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曉曉
-
2 # 明月故鄉
司馬遷命運坎坷。但是又可說正是這樣坎坷的命運催生出了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連司馬遷自己都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有離騷。也就是說一切偉大的著作都是作家經歷苦難之後寫出的。那麼司馬遷的《史記》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就關係到他坎坷的命運了。
司馬遷又稱為太史公,“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他們家世代為朝廷史官。父親司馬談在臨死之時告訴他想寫一部歷史著作的願望,但是沒想到著作還沒完成就不行了。希望兒子完成他的遺願!司馬遷扣首流涕說:小子不敢忘!
司馬遷在父親死後繼承父志,成為史官。本來一切都是順風順水,不料天降橫禍!這禍來自李陵投降匈奴的影響。當時朝廷諸公礙於漢武帝的天威,都落井下石痛罵李陵投降匈奴。就好比現在罵某某作家是漢奸賣國賊一樣。漢武帝不知發的什麼瘋,有一天突然問史官司馬遷對李陵投降一事的看法。司馬遷是個正直的人,又跟李陵是好朋友,見皇帝問他就原原本本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他說:李陵投降匈奴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他並不是有意要這樣幹,說不定以後他還會找機會報答陛下的。話說文人確實有傲骨,不知道阿諛奉承,唯唯諾諾是何物。這下把漢武帝給激怒了。他本來是以為司馬遷會順著他的思路和做法去附和,哪想到這該死的文人會逆龍鱗?
司馬遷被下獄問罪。按漢朝法律,罪該宮刑,就是割掉雀雀。但是如果拿錢出來,是可以減罪的。可是司馬遷一介書生,只有傲骨,哪有錢財?沒辦法只能下蠶室,受宮刑!
作為一個男人,宮刑是奇恥大辱!司馬遷好幾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他又沒有付諸行動。不是他怕死,而是答應父親的事情還沒完成。史記還沒完稿,不能去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宮後的司馬遷除了寫史記,就是苟且偷生地活著。想一下這對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是多麼的命運多舛啊!
但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司馬遷的不幸遭遇成就了偉大著作《史記》。因為我們知道,一部偉大的著作無不傾注著作者的情感和血淚。換句換說,司馬遷的遭遇讓史記的寫作有了靈魂。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一帆風順的人生際遇中,史記的創作雖然仍然很精彩,但是一定不會像現在這般有靈魂,有血肉。《史記》被譽為史家絕唱,無韻離騷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
史記寫作成功後,書稿藏之名山,副本在京師。所幸沒被散失。後被外孫獻給漢宣帝。從此流傳下來。太史公司馬遷一生命途多舛。他除了史記外,還有《報任安書》流傳下來。至於後來命運如何,則無從考證。
但是他跟那不朽的著作一起流傳了下來,千年歲月,生生不息!
-
3 # 好史不死
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司馬遷:“人總是要死,但是意義卻不一樣。”司馬遷無疑是偉大的,他的精神也足夠讓每一箇中國人肅然起敬。但是,司馬遷在著成《史記》後不久卻銷聲匿跡了。司馬遷生前寫了無數歷史名人的結局,那麼司馬遷本人的結局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漢書中,曾經有一個篇章專門寫了司馬遷的生平。其中,關於司馬遷的結局,也只是很簡略的一筆帶過了。話說,公元前91年,《史記》就是於次年完成的。那一年,朝上發生了巫蠱之禍事件。朝中大臣江充陷害太子劉據用蠱術謀害皇帝,劉據為了自保出兵殺死了江充。
當時,仁安本是京城的守衛軍將領,劉據曾經寫信求他出兵幫助自己,不過仁安沒有出兵。太子兵敗身亡之後,漢武帝在朝中清算太子的舊臣,就將仁安定為反賊,判處他腰斬極刑。仁安犯罪之後,曾經寫了一封信給司馬遷。不過,司馬遷久久沒有回信。直到仁安將死之時,司馬遷才寫了那封名垂千古的回信《報任安書》。
根據漢書所言,司馬遷寫完此信後不久,就死了。換言之,班固也不清楚,司馬遷到底是怎麼死的,所以他沒有將司馬遷的死因寫在漢書中。那麼,司馬遷究竟是怎麼死的呢?東漢有一個學者衛宏在標註漢書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司馬遷著成史記之後,又被漢武帝逮捕入獄,不久死在獄中。如果此話就是真相的話,那麼司馬遷的死因就是被漢武帝處死的。
不過,後世的史學家都不認同這個觀點。因為這句話只出自衛宏的標註中,除此之外,根本找不到第二個可靠的史料證明這點。而歷史都有孤證不立的規矩,所以很多人都不將這句話,當成是司馬遷真正的歷史。衛宏畢竟是東漢人,他距離司馬遷的時代很近。如果衛宏不是信口白話的話,那麼他的話還是能夠相信的。
在三國志中,有一段這樣的君臣的對話,提到了司馬遷的死因。魏明帝曾對大臣王肅說:“司馬遷因為受到了宮刑的痛苦,所以心中對武帝抱有怨恨。在記敘武帝事蹟的時候,多次貶低武帝,這種做法實在讓人不齒。”
王肅則回答道:“司馬遷的史書,寫的都是事實。漢武帝聽說了史記之後,特地將自己的本紀拿來看,因而大怒,並命令史官刪除書中關於自己的記錄。此後,史記再也沒有關於漢武帝的篇幅。可見,真正心懷怨恨的是武帝,而不是司馬遷。”王肅的回答,實際上從側面證實了衛宏的說法。也就是,司馬遷就是因為漢武帝有怨氣,而被皇帝下令處死的。
總得來說,司馬遷的命運多舛,也正是因為他忍常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
-
4 # 蜀山熊貓
司馬遷是歷史上我最佩服的人之一。
司馬遷才華橫溢,為人俠義慷慨,隻身替李陵敗降辯解觸怒漢武帝,大官朋友全部棄他而去,以致無錢贖罪,慘遭宮刑之辱。
在他最後的作品《報任安書》中他這麼寫道:“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 禍患莫過於利慾,悲痛莫過於傷心,罪行莫過於辱沒祖先,恥辱莫過於遭受宮刑。”
可見,此辱堪稱奇恥大辱,他想到了死,以死明志,然而他還有繼承父親遺志完成《史記》的使命,這是司馬遷父子乃至家族畢生的追逐,司馬遷說:如果當時被殺,就會像螻蟻一樣,被認為是死於愚蠢。“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就出於此。
司馬遷不怕死,只怕辜負使命。所以他選了一條比死難一萬倍的路,那就是忍辱負重,最終以無盡的堅韌之志完成了這部名垂青史的鉅著。
在寫完史記後,他給任安,一位在他遭受宮刑時,果斷拋棄他的朋友之一,寫了封信叫《報任安書》,之後司馬遷就從歷史中消失了,沒人知道他隕落於何時何地,但此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傳唱千年。。他當得起偉大二字。
-
5 # 織水長長
司馬遷的命運,四個字“大開大合”
大開:宮刑前,行雲流水。出生於“史官”之家,宏願“子承父業”;20歲始,遍遊各“大邑”,意氣風發;始做“掌守門戶,出充車騎”的郎中,琴瑟和諧;38歲,承繼“太史令”,“春風得意”。
大合:宮刑後,成為階下囚,苟活於世。
大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用生命寫就千古絕唱《史記》!
沒有前大開,不能有恆古未有之視野;無大合,不能有跌宕人生之體味;再大開,是生命昇華。
司馬遷一生,告訴後人,生命之如此高貴,命運原來可以自己掌握,活著原來竟有使命!
