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邊漫步人

    答:這位家長,看得出您對孩子在學習非常關心,並看出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您是位好家長。

    可以明確地告訴您,多練有用,只有多練,靠機械記憶,才能改正錯誤,記住學過的東西,不易出錯。

    二年級的孩子,處在有意注意的形成期,不要著急,慢慢來,養成細心的習慣就好了。您監督他讀課文,一個字都不許讀錯,不能新增或減少一個字,直到養成讀書準確流暢的習慣;寫字,哪個字,哪個筆畫好出錯,就練哪裡,直到不出錯,熟練為止。

    經過一段時間,我想用不一個月,您就會取得一定效果。

    我是海邊漫步者,祝您成功。

  • 2 # 數智閣

    1、對孩子粗心的判斷,是什麼?粗心應該怎麼來判定和看待它呢?

    我們真的瞭解粗心這一詞的背後是什麼嗎?我們之所以用這樣的詞彙評價,是因為我們還找不出來其他的解釋方式。那是因為我們觀察問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

    2、老師和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的學習行為用上認真、努力、粗心、細心等這樣的詞來評價呢,因為沒有其他的角度來支援他的觀察。因為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還有情緒的狀態不同,不同的人在面臨同樣發生的事實,認知角度會有極大的不同。

    家長看到一個學生明明已經會了知識點,但是做題總是經常做,而且學生只要認真點就能做對,自然就會得到一個結論:這個學生太粗心了。我相信這樣的結論我們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下過。

    下結論容易,但是想改著實不易。一旦給學生貼了粗心的標籤。老師迷茫了,家長迷茫了,孩子我們都講過很多次了,下次細心點就沒問題了。至此學生也鬱悶了,我已經努力認真了,下次我一定努力改正,下次來了,還是錯了。難道我就是學不會嗎?這樣會很大程度上大小孩子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信心。

    家長和老師反覆的說教和嘮叨。孩子被反覆說,得到的是內疚和無力感,時間長了,在指責中的環境中,孩子要麼選擇放棄努力,要麼選擇保護自己,抱怨試卷題目有問題,抱怨老師授課有問題,抱怨教育制度有問題。

    所以,這種品質評價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作用,除了強化孩子粗心的意識外,沒什麼實際作用。

    3、那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這並不是品質和態度問題,而是把粗心當做是能力問題。因為一個數學題做不對,看起來孩子有思路,就是粗心錯了,但是和不會做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粗心就是不會,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五年級的孩子做二十以內的加減乘除,錯誤的機率很低,一年級的孩子,做加減法很容易錯,能說明五年級的孩子認真,一年級的孩子不認真嗎?五年級能做對,是因為五年級的孩子能力已經足夠高,所以,之所以做錯題目,本質上是能力不夠造成的。

    4、既然是能力問題,那就訓練提高能力就可以了。

    我給大家說這麼一個小故事:一個高三的學生,數學每次考120分左右,不上不下,那怎麼樣才能去突破自己呢?我問了這個高三學生一個問題,把數學考試裡面不該錯的題目都做對,應該考多少分?

    學生說:135分到140分。

    我:那為什麼要錯呢?

    學生:粗心,或者計算錯誤(大都是這樣的回答)。

    我:計算也是粗心呀。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平時做測驗的時候,關注的重點是會不會做,而考試的時候考察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在大量題目的情況下,在注意力分配的情況下,能不能把會的題目都做對的能力。所以如果讓自己具備考試的時候,完全發揮自己的水平,那麼平時的測驗和做作業的時候就應該要求自己是全對。因為,不粗心看起來是一個心態,其實是一種習慣,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在定時定量的情況下全對的能力。所以未來的重點應該是每一次做題都是考試,焦點都應該放在如何全部做對上。好學生有個特點,聽懂了,就可以馬上執行。兩個星期後,高三學生成績穩定在135分上。

    那麼,小學二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孩子,是不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呢?

