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說一點用都沒有,我就裸k畫根線?
7
回覆列表
  • 1 # 觀市界

    先說一下技術指標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以前回答過類似的,今天換換話術,簡單明確的解釋一下。技術指標都是在k線圖走出來以後,在k線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好多人還把這些指標改頭換面,起了各種名字,什麼陰陽八卦,把易經都搬了出來,還有武俠中的華山論劍、九陰白骨爪等等,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大同小異。指標更多是用來分析市場用的,但是呢,也有他的價值,因為用的人很多,所以如果都在看均線的支撐就會有人買多,自然就會形成一個短暫的支撐,壓力即使如此,這個在股票市場用的還是比較普遍的,所以主力知道散戶盯著什麼,也是然後經常被騙線的原因。裸k線,其實是最基礎的價格走勢,用它確實比一些技術指標好用,它畢竟是指標的基礎

    做交易並不是完全靠技術分析盈利的,還有資金管理,執行力等,技術上只要有參考可以,最主要是我們用起來簡單,穩定。

    技術分析要注意他它的應用,比如今面全球疫情的影響,全球商品市場,股票市場,都出了暴跌,尤其是國際原油,油價的大跌,而國內期貨沒有夜盤白天跳空多,波動大,給很多技術分析帶來比較大的挑戰。

    以上對技術指標有沒有用做了簡單的解釋,我本人也是裸k線做交易,力求極簡。給大家看一下我的k線系統,如圖燃油期貨,訊號中的BS代表漲跌,以k線為基礎的,其他的都是樣子,只是看著舒服。訊號的出現跟均線還有其他指標沒有任何關係。

  • 2 # 笑侃股今

    K線是組成股票走勢的基礎

    K線可以說是最基礎的,這就相當於一座大廈的根基。它的特點就是及時的反映出股價波動的規律,K線學懂了學透了是可以在股市裡站穩腳跟的。看裸K線是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行的,單獨看K線也是難免有失誤的,這裡至少要增加一個輔助指標成交量了。

    成交量是反應市場交易情緒的指標

    成交量的高低反應了交易的活躍度問題,交易量越大的說明籌碼交換密集,人們交易情緒高漲,容易走出較好的行情來。K線+成交量用好了基本上股市是可以賺取收益的,頂尖高手毫無例外都嫻熟的掌握這兩個重要的技能。

    成交量和K線一樣是構成股票交易的基礎,其他的所有指標都是建立在K線和成交量的基礎上的。

    指標是從不同的角度體現股票的趨勢和位置高低

    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是建立在K線和成交量的基礎上,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股票的波動規律。掌握一些指標可以較大程度的減輕單獨使用K線和成交量的分析壓力,提高分析效率,比如趨勢類的均線系統、BBI等他們可以清楚的反應股票執行的方向;超買超賣型KDJ、RSI、WR等可以在風險位置和低位區做出預警,讓投資者有所準備。雖然說這些指標都是根據K線或者成交量編制的,有一定的滯後性,不可否認他們的作用確實使投資者分析的能力得到提升了。

    不單獨使用指標,結合股票趨勢用

    世上沒有完美的指標,你不能用一個指標打天下,要學會以趨勢為核心,指標的學習以及選用都圍繞著趨勢那麼就會形成一套交易系統。當有了交易系統做股票就會有章法,不至於盲目。

    說技術指標沒用的投資者我覺的是沒有理解指標該怎麼用,或者說沒有從這些指標上獲得盈利的經驗。靜下心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許多指標存在的時間比A股市場都長,你說它沒用?存在即真理,沒有沒用的指標,只有不會用的人。