-
6 # 朱八戒CC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用畢生的心血寫出的《史記》,全面而系統地寫出了從遠古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這三千年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魯迅尊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後人譽為:中國史學之父。雖然司馬遷的學術思想有著輝煌的成就,但是他的命運卻是坎坷曲折,九死一生。
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官方的書香世家,他的父親是文帝時期朝中的文史典籍管理者。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對歷史文獻有著濃厚的興趣。長大成人之後,司馬遷到各地考察旅遊,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令他深受啟發和感動,沿途中搜集了許多的歷史資料。
司馬遷當上太史令之後,不忘父親遺志,準備著術一部繼《春秋》之後的通史之作,並著手蒐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日以繼夜投入寫作《史記》,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在他的身上。
李陵事件的發生,其他的官僚落井下石,只有司馬遷仗義直言,令漢武帝勃然大怒,將他判處死刑。如果不接受死刑,也得承擔宮刑的痛苦和折磨。面對奇恥大辱,司馬遷也想一死了之,但是想到《史記》的宏大志願還未完成,這一死與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他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想到那些歷史人物都是歷經磨難而走向成功。司馬遷毅然選擇以宮刑贖身。
可是當宮刑在他身上實行之後,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讓他又一次想到血濺牆頭,了卻殘生。此時他想到自己所說過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沒有完成大業,就此一死,輕於鴻毛。於是他再一次強制自己要倔強而堅忍地活著,又是一部沒有完成的《史記》,給了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司馬遷出獄之後,做了中書令,繼續廢寢忘食地著書寫作,忍辱負重。直到出獄之後的第八年才完成這部歷史鉅著。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以人格和品質為標準,。無數個帝王將相,英雄豪傑,鴻儒博學,讓他開啟了傳記文學的先河,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一幅幅壯麗的畫卷,把中國的史學和燦爛的文明,推向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司馬遷在李陵事件之前,由於他自身的努力和父親的正確引導,他的命運還是一路暢通,事業有成。受李陵事件的牽連,他遭受滅頂之災,悲痛欲絕,忍辱苟活。出獄之後雖然做了箇中書令,但是宮刑留下的餘痛還在他的身上,精神上的摧殘永遠是他心中的陰影。他的晚年是身心疲憊,是淒涼孤獨,絲毫沒有夕陽的無限美好。有一位哲人說過,偉大的作品來源於作者苦難的人生。也正是司馬遷在獄中的大苦大難,才成就了《史記》的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 -
7 # 亂世梟雄73551424
漢武帝與司馬遷這對內心嚴重對立的君臣,究竟誰活得更長一點,從而得以親眼目睹另一方的死亡?現在沒有確切的憑據可以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關心司馬遷命運的人們,曾經對此做過各種各樣的猜測。
司馬遷受宮刑之後一直擔任中書令的官職。現有的資料似乎可以表明,漢武帝最後一年,在中書令位置上的,是一個叫郭穰的人。這就是說,司馬遷當時已經離開了中書令的職位。那時他還未到60歲,不像是告老離去,所以很可能是死於任上,導致中書令的職務另易他人。
學者王國維寫道:“史公卒年雖未可遽知,然視為與武帝相始終,當無大誤也。”總之,司馬遷大概死得比武帝略微早一點。
如果司馬遷真的死在漢武帝稍前一點,我們就會碰到一個更加讓人猜疑的問題:這個“稍前一點”,究竟純屬偶然,還是與漢武帝有什麼關係?歷史上很多“稍前一點”的事例,都很讓人覺得帶點疑案的性質。如光緒死在慈禧“稍前一點”便是最著名的例子。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司馬遷真的是被武帝害死的嗎?
關於這一點,兩漢之際就曾有人說,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有怨言,下獄死”,倒是很有可能的!對此,我們至少可以舉出一條很有力的旁證來。
東漢前期的班固寫成一部完整的西漢斷代史《漢書》,其中有《司馬遷傳》,但對他死於何時、如何死去這件事卻一個字也沒有提起。根據《漢書》為人列傳的一般體例,凡善終之人,班固大都會在傳記的末尾交代該人死於何年,終年時有多少歲。
《漢書·司馬遷傳》對這一點未加交代,不能看作是班固的偶然疏忽。他避免談及司馬遷去世的訊息,很像是在為尊者諱,即故意向後人隱瞞司馬遷最終被漢武帝處死這個事實。這裡所謂“為尊者諱”,其實不一定完全是在捍衛司馬遷的名譽,而更可能是為漢武帝著想。班固稱讚“孝武之世,文章為盛”。
一個卓越絕倫的大歷史學家,怎麼可以被這麼一個追求“文章為盛”的皇帝處死?這樣的事,對後代如何交代得過去?班固決定保持沉默,實在是深有用心的。
說到這裡,關於司馬遷的死,有兩點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他死於漢武帝末期;他是因為“有怨言”,所以被下獄而死。然而上面的結論馬上又引發出一個新的問題:假如司馬遷是因“怨言”而再度觸怒武帝,所謂“怨言”,是他寫在《報任安書》裡的那些話嗎?
我們可以設想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一種答案是,所謂“有怨言”的罪名,果然是由《報任安書》引起的。就像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司馬遷本人恐怕無意於透過《報任安書》直接向漢武帝披露心胸。但是漢武帝還是透過自己的監視系統弄到了這封信。漢武帝與司馬遷相處多年,而多年來深藏在他內心的狐疑終於被信中一行行的白紙黑字所徹底證實。惱怒司馬遷辜負了他的“尊寵”,更受不了司馬遷在“從俗浮湛”(在世俗的浪潮中隨波逐流)的外表之下那一副蔑視他的至高權威的傲骨。為此,他要再度懲治司馬遷。
然而事情還不止於此。如果漢武帝讀到了《報任安書》,他必定還會去設法追尋《史記》。他最關心的,應當是司馬遷將會如何描寫他這個“今上皇帝”。有一個說法是,漢武帝讀了《史記》中的《景帝本紀》,對司馬遷毫不遮掩地暴露漢景帝、漢武帝父子二人的短處大為光火,因此把這篇本紀銷燬了。班固在寫《漢書》時說,流傳世間的《史記》已經缺失了10卷(《史記》總共有130卷,今本中有10卷是西漢後期的人補入的),而其中恰恰就包括漢景帝和漢武帝的兩篇本紀在內。
看來上面這個說法不一定完全是空穴來風,只不過它把漢武帝“怒而削之”說成是在司馬遷受宮刑之前,在時間上弄顛倒了。司馬遷寫《報任安書》時,只說《史記》總共130篇,絲毫沒有提到它被漢武帝強行刪削之事。所以漢武帝“怒而削之”,只能發生在這以後。於是我們可以說,假使司馬遷“有怨言”的罪名果真起因於《報任安書》,那麼他的死大概還不僅因為這封信,也因為《史記》對“今上皇帝”以及與之有牽連的一系列人與事的描寫太不稱漢武帝的心。
不過漢武帝怒刪《史記》的說法也未必能使人完全相信,理由至少有三條。
第一,《史記》之所以缺少10篇,也可能是因為司馬遷壓根兒就沒有按原計劃真正把它們寫出來。《史通》作者劉知幾就持這種看法,即所謂“十篇未成,有錄(目錄)而已”。清代前期負責編輯《四庫全書》的一批大學問家,認為“當以知幾為是也”。王國維也批評漢武帝刪書之說“最為無稽”。
第二,《史記》有目而無書的共達10篇,其中大多數內容與漢武帝無關,根本不可能是被他刪毀的。既然其他篇章的遺失都可以與漢武帝沒有關係,又有什麼理由斷定漢景帝、漢武帝兩篇本紀的丟失就一定出於漢武帝之手?
