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申十七年
-
2 # 關外之春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穩,尚需明朝降將為之平定鎮守南方,並且滿清八旗軍兵力有限,入關後,面對義軍與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儀仗前朝降官降將,因此三藩勢力逐漸養成,他們即是清朝最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皇室最大的心腹之患。
滿清入關後,經過二十餘年的抗戰,終於肅清了義軍勢力,南明政權也徹底垮臺,而清王朝的軍事佈局也急需調整,滿清八旗軍主要陣營在北方,以保衛京師以及鎮守重要關口城池,而藩王勢力主要分佈於南方,吳三桂駐兵雲南,尚可喜駐軍廣東,耿精忠駐兵福建,以此三藩力量最為強大,而這其中屬吳三桂的勢力最難控制。
吳三桂自始自終對於清王朝的態度都極為跋扈,其率領的將士皆為死士,軍事實力極為雄厚,兵數高達十餘萬,因此清王朝對其勢力極為忌憚。
康熙十二年,清朝勢力厚積薄發,頒發削藩詔令。吳三桂表面上接受,暗帝正籌劃著反清大計,一場耗時耗力的拉鋸戰因運而生。
康熙十七年,其餘藩王勢力接連投降,僅剩下吳三桂割據雲南一隅之地,大局已定,吳三桂已無力迴天,此時的吳三桂也已年近六十七歲,面對著日益雄厚的清政府,積鬱成疾,在其部下死黨的勸慰下, 建國稱帝,已了心願,同年入秋,抱病而逝。
三番之亂在吳三桂去世兩年內平定,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最終完成統一。平定三藩之亂歷時八年,換句話說康熙打吳三桂打了八年,足見吳三桂勢力的根深蒂固。
吳三桂為什麼失敗
吳三桂的失敗似乎是歷史註定的,朝代興替的所有契機似乎都是因吳三桂的失敗而發生的。
吳三桂在與李自成的山海關一戰中,損兵折將,為解心中激憤,向清軍投降,藉助其兵力剿滅李自成義軍,從而加速了清軍入關原本幾十年的歷史程序。
接下來,吳三桂再次倒戈,起兵反清,釋出檄文,而他卻仍未摸透歷史的脾性,非要逆歷史潮流而為之,在大清朝站穩根基,羽翼豐滿之際,與清廷抗衡,可以說是自討沒趣,吳三桂與朝廷的對抗持續了五年之久,兵力與物資都已殆盡,起兵之初,吳三桂正值六十花甲,尚能馳騁疆場,御馬射箭,但之後的五年,日復一日的殫精竭慮,這位老人的身體很快就吃不消了。
吳三桂晚年稱帝算是其一生中最大的失敗,也使他成為了歷史上稱帝最為荒誕的一位。自古成王敗寇,建國稱帝之人必定在其勢力頂峰之時,擁有寬廣的領土,兵力財力鼎盛,才會順應民意,建立政權,而吳三桂恰恰是在其勢力急轉而下之下,勉強稱帝,更像是在晚年聊以安慰,隨性而為。吳三桂晚年在衡陽繼位,頭戴珠冠,身著紅袍,行至天壇,舉行祭天大典,然而準備倉促,禮制不全,儀仗簡陋,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典禮最後下了場漂潑大雨,群臣掃興,典制草草收場。
例數吳三桂這一生,似乎眼前永遠都有一個過不去的坎,而他在這中間兜兜轉轉,不能審時度勢,看清歷史,順應潮流,終將自己的命運迷失在這霧靄之中,成為了歷史的負面人物。
-
3 # 阿拉就是我
吳三桂謀反失敗,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缺少人和,清朝問鼎中原已經過了十幾年,百姓經過多年戰亂想要一個和平的日子很久了。吳三桂已一己之私發動戰爭,本身就是得不到人民支援,雖然當時打出恢復漢家江山,恢復明朝,可是明永曆帝朱由榔是他絞殺的,是當時士大夫所厭惡,最後竟然又公開稱帝。所以得不到他們支援。第二,缺少勇氣和謀略,當時吳三桂年事已高,已經沒有當初雄心壯志,雖然前期戰事發展很好,但是進入湖南後就想劃江而治和康熙談判,沒有繼續北伐,導致康熙騰出手來,平定王輔臣,為最後失敗埋下禍根。
-
4 # 南風微史觀
1.戰略目標混亂
吳三桂目標不明確,一開始倉促起兵試圖保衛雲南藩地,打了幾個勝仗後又宣稱反清復明推翻滿清,到達岳陽後又試圖與清廷議和裂土分疆,遭遇打擊後又匆忙稱帝過把癮準備退回雲南,沒有一個穩定的戰略目標,隨遇而安。
2.沒有善於識人的能力摸不清自己對手的想法,缺乏對未來的預見性,他當初只想著與康熙皇帝各自安好,各統一方,井水不犯河水。哪知康熙作為一代具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帝主,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讓他佔據自己的一半江山 。可惜天真的吳三桂沒有早一點明白這個道理。
3.聲譽敗壞思想政治旗幟搖擺不定,喪失了人民的擁護。征戰的時候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但是眾所周知是吳三桂親手殺死了明朝最後一任皇帝,最後還自立為王。要是一個軍隊連最起碼的政治思想基礎都不牢固,那麼士兵就會像一盤散沙,又怎麼能指望這支軍隊能打勝仗呢。
4.隊友不給力三藩王在此次戰役中並不團結,沒有提前籌劃,統籌協調。而且藩王反意並不堅定,比如尚可信、耿精忠,反就反了,最後大不了一死,但他們並沒有堅強下來,紛紛投降,屈服於康熙。最後只剩吳三桂一個人在艱難地堅守,想憑一己之力,攻滿清之大勢,這難度堪比登天。
綜合以上原因,吳三桂謀反失敗也就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了。
-
5 # 小編虎哥
清朝初年,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震驚天下,佔據優勢的吳三桂為何最後會落得個失敗的結局呢?背後真實原因令人震撼。
吳三桂最開始是崇禎皇帝的猛將,鎮守最重要的軍事要地山海關。當李自成的義軍攻破北京之後,他最開始是決定投降李自成的。但結果卻“衝冠一怒為紅顏”,於是調轉馬頭投靠了清軍。
之後清軍在吳三桂的幫助下,成功打敗了李自成的義軍。
清朝成功入關以後,第一大功臣的吳三桂被封為親王,擁有世代鎮守邊疆的權力,可以說吳三桂的付出換來了豐厚的回報。
到了康熙年期,眼看吳三桂等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有自立為王的勢頭,康熙決定削藩。
