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哥談母嬰

    這種做法不可取,這樣只能增加孩子的溺反心理,慢慢會厭學!多用鼓勵和欣賞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讓孩子充滿自信!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在3歲之前要給予3000次的嘉許,你做到了嗎?

  • 2 # 37度暖爸

    不對!吃飯是人的本能需求,不能因此為要求。

    疫情防控在家,這個寒假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孩子在家沒有了學校的約束,自控力被下降也屬正常情況。

    關於孩子的作業,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約定一些規則:

    1、自尊心強的孩子

    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一起“整”孩子一次,例如:不催,不問,寫不完,就和老師說實話,讓老師來處理和懲罰。當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就進入了半社會化的程序,人是有群居屬性的,所以,對外界評價一般來說都是很看重的。

    2、自主性強的孩子

    讓他自己規劃時間,父母可以幫助參考。讓孩子自己體驗到自主性和話語權。

    孩子寫不完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沓,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不能一改而論。例如:注意力不足、缺少安全感和陪伴、畏難情緒等諸多原因。對於小孩子還是要多觀察,聊天,從中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簡單來說,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相應的心理動機,而孩子在寫作業這個過程中或者拖沓,或者快速完美的完成,都是有受益的。家長能做的就是找到這個動機和受益點,並幫助孩子規範行為。

  • 3 # 放牧的先生

    IF枕邊育兒

    專欄作家

    威海凌晨媽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做不完作業不準吃飯!"孩子不是士兵,告別"教官式"很有必要

    來自專欄凌晨媽媽話育兒

    為你朗讀

    5 分鐘

    "做不完作業不準吃飯!"相信聽到這句話的孩子,會有暫時性屈服並且乖乖寫作業,內心有再多鬥爭,也不敢輕易表露。孩子一定得聽我的話,這彷彿是所有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內心常有的心理狀態。而說了類似恐嚇的話,一定會讓孩子暫時服從,但孩子的心裡一定會在想,為什麼爸爸媽媽總是擺出這樣一副面孔?

    其實這種"教官式"的教育手段,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為了讓孩子快些入睡,父母會說"快睡,再不睡大灰狼就來咬你了!"孩子犯了錯誤,父母說"下次再這樣,警察叔叔就把你帶走!"不可否認,在某些時候父母營造出緊張的氣氛,的確會把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但這種做法對,孩子人格形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時常被嚇唬,孩子內心就會擔心這些事情真的發生,由此變得焦慮不安,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

    晚上下班回家,婷婷媽媽發現原本乖巧的聽話的女兒,居然不在家。她發現小婷是揹著書包離開的,並且衣櫃裡還少了幾件衣服,看來婷婷是離家出走了!

    一向很"強勢"的媽媽頓時沒了主意,她急忙打電話給丈夫,又聯絡了許多朋友,開始在城市裡多方尋找,終於在晚上11點多,爸爸在公園的長椅上找到了瑟瑟發抖的婷婷。她已經累得說不出話,蜷縮在長椅上默默的抹眼淚,也許是因為飢餓,也許是因為膽怯,婷婷見到爸爸沒有逃跑,反而一把抱住了爸爸。​

    她對爸爸說"我再也不想回家了,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兒,可是中午媽媽上班前給我佈置了好多作業,做不完就不準吃飯,那些作業我根本就做不完。媽媽那麼嚴厲,她一定不會讓我吃飯的,我不想要這樣的媽媽"。爸爸聽完鼻子一酸,把婷婷摟得更緊了。

    婷婷媽媽的教育方式,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你不聽話我就把你送給別人!"但是對於恐嚇的後果,父母卻很少思考,若孩子經常被恐懼感佔據,心靈容易受創傷,發展下去還可能會引起口吃,遺尿,失眠,智力發育遲緩,甚至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

    如果孩子相信了父母的話,那麼,他很容易成為膽小懦弱的人,如果孩子明白,爸媽不過是嚇唬他,從此他就不會再信任父母,不會有所畏懼,容易成為膽大妄為的人,總之,對孩子的影響都不會是什麼好結果,父母別不自知!

