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隨豫而安2020

    題主這是受了日本天皇傳位的啟發嗎?明治天皇提前退位,傳位於皇太子德仁,同時把德仁的弟弟文仁親王立為皇嗣。

    可是現在日本天皇這個位置只是個虛位,並沒有實權,而且說到底也只是他們一家子在爭,並沒有太多人會參與其中。

    而大唐的第二任皇帝這個位置就不同了,那個是貨真價實的皇帝,而且無論是李淵 還是李建成李世民都有著太多的人追隨,太多的人因為這個而導致他們命運的不同。

    再回到李淵退位讓李建成繼位,同時將李世民立為太子再繼位這個問題本身,這同樣也是不可行的。

    因為李建成繼位就能消除對他那個戰功赫赫的弟弟的忌憚了嗎?而同時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就能放下心來相信他的哥哥不會對他進行清算了嗎?

    同樣是不可能,他們已經相爭數年,彼此猜忌已久,已經是被當時的形勢以及周圍的人裹挾著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了。

    而李建成是有兒子的,如果李世民如果繼位,那他那五個兒子又該如何?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因為原本屬於自己的皇位別落旁家而生出相爭之心,然後再生事端?

    難道讓李建成像後來李泰對他弟弟李治說的那樣為了傳位給李世民,而將自己的兒子殺了嗎?這可能嗎?

    再說李世民繼位之後帝位又應該傳位給誰?是弟弟元吉,還是李建成的兒子,或者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來,李建成的兒子又怎麼才能不被李世民所猜忌,進而被李世民殺掉,看看宋朝的趙光義是怎麼對付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以及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就知道了。

    所以世間哪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想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在皇家相爭是他們的宿命改變不了的。

  • 22 # 銘記恩澤方

    你是在說冷笑話,如果提前讓位給李建成,李建成會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絕對不會立二弟為太子,太子是皇的的兒子而不是兄弟,李淵懂,你不懂!

  • 23 # 方圓論壇

    表面上看,李淵提前退位,並且把皇位傳給李建成,再由李建成把李世民立為太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兄弟相殘的命運,還可以造就一段父子兄弟相宜的美談。但事實上這種假設根本不可能實現,權利的唯一性和私慾這就決定了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不可能會這麼做。

    首先我們先說李淵。讓李淵提前退位?這可能嗎?要知道李淵可是李唐王朝的開創者,在李淵看來,別管自己的兒子多麼優秀,但自己才是李唐江山的主人。李淵為什麼要退位?又憑什麼退位?權利是顆美味的毒藥。任何人在品嚐過權利的美妙之後都不可能放棄已經緊握在手的權利。從歷史上看,李淵是一個權欲心很強的人。歷史上李淵為什麼要偏幫李建成打壓李世民呢?還不是因為李世民功勳太過於卓著了嘛。李建成擔心李世民影響到自己的繼承權。李淵又何嘗不擔心李世民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呢?所以李淵才會如此偏幫李建成。

    再有,李淵雖然起兵之處雖然有點勉強。但在佔領長安後,李淵的野心早已膨脹到無以復加了。尤其在唐朝平滅了其他割據政權之後,李淵權柄在握,成為了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李淵怎麼可能主動退位?李淵不退位的話,除了造反,否則誰又敢勸李淵退位呢?那不是找死嘛。權利都是具有唯一性的。雖然太上皇地位也崇高無比,但哪比的上皇帝一言九鼎呢?所以說,無論如何李淵都不會退位的。

    再說李建成這邊,在李建成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脅之後,李建成就絕對不可能會因此李世民繼續做大。因為李建成的實力遠超於李世民,他如果下定決心要李世民死,那很容易。所以他為什麼要立李世民為太子呢?難道他不會擔心李世民反噬自己嗎?肯定是會的。再說了,李建成立李世民為太子,那麼李建成的兒子怎麼辦,李建成又怎麼可能允許到手的皇位易主他人呢?這裡就說到了私慾。皇帝對於皇位的傳承十分自私,就好像當年晉武帝司馬炎一樣,明知道兒子司馬衷是個白痴。但他不希望皇位落到其他人手裡,所以強行傳位給了司馬衷。這就說明了統治者的私慾,李建成也不可能免俗。

