解讀。蒙卦講的是啟蒙教育,需卦講的是生活之需,訟卦講的是因需求而爭引起的訴訟。老子在這裡給出來答案,就是無為而治。
老子的“無為”不是啥事都不幹,而是無為無不為。《道德經》每一章都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後聯絡起來看。再一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僅僅限於字面上的理解,應該首先建立一個“道”的思維繫統。建立這個系統的前提,你必須要做一個修行的人,否則就會天天和老子吵架,不得安寧,那樣的話,還不如不去讀它。
《易經》叮囑我們,“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存存,就是存了又存,不是金錢存款多多益善,不是房子越多越好,而是把人之天性不停地儲蓄起來,把真善美吸納了再吸納。
-
3 # 駝峰
老子道德經共81章。
是不是勵志文?我看不是。
先來看看第三章內容。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就是聞名天下的“無為”之道。如下是原文和譯文(括號裡是譯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要崇尚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使得百姓不會為了被尊崇而爭奪;)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要把稀世寶物當作寶貴的東西,使得百姓不會為了寶物而去偷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不要顯耀能夠引起貪慾的東西,使得百姓不會迷亂了心志;)
是以聖人之治也,(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的道理在於,)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百姓心裡沒有欲求,使百姓的肚子填飽,使百姓的心志弱化,使百姓的體魄強健,常常使百姓沒有智慧,沒有欲求。)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使得人們懂得不要越軌造次,無所作為罷了,那麼天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了。)
老子生活於春秋末期,天下動盪不安,列國爭霸,進賢招士,以治國安邦,尚賢成風,而心術不正者爭權奪位,民心大亂,盜賊四起。老子就此提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的主張,認為聖人以“無為”之道就可治理好天下。
我覺得,無為而治的道理,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有的時候,是一種消極的處世之道。
所以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章是不是勵志文?我的回答:不是!
-
4 # 長考
老子的《道德經》共81章,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整書5000餘字,本來沒有名字,也可以被稱為《老子》。
長沙馬王堆漢墓曾出土了帛書《老子》,帛書《老子》有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德篇》在前的版本也被反過來稱為《德道經》,雖然與通常的稱呼相反,但內容一致,只是內容的排列順序不同。
經書中《道篇》第三章內容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所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已。為無為,則無不治。其中主要表達的是一種治國觀念——無為之治,並認為讓人民處於一種最淳樸天真的自然狀態是最容易治理的。“無為”是一種道家貫穿始終的思想,不僅存在於治國,也存在與個人的修養與自處中。
道德經全書都是以一種平淡的態度直接闡述觀點,也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貫態度,那就是任其自然。
因此第三章的內容並不是勵志,只是一種思想的表達,既不激進也不保守。
-
5 # 鑫時空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正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崇尚賢能,使百姓不起嫉妒爭奪之心。不把貴重物品看做是珍寶不過度喜愛,使得百姓不起偷盜之心。要讓人們看不見可以炫耀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才能使民心不亂。這是聖人的治世之道。削弱百姓嫉妒,偷盜,慾望爭奪名利都心,能讓天下人吃飽飯,身體強健。讓那些動歪心思耍小聰明的人不敢為非作歹。聖人如果按照無為的規律來治理天下,那麼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好的。
根據文譯我們可以看出道德經上篇第三章並不是勵志文!
