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談天說地那些事兒
-
22 # 清清弱水
逆風你會用火箭麼???大霧逆風敵情不明,曹操不會這麼傻的,雖然是演義,也要符合常理是吧[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23 # 同沫
“草船借箭”從電視上看,當時的環境不利於用火箭,曹操生性多疑,自然不會這樣做,用火箭容易暴露我放的位置,敵人從而判斷兵力的數量。
-
24 # 博興國史
時間倉促,古時使用火箭一般是事先準備好,而孫劉聯軍虛張聲勢進攻時難以準備。再者,因是水上作戰,若以火箭射船,船被敵軍劃或順流或借風裡駛入己方船隊或水營中,更難以應對。
-
25 # 莽原獅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火箭”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228年三國時期。當時諸葛亮進攻魏國的陳倉(陝西寶雞市),被魏將郝昭用火箭燒燬了攻城的雲梯,這件事給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時火箭製作比較簡單,在普通弓箭下方纏上一些浸滿油脂麻布之類的易燃物,點燃後射出。雖然精度有所下降,但被射中殺傷力不容小覷。
不使用火箭的解釋。一句話,當時還沒有發明出來火箭呢。火箭的第一次實戰應用是二十多年以的事情。
假如當時有火箭,為什麼不使用呢?魯肅陪著諸葛亮坐小船到了曹軍水師營附近,諸葛亮下令擂鼓吶喊,把魯肅可是嚇夠嗆。新任水軍都督毛階,于禁急忙向曹操報告,曹操說:“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於是下令各營向江中放箭。這是其一。
其二,曹操大軍到達赤壁已是冬季,天乾物燥,火箭對儲存環境有很高要求,船隊不可能大量攜帶浸滿油脂火箭,這對船隊也有安全隱患。
其三,曹操用兵沉穩老練,一生很少打無把握之仗。事發突然,敵情不明情況下,不可能使用火箭攻擊,也沒有時間準備火箭。
其四,大霧瀰漫,看不清對方情況 ,不知多少人來襲擊,用弓箭迅速攻擊是最好辦法,還可以避免近戰引起傷亡。
其五,火箭攜帶、使用沒有普通弓箭方便,這也是沒有大量製造和應用的重要原因。
其六,火箭一般攻擊敵方易燃目標或城池,很少攻擊人員。當時情況,曹操第一反應想到敵方人員的進攻,萬萬想不到諸葛亮敢於“近戰”是為了“借箭”。
歷史上真實草船借箭,其實跟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據西晉史學家陳壽《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記載。孫權趁江面大霧到曹操水師營偵查,並且擂鼓助威 。曹操不敢貿然出戰,下令萬箭齊發,大部射在船上,致使船體向一面傾斜,孫權下令掉頭,這樣“箭均船平”,孫權回營。霧散以後曹操發現上當,說了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是對孫權的膽識,由衷讚歎。
回覆列表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一個經典的故事,話說當年周瑜為陷害諸葛亮,便要他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就用計謀向曹操借箭,將周瑜的暗算給破解了。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並不存在,而是孫權草船借箭。因為電視劇裡演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而不是孫權,久而久之,大家都接受草船借箭的是諸葛亮,也沒人關心孫權是不是真正的借箭之人了。那麼當時諸葛亮草船借箭時,曹操為啥不射火箭呢?而且當時火箭已經在很多戰場應用了。
第一、火箭製作繁瑣且難以儲存。其實火箭並不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點個火就行了。製作火箭的工藝繁瑣,首先要在火箭的箭頭上包裹油布,然後在蘸取上油點燃之後,就可以射出去了。由於油布和油的需求量很大,火簾子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火箭不能現作現用,還難以長期的儲存,主要這東西危險,屬於易燃物啊!
二、火箭的實用性不強
火箭雖然焚燒能力到是很強,可是穿透能力就很弱,因為火箭頭上有包裹的油布,致使箭頭很鈍,尖銳能力和穿透能力很差,所以穿透能力就下降了。此外船下面就是水,火箭一到水裡就滅了,基本的射殺能力都很低,所以當時就沒有用火箭。
三、夜戰火箭易暴露位置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那天有大霧,根本就看不清,所以射箭就只能於盲射,會不會射中誰也說不好。如果射火箭就需要一個大火盆,好點燃火箭,但是火盆也照亮了自己的位置,就相當於自己暴露了位置,自尋死路。龐涓當年不就是因為舉起火把而成為了孫斌的活靶子了嗎!
分析到這裡,想必各位看官也明白曹操為啥不射火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