    外婆的請求並沒有得到媽媽的迴應,誠誠沒有辦法,只好不情願地去了臥室,這時媽媽又說"好孩子就要聽媽媽的話,尤其是男孩子,聽到父母的要求就必須立刻去做!"誠誠感到非常委屈,扭頭回了一句:"人人都要聽媽媽的話嗎?"媽媽說:"當然!"誠誠嘴一撇,說"那麼你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外婆讓我多看一會,你偏不讓我看!"誠誠的話讓媽媽啞口無言。

    外婆的請求並沒有得到媽媽的迴應,誠誠沒有辦法,只好不情願地去了臥室,這時媽媽又說"好孩子就要聽媽媽的話,尤其是男孩子,聽到父母的要求就必須立刻去做!"誠誠感到非常委屈,扭頭回了一句:"人人都要聽媽媽的話嗎?"媽媽說:"當然!"誠誠嘴一撇,說"那麼你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外婆讓我多看一會,你偏不讓我看!"誠誠的話讓媽媽啞口無言。

    誠誠的行為其實並不是反擊媽媽,而是他有了個體意識,也有是非善惡的觀念,自然就會表現出不唯命是從,求實明理的思想特質,而這些是誠誠媽沒有意識到的。

    "教官式"教育只能給孩子帶來焦慮和壓力,讓孩子變得懦弱膽怯,或者形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極端性格,所以父母不要總是擺出一副兇巴巴的樣子,讓孩子童年在緊張與焦慮中度過,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

    即使遇到無理取鬧的孩子,父母也不應該選擇這種方式,我們完全可以冷處理,暫時不理會孩子的無理要求,讓其在冷對待中反省自己的行為(適用於8歲以上的孩子)!

    實際上,無論對於什麼問題,無論孩子的年紀有多大,他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部分必定會與父母的思維有差距,這並不是壞事。孩子的觀點與父母不同,正顯示出孩子思想的獨立性,說明孩子的思維模式正走向成熟。

    如果父母在教育中,總是擺出一副"說一不二"的樣子強行決定:"孩子必須怎樣?""一定不能怎樣?"只能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獨立自主能力受到限制,影響其完整人格的形成。

    把教育當作下命令,那麼孩子逐漸長大之後,會非常排斥父母的言行。這會讓孩子喪失一部分判斷能力,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磕磕絆絆,也走不出自己獨立的人生軌跡。

    父母用"高壓政策"要求孩子一切行動,聽從"教官式"父母的指揮,那麼孩子不是選擇極端的抵抗,就是向父母妥協,唯唯諾諾,放棄自己的獨立思想。從小就不被允許做任何決定,而是被訓練成聽從命令的人。等這些孩子長大了,指導他們思想行為的模式沒有變,他們仍然習慣聽命於自己以外的聲音,這樣的情況下,它就會成為可悲的盲從者,不敢面對現實,沒有挑戰任何困難的勇氣。

    枕邊育兒寄語:

    不要總是命令孩子服從,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賦予孩子,剝奪孩子自主思考和選擇的權利。只要他們的行為合理,不犯原則性錯誤,那麼就應該讓他們自由發展。

  • 4 # 島民胖胖

    不對,越強迫激烈的態度,孩子越逆反。

    第一,可以和孩子先平心靜氣地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的內心想法。

    第二,可以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三,表達選擇相信孩子的態度,和孩子做約定,採取獎勵制度

  • 5 # 布丁家的媽媽

    首先吃飯和做作業它是兩件沒有衝突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他不寫作業就不讓他吃飯,那我們可能會導致孩子認知上的錯誤。那如果我沒有做好一些事情的話呢,那我就沒有飯吃。那他可能以後的話呢,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那他可能會使。為了得到或者是達到某一件事情而去做。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自己要完成的任務是他的責任。他有沒有寫完作業與其他人無關,他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

  • 6 # 睿爸育兒記

    我不建議孩子完不成作業,不讓吃飯。

    孩子任何一項習慣的養成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現在作業拖拉的習慣,也是慢慢養成的。所以,想要糾正孩子的這個習慣,需要制定一個計劃,逐漸的幫孩子建立起來良好的習慣。