-
6 # 殺牛一刀仙
道德經共81章,1——37章叫道經。38——81章叫德經。所以合稱《道德經》。道德兩字和我們目前所講的仁義道德毫無關係。道德經主要論述萬物從何而來,又又要到哪裡去,根據這個主線,人應該怎麼樣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哲學著作,不是勵志文。
-
7 # Ean派
①不分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後人牽強將之分為八十一章,以和九九歸一之數。再有清代魏源將之劃為六十八章。現在通用王弼流行本,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一共81章。
第一章闡述 “道” 是什麼,道與名的關係;第二章講訴真善美的定論,以及處世方法;第三章講訴“無為而治”。
-
8 # 太公門文化觀天下
《道德經》81章,1-37章為道經,38-81章為德經。
很弔詭的問題。《道德經》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本哲學作品,不是什麼職場“勵志”書。王東嶽先生直接認為老子是中國唯一的先哲(他的哲學家聖殿裡只是住著產生《舊約》的猶太教先知、老子、柏拉圖和康德等幾位)。德國大哲學家——詩意的棲居的海德格爾,曾著迷東方哲學的神秘,驚歎《道德經》的博深,和人合作翻譯《道德經》,因無法理解《道德經》思維的精深而翻譯工作舉步維艱。
比如: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八章)(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第七十六章)(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
現代世界上最具有哲學思想的海德格爾對老子思想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自嘲道:“感謝上帝,他不會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
一番努力後,海德格爾還是放棄了翻譯《道德經》的努力。他請人用中文將“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寫下來,配上“天道”兩字的橫批,掛在書房。閒暇時細細觀摩,聊以自慰。事實上,老子可能是被西方哲學家、漢學家誤解最深的中國思想家:老子被視為人類歷史裡最偉大的利己主義者;彷彿聖人只期望成就他的自我;彷彿老子在透過這些格言來稱讚聖人的陰險和狡猾。
即使是中國學人,理解《道德經》也很不容易。
《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譯文:不崇尚賢能,使百姓不起嫉妒爭奪之心。不把貴重物品看做是珍寶不過度喜愛,使得百姓不起偷盜之心。要讓人們看不見可以炫耀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才能使民心不亂。這是聖人的治世之道。削弱百姓嫉妒,偷盜,慾望爭奪名利都心,能讓天下人吃飽飯,身體強健。讓那些動歪心思耍小聰明的人不敢為非作歹。聖人如果按照無為的規律來治理天下,那麼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好的。)
如果想理解這一章,需要先學習第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譯文:塞堵住嗜慾的孔竅,關閉住嗜慾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範圍,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老子主張:“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所以在哲學層面主張“無為無不為”,在五十六章中又講述了達到“玄同”之至上的修煉方法。
第三章中的內容,是老子在第五十六章中哲學思想的具體社會化展現。“聖人”治理天下的措施和方式。令民無爭之心,使民無爭之財,欲民無爭之願,方得天下大治。
-
9 # 瑞芯76876
共81章
是勵志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三章,用“聖人之治”的憧憬,展現出一副完美的社會景象。在“老子”描述的未來社會中人們的地位相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人再為身份爭鬥(人人平等思想)“不尙賢,使民不爭”。未來社會物資充裕,人人可以得到公平價值體系供給的物質,人們不再有偷盜的想法“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沒有顯耀的事物可以迷惑人心,每個人都非常重視心理修養,輕物質享受,每個人身體強健,沒有侵佔,爭鬥的野心,正直無私。人們想法單純,沒有私慾,一直保持安居樂業的狀態“常使民無知無慾”,不需要誰去引導,也會自然而然的走向長治久安“為無為,則無不治”。
-
10 # 坤瑩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
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
聖人的治理原則是:
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
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
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
11 # 明白哥
老子那時候寫書,是刻在竹簡上的,五千多字一氣呵成,沒有標點符號,更搞不清楚他老人家想分多少章。至於後期形成的81章,是魏晉時期王弼所分(王弼是大家公認的注《老子》、《易經》最好的),81章的分法也是為了合九九八十一數。
前37章稱為《道經》,後44章稱為《德經》,全書五千多字,除“有”“無”二字分別出現83次和102次外,“道”字出現76次,“德”字出現44次,佔比非常高,所以,整書合起來也稱之為《道德經》。
至於第三張,“不尚賢……”,譯文自不必說,我們來講個《官場現形記》裡邊的故事,以供讀者探討其中的奧妙:
古時,一欽差大臣去地方巡視,有一個地方很早就聽說這位領導特別崇尚節儉,尤其看不慣穿高檔面料製作的官服的地方官。於是,這個地方的官員就大量購買舊官服(因為古時官服是有講究、有級別的,不能亂穿,而且新官服想要人為做舊了也顯得太假)。所以,他們大量搶購舊官服,導致越舊的官服越貴,比新官服貴出幾十倍來(可能類似前幾年大量搶房一樣吧,呵呵)。等欽差大臣來到這裡一看,底下一批地方官穿得破爛不堪,跟叫花子一樣,有打著補丁的,有露著肉的,有一條腿短一條腿長的……。地方官大喜說:一看你們這個地方的風氣就非常好,官員知道節儉,肯定也愛民如子,我回去一定稟告天子,嘉獎你們……
故事簡單講到這裡,所以,老子講“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我們能夠領會到其中的智慧了嗎?