這下吳三桂不幹了,他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進行了反叛。
當然,吳三桂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聯絡了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等藩王一起反叛。與此同時,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紛紛響應,比如四川之鄭蛟麟、譚弘、吳之茂,廣西之羅森、孫延齡,陝西之王輔臣,河北之蔡祿等也先後公然打出反清旗號,甚至連在臺灣的鄭經也主動站出來呼應吳三桂。
所以,吳三桂很快便佔據了半壁江山。然而,吳三桂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吳三桂的反叛是被動的。
他是在康熙削藩,在利益受損,害怕坐以待斃才起兵的。而這時已錯失了反叛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的清軍已經入關近三十年了,中原漢人雖然一直對清朝有牴觸情緒,但絕大多數人都有“順從”心裡了,都有了安逸思想。即便有些民眾響應,但也多半是口頭響應而已,停留在觀望的階段。
同時,吳三桂早就寒了天下人的心。原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為了幫助清朝儘快一統中原,竟然把成為階下囚的南明永曆帝給屠殺了,這個舉動引得明朝的“忠粉”對他痛恨不已。因此,吳三桂起兵反抗清廷時,儘管喊出“反清復明”的口號,但很多人嘴裡高喊支援,實際上卻還是冷眼旁觀。
也正是因為吳三桂的反叛並沒有贏得很好的民心,註定其失敗結局。
其次,吳三桂的部隊是雜牌的。
吳三桂雖然號稱擁有三十萬精銳,但是隻是“面上”的,這些軍隊當中是由“三大塊”組成的,大部分是藩王軍隊,另一部分是臨時兵,剩下的小部分才是吳三桂自己的關寧軍,據不完全統計,吳三桂的關寧軍也就5萬左右,這才是真正為他效忠的部隊。
再次,吳三桂缺乏高遠的戰略眼光。
吳三桂起義後,雖然聲勢浩大,很快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吳三桂缺乏戰略眼光,和超級膽實,他只想和清朝劃江而治,並沒有完全吞併清朝的野心,結果錯失了進軍的大好時機。
其實,如果吳三桂趁著開局的大好時機,集中主力部隊越過長江,直搗清朝的黃龍,雖然前途依然困難重重,但是勝機至少在6成以上。畢竟當時的清軍分散在全國各地,還沒有很好的集結起來。
結果因為吳三桂的延誤,而給了康熙喘息的機會,於是清軍先先集中力量消滅吳三桂黨羽和盟友,再對吳三桂亮劍。
儘管如此,作為老將,吳三桂的作戰經驗是豐富的,他儘管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而延誤了戰機,但是在和清朝大軍的攻防戰中,他並沒明顯的敗績,可見其雄才大略。
後來,當吳三桂意識到了不能這樣坐以待斃,決定發兵渡江北上時,清廷早已及時抽調了大批綠營兵進行了據守。
看著江西一帶枕戈待旦的八旗軍,吳三桂投鼠忌器,不敢再向北冒進。
到了康熙十七年八月,急火攻心的吳三桂突然得了“中風噎嗝”,隨後又“下痢”,醫治也不見好轉,病危時,吳三桂派心腹大臣迎接皇孫吳世璠來衡州繼位。不久,67歲的吳三桂病逝,而這離他當皇帝只有5個多月時間。
吳三桂病逝後,其部下的人心也開始散了,這給了清軍機會,三年後,也就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攻入雲貴省城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告一段落。
-
6 # 峰峰說史
吳三桂在中國歷史上絕對算一個人物。不過吳三桂的一生把“漢奸”這兩個字演義的淋漓盡致。他先背叛明朝,投靠清朝,引清兵入關,使大清朝早幾十年登上了歷史舞臺,由於對清朝有功,被封為平西王,後來大清朝建立以後,康熙開始消藩,吳三桂反清朝,與大清朝開始了戰鬥。其實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實力是強於大清朝的,但是為什麼最後還是失敗了?原因如下。
一,戰略上的失誤。
吳三桂絕對是清朝一個最大的威脅,因為此時的吳三桂實力遠遠大於清朝,所以戰爭初期,吳三桂很快就橫掃了清朝的半壁江山,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吳三桂是必勝的。但是吳三桂打到長江以北就停止進攻了,他竟然與大清朝提出“劃江而治,平分天下”的方案,說白了吳三桂就沒有想一統天下,他要的只是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此時他一鼓作氣,繼續北伐,很有可能將大清朝推翻。但是他停頓了,他的這一停頓,就給了康熙喘息的機會,康熙一面假意議和,另一面養精蓄銳。就這樣,吳三桂錯過了一統天下的最好時機。
二,盟友的牽制。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這次叛亂是“三藩之亂”,另外兩個藩王是尚可喜和耿精忠。這兩個隊友真可謂“豬隊友”。他們不但不能在軍事上幫助吳三桂,而且還拖後腿,尤其是耿精忠最後竟然投降大清朝,這對吳三桂的軍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這就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三,不得民心。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吳三桂造反時,大清朝已經建立了十多年,天下已經逐步穩定,百姓也基本上過上了安定的生活,不想再受戰亂之苦,此時的吳三桂又將百姓拉入水生火熱的戰亂之中。最後吳三桂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衡州稱帝,更是與天下萬民站在了對立面上,失去民心,與天下萬民對立,這樣的戰爭註定是要失敗的。
結語:吳三桂其實是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可是這樣的機會他沒有把握住。最後不但沒能統一天下,而且還留下一個非常不好的名聲,一個“漢奸”的帽子永遠戴在了他的頭上!