    比如,跟孩子一起制定出來一些獎懲措施。

    獎勵措施:如果今天的作業比昨天提前10分鐘,就獎勵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遊戲時間也可以,不過遊戲時間要積累到週末),我們家還獎勵孩子看書,孩子只要做完作業就可以看書了,我們不會再為孩子加餐,讓孩子做更多的練習。

    懲罰措施:可以是減少上述約定的獎勵,比如減少遊戲時間。

    要注意,不要激進,每次的獎勵要少量,每次的懲罰也要少量,讓孩子有向上的動力。

    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一個月以後,就會有大的改觀,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即可。

  • 7 # 裸辭寶媽育兒記

    不能,我覺得應該限制他玩遊戲看電視之類的時間,吃飯喝水睡覺,是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要去限制。

    而且看他最喜歡什麼,就限制什麼。

  • 8 # 小菜菜和小豆子

    孩子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是由於什麼不能按時完成呢?是作業太多還是三心二意,是不會做還是寫字慢還是小動作多?我覺得首先要找清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比如說孩子的作業就是多,辛辛苦苦寫了一上午雖然沒寫完,但是頭也沉手也疼了你還不讓人家吃飯,那還能行嗎!

    比如說孩子不會寫,那你不讓孩子吃飯也白搭啊,坐那尋思半天該不會還是不會,孩子還會煩氣。

    我覺得,如果是由於孩子自己專注力不集中,貪玩等原因造成的作業寫不完,就應該不給飯吃,什麼時候寫完什麼時候吃。

    那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當然提前就要約定好,和孩子說好,做完作業再玩,這個作業量不多,要合理分配時間,不然吃飯時間只能延後,家長首先佈置作業的量要合理,也要要求孩子做到書面要整潔,不能有粗心的錯誤。

  • 9 # 佬舒記vlog

    有孩子的家長基本上每天都面對孩子做作業,拖拉不會按時完成的崩潰,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制定一個詳細的獎懲表,嚴格要求還是有效果的。

  • 10 # 明月入懷618

    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一般有以下原因:

    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所以學習沒有興趣,更沒有動力了。因為沒有興趣,所以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基礎不紮實,做起作業來無所適從。就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或者是應付差事。或者是學習習慣差,注意力不集中,寫字馬虎等等原因。有的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一味的死記硬背,事倍功半。沒按學習流程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及時鞏固複習。然後查漏補缺,建立錯題集。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想辦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情況而定,進行教育。

    如果孩子是沒有理想,沒有目標,對學習不感興趣。就經常給孩子講勵志的故事,講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案例,用身邊的正能量的例子來現身說法,慢慢地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的興趣。

    如果孩子學習習慣差,注意力不集中,要透過親子活動透過一系列的鍛鍊活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撿豆子?讓孩子在相同的數字中找出不同的那一個?讓孩子找規律?讓孩子聽出短文中有幾個相同的字?讓孩子三分鐘內算出十道加減混合運算題等等。

    如果孩子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要和孩子一起從最簡單的知識學習,基礎知識掌握之後再學習較難的知識。

    我有一個學生,我在給他輔導英語的時候,發現他的數學非常差,當時他學到因式分解,他可謂一竅不通。老師講課聽不懂,下課不會做作業,他十分苦惱。後來我就從因式分解的定義,因式分解的方法一點一點講起。有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每講一個方法,我都給他講配套的一些練習題,接著讓孩子自己給我講一遍。再做練習題,慢慢地孩子開竅了,期中考試,孩子數學考了84分。孩子高興得一蹦一跳的!

    如果是孩子學習方法不得當。我們家長要和老師溝通,從方法上讓孩子下功夫!給他引導。讓孩子按學習流程去做,根據遺忘規律去鞏固去複習。然後再講做作業。孩子掌握了方法。他做起作業來就順手了!

    總之,孩子不完成作業,家長不讓他吃飯,這是很簡單,很粗暴的方法,只能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愈加嚴重。只有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才能對症下藥,孩子才能成長和進步!