-
12 # 道法自然powerup
老子《道德經》共81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1—37章為《道經》,38—81為《德經》。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不是勵志文。講的是:管理,治國之道。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主要講管理,治理之道。
這一章老子提出如何構建和諧社會,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慾”,老子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民”這個字,要小心求解,慎思明辨,在古代不要以為 “民”字就是老百姓,古書上的“民”,就是現代語的“人們”,或者是“人類”的意思。 如果對這個觀念認識不清,就很容易誤會是上對下的一種稱謂,而變成古代帝王統 治者的口氣了。
老子在這一章,給出了三條,治國之方。(從反面來講的,不要怎麼怎麼樣才好。)
1.不上賢2.不貴難得之貨3.不見可欲。
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我們須要瞭解,在春秋時代。那時的社會形態在改變。每個地區的領導者,隨時隨地都在網羅人才,起用賢士,作為爭權奪利,稱王稱霸的資本。所以那個時候 的“賢者”——有才能、有學識、有本領的人,當然受人重視。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佔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中,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裡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這句就是具體從正面給出的合理的治國方法。聖人治理天下,倡導百姓返璞歸真,人們都會身體健康,內心平和,整個社會清寧而又太平。
老子透過對上述三條治世良方的列舉,引出了《道德經》的核心思想——無為而治。但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老子的無為而治:虛心、弱志、無知無慾,同時還要實腹、強骨。可以看出,老子是從人的身、心兩方面來提出的解決方案——心智方面要虛、弱、無。身體方面則要實、要強。如果我們能正面看待無為而治,就會發現其中的精髓:虛其心——虛心平意,弱其志——清靜淡泊,實其腹——保障民生,強其骨——強身健體,無知無慾——修心養性。這些可都是治國之本。
無為而治,最關鍵的就是要適度,既不能過度,也不能不及。這樣就能構建一個和諧自然的理想國家。
所以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講的是,管理、治國之道。
-
13 # 德韻桃良
《道德經》共計九九八十一章,原文不分章,後改為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最早稱為《老子》,後世奉為真經,改為《道德經》。
文字以自然之理,名為“道德”為綱要,道是自然的體現,德是道在人倫的體現,即便是老子也“不知其名,強曰之道”。
《道德經》可以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用,因此,所謂“神人”之學。文意簡單卻讓人覺得深奧,無所不容,大道至簡。
《道德經》總的字數,因各種版本不同而存在差異,全文約五千餘字。
《道德經》第三章闡述了“聖人之治”的道理,無為而治的方法,不知常,妄作兇,這和《易經》告訴我們的“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是一個道理。
理解了“聖人之治”的道理和方法,就會自然而然的去做了,不理解,就會認為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做了或者妄作,這就是“無為”的妙用之處。
-
14 # 山緣&崇賢
《道德經》一共81章,5000餘字,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第三章我個人認為是勵志文:
首先我們先看看老子在此章節中談及的兩個方面:不尚賢和不貴難得之貨,不尚賢指的是名,確切的講是指虛名,老子在此強調的是不尊寵虛名,人們無須為此費盡心機地爭奪;不貴難得之貨指的是利,告訴人們沒有必要因為追逐“物以稀為貴”而不擇手段;同時老子在此章節還定義了什麼是欲:上述的虛名和利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反覆多次提及的“欲”。所以老子緊跟著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偉大而現實的觀點:“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寥寥幾十個字,深刻闡述了聖人的行為準則:讓人們吃飽飯,使人的心地純淨;強健人們的體魄,讓人們過健康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疏導削弱人們對名、利、欲方面的各種競爭;只有這樣才能人心清明,暗藏禍心的人才不敢做壞事,才能為無為則無不治。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