事實上,西漢一代既無印刷術,紙張也還未曾代替絲綢或竹木片成為書寫的最主要材料(這在兩晉時才發生)。一部50多萬字的書,整本抄寫既不容易;即使抄出來,要把它全部裝訂在一起也不可能,故當時只能一卷一卷地分別裝訂。正因為如此,像這樣的大部頭著作,往往按閱讀需要被拆散開來,分卷抄寫並分卷流傳,叫做“寫以別行”。在這樣的傳播過程裡,有若干卷失傳,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漢武帝如果因《史記》“極言其短”而毀去記載其父漢景帝和他本人時代的兩篇本紀,那麼他必得要以同樣的手段毀去《史記》中的其他一些篇章!漢景帝朝用晁錯的“削藩”策來收拾劉邦當年分封的同姓王后裔,弄得宗室人怨沸騰,最後逼出一場“吳楚七國之亂”。
西漢朝廷削藩自有其理由,但景帝在這個過程裡顯得刻薄寡恩也是事實。尤其無情的是,最後把晁錯當成替死鬼,斬殺在長安東市,以求與叛亂的諸侯妥協。漢景帝做過的另一件刻薄無情的事,就是在自己死前先以冤案逼死漢初功臣周勃之子周亞夫,漢景帝說:“此人心中怏怏不服,將來絕不是少年天子能使喚得了的臣下!”
總而言之,要說漢武帝因為讀了《報任安書》及《史記》,才會第二次迫害司馬遷,還缺乏充分令人信服的證據。
但司馬遷因“有怨言”而斷送了老命,則很可能是歷史事實。我們或許有把握說,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心甘情願的結局。因為司馬遷早已明白,他如果想要真正地被人們認識,那麼他必須用壯烈的死來表明自己的心跡。“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這10個字寫得毅然決然、斬釘截鐵,難道不正是表達了司馬遷以死明志的強烈心念嗎?
-
8 # 愛鏟史的貓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在歷史書或者語文書上看到過,它是對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評價。當然,如果你沒有看到過這句話也不要緊,因為我相信你的學生時期的作文裡或者你同學的作文裡肯定出現過司馬遷,因為他受腐刑成一家之言,典型的勵志男,自然成為作文的素材選擇。那麼這個勵志男,到底有多苦,到底有多勵志?
說到我國的歷史學著作,有一部歷史著作繞不開,那就是第一部通史著作《史記》。而這部著作的作者,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司馬遷。
少年安穩,遊歷天下,蒐集趣聞的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祖父司馬喜在漢文帝時期就用四千石粟米換了個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免去了傜役的義務。漢朝的爵位還是世襲的,所以只要司馬家的子孫不犯罪,那這個爵位就會一直保證司馬家不用徵傜役。到了司馬遷父親司馬談這一代,雖然沒有光宗耀祖,但也還是有爵位的,司馬談本人在漢武帝建元年間,就進朝任太史令,也就是官方史官。
司馬遷的少年時期可以說是衣食無憂的,而且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年少時期就熟讀古書《尚書》、《左傳》等經典,並且有一定小成。後來又在父親的安排下,司馬遷從長安出發,開始遊歷天下,蒐集民間的民俗趣聞,這些都為司馬遷後來寫成《史記》提供了重要素材。可是,司馬遷的人生才開始,而他的磨難也剛剛開始。
司馬遷像
沒有趕上漢武帝到泰山封禪儀式的司馬談,抑鬱而終。作為兒子,司馬遷承襲其父親太史令的爵位,也秉承了父親修史書的遺志,立志修一部震驚歷史的鉅作。可是,他的磨難也就此開始。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巡幸渤海返回的途中到泰山舉行封禪問天的大典。作為當朝負責封禪禮儀的太史令司馬談,應該趕赴泰山參加祭典。可是司馬談因病滯留最終沒有趕上,一氣之下抑鬱而終,臨死前他對自己的兒子說:
“我們司馬家的祖先曾經是周朝時期的太史,早在上古時期就取得顯著的功績。他們主管天文工作,後來衰落了,難道要在我這裡中斷嗎?我死了之後,你就會繼承太史令的職位,你一定要繼承祖業,修一部可以流傳千古的史書。”
就這樣,司馬遷繼承父位,成為漢武帝時期的史官,改修曆法,也默默的修史書。但是,他的劫難才開始來臨。
名將李陵率軍進擊匈奴,彈盡糧絕又無援兵的情況下投降了,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漢奸。滿朝官員沒有一個敢出聲,司馬遷站出來了。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遣李陵為出征匈奴的李廣利運送糧草,被李陵拒絕。李陵向司馬遷請命,自帶五千步兵去和單于決戰,漢武帝答應了他。不幸的是李陵遇到了單于的精銳,寡不敵眾,又沒有援兵,最終選擇了投降。這個訊息傳到漢朝,漢武帝大怒,下令誅殺李陵全族,並且下令任何人不許為李陵辯解。
李陵降匈奴
整個朝廷無一人敢站出來為李陵說話,畢竟帝王之怒沒人敢輕易承擔。司馬遷出來了,他對漢武帝說:
“李陵孝敬雙親,對下屬又極為呵護,可見其人真誠,禮儀周到。而且他只帶了五千兵馬,卻吸引了匈奴大部分兵力,甚至斬殺匈奴萬餘人,可以說功過相抵,他投降也是想活著回來繼續報答漢朝的恩典。”
漢武帝一聽,這火就更大了,這下司馬遷的災難就來了。
只因為李陵出言辯解,這位漢朝的史官遭受一個男人最大的屈辱,但他沒放棄,反而成就了一部史學名著。漢武帝聽了司馬遷給李陵的辯解,非常生氣,當下就以非議朝政、擾亂軍心的罪名定了司馬遷的死罪。如果是平時,那麼我相信司馬遷會慷慨赴死,而他也確實想一死了之。可是想到他父親的遺志,他又不甘就這麼死了,他要活著,他要完成父親交代的事情,修一部震驚歷史的史學著作。
在漢朝,可以選擇以其它相同的刑法來代替死罪,而司馬遷只能做出他人生最大也是最痛苦的選擇,以腐刑代替死罪。何為腐刑?就是閹割男性生殖器官的酷刑,在那個仿效周禮的時代,男子遭受這個刑罰簡直生不如死。可是司馬遷這麼選擇了,忍辱負重。
勵志的司馬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受了腐刑的司馬遷,更加專注於修史書,最後終於完成了父親的遺命,修成了震驚歷史的《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進三千年的歷史,成為研究古代史最重要的歷史著作。《史記》的地位相當高,是四史之首,和《資治通鑑》合稱“史學雙壁”。
司馬遷作《史記》
結語自古成大事者必先遭遇磨難,司馬遷作為一個當朝史官,因為李陵事件而遭受一生中最大的磨難,雖受腐刑,可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更加堅強,最終修成《史記》,可謂是勵志。
-
9 # 品茗讀歷史
司馬遷命運多舛,坎坷不幸。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候,曾師從當時的兩個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國,他著的《史記》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從二十歲以後,開始了遊歷天下的歷程,收集遺聞古事,網羅放失舊聞,初步完成了創作《史記》這一偉大著作的原始積累。他的父親司馬談病逝以後,他子承父業,擔任了太史令,秉筆直書,開始了一部偉大歷史著作的創作。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陵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寡不敵眾,戰敗投降。當時武帝劉徹非常震怒,朝中大臣也紛紛對李陵落井下石,要求嚴懲李陵,劉徹就問太史公司馬遷的意見,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漢武帝龍顏大怒,說他故意為叛徒李陵開脫罪責,按照漢朝的法令,應該處死。當時,免死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一個是接受宮刑代替死刑。五十萬,對於司馬遷這樣的清貧小官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一輩子也掙不來啊。接受宮刑,那對一個男人來說就是一個奇恥大辱,還不如脖子上來一刀痛快,漢武帝也有羞辱他的意思。
司馬遷準備引頸就戮,他不怕死,但轉念一想,自己的理想還沒實現,自己死了,倒沒什麼,那部歷史鉅作誰來完成呢?只能忍辱負重,苟且偷生,以自己的殘軀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多虧了太史公沒有選擇自殺,否則,中國的古代史就是殘缺的,不完美的,我們也欣賞不到那曠世優美的華章。
據傳,司馬遷接受腐刑以後,他的聲音和容貌都女人化了,這對他的心理是莫大的打擊,在寫完《報任安書》以後,他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知所蹤,很可能自殺了。因為自己的理想已經實現,沒有什麼牽掛了,《史記》就像他的孩子,孩子出世了,他也該謝幕了,他再也經受不住心理的打擊和人們的侮辱了。漢武帝劉徹是司馬遷悲慘命運的製造者。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也許就是司馬遷一生的真實寫照吧。
-
10 # 楊柳青青春之聲
司馬遷的命運相當悲慘、慘烈,在無奈與無助中生活與生存了一世。悲慘,慘烈說他的因李陵之禍皇帝動怒,下之獄中非死及辱,腐刑以俱。說他的無奈與無助那是因為他決不丟棄父親的殷切囑託,忍辱負重,完成自己的宏大願望,在得不到別人理解的情況下自己屈辱的活下去,活下去……他有自己的歷史責任,雄大的抱負,他怎麼能看不到泰山之重,鴻毛之輕!