  • 11 # jola

    我覺得你應該找一下事情的所在 這個作業是太難了 還是學習方法不行 沒有思路 還是說他注意力不集中 搞小動作呢 你可以觀察他或者看他作業的量 給他分一下 各種結合 而不是一味的寫那一樣 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 他精神疲憊 你還有看作業的難度 把難得和簡單的歸在一起 讓他放鬆式的完成作業 還有就是沒有時間觀念 所以大人一定要給孩子定一個時間 比如語文寫多少時間 數學寫多少時間 給孩子掐點兒 在把第一天寫完作業時間寫在紙上貼他寫作業能看見的地方 給他看 同時說 昨天你寫完作業用了多少時間 今天一定比昨天更進步 媽媽看好你哦 這樣讚賞的方式他一定會開心的 寫的也比昨天快很多的 對不對 所以 懲罰的方式是不對的 只能更容易討厭寫作業 以後寫作業也只會如此 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解決他的辦法 才能讓他開心的成服的去完成。

  • 12 # 甜樂姐妹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一名輔導老師,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輔導學生的作業,針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批發,並教會使用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孩子們感覺學習其實並不難,對於孩子沒寫完作業,不讓吃飯這種做法,我不贊成,如何讓孩子能有效的完成作業,我的建議如下: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如果孩子以前表現的挺好,突然之間作業完成的不理想或者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家長不要著急,先問下孩子是什麼原因?找到原因就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做一下疏導,幫助孩子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開學,大部分的孩子是在家完成作業,如果家長對孩子比較上心的話,應該自己就能知道原因,在孩子學習這方面,家長主動一些,明確向孩子表示出爸媽對於的學習還是比較關心的,讓孩子明白他的學習家長會時刻關注。

    制定行為契約法行為契約法,是一種類似的用強化和懲罰相偶聯幫助個體管理行為的方法,這是行為心理學常用來改變行為的方法之一

    具體來說就是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把需要養成的習慣或者行為訂下契約,完成了就會獲得相應的獎勵,失敗了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在執行行為契約的時候,家長需要和孩子及時溝通,調動孩子的內在動力,家長不能做主宰者,在契約中需要明確孩子應當改變、矯正或保持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行為契約法的實施明確目標,不管是任何人做事之前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更好的去實施,知名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並使用了SMART這個術語,用於衡量目標是否科學有效,是否有於實現

    SMART原則:

    S 明確具體的:家長最希望的應該就是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所以家長必須和孩子制定每日必須完成的作業量或情況,把最基本的任務完成。

    M 可衡量的:在這時是指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孩子在完成作業中的態度問題,比如說,孩子今天完成作業的速度比以前提升或者這次寫作業過程中能夠安靜寫作業時間比以前長都是可衡量的標準。

    A 可達到的:孩子的寫作業能否按時完成或者完成的情況怎麼樣

    R 事實求是的:根據孩子的作業情況,家長需要進行一下記錄,目的是為了發現孩子的進步,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的時間和質量,並對孩子進行及時的鼓勵。

    T 有時間限制的:所有的作業必須和孩子一起制定完成時間,在規定時間內需要按時高質量完成作業。

    制定好行為契約,家長需要做什麼?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為孩子設定一個學習角落,在這個學習角落裡儘量只放學習有關的書籍,電子產品其它沒用的雜誌儘量遠離孩子的視線,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可以進行陪伴,我建議家長拿本書和孩子一起進行學習,因為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你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慢慢變得愛學習

    2、獎罰要合理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進步後,就任由孩子願意買什麼就買什麼,我們設定的獎勵要符合學生的情況,比如說,每一次小進步就記錄下來,累積達到什麼程度可以實行一個大獎勵,但這個獎勵必須設定一下上限,家長設定獎勵一定要有長期性,可執行性,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動力。

    懲罰也要適當,可以懲罰孩子一起參與做家務,也可以控制孩子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時間,這個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實施獎懲制度。

    3、家長必須堅定的執行

    制定好行為契約後最怕的就是家長制行沒幾天就不管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時就能改變的,需要家長長期堅持下去,同樣在執行過程中儘量不要和孩子發生衝突,假如孩子執行到一半就不想再執行時,家長也要嘗試使用其它的方法說服孩子執行下去,這樣孩子的學習習慣才能良好的形成。

