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因為太子是李建成,名正言順繼位。然後要求李世民作為太子再繼位,類似於宋朝趙匡胤和趙光義那樣的情況,至少不會那麼血腥。
13
回覆列表
  • 1 # 神天天無聊

    你知道李建成和李世民差多大嗎?

    只有10歲左右

    誰先死都不一定呢!

    而且現在看來當初玄武門之變更多的是底下人鼓動的

    對於兄弟倆來說並沒有到非死一個的地步

  • 2 # 仁者厚德載物

    關鍵是李淵捨不得讓位,如果李淵做太上皇,讓李建成繼位皇帝,立李世民為皇太弟,這樣的方案是可行的。

    李建成性格仁厚,有一次李世民跟隨李淵去李元吉家,李元吉派大將宇文寶等埋伏在家裡準備殺死李世民,是李建成阻止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一命。

    可見李建成對李世民這個弟弟還是非常愛護的,而且李建成並不像李世民那樣狠毒自私,李建成曾經對李元吉說繼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既然李建成能願意立李元吉為皇太弟,如果李淵讓李建成立李世民為皇太弟,李建成肯定會接受的。

    只是李淵讓李建成立李世民為皇太弟這樣的方案,李元吉肯定會強烈不滿,因此李淵最好像北宋那樣弄個金匱之盟,李建成死後李世民繼位,李世民死後李元吉繼位,這樣的方案才能皆大歡喜。

    但是眾所周知,北宋的金匱之盟最終並沒有實現,傳聞趙光義燭影斧聲謀殺了趙匡胤,篡位以後又逼死弟弟趙廷美與趙匡胤的幾個兒子。

    因此李淵如果讓李建成繼位,然後立李世民為皇太弟,很可能還會發生玄武門兵變,只不過因為李建成已經是皇帝,李世民要發動玄武門兵變取得成功的難度會更加巨大。

    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過於仁義往往沒有好結果,比如金朝的金太宗死後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大哥金太祖的孫子,結果金太宗的兒子全部被殺。

  • 3 # 小龍女5505

    即使唐高祖李淵提前讓位於太子李建成,一併要求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這根本行不通,李世民能力太強、才華韜略太高、戰功威望都遠勝於太子李建成,是他皇位的最大威脅。所以如果李建成即位,他會想方設法除掉李世民,決不可能立他為太子。

  • 4 # 全新的夢想之啟航2020

    首先你的這種假設幾乎是不成立的,因為歷史就是歷史不可能重演;即便是這種假設真的成立那也僅限於唐高祖李淵在位期間;李建成礙於自己父親的面子不能明目張膽的對李世民下手,那麼一旦李淵退位或駕崩後,新皇李建成一定會找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李世民這個“待位太子皇太弟”處理掉。

    畢竟俗話說得好,鐵打的皇位流水的太子嘛;因此既然李淵可以以自己的帝王之尊迫使“即將繼位”的李建成立自己的弟弟李世民為“待位太子皇太弟”,那麼同樣的道理李建成如果真的成為皇帝也可以以自己的帝王之尊隨便找個理由廢掉李世民的“待位太子皇太弟”的封號。

    真的不得不佩服你的想象力,不得不說你的想法真的是夠天真的;你知道什麼叫作“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嗎?

    對於所有的帝王而言,皇位是不容他人窺視的,皇權是不容與他人分享的;無論對方是那些功高震主的驕兵悍將還是自己的同胞兄弟。

    你真的覺得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真的可以順利等到自己的哥哥李建成駕崩然後自己繼位為君嗎,看來你真的應該去普及一下歷史知識和帝王權利遊戲的基本規則了。

    你覺得如果唐高祖李淵真的提前把皇位讓給李建成的話,那麼他還會有機會讓新皇李建成立李世民為“待位太子皇太弟”嗎?

    其次即便是你的這種假設真的成立,李建成繼位為君李世民也順利的成為“待位太子皇太弟”;那麼你覺得等李淵駕崩之後李建成徹底穩固了自己的皇位之後,還會讓李世民繼續活著舒舒服服的做所謂的“待位太子皇太弟”嗎?

