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學霸養成筆記

    如何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愛好和寫作能力呢?

    作為高考語文得分140的學生,我從我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從小到大,給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是小學3年級,爸爸從廢品站花了1元錢給我買的一本作文書,題目是《小學生作文大全》,這本書陪我走到了小學六年級,這本書用來幹嘛了呢?抄作文!從小學3年級開始,老師要求寫日記,每天一篇,為了應付功課,我就把這本書中的每一篇作文都拆開,一篇作業可以夠我一個星期的日記量,老師要求寫作文,就從這上面抄,後來實在沒得抄了,那就自己模仿著寫,翻來覆去就著一本書,可以算的上真是吃透了這本書。所以書裡的內容我幾乎都可以背下來。所以建議大家,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語文字身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孩子的課外讀物太多了,但是良莠不齊,作為家長,不光要給孩子買書還要學會給孩子選書,什麼年齡段、讀什麼書,家長一定要看過書的內容才可以推薦給孩子看,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時間利用最大化。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孩子記錄好句,學會用,這樣才能給孩子的閱讀和作業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2、上了初中以後,功課逐漸緊張了,但是我的閱讀依然沒有放下,別的同學都在看作文,我卻在看《演講與口才》,這是一個系列雜誌(曾經還因為在課上看被老師沒收),這個時候我開始關注一些別人是視角,開始開拓眼界。(對於現在的孩子,建議在小學6年級之前一定要讀完教育部要求書目)

    3、我的家在農村,對於我而言,普通話就是和電視劇學的,金庸先生的武俠系列,每一個人物每一句臺詞都如數家珍,到現在我依然喜歡看電視連續劇(當然是有選擇看的,泡沫劇就算了不推薦看),我一直覺得我的語文語感就是來自電視劇,是電視劇讓我感覺到了語言的魅力。現在的孩子生活大部分對遊戲填充,一方面是環境使然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缺少陪伴,所以如果比較好的電視劇而且孩子有時間也感興趣,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看電視劇,好好享受一下親子時光。

  • 22 # 閆小磊

    與其說從興趣出發,倒不如說的難聽點 從人性出發,懶惰 貪婪 虛榮 憤怒 貪吃 好色 ,聰明的老師都會把這些人性加以利用,千萬不要你以為的文學之美 每個學生都會喜歡,那樣你會很痛苦。老師不是說教職業,一定要想商場裡的銷售一樣,善於引導顧客的心理 以達到自己賺錢的目的,老師也要善於引導 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轉移到語文上來,比如背古詩背不過,但是換一種方式 春眠不覺曉 處處蚊子咬 再引導到原文出處。誰能掌握好學生的心理,誰就能做好老師;至於寫作能力,就像玩遊戲一樣 要有即時回饋感,要不然就枯燥死了,學生都喜歡玩吃雞的手遊,那個遊戲的走路聲 開槍聲音 下雨的雨點聲 都讓學生們有了即時反饋感,所以玩一天也不會感覺累,可以嘗試把語文寫作變成數學公式化,例如 公式1:是什麼 為什麼 怎麼做 ;2:寫作開頭吸引老師 框架結構怎麼寫 結尾用金句或者名人名言等等 。懶惰就要求學生 每次不能超過100 字 超過100就要罰站,而不是要求文章不能少於800字!換位思考,思維模型決定個人能力,多元素的組合 可以讓自己變成一位 幽默 智慧的老師,加油!

  • 23 # 閒著沒事瞎寫寫

    對於這一點,我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實際上不存在孩子大多數學強於語文的問題,每個孩子喜歡的和天賦也都不一樣。偏文科的孩子可能情感上更加細膩一些。但培養孩子的語文興趣,一定是要從家庭薰陶開始的。

    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我小時候其實也很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為什麼呢,因為數學寫數字,簡單,不累。語文幾個字的筆畫都要比數學一道題的多,我是真的懶。可我倒並沒有因為懶就徹底放棄對語文的興趣。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這裡我一定要感謝我家的一位長輩——大舅。他是個高中語文老師兼歷史老師。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我大舅嘴裡有講不完的歷史故事,甚至說講著講著就要穿插一首非常應景的古詩詞,本來一個故事如果從頭講到尾也就十分鐘左右,我舅舅講故事,天馬行空,一個故事裡面穿插的知識點不計其數,往往一個故事一兩個小時如白駒過隙般輕鬆度過。而且我是抱著聽故事的心態來聽他講課的,也不知道我是天生記憶力好還是他講的太吸引我了,我從他的講述中學到了口才,在歷史故事和詩詞歌賦中體會中國文學的魅力。

    這顆文學的種子是舅舅給埋下了,後面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以後,舅舅的書架就成了我閉關之地,我很少跑出去和別人玩。直至如今我依舊覺得我的童年很完整,並不是說不跑出去玩就不完整了。因為我就不太喜歡跑出去瘋玩,我喜歡舅舅的書。從《上下五千年》的神話和歷史故事,到《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再到後來的四大名著,學毛筆字的時候又讀了《說文解字》,越瞭解中華文化越覺得自己那點知識量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而且到這個階段以後,那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了,一切的學習行為都是因為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是主動的、迫切的。這樣的學習效果一日千里,簡直和被迫學習有著天壤之別。

    讀的書多了,從作者描寫文章的方式裡自然而然的就能學習到寫作的套路。其實寫作並沒有那麼難,但前期的積累:詞彙量、中文的語法語序這些都非常的重要。只要具備了這些,日常的寫作就真的可以按照各種文體的套路來套,像套公式一樣。

    並且在提高寫作能力的路上,榮譽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問過好多寫作功底很好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從小寫作文就得高分獲得獎項的。也正是這些,讓寫作變得更加有動力。

    當然,寫作除了我上述的幾點以外,天賦也尤為重要。寫作要什麼天賦呢?那就是想象力和細膩的情感!如果你沒有想象力,即便你的寫作基礎打的很紮實了,卻依舊寫不出別出心裁的文章。如果你沒有細膩的情感,就無法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與讀者形成共鳴!

