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認為幼兒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9
回覆列表
  • 1 # 崑崙山鷹

    謝謝邀請!我認為幼兒教育的關鍵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這就如人的器官,思想健康道德健康就如大腦健康!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發展中去的成功!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才有德是精品就是這個道理!雖然幼兒教育五大領域相輔相成,但是我始終認為道德教育要放在五大領域的首位!手打不易,多多指正!

  • 2 # 洋洋愛配音

    常規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關鍵

    幼兒園常規教育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點,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與幼兒園常規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為了促進我園常規管理的進一步完善,我園舉行班級常規調研評比活動。那怎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呢?

    一、來園時的常規培養

    早晨雖然孩子入園時間很短,老師忙著接待家長、幼兒,但即使再忙也不能忽視幼兒來園時的常規教育。每一天的清晨,是孩子們精力最充沛的時候。這時,教師可抓住這個機會,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幼兒每天早晨入園時與老師、小朋友的問候,從這個可以培養了師生之情,也可以鍛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老師不能忙著做別的事情而忽視孩子,導致有的孩子不願打招呼了。所以在晨間接待時,老師一定要精神飽滿,,給幼兒做一個好榜樣。

    讓幼兒有意識的形成良好常規習慣。

    二、點心時的常規培養

    1、點心前的常規培養

    遊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方式之一,我們把點心前的活動與遊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在玩中培養常規,在玩中養成習慣。例如:每天的點心及午餐前孩子總有一段等待的時間,本來是讓孩子開好小花坐在那等的,但是發覺孩子們洗完手後還是這裡摸摸那裡抓抓,於是我們設計了各種手指遊戲,小朋友們在愉快的遊戲中學會了安靜等待。透過做這種手指遊戲,即讓孩子靜下心來安靜的等待,又能鍛鍊小手,使小手靈活的動起來。孩子在遊戲中能有所動、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孩子們熟悉了班級常規,自覺地按班級規則做事。

    2、點心時的常規培養

    吃點心時,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孩子很快吃完了,吃完了他們就在教室裡東瞧瞧西摸摸,要麼走來走去,要麼就和小朋友大架,還有的孩子自拔積木弄的到處都是;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吃好長時間,豆漿灑了、掉餅乾的事經常發生,還有的甚至一節課都上完了杯子力的豆漿還沒有喝完呢?作為我們教師不但要組織他們吃點心,還要維護“秩序”,還要打掃,忙得真是不亦樂乎。所以到了中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設立“值日生”職務,讓值日生作為小小檢查員,每天安排一組幼兒擔任班級的“檢查員”,讓他們檢查和評價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規表現,對幼兒的良好行為的養成作用很大。可以請能力強的孩子來擔任小老師,每天的值日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值日生負責擦桌子,有的值日生負責幼兒吃點心的情況。

    我認為:常規是孩子的學習實踐過程,應該“寓教育於生活實踐中。成為常規教育的檢查者和評價者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教育活動中的常規培養

    1、坐姿的培養

    這是最基本的常規。無論是畫畫、數學操作、音樂、語言或故事等都涉及這一常規培養。如小腳並併攏、小胸膛挺起來、小手放膝蓋、小眼睛看老師等等。怎樣培養好良好的坐姿?首先可以透過課程的內容及要求來培養,中班有一節健康課就說到了讓幼兒能有正確的坐姿和站姿才能使脊柱不彎曲。其次,可以透過小朋友的競賽,比比誰坐得端正。對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或鼓勵,對差的孩子提出希望,從而進行強化。。如講故事時,請一些坐不好的孩子坐老師身邊,請一些好動的坐姿差的孩子坐在前面一些,便於老師的提醒督促;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會形成。

    2、操作活動中常規培養

    每天早晨都有區角活動,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裡拿,還要歸放到哪裡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

    四、結論

    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將自始至終地伴隨一個人的成長,貫穿於一個人的終生教育之中。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處處做個有心人,要學會根據孩子的特點,在一日活動開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幼兒創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充分的自我服務,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常規培養是從點滴開始,,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教師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們才會與教師拉近距離,並將教師作為榜樣,不斷的進步。這樣週而復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相信孩子們的常規一定會培養的很好。

  • 3 # 李叔叔育兒

    你好!

    幼兒園的教育重點就兩個字“啟蒙”,從未知到已知,從已知到理解,孩子的身心活動發展還有各種基礎能力的鍛鍊!