  • 3 # 電閃雷鳴雨

    個股分析與大盤分析均要用到指標,指標的延遲性不是問題,因右側交易更能實現穩定盈利,關於這一點,有量化交易經驗的人都知道,反而左側交易必死。

    量化交易就是用指標的交易,即建立數學模型,回測歷史資料不錯,才能實盤交易,連歷史資料上都不能過關,那麼失敗是大機率的事情。

    股市與期貨,涉及到海量資料,數學處理資料有天生的優勢。當今世界,大資料分析與人工智慧興起,數學模型成為其核心,量化交易大量使用上述技術,且巳是對沖基金的主流交易模式。

    10多年前,全球對沖基金管理規模前10名中,僅最後一名為量化交易,而今前10名中有7名為量化交易,前6名均為量化交易,美國一流數學家西蒙斯,其組建的文藝復興公司是前四名。

    主觀交易者成功的慨率是千分之一,那麼量化交易者成功的慨率是主觀交易者的10倍,即量化交易更可靠。

    對於股票市場,大盤分析很重要,因整體倉位控制與大盤密切相關,當然大盤分析有相當難度,沒有三輪牛熊週期的磨練,很難過關。

    大盤分析本身也要用到指標。

  • 4 # fortunateduck

    有一定的作用。事實上任何股票研究方式都只能是具有一定的作用。因為股市中不存在百分之百賺錢的人。

    但不管怎麼樣,該學的技術指標一定要懂,因為整個市場的技術流派都在用,所以到所謂的壓力點和支撐點就會因為資金進出的分歧產生相應的作用。

    純短線追高的話講真的大部分指標都沒有用,都可以做假。主要觀察交易量和量比。

  • 5 # 第五種權力

    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個問題了。炒股真正是靠技術指標能獲利的機率其實我覺得並不高,因為如果大家都懂技術指標的話,那麼誰去賠錢呢?大家都獲利了,誰去虧錢呢?其實炒股最大的是考驗一個人的人性和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物的認識的程度,而並不是說只是靠一些技術指標,然後進行判斷,當然了,技術指標是作為判斷的,一個客觀依據你必須得懂就跟工具一樣,你如果掌握好的話,那就是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掌握不好的話呢,可能就會非常的麻煩,你就會花很大的力氣然後去做很少的事情。但正是因為技術指標就跟生活中的工具一樣,如果你過度的依賴工具的話,你自己就會產生一種惰性或者是一種依賴感,在任何時候都會第一想到使用工具,而不會去想如何用別的方式,如果工具無效的情況下,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在股市裡賺錢是一個低機率的事情,利用技術指標只能提到一個對你主觀判斷的輔助和參考的東西,最重要的還是你對股票和股市的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 6 # 股海北極光

    技術指標都是用成交量和價格用數學模型計算出來的,在成交量和價格沒出來之前技術指標就無法計算數值,所以技術指標往往有滯後性和不穩定性。

    基礎知識包含:量、價、時間、空間以及指標,指標確實有用,但是隻能作為輔助分析工具。

    真正的門裡知識點是主力操盤手法和操盤節奏。

    股票投資需要掌握主力的操盤節奏和操盤節奏,才能做到先知先覺才能跟主力同步低吸高拋,後知後覺往往都是散戶的追漲殺跌行為。

  • 7 # 永遠的小馬哥123

    先說答案:有用!

    本人炒股十年以上,告訴你一個口訣:長線看基本面,短線看技術面,兩個面衝突怎麼辦?服從技術面!

    技術走勢是股票內在交易在盤面留下的痕跡,這裡面能夠看出很多端倪,波線量價反饋出主力的動向意圖,有人說價值投資玩長線大波段,不用看技術,其實是錯的,價值投資者懂技術可以少坐電梯,使自己的效率大大提高,有些價值股如果出現頭肩頂、M頂形態,一跌也是好幾個月,你玩長線的也靠不住這個時間不是?

    所以,我總結出來的相對完美的策略就是:價值選股,技術選時!這個時指的是時機!自悟一下吧!最後奉勸新手最好遠離股市,這裡水太深,珍愛生命遠離股市!

