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車蹤迷影

    除左宗棠、李鴻章之外,晚清時期各省督撫中多有曾國藩的門生故吏,甚至就在他過世很多年後,還有許多湘軍骨幹,在各個領域仍是清王朝的重要人物。

    能夠有這樣的成就,足以說明曾國藩擅於提攜、培育他人,其心胸之寬廣、情懷之博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一生為官正直清廉

    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位極人臣。但曾國藩一直主張家儉則興,人勤則健,從不以居官自傲,從不鋪張浪費。

    其在擔任兩江總督時,一心只想著儘快修復南京城的各項基礎設施,讓這座古城早日迴歸繁榮,從未考慮過興建自己的官邸,改善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其在帶領湘軍征戰時,每天經手的都是億萬資財,但他一直保護儉樸作風,就算是駐守在安慶那種重鎮時,他的臥室內只有一張簡易的床塌、兩個用以裝放書籍的陳舊木箱和一張書桌,根本就沒有什麼金銀珠寶、文玩古物。

    其赴任直隸總督時,輕裝簡從,根本就不像一些重臣出門前呼後擁、大肆擾民。

    第三、手握重兵足以顛覆政權,但始終堅守君臣大義

    曾國藩是湘軍的創始人,耗費其半生精力,培育出一大批軍事將才,鍛煉出一支戰鬥力極為強悍的人民武裝力量,從而平定了快要動搖清政權太平軍,為風燭殘年的清王朝續命半個世紀。

    在湘軍最為鼎盛時期,如果曾國藩利用手中大權,登高一呼,是完全有可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自立為君的。在當時,也出現了一些激進人士向其勸進。如果曾國藩心存私心,在當時安排一出類似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舊事,也是很容易的。但曾國藩始終堅守君臣大義,主動裁減手中的軍隊,極力勸導部下為國效力。其忠貞仁義之志,實屬人民之概模。

    一個官至極品、手握重兵,在世間有著極高威望的人,能夠做到至樸至簡,至仁至義,確實值得我們給予高度的評價。

  • 22 # 歷史的謎團

    曾文正公,近代不世出的偉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近現代的兩大領袖人物,毛澤東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蔣介石也一直以曾國藩為學習的榜樣。

    太平天國運動,雖然教科書把它定義為正義的運動,實際上對中國社會是有害而無益的,造成了近5000萬人的死亡,領導階層掌權後極其腐朽,對中國社會的發展沒有任何建樹,還不斷摧毀和腐蝕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所以當時人說“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長毛非正主,依舊讓咸豐”。雖然反抗腐朽政權有理,但只會搞破壞,那就該死。所以,撲滅太平天國運動,確實是大功一件。曾國藩在撲滅天平天國後,在安定秩序、恢復經濟、讓百姓休養生息方面,功績卓著,是腐朽的清廷中一位難得的幹吏。

    曾國安飽讀詩書,道德文章,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但它絕非只會空發議論的清流,有真正的經世濟民之才,做人做事,都是後人學習的榜樣,還影響了一大批人,激勵人不斷地上進。這就是太上有立德。

    《曾國藩家書》,是近現代家書的典範,是處理中國傳統的倫理關係的指南。

    隨著人們對歷史上真實的曾國藩越來越瞭解,閱讀《曾國藩家書》的人越來越多,對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推崇,具備常識的人,推崇曾國藩,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 23 # 白雲雁水

    看毛澤東為何“獨服曾文正”,甚至把曾與孔子並列,就知道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推崇曾國藩了。可以說,曾國藩對毛澤東的一生特別是年輕時深具影響的人物,這對我們普通人為何推崇曾國藩,或許有更多的借鑑意義。

    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深受曾國藩的思想影響

    毛澤東受曾國藩的影響,最早始於少年時期。毛澤東的外婆家住在湘鄉,他8歲以前一直住在外婆家,16歲時又在湘鄉東山高小讀過半年書。曾國藩就是湘鄉人,他被家鄉人頂禮膜拜,當時所有湘鄉和湖南人,甚至把曾國藩作為“聖人”對待。曾國藩以一介書生,危難之際舉兵扶堅,率三湘子弟轉戰半個中國,最終戰勝太平天國軍隊,成“同治中興”之名將,他死後得到朝遷最高的“文正公”這一諡號,被清政府讚譽“學有來源,器成遠大,忠誠體國,節勁凌霜”。