    幼兒園除了保障最基本的以外就是培養孩子認知事物和開發思維能力,培養獨立自主能力,叢集教育的開始,鍛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力

    所以幼兒園教育是很重要的,是系統化的,這個在家庭裡比較難做到,雖說是自己的孩子,但並非真正瞭解各個階段孩子的發展特點!

  • 4 # 樂高青蛙老師耶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教育?

    1、 教育是什麼?

    中國東漢年間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養子使作善也。

    簡單來說,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則,有人會說,現在社會,善良的人容易被騙、被欺負,很吃虧的。比如,排隊買票結果被蠻橫的人插隊,扶老太太過馬路最後被訛錢,給路邊乞丐施捨結果人家比自己還富有……

    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人還在堅持著“善”,因為“善”不是爛好人或者人們口中的“軟弱”,“善”是內心對於世界的美好希望、對於人性的堅守、對於道德的信仰、對於規則的守護……這些是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這個社會立於不敗之地的最本質的東西,也是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

    那幼兒教育又是什麼呢?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的品質和性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長大後很難再改變。所以培養孩子要從幼兒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學再去管教,家長再費心費力,也不一定會有效果。

    而在幼兒心智尚未成熟之際,培養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透過習慣的培養,將行為內化為孩子的品質,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兒童大腦功能的可塑性比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習慣。

    據日本心理學家調查,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定型,如果以後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改進,因此,爸爸媽媽應該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

    一、規律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在現代多元的社會里,看來似乎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合理正常的規律生活,對他的生長髮育、有效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我相信熬過夜加過班的家長應該很能體會不規律生活的傷害,何況一個孩子呢。

    同時,還有調查發現:小學裡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智商高,而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很有規律,下課後先去洗手間,再去飲水,上課聽講也認真,作業寫得也整潔。

    二、遵守常規

    現在的家長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最為流行的觀點便是愛與自由,認為“孩子天性自由”“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但是,請家長們注意,自由的前提是規則,不管不顧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中,規則是我們約定俗成、和平共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規則意識。畢竟,沒有人會喜歡公共場所大喊大叫的孩子。

    學前班,就是讓不適應小學一年級的6—7歲孩子有一個過渡學習與適應常規的過程。遵守常規就是讓孩子懂得規則、遵守,比如守紀律、懂規矩等。常規包括生活常規、幼兒園常規、社會常規等。

    孩子在家、在幼兒園期間不單單是安全保障、吃好睡好,正常的生活常規、良好習慣的調教更為重要。

    三、積極參與

    老師和家長都要去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積極參與,鍛鍊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應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腳、洗手絹和襪子,整理床鋪,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手腳麻利、眼明手快的個人素養。

    漸漸地要讓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員,這個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學會為家庭建設做些什麼。請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交換孩子做家務。

    四、獨立自主

    現代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要培養“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主能力。

    孩子上學以後在學校裡會面對很多自己拿主張、做決定得事情,不要讓孩子太依賴,讓他自己根據情況作出正確得選擇,這樣學習寫作業時也不會非要大人“陪太子讀書”、“陪公主寫作業”,自己寫完作業後能獨立檢查,漸漸學會自理、自立。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終有一天他會離開你,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你不可能,也不可以照顧他一輩子。所以教給孩子自立,是給孩子進入社會的最好的禮物。

    五、文明禮貌

    人生活在社會里,必須與他人打交道,“不學禮無以立”,和諧的集體生活靠每個人去相互營造!要教育孩子如何與人交流談話,進門前敲門但不粗暴猛烈,進門後隨手關門、向成人問好,主動換鞋等。

    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好人多,壞人少,學會向陌生人友好微笑,善待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在公共場所管住自己的嘴巴,只有做到我愛人人,那麼人人才會愛我。

    六、清潔衛生

    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優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個人衛生與己有利於健康、與人出於尊重他人,生活中注意幫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摳鼻孔、揉眼、撓頭等不雅觀的小動作。

    同時還要教育孩子公共場合的衛生問題。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片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只要養成好習慣就行了。

    七、與人合作

    孩子未來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團結他人、與人合作,藉助他人的力量最終雙贏。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讓孩子懂得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最幸福、能與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見解!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他懂得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八、收拾整理

    孩子上學後有許多收拾課桌、準備下節課的活動,這些都需要平時在家中養成良好的收拾習慣,每做完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回頭看看留什麼“尾巴”沒有。

