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海彌光

    周身之外皆為雄強之炁可感知,守雌達到自感恍惚內可納天地為雌無二,其白是眼界內一切事物實實展露,此時要明白內在的幽谷湧暗能量不能浮動,為守其黑

  • 2 # 止足居士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是《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裡的兩句: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1、註釋:知雄守雌,雄,比喻剛強;雌,比喻柔弱。憨山注:“物無與敵謂之雄,柔伏處下謂之雌。道超萬物,物無與敵者,故謂之雄;聖人氣與道合,心超物表。無物與敵,而能順物委蛇,與時俱化,不與物競,故曰:知其雄,守其雌。”知白守黑,白,昭然明白,智無不知之意。黑,昏悶無知。憨山注:“聖人智包天地,明並日月,而不自用其知,所謂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2、大意: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強項,卻能安守柔弱,像溪水一樣甘願處於卑下的境地:“雄”比喻尊貴,“雌”比喻卑微。一個人雖然知道自己尊貴顯要,卻仍當保持卑微的姿態,舍“雄”之剛強,取“雌”之柔和,這樣,天下就會歸向他,就像水流匯入溪谷一樣。心中昭然明白,卻寧願處於闇昧:“白”比喻清楚明白,“黑”比喻闇昧無知。一個人內心什麼都清清楚楚,卻就像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好像愚昧沒有見識,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作為天下的榜樣了。

  • 3 # 十字街觀音

    春天來了,魚要交配了,拿一條雌魚,可以引來雄魚。(只為說理,春魚勸君不要取殺)人體呼吸往來,取其中,如其雌魚,同樣可以引來雄魚,比喻釣金龜。

  • 4 # 漢醫宗祖

    這是中國文化的“陰陽理論”延續,雌性者牝牡也,黑白者色根也,知者鮮也。其道為以簡馭繁。負陽抱陰,抱一守靜。

  • 5 # 手機使用者20807360636

    知雄守雌。

    雄指雄關,也叫命門。雌指母,女也!這句話是教人保命,少男女之愛。

    知其白守其黑。

    白與黑相混紫色也!紫氣東來指人的肝氣旺盛。不是天空紫氣飄來,說的是人的肝慢慢恢復了。

  • 6 # 環評紅樓

    雄代表強勢,地位名利,高調。雌代表柔弱,淡泊,低調。知雄守雌,就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不張揚不炫耀。

    唐玄宗與楊貴妃夜夜笙歌華清池,不理朝政。結果物極必反,安史亂政,馬嵬坡下埋冤魂。越國范蠡急流勇退,隱退江湖,躲避勾踐之圍剿,終成一代儒商鼻祖。

    白代表高雅,素潔,孤芳自賞;黑代表自嘲,與群眾打成一片。《紅樓夢》的妙玉潔癖成性,劉姥姥喝水的杯子立馬扔掉,不拿別人放在眼裡,最終被強盜掠去,還能潔個球?

    及時雨宋江見了降將就給鬆綁,好茶好酒好伺候,一副謙恭禮賢的模樣,終成一百單八將之首。劉備心地虔誠三顧茅廬於諸葛亮,帶領百姓大遷徙躲避戰亂,才成就三分天下有其一。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或物損之而益,益之而損。”就是說皇帝們常稱自己為寡人,這是貶低自己,實際是為了拉進與百姓的距離,是標準的厚黑學。

    有很多俗語可以佐證“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的道理:大丈夫能屈能伸,識時務者為俊傑,不欺詐,不裝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明朝經學家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擒心中賊難。做好自己,才是最高的安排。

  • 7 # jafsdh

    守陰助陽,也就是穩中求變,然後才能變中求穩。穩–變–穩,這是正道。萬事萬物在平衡穩定中求發展,這才是自然之道,開悟的思想境界,自己變得越來越小,而世界變得越來越大。

  • 8 # 平淡167191170

    要人守道,分理陰陽。

    雄是陰中陽生,雌乃先天一氣。知而不採,是謂“知其雄”:守而自來,是謂“守其雌”。

    人本清虛,清虛陰升,清虛陽降,陰昇陽降,其德乃長,真常不離。嬰兒氣未定,五臟未全,皆虛空也。人能無五臟者,方能“知其自”而“守其黑”。以嬰兒為天下抱道之式。要人能象嬰兒觸物不著,見境無情,道得淳化,反歸於無極,而合太虛之無為,知其白,不若守黑,白能易染,而黑無著,靜到白時,如月返晦,到晦時收斂之象也。老子教人無為化淳,聽生化之自然,不假勉強。

  • 9 # 尋藝持久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這八個字是太好理解了,這是大白話,半奌深意都沒有。

    雄為陽,白可稱陽。雌是陰,黑可認是陰。

    陽是氣,陰為液。

    陽氣足,固陰液不外瀉之意!

