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小香雲

    我們一直在誤解老子。

    老子道德經說: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80章)。

    這是說:兩個國家相距很近,彼此可以互相聽得見,看得見,雞鳴犬吠之聲也互相能聽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來往。

    往來就是來往,我理解是人際關係,難道這是老子要淡化人際交往、杜絕人際關係嗎?不是的,我們不懂這是老子心中的人際關係的理想境界。

    他實際是在提醒大家,人際關係本來並不像眼下這麼複雜、曾經存在著一種理想的狀態。讓大家反思一下,將自己調整一下。

  • 2 # 顧隴桃園廣

    不相往來,可理解為沒有走動、來往,各做各的事,各過各的生活。也可引申為,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相互沒有音訊。

  • 3 # 假裝外行看門道

    你去了解一下美墨邊境築起的高牆,就知道“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中的“往來”的含義了。

    美國為什麼不在美加邊境築強?還不是因為墨西哥人窮嗎?

    “小國寡民”是什麼意思呀,就是一個字——窮,兩個字——貧窮。

    一個窮國的人,跑到富國去,能有好日子過嗎?

    另外,那個時候,人就是一個國家的財富,因為只有人才可以創造財富,你一個小國本來就沒多少人,都跑到外國去了,你這個國家還怎麼發展起來呀。

    所以說治理一個窮國,不要想太多,自始至終就做一件事,讓老百姓先富裕起來,吃好穿好,安居樂業,不要讓他們總是羨慕外國人的生活,這樣他不就不往外國跑了嗎?

  • 4 # 夷水行舟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出自《道德經》第八十章最後一句。第八十章全文是: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話的基本意思是:如果把世界上的國家都變得面積小人口少,那麼就連根本的度量衡器具也不需要了。如果透過教育使民眾更加重視生命而不輕易去冒險了,雖然有車船也沒有用到它們的地方了;雖然有武器軍隊也沒有要打仗的地方了。讓人們再回到遠古那種結繩記事的原始自然的狀態之中,是治理國家最高的境界。要讓民眾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逸,樂於俗事,這樣國與國之間即使很近,近得連雞犬之聲都可以聽得見,但民眾從生到死也會互不侵犯。

    當然這樣解釋可能還是有很多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這種思想。其實要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子的這段話,我們還可以去讀一讀莊子的一篇文章《胠篋》。《胠篋》屬莊子《南華經·外篇》,表面看是一篇談論盜賊的論文,實際是一篇談論治理國家的文章,是一篇對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很好註釋的文章。

    莊子把盜賊分為兩類:一類是小盜,一類是大盜。但無論是對付小盜還是大盜,一切自認為聰明的防範措施都是徒勞無益的。他舉例說,為防盜賊,自認為聰明的人將財物集中起來放在箱櫃之中鎖起來,小盜是防住了,結果大盜來了,連箱櫃一齊都搬走了,這種防盜措施不但不行,反而幫了大盜的忙。

    當然,莊子只是以此作比,談論的是“竊國大盜”的問題。他認為,用盡一切辦法做大做強,結果“竊國大盜”一來,把一切都盜走了,一切努力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莊子說:給天下人制定鬥斛等衡具來計量物品的多少,大盜一來就會連同鬥斛一道盜竊走;給天下人制定秤錘秤桿來計量物品的輕重,大盜就會連同秤錘秤桿一道竊走;給天下人制定符璽來取信於人,大盜就連同符璽一道盜竊。總之,聖賢之人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聰明作法防止大盜,最後的結果都會被“大盜”竊走,並反過來將這些方法加之於百姓之上。

    莊子的文章中引用了田成子竊據齊國的典故,並一針見血地指出“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黑暗。當然莊子以其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思想,為拯救這種黑暗開出了一濟藥方,就是: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莊子在文章的結尾,緬懷了老子《道德經》第八十回的思想,莊子說: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則內棄其親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則是上好知之過也!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莊子治理國家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最後還說明一下,關於提問者問“往來”是什麼意思,其實在本文開頭的“基本意思”中已說清楚了,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相互走動的意思,而是深層次意義上的互不侵犯。因為老子的文章主要靠悟:我到你的地盤上來都不來,又談何侵犯:

  • 5 # 江城聽雪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字面意思是:

    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用來形容一種寧靜祥和,沒有戰爭的世界。人民樸素善良,自給自足的理想生活。

    這是老子嚮往和平,渴望原始純樸風氣的一種心情。

  • 6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道德經》第八十章講得是治國的大道,是迴歸原始社會的狀態,所有國家和百姓都能和平相處,直到老死。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往來”是什麼意思呢?可以解釋為交流和來往,這篇文章中所倡導是和平,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子生活的時代正是諸侯混戰,民不聊生,和平是每一個普通民眾的願望,能夠自然死亡在當時是一種奢望,如果來到和平年代,即使不相互交流和來往,只要能好好的生存,就是最好的狀態了。

  • 7 # 飛雪觀歷史

    我給大家分析一下,老子寫《道德經》的時代背景,當時正值春秋末年,戰國時代即將開始,天下大亂,更激烈的戰爭即將到來,而此時老子正在函谷關準備入秦講道,基於這個時代背景之下,我們來理解道德經第八十章“往來”的含義會更加透徹。

    《道德經》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我來為大家重點來解析一下“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百姓直到老死的那一天,他們也不互通往來。但是文章開頭說過,老子寫道德經是有歷史時代背景的,雖說他已是庶民百姓了,可他是個大賢大德之人。老子講道是不分統治階級、達官貴人、普通百姓的。

    2.基於時代背景和老子的人品“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會有一個全面的理解,老子字裡行間,充滿了一副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著力描繪了小國寡民,農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而且生活中的百姓民風淳樸敦厚,生活安定而恬淡,人們用結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鬥智,也就沒有必要冒著生命的危險遠去謀生。

    3.這一章基於春秋末年,上至統治階級,下到黎明百姓,面臨即將到來的戰禍,老子預感到的災禍最可能就是人禍,所以把鄰國之間比喻村莊鄰里之間,所要傳達的和諧恬靜的美好願景,都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由於老子寫的字太過深奧,他要不斷的把自己深知的道,自己所要表達的願景講述給統治階級,同時也要把美好願景講述給百姓聽,這樣才能達到自己傳道意志的統一。

    綜上所述,老子寫出了道德經的第八十章。

  • 8 # 音形世界

    大公曰: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八十章,是老子批評當時的時弊用了反問句:難道要讓村民老死都不互相邦助嗎?意在說明基層政權建設不僅要做好施政規劃,更重要的是加強村民的互助協作,特別是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邦助的村德村風建設,絕不能出現"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淒涼景象!這句話因古時無標點,如果被誤解、曲解,即理解為陳述句則會直接破壞《道德經》寫作的初衷即加強人文思想道德體系建設的本義。

  • 9 # 有話少說

    《道德經八十章》,意思就是回到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的原始狀態。

    春秋時,禮崩樂壞,社會動盪。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老子主張回到結繩記事狀態。

    五十步與百步之距離。

  • 10 # 浸淫之辭

    沒一個回答對。

    往來,偏正,意思就是“往”。

    小邦寡民,只要上位者不奢侈,民眾就不會遷徙去臨近的其他邦國。

    儒生不懂道術,道術典籍中這種偏正的用法很多,加強語氣用的。

  • 11 # 蘭渚羽仙

    往來,交往,引申到經濟交流,人文交流。

    鄰國相望,雞犬相聞。指在小國寡民的天下秩序中的諸侯國很小,相鄰很近。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說明在這樣的環境中,民各有所安,各有所定。人民生活安定富裕,知足常樂。不需要和外界發生交易或交往,也沒有交易或交往的慾望。

    總體來說,是指人民按照天道指引下的生活狀態,得天而自足自樂。

    這是聖王按照天道治理天下的理想狀態!