    生活細節有很多,教育孩子別光說;言傳身教樹楷模!要有規律去生活,遵守常規記清楚,積極參與會切磋,獨立完成能協作,文明禮貌要穩妥,與人合作心要和,收拾整齊盡心做。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事實正是如此,孩子習慣的養成主要在家裡,父母應該注重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我們要關注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不要關注孩子的壞習慣。因為當你關注孩子好習慣的培養的時候,孩子的壞習慣就會消失了。

  • 5 # 5個半檸檬阿姨

    每戶家庭的孩子都需要上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可以學會認知能力,興趣愛好,學會交朋友,學會集體生活。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很熟練。故事講述時,語言流暢,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創編故事,語言稍顯貧乏,想象力也不豐富。

  • 6 # 象山易學堂

    從來,家長對幼兒教育是有一定的誤區的,幼兒園到底都教些什麼呢?不教認字,不教拼音,不教算術,那麼,難道幼兒老師就是和孩子們玩嗎?

    1教育是什麼?

    中國東漢年間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簡單來說,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則。

    有人會說,現在社會,善良的人容易被騙、被欺負,很吃虧的。比如,排隊買票結果被蠻橫的人插隊,扶老太太過馬路最後被訛錢,給路邊乞丐施捨結果人家比自己還富有……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人還在堅持著“善”,因為“善”不是爛好人或者人們口中的“軟弱”,“善”是內心對於世界的美好希望、對於人性的堅守、對於道德的信仰、對於規則的守護……這些是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這個社會立於不敗之地的最本質的東西,也是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

    2 幼兒教育是什麼?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來”,一個人的品質和性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長大後很難再改變。所以培養孩子要從幼兒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學再去管教,家長再費心費力,也不一定會有效果。而在幼兒心智尚未成熟之際,培養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透過習慣的培養,將行為內化為孩子的品質。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兒童大腦功能的可塑性比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習慣。據日本心理學家調查,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定型,如果以後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改進。因此,爸爸媽媽應該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

    一、規律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在現代多元的社會里,看來似乎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合理正常的規律生活,對他的生長髮育、有效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我相信熬過夜加過班的家長應該很能體會不規律生活的傷害,何況一個孩子呢。

    同時,還有調查發現:小學裡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智商高,而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很有規律,下課後先去洗手間,再去飲水,上課聽講也認真,作業寫得也整潔。

    二、遵守常規

    現在的家長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最為流行的觀點便是愛與自由,認為“孩子天性自由”“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但是,請家長們注意,自由的前提是規則,不管不顧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中,規則是我們約定俗成、和平共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規則意識。畢竟,沒有人會喜歡公共場所大喊大叫的孩子。

    學前班,就是讓不適應小學一年級的6—7歲孩子有一個過渡學習與適應常規的過程。遵守常規就是讓孩子懂得規則、遵守,比如守紀律、懂規矩等。常規包括生活常規、幼兒園常規、社會常規等。孩子在家、在幼兒園期間不單單是安全保障、吃好睡好,正常的生活常規、良好習慣的調教更為重要。

    三、積極參與

    老師和家長都要去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積極參與,鍛鍊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應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腳、洗手絹和襪子,整理床鋪,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手腳麻利、眼明手快的個人素養。

    漸漸地要讓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員,這個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學會為家庭建設做些什麼。請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交換孩子做家務。

    四、獨立自主

    現代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要培養“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主能力。孩子上學以後在學校裡會面對很多自己拿主張、做決定得事情,不要讓孩子太依賴,讓他自己根據情況作出正確得選擇,這樣學習寫作業時也不會非要大人“陪太子讀書”、“陪公主寫作業”,自己寫完作業後能獨立檢查,漸漸學會自理、自立。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終有一天他會離開你,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你不可能,也不可以照顧他一輩子。所以教給孩子自立,是給孩子進入社會的最好的禮物。

    五、文明禮貌

    人生活在社會里,必須與他人打交道,“不學禮無以立”,和諧的集體生活靠每個人去相互營造!要教育孩子如何與人交流談話,進門前敲門但不粗暴猛烈,進門後隨手關門、向成人問好,主動換鞋等。

    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好人多,壞人少,學會向陌生人友好微笑,善待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在公共場所管住自己的嘴巴,只有做到我愛人人,那麼人人才會愛我。