    其實,所有的帝王對待自己的部下都是可以共患難但是絕不可能同富貴的;同樣作為帝王的他們也絕不會允許別人窺視自己的皇位,哪怕彼此是親兄弟也不例外;這既是帝王的權謀之術也是千古不變的歷史規律。

    回顧歷史你就會發現,無論是秦二世胡亥、漢高祖劉邦、魏文帝曹丕、隋煬帝楊廣、北宋太宗趙光義、南宋高宗趙構、明太祖朱元璋、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還是今天問題中的主人公最後成為大唐皇帝並被後世譽為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他們順利登上帝位成為千古帝王之後;他們又有哪一個真心的善待過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功勳戰將和自己的同胞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人的呢?

  • 5 # 狼牙土豆大溼

    爭皇位難道僅僅是建成和世民之爭?那是東宮和秦王府之爭。兩個軍政集團之間的傾軋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就算東宮願意讓秦王府繼位,你覺得秦王府的人敢信東宮?兩個集團互相下絆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政治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 6 # 歷史堆中的胖子

    這樣做除了會激化矛盾讓衝突立刻就爆發,沒有任何的作用,甚至會更加血腥,造成的波動更大。

    我們必須知道,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罷,他們自己本身也是想當皇帝的,並且他們兩個都有自己的班底和武裝力量,有自己的文臣武將勢力,。再加上人的天性就是自私的,沒有任何一個皇帝不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那李建成有兒子嗎?是有的,還不止一個,那李建成真當了皇帝會不會想傳給自己兒子?肯定會啊。那怎麼辦?還得想辦法幹掉李世民。可問題是李世民也不會答應這個安排,他自己有老婆孩子,有文臣武將,他的文臣武將也有自己的老婆孩子,如果不想全家死絕絕,那還得跟李建成對著幹,既然遲早是幹,當然不能在李建成當皇帝后再幹了,因為那樣是造反。所以如果李淵宣佈明天就讓位給李建成,李世民當天晚上就得召集兵馬去殺李建成,不然哪怕得了皇太弟的封銜也得死。

    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吧,他們都是從戰爭年代過來的,雖然李世民很能打仗,但其實李建成也不差,這裡網友可不要被隋唐演義給迷惑了,誤認為李建成是膿包,其實李建成在唐王朝建立的過程中功勞並不小,文治武功也不比李世民弱。可以說兩個都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不怕死人,如果在皇位歸屬還沒有明確的時候,雙方還能有一個緩衝,但一旦明確,那就是生死存亡的鬥爭了,不說別的,為了老婆孩子能好好活著也是必須得打的。

    只能說別投生在帝王家,別忘了,即使是趙光義也是在趙匡胤死後即位的,而趙匡胤的幾個兒子結局大家可以查下,記住,皇位歸屬向來是血腥的。

  • 7 # 天晴愛睡覺

    這種辦法是不可行的,李淵做不到。

    李淵是極其貪戀權力的人,不然用不著扶植李世民,直接讓位給李建成就可以了。

    李淵是靠兩個兒子打天下,當他發現李建成羽翼已豐,自己感覺到權力不安全;

    於是,在之後他刻意扶植李世民,讓他立軍功,讓他開府;

    李淵本來是引虎驅狼,結果培養了兩條猛虎;李世民如果不是為了名聲好聽,早就殺了他了。

    題主不要替李家操心,這就是當皇帝的代價,題主好好幹活奔小康,自己當皇帝家族互相殘殺這種苦惱,你永遠不會有。

  • 8 # 化州大叔

    絕對行不通,這樣一來李建成就更忌憚李世民,必除之而後快。而李世民這樣有抱負王者也是不甘心等待的,不會把命運交給時間,萬一活不過李建成或者李建成就給他的時間太少無法實現其抱負,這樣是他無法忍受的。我一個小市民都能嗅出其中的奧妙和兇險,李世民不可能沒有這個嗅覺。

  • 9 # 大師6692

    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這不僅僅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間對皇位的爭奪。這已經是以李建成為代表的太子利益集團和李世民為代表的秦王利益集團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了。結果只有你死我活,沒有任何其他可以轉圜的餘地!李淵即沒有在開始的時候就掐滅這兩黨鬥爭的頭,在後時已經沒有任何好方法去阻止了。不管支援那一方都會導致朝局的失控,而他的結果也必然是自己的失勢乃至被勝利的利益集團軟禁(就如史實中李世民做的),所以個人認為李淵對此是心知肚明的,他只所以不做任何動作,打的是在生時透過自己儘量的在兩派間做出平衡,一旦自己死後,兩眼一閉,兩腳一伸,隨兩個兒子怎麼搞,自己眼不見心不煩!準備稀泥活到死!

