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心竹

    這不是傳承的問題。學習古詩也是古詩傳承的一部分內容。為什麼不教作詩,你想要表達的可能是為什麼不教作以前的古詩型別的了。其實按我的理解,這應該是對應當時時代需求,來確定學生應該學習些什麼。不是說古詩沒用,是現在生活中用的較少。從小學到高中每一次的作文,都專門註明體裁除詩歌外不限,足以說明。比如,作文應該是可以用文言文寫的,我之前看到過用文言文寫的非常好的文章,但是大部分人群讀都讀不懂,更不要說平時的用。古詩也是,如果作者不解釋,外人很難明白其中道理的。古詩從幼兒開始,每一學期的語言課本上都有安排學習,說明國家非常重視古詩的傳承和學習。更足以看出古詩的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傳承是肯定的啦。

  • 2 # 長夜守燈人

    讀詩、背詩、理解詩,這本身就是古代詩詞文化的學習,這是基礎,只有學習好基礎,才能真正寫出自己的詩。就像你要先學會識字,先看別人的文章,才會自己寫作文。只是詩詞由於語言習慣等問題,它在當今的受眾面註定不會太廣,學習起來又太難,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你很難想象一個普通中學語文老師去教詩詞寫作,所以詩詞的寫作很少被作為必修課。大學一般有類似的選修課。

  • 3 # 綠色重陽

    一、古詩的傳承需要從小背誦。二、老師在講學中,確實欣賞課較多。

  • 4 # 使用者春花有意

    沒問題,小時候只要求背古詩是:讓兒童在讀中,背中體會,意會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作詩的技巧,俗話說得好: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概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 5 # 胡老師說道

    我認為要求背,沒要求寫,這在傳承上是沒問題的。

    對於優秀詩詞,先要記住內容。小孩子機械識記優於意義識記。識記東西容易。現在好多人研究各種記憶方法,讓孩子快速記憶。這很好,但不適用於古詩詞。古詩詞識記最好的辦法,是熟讀成誦,這樣才會終身受用。

    有人會懷疑,死記硬背的作用。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古詩詞語言都很凝練,不是翻譯就能領會的,要有生活實踐,要有閱歷。你比如,當我帶著小孩去欣賞百花競開的春天,看到那枝頭上桃花杏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著,是不是會想起背過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我們再引導孩子看看草在瘋長,生怕比別的草長慢了似的;花,紅的紫的粉的白的黃的,爭妍鬥豔。這個時候孩子就體會到了,什麼是"春意鬧“了。不僅僅在枝頭!

    有的詩句沒有閱歷是無法理解的。如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詩人心中憤懣,講出來也體會不到,天地之闊時間之遠,為什麼說這些,就是創設意境嗎?沒有閱歷你能深入詩人的內心嗎?

    再比如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你就講清楚了萬里、百年的內涵,沒有奔波的苦楚,怎能體會詩人內心的煎熬。

    但這些詩句存在大腦裡,我們看小說電視,類似的情景就會觸發。我們有了閱歷,就會有深刻的體會。同樣一句詩,在不同的年齡,下同的閱歷的人,理解是很不一樣的。

    但是,前提是必須存於我們的大腦。

    至於寫作,更不必過早去做。第一是因為古詩不是一般必須會應用文,不包括有特殊才能的孩子。

    再者,寫古詩要求較高,像律詩還有很多要求,沒必要這麼早去做,很可能會浪費時間,而得不償失。等他有濃烈的興趣了,自會去嘗試。水到渠成多好!

  • 6 # 忞白

    小時候只要求背古詩,沒教我們怎麼作詩?

    背誦古詩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小時候古詩朗朗上口更加容易背誦,背誦是簡單,但真正理解古詩背後的寓意是不容易的。

    小的時候搖搖頭,晃晃腦一首古詩背誦完,但這就僅僅是真的在背誦,並非是理解古詩的真正含義,怎麼還能談得上作詩?

    現在回過頭來讀一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少了那些童真的背誦,而又是一種感想,更是一種苦澀的味道。

    搞笑的是為了背誦還把這首膾炙入口的唐詩改編了一個版本,我們小時候只是沉侵在古詩的玩樂中,能把古詩背後的故事,創作背景想到的一定是三好學生。

    所以小時候背古詩能沉侵在平平仄仄,長長短短的詩句中就已經很不錯了,要能理解平平仄仄的作詩方法那就難於上青天了。

    就是現在成年人作詩的境界好的都很少,何況是孩子們了。

    古詩大賽只背古詩,傳承是不是有問題?