    六、清潔衛生

    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優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個人衛生與己有利於健康、與人出於尊重他人,生活中注意幫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摳鼻孔、揉眼、撓頭等不雅觀的小動作。

    同時還要教育孩子公共場合的衛生問題。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片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只要養成好習慣就行了。

    七、與人合作

    孩子未來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團結他人、與人合作,藉助他人的力量最終雙贏。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讓孩子懂得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最幸福、能與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見解!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他懂得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八、收拾整理

    孩子上學後有許多收拾課桌、準備下節課的活動,這些都需要平時在家中養成良好的收拾習慣,每做完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回頭看看留什麼“尾巴”沒有。

    生活細節有很多,教育孩子別光說;言傳身教樹楷模!要有規律去生活,遵守常規記清楚,積極參與會切磋,獨立完成能協作,文明禮貌要穩妥,與人合作心要和,收拾整齊盡心做。

  • 7 # 教育格局

    幼兒道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佔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內容、目標、方法如何與《幼兒園工作規程》相結合,如何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始終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所探詢的問題.幼兒園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中,德佔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認知等方面.一個人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複雜、曲折的發展過程,是一項有連續性、一致性的系統工程,幼兒德育則是這個工程的起點,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尤其是現代社會呈開放型、多元化走勢,各類新聞、公眾媒體,傳播資訊量大,範圍廣、內容多,幼兒在社會生活中無時無刻的接受來自各方面對他們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不良影響.幼兒正處於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一歲看小,三歲看老.”幼兒德育將影響到整個德育工程的質量.因此,德育應從小進行,即從家庭和幼兒園開始.如何實施道德教育?透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教育.一、幼兒的道德行為表現及道德啟蒙教育的重要性1、首先培養幼兒的社會化發展道德教育的培養應從培養兒童的社會化入手,社會化是一種過程,—個人從不知不識的生物個體,透過學習群體文化,學習承擔社會角色,逐漸充實,從而形成個性,融於社會,成為社會成員,這個過程就是社會化.兒童的社會化學習主要是學習與人交往,與社會交往,學習待人接物處事的規範.社會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詐虛偽、有真善美的事物,教師與家長善於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隨時隨地,有目的的對兒童進行教育.因為孩子從呱呱落地起本身就處在社會中,模仿是孩子學習的手段,孩子透過在社會中模仿好的、正確的道德行為形成道德認知.所以,成人的教育在孩子社會社會化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搖籃,父母必須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生活中無形的為孩子做出榜樣.2、從小重視孩子的良好品格行為的養成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寵兒和期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為他們的驕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受委屈、從而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這樣會導致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心太脆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艱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等不良品格,阻礙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指出:“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的.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幼兒良好品格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重人的影響作用.3、萌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們過度地追求享受,而降低了對祖國的熱愛,很少人想到我做這件事對國家有利還是有害的.愛國教育應從小培養,作為教師,有責任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思想氛圍,用豐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愛國主義教育灌輸於孩子的生活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和幼兒園素質教育的發展.二、關於幼兒道德培養的渠道和方法根據孩子道德行為的表現和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促進幼兒良好的道德習慣培養,應從以下幾點開始: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常規教育入手,便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針對幼兒接觸過的各種事情,隨時隨地的進行教育.我們要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幼兒在具體的行為中,逐漸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幼兒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真正地為幼兒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2、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幼兒德育的發展家庭教育是幼兒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3、透過各種感官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孩子透過閱讀圖書、聽故事、看動畫片等輔助手段及時進行德育滲透教育,透過書中、故事中的人物行為來幫助他們分清道德標準去認識那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及生活中的事情.4、幼兒園環境創設是培養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認識的重要手段注重環境美是我們幼兒園環境佈置的一個重要原則.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助於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幼兒園透過環境的創設與美化、設計來創造適合兒童成長的教育環境,利用環境與兒童相互關係,來誘發和調整改變兒童的行為.5、德育教育滲透於各領域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利用各教學領域教學和遊戲進行德育教育.6、要做好家庭、幼兒園、社群之間的相互聯絡,做到一致性幼兒園、家庭、社群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兒園中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則相反,孩子就會迷失方向,無法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確實施必須要加強家園聯絡,定期召開家長會、家園聯絡冊等,及時傳遞資訊,相互溝通,同時要充分調動社群資源,家長、教師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社群做好調節作用,使幼兒好的道德修養從小建立起來.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幼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紀人才.因此幼兒園、家庭、社會各方面要相互協調一致,根據孩子的發展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的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