    結語:現在不少的家長當孩子在學習方面出現問題時,會把孩子送入輔導班,他們把自己教育問題甩給其他人,人們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只能從本身去找問題並解決,孩子的學習不是體現在作業做的如何?考試成績怎樣?而是在於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成績會一直很穩定,而學習能力差的孩子終究會被淘汰下來,學習能力是如何培養的呢?就是養成自律的習慣,應用好行為契約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律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順。

  • 13 # 小公主變形計

    孩子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當媽的看見了肯定很著急,但是這個時候不能夠急吼吼的去吼孩子。

    一定要先分析一下孩子不能完成的原因。一般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到底是孩子的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

    能力問題主要是指孩子是不是覺得作業太難了?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

    而態度問題主要是跟學習習慣有關,比如孩子遲遲不願意開啟作業或者作業過程中特別磨蹭。

    如果是能力問題,家長需要去幫助孩子解決困難,這個可能相對來講會容易一點。缺哪塊補哪塊。

    但如果是態度問題,家長要做的事情,首先就是要自己的耐心。因為很多壞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改起來也會比較費時間。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家長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孩子建立學習習慣的早期,如果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那麼,現在,就是孩子和家長要加倍投入時間的時期了。

    “欠下的帳,總歸是要還的。”

    建立學習任務清單,幫孩子提升專注度等。家長得一步一步的慢慢來。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任何一點積極的改變,家長都要抓住,鼓勵孩子。

    至於這位家長說的,如果作業不完成就不讓孩子吃飯,我是不贊成的。

    想象一下,如果老闆說:你的工作沒完成,你得餓著肚子加班,你會是什麼感受?

    肯定很牴觸吧,而且人在飢餓的狀態下很難有好的創意和工作效率。

    所以,這樣的提法不是好辦法。好好吃飯才有好的身體,好好吃飯才有好的情緒,有了好的情緒才會有好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 14 # 黟靈

    你只要把不讓幹什麼變成讓幹什麼!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也需要有希望,需要動力,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學習的動力,而不是恐嚇。

    往往眼前的希望比看不見後果更讓人期盼。

    曾經有個故事,說有個商人為了讓又累又困的毛驢趕路,就在毛驢的前面吊了一根胡蘿蔔。毛驢為了吃到胡蘿蔔,就一直努力的向前走,一直走,一直吃不著,可是它依然一直向前走,因為毛驢看到了希望。

    每頭毛驢都以為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吃到胡蘿蔔,也就是這種可以吃到希望一直支撐著毛驢努力的向前。

    試想,如果商人對毛驢說:“快點走,走不到目的地你就別想吃胡蘿蔔!”那麼,毛驢還能那麼賣力的向前嗎?

    孩子不是毛驢,也不能用毛驢來比擬。然而,毛驢尚且知道為看到的、可以實現的願望而努力,何況我們聰明的孩子呢?

    當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後,就可以讓孩子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自由選擇等等。如果孩子超前完成,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時間,或者是好處。孩子會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收起你的恐嚇,給孩子帶來希望,變強迫為主動。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如果主動積極的去努力,比被迫的去幹事效率都要高。相信孩子,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優秀。只是我們的方式不對。

    在威脅和恐嚇下,要麼沒有主動性,要麼孩子會逆反,還有部分孩子會緊張。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會學會威脅。

    相信孩子,改變方式,會收穫不一樣心情,不一樣的孩子!

  • 15 # Jessiehu

    首先,根據您的描述,您現在有兩個疑惑

    一個是孩子現在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想尋求一下大家的幫助?一個是完不成作業是否可以透過不讓吃飯等方式去懲罰他?

    先從第一個疑惑來講:

    孩子不能完成作業這個結果,這就要我們家長去做一下調查,都有哪些原因:

    1、分析客觀原因:目前孩子的作業量如何?是否過多?同班同學是否有類似現象?作業都是哪些型別的?

    建議家長在想著怎麼去處罰孩子之前,先做一下充分的瞭解。是不是最近學校要進行考試,為了趕進度而多留作業。是不是這個作業是老師在學校留的,由於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做了其他的事情耽誤了。是不是班裡其他同學也都沒有做完,不是他一個人。再詳細看一下作業都是什麼作業,是抄生字,抄課文,還是新學的題不會呢?