  • 10 # 西門吹灰2020

    這個問題中,提問者想透過“傳位”與“立儲”的並行,達成一種平衡,來化解李氏父子由於皇位而產生的矛盾。顯然不可行。

    宋太祖 趙匡胤

    “兄終弟及”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確實有一些朝代曾嘗設想過,但在大一統的主要朝代裡面,最終只有宋初的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得以踐行。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他是如何當上皇帝的這個問題他自己很清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周世宗柴榮駕崩後,即位的周恭帝柴宗訓才剛七歲。他登基後,皇子也都很小。為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決定培養弟弟趙光義為潛在接班人。但實際上,隨著趙德昭的成年,在傳位給誰的問題上他有過動搖。直到他離世都沒有明確立誰為太子。趙光義的即位也給後人留下了“燭光斧影”的迷案。

    燭光斧影

    而李氏父子的情況顯然不一樣。李淵晉陽起兵反隋後,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被任命為左領軍大都督和右領軍大都督,可以說左膀右臂,地位差不多。李淵軍隊攻入長安後,先找了個傀儡皇帝做鋪墊,第二年廢隋建唐,這個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兩人的地位有了變化: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李世民被封秦王。隨後,李淵派倆兒子開疆拓土,消滅割據勢力。正是這個過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實力發生了很大變化。

    太子 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先率軍消滅了隴西軍閥薛舉、薛仁杲父子,打下西北地區;又打下了劉武周、宋金剛的割據勢力,鞏固了北方地區;然後,馬不停蹄地掃除了盤踞在河北的竇建德和河南的王世充,平定了中原地區。

    唐太宗 李世民

    竇建德的部下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作亂山東。李建成聽從魏徵建議,請戰征討,大獲全勝,消滅了劉黑闥,平定了山東地區。相對李世民的南征北戰,李建成在做了太子之後,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戰績也就是平定了山東。

    問題就出來了:論長幼,李建成是長子,而且已經被封為了太子;而論軍功,李世民的優勢顯然是壓倒性的。正因為李世民功勞太大,遭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聯合排擠。雙方摩擦不斷,最終導致了“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

    從整個過程中看,李世民要的是皇位,並且,他有足夠的軍功和力量來取得皇位。他跟李建成差九歲,怎麼可能去等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反過來說,即便李淵提前退位,傳位李建成,同時立李世民為太子。李建成這個皇帝並不好當,他如何與這個無論是在軍功還是在人才儲備方面都遠遠超過自己的太子並存呢?

  • 11 # i閒庭信步

    唐高祖李淵出身於北周貴族家庭,世襲唐國公,又長期經營山西,從本質來說,一直都是隋朝的地方軍閥勢力,隋朝末年趁社會動盪,各路起義頻繁,隋朝政府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在太原起兵,逐步收服關隴地區,進佔長安,再消滅其他割據勢力,創立唐朝。

    一、首先來看李世民在隋朝建立初期的表現《新唐書·高祖本紀》記載:“煬帝南遊江都,天下盜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陰結豪傑,招納亡命,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計已決,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懼不見聽。高祖留守太原,領晉陽宮監,而所善客裴寂為副監,世民陰與寂謀,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過寂飲酒,酒酣從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驚。”從這裡可以看到在李淵決定起兵之前,李世民就意料到隋朝必然滅亡,私下聯絡劉文靜和裴寂商量動員李淵起兵的事情,所以說李世民不光是李淵起兵的直接參與者,還是謀劃發起人。

    二、李世民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戰場上得到充分發揮,《新唐書·太宗本紀》記載:平定竇建德、王世充勢力:四年二月,竇建德率兵十萬以援世充,太宗敗建德於虎牢,執之,世充乃降。平定劉黑闥勢力:五年正月,討劉黑闥於洺州,敗之。與突厥和談:七年,突厥寇邊,太宗與遇於豳州,從百騎與其可汗語,乃盟而去。李世民為唐朝的建立和內外穩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軍事指揮,平定各方軍事實力方面發揮的作用無法替代。

    三、李世民在一步步的發展中建立壯大了自己人才機構和集團勢力,玄武門之變,司馬光《資治通鑑·唐本》記載:“世民令無忌密召房玄齡等,曰:“敕旨不聽復事王;今若私謁,必坐死,不敢奉教。”世民怒,謂敬德曰:“玄齡、如晦豈叛我邪!”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往觀之,若無來心,可斷其首以來。”敬德往,與無忌共諭之曰:“王已決計,公宜速入共謀之。吾屬四人,不可群行道中。”乃令玄齡、如晦著道士服,與無忌俱入,敬德自它道亦至。