    5、能力提升的過程其實包括三個層面的提升。

    第一個是知識結構的提升。所以孩子粗心的問題,首先考查孩子是不是有沒有弄懂的知識點,知識點的掌握是不是靈活,是死記硬背下來,一知半懂還是真的弄懂了。

    第二個應該考慮的是孩子的做題流程,是不是科學的嚴謹的,比如平時做題的時候沒有時間概念,做對了就行,完全和考試的時候是兩個模式,平時很隨意,考試的時候很緊張,自然容易把平時會的題目在考試的時候做錯,因為考試的時候流程不一樣嘛。

    第三個是情緒狀態的穩定度問題,並且還要具有反思自己的能力,在做題的過程中,是不是因為覺得題目簡單而大意了,還是因為時間緊張而焦慮了,反思情緒狀態,知道到底什麼心情影響了發揮,才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具有在突發情況或者考試應急狀態中穩定發揮的能力。

    這些都是能力,而且是一個孩子的終極能力,不但是學習考試的能力,也是面對生活的能力。

  • 3 # 小糖與豆兒

    我們孩子一年級,也是一樣的,頭疼啊,寫錯了拿過來問她,一問全都會,不是不會,感覺比不會更可氣,這個火大啊,現在每天在家學習,寫練習卷子,一本一本的寫了開始,看看能不能有用吧

  • 4 # 三農領域小李

    說難聽點,不上心練再多也無用。以前我有個學生總是寫錯字,不是錯這裡就是錯那裡。讓他抄20遍,然後再寫這個字照樣錯。

    對於這樣的孩子,急不得,得先讓他端正態度,再用獎罰規則,執行要到位。

    估計一個星期就能有效。

  • 5 # Lw說教育

    家長應準備一個糾錯本 無論是由於粗心答錯了還是不會答,都可在糾錯本上寫一遍題目,寫出答錯的原因,比如是審題不清、計算錯誤、粗心大意等,再寫出正確的答案。

    最後監督孩子把寫錯的地方有針對性地多練幾遍。過一段時間後再去統計數量,看看因粗心做錯的的比率為多少,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 6 # 金秋分析影視

    我那個時候很認真的,不會發生這種事,但到四年級就開始了,這個就靠多練,摳字眼兒,練就思維嚴謹,我是全班第一,有點權威

  • 7 # 喜洋洋的小秘密

    養娃的焦慮在每個家庭都存在著,這是個普遍性的問題。

    我家孩子也存在這種情況,不讀題,讀了不仔細,讀了不想,或者乾脆就是錯讀。

    很多時候做數學題目都讓我頭大,真是能氣的頭髮豎起來那種。 比如,42愣能看成24,25愣是看成52,不知道怎麼看出來的。

    他才2年級呀,題做多了孩子也開始倦怠、逆反,學習效率下降,錯得更多。適當的練習是有幫助的,但是這個量一定要把握好,否則過猶不及。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題海戰術對小學生並不合適。

  • 8 # 忽而半夏8415

    跟品性有關吧,我家小孩也這樣,給他練多寫久了他更不認真。現在我都是他一不認真了就叫他停下來,去玩一會再回來寫。還是培養專注力吧。

  • 9 # 大象大老師

    孩子粗心大意,往往由以下幾種原因所致:

    第一,基礎知識不紮實。所以碰到一些題目會有似懂非懂的感覺,仔細想想可能對了,一不小心可能錯了。

    第二,時間安排不合理。沒有給題目留下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考試的時候時間緊容易出錯,試卷發下來時間充分,啥啥都會。

    第三,學習習慣不好。閱讀題目不會精度,容易遺落內容,產生錯誤。

    第四,沒有檢查的習慣。錯誤大家都會有,可是如果我們做完題目以後能再檢查一遍,很多錯誤可以避免。

    針對以上幾種情況,要不同情況去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是簡單的重複練習就可以解決的。比如,基礎知識不紮實要求我們要做複習和梳理,總結。比如時間安排不合理,可以培養做題的速率和時間觀念等。

  • 10 # 逛吃的人

    小孩二年級,總是粗心寫錯或看錯,我認為多練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根據問題出現的不同型別來確定。

    第一種,知識掌握或技能不牢。

    當對知識或技能掌握不牢時,孩子很容易出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透過多練,變式練習等方法解決。

    第二種,學習品質上的缺欠贊成的。

    學生分析問題時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分散,這樣考慮不全面,也是造成“粗心”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就要注意平時的訓練了。學會審題,找出“題眼”,明白重點要求是什麼,考慮要周全。這是象長期工程。

    第三種,心理品質的問題。

    對待考試輕視或者過度重視而產生不在意、緊張等心理品質問題。這種在小學生中是很常見的問題。學會“平常心”對待考試,考前做好複習,放鬆心態等都是有益的。

    總之,“粗心”問題不簡單,需要找清原因,對症下藥。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

  • 11 # 老酒幾許

    多寫多練是有用的,除此之外如何減少寫錯字的機率呢?在這裡提供三個方法:

