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勤謹和緩

    很大成分是忽悠吧。

    曾國藩順應了歷史潮流,大家都希望國家統一,人民期盼穩定。而洪天王驕奢淫逸,內部分裂,失敗是必然的。

    曾國藩被後世極度美化,變成完人。其實他吃喝嫖賭,有很多性格缺陷,符合常人基本狀態。

    為官懂得進退,保全家族全身而退,自己也得善終,就是超人之處了。後世子孫也多賢良,可見大家望族的世代不衰,皆是家族良品傳承。

  • 2 # 京江雨

    曾國潘那套道德操守符合儒家的傳統道德,比如隱忍、自省、守拙等。且能身體立行,不是說教而是以身示範這就了不起了。

  • 3 # 遁世迷糊人

    因為值得。

    歷史上得文正之諡號的官不多,也就是說從做官做事的角度,曾國藩是成功的。

    入世之行,一者為名、一者為利。甭扯什麼“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也是要吃飯過日子的,沒錢又不去操持營生,那不是君子,那是米蟲。求名求利怎麼了?得之正當就行。慎獨則心泰,人要是能做到這點,求名求利也是無愧於心的,因為於獨處時也還堅守自己的謹慎。

    能得到文正之諡號,說明這人很成功。拋開一些成見,還是很值得去學習的。人能我不能,學習沒錯,算是見賢思齊。要是執著於自己的成見,卻看不到人的賢德,反倒一味否定、說酸話。這人啊,就真該反思自己的器量了。

  • 4 # 吳川七Vlog

    曾國藩為官之道,圓滑通用,政治成就高,相比左宗棠成就高,為清朝培養了大量的人才,門生遍佈朝堂,為同治中興,留下了人才基礎,知道急流勇退,上下逢源,在朝廷的鬥爭中得以善終。

  • 5 # 雲清說史

    上個世紀有一句特別流行的話。當官要學曾國藩,其實何止當官要學他,為人處世曾文正公都是我們的楷模。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時喊出的這句話,在曾國藩身上得到了應驗。老曾同志祖上都是務農出身,一直到他爺爺那代才好些,他爹充其量不過是個塾師。 這樣的家庭,做夢都不會想到會出現二品大員,並且是還不到四十歲。更不可估量的是事情並沒有終結。 在平定洪楊之亂,在處理天津教案,以致後來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同沙俄交涉方面,無一不流露出曾國藩的影響。 曾國藩組建的湘軍,李鴻章組建的淮軍都是曾國藩軍事思想的實踐和延伸。曾國藩幕府、李鴻章幕府,曾胡左李格局無一不是曾國藩睿智的凝結和昇華。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和曾國藩從青少年時代就擁有一顆不服輸的企圖心和鵬飛萬里的凌雲壯志,因此曾國藩的成功,曾國藩的不朽和他的不渝之志密切相關。

    慨然澄清天下報國以忠 古代文人尤其是知識分子最大的追求莫過於治國平天下,面對洪楊之亂,生民塗炭,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豈能坐視袖手旁觀。在朝廷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曾國藩從組建湘軍開始,櫛風沐雨,雖九死其猶未悔。無論是受到委屈還是誤解或者是掣肘,曾國藩的報國理念從來不曾改變。 有基於此,他還發出《討粵匪檄》,義正辭嚴令人不得不肅然起敬,令匪不得不心驚膽寒。報國之情溢於言表。 至於曾國藩屢敗屢戰,終於殄滅群醜,區宇一寧,更是令天下臣工額手稱慶。

    家書日記慧耀千秋 曾國藩的可圈可點之處,其實不在於他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更在於他用樸實的文字將日常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成為兩百多年來人們奉行的圭臬。

    他是勳臣,他是柱石,他更是活生生的人,更是血肉之軀。因此他不談玄說妙,他不故弄玄虛,他以切身體會,告訴後人該如何去做;並且透過這些讓廟堂之高的皇帝和同僚認識自己。 只有忠君,只有愛國,只有護民。從不曾有任何非分之想,否則他就不會成為日後的曾文正,更不會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聖人楷模和典範。 我是雲清看世界,如果您喜歡文章的內容,清關注我,我們共同分享歷史煙雲背後的故事和厚重的文化底蘊。