    所以說李世民以因其突出的貢獻和個人才能,既是皇權穩定的建立者,也是皇權的最大威脅,即便李淵傳位於李建成,作為對皇權的最大挑戰,李建成必然會想辦法消除這方面的威脅,以李世民的性格更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為了登基,主動出擊,奪取皇權,這種權力鬥爭是無法避免的。

  • 12 # 老趙大趙趙建明

    不可行。李世民統兵打仗,打下了江山,手握重兵,功高權重,李淵應面對現實,立李世民為太子,其他二子賜金外派,自己也找個藉口,退居二線做太上皇,完全交權給李世民並全力支援。誠如是,則家國兩存,子孫平安矣。

  • 13 # 張正鋒ZZF

    不可能,除非李淵和李建成能下得了狠心把李建成的兒子殺完,且保證李建成以後不會再生育。即使如此李建成還有個弟弟李元吉,也會對李世民產生威脅,那麼李淵還得把他和他的子孫全部殺完,這樣算下來和玄武門之變後也差不多了。既然如此李淵何必要背這個鍋?甩給李世民不是更好嗎?其實站在李淵的角度上看,他好像也沒得選了,李世民野心勃勃,李元吉虎視眈眈,都對皇位有了覬覦之心,要麼李世民被殺,那麼李建成的位置暫時穩定,未來哪天說不定李元吉會來個政變,幹掉李建成。所以對於李淵來說,無論怎麼選結果都和玄武門之變差不多。

  • 14 # 竹杖芒鞋大頭

    誠邀!這個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難度太大,涉及的利益太多,而且更容易滋生出骨肉相殘的悲劇!

    中國古代一般都是父承子繼的,皇帝沒有兒子才會從最近的皇支血脈中挑選出適合的人繼承皇位!而且這個過程一般都是在皇帝死後,按照皇家與德高望重的大臣共同商討決定。

    李建成是有兒子的,讓他死後傳位給李世民,太難了。明朝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孫皇后在於謙等相干大臣決定立朱祁鈺為新皇,前提時太子依舊得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可是後來結局大家都很清楚,朱祁鈺坐穩皇帝后,想要廢掉哥哥兒子的太子地位,讓自己兒子朱見濟當太子,這時朱祁鎮也已經被放回來了。再後來朱見濟早妖,朱祁鈺身體也不行,一幫子野心家發動奪門之變重新復立朱祁鎮當了皇帝。整個過程兄弟為了皇位,鬧翻臉,兄弟相殘,一幫有能力的大臣被搞掉,大明元氣大傷!

    趙匡胤當皇帝后一直沒立太子,但是他的兩個兒子趙德芳和趙徳召都已成年。趙匡胤暴斃後,其弟趙光義當了皇帝,坐穩皇位後,為了想要自己兒子當皇帝,直接逼死了哥哥的兩個成年的兒子!

    漢景帝劉啟在位時,他的母親竇太后想讓景帝死後傳位於梁王劉武,也就是景帝的親弟弟。在竇嬰的攪和下事情沒成!這件事以後景帝與其母親、弟弟關係極具惡化。搞得漢景帝一生都提防這個弟弟!

    如果李淵那樣做了,不僅不會緩解李氏兄弟之間的矛盾,反而會進一步激化兄弟矛盾!最終還會引起兄弟子侄相殘。而且李世民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人氣,勢力已經對建成構成威脅,李建成若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搞點李世民,而李世民這樣的英主也不可能坐以待斃,唐初政局並不穩定,北邊強大的突厥隨時可能巔峰這個新生政權!外部威脅存在,內部不可能自己給自己留下隱患。所以綜合來看,李淵不會那樣安排,那樣做等於把唐朝往火坑裡推!

