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開眼硬貨
-
22 # 越小峰的窩
關羽的死真的和諸葛亮有關嗎?這個問題,實際上問得有點尖銳,同時雖然已經是過去的歷史,卻有一點挑撥歷史的嫌疑!
關羽之死,我們更多的是從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中去了解,也許有的人會看看書,看看正史!
從電視劇來說,關羽之死,實際上與他個人的性格關係很大!
從幾個細節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其一,過五關斬六將,是我們一直以來稱道的地方,都在為關羽的忠義拍案!
當初曹操進攻徐州,劉備戰敗!桃源三結義中的三兄弟分崩離析,各自失去訊息!
被逼無奈之下,為了保護劉備家小,關羽忍辱負重,投降曹操!卻有條件,那便是當知道劉備下落後,會選擇離開!
實際上他也是這麼做的,也就有了後面的過五關斬六將,成就一段歷史佳話!
可放到現在,用我們現代人的思維來看!曹操對關羽不可謂不好!
送寶馬,封漢壽亭侯,各種賞賜!對關羽的偏愛,絕對是絕無僅有!
如果我們換個思維,他遇到的不是曹操,是袁紹或者什麼其他諸侯?
在過五關斬六將這件事情上,會不會那麼順利?別人會不會把他留下?畢竟,關羽有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本事!
可猛虎架不住狼多!只要曹操下定決心,恐怕關羽這個時期便已經被殺!說到底,能平安離開曹操的地盤,還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從過五關斬六將,我們可以看出關羽的傲氣,這種傲氣,可理解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可以不顧前方任何的艱難險阻!
其二,對諸葛亮,馬超,黃忠等人態度!這幾人,都是蜀漢重臣,威名赫赫!
可剛投奔劉備時,關羽對幾人的態度並不好!
諸葛亮,關羽認為其不過是村夫,自吹自擂,沒有真本事!博望坡之戰,前期更是不願意聽從調遣!
若不是有劉備壓制,估計諸葛亮還沒開始表演,就已經離開!
黃忠,關羽認為其太老,不配和自己一樣成為五虎上將!而且,他對黃忠的態度,不是埋藏起來,而是公然說給手下將士去聽!
同為統兵大將,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過目中無人?
至於馬超,更不用說!為了與馬超比武,差點連駐守荊州的人物都不管了!其目的不過為了證明自己比馬超厲害!
關羽本身的這種傲氣,其實是其性格上的缺憾!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劉備,諸葛亮等人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劉備對關羽沒得話說,五虎上將之首,獨自鎮守荊州,其陣亡後,更是傾國之兵報仇!
平日裡,對這個二弟,也是多方遷就,並不向對張飛那般嚴厲,這就養成了關羽眼中只有自己大哥的習慣!
對天下英雄,全都不看在眼裡!這一點,從他對東吳諸人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當魯肅找他議事時,總是一種咄咄逼人的態勢,自然引起東吳諸人的不滿!
而諸葛亮呢?在與關羽的聯絡中,都是放大了他的能力,尤其是在關羽和馬超兩人能力這件事情上!
為了安撫關羽的情緒,旁敲側擊的說他為蜀漢第一將!為以後關羽戰敗,實際上是埋下一點伏筆的!
可以說,諸葛亮的責任就在這個位置!之後的事情,他不過是蜀一臣之,起真正作用的還得是劉備!
諸葛亮本身,對劉備,對蜀國,對大漢絕對是忠心耿耿,日月可見!
從他六出岐山,平定南疆就能看出來!自然不希望關羽等人過早戰敗,陣亡!
要知道,在諸葛亮都北伐計劃中,荊州是一個重要的點!
其三,關羽陣亡,與他對東吳的政策,態度有關!
沒把東吳諸將,孫權放在眼裡,不知道外交政策中的斡旋!
拒絕和親,態度強硬的表示看不起孫權!自然,為一國之君,孫權受不了這樣的氣!
其四,對手下將軍的態度,把部下逼入死角,若不是其襄陽之戰的種種作為,東吳想偷襲,實際上也沒那麼容易!
各種因素集合,才有了關羽的戰敗,陣亡!實際上,與諸葛亮還真沒什麼關係!關羽陣亡時,諸葛亮本身不在荊州!
回覆列表
我覺得關係不大。關羽的北伐之戰從最開始進展是非常順利的,與此同時劉備與諸葛亮因為忙於新歸附的漢中地區事務和看關羽一片大好形勢,認為暫時不用出兵支援關羽。隨著時間的變化,關羽與曹軍處於對峙狀態也並沒有處於劣勢。直到荊州守將投敵,南郡突然失守,這是劉備、諸葛亮、關羽萬萬沒有想到的。接著形勢惡化,而劉備和諸葛亮遠在成都,接到告急文書還要調集兵馬整隊出動,這是需要很多時間的。況且,陸遜已經封鎖了出蜀之道,如果從東三郡走,路途遙遠又是山路,不利於大軍行動。所以一切沒來得及,關羽就遇害了。劉備沒想到關羽兵強馬壯會在頃刻之間瓦解。而《隆中對》的大戰略規劃也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