  • 6 # 史爭朝夕

    曾國藩也曾經和我們一樣,戒菸戒了很多次,那怕今天對自己口筆誅伐,但第二天照抽不誤。得意時抽一支,失意時抽一支。也曾因為好色在自己痛批自己,“真禽獸也。”但曾國藩透過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硬是改掉這些毛病,成為晚清第一名臣。另外,曾國藩從小家裡雖然有點小錢,但畢竟不是官宦世家,但曾國藩1838年中進士,1847年就升到禮部侍郎(相當於副部長)。所以才會有為官須看曾國藩這樣的對聯。

    曾國藩小時候並不聰明,甚至賊來他家偷東西,賊躲房樑上聽曾國藩念都背會了,而曾國藩始終卻背不會。最後這個賊下來當著曾國藩的面背了一遍,揚長而去。

    連曾國藩自己都承認自己從小愚鈍,而正是因為自己的愚鈍,成就了曾國藩。曾國藩讀書、背書很慢,正因為如此,他才徹夜不眠,以勤補拙。連其後來帶兵打仗所主張的也是“結硬寨,打呆仗。”湘軍行軍打仗,不管去了什麼地方,最重視的就是紮營。每天四個小時行軍,走大約三十里,然後不再前行,開始挖溝修牆,也是四小時左右,整個行軍速度和蝸牛差不多,晚上還要輪流站崗,稱為站牆子。曾國荃能在南京城下堅持那麼久,獨自拿下南京之功,正是靠著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

  • 7 # 春風聽雨876

    我認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人,中國人民的偉大的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思想,雄文《毛澤東主席著作一至五卷》,《論持久戰》,《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實踐論》《論新民主主義革命》《論十大關係》《老三編》《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詩詞歌賦》這些都學好!就是一個正能量的人!

    為什麼要去推崇曾國藩的《道德行為準則》呢?

  • 8 # 世事通

    因為曾國藩是近代最後一個追求傳統人生目標“三立”的比較有名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立功立德立言”。在清統治者眼裡他曾國藩這三點做得非常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忠臣。

    首先,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是為立功;

    其次,曾國藩留給外人一副謙謙君子、注重德行的印象,是為立德;

    第三,曾國藩承襲了桐城派的文脈——桐城派被視為清代中後期文壇的正宗,是為立言。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忠君:這個思想在曾國藩的腦子裡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了。朝廷曾經棄他不用,但他並無怨言,一心做學問。當朝廷又要他練兵打太平天國時,他立刻放棄心愛的學問,開始了戎馬生涯。打敗太平天國後,朝廷怕他的勢力太大,於是他自動地、痛心地解散了自己的軍隊。

    曾國藩被譽為當時的“中興第一漢臣”!這是多麼高的榮譽,可見他的忠心深得君主喜愛。他就像明朝晚期的張居正一樣默默無聞的為這個岌岌可危的滿清王朝貢獻著自己力量,延續了清王朝的餘輝。

    而且曾國藩以儒家思想為大旗,廣聚四方豪傑,平反治亂,可謂實現了讀書人自古以來“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之終極抱負。

    總之他的成功之處可分為三點。

    一,此人出身一般,智力平常,卻最終能成就功業,又多寫家書日記善於包裝自己,是成人勵志的典範,在成功學的市場上炙手可熱。

    二,此人功高震主而得善終。屹立官場數十年不倒,是喜愛權謀者的榜樣。

    三,此人領導湘軍對近代湖南崛起發展影響頗大。湘軍兵士透過戰功領賞抑或破城掠奪發財,返鄉之後辦私塾,延聘名師,教化子弟。遂有湖南人群體崛起,因此湖南人多受其恩惠,奉為鄉賢。綜上所說,曾國藩無論從德、功、言等,都值得現在很多人所推崇。

    因為曾國藩是近代最後一個追求傳統人生目標“三立”的比較有名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立功立德立言”。在清統治者眼裡他曾國藩這三點做得非常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忠臣。