  • 8 # 獨孤論劍

    當然有用的,例如當兵打仗一樣,沒有武器的軍人還是軍人嗎。但是指標不需要多,符合自己操作要點的,可以持續盈利的就是最好的指標

  • 9 # 匯乎

    技術指標是幫助交易者更好的判斷行情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賴技術指標,因為指標具有滯後性!

    初學者直接裸K是很難的,很多的交易者都是先透過技術指標,然後在慢慢減少技術指標的運用。純裸K交易者很難

  • 10 # 半般半板

    有沒有用的標準是誰來用,適不適合自己用,這個適不適合很有意思。砸石頭的覺得錘子趁手,手術刀肯定不行。有了手術刀還得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知道怎麼用才能不出醫療事故。

  • 11 # 百味作手

    技術指標剛開始有用可的區分高低長短,慢慢至3年後作用不大了等指標發出訊號已遲半拍了,逐漸放棄指標其實所有指標都是量價寫出來的,指標只是告訴你己徑發坐的是那麼回事,與其這樣還不如去掉指標就看量價。

  • 12 # 活魚逆流上死魚隨波流

    有沒有用自己去實戰體會,熊市裡勝率能夠達到90%就是有用,達不到還是少研究為好。股市裡是個博弈市場,應該是好好研究博弈的含義。

  • 13 # 波浪理論雜談

    ——運用技術指標進行輔助判斷,是技術分析很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在使用技術指標炒股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首先,我們要明白技術指標的滯後性。

    技術指標的編制,都是根據股票的價格走勢(即K線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計算得來的,比如MACD的計算,採用的就是股票的收盤價。

    因此,指標是跟隨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相反——指標影響股價走勢,因此運用指標去預測股價走勢是不可能的。

    2、其次,技術指標的根本作用是幫助我們更主觀和細緻的觀察股票走勢。

    由於K線組成的圖形比較散亂,如單純的看裸K進行技術分析,很容易產生誤判。

    技術指標對圖形進行了平滑和細化,讓我們能夠更直觀的看出股票的走勢。比如透過MACD背離,能夠讓我們看出股票漲跌速度的變化;透過均線的金叉和死叉,提前發現趨勢的改變等。

    3、最後,技術分析的目的,是透過圖表發現投資者的心理波動和主力意圖,運用技術指標時,要結合成交量一起分析。

    市場的漲跌長期受內在價值的牽引,短期受投資者情緒的影響,而成交量很好的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情緒。

    因此,結合成交量一起進行技術分析,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技術指標的有效性。

    比如MACD背離時,結合成交量的逐漸萎縮或異常放大,能夠交叉驗證,幫助我們更準確的判斷股票的頂底和趨勢的轉折。

    ——綜上所述,技術指標是股票價格的溫度計,它能幫助我們更直觀的觀察股票走勢,但不能幫助我們預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走勢。

    要運用好技術指標,需要我們結合趨勢、成交量變化和當前市場情況,動態的把握市場的走勢。

  • 14 # 世界黃金交易員

    炒股技術有沒有用,對於我個人認為有用,為什麼呢?很多人並不知道技術指標的用法,什麼時候有效,什麼時候無效,而是生搬硬套,那麼到頭來,就會覺得技術指標無用論,什麼都不相信,那麼離盈利只會越來越遠。

    我們首選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技術指標只能配合大勢使用,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你去用任何技術指標失效的機率達到90%以上,所以,當我們使用任何技術指標的時候,一定用技術指標先判斷大盤的趨勢,大盤趨勢明顯上漲,你在去選個股符合自己技術指標的建倉。而不是離開大盤,在大盤明顯的下跌趨勢中,你套用技術指標建倉股票,可能你今天建倉金叉,明天一個跌停板就變成死叉了,那麼這樣連續幾次或者幾十次,你肯定懷疑這個技術指標無用,然後又開始學習另外一個技術指標,一直這樣的方法去選股,買股票。那麼只會越買你越覺得技術指標的無用。所以技術指標的使用,必須配合大盤趨勢,當大盤趨勢上漲時,配合技術指標,買進持股待漲。當大盤下跌趨勢時,選擇觀望,或者少操作。