-
7 # 古今史外
三潘之敗,其責任不在吳三桂。吳三桂乃是統兵名將,兵法之強鮮有敵手。
可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形勢陡變,吳軍眾心瓦解。吳世璠繼承王位,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三藩之亂結束。在在藩之亂1673年—1681年。 縱觀三藩之亂,與影視小說上相差天地。
三藩之亂,源於康熙削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以年邁之軀不得不反。 清軍更不像影視上那麼英勇。吳三桂本有許多致命傷,年事已高,子孫無挑重擔之人,年老髮妻死亡,身體不適,精神不佳……但清軍在正面依然不敵吳三桂。可見其人威望之高,統兵才華之強。吳三桂在1678年的病亡,是導致吳軍戰力急劇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見其子孫中無人擁有吳三桂一樣的威望。
而降於康熙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呢?耿精忠1682年被誅,尚之信1680年被康熙賜其自盡。 可見康熙是無論如何都會找理由誅殺他們的,就像劉邦誅殺異姓王,趙匡胤杯酒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被毒死……一樣。 只不過吳三桂看得比耿,尚二人清楚,態度更加明確而已。 至於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懸殊對比……這些東西只不過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 “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透過這些東西誰能分析出弱小清軍可以奪取龐大的大明江山呢????…… 什麼批三藩造反的人為什麼不想想。
三藩若一心想反,機會多得是,在順治離位,鰲拜專權,清政府內鬥不斷,吳三桂更加年輕,清政府各方勢力割據之時,三藩為什麼不反?為什麼偏偏要等要康熙羽翼豐滿,康熙主動提出消藩之後才反?這不是對自己極其不利嗎??雖稱三藩,但耿、尚這兩股勢力反覆無常,與吳並稱三藩感覺不太妥當,僅是康熙清庭一方的說法。實際上是吳軍(大周)與清軍的雙雄對壘,至於耿、尚、孫僅是夾縫中的勢力而已,準噶爾、鄭氏並無直接參與。
吳三桂的一生是風光的,是無奈的。少年成名,保明朝,抵清名將。受崇禎帝常識。李自成後院起火,逼死崇禎,屠城,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大殺朱明後裔。李自成不思抗清,反而主動攻擊前線的以“吳三桂”為首的抗清將領和軍隊。殺吳三桂全家。逼得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許多明將明臣紛紛投靠於清軍。吳三桂為向清政府表忠心,幫清軍攻城掠地,建立赫赫戰功。坐鎮雲南號“平西王”,本來可以說此生已達巔峰,接下來只要過好日子就行了。
但康熙帝橫空出世,滅鰲拜,平三藩、明鄭、準噶爾,開創大清聖朝。康熙帝乃是千古帝王,絕不允許鰲拜及其他輔政大臣,三藩,明鄭,準噶爾……干預自己的統治…… 康熙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與其遲撤而養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較易。”但事實上只是康熙一人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並無證據。可康熙堅決撤藩的決心卻是朝內朝外都感受得到。帝王在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皇命就是天,皇上之言,天下人聽之行之則可,無需思考是非對錯。帝王說一切不聽我命者或我看不順眼者皆是賊,那就是賊。這叫“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君讓臣亡,臣不死,就是逆賊。 康熙、朱元璋、漢徹、劉邦……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
-
8 # 艾迪特
三方面原因,吳三桂必敗。一是失去了天時,即謀反的理由不對,做為一個引清兵入關最後殺死最後一任明朝皇帝的人,反清復明怎麼能讓人相信?二是不具備地利。中國歷史上,只有朱元璋自南向北一統華夏,其他都是自北向南做到統一天下;三是不具備人和,三藩造反缺乏統一指揮,即便是吳三桂軍內部也不統一,導致吳三桂死後,叛軍內部分崩自亂。
-
9 # 陳總會客間
一、戰略定位失敗
吳三桂是明朝判將,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這樣的使命和願景太過勉強,估計連他兒子都不信,更別說其他將領了,追隨者都持觀望態度,先乾乾再說,這個餅實在是沒法往下畫,反清後難道真要復明嗎?如復明那必須要找到老朱家後人,皇權的正統性是第一位的,吳三桂要當皇帝就是篡位,除非他反清又反明,如這樣就得不到任何一個階層的擁護,這樣的皇位坐上去如同在火上燒,不做也罷,所以他首先謀反的戰略定位就錯了
那為什麼吳三桂要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呢,其實他也是不得已,當時民間反清復明的力量仍然不小,還有南明的零星戰鬥,他確實沒更好的理由反清了,出師必定有名,總得解決這仗為什麼打為誰打吧,小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不也藉口說丟了幾個人嘛。
二、盟友選擇不當
不應該選擇耿精忠、尚可喜作為盟友,他們反清復明意願不強,反清復明成功後對他們來說利益不大,按照明朝那一套,也就那麼回事,還不如跟著清好好幹,他們只想保住現在已有的利益,不想做風險投資
吳三桂應該聯絡南方的反清力量,有明朝皇族成員參與,他們扯出的反清復明大旗才會得到廣泛響應,形成統一戰線,這樣的戰術才與戰略相配襯
三、謀反的時機不對
清入關後滿人在主動積極漢化,學習漢人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比較尊重漢人的習俗文化,那些年也風調雨順的,老百姓收存也不錯,沒有大的饑荒和天災,老百姓過的日子不比明朝時差,就是說這幫旗人工作幹得不錯,百姓想過幾天安穩的日子,反清復明對他們來說就那麼回事,所以失去了群眾基礎的革命不好鬧
吳三桂是明朝的“漢奸”,清朝的反賊,不忠不義連反兩朝,必定要訂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再給他謀反一次也會是失敗的,做人做事總得敬畏點什麼的,能衝冠一怒為紅顏,說明還是缺乏政治智慧,謀反只能是革自己的命了!