道德經認為,在治理方面,如果能遵循上述這些行為準則,就能實現大治;對於廣大民眾而言,只要不去追逐虛名、貪慕虛榮、不圖“利”,常知足、懂感恩,生活就會幸福快樂,一切美好就會常伴每一天……
-
15 # 欣欣葉
《道德經》文字簡約,韻味如詩,意境深遠。古今中外,很多人對老子描述的世界充滿嚮往,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47章不行而知改編為歌曲《The Inner Light》
《道德經》距今有約2400年了,他倡導的無為而治對今天的我們仍然有啟發意義。現在社會人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很大發揮,物質生活非常豐富,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電影電視等,過的是古代所有的人也不能擁有的好生活。可是乾淨的水,潔淨的空氣讓人無比渴望。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我們的目標。適當的降低慾望,幸福感就會大大增強。
老子簡介老子(公元前600~公元前470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管理圖書的史官,後悄然隱退,不知所終。老子成書年代存在爭議,比較流行的觀點初稿於春秋末年,定稿於戰國末年。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經講天道,是宇宙的本體,德經講人道,人順天道,自然得道。老子道德經總共81章,1~37是道經,38~81是德經。
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看完發現講的不是勵志文,而是聖人之治。
意指不崇尚賢能的人,人們就不會爭名奪利。不以稀有的東西為貴,就不會產生偷盜的行為。見不到可以激發慾望的東西,心就不會被擾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會淨化人們的心志,滿足溫飽,削弱慾望,強壯筋骨,使人們沒有奸詐的想法,沒有非分的要求,聰明的人不敢胡做非為。按無為來做事,天下就沒有什麼不可治理的了。
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將47章改編成歌曲《The Inner Lingt》歌詞: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不出戶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知天下
Without looking out of my window 不窺牖
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見天道
The father one travels 其出彌遠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其知彌少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不出戶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知天下
Without looking of my window 不窺牖
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見天道
The farther one travels 其出彌遠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其知彌少
Arrive without travelling 不行而知
See all without looking 不見而明
Do all without doing 不為而成
-
16 # 佛咖
《道德經》共81章,分上下兩篇,道篇和德篇。
大道至簡!“道”就是宇宙法則,自然規律;“德”就是按照“道”去做人做事。
“道”是本,“德”是用。勵不勵志,見仁見智,關鍵是學以致用!
-
17 # 琰龍
道德經共81章,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講德。第三章的原文如下: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此章所言聖人當為與不當為。當民眾的實際需求是吃飽、體健、無是非、無憂慮,那順應民眾的實際需求就是“無為”。“無為”社會才安定,才能“無不治”。可是如果統治者只會利用民眾滿足自己的私慾,制定一些不好的標準,懸金銀財寶之賞,引誘人貪慾熾盛,急功近利,逾越自然的生活準則,那就會造成社會動盪。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領導為了達到個人迅速升遷的目的,不顧群眾的實際需求,亂設指標、定計劃、行獎懲,大作其秀,老百姓叫作“蹚事”。結果鬧得是非不明,雞飛狗跳。好逸惡勞者得到遂願之捷徑;與人不和者得到挾私整人之機會;虔誠服從者變得不通人情。“蹚事”是有為,立足於民眾的實際需求是無為。