    古詩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古詩大賽的背誦更是要弘揚古詩文化,讓更多的人熟知,讓更多的人喜歡,所以傳承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古時候大文豪們作詩用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如李白的《別匡山》是為了啟程尋找自己的事業。杜甫的《夢李白·二首》是在夢中見到好基友李白,還有就是杜甫的《天末懷李白》是在懷念好基友李白,再有就是杜甫的《贈太白》剛剛分別就很是想念好基友李白。透過詩句建立好基友的感情還是非常不錯的。

    而我們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作詩,用詩來記錄我們的生活,更是用詩來抒發我們的情感。

  • 7 # 曦陽Zzz

    小時候背古詩是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時間的被詩詞薰陶,渾然天成。傳承上應該沒有問題!

  • 8 # 67郝劉起

    背詩簡單,作詩難。你可能會背一百多首,但一輩子也不可能寫出十首。作詩需要深厚的功底,文字基礎,理解與表達能力,想像能力,生活經驗等等,其難度遠超背誦。

  • 9 # 韓江之東2018

    感覺,不能說有問題。每一首詩詞,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理解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詩詞美妙之所在。即使是在成年以後,這種感覺依然存在。我的理解,詩詞如茶如酒,要在品讀的過程中慢慢品味……

  • 10 # 漢江庸叟

    長輩要求小孩小時候背古詩,這種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小孩四至十八歲之前,記憶力特別的好,一段話、一首詩讀幾遍就能記住,並且是終生難忘。所以,長輩抓住了孩子最佳記憶時機。雖然當時不懂內容、內涵、寓意,但隨著年齡增長,在學習中、在實踐中、在理解中慢慢都明白了。

    沒教人作詩。在私塾學堂時,做詩是先生必教之課,必考之科。而現代學校,從教育大綱到學校安排,卻去掉了這個環節。因此造成了題主說的只會背詩,不會作詩的尷尬現實。

    傳承上是不是有問題?

    要知道,詩詞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科目,裡面知識點數不勝數,規則、規矩、技巧、機關到處都是,沒有文學功底和社會知識,很難做出好詩。而詞則是嚴格按要求填的,不是隨意寫的。

    有,沒有這個要求,沒有這個科目,沒設這門課,老師怎麼教?

    好多老師本人都不會作詩,又拿什麼教學生?

    現代寫古體詩的人,並無師承,全憑個人愛好:一種人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是說,背多了詩,心領神會,慢慢也會作詩了,這叫學以致用。

    另一種人只會背,卻不考慮用,不考慮創作、創新,也沒有老師引導、教導、強導,所以一直停步不前。

    題主這個題目,還真值得教育家們思考:如何把老祖宗幾千年積累、沉澱下來的精華、經典傳承於世,真正做好“詩書繼世長”!

  • 11 # 青婧時光

    個人認為:這是應試教育下產生的情況,現在詩詞沒有什麼人看了,看唐詩宋詞的無非是學生,或者真正的愛好者。高考時的作文一般也不會出詩詞類的寫作。而且,在現在的閱讀人群也少有喜歡詩詞的,至多是在古風小說裡夾雜一點而已。事實上現在的寫作環境和唐宋時期的寫作環境已經不一樣了,當時是崇尚詩詞,現在呢,是網路小說。唐詩宋詞得以傳誦千年,而千年之後,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又能讓後人記得幾位大家,幾篇文章呢?

  • 12 # 小詩大影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時候只要求背古詩,但卻沒教我們怎麼作詩?