  • 8 # 紫藤

    幼兒教育,如同剛發萌發的幼苗,你若Sunny,他便溫暖;你若陰雨,他就叫苦連天。一個新生的世界,需要我們一起為他鋪路,建橋。所以,幼兒園教育,是孩子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從家庭教育正式邁入了系統化學習的新階段。

    那麼,回答題主,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要來明確幼兒園應該承擔任務:國家有關部門有明確的規定,出臺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1.幼兒園的地位: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 ;

    2.教育內容: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基於此,我們說一個幼兒園的關鍵是為學生提供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奠基的教育。落實來看,就是開展富有幼兒園自己特色的教育課程。所以,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辦園特色,以期獲得家長和社會認可:

    一、有明確的德育培養目標。幼兒園的學習,重教育,輕知識學習。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幼兒園特色的標誌。我們要根據孩子發育特點,制定從小班,中班到大班的每一學期,每一個月,每一週的孩子的德育培養目標,讓孩子變成我們希望變成的樣子,這就是你幼兒園的特色。按照生活能力一條線,品德能力一條線,合作能力一條線等等,合理劃分,科學安排。

    比如,生活一天線:小班第一週,學會自己去廁所,自己洗手,有問題能告訴老師等等,一直到孩子爸爸媽媽電話,各種急救電話,再到洗衣做飯等等,讓孩子三年下來,能夠有收穫,有成長。

    品德能力一天線:小班第一週,向爸爸媽媽問好,懂得感恩;自己主動做事,為爸爸媽媽做一點小事等等。

    二是,有科學的知識能力培養目標。根據幼兒教材,科學安排學時,讓孩子能夠完成各項知識目標。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按照年齡梯度,循序漸進學習。把應該教授的知識教紮實,這對幼兒教育來說,並不容易。

    三是,建立自己的幼兒園的特色課程。教材知識學習,各個幼兒園基本一致,能夠體現幼兒園品牌特色的,其實就是幼兒園特色課程。比如;

    1.特色遊戲課程;

    2.特色音樂舞蹈課程;

    3.特色手工課程;

    4.跳繩課程……

    四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評價是就是旗幟,如何科學的評價老師,科學的評價學生,就是引導師生向哪個方向發展。沒有合理的評價,教育就不可能落實到位。科學的評價機制體制,是一所幼兒園走向成熟的標誌。

  • 9 # 胖爸聊兒童

    胖爸認為,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是:專注、信任、合作、生活。

    一、專注

    3-6歲的兒童,是培養他們專注力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能夠專心做一件事情的兒童,上小學以後,更能夠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

    這一時期的兒童,有的能夠專心玩玩具、專心聽故事,有的則是拿起一個玩具,沒玩兒多久就去做別的事情。

    胖爸認為,專注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不要在他們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去打斷他們,應該給他們獨立玩耍的時間。

    二、信任

    3-6歲的兒童,自主性和主動性開始萌芽。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與關注。特別是在兒童入園初期,與老師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他們才能儘早擺脫分離焦慮。因此,兒童在園期間,老師能夠適時地拉拉孩子的小手,對孩子說一句鼓勵的話,都能夠增進彼此的信任感。

    胖爸想說,由於這一階段兒童的情感和社會發展處於敏感期,應該及時理解兒童的想法與感受,關注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並且以合適的方式迴應他們的訴求。

    三、合作

    幼兒園重在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由於兒童的個體差異,有些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無法獨立完成的。比如,小班階段要學習係扣子,疊衣服等技能。這是,班裡月份較大的孩子,可以幫助月份較小的孩子共同完成這項任務。逐漸的,兒童就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能了。

    胖爸想提示家長注意,當兒童回到家中,家長一定要配合幼兒園完成相關的練習,千萬不要孩子一回家,又開始餵飯、幫忙穿衣服了。

    四、生活

    幼兒園的課程設定,不應將課程與生活割裂開來,而是要開發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課程。只有在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下,他們才更願意去體驗園所的活動,這樣的課程將會對兒童的發展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

    總之,幼兒園教育,應該立足兒童的本真,適合兒童發展。在專注、信任、合作、生活等方面,培養兒童的能力。

  • 10 # 西紅柿半糖趙趙

    幼兒園教育是啟蒙教育,關係到兒童一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階段,所以幼兒園的教育關鍵在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提出過兒童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身心特點,教育要遵循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點,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進行適當調整。