  • 9 # 青年曉曉

    有的人說曾國藩是最接近聖人的人;有人說他就是聖人。那我們來分析一下,他到底是不是聖人。

    從古至今,我中華民族,也只有一個人被成為聖人,那就是孔子。

    曾國藩何以被稱為聖人。他從小出生在教育家庭。爸爸是老師。就是那種高考落榜後,回鄉教學的那種老師。

    一邊教學,一邊還繼續考。終於在垂暮之年中了舉人。而曾國藩呢,雖自小愚笨,但他只考了3次。就考上了。

    在這之後,曾國藩開始走入官場。

    但他的仕途並不順暢。不僅坎坷,甚至幾次差點兒丟了性命。

    後來因彈劾咸豐皇帝而丟掉官職,回到老家。

    在這一段時間裡,閉門參悟。最終悟出為官之道,一年之後,重返官場,自此,在官場游龍戲鳳,如魚得水。

    難道他被成為聖人,只是這點兒?並不。

    他門生遍天下,用今天情況話形容的話就是:34個省裡有30個省長都是他的學生或者好朋友,下邊的市裡,有好多市長,要不是他的學生,要不是他推薦。

    在官場穿梭遊離,卻不沾染半點官場習氣,依然苛刻地要求自己。在官場中風生水起卻又能潔身自好,僅是這一點,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而曾國藩後半輩子的為人處世,確實彰顯了他對人情世故的把握。有一套讓人值得學習的東西。

  • 10 # 文友南山竹

    因為曾國藩是近代最後一個追求傳統人生目標“三立”的名人。所謂“三立”,就是立功,立德,立言。他的“三立”是成功的,他的人生也是成功的。

    首先,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是為“立功”。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忠君,朝廷曾經棄他不用,但他毫無怨言,一心做學問。當朝廷又要他練兵打太平天國時,他立刻放棄心愛的學問,廣聚四方豪傑為平反治亂開始了戎馬生涯。在平定太平天國過程中,表現了他吃苦耐勞,能文能武,能統千軍萬馬的大將風範。打敗太平天國後,朝庭廷怕他勢力太大,於是,他又自動地、痛地解散了自己的軍隊。為此,曾國藩被譽為“中興第一漢臣”,為大廈將傾的滿清王朝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力量。從這方面說,曾國藩是許多成功人士的榜樣。

    第二,曾國藩注重德行,為官清廉,體恤下屬,是為立德。此人出身一般,智力平平,卻最終能成就大功業,與他以德治軍,以德服人分不開的。在軍隊中,他非常體恤下級將領和士兵,寧願自己挨凍受飢,也想方設法讓下級將領和士兵穿上棉衣吃上飽飯。此人為人謙和,非常低調,非常清廉。他認為人一生有飯吃有衣穿就夠了,對財富沒有多大欲望,給老百姓多辦實事才是做官的關鍵。他去世後不久,他的後代曾因生活困難向人借錢度日。

    第三,曾國藩始終悍衛儒家思想這面大旗。曾國藩桐城派的文脈,桐城被稱為清代中後期宣傳儒家思想的文壇正宗。他領導的軍隊對近代湖南崛起影響很大。湘軍士兵返鄉後,聘名師,辦私塾,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曾國藩的家書、日記也成為人們勵志創業的典範,應該說是成功學的最優秀教材。

  • 11 # 建剛談歷史

    因為曾國藩的人品,道德,才識,都給後人做出了榜樣,尤其是道德,當了大官一切為了國家和佰性著想,為了國的富強,引進西方先進的工業,知識,建立了兵工製造,機械製造,翻譯西方先過文化等。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後輩,用自已的廉潔自律帶動了晚清一大批有志的青年,所有這些事蹟,我覺得國家發展的什麼時候,都會推崇,敬佩曾國藩的道徳,人品。

  • 12 # 乒乓球804

    有的人推崇曾國藩,是因為他抱殘守缺食古不化,唯以封建道德之馬首是瞻。

    這種人雖然生於現代,卻漠視現代社會的文明內容,一味鑽故紙堆,心儀曾國藩虛偽的安身立命之道——真可謂是作繭自縛,可悲可嘆!

    曾剃頭何許人也?他只是滿清王朝的一隻鷹犬,一個雙手沾滿農民起義軍鮮血的劊子手,是遲滯歷史車輪前進的小丑!

    這樣的敗類都有人推崇,這樣的黑書都有人去拜讀——文明如此低海拔的人,也真讓人無語了

  • 1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曾國藩是當下受到普遍推崇的一個人物。

    但是,其實如果我們說起曾國藩,似乎對他的事蹟並不是很瞭解。我們能記住他的事情,大約也就是他領導並打敗了太平天國起義。而就算是他戰勝了太平天國起義,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搞得很狼狽。因為有一段他打不過太平軍,差點跳水自殺。

    (曾國藩)

    總之,曾國藩一生其實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在當下獲得那麼大的推崇呢?