按照自己根據史料記載大體推測司馬遷的生存簡歷如下:他生活在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壽59歲。公元前108年時年38歲接替其父司馬談任太史令。公元前99年因李陵之禍入獄三年時為47歲。公元前96年漢武帝大赦天下司馬遷時年50歲出獄任中書令。公元前91年《史記》成書,時年55歲。而後在公元前87年辭世。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得以公開出書《太史公書》。
應該說司馬遷在童年時期、青年時代生活的相當順暢精彩,少有才學,文思敏銳,意氣風發中暢遊天下。在他的在西漢任太史公的父親司馬談的殷切期望下可以說茁壯成長,大有大任有為的亮麗前程。司馬遷生於陝地韓城龍門,黃河之北,龍門山之南過著耕種畜牧的生活。年僅十歲便已習誦古文。其父司馬談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開闊視野,多長見識在司馬遷二十歲時就讓他開始遊歷各地風情,瞭解歷史的淵源景觀。他探察禹穴、泛舟沅水;看孔子遺風、觀梁楚都會。甚至司馬遷出仕任郎中奉命出使巴蜀。司馬談死而囑託兒子司馬遷:周公後五百年有孔子,孔子後到現在已經五百年了,能像他們那樣嗎!司馬遷流淚接受父親的殷切囑託。三年後司馬遷任太史令。可以說這段時間司馬遷的命運是順暢精彩的,但是因為李陵之禍他的人生命運就發生了慘痛的逆轉,痛切而屈辱,慘烈而無奈。在他的著名書信《報任安書》中描寫的慘痛與屈辱經歷讓人扼腕嘆息,久久不能釋懷。
司馬遷在獄中手腳束縛,接受杖責。面對四壁,見卒膽戰。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這樣的境遇可見司馬遷的命運相當悲慘,相當痛切,但是為有這樣沉重的悲慘經歷才練就了司馬遷的精神意志,泰山之重的人格品質,三千年的歷史用他那沉雄之筆精彩鮮活的呈現了出來,是為之歷史文獻之絕唱,《史記》擬於離騷。
-
11 # 翰墨叨叨
命運是生是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即人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的生存和活動過程。
司馬遷——約生於公元前145年,卒於約公元前86年,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司馬遷是史學家司馬談的兒子,早年遊遍祖國河山,考察當地的民族風俗,採集記錄傳說。出任郎中,元封3年(公元前108年)繼承父親的職責,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等共訂《太初曆》,對曆法進行改革。後因替李陵軍敗降匈奴辯護,得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後稱《史記》,是我國最早的通史。此書創立紀傳體史書的形式,書中不傳紀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後世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這就是司馬遷簡單的一生。
細細看他的一生,20歲時,司馬遷己經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飽學之土,開始了第一次全國名地的過程中,司馬遷仔細觀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認真探尋了歷史遺蹟,瞭解名地的經濟生活及民風民情,並蒐集各地傳說和歷史人物的趣聞軼事,漫遊生活使司馬遷後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
30歲時,司馬遷擔任了漢武帝的侍衛官,開始了仕途生涯。他經常跟隨漢武帝出巡,遊歷了很多地方。35歲時,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地區,從而對西南地區又增進了瞭解,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見聞。36歲時,司馬遷又有機會遊歷了北方,增進了對這一地區的瞭解。這是一次影響命運的一次深刻時期。
經武帝同意後,司馬遷開始致力於《史記》的寫作。然而剛剛進行了四年左右的時間,禍從天降,司馬遷被捕入獄。起因是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西征匈奴,軍中都尉飛將軍的孫子李陵在一次長途奔襲時,陷入敵人的重兵包圍之中,雖然他與士兵奮勇殺敵,但因實力懸殊而被迫投降。訊息傳到朝廷,漢武帝大怒,不少大臣也斥責李陵為逆臣。司馬遷平時和李陵並未有太多的交往,但認為他有國士之風,於是便站出來為李陵辯解,結果卻以“誣罔”之罪被關進監獄。後來又有公孫敖誣告匈奴人制造兵器,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還要腰斬司馬遷。司馬遷在交不起贖死金的情況下,不得以遭宮刑,為的是完成《史記》的撰寫。而任安書在歷史上雖然是一個小角色,卻因司馬遷的一封《報任安書》而在歷史上佔得一席之地。這封信訴盡司馬遷心中的憤怒,成為千古名篇。而司馬遷受宮刑後的第五年,其好友益州刺史任安,覺得司馬遷意志消沉,便給他寫了一封信,叫他慎與接物,推賢進士。任安的信好似一石激起千層浪,它把司馬遷積滯在心中的鬱悶引發出來,司馬遷在回信《報任安書》中,把他對人生的悲憤,對專制君主的認識,對理想事的追求,盡情地傾述出來,成為膾炙人口、流傳後世的名篇。這就是他的命也是運。
-
12 # 這人有點皮
司馬遷的命運相當悲慘、在無奈與無助中生活與生存了一世。他因為李陵之禍皇帝動怒,下之獄中非死及辱,腐刑以俱。說他的無奈與無助那是因為他決不丟棄父親的殷切囑託,忍辱負重,完成自己的宏大願望,在得不到別人理解的情況下自己屈辱的活下去,……他有自己的歷史責任,雄大的抱負,他怎麼能看不到泰山之重,鴻毛之輕!所以才有了後面著名的歷史著作,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時事造就了英雄!
-
13 # 青史風月談
司馬遷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人物之一,談及他的命運,很難用一言兩語來說明,應該從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及他個人的家世、人生的不同階段來具體分析。
首先,司馬遷在青少年時代是個幸運兒。他生活的年代,是西漢景、武年間,正是文景之治後承平之時,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一派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世家,他的祖父司馬喜在漢文帝詔入粟米受爵位以實邊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粟米換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於徭役。可是說,司馬遷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官宦小康之家,從小生活是有保障的。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博學多才,曾跟隨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唐都學習天文曆法,對先秦以來各大學派的思想學問有深入研究,尤其喜歡黃老學說,曾撰成《論六家之要指》,可見他的學問根底非常深厚。後來他到京城長安做官,在漢武帝建元年間(前140~前135)出任太史令,也就是國家最高職位的史官,掌管國家圖書典籍、天文歷算,負責記載國家大事,兼管朝廷文書,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地位顯赫。司馬遷有這樣一位父親,不是很幸運嗎?確實的,他從小就在父親的精心指導和嚴格督促下,習字讀書,刻苦用功,十歲時就已經能誦習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等重要書籍。這為他後來的學問打下了良好的“童子功"。
更幸運的是,司馬遷稍年長之後,離開了家鄉韓城龍門,來到父親當官的地方京城長安,得以結識匯聚於長安的天下英豪賢能之士,與他們往來問學,相互切磋。這對於司馬遷擴充套件學問,開拓眼界,極有幫助。其中,當時最有名的兩個大學問家大思想家董仲舒、孔安國都曾作過司馬遷的老師,給他以很好的指導。司馬遷學問師承有自,有機會跟隨名師博覽群籍。這是多麼幸運啊!