    最後我們來聊聊李世民。李世民會接受給李建成當太子的決議嗎?很大機率上也不可能。原本造反前李淵就答應要立他為太子,結果事情不了了之了。難道李世民還能在接受給李建成當“兒子”。且不說李世民能不能活過李建成。萬一李建成中途返回弄死自己怎麼辦。要知道太子可以立也是可以廢的。照李世民的性格來看,他也不像是願意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中的人。所以提問者所提的問題,乍一看很有道理。但也僅僅是乍一看罷了。

  • 2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方案是不可行的。當事方李淵、建成、世民都不會同意,原因如下:

    一、李淵不會心甘情願提前退位。

    古時皇帝和太子的關係相當微妙。當皇帝天下盡在自己手中玩,哪個願意輕易交出皇權?而且皇帝提早交出皇權,原太子新皇帝對你還是有所忌憚,到時自己的性命也有危險。當然直接被刺殺的可能性極小,這樣全國影響太大,原太子建成又要背上弒父的惡名,但在你船裡做點手腳什麼的還不是什麼難事。尤且建成和世民本已勢同水火,建成即便上位,仍怕太上皇和皇太弟之間暗同款曲。

    二、立李世民為皇太弟,意味著李世民擁有了李建成薨逝的上位權。李建成不可能容忍的。

    讀者切莫要有李建成寬厚老實的印象。

    李建成的一家滅門的遭遇委實令人同情,但這絕不是李建成憨厚的明證。

    李建成已穩居太子之位,長安是他的根據地,他認為:只要李淵在,李世民翻不了天;只要李淵薨世,自己和平接班,以後以新帝的權勢慢慢收拾老二是沒什麼難度,犯不著老爹在日,就下殺手,殺了老 二,爹爹對他有猜忌,會影響自己的地位,同時也會在歷史上留下殺弟的惡名。完全沒這個必要!

    但要立李世民為皇太弟,在李淵死後建成不會立;在李淵死前立,李建成被逼無奈,可能會立,但李淵一死,建成完全可以把這張合同當擦屁股紙,隨便找個藉口,把合同廢了!道理很簡單,建成上位肯定想把江山傳給嫡系子孫萬萬年,哪願意把江山交於世民之手?況且世民上位,建成子孫還有被滅掉的危險!

    三、李世民也不會善罷干休!

    李世民這個皇太弟,本是李淵逼建成簽訂的城下之盟,一旦李淵退位,建成即位,建成穩坐江山之後,他隨時隨地都能把這份合同當成擦屁股紙!世民要這個空名作甚!世民要的是真金白銀的皇位!李世民不發動政變是不可能得逞的!李世民這個皇太弟不要說去繼承兄長帝位,連保住腦袋也是個問題!

    李世民不僅想保命,而且想登位。只有發動玄武門之變,他的屠刀不僅指向建成、元吉,也指向了李淵,他是個政治家、陰謀家,多年的謀劃,終於取得了最好結局:幹掉建成、元吉,再控制住李淵:你只有傳位給我,一是成年兒子只剩下我,二是不聽話你就會非正常死亡!李淵識事務,世民裝吃素,兩人合成一塊遮羞布。於是乎,父慈子孝,暫時不雞飛狗跳!世民圓滿收工!建成、元吉兩家男丁團滅!

  • 25 # 赫連一航

    想透過提前傳位,兄終弟及的辦法化解矛盾,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並且會加快政變發生。為什麼這樣說呢?

    趙匡胤傳位趙光義不是“兄終弟及”的模範,而是血淋淋的弒兄奪位

    公元976年10月19日,宋太祖趙匡胤招趙光義進宮飲酒,趙光義當晚留宿宮中。20日早晨趙匡胤暴斃。21日趙光義登基,是為宋太宗。這肯定不是個巧合,然而趙匡胤的《太祖實錄》已經被數次篡改,宋太祖之死已經是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之謎。即便如此我們也能從之後的一些事情看出一些端倪。

    “斧聲燭影”的傳說

    《宋史紀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金匱之盟

    宋史記載,杜太后在臨死前,建議趙匡胤傳位給弟弟,這樣避免因為兒子年幼而步柴氏後塵,被人奪權,於是趙匡胤跟兄弟盟誓,死後傳給趙光義,光義再傳給光美。但是“金匱”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開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興國六年九月,並且至趙匡胤死,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已經成年。並且這個計策是當時失勢的趙普所獻,可以想象所謂“金匱之盟”不過是趙光義和趙普各取所需而編制的,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3. 趙廷美之死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趙廷美被揭發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洩露,趙光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而後被揭發與兵部尚書盧多遜勾結,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兩年內搞死自己的弟弟,第一順位繼承人。