    個人看來,一是因為小時候我們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只有積累足夠多的優秀詩篇,才能慢慢有感覺,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題材。所謂“量的積累,才會實現質的飛越”。二是如果早早就給小學生教如何作詩,可能適得其反,一味咬文嚼字追求單方面的“平仄”“格律”等條條框框的要求,失去了作詩的初衷:心與心、心與自然、自然與自然的交流。

    再者,古詩大賽也並非單單隻有背詩,背後也有對詩歌的理解、熱愛和鑽研。如果單純只會死記硬背而不理解含義,估計也不會在比賽中出類拔萃、獨佔鰲頭。“武亦姝”,相信這個個頭高高,看似弱不禁風的姑娘,在2017年2月7日晚的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的節目中,憑藉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成功奪冠。她大腦中儲藏的詩詞積澱和身上獨有的古典氣質獲得了很多觀眾的青睞和點贊。也說明了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情趣和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並非傳承上出現了問題。“師傅領進門,學習靠個人”,熱愛才會去鑽研有時還會無師自通,而不僅僅停留在“背”或者“被教”的層面。

  • 13 # 時痴偶醉

    ‘ii絕對有問題!

    問題出在偏頗。

    讀詩背詩記詩傳詩,十分應該且甚有好處,可以讓我們在古典文中欣賞美,得到啟迪,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完善做人。

    但對傳統而言,這不是傳承的全部!我們不能困在唐詩宋詞裡,要有新時代新思想新主題新格調的新作品,而且是合格律的傳承精品。因此必須培養新詩人。

    不能祈求所有傳承和熱愛古典詩詞文化的人都會寫,也不能沒有在傳承中創新的詩人。在這兩者中缺一便是偏頗!

    盼望在學校在傳媒中更正現在傳承詩聯文化中的偏頗!

  • 14 # 根源問道

    原來農村裡雖然讀書人少,但誰都可以來上幾句打油詩,七字句或五字句等的傳統故事隨便哪個老人都能唱上幾個晚上不重複,七字句或五字句的民歌不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隨口唱出來,有的是傳統流傳,有的是即興而作,現在基本不見了。我現在還在還能唱出兒時記憶中的很多段。

  • 15 # 雪小浪

    在古詩詞的傳承上確實存在問題。這個問題在於,我們把藝術傳承,當做了歷史傳承。

    古詩詞屬於民族瑰寶,民族的財富,是中華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精髓。這些都是口號,實際上古詩詞就是一門技術,手藝。和書法,繪畫,剪紙沒神馬不用。我們傳承書法的時候,要臨帖,描紅,讓學生掌握了書法技術,這是完整的傳承。

    但古詩詞的傳承不同,古詩詞傳承的時候只是閱讀,老師也只教學生閱讀,知道詩句的大意,每一句什麼意思,一首詩的中心思想,表現了詩人的什麼情懷。遇見好的老師,再講講寫作背景,作者生平故事。就算完了。關注的是閱讀和識字怎麼寫古詩,從來不講。到了大學才有選修唐詩研究等課程。那為什麼不能把寫作方法放在小學去傳承呢?

    這個問題,我曾經諮詢過語文老師,為什麼講李白《靜夜思》的時候,不把詩詞的平仄和對仗方法一起告訴學生呢?為什麼不讓學生自己創作一首《靜夜思》習作呢?語文老師的回答是 ,教學大綱上沒有,就是有,我也不會呀,我自己也沒學過詩詞格律,也不會寫古詩詞。這就是中國文化教育出了問題了,使詩詞傳承出現了斷代。

    詩詞傳承的斷代,造成的後果就是:詩詞寫作會逐漸成為歷史;古詩會淡出藝術範疇,成為絕響。

    一個民族的復興和長久繁榮,文化才是根基。傳統文化的缺失,會造成西方文化的入侵,這是另一種的侵略,比侵略國土危害更大,影響也會更久遠。一個沒有了文化根基的民族,就是無根浮萍,沒有了人心,沒有了凝聚力,你說可怕不?就像現在許多家庭,把幾歲的孩子都送到國外教育,你能指望他們傳承發揚國學文化嗎?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詩詞傳承要完善,已經刻不容緩,這是個很大的工程,要從師資開始,要從小學課本開始。最快的辦法是從孩子們的興趣班開始。讓許多和古詩一樣的藝術、國學瑰寶都能完整的傳承下來。成為我們繁榮富強的基石。永遠傳承下去。

  • 16 # 煙波釣客65

    剛開始詩詞大賽還是有點興趣,畢竟從小到大都愛詩詞,也背得幾百首。之後,懶得看了!為什麼?發現他們只是能背沒有一點自己的作品,也不太見有人吟詩,只是朗誦詩!