    曾國藩一生著述頗豐,他繼承程、朱之學,為當時人奉為“立德、立言、立功”之楷模。他的著作收入《曾文正公全集》,這部書對後世的影響之大,遠遠超過他為朝廷所做的“政績”,被譽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因此他又被稱為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最後一尊精神偶像。當時湘鄉的學校把《曾文正公全集》中的章節作為教材,讓湘鄉子弟學習,這一切,對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不能不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為毛澤東的小同鄉,曾國藩於他也可能有某種親切感。而曾國藩並“聖賢”(修養)“豪傑”(事功)於一身,更加容易引起包括毛澤東在內的青少年的崇拜。

    毛澤東求學時讀遍曾國藩著作

    毛澤東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毛澤東早在湘鄉東山學堂讀過的《曾文正公全集》,對青少年時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後他更加註重學習曾國藩的著作。現韶山毛主席紀念館還收藏光緒年間,傳忠書局木刻本《曾文正公全集·家書》的第4、6、7、9卷,每卷的扉頁上都有毛澤東手書的“詠芝珍藏”。 曾國藩全集中的一些見解觀點,我們還可以在毛澤東早年讀書筆記《講堂錄》中看到,在已公開出版的《毛澤東早期文稿》中也記載有許多這方面的內容。 1915年6月25日,他在致湘生信中說:“嘗見曾文正家書有云:吾閱性理書時,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時,又參以他務,以致百不一成,此言豈非金玉”!

    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時所作的《講堂錄》中,多處大段摘錄了曾國藩的話。如:“滌生日記,言士要轉移世風,當重兩義:曰厚曰實,厚者勿忌人;實則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精神心思,愈用愈靈,用心則小物能闢大理” 。“朝氣少年須有朝氣,否則暮氣中之。暮氣之來,乘疏懈之隙也,故曰怠惰者,生之墳墓” 。“曾文正八本: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青年毛澤東之所以獨服曾國藩,除了他自己對曾的理解之外,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中對曾國藩的評價,毛澤東亦十分認同:“曾文正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詩賢傑中,稱最鈍挫;其所遭值事會,亦終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鑠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毛澤東在其後的文稿中,曾引用過這段對曾國藩的評價。

    毛澤東讀過了所有曾國藩推薦的文章

    除梁啟超外,毛澤東的老師,後來成為他的岳父的楊昌濟先生,對他也有很大影響。楊昌濟非常敬佩曾國藩、譚嗣同、梁任公諸人,曾以曾、梁為例勉勵毛澤東,這在他的《達化齋日記》中有記載。在1915年4月5日的日記中有一段這樣寫道:“毛生澤東,言其所居之地為湘潭與湘鄉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言各異。……渠之父先亦務農。現業轉販;其弟亦務農,其外家為湘鄉人,亦農家也,而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餘因以農家多出異材,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毛澤東沒有辜負導師和岳父的期望,他開始對曾國藩的著作下工夫研究,特別是對曾國藩推薦的作者以及其所著的文章,他尤其在意。怎樣讀書?讀哪些人的書?毛澤東先在曾國藩的言論中找答案,曾國藩在《聖哲畫像記》中談了自己對讀書的看法。他說:“書籍之浩浩,著述者之眾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盡飲也,要在慎擇焉而已。餘既自度其不逮,乃擇古今聖哲三十餘人,命兒子紀澤圖其遺像,都為一卷,藏之家塾,後嗣有志讀書,取足於此,不必廣心博鶩,而斯文之傳,莫大乎是矣”。具體讀哪些人的文章,曾國藩在文末又說:“文周孔孟,班馬左莊,葛陸範馬,周程朱張,韓柳歐曾,李杜蘇黃,許鄭杜馬,顧秦姚王,三十三人。俎豆謦香,臨之在上,質之在旁”。展開了講,這32人依次為:周文王、周公旦、孔丘、孟軻、班固、 司馬遷、左丘明、莊周、諸葛亮、陸贄、范仲淹、司馬光、周敦頤、程顥程頤兄弟、朱熹、張載、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李白、杜甫、蘇軾、黃庭堅、許慎、鄭玄、杜佑、馬端臨、顧亭林、秦蕙田、姚鼐、王念孫。程包括程氏兄弟,實為33人。所謂“聖哲”,就是文才與聖德並列,這是曾國藩選擇的標準。毛澤東對曾國藩推薦的33人非常認同,他認真地翻閱了這30餘人的事蹟、功業和文章。在他的《講堂錄》中,寫下了關於這些“聖哲”們的記載。從此以後,讀這些人的文章,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在毛澤東的菊香書屋,這30多人的著名均擺列在書屋周圍,終生研讀。

