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黃連上頭片
-
22 # 鬱金香137652766
你覺得自己對父母算孝順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大家討論,每一個人自己是否對父母孝順都清楚。不管父母是有錢還是沒錢作兒女對於父母都應該敬孝。不是平時父母健康的時候打幾次電話問候一下,或者買點東西看看父母這樣孝順,是父母在困難的時候,生病需要人幫助的時候出手幫助才體現你的效順。案例:我父親在2002年夏季一天突然打來電話說,生病要送醫院,我母親給我說怎麼辦?我說:馬上送醫院檢查。後來到了醫院一檢查得了糖尿病。住了=一週醫院拿了藥就出院,主要是控制血糖。第二次,父親得了腦梗塞,昏倒在街上也是趕緊往醫院送去一查腦梗塞。平時身體好的時候基本都是父母在做飯給我們吃,從來不要我們給做飯。所以自己要是父母有什麼困難和病症第一時間就要去看望和救治。這也是作兒女的應盡責任。
-
23 # 依俤喇
孝順,是自古的美德 ,也是我們做子女的一種責任和義務。關於什麼是孝順?估計有很多人會說:就是盡心盡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思想和行為。那麼身為子女的我們,又該如何去盡對父母的孝心呢?又該如何順父母的心意呢?這也成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困惑問題。如果我們留心解讀“孝”字,我們會發現,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寓意為孩子揹著老人就是孝。所以我覺得,我們只要做到下面幾點就是對我們父母的孝順。
第一,身體髮指受之父母。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來自父母賜予的。父母最大的心願,也是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平安而開心的生活。所以我們活著首先要愛護和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自我傷害,也不被別人傷害。因為,有了健康和生命,才可以有愛情、友情和親情,才可以創造價值,享受人生。所以,孝敬父母,我們首先要珍愛好自己的生命。這也是我一直以來不太贊成那些自殺的人的原因。因為我覺得,一個連自己生命都不知道珍惜的人,又何談孝順,又何談有什麼善心。人活著就必須有自己的生存的方式,掙錢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掙錢的方式很多,掙錢的目的,也是想讓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所以我覺得第二種孝順,就是我們應該愛我們掙錢的方式。比如說職業,有了正掙錢的方式,一是可以提高我們生活的質量,也可以讓父母不再為我們操心,同時我們也有多餘的錢去孝敬他們。
第三個,我覺得要維護好自己的聲譽。自古以來,子女的過錯,往往也會影響到父母的心情,聲譽。維護好自己的聲譽,不讓別人戳罵我們的脊樑骨,也是維護了父母的聲譽。簡單的說,就是不做讓自己和父母蒙羞的事。
第四個,要保障自己父母的衣食住行。使他們衣食無憂,不致於日用缺乏。簡單來說就是讓父母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的舒服。父母為生命之根,感恩父母才有孝,遵守天倫才有順。
願我們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開心快樂!
也感謝你耐心看完此文章!
你覺得怎樣做,才是對父母的孝順?
-
24 # 大貓小貓呀
你覺得自己對父母算孝順的嗎?
雖然我經常給父母買這買那,每週和他們視屏聊天,幾乎每個季度都回家探望。
但是很慚愧,我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摸到孝順的門檻。
何為孝順?佛陀就曾開示以下五種孝敬父母的方法:
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長阿含經》
這裡提到的五件事就是:
1. 侍奉父母讓他們生活無憂;
2. 一旦有什麼想做的事情都先告訴父母;
3. 對父母的所作所為恭敬順從,不隨意批評;
4. 父母叫我們做的事情,努力去做,不違背和違抗;
5. 把父母好的方法、傳統和事業繼承發揚下去。
1更多的是關於贍養父母,代表的是“孝”,2-4更多涉及對父母心懷敬意,講的是“順”,5涉及的是“傳承”。
孝順需要履行贍養的義務在文明層面上,關於“孝”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堯舜時期其實就出現了關於“孝”的內容,如《尚書.堯典》就有“克諧以孝”。
在道德層面上,贍養父母是子女反哺回報盡孝道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代代相傳的應該承擔的責任。
從法律層面上看,子女贍養父母,既是法定義務,也是應盡的責任。 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我花費在父母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遠遠比不上我花在兒子們身上的經歷。我和兒子們朝夕相處,而父母遠在老家。
所以在贍養上我大概是不合格的。
孝順需要尊重父母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 · 子游問孝》
所以你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回答過了。
物質層面的贍養不叫孝順,如果僅僅停留在給父母吃飽穿暖,那和動物沒有區別。
孔子認為,真正的"孝",是精神層面的“尊重”。是懷著敬意,保持和顏悅色,順著父母的意願去做事。不因為自己有負面情緒就給父母臉色看。
這些我目前沒有完全做到,當有分歧時,偶然我會和父母有爭執。
當有事情的時候,如果能自己解決我也不會告知父母,同樣我也沒有每件事情都和他們分享。
孝順需要傳承我沒有繼承父母的事業。但是他們的一些方法和傳統也在我們的小家庭裡延續。
比如我母親及其愛乾淨,對房間整潔有要求。
我們的小家庭也一樣:我兒子幼兒園,但是已經邊玩邊收拾自己的玩具和桌子,並且每天主動打掃衛生,所以家裡一直很工整。
我父親擅長傳統山水畫,我也很喜歡畫畫,現在我的兒子們每天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創作”。
寫在最後《論語》中提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告誡人們要記住父母的年齡,及時盡孝。
畢淑敏在小短文《孝心無價》中也提到“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告誡大家孝敬父母。
讀書時候不理解這些話的含義,等理解了已是人到中年、為人父母。
曾經自信滿滿地許下的“孝”的誓言,在殘酷的時間面前變得那麼的不堪一擊。
請善待父母,畢竟“子欲孝親尚待”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
25 # Jane漂漂
一聲嘆息,我對公婆算孝順,半月回去一次。但是對親生父母就不算孝順。
我父親走得早,母親帶我和弟弟改嫁。現如今,母親又常年生病,是繼父在照顧母親,而我這個女兒一年最多回去看望他們一次。因為跨省,來往不方便,今年又有疫情,更不能回去了。
我內心很是愧疚。母親不缺吃喝,就是需要兒女關心,可是我做得很不夠。不知為什麼,我不擅長跟母親通電話。因為常年不見,我怕會流淚。
寫到這裡,我的淚又流出來了。前幾天母親生日,我竟然不記得。心裡很慚愧。她跟繼父又不肯來我這裡生活。每當想起這些,我都難過的流眼淚。
生活中有太多無奈。我不想跟母親訴說,只能自己扛著。
只覺得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五月了。而我能夠跟母親相聚又能有多少時光呢?