-
18 # 南山禪月
鉅著《道德經》名滿天下,是老子李耳在終南山樓觀臺所著。然而這篇哲學經典到底有多少章,可能有少數人不知道,看文章時並沒有在意有多少章節,或是有些人從來就沒有讀過《道德經》的全部內容。
《道德經》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有九九八十一章,全篇共計約有五千餘字。
老子李耳造像
道德經第三章到底是不是勵志文,我們先來讀讀原文,看一看本章講的什麼,具體的分析一下這篇文章的意義,再做定論。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如下: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如果社會不推崇、不重視有才有德的賢達人士,那麼老百姓就不會互相爭著去做賢人;
如果不製作、不炒作、不收藏難以得到的珍貴財物,那麼貧窮的老百姓就不會去偷竊;百姓看不到足以引起他們貪心的事和物,那麼純樸的民心就不會被迷亂,並引起焦慮不安。
因此,聖人的治民思想是:去空和卑微老百姓的心念,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消弱百姓爭強好勝的意識,弱化百姓的志向,只要百姓有強壯的筋骨體魄能參加勞動就好。
使用各種制度和方法讓他們沒有太多的認知和慾望。讓百姓當中那些有才智和想法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
品讀《道德經》
如果做好了上面幾點治民的基礎條件,那麼就可以“無為而治”了,非但不會因為“無為”而誤事,反而能無所不為、無所不治,使百姓心自然安穩,天下太平。
透過對《道德經》第三章原文和譯文的詳細瞭解,我們不難看出其核心思想有以下幾點:
1.使百姓不去爭取名譽和地位
透過不提倡和不抬高百姓中有知識有修養的賢達人士、知識分子和有能力的人,讓百姓知道做賢人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使百姓失去爭取和上進的想法,從而達到天下百姓之中無有賢者的目的。
2.使百姓不去爭取榮華富貴
這種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貧的思想,不能藏富於民,設法制止高價位的珍貴古玩和豪華用品,從去除奢侈之風上,使百姓無從羨慕嫉妒恨,不生強取偷盜心,從而淡化了貪心與奢求,安心的從事農耕。
3.使百姓卑弱無心爭強好勝
讓百姓保證有吃有穿就行,保持身體健康,平淡安穩的活著即可,使他們喪失遠大的理想與有所作為的志向,不起逆亂之意,常懷謙卑之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4.使百姓無知識和喪失志向
使百姓沒有知識和文化,失去更高的認知判斷能力,因為知識可以改變普通百姓的命運,相當於釜底抽薪,一旦失去了知識和慾望,缺乏了眼光和格局,即使是
有些先天聰明和富於心機的人,也是無所作為的。
5.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是本章的主題思想,但是要無為而治,就必須做到以上幾點。這是用制度、法律、文化等方法來治民的一種理念,從而達到聖人不去治,而能達到治理的更好的治。
樓觀臺老子說經臺
綜合分析:
《道德經》中關於無為而治的聖人思想,是服務於封建王朝的思想,透過對百姓實行弱、貧、卑、愚、淡、安、忍的管理方法,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目的。總結:
透過解析本章的思想觀念,我們就會明顯看出,這對於百姓而言,並不公平,目的是消弱其志,而不是激勵其志。所以說,《道德經》第三章不是一篇勵志文。
-
19 # 漠禮閒士001
老子的道德經總共有多少章?道德經上篇其中第三章是勵志文嗎?
《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分為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總共八十一章。是中國最早的哲學理論書籍,展現了老子這位古代哲學家對於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理解和解釋。
《道德經》上篇第三章內容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關於這段話我的理解是,管理者依照無為而治的理念管理人民,讓人們吃飽飯從而身體健康,不多想從而頭腦簡單,最後達到無慾無求的生活狀態,自然就天下太平了。
所以這段話不是勵志文。而是對於“無為而治”這個管理理念的闡述和美好設想。