    可以說在所有階段的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因為關係到兒童一生髮展的行為習慣、良好品質、情感態度在6歲以前基本形成,如果錯失這個階段,或者在幼兒園階段接受了錯誤的教育方式,過了這個階段,再要彌補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個階段,很多家長覺得幼兒園階段,不過就是吃喝拉撒,所以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只看一些外在的硬體條件和膳食水準,認為孩子只需要吃好玩好不受傷就可以。

    家長在幼兒這個階段也非常容易被一些教育噱頭所誤導,比如英語特色,國學特色,實際上現在很多幼兒園為了做出特色捨本逐末,忽略兒童在6歲以前的真正需求,在這一個階段兒童真正需要的不是特色教育,而是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充滿自由和愛的發展空間。

    不刻意追求特色的幼兒園才是專業的幼兒園。

    雙生子爬梯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代號為T)在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8周,C只練了2周。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數人肯定認為應該是練了8周的T比只練了2周的C好。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週的C其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T好——C在10秒鐘內爬上那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

    其實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和發展規律,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內在“時間表”人為地透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

    所以在選擇幼兒園時,比起漂亮的硬體設施和特色的課程,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園所的理念,即幼兒園如何培養兒童,旨在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那麼在幼兒園階段,兒童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首先,每個做父母和幼兒教育的都需要認真學習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根據兒童的特徵提供最適宜的教育。

    兒童生理發展特徵

    在生理方面,兒童的身體各部分技能發育尚不成熟,大腦皮層細胞新城代謝旺盛,對於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較差,面板的調節功能也相對較差,不容易抵抗溫度的驟變。兒童的身體發育特點也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必須是保育和教育相結合,保教並重。

    所以大多數幼兒園除了配備主班教師,還會配備一名保育員,確保幼兒在園健康快樂發展。

    幼兒的身體發展需要充足的鍛鍊,但是為幼兒提供的體育鍛煉也要符合幼兒的身體發展規律。在6歲以前,兒童的發展變化多端,2歲的兒童上臺階是兩腳上同一個臺階,但是到了3歲,兒童就可以兩腿交替上臺階了。

    兒童思維發展特徵

    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也就是說兒童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需要藉助具體形象,比如兒童可以理解兩個蘋果加三個蘋果就有五個蘋果了,但是卻不能理解2+3=5,因為前者有具體的形象作支柱,後者卻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和老師不可為了片面追求知識的灌輸採用小學化的教學方式,這樣可能適得其反。

    兒童注意力特徵

    兒童的注意力時間較短,這個階段兒童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力時長也存在差別。如小班幼兒注意力為5-10分鐘,中班幼兒園為10-15分鐘,大班為15-20分鐘,所以不同年齡階段集體教學的時間也要參考兒童的注意力特徵。

    兒童的多動性

    兒童的多動性也決定了,教學的方式不能以小學排排坐的形式進行,遊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形式。現在有的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對於文化課的需求,從而達到招生的目的,在幼兒中班甚至小班的時候就開設了識字和寫字的課程。

    在幼兒6歲以前,孩子的手部肌肉發育不全,精細動作不夠完善,並不適合長時間握筆寫字,更重要的是,兒童這個階段根本坐不住,他們喜歡各種各樣的遊戲,無法像小學生一樣端坐著學習認字,如果成人強加給兒童,可能會直接破壞兒童的學習興趣,到了該學認字的時候也提不起興趣。

    兒童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兒童的發展還具有個別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會伴隨兒童的一生。在幼兒園階段,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特徵就開始顯現出來,教師也需要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很多園所會開展多種多樣的區域活動,讓兒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活動的區域,對於培養兒童的自主性以及個性都具有很大的好處。

    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的發展具有特定的規律和特點,作為家長在成為父母的同時也需要學習和了解兒童,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懂得園所的軟實力比起硬體對於兒童來說更加重要。幼兒園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兒童提供適宜、全面的教育,才能為兒童的一生幸福發展奠定基礎。

  • 11 # 神獸麻麻奇葩說

    我是幼兒園園長,做了幼教15年了,我們有一度稱自己為“幼教人”

    你問我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第一:3-4歲教育關鍵“愛護”“呵護”

    第二:5-6歲教育關鍵“教導”“培養”

    3-4歲(託小班)也是所有家長的心態和狀態!孩子剛去幼兒園怎麼樣?能不能行?

