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郝峰濤
-
2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在那個時代的孔子,不容易是個無神論者。但他非常智叡,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而且不語怪丶力丶亂丶神,不談論這些。可以說,孔子把祭祀程式化了,把鬼神抽象化了。所以他是個了不起的哲人!
-
3 # 感照
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
孔子沒有否定過鬼神,想當於預設。但是提出,敬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
怪力亂神不足以啟後學,發來著。是以教之以“禮義廉恥”之道。
怪力亂神,屬於道家的範疇,但是道家也不推薦你學,道家曰“人道未完,仙道遠矣”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4 # 嵩山道士
老子都是無神論者。是否無神論者,不是看他是否承認有沒有鬼神,而是看他認為鬼神在人事中起的作用。中國文化敬天不敬神
-
5 # 網暈者
孔子的態度是曖昧的,史傳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那個時代是籠罩著濃厚的鬼神氣氛的,儘管古印度的佛教尚未挺進中原,本鄉本土的道教(當時尚未定型,但已在醞釀氤氳階段)卻將鬼神概念宣傳開來了,並在政治生活中起著非凡的影響,而有識之士常常利用鬼神之說的本身矛盾說服當權者,達到相當大的效果。秦國的秦宣太后羋月親掌政權幾十年,她有一個內寵名叫魏醜夫(名醜夫而實為俊友),太后病危,留下遺囑死後把醜夫殉葬,魏求救於一位大夫,大夫進見太后,運用死後有知無知的悖論說服了太后,讓這位面首安然無恙。這死後的有知無知就是一種鬼神論。孔子為什麼不語怪力亂神,實際上是他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作為一個平民教育家,他開創的私學打破了官學的壟斷地位,靠的是什麼?真才實學和具有實踐意義的技藝。那些神乎其神,玄鬼通靈的玩意兒對孔學毫無意義。反觀現在科學昌明的時代,有些教育單位的頭頭迷信什麼風水說,供神位說,以及五花八門的燒頭香,逢廟必拜,結交大師的行為,真叫人啼笑皆非,從而讓世界名校的人瞧不起,目前在海外的孔子學院顯露頹勢可能與經營者的思路、能力有關,倘能像祖師爺孔子那般自由辦學,結合時代特點情況可能會好得多。
-
6 # 黃宦閔易經學者
“敬鬼神而遠之”是孔子的思想意識,表示鬼神的存在,鬼神之說大家都認為是有的就有,人的意識形態有無限的力量,心想事成往往都能有,願望是想像,既然有想過的就有存在,是人意識形成的感覺就是有。
-
7 # 手機使用者59766698065
“怪力亂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應該是“不懂道德,自私自利,一行動就是怪,這種行動力就能擾亂社會秩序,違背了大德者的意願,往往有大德的大智者都無可奈何”。就是走錯了道路的人很多。所以也有“人道不修,沒有資格談神道”的說法。神道不神,就是人間正道。
-
8 # 1180八一廣場
歷史終將證明,無論是孔子還是老子都是無神論者。只是有很多現象無法用當下的科學理論去解釋,包括量子現象(愛因斯坦都納過悶,我你普通人能沒有其他不切實際的想法),故孔子乾脆存而不論。
-
9 # 喜歡陽光討厭黑暗的人
首先古人對天地是有敬畏之心的,不存在你現在所說的無神論,孔子的儒家學說對現在的教育,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個人認為在如今的世界格局當中,不適合我們對外的戰略和防範意識,應該揚長避短。
-
10 # 使用者62522440723
孔子不是無神論者!他假借神靈論以管理,並在其理論中發揚光大。不管是否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在教育中也起了一定好的作用,當然也有一定壞的作用,既然孔子理論能流傳下來也不無一定作用(神)!
-
11 # 尋道底呢
無神論!是近百年才出現的!是無神論者的理念!!!是歷史長河中的浪花!!!不是深水的衡久!但深水的動,擊起了浪花!浪花再美也是深水幾滴水!!孔子的理念是敬畏鬼神,當然是有神論!宇宙你看不見的
其中就有鬼道!仙道,神道!比人的神通大幾十倍或幾百倍!!!