    毛澤東對曾國藩有獨到的理解

    曾國藩的學問博大精深。他一生尊奉程朱理學,以“理”為世界萬物之本,同時又重視經國濟世之學。他研究理學,又酷愛文學,研究韓非子、莊子幾乎成癖。他的治學方法兼收幷蓄,豁達大度,尊奉儒家,又出入百家,自成一格。其為人行事,講究誠、實、勤、敬,治身要勤,齊民要嚴,做事要實事求是。在倫理修身方面,曾國藩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以及道德修養、自我完善的一些做法,這與毛澤東的追求頗為契合。“剛”,是曾國藩倫理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他認為做人應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主必須有倔強之氣”。這與青年毛澤東“善於鬥爭”的個性頗有相似之處。在《講堂錄》之中,毛澤東透過比較左宗棠和曾國藩,認為曾高於左。他寫道:

    有辦事之人,有傳教之人。前如諸葛武侯(諸葛亮)範希文(范仲淹),後為孔孟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是也。宋韓範並稱,清曾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也,範曾辦事而兼傳教之人也。

    這裡所說的“辦事”,指建立功業,“傳教,指思想學說可以傳授後世。在毛澤東看來,正如在宋朝范仲淹要高過韓琦一樣,在清代曾國藩要高過左宗棠。范仲淹和曾國藩都是 “辦事而兼傳教之人”,毛澤東認為曾國藩是一位既建立了功業,又在思想文化上影響後世的“大家”。

    曾國藩曾編有一部《經史百家雜鈔》,毛澤東對它評價極高。他認為此書“碉群籍而抱萬有”,“盡掄四部精要”。曾國藩的這些話,毛澤東認為是“金玉良言”,如他曾在致友人的一信中提到了曾國藩書中的一段話:“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可以說,毛澤東簡直把這段話當成座右銘,時常檢視自己,也用這些思想要求官員。

    毛澤東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借鑑了曾國藩的“愛民歌”

    毛澤東認為曾國藩能成個“聖人”,不僅因他是一個文人,還是一個軍事家。在領軍作戰時,曾國藩善於鼓動士兵,重視精神教育,用傳統的封建文化綱常倫理來陶冶維繫軍心,以忠義血性、親子師友關係用將帶兵。1911年,湖南籍著名將領蔡鍔曾編有一本《曾胡治兵語錄》,毛澤東曾認真認真研讀過這本軍事理論書,吸取其精華,如愛民、愛兵、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即精神教育)等。例如,曾國藩曾有《愛民歌》:“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頭,莫踹禾苗壞田產。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莫派民夫來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飯。築牆莫攔街前路,砍柴莫砍墳上樹。挑水莫挑有魚塘,凡事都要讓一步。……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日日熟唱愛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看這內容,一下子就讓人想起了軍隊僅次於“軍歌”,人人會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當年在井崗山開展土地革命時,毛澤東為紅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建國後製定的《黨政幹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不難看出借鑑與被借鑑的關係。

    毛澤東晚年還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可以說,曾國藩在一些方面深深影響了年輕時的毛澤東。但是,毛澤東並沒有停留在“獨服曾文正”的階段,而是與時俱進,隨著他帶領黨和軍隊對建立人民政權的認識,特別在五四運動中接受了先進科學的馬列主義,逐漸拋棄曾的一些封建影響,逐步成長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為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建立了豐功偉績。曾國藩對偉人毛澤東深具影響的思想,對普通人來說,在修身養性、為人做官、求學教子等過程中,更具有重要價值和積極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路飛有哪些大快人心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