最幸運的是,他的父親真是一位見識高超的高人,他要求司馬遷不僅要讀萬卷書,而且要行萬里路,深入各地瞭解社情民意,他認為這是真正的學問,是擔任史官所必不可少的“必修課"。因此,司馬遷在20歲的時候,離開了京城長安,開始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遊",遍遊天下大好河山。他西出武關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又渡江溯沅水至湘西,再北上長沙,到汩羅屈原沉淵處憑弔。接著,他越洞庭,順長江東下,登廬山,觀大禹治水疏九江遺蹟;又到錢塘,上會稽,探禹穴。再折返吳地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泛五湖。再渡江北上,過淮陰,至臨淄、曲阜,遍覽齊魯大地,觀孔子遺風。後又沿著秦漢風雲人物、楚漢相爭戰場,往彭城、沛、豐、碭山、睢陽,至梁,然後回到長安。這種遊歷,幾乎遍覽當時最重要的經濟文化區,使司馬遷得以深入瞭解全國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其學識境界已擴充套件提升至相當高度。這樣的遊學達人,難道不是很幸運的嗎?太令人羨慕嫉妒恨了!
其次,司馬遷在官場上既幸運又不幸。幸運的是,他年紀較輕時就從父親司馬談那裡接過“太史令"的官職,妥妥的世襲。而且他父親臨終前有遺言:“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哉!"要求他勿忘太史令的職責,今後要用心修史。不幸的是,司馬遷後來因為替出征匈奴戰敗的李陵將軍辯護,觸怒了今上漢武帝,被判以“誣罔"之罪,遭受了令人恥辱不堪的“腐刑”。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不幸呢?然而,更不幸的是,司馬遷還不能一死了之,他必須忍辱負重地活下來。正如他後來在那封傳誦千古的《報任安書》中所傾訴的那樣:“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再次,遭腐刑之不幸最終造就了《史記》的輝煌,使司馬遷得以不朽,又何其幸也!司馬遷以刑後殘缺之身,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恥辱,謳心瀝血,歷盡艱辛,付出一生才情,終於撰成煌煌鉅作《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開創紀傳體史書的編纂體例,成為後來歷代正史編纂遵奉的圭臬。《史記》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猶如一座巍巍豐碑,又如聳入雲天的高峰一一雖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因此,魯迅評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和他的《史記》是不朽的。人生如此,何其幸也!
-
14 # 天河影視
根本原因應該是司馬遷的性格使然
西漢文章兩司馬,南陽經濟一臥龍 中兩司馬便有一位是指他
司馬遷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而命運便讓他在中國史壇上有開天闢地的影響力
司馬遷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
15 # 鳳凰影片
司馬遷的命運有幾種傳說?第一種傳說,司馬遷是老死的,當他完成《史記》之後,因勞累過度就離開人世;第二個傳說是司馬遷,受到任安案子的牽連,最後被關進監獄,最後被斬;第三種可能是司馬遷寫的《報任安書》被漢武帝知道之後,被關在了監獄,有一次漢武帝要把長安城裡的犯人全部殺掉,他忘記了還有司馬遷,所以司馬遷跟犯人一起被無辜的殺掉了;第四種可能是司馬遷寫完《史記》之後,再加上受過宮刑,身體跟心裡受傷也特別嚴重,最後寫完《報任安書》之後自殺, 從司馬遷的信中留言可以看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
16 # 墨骨讀書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讓李陵為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護送輜重。李陵謝絕,並自請步兵五千涉單于庭以寡擊眾,武帝讚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時卻遭遇匈奴單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卻越聚越多,糧盡矢絕之後,李陵最終降敵。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然而,隨著公孫敖迎李陵未功,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族了李陵家 ,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洩憤懣而作。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揹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 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
17 # 天行珙
史書中並未記載司馬遷最終是如何去世的,但今人根據史料記載,只能基本判定他死在漢武帝之前,死因不明。
司馬遷受宮刑之後一直擔任中書令的官職。現有的資料似乎可以表明,漢武帝最後一年,在中書令位置上的,是一個叫郭穰的人。這就是說,司馬遷當時已經離開了中書令的職位。
那時他還未到60歲,不像是告老離去,所以很可能是死於任上,導致中書令的職務另易他人。
學者王國維寫道:“史公卒年雖未可遽知,然視為與武帝相始終,當無大誤也。”總之,司馬遷大概死得比武帝略微早一點。
-
18 # WLG社會王
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談博學,精通天文、《易》學和黃老之學。司馬遷十歲起誦讀古文,並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淵源久長的家學對他後來治學道路有深刻的影響。後隨父去長安,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國、董仲舒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十九歲為補博士子弟。二十歲隨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開始了他的遊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蹟;到過姑蘇,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遊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回到長安後,武帝讓他帶著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達今天昆明一帶大西南地區。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太初曆》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 公元前99年,李陵因戰敗投降匈奴,李陵家族被誅。司馬家與李家是世家,司馬遷因為李陵仗義執言而被判死刑。為完成《史記》,自請腐刑,免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公元前87年,武帝架崩,司馬遷離開了長安,不知所終。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忠於寫史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由於他的決心和毅力,才使我們明瞭歷史的真相。除《史記》外,司馬遷還作賦八篇,均已散失。他的《報任安書》,是一篇著名的論說散文。文中敘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宮刑的過程;抒發了無辜受刑的悲憤,暴露了漢武帝的專橫殘忍;最後,表達了自已發憤著書、創作《史記》的決心。司馬遷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突出的地位。《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當之無愧的。 童年時代的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世家,他的祖先世代執掌史官的職務,只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時局紛亂,曾經中斷了很長時間,一直到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才重新開始了司馬家族的‘史官’世業。而司馬談終生致力於史學,這種態度極大的影響了司馬遷。司馬遷10歲是,就能誦讀《左傳》,《春秋》,《國語》,古代是要讀懂這些,需要會寫9000多個字。 而後來,我記得在一段文裡看過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很能概括司馬遷為寫史記而做的努力,而且很能表現出他的所思所想: 我十歲開始學古文書傳,十三歲,向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十四歲,又向孔安國學《古文尚書》,十八歲,他們說已再沒什麼可以教授給我。他們說我能取得比他們更偉大的成就,總有一天,等我到了他們的年紀,他們也會因為我而被世人讚頌——其實,我心裡是個高傲的人,我沒有謙虛跟已經這麼了不起的師傅們說我做不到,我很高興、我很相信,我可以沉默一輩子,甚至可以幾百年都不為人知,但我就是知道總有那麼一天,我所做的事我所取得的成就我這個人會成為一種標誌,就像你,皇帝陛下,你將成為大漢朝的標誌一樣,我也會閃閃發光都留在我的世界裡。 “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寫出我的書、我的才華、我的思想——”他轉而看他,眼睛特別冷靜,一點也不飄忽,他的神志足夠清醒。“在這些地方,我是強過你的。你,永遠夠不到我的高度。” 其實司馬遷在歷史這個他的領域裡是一個極為自愛、高傲的人,寫出史記簡直是他這一生唯一的目標,特別是在宮刑之後。
-
19 # 你不懂的幽默呀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創作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生而偉大,卻命運多舛。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約前87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所著的《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司馬遷的命運轉折,還要從歷史上著名的李陵事件說起。