    5-6(中大班)這時候家長心態變了,適應幼兒園生活了,孩子的能力培養!你看別人的孩子真好,很厲害對比開始了!需求增大了!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幼兒園這個有很多家長“貌似”懂,又貌似不懂的狀態下,你覺得“授人以漁”,但家長未必吃你這一套!

    堅定以上兩條基本可以中立的生存下去了!

    這個答案你滿意?

  • 12 # 文子浮生

    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應該是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現在幼兒園尤其是一些民辦幼兒園,為了招生一味迎合家長,會進行很多不適合幼兒階段小孩的學習內容,比如會進行一年級拼音讀寫,漢字認讀,數學計算甚至是一些什麼手腦運算,珠心算等等教學專案。而幼兒階段應該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階段,如基本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睡前洗臉洗腳;基本生活習慣,按時起床,不長時間看電視;基本禮儀習慣,尊重師長,同學間和諧相處,學會一定的謙讓;基本生活能力的養成,自己穿衣穿鞋,洗手洗臉等等,而不是超前學習揠苗助長!

  • 13 # 教育之力量

    在中國2001年7月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教育應為每一個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一、健康

    (一)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

    (一)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

    (一)目標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四、科學

    (一)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五、藝術

    (一)目標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 14 # 唄唄糖育兒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覺得幼兒教育的關鍵在於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思維方式,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幼兒時期是人的一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些家長以為幼兒教育是無關重要、可有可無的,這些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幼兒時期習慣的養成將會決定他以後一生,在幼兒期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社交認知等方面的意識也會逐步形成。

    透過教育可以促進幼兒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正確態度,激發幼兒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發現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他們的美感。

    所以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15 # 第七朵葉子123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認為幼兒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並非有人所說的單純的“玩”。

    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一日生活即教育,教師會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教會孩子講衛生、懂禮貌、不挑食、愛運動、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識等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才是奠定孩子未來教育的基石。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越強的人越能適應新環境,越敢於探索,也越是自信,在幼兒園裡,孩子會自己吃飯、穿衣服,洗手,上廁所等,自理能力會大大提高。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幼兒園不同於小學的知識教授,教師會用孩子能理解以及感興趣的“遊戲模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習得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探索的能力,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四、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在跟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怎樣建立友情,怎樣保持友誼,出現矛盾時怎樣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也學會幫助別人和感恩別人。

  • 16 # 糖豆豆媽媽會帶娃

    一般情況下孩子是3歲後入幼兒園6歲之後畢業上小學。這一3歲--6歲的階段對孩子的來說是孩子獨立生活的開始,踏入社會進行社交活動的開始,也是學習生涯的開始。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養成最基本的生活習慣,禮貌問候用語,興趣愛好的培養,探索精神的加強,學習知識的習慣,有競爭意識,做事勇敢。

    每個城市擁有很多幼兒園,每個小區周邊也有很多家公立私立幼兒園,那麼我們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標準是什麼,考察幼兒園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我覺得今天的提問就可以給我們家長提供一個考察的角度,就是看幼兒園對幼兒教育的關鍵點有哪些。

    我曾經跟一個幼兒園園長聊天,她說一般剛入園的家長最關注的是一日三餐做的好不好,這是因為3歲的孩子家長還沒有考慮讓她們學什麼,而是要吃好就行,到了4--6歲上中大班後,家長開始關注孩子學什麼了,還要給孩子報各種才藝培訓班,像繪畫,舞蹈,英語等,學校裡組織活動,孩子們登臺表演,家長是最高興的,覺得孩子膽子大了,可以當眾表演節目了。她覺得家長的關注點好像總是浮於表面,關注孩子學到了什麼技能,知識點,而沒有關注到孩子內在的變化。

    幼兒園階段,孩子本身就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主動探索和學習的強大動力,對一切都很好奇,老師和家長需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去呵護孩子的那份童真,讓他們不要被一些成人制定的條條框框壓制住孩子本身的優勢。有些老師和家長習慣於安排孩子去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一些生活習慣這樣安排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是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方面這可是一大殺手,