-
10 # 薄情不懂痴情累
我吳三桂謀反失敗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名不正言不順,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就是一個最大的笑話,又想做漢奸還要立牌坊,這一點就說不過去了。第二,人心不齊,雖然謀反時響應的割據勢力挺多,但是不能形成統一指揮,各自為戰,這是兵家大忌。第三,戰略方向錯誤,打到長江後就沾沾自喜,準備劃江而治,與清廷平分天下,給了清軍充分時間調兵遣將。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你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所以你註定失敗。第四,謀反時機不對,清軍已經入關幾十年了,天下已經太平,百姓已經安居樂業,此時起兵謀反不得民心,失了民心何以得天下。第五,過早稱帝,暴露了自己真實目的,前面喊著反清復明,後面卻自己打臉,這種行為實在是把所有人當大傻子一樣玩耍,只會使其背離民心。第六,清廷的各個擊破戰略奏效,本身各個勢力之間就不是鐵板一塊,清廷又不斷許之以高官厚祿,所以很多謀反勢力都歸順朝廷,致使吳三桂後院起火自顧不暇。第七,吳三桂的去世,吳三桂死後,其子孫無有威望鎮壓住手下將官,所以致使號令無法通暢傳達到士兵那裡,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
11 # 衛雨田
其實吳三桂打清廷打得不要不要滴,清廷用上週培公後只能說延緩了吳三桂北上的步伐。吳三桂為什麼失敗理由很簡單就是吳三桂死了,吳三桂一死幾個兒子就內訌這就注了失敗。如果吳三桂能多活三五年曆史就將改寫,所以和吳三桂和袁世凱一樣都是敗給了閻王爺。
-
12 # 愛情海行者
首先,我們要先看看清朝初年形勢,那是中國大陸主體對我抗清鬥爭已經沒有了,國內一片穩定。
歷史上幾乎每次朝代更迭的時候,都會少不了大規模的戰亂,而戰亂的後果,無數無辜生命葬身其中。
1662年,康熙帝玄燁即位。康熙帝在位期間,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被譽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都在歷代皇帝居於榜首。
並且清朝確定自己的統治以後,為了西南地區的穩定,命令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地區。此外,尚可喜、耿精忠分別駐守廣東和福建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南明實力活躍頻繁之地,吳三桂負責雲南、貴州等地,當時,吳三桂的總兵力有8萬多人。
這些兵力不算特別多,但都是老部隊。在康熙皇帝下令撤藩之後,吳三桂發動了叛亂,而且開始迅速擴大自己的兵力。吳三桂的總兵力迅速擴大到了30多萬,但大部分都是抓來的壯丁,戰鬥力很有限。
吳三桂發動叛亂十分突然,清朝方面根本沒有準備。在很短的時間裡,吳三桂迅速佔領了貴州、四川、湖南、廣西等地區,再加上大本營雲南,吳三桂幾乎控制了整個西南地區。但這已經達到了吳三桂的極限,吳三桂已經無力繼續進攻其他地區。
而且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既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北向”,設法以軍事上的勝利去推動政治上的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佈置反擊的時間。
並且康熙是以全國的力量對抗吳三桂一隅,當時天下初定,百姓都希望和平,不希望戰亂!故吳三桂雖然打著“反清復明”,但還是不得人心!戰爭中期,吳三桂的羽翼,尚可喜,耿精忠先後戰敗,吳三桂更是孤立無援。
因此吳三桂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是失敗的,最失敗的是他遇上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這位千古大帝豈能坐視國家分裂?
-
13 # 飛哥說史
說起吳三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出身將門之後,他父親吳襄是明朝末期的錦州總兵,舅舅是武將祖大壽。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吳三桂可以說不僅練就一身武藝,而且還飽讀詩書,文韜武略。在崇禎年間,吳三桂中武舉,隨父從官,在二十七歲時,被提拔遼東總兵。
沒多長時間,清軍與明朝開戰,打得不可開交,這時李自成的造反大軍也強大起來,結果就亂了套了。吳三桂還是很有本事的,在與清軍交戰時基本上不吃虧,讓清軍只能繞著他走,從外側把吳三桂包圍起來。後崇禎帝看眼下的情況對自己很不利,就命吳三桂棄城帶兵支援京城,但還沒等吳三桂來,李自成就搶先一步,攻破京城,崇禎帝自盡,明朝滅亡。
這時擺在吳三桂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歸降李自成,二是投靠皇太極。李自成和皇太極也都很賞識吳三桂,都想招降他,吳三桂就很猶豫,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想了又想,就有意歸降李自成,但李自成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於是使得吳三桂“衝冠一怒”,引清軍入關,滅了李自成。
可以說吳三桂對清朝的建立起到了直接作用,而大清也沒虧待吳三桂,立馬給他封了個平西王。吳三桂沒想到自己能受到如此高的優待,還挺感動,於是盡心盡力的給大清賣力氣,立戰功,表忠心,後來順治帝對吳三桂也越來越信任,建立三藩,命吳三桂為藩王之一,鎮守雲南及貴州,官升一級。
順治帝建立的三藩權力是很大的,首先一些小事不用上奏可以自行處理,另外所管轄區域的制度自定,稅收自定,可以說藩王就是其領地的小皇帝一點不誇張。而順治帝對藩王唯一的牽制就是“聯姻”,把公主或者皇室成員的閨女嫁給藩王的兒子們,但不能讓皇族遠嫁,因此這些位駙馬都要來京城“入贅”,但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人質”。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就與建寧公主聯姻,成為駙馬爺。但吳三桂沒有因此完完全全的限制自己,利用藩王的權力大肆斂財,還做上了生意,後來又霸佔了雲貴地區的礦產資源,全部據為己有,並開始了他最掙錢的工作,用金、銀礦自己鑄造金子、銀子。吳三桂是不懂什麼通貨膨脹,就算知道他也會覺得和他沒關係。
由此可見吳三桂算是富可敵國了,但就算這些錢都進了自己的腰包,吳三桂依然要向朝廷索要經費。吳三桂是這麼想的,雖然現在自己這藩王做得挺好,但要想長久的佔據雲貴領地,就要讓皇上知道自己在這發揮著重要作用。吳三桂把這個想法和另外兩位藩王一說,都紛紛表示贊同,於是三位藩王聯合,決定一起給皇上演戲。
就這樣朝廷經常接到三藩的奏摺,內容基本上都是有戰亂了,民族叛亂、倭寇入侵,一會這兒打仗一會那兒侵襲。而這時皇宮裡也正是亂套的時候,順治帝出家後又駕崩,康熙帝尚且年幼,四大輔臣主持朝政,但又一個個明爭暗鬥,對於三藩的這些事沒有太多精力去操心。平息這些戰亂需要銀兩,這三位藩王也聰明著呢,知道朝裡的情況,所以每次要錢的時候,也不多要,因此朝廷也給的很痛快。
事實上其實沒有那麼些戰亂,都是藩王找來的“群眾演員”,意思意思打兩下。吳三桂帶頭這麼做首先為了讓朝廷知道自己在領地沒閒著,為國家安全鞠躬盡瘁的效勞著;其次是可以從中獲取一定的利益。後來吳三桂玩了把大的,說蒙古大軍要進攻雲南,和皇上稟告自己已經做好犧牲的準備,確保大清江山的穩固。那時康熙帝剛剛親政不久,被吳三桂忽悠的不行,趕緊給他撥大筆軍費。
