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拼命紅燭
-
22 # 程傑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博大寬廣胸襟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原文選段: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釋義: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
-
23 # 熊貓頭豆豆
上元二年,杜甫終於在成都蓋了一所茅屋,得一棲身之所。然而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傾盆,詩人只能眼看著屋上的茅草被吹落,房屋傾塌。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和詩人都是貧困潦倒,一去所有。安史之亂對唐的影響,遠遠標不會因為它的結束而結束。杜甫貧面對大風捲走茅草,何至於焦急?兒童為何冒著狂風去撿並不值錢的茅草?都是因為貧窮。“自嘆息”三字,寫出來了國家不幸,詩人不幸,但這種不幸卻無人可說,自己也無能為力解決。
不過如果老杜的作品僅僅於此也不能稱作老杜了。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在這裡得到了昇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全詩中我最讓人驚歎的一句。鏗鏘有力,大氣磅薄,它超越了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身的境界,詩人在承受自身的痛苦的同時,依然以兼濟天下的胸懷去博愛天下。這才是全詩最牛的。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自身無所居,卻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人,想要廣廈庇護天下之人。可見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此詩不僅寫詩人自己的苦難,更重要的是表達天下寒士的苦難、社會的苦難。這是大境界、大氣魄,已經超脫了儒家所言之境。
我也希望,終有一天,我們這個時代有望成為他所向往的時代。
-
24 # 碧海太史令王化
精髓就在於他由個人的痛苦,馬上聯想到全天下他人的痛苦,發出呼籲:假如能讓其他窮困受凍的人住上好房子,他仍然獨自住著破草屋,哪怕被凍死也是值得的。
希望別人快樂,是慈心;不忍心別人受苦,是悲心,合稱慈悲心。寥寥數語,杜甫悲天憫人的情懷躍然紙上,真摯而飽滿,無半點造作。就衝這一點,我對老杜也是肅然起敬。
杜甫那個時代沒有作協,沒有人給他發工資、評職稱,既無出版社的版稅,也無處可領退休工資,茅草屋破成這樣,他想的還是隻要別人好,自己無所謂。老杜沒有把精力放在對唐政府有關部門的批評控訴上,而是放在了對“天下寒士”的關心上。
今天的作家不一樣,有的作家不但啥好條件都有,據說還住著別墅。當該作家看到疫情的嚴重情況後,她是不會想到“只要天下所有的疫情都消滅,就算自己獨自一人被傳染上甚至犧牲生命也是滿足的”,而是躲在屋裡寫一種名叫日記的作文。
還有別的所謂作家,我不知道他們住的是什麼房子,但沒聽說過他們對高房價有什麼看法。更多從來沒聽到誰說過:只要房子價格便宜下來,能讓全國那些沒房子的老百姓們都買得起住得上,我獨自面對高房價哪怕永遠買不起也值!
所以他們永遠是他們,而成不了杜甫。歷史很快就會把他們拋在腦後。
-
25 # 百度夢友306HWL
憂天下之憂而憂,樂天下之樂而樂。
透過刻化一位孤獨老翁的生活片斷,抒發了作者關心百姓疾苦的深厚情懷。體現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擔當。
回覆列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篇文章的精髓是什麼?
杜甫的詩,沉鬱頓挫,每每讀來總感覺苦哈哈的,就好像在黃蓮水裡泡過一樣!
我個人感覺,讀杜甫的詩,要善於咀嚼其中的“苦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苦的夠味兒,讀後不禁悽神寒骨,讓我們看到了杜甫當時的悽慘的處境和被命運折磨後依然堅硬的初心。
成都草堂,折射命運悽慘!杜甫年少優遊,其父是兗州司馬,生活安定富足,“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讓杜甫不知愁苦為何物。
可上天弄人,杜甫從天寶六年(公元747年)開始,就開始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苦日子。他經歷了李林甫編導的“野無遺賢”的鬧劇,一直沒弄到什麼正經的差事;他經歷了安史之亂,曾經被俘,但因官職小沒被囚禁;他曾受唐肅宗青睞,短暫任職,但很快又因營救房琯被貶。上天賦予杜甫才華,但不給杜甫濟世安民的機會,上天是派他記錄人世不平之事的!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輾轉漂泊到四川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也稱“浣花草堂”。寄人籬下的杜甫,生活悽苦,他說: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東門。稚子恆飢,痴兒索飯,當吃飯都成了問題,我們可以想象杜甫當時的境況有多慘,應該遠比《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寫的還要慘。
因此,我個人感覺,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先要讀出杜甫命運的悽慘,這是全詩的精髓,也是杜甫一生的精髓。杜甫面對命運不濟,用詩的語言傾訴內心的苦,這是人之常情,作為一個有人性的讀者,應該先產生對杜甫的同情和憐憫。
詩聖初心,始終保有本色!杜甫是“詩聖”,是神一樣的存在,至今仍然無人超越!為什麼?因為,杜甫濟世安民的心始終沒有被命運消磨!
一個人,被命運折磨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候,心裡還能想到天下蒼生,而且一直想著天下蒼生,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甚至可以說幾乎沒幾個人做到!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固然值得推崇,這是偉大的民生願望。但,我更推薦“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句,因為這是杜甫思想的悲情寫照:為了心中的理想(國與民),寧願犧牲小我!其實,杜甫後期的很多經典作品都是如此,犧牲了小我,關注了天下。杜甫兒子飢餓而亡,少有人知道,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卻無人不曉;杜甫深受戰亂之苦,少有人提及,但“三吏、三別”卻是千古絕唱。杜甫之聖,就在於他總是能夠在自己受傷呻吟的時候,唱出天下人心裡的苦痛。為天下人發聲,而且是響徹寰宇的呼喊,試問古今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幾人呢?
杜甫一生,絕對大多數時間是在顛沛流離和飢餓貧窮中度過的,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嚐盡人間疾苦之後,靜靜地在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離開人世,時年五十九歲。昔人已逝,但詩歌永恆,讀杜甫的詩,看世上瘡痍,嘗民間疾苦,品詩中聖哲,閱筆底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