  • 15 # 史海左拾遺

    我覺得不可行,李世民集團的能力太強,手下謀士、武將都優於李建成集團,李建成所恃的只是乃父給的太子之位,能力差點的順勢而為,理所當然地認為將來的皇帝非他莫屬,才跟了李建成。李建成這邊好象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李元吉和魏徵。再看李世民凌煙閣上的人物,徐世績、尉遲恭、長孫無忌、程知節這些驕兵悍將,能屈就李建成領導?就算立了李世民為皇太弟,兄弟年齡相差不大,等李建成自然死亡,估計李世民也差不多活到頭了。這麼漫長的等待,兩大實力集團不會產生半點磨擦?這李建成得有多高超的領導藝術?想長期平衡好各方利益,不要說遠在古代的唐朝人,就是今人也做不到。要麼李建成當上皇帝后,拿出武則天那種狠勁來,清除李世民嫡系,要麼李建成早早地退到幕後當太上皇,當太上皇上就安全了嗎?答案是肯定的,參看明朝的朱祁鎮。所以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玄武之變是大勢所驅,李世民是眾望所歸,只是李世民已經殺了李建成,就不該殘害自已的子侄,這一點做得實在不地道。

  • 16 # 愛看愛思考

    異想天開的想法!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私人恩怨了。是東宮太子集團和李世民的天策府集團之間的鬥爭,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樣一來就註定了不可能會和解的。至於說,李建成和李世民,他們只不過是兩大陣營之間的代表而已。這樣天真爛漫的想法?最好不要去搞政治,不然你怎麼死都不知道!

  • 17 # 老天爺的眼睛

    只要李世民集團有挑戰中央的實力,除了讓李世民當皇帝,李淵怎麼做都沒用,就算李世民不想動手,手下人也會推著他往前走,只有李世民黃袍加身,他們才能出人頭地,戰爭中出來的人都是不要命的賭徒。玄武門之變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對大唐子民損害最小,否則有可能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老百姓就遭殃了

  • 18 # 友了愛

    李淵算是沾了兩位兒子的光,無驚無險不傷腦的就做了大唐開國皇帝,幾手是揀了個現成的皇位!當兩個兒子為爭皇位大打出手時他居然還穩坐釣魚臺!他淡定的接受了血腥的結果,然後還全身而退成為大唐第一任太上皇!李淵太識時務了!

    李淵若是提前退位讓李建成上位,那麼大唐極有可能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因為李建成不會容忍李世民的強勢存在,也不會立李世民為後繼之君,李世民也不會屈居人下!兄弟二人已勢同水火,旁邊還有一個惡虎相視的李元吉!他巴不得李建成和李世民鬥個兩敗俱傷,他好趁機一舉擊殺掉這兩人,然後他如願登基君臨天下!李淵對他的兒子們瞭如指掌,他預設李世民為繼任者,但他不能明言,只有李世民奮力一搏讓其他人無話可說,他才能甘願讓位!只不過,他低估了兄弟三人火併的殘忍度,結局太過血腥了,但是,他轉念一想, 李世民擊殺掉兩兄也算是免除了無窮後患!他對李世民稍加責怪之後就坦然退位,以此換得個安穩的唐朝江山!

  • 19 # 平淡快樂888

    第一步李淵讓位給李建成就不可能。因為皇位的誘惑力大到極致!唯我獨尊、主宰所有的人、三宮六院、驕奢淫逸。除非沒有辦法了,是不會有人主動讓位。

    第二步,李建成讓李世民當太子。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李世民是唐朝統一戰爭的統帥,主要戰役都是李世民指揮的。在唐軍主力部隊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時是皇帝的兒子,元帥軍銜。主要軍事將領,都是其在戰場上拼殺的兄弟。所以,主要將領不會聽李建成的,李建成指揮 不動唐軍主力。指揮不了軍隊、有皇子李世民在,李建成的死是必然的。

  • 20 # 老夫常談

    這顯然是不可行的,首先李淵出身於高官地位顯赫,能力也出眾,所以造反成功成為大唐開國皇帝,竟菅在造反獲取天下的過程中,建成、世民都不同程度作出重要作用,但必定李淵的決策作用,和統率等方面的關鍵作用也更為重要吧?所以李淵提前讓位給建成,這種假設根據不可能發生,再說在皇權面前無父子,李淵年紀又不老。還有即使李淵讓位給建成,立世民為太子更不可能。李淵也不可能插一槓子搞這事,從夏代啟建立世襲制都是父傳子家天下,建成也非等閒之輩,咋能同意立世民為太子這種奇怪安排。後來出現玄武門兄弟互相殘殺之事,只是李淵失算,不能說是李淵無能所至,正所謂政治搏鬥,強中更有強中手,都有想不到之事在歷期歷代都有發生,在高明的政治家都有失算之時,正所謂百密難免一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五位北大荒知青抱團養老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