而實際上吳三桂只是和蒙古人做做生意而已,壓根兒就沒起兵打仗。就這樣所謂的戰亂打了好幾年,而且另外兩位藩王也變著花樣的折騰,向朝廷要的錢就不計其數,使得軍費支出浩大。後來康熙帝也逐漸起疑,對三藩開始加以戒備,先是消減三藩的兵力,又讓吳三桂交出將軍印信,在形式上收回了吳三桂的兵權。
這樣一來就加劇了吳三桂和朝廷之間的矛盾,即便是吳三桂沒有了印信,但兵力和威望都在,於是就為吳三桂的叛亂埋下了種子。之後康熙帝正式下令撤銷三藩,徹底引發“三藩之亂”,吳三桂集結黨羽,自稱西王,對大清宣戰。
剛開始吳三桂就佔據了有利形勢,短短几個月就把戰線推到了長江邊上,與駐守湖北的清軍隔江對峙。但此時吳三桂卻多慮起來,覺得如果現在渡過長江將會與真正的八旗軍隊交戰,而之前交手的大多都是漢軍,所以渡江就是一場血戰,吳三桂意識到自己難以和大清的雄厚兵力硬碰硬,於是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此時長時間的對峙對吳三桂是極為不利的,不僅給大清積攢力量的時間,對內部的消耗也比較嚴重。吳三桂的軍師也勸說他,要借勢渡江,但吳三桂一直猶猶豫豫。
據說,吳三桂對此事拿不定主意,還用烏龜來占卜。他聽說有一座廟裡有一隻白色的烏龜,也就比銅錢大一點,當地人經常請這隻烏龜占卜,傳說非常靈驗。於是吳三桂也來算一算,他把這隻烏龜放在一張地圖上,讓它來決定自己是否渡江。這隻烏龜就一直爬來爬去,可就是沒有跨過長江,吳三桂還不敢確信,反反覆覆試了好幾次,都是沒爬過江去。之後,吳三桂就讓這隻烏龜決定了命運,沒有渡江作戰。
不久之後,吳三桂病逝,孫吳世璠繼位,但清軍已經備戰充足,南下一舉消滅吳周,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對於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歷史上也眾說紛紜,但歸根到底,還是吳三桂自己的問題,在關鍵時刻缺少了雷厲風行的氣派,因此這種性格就註定吳三桂不會成功。
-
14 # 莫名其妙修道院
三潘之敗,其責任不在吳三桂。吳三桂乃是統兵名將,兵法之強鮮有敵手。可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形勢陡變,吳軍眾心瓦解。吳世璠繼承王位,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三藩之亂結束。在在藩之亂1673年—1681年。 縱觀三藩之亂,與影視小說上相差天地。三藩之亂,源於康熙削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以年邁之軀不得不反。 清軍更不像影視上那麼英勇。吳三桂本有許多致命傷,年事已高,子孫無挑重擔之人,年老髮妻死亡,身體不適,精神不佳……但清軍在正面依然不敵吳三桂。可見其人威望之高,統兵才華之強。吳三桂在1678年的病亡,是導致吳軍戰力急劇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見其子孫中無人擁有吳三桂一樣的威望。 而降於康熙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呢?耿精忠1682年被誅,尚之信1680年被康熙賜其自盡。 可見康熙是無論如何都會找理由誅殺他們的,就像劉邦誅殺異姓王,趙匡胤杯酒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被毒死……一樣。 只不過吳三桂看得比耿,尚二人清楚,態度更加明確而已。 至於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懸殊對比……這些東西只不過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 “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透過這些東西誰能分析出弱小清軍可以奪取龐大的大明江山呢????…… 什麼批三藩造反的人為什麼不想想。 三藩若一心想反,機會多得是,在順治離位,鰲拜專權,清政府內鬥不斷,吳三桂更加年輕,清政府各方勢力割據之時,三藩為什麼不反?為什麼偏偏要等要康熙羽翼豐滿,康熙主動提出消藩之後才反?這不是對自己極其不利嗎??雖稱三藩,但耿、尚這兩股勢力反覆無常,與吳並稱三藩感覺不太妥當,僅是康熙清庭一方的說法。實際上是吳軍(大周)與清軍的雙雄對壘,至於耿、尚、孫僅是夾縫中的勢力而已,準噶爾、鄭氏並無直接參與。 吳三桂的一生是風光的,是無奈的。少年成名,保明朝,抵清名將。受崇禎帝常識。李自成後院起火,逼死崇禎,屠城,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大殺朱明後裔。李自成不思抗清,反而主動攻擊前線的以“吳三桂”為首的抗清將領和軍隊。殺吳三桂全家。逼得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許多明將明臣紛紛投靠於清軍。吳三桂為向清政府表忠心,幫清軍攻城掠地,建立赫赫戰功。坐鎮雲南號“平西王”,本來可以說此生已達巔峰,接下來只要過好日子就行了。但康熙帝橫空出世,滅鰲拜,平三藩、明鄭、準噶爾,開創大清聖朝。康熙帝乃是千古帝王,絕不允許鰲拜及其他輔政大臣,三藩,明鄭,準噶爾……干預自己的統治…… 康熙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與其遲撤而養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較易。”但事實上只是康熙一人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並無證據。可康熙堅決撤藩的決心卻是朝內朝外都感受得到。帝王在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皇命就是天,皇上之言,天下人聽之行之則可,無需思考是非對錯。帝王說一切不聽我命者或我看不順眼者皆是賊,那就是賊。這叫“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君讓臣亡,臣不死,就是逆賊。 康熙、朱元璋、漢徹、劉邦……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15 # 浩然正氣長存
吳三桂謀反失敗,很正常。從古對今,謀反的造反的有多少成功的啊?謀反造反都是以一域敵全國,以小博大,被中央政府以優勢兵力剿殺很正常。
首先謀反歷來都是不佔大義的。中國古代以忠孝治天下。謀反就是犯上作亂,是違背倫理綱常。吳三桂先叛明降清,絞殺永曆帝。然後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實質為了自己遼東集團的榮華富貴造反。根本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吳三桂造反根本在道義上戰不住腳。
其次吳三桂面對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雖然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但康熙皇帝是天生稟賦,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出色的聖主。在他面前,無論朝廷上下的大臣,還是遍佈全國的反抗勢力,都是成就其豐功偉績的材料。可嘆吳三桂利令智昏,與康熙皇帝做對,只能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吳三桂明智的做法,就是自請撤蕃,甘當沒有權勢的富家翁,保全遼東集團骨幹力量的榮華富貴。如同范文程、洪承疇一樣。
吳三桂造反就是過高估計自身的力量,過低估計以康熙皇帝為首的朝廷的力量,所以一敗塗地,身死族滅。
-
16 # 誰是姚明改革的絆腳石
從抗清名將,到清軍入關最大功臣,吳三桂為何“叛”明?