    如果是大家都沒有完成,我覺得可能是作業量太大,這種情況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鼓勵,畢竟可能會寫到很晚。但是這種情況不能是常態,偶爾晚上熬一兩次夜還行,時間太長影響孩子休息,不利於第二天的功課。一般這種情況每個學期會有幾次。我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一直陪到她做完為止,不去催她,並且減少她做其他事情的時間。

    如果是因為很多同學利用學校的時間完成了絕大多數,就要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他在學校是不是做了其他的事情,看看能不能減少這些事情的時間,爭取在學校完成一些,減輕回家做作業的時間。

    我家娃在班裡是班長,學習委員,每天要幫助老師收作業,發作業等輔助工作,然後稍微有一點時間還要想看會課外書。這使得有一段時間她的作業要很晚才能完成。後來我跟她溝通是否可以在學校做一部分,剩下的回家再做,作業全部完成再看書。她說我會試試,後來回家做作業很快完成了。

    2、分析主觀原因:作業題目太難,不會做?就是不想做作業?做作業的時候總是開小差,效率低,速度慢。

    如果客觀原因解決不了,那看看是不是從主觀原因去考慮。

    作業的題目太難,孩子在桌子旁想了很久也想不上來,這種情況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別發脾氣。自己先拿過來看一下題目的難易程度,一般小學生的題目對於我們這些家長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所以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是否需要幫助,可以給他講一下你的思路,看看他是否有幫助。如果真的不會做,也沒關係,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自己先偷偷去網上搜一下,然後再跟孩子溝通。

    作業做完了,這隻能說明是今天的任務完成了一半。家長這時候要意識到孩子可能上課沒有聽懂,要想想怎麼去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孩子做作業時間久的問題。

    如果是題目很簡單,孩子不想做作業,做作業總是開小差,拖延,速度慢...... 那這種情況我覺得就要採取懲罰了,懲罰的方式要有度,不能太過。比如限制他看手機的時間,限制給他買禮物......

    我家娃上一年級的時候,做作業特別慢,因為她寫字慢,本來老師留的作業是半個小時完成的,她要2到3個小時。這樣的情況持續到2年級,作業量突然比原來多了一倍,她的速度還是那樣慢,結果開始每天都要11點甚至更晚。後來我就拿了一個時鐘放在她面前,告訴他,這項作業要多久,那項要多久,我會去收作業。給她施加了壓力。另外就是要製造一個氛圍,不去打攪他。慢慢她就改過來了。

    接著咱們說不完成作業是否要限制他吃飯?

    這就涉及到完不成的處理方式上了,處理方式上家長要巧妙一些。

    吃飯對於孩子來說根本夠不上威脅,而且家長說出這話的時候自己都覺得後悔,不讓他吃,他沒事兒,咱們家長心裡邊難受,而且很快會主動給他送吃的。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方法可以從限制他最喜歡的事情上,比如他喜歡玩手機,那限制手機使用,喜歡看電視,限制電視時間等等。

  • 16 # 樂爸說經驗

    孩子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肯定不是好現象。解決問題要先分析問題,找到導致問題的根源,連根拔起,徹底解決。不能流於形式。如果不能幫助孩子找到為什麼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只是完不成就不讓吃飯,顯得解決問題簡單粗暴。

    孩子的一切問題都能在大人那裡找到根源,都和大人有聯絡。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也能找到。應該是小時候爸爸媽媽沒有很好的教會孩子做事情要有計劃性,完不成計劃要及時找爸爸媽媽幫忙。所以出現這樣情況。

    現在的解決辦法就是首先和孩子聊天,問他如果以後你定時間的話,多長時間能保證完成,中間可以找爸爸媽媽幫助,如果孩子訂的時間太長,就告訴他你這個時間和老師要求的時間差別太大了,怎麼辦。為什麼需要這麼長時間,我們縮短一點可以嗎。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確定的時間完成,完成有獎勵。