    頻繁使用技術指標的人,也會覺得技術指標無用,因為他對一個技術指標沒有深入學習,實踐,總結,而是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一開始學一個技術指標,可能剛好碰到大盤上漲趨勢,指標訊號也確定上漲了,然後買進果然賺錢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它發現,這個炒股技術指標並不能百分百賺錢,而是有時候一直虧,總的來說賺的少虧的多,堅持不下去了,然後繼續換指標,又開始新的炒股指標,學一段時間後,又不能賺錢了 ,又換,換了很多次以至於到頭來一場空,埋怨自己,埋怨技術炒股都是騙人的,之後就放棄了,炒股技術指標,以至於追漲殺跌,更加沒有紀律,頻繁交易,更加虧損磊磊,然後一直套牢,不管了,運氣不好,股票退市,運氣好牛市起來還可以賺錢。所以其實不要頻繁換技術指標,你喜歡用什麼指標就堅持用下去,任何技術指標都有失效的時候,但是你必須去總結在什麼情況下會失效,失效的時候就選擇觀望或者不交易。對於一個一直使用技術指標炒股的交易者來說,最難的是一直堅持簡單的技術指標,專注簡單,往往越簡單的技術指標越容易養成習慣,訊號買進,訊號賣出,一卻以訊號為準,少了主觀交易,那麼你的盈利就來了。

    沒有自信的人,會覺得炒股技術指標沒用,因為他覺得那麼簡單,不是成為世界首富了,那麼多聰明得人,都虧損,慢慢得,他就會變得越來越沒自信,一個人沒有自信那麼他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有一句老話,市場虐我千百遍,我待市場如初戀。跟人一樣,你覺得他給你帶來幫助,他就會帶給你幫忙,因為你相信他說的話,如果你半信半疑,沒有信任感,那麼自然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幫助,佛家,結緣。所以當你相信這個指標能給你帶來盈利,你就去相信他,信任他,那麼他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盈利。

    一個虧損磊磊的人,不會相信炒股技術指標的有用,因為虧損了,會心急,失去耐心,想翻本,然後不斷的進場出場,心態已經奔潰了,那個時候他什麼都不相信,只相信這個市場不會有人掙錢,掙錢都是騙人的,然後默默的離開市場。所以一個虧損嚴重的人是很難相信炒股技術指標的有用,建議不要大虧,那麼心態平和,去使用技術指標。

    綜上所述,一個不懂的配合大勢,使用技術指標炒股的人,不會覺得技術指標炒股有用。

    一個頻繁使用技術指標的人,也一樣不會覺得炒股技術指標有用等等。

    相信技術指標能帶給你盈利,那麼就去相信它,執行技術指標訊號,在加上嚴格資金管理。

    保持專注簡單。

  • 15 # 三三二成功之法

    技術指標究竟有沒有用?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對市場的主導者而言毫無意義,對於市場跟隨者是有作用的,可以利用技術分析方法加強資金管理,有效地提高效率。

  • 16 # 啟新創1

    在證券市場中,技術分析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體現。技術類指標分為三大類:一是擺動類指標,二是趨勢類指標,三是能力類指標。技術類指標也可以叫做工具指標,透過其可以分析判斷股票的趨勢,尋求最佳買入賣出的機會。在運用技術分析進行操作時,心須注意遵循合理性原則。 

    一、市場永遠是對的,不要與市場作對。市場的走勢往往有其自身的律,存在這種走勢即是合理。簡單地說,就是不要逆市而為,要順應市的方向去操作。 

    二、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萬試萬靈的。在技術分析過程中,往往受各種主客觀因素而產生偏差。因此要站在一個高的起點運用技術分析,而不是受技術分析所侷限,產生錯誤引導。 

    三、技術分析得出結果的大前提是,市場有產生這個結果的可能性。例如,大盤經過長期調整後,產生反彈還是反轉,要視乎整個市場在這個置階段有否反轉的可能性,如果無反轉可能性,則只能是反彈。 當市場未發生明顯反轉的技術訊號時,儘量不操作,在市場產生一個趨勢(上升或下跌)時進行操作。 

  • 17 # 解股王

    炒股技術指標肯定是有用的!