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派小舅子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戰匈奴,召騎都尉李陵為李廣利軍押運輜重。但是他不願意,向漢武帝叩頭請命,要自帶一部人馬去鉗制匈奴。漢武帝讚賞他的豪壯之氣,為之所動,就答應了。李陵以五千步兵孤軍深入,出關以後在大漠行軍一個月,紮營浚稽山,和匈奴單于相遇對峙。匈奴單于召八萬鐵騎合眾圍攻,李陵力戰難脫,南逃時,成安侯韓延年又戰死,李陵自覺無顏見漢武帝,遂束手就擒。漢武帝本欲李陵死戰,得知李陵投敵,勃然大怒,問太史令司馬遷應該如何處置。司馬遷是李陵的朋友,知道李陵為人,說李陵轉戰千里,雖敗猶榮,“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結果被盛怒之下的漢武帝處以腐刑。
至此,司馬遷完成了人生的被迫轉折。
司馬遷認為受腐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他幾乎想自殺。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極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不應該死。因為當時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寫一部書,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
為了蒐集史料,開闊眼界,司馬遷從二十歲開始,就遊歷祖國各地。他到過浙江會稽,看了傳說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領開會的地方;到過長沙,在汨羅江邊憑弔愛國詩人屈原;他到過曲阜,考察孔子講學的遺址;他到過漢高祖的故鄉,聽取沛縣父老講述劉邦起兵的情況……這種遊覽和考察,使司馬遷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又從民間語言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給司馬遷的寫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以後,司馬遷當了漢武帝的侍從官,又跟隨皇帝巡行各地,還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帶視察。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承父親的職務,做了太史令,他閱讀和蒐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準備著手寫作的時候,就為了替李陵辯護得罪武帝,下了監獄,受了刑。他痛苦地想:這是我自己的過錯呀。現在受了刑,身子毀了,沒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從前周文王被關在羑里,寫了一部《周易》;孔子周遊列國的路上被困在陳蔡,後來編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寫了《國語》;孫臏被剜掉膝蓋骨,寫了《兵法》。還有《詩經》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憂憤的情況下寫的。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裡有鬱悶,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時候,才寫出來的。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時候把這部史書寫好呢?於是,他把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為止的這段時期的歷史,編寫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字的巨大著作《史記》。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對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蹟都作了詳細的敘述。他對於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吳廣,給予高度的評價;對被壓迫的下層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態度。他還把古代文獻中過於艱深的文字改寫成當時比較淺近的文字。人物描寫和情節描述,形象鮮明,語言生動活潑。因此,《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司馬遷出了監獄以後,擔任中書令。後來,終於鬱鬱不樂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記》在我國的史學史、文學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
20 # 喜歡歷史的大多數
司馬遷,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和孔安國門下。(這二位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儒)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當地風土人情,採集史蹟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更加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 “ 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 ” 的通史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你),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被處以宮刑。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 “ 隱忍苟活 ”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偉大名著——《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通史,它記載了上至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並開創了紀傳體和書表的編寫體例。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史記》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它融會了司馬遷深摯浪漫的情感和對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氣,敘事剪裁有致、繁簡得當,行文灑脫流暢、波瀾起伏,塑造歷史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惟妙惟肖,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昔日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遭放逐才有了《離騷》,左丘失明厥而有《國語》這些人都是由於心意有所鬱結,有志難展,空懷抱負,所以才追述過去的事情,想以此來作為後世的借鑑。
可見命運對太史公還算是公平的!
回覆列表
司馬遷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前幾天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大家一起來欣賞_------【畫外音】公元前99年,對於司馬遷來說,是一個命運多舛之年。這一年,因為李陵之禍,司馬遷被處以宮刑,打入大獄。出獄以後司馬遷擔任了漢武帝的中書令,中書令負責把大臣的奏章呈送給皇上,把皇上的聖旨和旨意傳達給大臣。就在司馬遷擔任中書令期間,司馬遷的一位好朋友任安寫信給他,要他利用擔任中書令的機會“推賢進士”。那麼任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寫信給司馬遷?司馬遷接到任安的信以後,會是什麼反應呢?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王立群讀史記之《絕筆之作》。
任安的字叫少卿,原來是一個出身很卑賤的人,任安的家境很艱難,小的時候家境很窮,後來他做過亭長,就象劉邦一樣做過亭長,由亭長後來又做到鄉里的三老,古代是十亭一鄉,一個鄉設一個三老,三老是管教化的官,任安也做過三老,就是他做過亭長,也做過鄉里頭的一個文教官員。後來因為出錯,就丟了官,丟官以後,任安就到衛青的家裡面去了,就是任安是衛青家的門客,古書叫“舍人”,就在衛青家裡面做了舍人,就是衛青家的門客。在衛青家裡面,任安由於家裡面窮,沒有錢去賄賂衛青家的管家,所以衛青家的管家就給了任安一個差事,叫他養馬,就成了牧馬人。在這個時候,任安結識了他的一個好朋友叫田仁,田仁這個人,我們在講《巫蠱之難》的時候,曾經講過這個人,他就是放戾太子出城門的那個人,任安跟田仁兩個人相識,都在衛青手下做門客。但是衛青並不瞭解這兩個人,有一次,衛青帶著任安、田仁去拜訪他的老主人——平陽公主,到了平陽公主家以後,就讓任安跟田仁和平陽公主的騎奴在一塊吃飯,任安和田仁心裡很不平衡,兩個人做了一個驚人之舉,就是任安拔出來佩刀,把那個席子劃斷,這邊坐的是任安和田仁,那邊坐的是騎奴,用刀子把席割斷,表明自己和田仁和那些騎奴絕不是一類人,這讓平陽公主的管家都非常驚訝。我們透過這個小事看出來,任安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後來呢,漢武帝派人到衛青家裡面去選侍從,就是選郎官,衛青挑了十個人,在他的一百多個門客中間挑了十個人,這十個人都是家境富有的人,讓這些人準備了服裝、馬匹,準備推薦給漢武帝,但是沒有選田仁,也沒有選任安。當衛青把這十個人選選好之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來了,這個人是個著名的酷吏,叫趙禹,趙禹來到以後,就問衛青選的人怎麼樣,衛青就把選的十個門客跟趙禹說了,趙禹就把這十個人召過來問了一遍,問完以後,趙禹就對衛青說了,他說你挑了十個,都是家境富有的人,沒有一個是有才的人,就是沒有才華,他說這不行,你不能把這十個人,推薦給皇上,他說你把你所有的門客召集過來,然後衛青就把他一百多個門客都召集過來,讓趙禹來挑,趙禹一個一個地談話,談完以後,最終選了兩個人,一個是任安,一個是田仁。衛青最後沒有辦法,就把這兩個人,推薦給漢武帝了,漢武帝召見這兩個人的時候,任安就推薦田仁,說田仁比自己才能高,田仁就推薦任安,說任安比自己才能高,兩個人互相推薦,漢武帝經過考察,對這兩個人都非常滿意,就任命了這兩個人為官。這個時候呢,任命任安的官就是北軍監護使者,就是作為管理北軍的最高官員,大家知道,北軍是西漢長安,它的都城長安的國防軍,任安就做了北軍監護使者,就是一個指揮官。後來,任安又做了益州刺史,益州就是今天四川,做了益州刺史,任安在益州刺史的任上,知道司馬遷受了宮刑以後出來,漢武帝讓他做了中書令,中書令這個官實際上是皇帝的秘書長,是個很重要的職務,但是武帝時期的這個重要的職務是由宦官擔任的,司馬遷接受宮刑以後,漢武帝給了他中書令這麼個職務,所以任安就給司馬遷寫了封信,叫司馬遷利用自己擔任重要職務的機會,向漢武帝推舉賢士,司馬遷接到這個信以後,心情非常複雜,司馬遷沒有回信,沒有回任安的信。
【畫外音】就象是金子總要發光一樣,任安的仕途之路,就有一點這樣的味道,任安寫信要司馬遷舉薦賢才,也說明任安對於朝廷有著一副熱心腸,但是接到任安書信的司馬遷卻沒有回覆,這是為什麼?而接下來的一件事,一下子改變了任安的命運,那麼這又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呢?