-
12 # 碧山心自閒
孔子並不是一個無神論者,曰“子不語怪力亂神”,不去說那些怪力亂神的東西,遠離他們,這是對的。怪力亂神之物是低於人的層次的東西,不登大雅之堂之物。
孔子的這種思想,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啟發性在於,在學生當前年齡下不該接觸的,接觸了會有一定害處的東西,一定要引導學生遠離。不能把所有都當做知識推給學生,有當學和不當學的,要有智慧去分辨之。
-
13 # 老崧
敬鬼神而遠之。
場上的運動員,應該怎樣對待觀眾?
敬觀眾而遠之,別耽誤了我的訓練和比賽。
不敬?
觀眾幫不了忙,掏亂還是做的到的。
至於鬼神的存在性?
共產主義都沒有在理論上否定,只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共產主義否定的是造物主,因為本來就沒有造物主,沒有上帝決定論。
人間僅僅是靈界的一個運動場,場上規則與觀眾規則完全不同。
教育者,首先要是一個實誠者,不能盲目迷信權威,要親證。
科學體系,就源於對權威的否定,只相信親證及邏輯推理。
一孔之愚,供君玩笑。[捂臉][我想靜靜]
-
14 # 藍山很藍
孔子對鬼神的態度一個是不談論,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另一個是“敬鬼神而遠之”。
這種態度充分體現了一個智者對未知自然的敬畏。孔子並不是一個無神論者,他的態度只是我不瞭解,所以沒有資格去談論。不光不談論,還要敬而遠之。
對於我們並不瞭解的領域,貿然的去否定是不負責任的。從自然進化的角度來講,人類目前所掌握的知識還非常淺薄,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管從空間維度還是時間維度,都只是滄海一粟的極小範圍。所以,睿智的先賢從來都是秉承敬畏的心理去探尋這個世界的未知,正是這種謙卑的敬畏,才讓他們得以站在智慧的頂峰。
人類進化了這麼久,現在我們科技水平已經可以把人送上月球了,別以為就很厲害了,其實和幾萬年前原始人的鑽木取火沒有本質區別,都只是在利用化學能而已,依靠這種利用能量的技術不可能實現星際旅行。這還僅僅是空間維度的例項,其他還有時間維度的,生命進化維度的,我們同樣是一無所知。所以還是應該謙卑的去適應這個世界,別動不動就“人定勝天”。
-
15 # 晉大夫
孔子不是一個有神論者,但也不是一個無神論者。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確實不能給這個問題下一個肯定的結論。
論語中涉及到宗教思想的大概包括天命論和鬼神論。
天命論中有個例子,如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他教導弟子,要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聖人之言。天命就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但他只提敬畏天命,不強調信奉天命,不能把天命簡單看作是神。
鬼神論中,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不深究鬼神生死的話題,他只說先事人,後事鬼,先知生,後知死。他沒有迴避這個問題,他給出的解釋彷彿是他承認死亡的真實性,他也意識到生命的侷限性,但理性讓他不陷入對未知的恐懼中,反而讓他“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綜上所述,孔子並不是一個有神論或無神論者,他從未按照西方的方式,即“人若不服從神必將惹怒神”來想問題,他似乎相信人只要敬畏天命,做好“人”自己,神何必要責罰人?至於離開世界,順應天命而已。這個精神一脈相承,王陽明臨終前家人問有什麼想說的,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孔子的這些思想對中國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終要死的,但活著時努力做好自己,彰顯人的精神、貢獻和進取,這讓中國人遇到大難時不會像君士坦丁堡的軍民面對奧斯曼軍隊的包圍只能雙手合十唱起彌撒,而是破釜沉舟、迎難而上、絕處求生。如果生死是“一”,生時對得起生,生後才對得起死。
-
16 # 文宇1239
孔子不是無神論者,而是比較實際客觀的敬而遠之。 為什麼?因為孔子知道鬼神無法驗證,難以捉摸的。 可能有,可能無。
這也是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道理的運用。 對不知道的不要亂說話。這才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原因。一方面避免觸犯神靈,一方面避免搞錯,做錯事。
當前無神論根本藐視神靈,無法無天,喜歡狂妄自大亂說,越來越沒有道德底線,實在是讓人擔心的。
-
17 # 大莫僧人
聖人大智。他一生致力推崇的是儒家學說。不會允許燒香敬神影響到他的儒家思想。
聖人為易經作過註解,這說明並不是徹底否定。但孔子也從來不與學生談論鬼神。因為一旦重鬼神,必然遮擋他的思想傳遞,為避免弟子分心,所以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五十而知天命!聖人不是無神論者。
-
18 # 王營評教育
這兩段記載讓我們看到了孔子對於鬼神的態度。孔子平時很少談論四個方面的話題,即怪異、暴力、叛亂、鬼神。怪異之事,或者是道聽途說而來,或者是以訛傳訛,沒有事實依據,談論這樣的事毫無意義;暴力和叛亂,有違仁義道德的標準,孔子對此深惡痛絕,不值得談論;至於鬼神,孔子雖然信其有,但是他沒有親見,根本也沒有人見過,他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故而也很少談論。孔子的“四不語”,說明他作為一名教師,尊重客觀事實,治學態度嚴謹。