    在我的交易系統中,技術指標位居第四,它的上面有趨勢、結構、時空(可詳見我個人主頁的置頂文章)。它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給它的定義是“經典工具點石成金”。

    這說明它在我的交易系統中,不是最主要的,但也是可用的;只是,運用過程中要經過“點化”。

    如何點化技術指標?

    第一,弄清楚這些指標的構成原理。比如,均線指標是反映趨勢最好的指標。多少日的均線就是多少日的股市成本價。像5日均線,就是5日成本價。弄清構成原理,更有利於“點石成金”。

    第二,我們要弄清各項指標的適用範圍。比如macd指標,在震盪過程中,它異常靈敏,絕對好用;但在單邊趨勢中,它就會失真。像在熊市的連續下跌中或牛市的持續上行中,它就會失效。

    第三,當它失效時,我們要有解決辦法。這才是關鍵,才是點石成金的重點。比如boll線的開口縮小,暗示變盤在即;但並非所有的開口縮小都會馬上變盤,甚至可能就在一個小區間內震盪。因此,找到解決辦法,是重中之重!

    我的技術指標的運用

    我的交易系統以趨勢為王,以波浪分析作為牛熊、漲跌的分析依據。但在轉折時,我會參考技術指標。這個時候,它們才會登場。而且,我深刻地瞭解它們的適用範圍和解決方法,所以運用起來相當順手!

    因此,技術指標對我來說是有用的,而且我也用得不錯。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一點看法,限於水平,對錯難免,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 18 # 老王回鄉錄

    技術指標都是根據每天的K線來運動的,所有的指標都有一定的滯後性,但是這些指標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比如簡單來說VR指標在下降到50以下證明該股進入超賣區域,大於150證明該股進入超買區域,需要謹慎對待。

  • 19 # 苗世印的股事

    大家好,我是牛世印象,對於這個問題,指標是否有用,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用。

    第一,指標是什麼呢,或者說,指標就像一個明星,什麼樣的明星吸引什麼樣的投機(資)者。而,只要有吸引,就有羊群效應出現,有羊群效應就有相對較大的波動出來,有波動出來就產生了有機會的可能。

    第二,對於投機者,指標又是一個數學模型,他能模擬股價未來的走向,讓您為未來股價執行構建一張藍圖,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我個人而言,認為指標越簡單越好,比如我看盤只用傳統的指標MACD和KDJ等。

    第三,有一個問題是,有的投資者用指標去選股,無論海選階段還是精選階段全程靠各種指標,且戲份很大,把指標當做整個選股大“戲”的男(女)一號。而有的投資者用指標研判個股僅僅是選股過程中的一環,有的甚至就是配角。我呢,是後者。

    最後,比較重要的是,一旦股價走勢跟預想的藍圖不一樣的時候,一定要有對策,尤其是第一類投機者,要有指標成功或者失敗的應對方案,尤其是出現失敗訊號,就要停止該操作,這個時候往往我們會想到一個詞--止損。這個很重要。

  • 20 # 二哈痴語

    有用,但有侷限性。

    技術指標,都是基於歷史資料的趨勢預測。

    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車,你可以預測它的速度和軌跡,

    但是,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被踩剎車,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況。

    所以炒股,既要看技術指標,也要看外部市場環境,還要看管理層的誠信與操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官渡之戰後,曹操在袁紹營中搜到了許多部下與袁紹的來往書信。寫信的會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