在戾太子事件,就是巫蠱之難發生的時候,任安跟田仁兩個人都被捲到這個事件去了,田仁這個時候做什麼官呢?田仁這個時候做丞相司職,就是丞相手下的一個官,負責把守城門,結果田仁看見太子帶著皇孫跑過來的時候,田仁就把城門開啟,放太子逃了,結果田仁後來被殺,這是田仁。任安這個時候是又做了北軍的監護使者,任安做北軍統帥的時候,戾太子親自去拜訪北軍,拿著節令調任安來幫助他,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節令,但是沒有出兵,所以戾太子這個事件過後,漢武帝認為,任安雖然接受了太子的節令,但是沒有出兵,應當說沒有幫助太子,所以沒有處罰任安。但是不久發生了一件小事,就是任安處罰了他手下的一個小吏,這個小吏受了任安的處罰以後,就給皇上寫了一個報告,說任安其實是想幫太子的。這樣呢,漢武帝重新調查這個事件,認為任安是坐山觀望,就是看著兩邊,將來太子贏了,他要幫太子,就認為他是騎牆,所以就把任安抓起來,下到獄中,定為死罪。這一年,就是巫蠱之難的這一年,這是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任安就被投到獄中,而且判了死刑,而且巫蠱之難中間判死刑的人,是得不到赦免的,所以任安是必死無疑。司馬遷得到這個訊息以後,覺得任安不久於人世,而任安前幾年,給自己寫的那封信,自己一直沒有回,想到任安不久於人世了,司馬遷就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將近三千字,回覆給任安,這就是《報任安書》,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報任安書》。
【畫外音】前面王立群先生講到,司馬遷在得知任安就要不久於人世後,就寫了一封近三千字的書信,回覆給任安,這就是著名的《報任安書》,就是這封書信,成了司馬遷的絕筆之作,也成了中國曆代史學家研究司馬遷的重要史料,魯迅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就是在評價《報任安書》時提到的,那麼《報任安書》究竟記載了什麼?為什麼後世會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呢?
大家知道,往往人們在寫信的時候,可以敞開心扉,說一些心裡的真話,所以這封信是司馬遷揭示他心靈的很真實的一個材料,那麼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整個《報任安書》就寫了一個字就是恥辱的“辱”,但是這一個“辱”字,雖然是貫穿全文,但是作者寫,也就是作者司馬遷在寫的時候著重寫了三點。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為什麼遭受宮刑。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這場奇恥大辱以後,內心的痛苦。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為什麼受了這麼個奇恥大辱,自己能夠忍下來,堅持活下來。為什麼,實際上就講他遭辱、受辱、忍儒。先說受辱之因,其實我們在讀《史記》的第一篇中已經講到過,司馬遷受宮刑這件事情和李陵事件有關。【畫外音】李陵事件發生在公元前99年,因為外交上的失敗,漢匈關係又緊張起來,漢武帝派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但李陵不願如此,他向漢武帝公開提出願意帶他的五千步兵單獨出征,漢武帝獲准,結果在與匈奴對戰中,匈奴以八萬騎兵包圍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騎兵,但由於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在無奈中投降匈奴。
實際上李陵事件發生以後,漢武帝心裡頭非常震怒,在震怒的情況下,向司馬遷徵求意見。司馬遷就說,李陵這個人,據我的觀察,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人才,按《報任安書》的原話來說,就是有國士之風,所謂國士就是一國之中最優秀的人,所以李陵的戰敗投降,是不得已而為之,再說了,李陵帶了五千步兵,殺死的敵人遠遠超過他帶領的軍隊,只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李陵才被迫投降。而現在有一些大臣,看見李陵投降以後,就極力地說李陵的壞話,他覺得不公道,而且看到漢武帝心情很鬱悶,他想替武帝寬寬心,所以他替李陵講了幾句話,這幾句話導致了司馬遷接受宮刑。應當說李陵的兵敗投降,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上來說,漢武帝是要負責任的,漢武帝批准李陵帶領五千步兵出征,在出徵的時候,另外一個老將路博德,他就發現這個事情不好,就給漢武帝上書,要求阻止這場行動,漢武帝沒有聽,反而逼著李陵出兵,應當說在李陵出兵這個問題上漢武帝是有責任的,李陵再能打,帶五千步兵出征,往往是凶多吉少的一件事情,所以漢武帝實際上派李陵出征這件事情,漢武帝是一個很冒險的一種行為,這個舉措的本身,漢武帝是有責任的。那麼李陵投降匈奴這件事情,在當時來說,在漢匈作戰這個階段來說,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舉一個人,在漢匈戰爭中間,有一個很有名的將領,叫趙破奴,這個人的傳記,記載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間,記載了這件事情,趙破奴這個人,本來是漢軍將領,後來投降了匈奴,投降了匈奴以後又拐回來了,又回到漢朝來了,回到漢朝以後,漢武帝並沒有處罰他,而且讓他擔任了驃騎將軍霍去病的隨從,後來立了功還封了侯。酎金事件以後,趙破奴又丟了侯,後來趙破奴又立功,又封了侯,趙破奴是兩次封侯,而且,趙破奴在第二次封侯以後,帶兵出征帶了兩萬軍隊,遇到匈奴左賢王的八萬軍隊,結果趙破奴又打敗了,打敗以後,趙破奴第二次投降匈奴,在匈奴那邊生活了十年,十年以後,趙破奴帶著他的兒子,又跑回來了,漢朝照樣接納了趙破奴。那就是說在漢匈作戰這個時期,就象趙破奴這樣投過來再奔回去,像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多的,當時對這件事情,作為皇帝和中央政府並不太計較這件事情。但是,作為史學家司馬遷來說,對這件事情,他是有看法的,所以李陵兵敗投降以後,司馬遷開始認為,他只是一個暫時的,但是後來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間記載這個事情,實際上是譴責了李陵,認為李陵投降以後,李氏家族,整個家族的名聲全毀掉了,這就是司馬遷遭辱的原因,就是李陵事件,這是《報任安書》寫的第一項內容。
第二項內容就是李陵之禍給司馬遷帶來的那種內心的痛苦。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中間寫的非常深刻,司馬遷在這一段的時候,他一連串寫了一段話,這一段話寫了四個不辱,六個受辱,他說一個人的受辱分為十等,十個等級,這段話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剃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司馬遷認為一個人受到的屈辱分為十等,最高的一等就是辱先,就是讓你的先祖,讓你的先人受辱,這是最重的一個,這叫“太上不辱先”,絕對不能夠叫自己的祖先蒙受恥辱,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不辱身”,是自身不受辱;第三是“不辱理色”,就是尊嚴不能受辱;第四是“不辱辭令”,就是不能語言上受辱,這是四個不受辱。那麼六個受辱是什麼?第一個“詘體受辱”,就是被人家綁起來了,這是受辱的第五種;再往後,就是“易服受辱”,就把你平常的衣服脫掉,然後穿上囚徒的衣服,這叫易服受辱,這是第六等;再向下,“是關木索、被箠楚”,就是受那個刑罰,受刑,這是一種受辱;再向下,“是剃毛髮、嬰金鐵”,就是把你的頭髮剃光,然後讓你脖子上帶一個鐵圈,這是一種受辱;再向下,是“毀肌膚、斷支體”,就是把你的面板打爛了,把你的肢體砍斷了,這是第九等受辱;最下一等叫什麼呢?“最下腐刑,極矣”,就是宮刑,是十種受辱中間最下一等,在他看來,這十等中間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等哪?是第十等----宮刑。我們讀讀這一段話,你就明白了,司馬遷把受辱分為十等,那麼根據這一個判斷,司馬遷劃這個等級來看,宮刑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一種,而他恰恰的受了宮刑。所以我們說這一篇《報任安書》中間寫他的受辱之痛,這一段是最典型的話,他把人一生受的恥辱列為十等,而宮刑是最下一等,而且司馬遷是作為一個史學家,他對歷史非常熟悉,他知道歷史上只要是受過宮刑的人,當過太監的人,歷來不為人們所齒。在《報任安書》中間,他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他說衛靈公和一個太監坐一輛車,結果呢,孔子就離開陳國了,那就是孔子不願意看到一位國君----諸侯國的國君,和太監同坐一輛車,這對國君來說是個恥辱。再比如商鞅,商鞅是因為一個太監的引見,見到了秦孝公,就因為這,秦國的大臣對商鞅,感到這個人不齒,就是你是透過太監見到國君的,大臣們都感到不恥。還有漢文帝時期,漢文帝有一次和一個宦官趙談坐一輛車,結果遇到一個大臣,叫袁盎,袁盎看到以後,就攔著漢文帝的車,說陛下是萬歲之身,你怎麼能夠和一個宦官坐同一輛車呢,漢文帝聽過以後,就笑呵呵地讓那個趙談下車了,這個太監就哭著下車了。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他知道歷史上很多太監不為人所齒的事情,所以他舉了這麼多例子,說明自己受過宮刑以後,那個內心的痛苦是無可言傳的,這就是《報任安書》寫的第二項內容,就是他的受辱之痛。