    大白話是也,何有深意?

    不懂就說不懂,別亂懷疑。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10 # 酺客

    何謂“修道之人”?竊以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與能力,不斷改善自己的行為與做事方式,不斷修正自己的心態與價值觀,這就是在“修道”。換句話說,凡是在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稱為“修道之人”,我們都是修道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語出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原文為: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地球人都知道,《道德經》為道教聖經,是每個修道之人必修的行動指南和綱領性檔案。那麼,這段話表達了什麼思想,如何用它來指導我們這些不斷奮進中的“修道之人”呢?

    原文解析

    不囉嗦,先看關鍵詞:

    知與守:老子宣揚“知守合一”,後世逐漸演變為“知行合一”。那“知“就可以理解為“認識事物的道理”;而“守”,就是行動或實踐。雄與雌:可以理解為“強與弱”,但強弱是明顯對立的,在理解上達不到雌雄的對立統一效果,就像“一山可容二虎,一公一母”一樣,對立而統一,和諧而共生。常德:得道之人的自然狀態。谿:同“溪”。無極:“無,名天地之始”,無極就是“道”,是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器: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大制不割:不割裂事理,僅使萬物各遂其性。

    然後,翻譯翻譯:

    修道之人,能認識到自己強橫的地方,反而柔弱、低調的做人做事,就已經算是得道,像嬰兒一樣,迴歸到自然狀態下了;

    能認識到自己光明偉岸的一面,也要不斷的對自身的陰暗面進行修正,進而成為標準和模範,就不會犯下與自然規律相違背的錯誤,做人做事符合正確的價值觀和自然規律;

    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獲得的榮耀,更要以自己的不光彩作為鞭策,讓自己不斷的成長,在各個方面都能符合大道,達到與自然規律統一、和諧共生的狀態。

    這種狀態可以讓人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以正確的方式應對,如果位高權重的人瞭解這些,一定能夠統御各方,使人民生活自然美滿。這就是治理天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尋求和諧共生的道理。

    如何理解

    前面已經說過,每一個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都是修道之人。如何修道?提升能力、改善行為、修正心態,就是修道的關鍵。

    強勢時,要剔除蠻橫,懂得謙卑柔弱的做人;受人追捧時,要檢討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榮耀加身時,要時時銘記曾經的低微,不斷拿過往的痛苦來鞭策自己。

    你的逐漸成長,逐漸強大,你的“道行”就會越來越深,無論為官、經商、務農、修行,高深的道行足可以讓你成為行業的翹楚,即便沒有實權在握,也是意見主體、精神領袖。

    當你的弱點減少至幾乎沒有時,你就是和諧而自然的,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基本的行為規範,一言一行都符合普世的意識形態,你也由此完成了從“修道之人”到“得道高人”的自我昇華。

  • 11 # 粵北空谷

    知雄守雌與知白守黑是同一個意思,天地萬物分陰陽,雄、白為陽,雌、黑為陰,即知陽守陰之意。要想理解其真正意思,建議去讀《道德經》河上公注本,那是最接近經文字意的注本。今人所注,謬之遠矣。

  • 12 # 蘆山竹老土

    道德經中提出的知雄守雌,執白守黑中喻義的理解,是認知世上萬物的最好的方式,方法。知雄守雌和知雌守雄,執白守黑和知黑守白都是同一個道理。都是用二點論來等候事物的發展的展現,這不光是修道之人,而是大眾人群都應知曉的一種好的方式。

  • 13 # 生活百科大全書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白話】

      知雄守雌可以為天下的溪流。作為天下的溪流,大德將會不離身,最終歸復於嬰兒。知白守黑可以為天下的榜樣,作為天下的榜樣,於大德相差無幾,最終歸復於無極。知榮守辱,可以為天下的山谷,作為天下的山谷,大德圓滿,最終歸復於本來。若散去本來,則可以為器,聖人用了,就會成為官長,所以國家法制是不可以割裂的。