    為了講清楚這件事,我們還是先從曾國藩與太平天國的事情說起。

    事實上,曾國藩是在近些年來,才受到我們關注,並且得到大家認可的。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推崇的並不是曾國藩,而是太平天國運動。

    我們曾經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最高形式。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是一場雖然最終沒能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極大地動搖了清政府的根基的愛國進步運動。而曾國藩,則是反動落後的封建地主階級代表。

    不過,當後來我們不再講階級鬥爭的時候,我們從太平天國和曾國藩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認識到,太平天國的很多做法,我們並不認可。比如他們改造並建立了一種“拜上帝教”的邪教;比如他們徹底否定儒學,砸壞孔子學堂;比如他們實行禁慾主義搞男女分營,而洪秀全本人卻有上千嬪妃;比如他們依靠暴力對私有財產任意剝奪等等。

    而曾國藩身上的一些東西,則漸漸地受到了我們的注意和推崇。

    (太平天國運動)一是他對國家統一的維護。

    中國古代歷史上,如果發生了類似於太平天國運動這樣的大型農民起義,整個國家註定就會分裂。比如陳勝吳廣起義後,秦朝分裂並滅亡。黃巾軍起義後,漢朝分裂並滅亡。黃巢起義後,唐朝分裂並滅亡。李自成起義後,明朝也滅亡了。總之,如果整個農民起義的規模,達到了太平天國運動這樣的,歷史上的朝代,沒有一次沒分裂並滅亡的。

    為什麼這些朝代總會滅亡呢?固然與農民起義不無關係。但是,大多數朝代卻並不是農民起義推翻的。秦朝不是陳勝吳廣推翻的,漢朝不是黃巾軍推翻的,唐朝也不是黃巢推翻的。實際上,這些朝代是被各地的諸侯們給推翻的。那些諸侯們打著鎮壓農民起義的口號,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最後在實力壯大的情況下,取代了舊有的王朝,建立了新王朝。

    按照慣常的做法,曾國藩也是應該這樣做的。當時曾國藩是擁有兵權的最大的諸侯,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是他的門生。而且曾國藩要是擁兵自立,肯定還是眾望所歸。同時,曾國藩這樣做,還有一個便利條件,清朝是滿人統治的,他推翻清朝,相當於順應廣大漢族人的意願,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擁戴。

    但曾國藩卻沒有這樣做。就算有李秀成這樣的人慫恿他,他也堅決不做擁兵自立的事情。並且在太平軍被鎮壓後,他還主動解散湘軍,用實際行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滿清漢臣)二是曾國藩實實在在追求道德完善。

    道德完善,本來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基本要求。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達不到。尤其是這些知識分子進入官場以後,唯利是圖、趨炎附勢就成了他們最常見的樣子。

    曾國藩卻到了官場,當到高官以後,都在自覺地追求道德完美,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而且,曾國藩這樣做,還是扛旗似的做法。

    古代的儒學,從孔子這個源頭開始,就自覺地在道德上扛起大旗,努力成為天下楷模。從“日三省其身”,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歷史上的大儒們,都在一代一代的接力。而曾國藩,是最後那個拿著接力棒的人。他對中國古代傳統儒學的傳承和發揚,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讓儒學在經過歷朝歷代的衝擊以後,依然能夠歷久彌新。

    曾國藩身上的這兩點,為什麼在當下社會,會引起這麼大的注意呢?為什麼會踩中當下人的神經呢?我認為至少有三點。

    一是維護國家統一是當下的主題。我們今天迎來了一個盛世,這個盛世來之不易,我們不願意這個盛世變亂,給老百姓帶來痛苦。二是當下是一個慾望橫流的社會,曾國藩對自身慾望的節制,和道德完善的追求,正是我們當下人所缺乏的,也是被大家呼喚的。三是當下我們正在復興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曾國藩手中的接力棒,我們希望接過來,往下傳承。