  • 12 # 仰山廟人

    《道德經》裡的“往來”和今下的“往來”意思是一致的,往——去往;來——到來。往來表示兩區域的人之間的關係狀態,有往來是指兩邊的人有互動交流交易。不往來是兩邊的人不互動不交流不交易。“往來”也可說“來往”。

  • 13 # 酺客

    《道德經》第八十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中,“往來”的含義是“走出去,離開故土”的意思,請看解析。

    理解一句話的真正含義,要結合作者的價值觀和論著要表達的主旨思想來綜合考慮。以這個觀點為基礎,我們來看一下老子的價值觀和《道德經》要表達的主體思想,再結合原文來闡述“往來”的具體含義。

    老子的價值觀

    老子的價值觀是“道法自然”,即:天地萬物的執行都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以此為基礎,老子以樸素的辯證法提出了自己的價值觀:無為而治,順應天道和物極必反,尤其強調內心的自我滿足。

    以這樣的價值觀為基礎,我們再來了解《道德經》所要表達的主體思想。

    《道德經》的主體思想

    《道德經》是老子的政治思想論著,他介紹了修身、治國、養生、用兵的方式方法,以此來達到“內聖外王”的個人修為目標,即:自身具備聖人的心靈脩養,對外具備君王般的治理才能。《道德經》的“道”,講的是天地萬物執行的自然法則;而“德”,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德行,這裡的應該做“觀察、追求”來講。“道德經”的主體思想用大白話翻譯過來就是“關於自然規律的觀察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得體會”。

    對“往來”含義的解析

    我們看《道德經》八十章原文: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以老子的價值觀和《道德經》的主體思想為基礎,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

    不要老是想著擴張、打仗、統一這些逆天的事情了。國家小一點,人口少一點,符合自然規律的才是最好的,歐盟不也是一個個小國家組成的嗎(最後一句杜撰的)。軍火武器,不多用甚至不用,把財富節約下來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人民就會珍惜生命,熱愛本土,不願意東奔西走,“金窩銀窩,哪如自己的狗窩”。舟船車輛都有,卻沒有地方想去;武器裝備都有,卻沒有用到的地方;生活質量提高了,但生活方式卻應迴歸那種與自然和諧、無為而治的原始狀態中。人民群眾吃的可口,穿的講究,住的安逸,他們會習慣於自然狀態下的生活方式和風俗民情。周邊的國家,即便近到一眼可以看見它們的風景,聽見到他們的雞鳴狗叫的聲音,人民也會安於自己的現狀,熱愛自己的本土。窮其一生,也不願到另外的地方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結論

    綜上,“往來”的意思呼之欲出,就是“走出去,離開故土”的意思。

  • 14 # 雲遊龍鄉

    這是理想王國,國泰民安,和諧萬幫的美好願境,國與國富強獨立,就是今天說的命運共同體,達到了富足安寧不相往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以是希望的未來!

  • 15 # 王煦育

    回答這個問題。一定要理解。老子的《道德經》的主要思想。如果簡單的從字面理解,個體的人之間。從生到死。都不用交往。那是錯誤的。老子的《道德經》。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反過來是叫《德道經》天下萬物有德者居之,有德者守之,有德者用之這樣才符合天道,符合自然的法則。另外一個方面。在養身上可以理解為,個人的修煉。主要就是精氣神的修煉。守精練氣養神。此為三德,也是個人避免外界干擾。專心修煉成功的關鍵。從政治層面上講,老子不提倡權謀治國而提倡順其自然。適應環境。順勢而為。所以人與人之間,國與國個之間就不存在所謂的往來了。

  • 16 # 傳播傳統文化正能量

    理解這句話,得看看原文,我們從王弼 甲本 看看那一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領導者要控制自己的慾望,意願國家變小,民眾稀少,即使有眾多的兵器,也不要使用;使人們重視死亡, 而不向遠方遷移。國家小小,人民少少,安定才是幸福的根本。

    有車船卻不用乘坐遠離故土(戰爭),有兵器卻用不到,迴歸到結繩記事時期那樣純樸的人際關係。現在團隊關係怎麼那麼複雜?如果有個好的文化怎麼樣?