    這樣做目的有三,第一逐漸讓孩子養成做事情有計劃性。第二觀察孩子不能完成作業的原因,如果總是頻繁的求助,就是沒有吸收學習內容,學習效率有問題。如果孩子總是被別的事情打斷,玩玩具,喝水,上廁所,就是孩子的注意力有問題,需要做注意力集中訓練,另外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不要家長一遍刷手機一遍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第三,讓孩子參與,提高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以後孩子才會按時完成作業。不給吃飯只能引起反感和對抗情緒。他會覺得學習很痛苦,討厭學習,甚至厭學。

  • 17 # 晚霜醉晚風

    這個肯定是不對的,要想讓孩子學習好,有以下幾種方法。

    1.把家長留的作業徹底去除。只留下老師的。有課外班的家長可以在一星期的某一天加作業。我有一個老同學,她有一個學習很棒的女兒。我問她的女兒怎麼學習這麼好,那個女孩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說:“都是我媽媽逼我寫一大堆的作業,所以才學習這麼好。”當時我問了她有什麼作業,之後把我驚呆了:9首詩(28字為一首)、2篇黃岡數學題、10個10個字母以上的單詞、閱讀2小時+老師作業+課外班作業。這是一個3年級小女孩的作業嗎?不,太多了。普通三年級學生的作業應該只有老師的才對。看看普通學生作業量吧:

    一年級~五年級:只有老師的和課外班的作業。

    六年級:語數英卷子各一張。

    初一至初二:只有老師的和課外班的作業。

    初三~高二:只有老師的和課外班的作業。

    高三:專心複習,全力備戰高考。

    大學:2首詩,所有科目的卷子各一張。

    2.給孩子一些鼓勵。

    比如:一年級一百分給10元

    二年級99分給20元

    三年級98分給30元

    四年級97分給40元

    以此類推

    不管孩子用這些錢幹嘛,充遊戲也好,玩手機也罷,都不要管!

    除了這些,還要給孩子口頭的鼓勵。

  • 18 # 親子成長手冊

    小孩子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完不成,家長不讓吃飯,這種做法你贊同嗎?

    孩子做作業完不成不讓吃飯,其實這屬於一種變相的體罰,對於孩子來講這種方式是不好的。並且小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如果不讓孩子吃飯的話,那麼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的。

    孩子作業完不成可能有很多的方面,比如說佈置的作業確實多,或者是難度很大孩子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他解決不了,又或者是他做作業的時候太認真三心二意所以有些晚了,家長可以適當的有懲罰的手段,但是利用不讓孩子吃飯這種手段,我是不太贊同的。

    如果用這種手段讓孩子完成作業,其實孩子完成作業的狀況中到底是恐懼的,本來他就對作業的牴觸,但是因為怕不給吃飯必須去完成,所以沒有辦法。所以他對做作業也是沒有什麼心情,對於學習是一種負面的影響,不會是很很好的促進作用。

    讓小孩子寫作業可以用比較好的鼓勵方法,比如說他按時完成了給她一個什麼獎勵,或者是告訴他這段時間他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他自己寫完了之後,他就玩的時間多了,這樣孩子寫作業的基礎性就會高一點。

    孩子大一點了,可以讓他們制定自己制定的計劃表,按照他們自己的計劃表,該寫作業的時候寫作業該玩的時候玩,然後家長不要在他們寫完了之後再給他們比,不知不必要寫的作業,這樣估計對孩子寫作業來說有一個好處。因為他們覺得是自己在掌控著時間和安排著自己學習的節奏。

    可是你又不吃飯這種方法,我覺得孩子心裡也是不願意的,只是迫於壓力沒有辦法而已,但是他們寫起作業來估計效率也不高,寫作業的目的就是鞏固所學的內容,如果所學的內容自己掌握不好的話,那麼寫作業肯定會慢了。

  • 19 # 龍鎮

    我家小朋友讀二年級,現在每天上網課,老師都佈置不少作業,連原本只要在學校參加的音樂、體育都有家庭作業。當然,我贊成學校和老師對全面培養孩子的考慮,如果家長沒有足夠時間幫孩子們安排課表,並且及時提醒,有些孩子可能就只做語文、數學作、英語,生活中就缺少了音樂薰陶,不能有足夠運動量,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不過呢,孩子如果在學校上課呢,每天都要去學校會見到老師,老師自帶一種威懾力,孩子會乖乖 寫作業。現在就比較麻煩,孩子每天都在家裡上網課,家長既要看著孩子上網課,又要盯他們寫作業。比較容易著急上火很正常。