    也正是因為這樣,曾國藩才獲得了當下人的特別注意。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 14 # 神機叨叨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是“立德、立言、立功”,自古以來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有明一代出了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內聖外王的王陽明,在清代,有人稱讚曾國藩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使清朝得以苟延殘喘,廉潔自律的作風,在晚清如一股清流與眾不同,以“勤”和“德”為主旋律的家訓,令當時的讀書人推崇備至。也有人評價,曾國藩之後,真正意義上的儒學已然進入末世,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已經逝去。

    現在有很多書籍文章評述曾國藩的思想道德行為,大家有時間可以自己去閱讀,多瞭解一分,自己的感悟和收穫也會長一分,是值得花這個時間的。

    我提煉了幾個字,供大家參考。

    《中庸》對中國古代讀書人建議“君子慎其獨也”,即使一個人獨處,也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這真是對自律最嚴格的表達。曾國藩做到了“慎獨”,那個樑上君子背文章的故事證明的就是這個。

    慎言,衝動是魔鬼,禍常從口出。曾國藩敏行慎言,也要求晚輩不要說話太快太著急,思考之後再表達,更不要急於打斷別人的話。放到今天,在我們處事的時候,善於傾聽,多聽少說,理解別人的立場,用同理心來於他人溝通,這是多麼行之有效的道理和方法。

    後人評價“持家當如曾文正”,曾國藩認為“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平時要求家人,飯菜不能過於豐盛,衣著不能過於華麗,出門要輕車簡從,要學會過勤儉的日子。甚至要求子女每天都要早起,到院子裡掃地收拾,然後去學習練字。早在唐代,韓愈就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曾國藩深知維持一個持續繁榮的家族,奢侈必定是大敵,即使自己身居高位,這也成就了曾家的封建士大夫家族家教的楷模表率。

    平定太平天國之亂,挽清庭於狂瀾既倒,可說曾國藩是功勳蓋世,但回想歷史,自古功高震主者,有幾個是有好下場的?曾國藩對自己的要求是“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為此,他給住所取名“求闕齋”,意思是持滿戒溢,居安思危,時刻警醒自己,謙和為道。

    曾國藩說過一句話話,“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他的做法就是用自己“拙誠”的本質,待人以誠,以心換心,別人榮耀的時候,不去趨炎附會,違心附和,別人衰敗的時候,也不去落井下石,輕視鄙棄。

    有個故事,當初權臣穆章阿在曾國藩未起時,賞識提拔過他,是他在官場上發展的貴人,回來穆章阿被貶,曾國藩卻因功扶搖直上,但他依舊十分敬重這位恩師,一直保持著恭敬是態度,常常走動探望,對恩師的後人也多有照拂。

    守拙誠之本,懷感恩之心,知恩圖報,無問西東,這不就是中國幾千年來儒家文人的風骨氣節嗎?

    因此,很多人推崇曾國藩,以他的道德行為為標準進行自我要求,其實是對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的提煉和傳承。當然與時俱進,我們也要注意摒棄源自當時社會形態下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迭代更新。

  • 15 # 靈石蘊

    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人以英烈奉獻為榜樣,為民為國,也有人以利己自私為座右銘,為此甘願賣友賣國……

    秦檜還有三倆朋友呢,何況曾國藩

    曾國藩人送外號曾剃頭,這剃頭不是說曾國藩是個理髮師,而是說此人砍別腦袋就像剃頭一樣,真真視人命如草芥

    不過曾國藩雖然滿手血腥,視屠城劫掠為家常便飯,不過此人也站到封建臣子最高點: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汪某人的“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也沒真這麼來,而曾國藩卻是這句話的真心踐行者,估計汪某人就是看了曾國藩事蹟才這麼說的

    成就如此,他的道德言行自然有人學習,有人以此為榜樣

    個人對曾國藩並不感冒,但早年讀過一本厚厚的曾國藩傳,印象中是朱學勤老師編纂的,裡面有這麼一句記憶很深刻,關於讀書的,叫:讀書不二,一書未完,斷不看他書

    老曾的這句語錄真說到我心坎裡了,早年用工作第一個月工資,買了套諸子百家,其實也沒幾本,但就是沒看完。為啥呢,讀書就喜歡東翻西閱啊,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看不下去了……

    曾國藩雖壞,但亦有大成就,批判繼承就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16 # 我是壞蜀黍