    一家好的幼兒園,除了基本的衛生餐飲,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一、懂得保護好孩子稚嫩的心靈,在孩子因為某種原因哭鬧時,不要採用打罵吼的暴力手段,要用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孩子溝通表達。所以幼兒園老師的素質和幼兒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網上曝出的一些虐待孩子的幼兒園,那種老師是喪失了基本的人性,一生都不能從事教育行業。

    二、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我考察過一家感覺很不錯的幼兒園,閱覽室佔了很大一個房間,裡面是有簡單的桌凳,色調以白色為主,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書看,閱覽課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們看完後放回原處。看不懂的地方隨時問,大家也可以討論,但是注意音量。還有幾間教室,是按照古代私塾佈置的桌子,大家跟著老師大聲朗讀,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孩子們不懂沒有關係,讀著讀著就記住了,深埋在心裡,早晚一天都會生根發芽長大。

    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力和自由發揮的想象力。比如每週都有手工課,可是有些幼兒園提供一些造型和模具。大家最後做出來的差不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小。如果每個週末擬一個大的主題,給時間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做什麼,準備材料,拿到教室製作。然後講述這樣做的背後的故事。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尊重他們的夢想,孩子就能迸發出更大的力量。

    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鍛鍊孩子的韌性和耐心。幼兒園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很多事親子活動。我覺得應該多一些孩子們之間的競技活動。家長們不要擔心孩子累著,摔著受傷了,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必要過程。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競爭意識,讓他們朝著第一齣發,失敗了繼續努力,堅持才是重要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平庸也是一種習慣。讓孩子從小就朝著優秀出發,是最好的引導。

    五、培養孩子勇敢堅強。有些家長會說自己孩子膽子小,其實勇敢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讓孩子去挑戰他感到恐懼的事情,反覆挑戰,就能戰勝恐懼,幼兒園的一些運動遊戲不可以是一些花架子,只負責開心就行,鍛鍊每個孩子變得堅強勇敢,是幼兒園的重要責任。

  • 17 # 大衛61318579

    幼兒園本身是孩子成長曆程中的一個臺階,也就是說以溫暖的家庭環境到新的環境中成長的一個轉換!其意義非凡!

    進幼兒園孩子標誌著獨立的開始!再不是媽媽總天陪伴,而是由幼兒園老師傳授知識陪伴成長!懂合作,會互動,守時守法守規則!愛老師愛同學愛衛生!所有的孩子初入學校的模式在幼兒園萌芽狀態形成!所有的習性甚至愛學習的興趣在幼兒園形成!

    幼兒園是孩子生命的搖籃!

  • 18 # 沒名字的花

    幼兒園的教育關健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因為這兩個習慣培養好,孩子將終生受益。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生活習慣極差吃飯翻盤子,挑過來挑過去,公共場所大聲講話等,如果小時候家長和幼兒園同步培養生活習慣,長大就不會有那麼多壞習慣。常聽寶媽抱怨,孩子寫作業慢,不會預習,收拾書包,記不住老師講的什麼課等,這些都是學習習慣從小沒有培養好,所以習慣養成對孩子很重要。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 19 # 大象飛腳

    幼兒園對孩子的發展是挺關鍵的,三歲看小,七歲看大七歲之前孩子有4年左右的時間是在學校的,學校教書育人,幼兒園育人是最重要的。

  • 20 # 暗香li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有五年多的從業經驗。我認為幼兒園教育的關鍵是:要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幼兒具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怎麼做。一、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這樣做:

    01.讓幼兒養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要堅持午睡。

    02.吃東西時不偏食,也不挑食,吃飯時不說話,要細嚼慢嚥。

    03.主動飲用白開水,儘量少喝飲料。

    04.飯前便後要洗手,在家早晚要刷牙。

    05.要保護好眼睛。囑咐在家看電視電腦 手機等不要超過30分鐘。

    二、培養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01.能穿脫衣服。能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不用人提醒。

    02.能自己扣紐扣,拉拉鍊,繫鞋帶。

    03.能整理書包或者其他自己的物品(如疊被子,疊衣服等)。

    三、培養自我保護能力。現在孩子受到的威脅太大了。做到這一點,至關重要!

    01.告訴幼兒,背心褲衩蓋住的地方,外人不能摸!

    02.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03.獨自在家,不給陌生人開門。

    04.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能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和交通規則。

    05.在家或在幼兒園,不管幹什麼都要聽從大人或老師的囑咐,注意安全。

    06.知道求救電話和自己父母的電話,瞭解一些面對水災火災時的基本自救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熱血沸騰的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