有人以此為證據,說孔子是一個“無神論”者,這樣的結論似乎值得推敲。孔子不談論鬼神,並非不相信鬼神,《論語》中記載的這件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孔子患了重病,子路為他向鬼神祈禱,孔子對此舉並不反對,而且說自己已經祈禱很久了,這說明他還是相信鬼神的,但祈禱後病情並未見好轉,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的態度。對於持有懷疑的態度的事情不談論,進一步證明了孔子治學態度的嚴謹。據李澤厚先生的研究表明,中國遠古神話遠不如西方豐富多彩,至少與孔子和後世儒家學者的有意刪改,不談、不錄和予以理性化解釋有關。
孔子的這一思想對於我們今天做一名合格教師仍有啟發意義。教師對於自己不知道、不瞭解的事情,不可妄下結論,尤其是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必須保證準確無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廣泛地佔有材料,尊重事實,尊重真理,不可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信口開河,向學講授一些是是而非的內容。同時,要以自己對待教學工作的嚴謹態度影響和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堅持真理精神和科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敢於挑戰現成結論的批判精神。
事實上,教材中每一個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都體現著科學家的艱辛探索、嚴謹不苟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這些科學家也像孔子一樣,凡是不符合事實、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情堅決不談論。
然而,只要是經過事實驗證的真理,一些科學巨匠即使為此獻出生命也要堅持。伽利略為了捍衛日心說,受到教會的嚴刑拷打,但他一直拒絕認罪;布魯諾為了捍衛日心說而犧牲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熊熊烈火之中;焦耳為了探求“熱”、“功”之間的數量關係,做了400多次實驗,歷經了30多個春秋;法拉第耗去了10年的精力,才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居里夫婦為了尋找比鈾放射性更強的物質鐳,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從幾噸礦石殘渣中提煉出零點幾克鐳。居里夫人以畢生的心血換來的放射性科學成果,成為今天人類治療癌症的手段之一,而她卻因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而嚴重損害了健康,死於受放射性損害而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顯然,這些事例都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好教材,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這些因素,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探索創新之路。
需要指出是,經常談論怪、力、亂、神,有時候還會誤導社會輿論,影響社會風氣。我們都知道,世上本沒有什麼神仙鬼怪,可是千百年來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有這方面的描寫,再加上封建社會各種形形色色的宗教以及統治者想以此來麻痺人民,假的逐漸就變成真的了。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各種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怪、力、亂、神都出現了,比如造假、詐騙手段之多,令人防不勝防。一些人落入法網後,據他們交代,他們犯罪的許多辦法都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還有一個現象令人十分擔憂,現在犯罪的年齡越來越小,有小學生、中學生,也有大學生,而且犯罪手段相當殘忍,這些孩子大多都迷戀於虛擬的網路遊戲,其中一些遊戲充斥血淋淋的的暴力、兇殺和色情場景,許多孩子受這些網路影響,視生命如兒戲,有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輕而易舉地斷送了別人或自己的生命。在此我呼籲:我們的媒體、網路不要僅僅以賺錢為目的,要少傳播一些怪、力、亂、神的內容,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
19 # 孟九明
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並非無神論者
《論語•八佾》有一句話更貼切一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孔子的態度只是更謹慎一些,不妄言不瞭解的事而已
-
20 # 夢語連篇
網友王營評教育回覆說,孔子平時很少談論四個方面的話題,即怪異、暴力、叛亂、鬼神。怪異之事,或者是道聽途說而來,或者是以訛傳訛,沒有事實依據,談論這樣的事毫無意義;暴力和叛亂,有違仁義道德的標準,孔子對此深惡痛絕,不值得談論;至於鬼神,孔子雖然信其有,但是他沒有親見,根本也沒有人見過,他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故而也很少談論。孔子的“四不語”,說明他作為一名教師,尊重客觀事實,治學態度嚴謹。