    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以儉持家。曾國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他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便不讓子女來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帶領子女住在鄉下老家,門外不許掛“相府”、“侯府”的匾。曾國藩要求“以廉率屬,以儉持家,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勤於治學。除了“儉”,曾國藩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曾國藩堅持給子女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探討學業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寫信給兒子曾紀澤,要他每天起床後,衣服要穿戴整齊,先向伯、叔問安,然後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曾國藩還敦促家人每日堅持學習,並多次為全家擬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吾家男子於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於衣、食、粗(工)、細(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視家教。曾國藩有3子5女,小女兒曾紀芬最長壽,活到91歲。1875年,曾紀芬嫁入湖南聶家。曾國藩規定,每個女兒出嫁,嫁妝不得超過200兩銀子,同時嫁妝中還有父親親手書寫的功課單。曾國藩想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勤儉持家的家庭主婦,實際上女兒做得比父親期望的更好。

  • 17 # 養老小生

    曾國藩可以說是能代表大多數平凡人,他不是很聰明,但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人生目標,曾國藩可以說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典型人物,他曾說過結硬寨,打呆仗的故事,就是這麼個理!

  • 18 # 斷劍殘槍

    一、 千古男神,也是金句大V

    從我年少時起,曾國藩就一直是地攤上的刷屏級網紅,歷史課本上卻是相關的負面評價。

    他在民間的流行,與在正統歷史上的消極形象,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買了很多寫曾國藩的書,一套一套,全部束之高閣,讀不下去,要麼晦澀艱深,要麼雲山霧罩,抑或不知所云的厚黑之學。

    直到今年偶遇《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捧起來就愛不釋手。

    作者張宏傑,用了非常細緻,有時甚至瑣碎的日常材料,將一個千古完人立體化的呈現出來,多了很多真實的味道。

    曾國藩絕對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舉,年輕時還非常激進暴躁,罵同僚,罵皇帝,最終卻華麗轉身,成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成為梁啟超,毛澤東等很多大人物的男神。

    曾國藩還有很多金句流傳至今,比如說,“莫問收穫,但為耕耘”,“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得空閒之光陰”,“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妥妥的金句大V。

    二、 遲鈍,其實也是一種優勢

    當你面對比自己強大數倍的敵人時,你會選擇怎麼應對?

    我們可能會傾向於認為,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用絕對的武力值碾壓對方。

    這種方法也沒錯,但是要讓能力數值,在短時間內大幅提高,通常來說並沒那麼容易。

    我們看看曾國藩的做法,面對強大的敵人太平軍,他採取了讓人匪夷所思的策略——“結硬寨,打呆仗”,也就是避開正面交鋒,管我修築壁壘。

    湘軍行軍打仗,不管去了什麼地方,最重視的就是紮營。

    每天四個小時行軍,走大約三十里,然後不再前行,開始挖溝修牆,也是四小時左右,整個行軍速度和蝸牛差不多,晚上還要輪流站崗,稱為站牆子。

    這個場景,在歷史上是非常奇葩的,聞所未聞。

    哪有好好一支正規軍隊,卻活脫脫成了民工建築隊的?

    長年累月下來,每個士兵都是挖溝小能手,一言不合就開挖,砌牆,站牆。

    不會挖溝砌牆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如果要選出歷史上最會挖溝計程車兵,湘軍絕對當之無愧。

    這麼笨拙的方法為什麼有用呢?

    當時湘軍的敵人太平軍,採取的戰略是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戰鬥經驗特別豐富,喜歡搞突然襲擊,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每次出場還裹挾著大量的流民,製造出鋪天蓋地的聲勢。

    湘軍剛剛迎戰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營地也扎得不牢,損失特別慘重。

    面對流氓戰術,曾國藩痛定思痛,之後一心求穩,先立於不敗之地,儲存自我,才談勝利。

    太平軍再流氓,也拿層層壁壘無可奈何,經常連湘軍的面都見不上,湘軍在牆內,太平軍在牆外,滿身戰術無計可施,牆內大石滾落,弓箭侍候,常常被360度無死角碾壓。

    結硬寨打呆仗,和敵人避開正面交鋒,初期看起來效果堪憂,連敵人面都見不上,埋頭挖溝,這能叫打仗?李鴻章到了前線的時候,就對這一套非常不以為然。

    暢銷書《躍遷》提到:

    一個人直接開啟水龍頭,不是冷的要死,就是燙一下。如果你感覺到燙,馬上就擰冷水龍頭,過了半分鐘,水突然又變得非常冰冷。你來回迴圈多次,水只會忽冷忽熱。

    正確方法是慢慢擰,讓閥門和水溫都平穩的同步升高,一直到合適為止,因為水龍頭管子比較長,系統有延時,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反饋。

    如果你的每一個反應都是即時的,其實這個即時反應就已經過量了,古典老師說,越龐大的系統,反饋的週期越長,越需要更久的時間和耐心。

    有時候,遲鈍其實是一種極強的優勢,懂得剋制身體的及時反應,能等待系統給予反饋,再根據反饋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忍得了,等得起,守得住,是一流的智慧。

    三、害怕失敗,才會讓人徹底失敗

    道光十二年,曾國藩第六次參加科舉考試,比前五次的失敗,更讓他受打擊的事發生了,當時湖南省的教育廳廳長,批評他“文理太淺”,以捐生註冊。

    捐生指成績還湊合,但當秀才又顯不足的考生。如果第一次科舉,獲得捐生,也還不錯。

    然而這是曾國藩第六次考試了,捐生身份對他而言,不亞於當頭棒喝。

    這擱在我們現代,就像一個參加了五次高考都落榜的孩子,第六次卻只得了個入圍獎,被告知,你這成績還是不行呀,念你考了這麼多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下次你可以免考體育了。

    咸豐二年,太平軍一路北上,整個湖南幾乎淪陷,咸豐皇帝心急如焚,召命在鄉下為母親守孝的曾國藩,到長沙興辦“團練”。

    曾國藩到了長沙以後,對官場潛規則不管不顧,自己開了審案局,對土匪流氓從速處理,就為了避免有人來求情,這一來就斷了很多官員的財路。

    更誇張的是,曾國藩半年裡辦的案件數量,超過了湖南十來年的案件總量。

    這不是明擺著說,湖南的官員都是無敵草包嗎?

    所以,整個湖南官員,選擇了徹底孤立這個“曾剃頭”。

    當時湖南的正規軍綠營軍,特別看不慣曾國藩的團練兵,有一天就找了個理由鬧事兒,加上當地官員的推波助瀾,這些兵痞子大膽的圍攻了曾國藩的辦公室。

    隔壁辦公室的巡撫駱秉章假裝沒聽到,沒看見,其他官員見此,就更是幸災樂禍,暗戳戳的等著看笑話了。

    曾國藩的幾個隨從受了傷,自己也差點被殺了,更窩心的是,有苦還說不出,沒地兒告狀,只能打碎牙和血吞。

    年少時的六次名落孫山,和作為堂堂大清官員,在長沙不僅處處受制,還差點命喪於此。

    這些失敗,雖然量級不同,但因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對他的打擊程度,可以說不相上下。

    擱在大多數人身上,任何一次失敗,都足以讓人生跌入谷底,萬劫不復。

    但曾國藩一次又一次,都從失敗的泥潭裡,不止爬出來了,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六次落榜後,曾國藩豁然貫通,文章大進,第七次中了秀才,一年後中舉,四年後中進士。

    長沙失敗後,曾國藩離開是非之地,去衡陽訓練團軍,最終練成了清朝末年戰鬥力最強的湘軍。

    尼采說,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強大,曾國藩在經歷人生的大挫敗之後,總能把失敗當成禮物,前行的腳步,從來不會終止。

    《黑匣子思維》一書提到:

    失敗是指路明燈,它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中,還未被我們熟知的部分,並向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指引我們去改進理論,策略與行為。

    如果一個人能把失敗當成正常的反饋,每次失敗之後,必然會更強大。

    只有害怕失敗,才會讓人徹底失敗。

    四、人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文能應試,武能殺人”,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人們關注的風雲人物,也是後代很多大人物的男神。

    毛澤東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評價曾國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兩個敵對陣營的人,卻對曾國藩的評價,都高度統一的完美。

    蔣介石一生,手邊永遠有兩本書,一本聖經,一本曾國藩家書。

    事實上,比起歷史上的另一個完人王陽明,曾國藩連中人之姿都算不上,實足笨小孩一個,小時候通宵背課文,爬在樑上的小偷都背會了,曾國藩還沒背下來。

    笨也就算了,身上還一堆毛病,愛抽菸,好色,脾氣暴躁,常與人發生爭執,喜歡聚餐海吃,愛看熱鬧,經常去菜市口看殺人砍頭……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在他做京官期間,在京小住過一段時間,後來憤然回家,寫信告訴曾國藩,以後務必節慾,節勞,節飲食。

    照曾國藩年輕時的樣子來看,不過是一個浮躁的毛頭小子,一抓一大把,雖有過人之處,也實在算不上拔尖。

    那他後來怎麼能完成內聖外王的事業呢?