  • 17 # 最愛唐詩宋詞

    背詩多了,一定要寫出來!

    我父親是中學語文教師。我上小學的,就開始翻看他那豎版繁體的“白居易詩詞選”。很多字不認識,獨獨把大林寺桃花背了下來,發現背詩有獨到的樂趣。六年級的時候,我寫了第一首打油詩。從93年上師範學校開始,我開始寫了幾首小詩,只是字數像古詩,格律完全不對,偶爾也有幾首現代體。讀大學時,我學習的化學系。大學語文只上了一年,但是裡邊的“長恨歌”我因為喜歡,不停地讀,結果竟然背下來了。一邊背一邊流淚。現在,我的喜怒哀樂,都會用寫詩表達出來。我的幾百首詩,沒有正式發表過,我也沒有太在意,但今年年底,我爭取自費出一本詩集。現在,附上一首與大家分享:《江城行》

    歲月十七載,禍起兩肺炎。彼時名非典,今日換新冠。

    九省通衢處,自古舟馬喧。兩江隔三鎮,龜蛇對二山。樓高舞黃鶴,昔人乘飛天。故人西辭去,遠影盡孤帆!

    秋高長空遠,東湖碧波藍。旌旗遮麗日,戰鼓聲震天。軍運百國至,沙場萬人酣。精兵斗六藝,壯士博十天。凝心格長劍,靜氣拼鐵拳。閃轉搭角力,騰挪相撲間。揚鞭策駿馬,舉槳驅快船。百步穿楊箭,十里鐵人關。嘔血舉盛宴,傾心獻笑顏。樂賓不思蜀,江城多流連。

    一朝病毒起,怪疫暗相傳。醫護少防備,鬼火欲燎原。

    而立李文亮,天命張繼先。洞察明秋豪,仗義敢直言。而立烈士去,天命淚滔天。為眾抱薪者,芳名萬世傳。身患漸凍症,愛妻病新冠。張醫為定宇,鬥戰金銀潭。 事後諸葛易,事前孔明難。杏林多高手,沉吟步難前。戰機稍縱逝,電光火石間。江城滿風雨,千鈞一線懸!

    幽谷綻蘭娟,古稀又加三。行醫起赤腳,入仕五品官。學深封院士,識廣開杏壇。三思諫封城,共危度時艱。

    初戰過花甲,再戰耄耋年。逆行迎巨浪,隻手挽狂瀾。言似及時雨,策如定心丸。民心所向背,國士鍾南山!

    江城響警報,神州次第連。新春無爆竹,門窗少吊錢。親朋自閉戶,隔空報平安。平民居斗室,心向楚雲天。

    拒瘟擺嚴陣,防疫設重關。將軍夜著甲,校尉衣不幹。拜別高堂去,吻離幼子前。醫士皆請戰,無顧命高懸。揮淚剪秀髮,切脈甄病源。烏鏡遮美目,塑繩勒嬌顏。晝夜人不寐,生死兩重天。白衣飄勝雪,十字赤如丹。

    萬民憂荊楚,八方爭馳援。精工皆獻技,善者眾募捐。雷厲風行處,十日火神山。八一軍旗烈,飄蕩風雪間。

    疫起人勿亂,事到爭相擔。欲送瘟神去,智勇必雙全。多難興邦地,悠悠歲五千。時日進庚子,幾夢圓明園。兄弟同心處,其志比金堅。誓與諸君共,復興夢必圓!

    2020年2月10日,4月27日改。天津陳曦

  • 18 # 南人北行

    題主問小時候只要求背古詩,但卻沒有教我們作詩,是不是傳承有了問題?

    我認為題主對“傳承”有一定的誤解,傳承的方式有很多,有保留文獻等物質載體形式,有如經典詠流傳等傳遞內涵和欣賞或審美能力的方式,當然也有活的傳承如戲劇藝術等從業者的形式。

    古詩顧名思義不是現在所寫的詩,由於它創作的時代需求和文化土壤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會作詩的人少之又少。例如我們現在大多人都是從小熟讀背誦詩歌,但頂多做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要說寫詩沒有一定的功底是寫不出來的!因為詩歌有韻腳對仗等要求,莫說對小學生,就是到了大學不是研究古典文學或專攻詩詞的也不會做!