有人以此為證據,說孔子是一個“無神論”者,這樣的結論似乎值得推敲。孔子不談論鬼神,並非不相信鬼神,《論語》中記載的這件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孔子患了重病,子路為他向鬼神祈禱,孔子對此舉並不反對,而且說自己已經祈禱很久了,這說明他還是相信鬼神的,但祈禱後病情並未見好轉,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的態度。對於持有懷疑的態度的事情不談論,進一步證明了孔子治學態度的嚴謹。據李澤厚先生的研究表明,中國遠古神話遠不如西方豐富多彩,至少與孔子和後世儒家學者的有意刪改,不談、不錄和予以理性化解釋有關。
孔子的這一思想對於我們今天做一名合格教師仍有啟發意義。教師對於自己不知道、不瞭解的事情,不可妄下結論,尤其是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必須保證準確無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廣泛地佔有材料,尊重事實,尊重真理,不可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信口開河,向學講授一些是是而非的內容。同時,要以自己對待教學工作的嚴謹態度影響和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堅持真理精神和科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敢於挑戰現成結論的批判精神。
事實上,教材中每一個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都體現著科學家的艱辛探索、嚴謹不苟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這些科學家也像孔子一樣,凡是不符合事實、違背客觀規律的事情堅決不談論。
然而,只要是經過事實驗證的真理,一些科學巨匠即使為此獻出生命也要堅持。伽利略為了捍衛日心說,受到教會的嚴刑拷打,但他一直拒絕認罪;布魯諾為了捍衛日心說而犧牲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熊熊烈火之中;焦耳為了探求“熱”、“功”之間的數量關係,做了400多次實驗,歷經了30多個春秋;法拉第耗去了10年的精力,才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居里夫婦為了尋找比鈾放射性更強的物質鐳,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從幾噸礦石殘渣中提煉出零點幾克鐳。居里夫人以畢生的心血換來的放射性科學成果,成為今天人類治療癌症的手段之一,而她卻因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而嚴重損害了健康,死於受放射性損害而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顯然,這些事例都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好教材,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這些因素,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探索創新之路。
需要指出是,經常談論怪、力、亂、神,有時候還會誤導社會輿論,影響社會風氣。我們都知道,世上本沒有什麼神仙鬼怪,可是千百年來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有這方面的描寫,再加上封建社會各種形形色色的宗教以及統治者想以此來麻痺人民,假的逐漸就變成真的了。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各種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怪、力、亂、神都出現了,比如造假、詐騙手段之多,令人防不勝防。一些人落入法網後,據他們交代,他們犯罪的許多辦法都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還有一個現象令人十分擔憂,現在犯罪的年齡越來越小,有小學生、中學生,也有大學生,而且犯罪手段相當殘忍,這些孩子大多都迷戀於虛擬的網路遊戲,其中一些遊戲充斥血淋淋的的暴力、兇殺和色情場景,許多孩子受這些網路影響,視生命如兒戲,有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輕而易舉地斷送了別人或自己的生命。在此我呼籲:我們的媒體、網路不要僅僅以賺錢為目的,要少傳播一些怪、力、亂、神的內容,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據《論語》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有人由此推測,孔子是一個“無神論”者,是這樣嗎?孔子對“鬼神”的態度,對於教育教學工作有何借鑑意義?
回覆列表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就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即以某一方面為核心,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制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的原力在於自然和社會變化的引導,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手段。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以寬容之態讓學孩子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四,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要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