    天賦這種東西后天能不能培養出來還真難說,但是如果說應付考試作文,我說的那些技巧基本上就夠用了。

  • 24 # 顏值主播老學長

    本人於2019年畢業於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培養寫作能力只需兩步。只要掌握了寫作思維和素材就行了,說的容易做的難,思維是一天一天提升的,素材是日日夜夜積累的。當然寫作思維不會不要緊,可以先模仿,後總結加上自己的東西融匯貫通。初中推薦風雨彩虹和紅橡樹,高中推薦議論文素材和滿分作文。不要背作文,要學習書中的作文的寫作思路和篇章結構,積累書中的語言和遣詞造句習慣。

    語文應注重積累不假,但寫作還是有方法可尋的。這一切的方法的基石是一顆平常心加上嚴謹的邏輯思維。

    希望此篇文章會帶給以功利心學習的學生、有此看法,家長和老師們衝擊和價值觀的重塑以及對語文學習方法和其他科目學習的改變。這是在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學習三年,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同學氛圍的潛移默化以及自己心靈的成熟所感悟出來的。

    但如果我們功利學語文,目標就是獲得較高的分數,那麼成績對於學生來說就是利益。在當今這個競爭壓力巨大的時代,透過考試進行選拔和淘汰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篩選,誰也不想被淘汰,那競爭是必然的。成績十分重要,這一點是不可否認,毋庸置疑的。我本人也是到死都崇尚成績。

    我想敘述說明的的觀點就是:以培養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代替急功近利地追求分數而失掉理智頭腦的無效也極累的學習。

    可能幾乎所有人看到這都會對我的觀點嘲笑和不認可。的確我的觀點到這為止未免的顯得十分空洞,但這必須需要我邏輯思維的貫穿和論證。希望你們能夠看完我的文章後再做定奪。

    首先,愛好要從小用語文環境薰陶,從小做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愛好還可以用不經意間的好成績誘惑出來。但如果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語文,我相信不會有人能提升學習語文的興趣,我敢說為了考試而喜歡語文的都是在撒謊。與其說為了考試而學語文給考生帶來巨大的快樂,不如說是分數提升功利性的帶給學生自我認知上的優越感和付出得到回報的快感以及反饋帶來激勵的學習動力。不可否認的是,為了考試而功利地學語文會是一種正反饋,即成績帶來學習動力,動力有得到更高的成績,一次類推。

    但是,這種功利性的邏輯有一個致命地缺陷,一經觸及,毀滅性的破壞將是不可恢復的。一旦開始成績不好,對成績的功利性看法將會導致成績無法反饋給動力,自然也就沒有動力,進而不可能會有成績。

    如果功利心深入骨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長期付出與成績不成正比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最嚴重的結果就是徹底失去的前進的動力和進取拼搏的心已經學習的動力,成為在學習上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行屍走肉”。一旦到了此地步,此時此刻學習將是最殘酷的刑法。學的不再是知識,而是給自己找罪受。

    其次,縱觀高考語文的變化,近年來語文作文的重點逐漸變成議論文並在未來很長一段十年內不會有變化。高考語文議論文已經從直接給論點的題型變化為給多則材料讓考生把握主題,自主立意,開放性立意但立意又有範圍的注重邏輯思維的題型。高考作文已經從語文素養,文化底蘊,個人素養的原始語文教學變化為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分析歸納總結材料的能力和把握主題,抓住重點的新式語文教學,各省市今年來的高考作文直接體現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作文如此,閱讀亦然。語文已經從古代的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演變成了今天的處理長文字資訊的能力。

    再次,社會在發展,時代進步。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夠快速處理大量資訊能力的新時代人才。處理文字資訊的能力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閱讀速度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也決定了對於理科和文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閱讀的能力持續下降,注意力也越來越不集中。

    我們就有靜下心來,看一片長文字,獨一本好書,並認真分析寫作思路。這看似是愛好,但實質上是一種習慣。在實在難以提升興趣的情況下,習慣可以接管愛好起作用。這樣訓練或透過做題都是為了培養邏輯思維和思考方式。一旦養成,考試不在話下。這是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事情。欲速則不達。

    我用我在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的三年的經歷、老師的潛移默化和學校的氛圍薰陶以及自己急功近利的教訓告誡學弟學妹們培養思維和方法才是首要任務,成績只是思維和方法的體現。

    急功近利的功利心到最後帶給你的,只有痛苦,沒有知識。

  • 25 # 簡儀

    學生對語文學科沒興趣,大多是因為,沒有掌握學習語文的要領,這方面,我認為是語文老師責任重大。對於小學生,聽說讀寫,沒節語文課都是必須的。引導學生把每一篇課文都讀成“新聞聯播,”“朗讀者”,每節課都有把字寫成句子,把一句話擴成一段話經歷,(能把每篇文章都讀得有聲有色的學生,大部分不會感覺寫作文是一件難事。因為他已經從讀別人的文章領悟到話應該怎麼說,事情應該怎麼敘事了)教師每一次發出聽說讀寫的指令之前,一定要確定你已經教會他們完成指令的本領。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走進語文天地,是教師應該深思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願意選擇一個不怎麼愛你但有錢的人,還是選擇愛你但沒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