    讓老百姓吃著好的食物,穿著好的衣服,讓民俗變得陽光點快樂點,讓老百姓有安樂居住的住房。老子不是消極,而是告訴領導者,要怎麼讓別人幸福。

    相鄰的城邦可以看見,雞和狗的叫聲能相互聽到,但相互之間不會有往來,因為生活安定,所以不需要背井離鄉。

    因為當時處於戰爭年代,這個往來就是遷移,是背井離鄉的意思。

  • 17 # 小山溝

    看了幾個人的答案,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在做古文翻譯,而且還是“引經據典”的做古文翻譯。

    作為哲學作品,弄清“含義”才是最重要的。

    古文發展到現在早已失去原有的含義了。

    每個時代文字的含義都會有所發展,所以“引經據典”的做翻譯,造成的最終結果依然是含義不準。

    《道德經》中的往來與現在的往來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的“往來”的意思是偏重於“交往”。

    人與人之間不交往嗎?

    那麼人活著也太沒意思了。

    老子是得道之人,而“道”的標準就是自然。(道法自然)

    “老死不相往來”的主體是“民”,而“民”也就是“民之間”。“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關係?鄰居、朋友、鄉鄰

    什麼又稱為“鄰居、朋友、鄉鄰”呢?

    互幫互助同時又互不干涉。

    所以“老死不相往來”的意思是:老死不互相干涉。

    反過來看“道”的特點。

    “生而不有為而不持”也就是不佔有的意思。

    鄰居之間相互不佔有,依然是“互不干涉”的意思。

    從“天之道,虧有餘而補不足”的角度來看民與民之間的關係。民與民之間的關係位置,如果處於交往有餘,那麼就會顯的有些霸道,那就只能退一步。

    如果完全不交往,那麼人與人之間又顯的過於冷淡,需要加強交往。

    所以人與人之間只能止步與提建議,而不能過於干涉。

    人與人之間交往互不干涉、家庭與家庭之間同樣互不干涉、國家與國家之間互不干涉。

    可以交流意見,但是不能干涉內政。

  • 18 # 國學書舍

    國學文化之中蘊含著巨大的文化魅力,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沉澱,依然受到大家的喜愛和研究,但是非常遺憾的一點就是,很多人在接觸國學智慧的時候,並沒有系統的學習,甚至只是透過某一些非常片面和狹隘的角度接觸和理解,這就造成了對於某一些國學智慧的誤解。

    比如說《道德經》的這一句“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非常“幸運”的入列於其中,很多人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總以為《道德經》提倡的是人與人之間不要交往,直至老死都不要往來,這也造成了一個極大的誤解。

    那麼“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句話的“原文出處”以及這句話的“內在含義”兩個方面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一:原文出處以及釋義

    這一句話來自於《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之中。

    全文為: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思就是說:建立的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便有功效十倍百倍於人的各種器具,也不使用,讓人們重視生命而沒有向遠方去遷徙。雖然有船和車,卻沒必要去乘坐,有甲兵卻沒必要去交鋒,讓人們恢復到使用結繩記事的遠古自然狀態中去,讓人們有甘甜美味的飲食,華麗的衣服,安適的住所,和悅的風俗。鄰國之間相互看得見,雞犬之聲也相互聽得到,人與人之間直至老死都沒有交往過。

    二:智慧含義

    想真正讀懂這句話的含義,需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開始說起,老子身處在春秋末期,戰亂頻發的年代,當時有戰亂、壓迫,以及政治者的貪婪,造成百姓的飢餓等,多種亂象叢生,而老子從道的角度出發,找出了後患的根源:智巧,貪慾,所以就提出的無為智慧,目的就是去除妄為貪念的思想。

    在這一篇當中,老子講述的就是逃離自己的慾望,擺脫智巧對於自己的束縛和枷鎖。

    人生出慾望之後,就企圖透過一些不合理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所以老子說:“即便有功效十倍百倍於人的器具也不使用,建立一個很小的國家,像安靜的村落一樣,統治者也清心寡慾,不對人民施加干涉,也不會浪費時間向很遠的地方遷徙,而選擇過上平淡幸福而又安康的生活。”

    老子提出的這一思想,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淳樸自然的生活狀態和環境,甚至使人們恢復到淳樸的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們沒有狡詐的心思,更沒有過度貪婪的慾望,在單純質樸的生活下,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