    方法一:讓孩子查字典。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字,家長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方法二:給孩子準備一個錯字本。當孩子有寫錯的字,就把他們寫到錯字本上,然後每天讓孩子進行寫字練習,直到把字寫正確為止,家長可以給孩子進行聽寫練習,專門挑錯字本上的字進行練習;

    方法三:讓孩子做易錯字練習。給孩子準備易錯字專項訓練,讓孩子練習。

  • 12 # 門老師領進門

    回答過很多類似的問題

    首先,粗心這件事,個人看來,來自於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並不是單純的注意力不集中,我們經常會用,馬虎,粗心這樣的詞彙來掩蓋掉孩子學習習慣上的缺陷,因為小學的教育是模板式教育,老師寫出的板書就是孩子學習的模板,大多數情況就是老師怎麼寫,你就模仿著去學習就好,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超級好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而且老師的思維模式也是和孩子的思考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問題的關鍵是要看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是如何思考的,比如說為什麼會看錯?有可能孩子在寫某個運算的時候腦子裡在計算別的步驟,或者看其他的步驟,才會寫錯或者抄錯,那麼孩子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將步驟寫的更規範,更符合他自己的思考模式,這是需要家長去幫助發現的。

    其次,小學數學來說,會有準確率一說,也就是在做口算和速算的時候,總是拿準確率說話,但是,對於初中生來說,準確率這件事是不存在的,因為,初中的每一道題都不允許在計算上出錯,很多孩子就是因為小學的速算,會覺得計算出錯是一件正常合理的事情,導致孩子對計算的正確的概念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概念就是,算對是比算的快更為重要的,這樣的態度才能保證孩子對計算的準確更為重視,所以小學生對速算的態度,會影響到他整個數學的學習,一定要在態度上好好引導。

    最後,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我覺得是唯一一個和孩子自身掛鉤的問題,首先排除掉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疾病(多動症),然後,其他的就是小學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小學生集中注意力需要至少10-15分鐘,然後能夠持續集中注意力就也只有20-40分鐘,這是科學的,這也是為什麼一節課40分鐘的原因,所以一定控制好孩子學習的時間。

  • 13 # 木頭木頭還是木頭

    對於這種情況,多練,是有效果的,但是,也不能讓小孩產生牴觸情緒,那樣的話,即使他可以做好,也會讓你失望的。

    但是,不管是練字也罷,讀書也罷,玩也好,只要是他想做的,他願意做的,他都會表現出積極的態度的,所以培養一個好的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態度端正了,做什麼事,才會有模有樣。你說呢?

  • 14 # 牧羊魚兒

    你好,低年級的小學生看是做作業總是粗心。會做的題也會經常出錯,大人們常常用粗心,馬虎來評價。但很可能是粗心做了藉口,卻掩蓋了孩子深層的問題。所以家長不要一味的只是看到粗心,只想如何糾正粗心,還要看到孩子背後的是不是出現了其他的主要問題。

    俗話說得好:“人誤地一季,地誤人一年。”

    小學一二年級對孩子很關鍵,一定要狠抓。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一、二年級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期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所以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就養成的各種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認真書寫的習慣。

    2,提前預習的習慣。

    3,獨立學習的習慣。

    4,獨立檢查作業的習慣。

    5,課外閱讀的習慣。

    二,一二年級是端正學習態度的關鍵期。

    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必備的首要條件。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本分。不能一味的只靠父母,或者潦草的做完作業,不檢查上交就完事兒。

    三,一二年級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期。

    1,培養專注力。

    做作業要專心致志,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做。更不能一會跑著玩兒,一會兒再做。

    2,培養學習力。

    3,培養自主力。

    一二年級的作業量少,閒暇時間多。但卻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為小學高年級段打好堅實的習慣基礎。

  • 15 # 金元寶呀aa

    孩子小時都馬虎,我家孩子小時候就這樣,現在也這樣啊![捂臉]老師氣的不行,說明知道她會,可就是做錯。慢慢來吧,別給自己急出病來。

  • 16 # 靜思悅影片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獎罰制度。比如:每天支付5元早餐費。當作業因為馬虎出錯時扣除5角到1元,(長身體的時候需要保證營養,意思行扣除一點即可),當有進步時獎勵1元。再比如:設定一個懲罰區,當出現馬虎犯錯的時候就到懲罰區靜坐5分鐘(固定區域,一條凳子就即可,儘量不被他人干擾的地方),有進步的時候可根據他的興趣實現他的一個小心願(進行一定的戶外運動、購物.....)