母親帶著一身的病痛,也是獨自扛著,惟願兒女幸福。而是我卻覺得自己做得很差很差,日子過得也是表面幸福,而內裡危機四伏。
不說了,都是淚。
回覆列表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世間最大的遺憾
我見過一個去特姆帕參加他父親葬禮的男人,他們父子倆已經許多年沒有見面了。事實上,對兒子而言,當他還是一個男孩的時候他們就漸漸地疏遠了,直到大概一年以前,他們的聯絡一直都非常地少。去年他的父親送給了他一張生日卡片,並附了一張字條,大意就是他很想見見兒子之類。此後,他們的聯絡才慢慢又多了些。
在辦公室安排了他忙碌的工作日程,又和妻子以及孩子討論了一下去佛羅里達旅遊的相關事宜之後,這位兒子開始嘗試著訂一份兩個月後去看望父親的計劃。那時候學校也放假了,他可以開車帶上全家人過去。他懷著一種很複雜的感情,草草寫了張便條,就把它扔進郵箱裡了。很快他就收到了回覆。就像一個小孩子經常做的那樣,他的父親從筆記本上撕下了一頁,在格子裡用鋼筆寫了一些幾乎難以辨認的詞句。錯誤的拼寫、糟糕透頂的語法,還有不正確的標點,全部都躍然紙上。他為他的父親感到難堪。然後,他又想了好幾次關於即將到來的對父親的看望。
二月,這個男人決定去看他的父親。然而,好像上帝特別眷顧他似的,他老闆的妻子馬上要動一場大手術,所以他不得不填補暫時空缺的位置並且不斷加班加點地幹活。他打電話告訴父親他很可能在三月或者四月去佛羅里達
我在星期五遇見了這個男人。他終於來到特姆帕了。他來這裡是為了給他父親下葬。當我那天早上推開門時,他正在等待著。他坐在他父親的旁邊,他的父親穿著一套全新的格子條紋的、海軍藍的西服,看上去很帥氣,遺體被平放在一個深藍色的棺材裡,在蓋子的內面刻著“回家”兩個字。
我給這個男人倒了一杯水。他哭了起來。我用胳膊環住他的肩膀,他倒在我的手臂上,抽泣著。“我本來應該早點來的。他本來不該這樣一個人走的。”我們一直坐到下午很晚的時候。他問我那天還有沒有其它事情,我說沒有。我並非喜歡做這種事情,但我知道這是種友好的表示。再沒有其他人來瞻仰他父親的遺體,甚至包括和他交談過的他父親的鄰居。我除了一點兒時間之外什麼也沒付出。我告訴他我
二月,這個男人決定去看他的父親。然而,好像上帝特別眷顧他似的,他老闆的妻子馬上要動一場大手術,所以他不得不填補暫時空缺的位置並且不斷加班加點地幹活。他打電話告訴父親他很可能在三月或者四月去佛羅里達。
我在星期五遇見了這個男人。他終於來到特姆帕了。他來這裡是為了給他父親下葬。
當我那天早上推開門時,他正在等待著。他坐在他父親的旁邊,他的父親穿著一套全新的格子條紋的、海軍藍的西服,看上去很帥氣,遺體被平放在一個深藍色的棺材裡,在蓋子的內面刻著“回家”兩個字。
我給這個男人倒了一杯水。他哭了起來。我用胳膊環住他的肩膀,他倒在我的手臂上,抽泣著。“我本來應該早點來的。他本來不該這樣一個人走的。”我們一直坐到下午很晚的時候。他問我那天還有沒有其它事情,我說沒有。
我並非喜歡做這種事情,但我知道這是種友好的表示。再沒有其他人來瞻仰他父親的遺體,甚至包括和他交談過的他父親的鄰居。我除了一點兒時間之外什麼也沒付出。我告訴他我是個學生,我想成為一個職業Golf球手,我的父母擁有這塊他父親的遺體暫時被存放的土地。我父親是一個律師,他住在丹佛。只要他有空他就會去打Golf球。同時,這個男人也向我講述著他的父親。
那天晚上,我請求父親明天和我一起打Golf球。然後,臨睡前一刻,我告訴他:“我愛你,父親。”
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以後才後悔。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世間最大的遺憾。猶記得寵我如命的父親,為了我操勞一生,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與癌症苦苦鬥爭。直到嚥氣那一刻,他都不知道他會死去,他還堅信自己會好起來。那一年,我高二。如今我已長大,想要帶父母到處走走遊玩,卻已沒了機會。
每次回家,團聚的日子,餐桌上永遠少了一個人。午夜夢迴,我卻無法夢到父親。父親已離去十多年了,我還清晰地記得他的一顰一笑。好想好想再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