很多人對吳三桂帶有天然的鄙視,認為他是叛徒,是漢奸,是罪無可赦的一個人,前面引清兵入關,後面殺死永曆帝,為清軍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民族的罪人,應該永遠被唾棄。
很多人都認為洪承疇是“開清第一功”,要我說的話,吳三桂才是對清朝貢獻最大的明朝降將。
假如吳三桂當初投降李自成,或者沒有邀請多爾袞入關,清軍想要跨越寧錦防線和山海關防線還是很困難的,正是吳三桂邀請多爾袞入關,才使得清軍在吳三桂與李自成山海關血戰之際,沒有費多大力氣就跨過明軍防線,並且重挫李自成主力,一戰而使得李自成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吳三桂,早期並不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叛徒,而是一個很有抱負的青年將領,作為遼東將門子弟,與後金有著天然的敵視,在松錦大戰初期,少年吳三桂更是以首功鎮遼東,成為明末最閃耀的將星,也是崇禎皇帝最為器重的將領之一。
這樣一個人,為何最後會背叛明朝呢?
如果我們有一個時間點的梳理,就會發現吳三桂“叛明投清”是無稽之談。
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三月五日崇禎下詔天下各路兵馬勤王,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率兵入京,三月十九日吳三桂到達山海關並且繼續向京師移動,到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唐山一帶,此時傳來京城陷落,崇禎自縊的訊息。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吳三桂走得很慢,從寧遠城(今葫蘆島興城)走了很久都沒有京城,一說是吳三桂攜帶寧遠民眾,所以走得緩慢,我倒是認為吳三桂有想儲存實力的想法,當此亂世,軍隊永遠是硬實力。
很多人罵吳三桂是假勤王,其實崇禎號召的勤王兵馬不止吳三桂自己,其他部隊並沒有動身,唯一到達北京的只有唐通小部,結果陣前投降給了李自成,由此可見,吳三桂的勤王還是帶著很多誠意的。
崇禎死後,意味著明朝被推翻,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吳三桂神情恍惚,不知所措,有人以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奪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致使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降清。
站在當時的視角,李自成就是反賊,是逼死崇禎的兇手,如果吳三桂投降給李自成,那真的是對不起“君父”崇禎了。
為了對得起崇禎,吳三桂連自己父親的死活都不顧也要與李自成決一死戰,從這個角度來說,吳三桂還是一個很有氣魄的將領,根本不是什麼為紅顏。
可以說,明朝亡在前,吳三桂替崇禎“報仇”在後,最後降清已經算不上叛明瞭。
殺死南明永曆帝,是否意味吳三桂喪失“反清復明”的權力?
在當時的時局下,吳三桂引領清軍擊潰農民軍,把崇禎埋了,算對得起明朝;隨後吳三桂率領軍隊四處追擊農民軍,為清朝站穩腳跟立下汗馬功勞,算對得起清朝。
然而,我們現在所聽聞關於吳三桂的一切訊息,幾乎全是負面評價,一個對明朝忠心耿耿,對清朝入關有巨大功勞的人,為何被罵近三百年?
在清朝的時候,自然是因為吳三桂後來反清,而且還有很大機會推翻清朝的統治者,為歷代皇帝所痛恨,乾隆時期大搞文化宣傳工作,編纂《貳臣傳》《逆臣傳》等書,吳三桂居於《逆臣傳》之首,可見對其痛恨之深。
而在清朝被推翻之後,曾經給清軍“獻關”的吳三桂遭到更猛烈的抨擊,認為吳三桂的行徑壓根就是“漢奸”“賣國賊”。
其實,吳三桂的思想也在轉變,在崇禎剛死的時候,他也有意投降李自成,但是認為李自成不能成大事,最後又拒絕了。
在入關之後,吳三桂打的旗號是“乞師擊李”,是“復君父之仇”。
吳三桂前期的作戰,打擊的都是農民軍殘部,並沒有針對明朝舊部的軍事行動,而且當時還與南明政權有一定的聯絡,當時的吳三桂也在觀察時局的變化。
-
17 # 窩窩頭拌飯
明末清初的時候吳三桂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開關,才讓清朝順利統一了天下。而吳三桂因為為清朝征戰天下,被清朝冊封為平西王,封藩雲貴,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割據勢力。隨著清朝統治的逐步穩定,清朝越來越感到這些割據勢力尾大不掉的禍患,最終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下達了撤藩令。
撤藩令下達之後,吳三桂立刻坐不住了,宣佈造反。一時間天下洶洶,雲貴、廣西、四川、福建、陝西六省和廣東大部皆先後起兵響應,就連朝鮮也有所動作,滿清統治似乎即將崩潰。極盛之時,吳軍飲馬長江,窺視天下。但是激戰八年,三藩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其間,有很多原因。
其一,吳三桂智計不足。自古以藩王起兵,以一隅而敵全國,僅有明朝成祖朱棣成功了。真正的靖難之役,說是打了4年,實際上也只有最後幾個月朱棣批亢搗虛,直取南京才一舉奠定勝機。之前在德州、濟南與官軍的對峙,對朱棣來說無異於痛苦萬分。一個要取皇位的人不得不頓兵于堅城之下,與對方的將領過招,格局上首先就輸了一籌。吳三桂也是如此,既已舉兵,當直下京洛,問鼎中原,以大兵機動攻擊,迫敵陷入跟隨,在運動中尋找破敵之機。