      【深入解讀】

      天下溪,老子說,水善利萬物,故幾於道,所以此處的天下溪一種善利萬物的狀態,因為可以利萬物,故而常德不離。老子又說,無名為天地始,有名為萬物母。無名為陽,有名為陰,知陽而守陰,為何?無名有生化天地之功,有名具生化萬物之德,若要歸根源,需要大德相匹配,又或者說需要進德而入無名之境,故而知雄守雌。嬰兒形式全憑本心,所以嬰兒的行為是最接近自然無為的,故而老子在這裡用了復歸於嬰兒。

      天下式,老子說,聖人抱一而為天下式。一為陰陽未分之時,一念未起之處,所以聖人抱一則在天下可以不偏不倚,中正仁和,可以為天下榜樣。是非黑白,善惡兩邊,聖人知白而守黑。是聖人黑嗎?是聖人惡嗎?這裡的黑不是說聖人黑,而是聖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為何聖人在世人眼中會有黑、惡的形象呢?聖人抱一,行無為之事,故而在有為世人眼中很多時候是無法理解的,但是聖人當然知道自己的行事,但卻能夠默然無聲,故而可以為天下榜樣。如此行事於大德相差無幾,最終會歸入無極,也就是道。

      天下谷,老子說,穀神不死謂之玄牝。我在第六章的解說中說過,谷就是道,神就是靈,穀神不死的意思就是一點真靈默默運化,這個就是玄牝。那麼天下谷也就是天下道的意思了。知榮守辱,諸葛亮正是因為知道知榮守辱,所以他騎虎難下,遇到個扶不起的阿斗,加之當時的境遇是內憂外患,所以縱使南征北戰,到頭來還是抱憾身死,可嘆可悲呀!。若是諸葛亮當時是在曹操或者孫權身邊,也許天下早就一統了,奈何,奈何!!不過也正是諸葛亮知榮守辱成就了他的英名!

      我們還是舉個成功的例子吧,文王當初被羈押在朝歌城的時候,知榮守辱,硬是被囚禁了整整7年,甚至還被迫要吃自己的兒子!也許大家無法理解,老實講我從情感上也無法理解,當時要是我寧可死也不會吃自己的兒子,但是聖人之境不可妄自揣測,我在這裡給大家解說道德經也是從經文去解讀道理,畢竟我也不是聖人。

      文王7年的知榮守辱,終於換來了後來的改天換地。而在這7年之中,文王也完成了後天八卦。知榮守辱的7年,讓文王為天下谷,天下百姓皆知文王被殷紂王囚禁於朝歌城內,也正是這7年,天下百姓心之所向,文王常德乃足!故而可以再歸西岐!

      天下谷是天下道,道源生化萬物,故而有大德。天下的道結匯於此,德豈能不足?有道有德,如何不能歸於本來?

      最後一句,就是樸,也就是本來發散,也就是大道又開始生化萬物。還是來舉個栗子吧,文王推翻了商朝的統治,這叫歸於樸,然後又開始新的政令,新的建設,百姓開始新的生活,這叫樸散,樸散則為器,此處的器,可以大致理解成是一個景象、狀態,因為樸散之後也就是百姓開始新的生活,舉國上下皆是一片盛世景象,如果聖人用了話,他就不是聖人了,就會成為一個官長(就是當官的)了,所以呢,想要舉國上下一片盛世景象,那就不要讓國家割裂。

  • 14 # 山河先生看手相

    如今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爭強的教育,而對於修行人來說,卻恰好是相反的——知雄守雌。“雄”在這裡表示主動、強勢、爭先、爭高;“雌”在這裡表示寧靜、守柔、低調、溫和。

    有道的人在明白了爭“雄”是怎麼回事後,就會心甘情願地去守“雌”。因為守雌的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不爭,只有不爭才能積蓄氣足、精滿、神豐,避免在無謂的爭奪上消耗。

    根本目的上的不爭,才能得到比爭更多百倍的實際利益;根本意義上的不爭,才能讓財富、人才、資源歸附。所以不爭才符合道,符合常德這個永恆的德行。

    這樣不斷按照不爭的路線走下去,就會復歸到嬰兒單純的狀態,迴歸到人人都願意來奉獻愛心的喜悅狀態。

    《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人人都愛光明潔淨,但如果只要白天而抗拒黑夜,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所以對於修行人而言,卻要知白守黑。“白”在這裡表示乾淨、純潔、Sunny;“黑”在這裡表示混沌、糊塗、韜晦。

