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山間旅行者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此句表現了玉門關的孤獨與淒涼,孤城不如說成死城,西北自古以來植被稀疏,尤其是敦煌玉門關一代,常年風沙走石,人煙稀少,加上古代人範圍較少,這句平添了一些幾分孤獨。

  • 22 # 朱明2020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這是一首雄渾蒼涼的邊塞詩。“涼州詞”,涼州歌的唱詞。《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辭》載有《涼州歌》,並說明是玄宗開元年間西涼府都督所進。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這首詩豪邁奔放的歌聲,把我們帶到祖國大西北的壯麗山川面前。詩中描寫的西北邊疆之美,絕不同於江南水鄉柔媚明麗之美,而是一種高遠的美,粗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昇華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這種美使人立即感到歷史和未來,立即感到永恆和無窮。最能表達這種美感的是詩的前二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源遠流長,一瀉千里。遠遠望去,只見它蜿蜒曲折,奔流於萬山叢中。它彷彿由天上流來,又彷彿流向天外。“黃河遠上白雲間”,是詩人真實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過“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句嗎?這絕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詩人眼前所見到的似乎只有兩件事物:地上奔湧的黃河與天空浮動的白雲。詩人全神貫注,空曠而絕無寂寞之感。黃河、白雲,色彩對照明麗。水在流,雲在飛,使人感到宇宙的脈搏與呼吸。

    稍稍將目光轉移, 詩人看到了天地間別的景物。“一片孤城萬仞山”。對此仍是那樣地強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則眾多,高達萬仞。山之高,更顯出城之小,山之眾,愈見其城之孤。透過這一對比描寫,祖國西北邊塞的雄奇廣袤之美顯現出來了。

    詩人在上兩句用這麼大的魄力寫景是為了什麼呢?原來是為了寫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對這廣袤的邊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這就是詩的後兩句的內容。羌笛,是西北邊疆富有地方色彩的樂器。當羌笛的聲音隨風傳來《楊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時,詩人的情緒激越了。笛聲充滿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間縈繞。那是戍邊的軍士在吹奏送別曲吧。他們曾經在這催人心碎的樂聲中,告別了親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現在,只要吹起這支曲子,他們的眼前彷彿會立即浮現妻兒的淚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詩人勸慰他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們何必借《楊柳枝》來抒發滿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過玉門關的。這兩句,寫邊地的荒寒和徵人的怨情,情調轉為憂傷。但這種憂傷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嘆,而是暗含諷刺之意的。楊慎《升庵詩話》卷二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可見詩人的真意並不在於誇張塞外的荒寒,說那裡沒有春風,而是借自然現象來暗喻安居於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關心徵人的生活,對於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

    看完以上介紹,相信你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 23 # 漢唐中華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句表現玉門關最孤獨,沒有綠色的荒涼邊塞之地,人煙稀少,而羌笛之音不絕於耳,怎麼不引起守邊將士的孤獨思鄉之情呢?

  • 24 # 溵川文學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是悲壯是豪放是血脈僨張的愛國情懷。

    而春風何時曾兼顧到這座荒涼孤寂的城,只有朔風只有漫天的黃沙和夜晚天空憂傷的眼睛

  • 25 # 高樓避愁

    《涼州詞》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樂府曲調,傳說來自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據《樂府詩集》引《樂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 其詞多寫塞外風光和徵役之苦。

    作者簡介

    王之煥,字季凌,原籍晉陽(今山西大原)人,遷居絳州(今山西新絳)。曾任冀州衡水主薄,因受人誣謗,拂衣辭官,優遊于山水之間。家居十餘年,晚年出任文安縣尉,為官清正,卒於任所。平生有豪俠氣概,常悲歌擊劍,放情縱酒,不屑孜孜求取功名,好與名士交往,與高適

    、王昌齡、崔國輔等相互唱和。其詩"傳乎牙章,布在人口”,名動一時。他的詩絕句成就最高,尤以邊塞詩著稱。他的詩作大都散失,《全唐詩》僅存絕句六首。

    這首巜涼州詞》有"旗亭畫壁"的軼事。據傳開元年間,王之煥與高適、王昌齡到酒館飲酒,遇梨園伶人(專職以表演歌曲為生的人),三人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自詩的多少定詩名高下,唱一首於旗亭壁上(酒舘牆壁)劃一筆。商適和王昌齡二人的詩都被唱到,剩下王之渙,王指伶人中最美者說:"此女所唱,如非我詩,則終身不與諸公爭衡。" 女子發聲,果然是"黃河遠上白雲間”。由此可以看出,這首詩在當時已經是社會上傳唱的名篇。

    全詩如下: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詞語賞析:

    "仞",古代八尺為一仞。

    "羌笛",古代西域羌族的一種樂器。

    "楊柳",巜折楊柳》曲子。歌詞大都是離愁鄉思,曲調淒涼哀怨。

    ”春風不度”,指邊關荒涼淒寒而春遲到,這裡也暗喻森廷恩澤不到邊域士卒。

    ”玉門關",甘肅敦煌出西也,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試譯如下:

    黃河遠遠地插入,

    天際中的白雲之間。

    一座孤零零話城堡,

    被萬仭的叢山包圍。

    羌笛何必吹奏巜楊柳曲》,

    那如泣如訴的哀怨曲調?

    就連那和煦的春風,

    也吹不到這蠻荒,

    淒涼的玉門關來!

    賞析:

    作者這首詩描寫了戍邊士卒防守邊關的艱辛和孤獨。詩中沒有直接描寫戍邊的苦怨,而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那羌笛吹奏的巜楊柳曲》,好象是在怨析柳,怨離別,又好象是在埋怨邊關外的荒涼與苦寒,就連春風也吹不到這個蠻荒之地。其中,隱含著朝廷的恩澤到不了邊關的戰士。這些戰士的鄉愁,離別親人的哀怨都在"羌笛何須怨楊柳"中表現了出來。

    這首詩前面描寫的景物從黃河、白雲間、孤城、萬仞山著墨,在雄渾中更顯露出蒼涼,從遠處、大處落筆。後面抒發出戍邊的哀怨,一曲巜折楊柳》將戍邊士卒的辛苦與哀怨從曲中唱出,這曲子細柔而娓婉。全詩將幽情置於景中,描寫出苦但不悲哀,幽怨但不怒吼。作者用蒼硬的筆觸,蘊藉的措辭描寫出戍也士卒的風貌。是一首描寫邊塞的傑作。

    詩的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句描寫了玉門關的孤獨。就連心春風"也吹不到這個地方。但是它是以"羌笛何須怨楊柳"作為墊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絕育手術後打什麼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