    很多人覺得這種狀態雖然美好,並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其實老子的幻想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因為在人類歷史上存在過這樣一個時間段,那時候人與人之間沒有區別,沒有這麼多的心智,以誠相待,以心交心,大家和諧幸福,甚至人類和其他的動物都處在一個同等的水平。

    當人類擁有了智慧之後,便企圖凌駕於其他動植物之上,過度的開採砍伐,統治者有了貪婪之心之後,更引發了戰亂和生活的壓迫,導致民不聊生。

    而《道德經》的這一篇章所說的美好幻想,就是老子面對著這樣一個難以忍受的時代,產生的美好夙願,也是人民真正應該發展的方向,這句話也道出了老子的處事觀和生活態度。

    三:結語

    而這一句“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看似是相對封閉保守的生活態度,但是實則老子是借這種生活態度,來闡述人民心智機巧太多而引發的禍亂,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當心智出現的時候,帶來的並不是所謂的美好,而是人心狡詐的災禍。

    從道的角度來說,人生的禍患和問題都是因為自己的妄念貪慾以及即所謂制條引發的,而老子闡述的這個狀態,就是擺脫人類的劣根性,恢復到純真美好的狀態之中,這就是這一句話以及這一個篇章的思想內涵。

  • 19 # 遁世迷糊人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與,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道德經》八十章原文。首先需要注意一點,這裡說的環境是國,這裡的民,是鄰國之民。

    有稀有物品而不輕易使用,不助長沒有的人的貪慾,可以減少爭執。用的都是本地易得的東西,大家透過勞作都能得到,這樣能鼓勵務實的民風而有效減少不現實的吹捧。讓人民注重歸屬感而不願意遷徙搬家去外地、外國。本地的生產就能滿足人民的需求,人民對於自己的國家有強烈的歸屬感而不願意背井離鄉,那麼就算有出行工具也很少會用(因為在家宅著就很好),那麼就算有徵伐的刀兵甲冑也沒有地方放(本地就是最好的,幹嘛要去掠奪。當然刀兵甲冑還是需要用來防侵略者的)。大家生活簡單而規律,其實就不用特意去記一些麻煩、複雜的事(結繩記事不現實啊,不過簡單質樸的生活可以有)。這樣的治理其實很好,使人民吃得好、穿得靚、住得安逸、過得開心。國與國之間,雞犬叫聲都聽得見,但是老百姓之間從老到死也不會有什麼來往。

    這裡的往來,可以理解成出國。不同國家之間的老百姓頻繁的來往,大家都不樂於腳下的地方,最後往往是征伐。雖然很多人覺得會促進融合和和解,但是如果是那麼容易和解哪裡需要拖這麼久。讓人民不外求,忙於內需即可;至於對外的事,不是國民這一層次該考慮的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思考多了反倒多了煩惱,安心做好自己。

    民,安土重遷,把心思用於營造自己的家就好了。羨慕別人,不如務實營生;羨慕外國,不如建設好自己的國。有地立足才能施展,要是失了地,人如浮萍,所以安居樂業,安居才有承載,樂業才有未來。就這樣了。

  • 20 # 德鬦

    老子《道德經》八十章大意

    小國人少,如何管理?老子說:只需要人民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即可,其它不用管。類似瞎眼淡薄的伯伯靠手摸的東西,暗指基本必需品。同時還要使人民重視死在家鄉的傳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不會向遠方遷徙,因為不需要遠行。雖然人民有舟車,但卻沒有乘坐舟車遠行的理由。國家雖然有披甲軍隊,但卻沒有理由陳兵佈陣。使人民恢復到結繩記事時代。此時的淳樸人民吃什麼食物都會覺得甘之如飴,穿什麼衣服都會自覺其美,安心居住在自己簡陋的房舍中,快樂的享受他們自己的風俗習慣。

    此處老子暗喻只要沒有上進心跟攀比心。人民才會有真正幸福的生活。

    這個小國雖然與鄰國相望,雞犬聲都可以互相聽見,但直至老死都與鄰國不相往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10pro和華為P40pro都已經發布了,買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