    4. 趙德昭、趙德芳兩兄弟之死

    宋太祖趙匡胤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於公元979年被迫自殺,次子德芳又於公元981年無故而死。

    5. 移都之爭

    趙匡胤曾想移都洛陽,原因是他覺得開封無險可守,洛陽更適合做一國之都。而趙光義一句“在德不在險”,群臣附和,趙匡胤知趙光義羽翼已豐,只得作罷。

    所以趙光義弒兄奪位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趙光義讓本該一次流的血,慢慢流了好幾年,這恰是趙光義高明的地方,最大限度保住自己的名聲。

    即便李淵肯讓,李世民也等不了李建成傳位,能逼親爹讓位為什麼不能逼親哥?

    事實上在天下基本大定之後,李淵就開始想辦法補救曾經犯下的錯誤,同時消解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的矛盾。

    玄武門之變前,27歲的李世民的官職是這個: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世民。可以說隨便一個頭銜拿出來就是一方大員,這些頭銜是李世民五年間打下來的,在隋末統一戰爭中,經常披堅執銳,帶著玄甲軍衝陣殺敵,在對薛氏父子的戰爭中,統兵三萬滅了號稱擁兵二十萬的西秦,以八千追擊殲滅宋金剛數萬之眾,虎牢關之戰以三千精銳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順手滅了王世充,直接為唐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五隴阪之戰百騎衝虜陣,驚破突厥數萬大軍。所以此時的李世民已經是封無可封,進無可進的存在,除了李淵把皇位給他,再也沒有什麼能封賞的了。

    李淵在接下來的幾年,主要採用以下手段,抑制李世民的實力膨脹,同時扶持李建成:

    1. 自武德四年,李世民消滅竇建德等主要割據勢力之後,李淵就不再讓李世民帶兵出征,更多的是讓李建成和李元吉領銜,一方面分化李世民的天策府的實力,另一方面壯大太子李建成。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六月,劉黑闥引突厥軍作亂山東。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十二月,李建成於魏州大獲全勝,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突厥頡利侵犯朔州,李淵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駐兵幷州防備。九月,突厥退兵,李建成班師回朝。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突厥侵略定州,李淵令李建成駐兵幽州,李世民駐兵幷州防備。

    2. 玄武門之變前,李淵曾經想把李世民外封,他想要避免兩個兒子之間的爭鬥,勸李世民說:“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且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可是這一切的努力,都因為建成和元吉急於排擠李世民而宣告失敗,李元吉密請殺秦王李世民、李淵不同意;建成元吉收買尉遲恭失敗;元吉使壯士刺殺尉遲敬德失敗;建成元吉誣告房玄齡、杜如晦,導致房杜二人被驅逐;這些讓李世民沒有退路。

    正如毛主席所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血與火,權力也不是一個“名正言順”就能決定,而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沒有足夠的實力作保障,即便是登上至尊之位也不會長久,李建成頭腦異常清醒,他深刻明白如果不用流血手段對李世民斬草除根,他這個太子只不過是個擺設,現在趁李淵還在,李世民還有些忌憚,如果等到李淵駕崩,就真的沒有可以回緩的餘地了。李世民也十分明白,不動手大家還是父子兄弟,一旦動手,輸的一方就是被斬草除根,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子嗣被除絕,而李淵也在兩個月後退位,李淵對李建成李元吉弄權的漠視,讓李世民十分寒心,權力場的平衡關係只要沒人打破,大家就心照不宣,一旦有人率先犯規,失敗了就必然接受懲罰,李淵明白利害,所以不得不退位。

    綜上,實力的懸殊讓一切延緩矛盾爆發的辦法成為泡沫,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都不能夠挽回權力場上的勝敗。李世民前期的忍讓,目的是維繫權力平衡的持續,可是實力弱小的建成元吉如芒在背,更等不急用兄終弟及的辦法延續平衡,所以建成元吉頻頻挑戰李世民的底線,讓短暫的平衡被打破,李世民唯有破釜沉舟方可自保,權力場就是這樣殘酷,不想做魚肉,就去做刀斧。所以李淵提前讓位給李建成並要求其立太子為李世民根本不可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五位北大荒知青抱團養老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