    有道的人在明白了“白”是怎麼回事後,就會心甘情願地去守“黑”。特別是身為領導懂得韜晦後顯得糊塗,才讓下屬有顯才幹的機會,也才能真正看清什麼人是什麼樣。俗話說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15 # 朗朗歌

    有物渾成,名謂之玄。當知初心無生滅,增減垢淨。道之者,自然也,生定而死,知雄則處柔,知陽則居下是生之道。故明魂之於體為人,離則為屍。魂之迷者為陰為黑,魂之靈者為得,為光為陽。得者居德而行生生不息之氣,稱仁智者。

  • 16 # 三點水981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上篇《道經》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後邊還有一句“知榮守辱”,這句話告誡我們做人要低調,時刻秉持謙讓的觀念,要懂得無論是在社會生活還是工作中,為人處世既要知道雄強的好處,也要安於雌弱的地位;既要知道光明的好處,也要安於闇昧的位置;既要知道榮耀的好處,也要安於卑辱的地位。只有這樣去做,才能使自己成為人上人,身邊才會聚攏人脈,能夠得到眾人的擁戴,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這句話,老子著重闡述了自己素來秉持的保守、謙讓的觀念,極力強調柔弱和退守,提倡守雌、守黑、守辱。從根本上來說,這些倡導還是由老子的“無為”觀念所決定的。在老子的哲學裡,“柔弱勝剛強”,這是有明證的。古往今來,有多少大國對小國保持低姿態,最終兼併了小國;又有多少不起眼的小國都曾以卑下懦弱的姿態對待大國,最終還是攻取了大國。老子認為,真正的大國,總是處於下流的地位,因而天下才都歸附於它,就像河流歸於大海一樣,因為大海的位置是最低的,所以才會“百川歸海”。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這句話,守雌、守黑、守辱是與知雄、知白、知榮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說明處於雌弱、闇昧、卑辱的地位,不是一種被動結果,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居於這樣的地位,並非是自己的無知和無能,而是自己清楚事情的另一面所做出的正確選擇,這種選擇是自己心甘情願的。這樣,由於自己處下的低姿態不與他人比、不與他人爭,反而容易得到大家的擁護和愛戴,其結果就是“不爭而勝於爭”、“處下而勝於上”了,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處世哲學。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這句話,還告訴我們行為處事應當順應萬物的自然特點,而不可扭曲了它們的本性。待人接物,也要遵循大道規律,加以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預期目的。至於老子的這句話,大家究竟能夠從中得到多大的教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用這種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那還是要看個人的修行有多高了。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17 # 隨緣194413242

    問題是沒有找到自體的雌,當然修行是針對男性的 。所謂知其雄是知道自我,這個自我是針對男性的 至於那個雌是發現自體的雌,這樣才能領悟陰陽一體,所謂一。

  • 18 # 趙日金141

    天地萬物,都是道生的子。

    道德經裡,無男女二字,而是,牝牡,雌雄。母為雌性,子為雄性。

    道為天下母,天地萬物為子。道與天地為母子關係。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大白話,拎拎清啊,別搞錯了,別黑白不分,大小不分。

  • 19 # 西部林飛

    雄雌 黑白是一對比喻,是事或象之內容兩性質之別。彼此瞭解運用二者關係,互生互制,共存轉化。修道者深解而告世人。

  • 20 # 馬振廷1

    問的是修道之人,是俗道分家。俗,道,不能混為一談。佛家,道家,是指成佛證道或稱佛仙之類,可稱得上家。一般和尚道士只不過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侍候道埸傭人。經濟運營為賺財。不能稱家。

    雌雄,陰陽,玄牝,乾坤,日月,震巽,艮兌,公母,黑白,表裡,鉛汞都有相同之處。老子多處應用,都是用來解釋道德的。知其雄守其雌,古時就有女性比男性長壽。再者男人強壯多死在戰埸白骨堆,女士守弱雖守寡但比強壯戰死疆埸的男人要長壽的。守雌守弱守長壽的意思。

    知白,是明白知識事理。守黑,把所有的知識思念執著妄想統統忘掉,為減負入靜守靜篤,黑什麼也看不見無的意思,黑中無一物,是眼看不見,無裡是有的。守黑守無也。無我無它是進入道的法門,稱眾妙之門,入道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mate30螢幕真的很傷眼嗎?用的人回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