當然,這些都是基於理想狀態下的思考,因為除了神話裡的仙人,沒有人能夠做到無慾無求。人都會有七情六慾,有自己的追求,想要自己過得更好。當人與人之間的追求相互衝突了,自然就會產生矛盾,影響社會的和諧。
想要維持社會和諧,不應該想著直接壓抑人的七情六慾,因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也違反了科學和道德。所以我們才需要透過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言行,保持社會的穩定。而不是被要求摒棄了七情六慾像個傀儡一樣活著。
-
20 # 言又言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我們先來看看《道德經》第三章的原文是怎麼寫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崇尚賢能,使百姓不起嫉妒爭奪之心。不把貴重物品看做是珍寶不過度喜愛,使得百姓不起偷盜之心。要讓人們看不見可以炫耀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才能使民心不亂。這是聖人的治世之道。削弱百姓嫉妒,偷盜,慾望爭奪名利都心,能讓天下人吃飽飯,身體強健。讓那些動歪心思耍小聰明的人不敢為非作歹。聖人如果按照無為的規律來治理天下,那麼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好的。
這第三章學習和理解,如果沒有前面一二章的鋪墊,那麼學習起來就會相對困難一些。我們知道,在道教思想中,提倡的無為,保持身心清淨是最核心的內容。人之所以每日勞苦身心,疲憊不堪,都是因為內心分別心的緣起而煩惱,起妄想,從而過分的放縱慾望。我們知道了,萬物本身是沒有任何自性的,當人有了好壞的分別心後,就將事物賦予了兩面性,即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實際上,同種事物在不同的分別心中,就有喜歡或者厭惡的情感,無論是好還是壞,都是人的分別心賦予事物的屬性。那麼,好,就一定是好嗎?透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不是這樣的,過分的追求好的一面,就會產生變化而變成壞的認知,好壞無定,它其實是無常的。在我們的分別心中,好帶給我們“喜悅”和壞帶給自身的“悲傷”其實都只是我們內心賦予事物的概念,事物本身並沒有自性。
其實“賢學”只是聖人治世思想中的一種十分重要且普遍方便法,即以慾望中美好和平的善去代替戰亂禍患的惡。實際上,善只是相比較惡而言,慾望比較輕微的一種,無論是善還是惡,它都是慾望不同程度的表現形式,人有了分別,有了慾望,才會在妄想之海中沉淪,無法到達彼岸。人因將自身快樂附加在物質上而將快樂困難化,又因困難化,而產生惡的痛苦。其實,快樂非常容易,它也並不是執著心重的人認為那樣難以觸及,而且快樂相對於寧靜來說也十分普通,沒有什麼值得重要的。只是人將它附加在外物價值上,因為難以得到而顯得在很多人眼裡如此重要。瞭解了這個道理,那麼來學習《道德經》第三章的內容,就會相對容易了。因賢本身就是佔於勞苦身心而因天下缺少智慧驅於行惡的狀態下的一種方便之學,所以,當人無所爭,淡泊安然的社會環境條件下,崇尚賢德本身就是製造了爭端的緣起,這就是第三章第一句,不尚賢,使民不爭的原因。說到這裡,使我想起了一段不得不提的秦朝“焚書坑儒”的歷史。現在歷史學界有很多人對“焚書坑儒”這段歷史大多是持有否定意味的。如果就按“焚書坑儒”這段歷史來說,單從我個人角度認為,並不是一定不具有合理性。在春秋時期儒學未興起之時,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處於一種非常原始的水平,因為環境艱苦的原因,沒有過多物質慾望的束縛,人心大多樸素善良,人性樂於接受老道學說中無為的清淨之學,當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華夏開始出現一統的局面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六國統一,戰伐休戈,百姓重歸和平,生活安寧,已經不需要利用儒學至善的思想處理亂世時,以當時古人人性的樸素做比較,那麼儒學中至善的思想很可能再次興起百姓的內心慾望而再次使剛剛建立起的大一統國家面臨禍患,所以單從客觀角度看,“焚書坑儒”並不是不具有其歷史正面的意義。下一句,不以稀有的事物為貴重,使百姓不去偷盜。稀有的事物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任何事物只有人們認為其有價值時,它才具有價值。人天性喜輕微安逸而惡沉重勞累的原因,過分的分別物質的好壞而去追求,這本身就是脫離天性的。所以在道德經第三章中,老子提倡的治世之學,從小到個人的心性之治,到教育之道,治世之道都提倡以人為本,一個人人健康自由安逸安寧,追求內心真正的快樂,不被過多附加無謂價值的物質慾望所痛苦,沒有可奪可爭,就算是有點小聰明的人也讓他不敢生事的社會,哪裡會有治不好的道理呢?
回覆列表
總共八十一章,其中1-37稱為道經,38-81稱為德經,故《道德經》由此得名。
第三章算是勵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