    這和曾國藩堅持一生的一個習慣有關——寫日記。

    曾國藩三十一歲起,每天記日記,從起床到睡覺,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檢查一舉一動,記錄自己的各種糗事,不足,有了錯就深刻剖析,在曾國藩家書中,隨處能看到這樣的字眼,“未能改得一過”,“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忽忽已過十日”……

    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盧梭的《懺悔錄》意義更高。

    曾國藩憑著這樣自省的功夫,戒了煙,戒了色,也不再暴躁……他的缺點一點點消失,更難能可貴的是,終其一生,他只因為重病,中斷過兩個多月,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依然在記日記。

    梁啟超曾經盛讚曾國藩的恆心,說曾文正在軍中,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

    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難,做三年五年也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

    曾國藩以平凡的農家子弟身份出道,帶著一身毛病,卻立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誓言,一生克勤克己,“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最終成為傳統社會的最後一個聖人,成為後世稱讚的完人。

    合起《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我淚流滿面。

    曾國藩一生體弱多病,30歲開始耳鳴,35歲得了面板病,困擾終生,36歲開始戴老花鏡,67歲一隻眼睛失明,常年失眠,腹痛牙痛,卻一輩子沒休息過一天。

    每天都在進行高強度的工作,還不忘記日記,自省其身,每年寫作60多萬字。

    張宏傑說,曾國藩的一生,是典型的小馬拉大車的一生。

    曾國藩一生最大的遺憾是天津教案,因為天津教案揹負了罵名,罵名他可以不在乎,真正讓他絕望的是,他終於意識到,無論自己多努力,還是拯救不了已經爛透的清王朝,悲觀失望成了他最後的底色。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倔強的老頭,耗盡了最後一滴心血,與世長辭。

    他走了,帶著巨大的遺憾。

    他卻也從未走遠,始終與時代同行,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楷模,成為你我他的良師益友,成為千古流傳的中華精神。

  • 19 # 一鍋煮了

    在中國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兩個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另外的一半就是曾國藩了!

    中國人對聖人標準的要求極高,正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能達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高度,才能被稱之為“聖人”

    按照這個要求,曾國藩雖然只被評為半個聖人,也足以他在德行、功績方面的巨大成就,而國人能把曾國藩抬到孔子和王陽明一樣的高度,可見曾國藩確實有過人之處!

    曾國藩一生忠君愛國,不遺餘力以他一個人的努力來挽救一個王朝的危亡,他幫助晚清政府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又倡導了洋務運動,盡了一個臣子應盡的本分和義務,而且還取得不俗的功績。

    另外,曾國藩在治家,學習、和修身方面頗有見地,併為後人提供了很多值得學習和思考、借鑑的地方。比如在處世交友方面,他寫有格言十二首和《冰鑑》,闡述處世交友的原則和方式方法。

    在治家方面,曾國藩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形成人人孝悌的原則,同時,曾國藩主張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特別強調“勤以持家”,後人將他與家人的書信整理成冊,刊成《曾國藩家書》,至今仍然火爆暢銷。

    更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在遇到自己人生巔峰到來之時,更加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識時務的收斂鋒芒,功成身退。

    毛澤東在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致黎錦熙信》中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也曾多次告誡他的子弟說:“應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書版及書札”。有人也用對聯總結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因此,大家以曾國藩為道德行為準則,主要還是因為曾國藩有超高的道德行為水準,稱得上為人師表!

  • 20 # 蒲江黎懷義

    曾國藩本來的智慧過人,他一身做過很多書,他的書法也是可觀的,他的為人,他的諸多方面,毛澤東多稱讚此人。所以說是一個大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路飛有哪些大快人心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