    那有人會說古代曹植七步成詩,駱賓王七歲作詩,那他們怎麼小小年紀,短時間就作出來了?而現在讀了那麼多年的書還作不出一兩句詩來?

    我們說文學形式的變化是跟時代要求相一致的,或者說一定文學形式的興衰反應了時代需求的變化!從《詩經》到《離騷》的先秦詩歌到華麗駢文的漢賦,從工整押韻的律詩到長短不一的長歌宋詞元曲,乃至後來喜聞樂見的評書小說興起,這些都是風雲際會,時代發展的需要!

    以我們熟讀的唐詩為例,一是文學自身的發展: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建安詩風和魏晉風骨的影響,詩歌拋棄了漢賦的駢文華麗之風,更傾向於慷慨激昂,抒發個人情感;另外隋唐朝科舉制度的興起與發展,詩歌作為考察內容,直接促進了詩歌的繁榮,故而詩歌以唐朝為盛。

    再說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也是如此:宋代,由於科舉改革以策論為主,詩歌逐漸失去了繁榮的基礎,隨著市民經歷的興起,更善於抒情的詞大行其道,故宋朝以詞取勝!元朝,異族統治之下的文人沒有仕途晉升之道,只好將滿腹才華放入話本之中,譜以新曲,所以元曲興盛。到了明清,市民階層進一步擴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性極強的長篇小說又應運而生。

    所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貌,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形式。

    當然及至明清,文人吟詩作賦的能力還是有的,只是傳唱程度不如前人而已!那到了什麼時候,古詩徹底退出它活動的歷史舞臺呢?這不得不說到百年前面臨千年未遇之變局的近代中國。

    1840年的鴉片戰爭徹底將中國一分為二,由傳統農業文明艱難轉向西方主導的近代工業文明。為了應對時變,在沉重的民族危機下求存,我們中國人民和文化都做了巨大改變。在經濟上開始了艱難的機械化現代化,在政治上也透過改革或革命走向民主化,而文化領域則來了一場颶風——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形式之一就是用白話文為主的新文學代替文言文為主的舊文學,用新體詩取代了舊體詩!

    一切為了應時變!建國後,我們國家為了適應快節奏的時代發展,還用簡體字取代了繁體字。

    所以時代滾滾向前,文化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看當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資訊化的到來,我們還改變了文字的呈現方式,連紙質文字都有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

    同時網路文化不斷興起,不經常接觸網路的人或許連流行的網路語言都弄不明白。現在要求作古文,寫古詩,不蒂於天方夜談嗎?

    所以,不要糾結,雖有遺憾,但是時代洪流裹挾著人們,來不及思考,來不及退縮,我們早已隨時代奔湧向前!

    古詩詞還是用來吟唱背誦吧,畢竟無論什麼時候,文學形式可以改變,但抒發的情志不會改變!

  • 19 # 簡運書生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小時候只要求背詩,卻沒有教寫詩,卻確實有些問題,不過這也沒有辦法,現在講究實用經濟,吟詩作賦屬於消遣娛樂,往大一點說也不過陶冶情操,花太多時間在上面有點得不償失。

    讀書十幾年,雖然老師有教我們讀詩,分析理解詩意,但從不教我們作詩,但是詩讀多了,模仿著寫誰都可以做到,寫多了自然就會了,有時候靈光一閃,還能出現好詞好句。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利用課外時間多學學,現在也是有很多詩詞培訓班的。報個班可以系統地學習平仄韻律,作詩填詞,還能交到很多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 20 # 雲吹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背詩是寫詩的基礎。只有多讀多背,細細體味,慢慢積累,才會對詩歌的意境以及文體形式有個透徹的瞭解。至於寫詩,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且不論詩歌的意韻,僅就其形式而言,其格式、押韻、對仗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而最重要的,必須能夠熟練掌握文言,運用自如,文言是古詩的基礎。所以,創作古體詩詞並不容易,必須透過大量的學習以及長期的生活積累才行。而這些,似乎並不是一個小學生能夠很好完成的。所以,小時候只背不寫並沒什麼不對。至於說詩詞大賽中只背不寫,呵呵,我只能懷疑選手們的寫作能力了,能寫為啥不寫,對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挽回堅決離開的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