    著急歸著急,因為作業沒按時寫完,就罰他不吃飯,肯定不行。

    按照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在個體學齡期(6~12歲),是勤奮對自卑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和客服自卑感,體驗自身能力的實現。6-12歲的孩子一般在小學學習,學校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埃裡克森理論認為,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

    而家長需要不斷鼓勵他們,一點一點建立信心,建立興趣,從而對完成學業越來越有信心,明白勤奮能掌握很多技能和知識。

    1、懲罰是無效的,甚至是破壞性的

    我們自己的經歷似乎告訴我們懲罰可以有效果,而且只有懲罰才能達到目的。但是實際上懲罰的目的只是為了調整我們自己的情緒,換句話說是在發洩你自己的情緒罷了,於孩子而言,這樣的方式阻止了他承擔責任,破壞了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破壞親子關係最要命的地方是,他更加不願意聽你的意見和勸告。有問題的時候反而去尋求不懂事的同伴、網路知識的支援。

    我家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吃飯拖拉和飯量太小。以前我們經常逼他一定要吃完碗裡的飯和菜。但是因為一直擔心他營養不夠,盛飯的時候會特意多裝一點。所以每頓飯都要討價還價,吃得大家都很不開心。

    後來我們已經沒辦法了,乾脆不管他了,吃得下的時候他會吃很多,超乎想象。肚子不餓常常也會剩下一些飯菜。但是飯桌上至少大家都很放鬆。

    2、讓他承受自然後果

    這裡特別強調自然後果,自然後果對於我家孩子來說,不好好吃飯的自然後果就是還沒到飯點,就已經餓了,甚至剛過一兩個小時,已經到處找東西吃了。所以自然後果就是讓他感受飢餓。如果是說,你不吃就捱打。這就是懲罰,

    如果孩子不寫作業,你幾次提醒他之後還是不寫,我們應該讓他承受自然後果。具體來說,就是讓老師批評他。當然,最好能跟老師事先溝通好,求得老師的理解和配合。畢竟孩子的教育都是家長和學校兩方面要相互配合的嘛。

    3、設定限制

    首先要強調限制的目的不是懲罰,意思是要跟孩子好好交流,把一些可以執行的規矩。保證持續交流。

    THE END!

  • 20 # 沐青說育兒

    孩子為什麼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原因。對自己的時間安排沒有計劃。

    對自己的時間沒有計劃,想到什麼做什麼。導致可能看了電視,玩了遊戲,看了書,可是最後作業沒有寫。

    這個時候就協助孩子做一個時間安排表可以按照事情的優先順序順序。把事情分4個象限,一個是緊急又重要的,一個是緊急不重要的,一個是不緊急重要的,一個是又不緊急又不重要的。

    孩子做了時間安排表,才更瞭解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不會每次將作業拖到很晚的時候才去寫。

    做作業沒有效率。

    第一,做作業的時候不專注,導致做作業的效率低。

    可以試試番茄鐘的方法,25分鐘或45分鐘一個番茄鍾。在這個時間內,不能做任何事情,只能做作業。

    因為人真的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比如手機簡訊響了就會去看手機,手機拿到手上本來只是看一個簡訊,最後卻會不知不覺看很久。

    就讓孩子在這25分鐘或45分鐘裡專注的做作業,不做任何事情。時間到了就可以休息5分鐘或15分鐘,然後再開始下一個番茄鍾。

    第二、可能是能力不足,就是說作業對他來說太難了,他自己沒辦法獨立完成。

    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可以適當的給予一些協助。

    孩子作業完不成就不讓吃飯,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因為吃飯和寫作業之間是沒有必然的聯絡的,不能用吃飯問題來懲罰寫作業。

    而作業沒有寫完的自然懲罰結果是會挨老師批評。所以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他可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這個才是他會受到的自然懲罰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農田裡都種植了什麼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