  • 17 # 柒語

    首先,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二年級的小孩子,到底是有時候粗心,還是總是粗心,這個比率到底有多大。

    家長在給孩子“貼標籤”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我們的語言是有力量的,不斷地重複,孩子就會慢慢長成我們口中的樣子。

    我們接收資訊的時候很容易把“不”忽略掉,所以叫孩子不要粗心,他們聽到的也許就是要粗心了。與其說“不要什麼”,不如說“你要什麼”,這樣指令更明確,也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執行。

    其次,幫助孩子養成點讀的習慣。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讓他讀題的時候伸出一個手指,一字一字地讀,這樣更有利於減少錯漏。小孩子的視幅不夠大,有可能會導致看題的時候出現跳字漏字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讓孩子做擴大視幅的練習,同時也是讓孩子放鬆眼部肌肉,預防近視。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短期內沒有明顯的效果,也不要打罵孩子。壞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好習慣同樣也需要時間。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不是去改正壞習慣,而是直接用一個新的好習慣去替代它。

    最後,粗心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錯。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要總是用學霸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把孩子當成“人”來看,給他無條件的愛。不管孩子成績如何,都要給他鼓勵和安慰,而不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屬品,把父母未完成的願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沒有了自己的人生,這對孩子也是很殘忍的。

  • 18 # 桃李芳園

    我覺得多練有用但用處不是特別大。作為一名教過小學三到五年級,初中年級的老師,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看錯,更多是由於粗心。那麼粗心背後是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下:①可能是固定思維導致。如一般考試是選擇正確的。這次考試是選擇不正確,那麼就是審題錯誤。②注意力不集中。看題的時候,思維被打斷,出現然後再看題容易出差錯。③有些字不認識,看不懂題是什麼。④根本不懂題目在考什麼。我在疫情期間輔導了二年級的侄女。語文題有些字不認識看不懂、數學題會讀,但是不知道要考什麼我稍微一念,一提點,什麼都又會了。

    做錯是在看錯的基礎上。如果審題沒錯,而解答錯誤,誠如提問者所說,粗心。而我認為大部分的粗心是源於做題不夠熟練,理解不徹底。

    如果簡單的多練,等同於機械的複製,不熟練的可以透過練習改變,有些練習並不能達到效果。我建議從以下入手:

    第一:聽孩子認真讀題,從讀題中發現孩子的審題問題。看看孩子是不是有些字不認識,或者讀不懂題、或者出現跳讀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去糾正問題。

    第二:家長師範讀題,逐字逐句,並提出題目中容易出錯的關鍵要素。對於數學題,很多孩子都是讀一遍題,並沒有學會反覆讀題的習慣。多多少,少多少很容易看錯和理解錯。

    第三:把錯題進行分類,進行針對性練習。不會做的、數字看錯的、做一半的進行各種分類。透過練習錯題來提高練習效率。

    第四:多做題。不可否認,什麼時候多做都會提高做題效果,增強孩子的熟練程度。

  • 19 # 紅袖飛揚

    沒用,培養他認真檢查、仔細閱讀,多看兩遍的好習慣才更重要,家長不要幫忙,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檢查發現自己錯誤的好習慣,並且多鼓勵他的點滴進步,而不是去責怪埋怨他的粗心,越強調他不好的方面,越會增強他這方面不好的習慣。而是要正面積極鼓勵他的任何改進和點滴進步,他才會越變越好!

  • 20 # 其生雜談

    你肯定也知道“拔苗助長"什麼意思。

    首先二年級的孩子有多大,你也說他會,也就是智力沒問題,你急什麼呢?

    孩子粗心、出錯,嚴格地說是大人給孩子亂貼標籤。

    其實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就是灌輸式,就象吃東西一樣,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吃,灌就是了,也不管灌下去孩子是否能消化,是否影響身體健康。

    回正題,八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能夠集中10分鐘左右,還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事,你說是孩子粗心,經常出錯,對嗎?

    孩子正處在發育階段,貪玩又是孩子的天性,你真要想讓他學習,就要想辦法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影響了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就得不償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找vlog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