【畫外音】根據前面王立群先生的講述,遭受宮刑對司馬遷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恥辱,時間過去兩千多年,我們現代人已經無法體會宮刑給人帶來的巨大傷害,但在一個有著強烈自尊和自強的知識分子眼裡,宮刑始終讓司馬遷抬不起頭,那麼,既然如此恥辱,司馬遷為什麼還要隱忍活下去呢?這裡面司馬遷談了非常重要的幾點,首先司馬遷對生死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司馬遷說過幾句我們非常熟悉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死,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那麼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呢?就看你是為什麼而死的。所以司馬遷對生死提出來了一個自己獨到的看法,司馬遷認為,慷慨就義的人未必都是真正的英雄,忍辱負重地活下來的人,未必都是懦夫,因為司馬遷他接受宮刑活下來,為很多人不恥啊,人家都笑他是個膽小鬼,但司馬遷認為這樣活下來的人其實是非常勇敢的人,一個人敢於忍受千夫所指,萬夫所詬,然後活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司馬遷就舉了一段古人著書立說的例子,說明自己活下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不朽鉅著。這段話非常有名,他這樣說,“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就是古代那麼多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後,名聲沒有傳下來,太多了,“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只有那些俶儻非常的人,就是建立了功業的人,得到了後人的稱讚,所以叫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他下面舉了一連串的例子,“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他講述了這段非常有名的話,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什麼呢?說當年像西伯,就是文王姬昌被幽禁在羑里,儘管他被幽禁起來了,但是他做的《周易》流傳了,屈原被放逐了,但是屈原的《離騷》傳世了,左丘明雖然失明瞭,但是他的《國語》傳下來了,呂不韋最後被遷徙到蜀地了,但是《呂氏春秋》傳世了。所以他認為古人啊,能夠忍受各種恥辱,為的是把自己的著作傳下來,所以他最後得了一句結論,說這些人呢,大多數都心裡有鬱結,有鬱悶不能夠抒發,然後呢,當他們不能夠建功立業的時候,他們就寫下自己的著作傳下來。所以司馬遷在這裡就提出一個非常有名的一個觀點,叫發奮著書,就是一個人在困境中間要努力、要堅持,要把自己的著作完成。所以在講完了這麼多古代聖賢在困境中間著書以後,司馬遷寫他自己,說我呢也是這樣,就是我的著作沒有完成,我遇到了李陵之難,所以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下來了。這一大段話實際上是談了《報任安書》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他忍辱的原因,司馬遷忍辱負重地活下來,其實是為了寫作《史記》。如果司馬遷當時為了不落這個罵名,不在人們的白眼之中生活,那麼一念之差,他可能會死了,那麼他死了,《史記》也就傳不下來了。所以司馬遷認為,自己這樣活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
【畫外音】《報任安書》就像是司馬遷的心靈自述,他把自己多年來鬱積於胸的情感噴薄而出,猶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讓後人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司馬遷,然而在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司馬遷的任何訊息了,這封書信真可以稱得上是他的絕筆之作,那麼司馬遷是怎麼死的?他又死在什麼時候,這封書信它的價值在哪些地方呢?
我覺得這裡面大致有這麼幾點,第一點,獨特的生死觀。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生死問題做過深入思考的人,在他之前,很少有人對生死問題做過這麼深思熟慮的思索,司馬遷對生死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認為慷慨就義有時候是勇敢,有時候為了不受辱而慷慨就義,其實是一種懦弱。他認為苟且偷生是軟弱,但是有時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是有它的價值的。司馬遷對生死問題有他自己的思索,在這點上,中國的古人對生死問題的思索,沒有超過司馬遷的,正因為司馬遷有這麼一個獨特的生死觀,所以他才能忍辱負重地活下來,完成了千古不朽的鉅著----《史記》,這是這篇文章,這封書信第一個價值。
第二點,這封書信它的寫作年代應當說是在任安被處死之前,任安是哪一年被處死的?是徵和二年,這一年的七月發生了巫蠱之難,從這個書信來看,司馬遷寫這個信的時候,已經接近這一年的12月。每一年的12月都是古代帝王處死犯人的季節,古人為什麼選擇112月殺人呢?因為古人有一種天人感應的理論,認為到了12月了,自然界的萬木都凋零了,萬木凋零了,也就是說老天爺告訴天子,這個季節也是殺人的季節,就是處決犯人的季節。所以這封信應當是徵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1年接近12月的時候寫的,換句話說,這封信的寫作年代可以斷定的在徵和二年冬天寫成的。那麼這一年,也就是《報任安書》的寫作年代,同時我們透過這一年也可以知道,司馬遷在這一年大體完成了《史記》,因為在《報任安書》中間,已經明確地寫到130篇,《史記》的130篇,他提到了,那應當說在徵和二年,司馬遷寫《報任安書》的時候,《史記》基本完成了。所以這封書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訊,就是《史記》完成的年代,大致上應當是在漢武帝的徵和二年,這是他的第二個文獻價值。
第三點,這封書信也交代了司馬遷的卒年。司馬遷的生年,現在有兩說,但司馬遷死於哪一年,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我們透過《報任安書》可以知道,這封書信是司馬遷留在世上的最後一篇文字,所以我們把《報任安書》稱之為絕筆之作,這封書信完了之後,司馬遷的事蹟就再也不知道了,換句話說,這封書信完了以後,不久司馬遷就去世了。當然這封書信完成之後,司馬遷是怎麼死的,是病死還是因為這封書信給他帶來了一場災難被殺,都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大體斷定,這封書信寫於徵和二年,大概也就在這以後不久,司馬遷就去世了,所以這封書信既交代了《史記》完成的時間,也交代了司馬遷的卒年,大致的卒年,這是第三個文獻價值。
第四點,就是這封書信,還交代了司馬遷內心變化的歷史,就是他心靈變化的歷史。因為司馬遷在這封信中間寫得很清楚,原來在李陵之禍之前,司馬遷是一心一意要迎合皇上的,想做一個忠臣的,但是司馬遷的悲劇就在於他的本心,他受的教育,他的家教,都使他想做個忠臣,但是歷史恰恰讓他,一個願意做忠臣的人,最後沒做成忠臣,反而他最忠於的皇帝,給戕害了,這樣一來,司馬遷就經歷這麼一個轉變,所以這一篇書信,也交代了司馬遷從當年的皇帝的忠臣孝子,轉變成太史公的經過。我們透過這個書信,可以看出來,司馬遷靈魂的轉變,正是這個轉變,那個過去的司馬遷死掉了,一個新的太史公誕生了,這才有了司馬遷冷眼看世,然後用他的如椽之筆寫下了近三千年的中國歷史。所以這封書信是瞭解司馬遷前後心靈變化的一篇重要文獻,這四個方面就是《報任安書》重要的價值。所以到此為止,我們有關《史記》----《漢武帝》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