如吳軍兵鋒直逼京師,清王朝必然抽調全國軍隊奔赴華北勤王,如此,且不論戰役成敗,清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必然減弱,此時的一個縣令也能揭竿而起,響應吳軍。吳軍的逗留不進讓清軍在長江以北站穩腳跟,使得江北士大夫群體對吳軍的意圖和作戰能力感到擔憂,不能奮力一搏。而清朝大軍屯駐江北,一可制衡吳軍,二也能震懾控制區域內的不臣之人。清王朝就此擁有了戰略空間,得以從容應對。吳軍失去了閃電戰擊敗清軍,造成其內亂的時機。吳三桂的軍師也曾書信前線,請求火速進兵,而吳三桂置若罔聞。
其二,政治上不夠堅決。吳三桂起初以反清復明為口號,不管是否合適,既已打出了旗號,就應該堅持到底,不然思想上的混亂會造成政治上的崩盤。吳三桂遲遲不立明朝王室,最後竟自己稱帝,如此首鼠兩端,在爭取天下士子之心時,再輸一招。
其三,吳軍內部的掣肘。三藩之亂,雖然號為三藩,實際主力僅有吳軍一家,其他兩藩早早就被清王朝以一道只誅首惡,從者不究的政策給順利收編了。吳三桂的很多老部下也是如此被清王朝策反了,如西北的王輔臣,舉義兩年後,被清王朝軍事討伐和政治誘降並用,最終投降了事,西北地區作為第二戰場的美夢成為黃粱。吳三桂起兵時,名義上能指揮的軍隊有40萬人,但是把那些順風浪逆風投的投機分子去掉,其所能指揮的,能夠令行禁止的直屬部隊,只有其本部人馬10多萬人。這些軍隊在佔據了湖南、雲貴川後,還要留有殿後,能用於前線的已經不多。
其四,糧餉制約。吳軍勢力最大時,沒有打下武昌,更沒有順長江之下奪佔江南省,數十萬大軍全靠後方的雲貴川提供後勤保障。雲貴川本來經濟就不是很發達,因此數十萬大軍長時間曝師於外,糧餉消耗是個天文數字,對吳三桂勢力發展有很大的制約。如果吳三桂能以初起兵時的鋒芒,席捲長江中下游平原,遮蔽清王朝伸向江東的勢力,則一者可以斷絕耿尚的投敵之念,二者能夠集中江南財力,招兵買馬,即便不渡江北上,恢復中原,劃江而治也有七分把握,而不至於困守一隅,坐以待斃。
其五,統戰工作不到位。吳三桂起兵時,雖然也釋出了檄文,但是滿清朝廷除了察哈爾的蒙古人臨時起意,打了康熙一個措手不及,其他清王朝的敵人都沒有看到有多大動靜,臺灣鄭氏集團沒有配合出兵。至於漢民族的傳統士大夫並不認可吳的政權,吳周政權只能作為吳三桂激勵士氣所進行的賭博,失掉了人心民望。
吳三桂有此五失,困守西隅,雖有縛龍之手,卻無空間以施展。雖有雄兵十數萬,卻無大開大合之格局以謀全國。至於他的子孫後代,則更是有一代不如一代了。正因以上幾個原因,三藩之亂的失敗就是一個必然。
-
18 # 大理小哥生活日記
一說起吳三桂,華夏民族對他可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崇禎駕崩後就是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關,第二對抗清起義軍進行殘殺。還有在昆明用箭弦殺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雖然在老年舉兵反抗,也只是為了自已的私慾而已。當時清軍在中原統治五六十年,康熙朝國泰民安。這時吳三桂起兵謀反,雖然也打下幾個省,清軍很快反應過來,鎮壓了吳三桂兵馬。
-
19 # 世界全史羅銳
吳三桂造反失敗有很多因素,但是終歸一點,是他自私自利的性格導致。說白了,他就是一個軍閥而已,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一己之利,怎麼做對自己最有利,他就怎麼做。明朝遺臣朱舜水曾經評價:吳三桂愚騃豎子,失於較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吳三桂很自私。
吳三桂出兵打出的口號是反清復明!而他自己卻是親手用弓弦勒死的明朝最後一個皇帝,他的這種做法真讓人哭笑不得!讓百姓如何相信他,估計他自己都不相信!而且吳三桂起兵時,大清入關已經60多年,社會穩定,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已經渡過前期的動亂時代,也慢慢仍可了滿族人的統治,基本是人人思安定!吳三桂卻突然起兵造反,把百姓捲入戰亂,名聲不好!
吳三桂起兵時,已經六十多歲,近古稀而餘日不多,雖有野心,但雄心不再,患得患失,幻想著與滿清劃江而治或滿滿收回撤藩成命,保住身家性命、榮華富貴而已,不能一鼓作氣、乘勝進兵,在受挫之後,起兵數年後就死掉了,接班人其孫子吳應熊雖頑抗到底、終是迴天乏力。
說起吳三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出身將門之後,他父親吳襄是明朝末期的錦州總兵,舅舅是武將祖大壽。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吳三桂可以說不僅練就一身武藝,而且還飽讀詩書,文韜武略。在崇禎年間,吳三桂中武舉,隨父從官,在二十七歲時,被提拔遼東總兵。
沒多長時間,清軍與明朝開戰,打得不可開交,這時李自成的造反大軍也強大起來,結果就亂了套了。吳三桂還是很有本事的,在與清軍交戰時基本上不吃虧,讓清軍只能繞著他走,從外側把吳三桂包圍起來。後崇禎帝看眼下的情況對自己很不利,就命吳三桂棄城帶兵支援京城,但還沒等吳三桂來,李自成就搶先一步,攻破京城,崇禎帝自盡,明朝滅亡。
這時擺在吳三桂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歸降李自成,二是投靠皇太極。李自成和皇太極也都很賞識吳三桂,都想招降他,吳三桂就很猶豫,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想了又想,就有意歸降李自成,但李自成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於是使得吳三桂“衝冠一怒”,引清軍入關,滅了李自成。
可以說吳三桂對清朝的建立起到了直接作用,而大清也沒虧待吳三桂,立馬給他封了個平西王。吳三桂沒想到自己能受到如此高的優待,還挺感動,於是盡心盡力的給大清賣力氣,立戰功,表忠心,後來順治帝對吳三桂也越來越信任,建立三藩,命吳三桂為藩王之一,鎮守雲南及貴州,官升一級。
順治帝建立的三藩權力是很大的,首先一些小事不用上奏可以自行處理,另外所管轄區域的制度自定,稅收自定,可以說藩王就是其領地的小皇帝一點不誇張。而順治帝對藩王唯一的牽制就是“聯姻”,把公主或者皇室成員的閨女嫁給藩王的兒子們,但不能讓皇族遠嫁,因此這些位駙馬都要來京城“入贅”,但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人質”。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就與建寧公主聯姻,成為駙馬爺。但吳三桂沒有因此完完全全的限制自己,利用藩王的權力大肆斂財,還做上了生意,後來又霸佔了雲貴地區的礦產資源,全部據為己有,並開始了他最掙錢的工作,用金、銀礦自己鑄造金子、銀子。吳三桂是不懂什麼通貨膨脹,就算知道他也會覺得和他沒關係。
由此可見吳三桂算是富可敵國了,但就算這些錢都進了自己的腰包,吳三桂依然要向朝廷索要經費。吳三桂是這麼想的,雖然現在自己這藩王做得挺好,但要想長久的佔據雲貴領地,就要讓皇上知道自己在這發揮著重要作用。吳三桂把這個想法和另外兩位藩王一說,都紛紛表示贊同,於是三位藩王聯合,決定一起給皇上演戲。
就這樣朝廷經常接到三藩的奏摺,內容基本上都是有戰亂了,民族叛亂、倭寇入侵,一會這兒打仗一會那兒侵襲。而這時皇宮裡也正是亂套的時候,順治帝出家後又駕崩,康熙帝尚且年幼,四大輔臣主持朝政,但又一個個明爭暗鬥,對於三藩的這些事沒有太多精力去操心。平息這些戰亂需要銀兩,這三位藩王也聰明著呢,知道朝裡的情況,所以每次要錢的時候,也不多要,因此朝廷也給的很痛快。
事實上其實沒有那麼些戰亂,都是藩王找來的“群眾演員”,意思意思打兩下。吳三桂帶頭這麼做首先為了讓朝廷知道自己在領地沒閒著,為國家安全鞠躬盡瘁的效勞著;其次是可以從中獲取一定的利益。後來吳三桂玩了把大的,說蒙古大軍要進攻雲南,和皇上稟告自己已經做好犧牲的準備,確保大清江山的穩固。那時康熙帝剛剛親政不久,被吳三桂忽悠的不行,趕緊給他撥大筆軍費。
而實際上吳三桂只是和蒙古人做做生意而已,壓根兒就沒起兵打仗。就這樣所謂的戰亂打了好幾年,而且另外兩位藩王也變著花樣的折騰,向朝廷要的錢就不計其數,使得軍費支出浩大。後來康熙帝也逐漸起疑,對三藩開始加以戒備,先是消減三藩的兵力,又讓吳三桂交出將軍印信,在形式上收回了吳三桂的兵權。
這樣一來就加劇了吳三桂和朝廷之間的矛盾,即便是吳三桂沒有了印信,但兵力和威望都在,於是就為吳三桂的叛亂埋下了種子。之後康熙帝正式下令撤銷三藩,徹底引發“三藩之亂”,吳三桂集結黨羽,自稱西王,對大清宣戰。
剛開始吳三桂就佔據了有利形勢,短短几個月就把戰線推到了長江邊上,與駐守湖北的清軍隔江對峙。但此時吳三桂卻多慮起來,覺得如果現在渡過長江將會與真正的八旗軍隊交戰,而之前交手的大多都是漢軍,所以渡江就是一場血戰,吳三桂意識到自己難以和大清的雄厚兵力硬碰硬,於是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此時長時間的對峙對吳三桂是極為不利的,不僅給大清積攢力量的時間,對內部的消耗也比較嚴重。吳三桂的軍師也勸說他,要借勢渡江,但吳三桂一直猶猶豫豫。
據說,吳三桂對此事拿不定主意,還用烏龜來占卜。他聽說有一座廟裡有一隻白色的烏龜,也就比銅錢大一點,當地人經常請這隻烏龜占卜,傳說非常靈驗。於是吳三桂也來算一算,他把這隻烏龜放在一張地圖上,讓它來決定自己是否渡江。這隻烏龜就一直爬來爬去,可就是沒有跨過長江,吳三桂還不敢確信,反反覆覆試了好幾次,都是沒爬過江去。之後,吳三桂就讓這隻烏龜決定了命運,沒有渡江作戰。
不久之後,吳三桂病逝,孫吳世璠繼位,但清軍已經備戰充足,南下一舉消滅吳周,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對於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歷史上也眾說紛紜,但歸根到底,還是吳三桂自己的問題,在關鍵時刻缺少了雷厲風行的氣派,因此這種性格就註定吳三桂不會成功。
-
20 # wangchengzhia
吳三桂,梟雄也,反覆無常之人,不得已而降清,幫著清朝打了大半個中國,但清朝對他還是提防的,不得已封他雲南王,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康熙親政,便急於削藩,以維護中央集權。吳三桂起兵,屬反叛之兵,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另兩路藩王造反不堅決,被清廷收買,吳三桂孤掌難鳴,雖前期有所攻略,奈天下人心思定,難挑起大的波瀾了。
況且他的對手是一代聖主康熙,吳三桂問康熙在幹嘛,說去玉泉山遊玩,吳三桂長嘆一聲,知道遇到真對手,自己必敗無疑了。
總之,吳三桂不受信任,早被提防限制,再加上天下已定,難以掀起波瀾,特別是遇到一代聖主康熙,也算他時運不濟,想再現朱棣靖難之役,是不現實了。
回覆列表
第一,缺乏大義。吳三桂起兵時宣傳的口號是復明,而那時距離他絞死永曆皇帝才過了11年。明朝的皇帝死在自己手裡,而且當時說要斬首,還是愛星阿認為對方是皇帝,要留個全屍。此時再打復明的旗號自然沒人相信。
第二,缺少同盟。別看手機三藩之亂,實際上只有兩家起兵,而且主打的是吳三桂。歷來地方對抗中央,如果沒有像朱棣那樣大的造化,就必須要有給力盟友,造成全面開花。可鄭經那邊只盯著耿精忠的福建,讓耿脫不開身,相當於吳三桂自己一人對抗全國。
第三,缺乏雄心。起兵之初,吳三桂打了清廷一個措手不及,慌的小皇帝在北京舉止失措。此時的清兵早已不是圍剿李自成時候的清兵了,戰鬥力有明顯的下降,吳三桂要是能堅持光復中原,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果的,可他就想著劃江而治,打下湖南後就等著康熙議和,錯失良機,而且格局不高,失敗也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