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漁樵之人W
-
22 # 百勝軍節度使
高中語文課文《師說》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師說》裡有一句話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在“句讀”兩個字下面,語文教研組也給瞭解釋。
句讀是進入文言文體系的方式,俗稱‘斷句’,拼音為jù dòu,也稱為句逗。文言文辭休止、行氣與停頓的特定呈現方式,不僅是現行白話文中的句號與逗號的統稱。
所以古代雖然沒有標點符號,可古人會學句讀,也就是斷句,並不影響閱讀。
-
23 # 軫念信箱
《呂氏春秋》曾記載了魯哀公和孔子一則有趣的對話。
魯哀公問孔子:“樂正夔,一足,信乎?”
樂正是官名,夔相傳是為舜掌管音樂的官員。孔子聽到這個問題,哭笑不得,說了一番話,大概意思是:
夔是人,怎麼會只有一隻腳呢?當年重黎舉薦夔,舜將其任命為樂正,夔做得十分出色,後來重黎想多找一些這樣的人,舜說“若夔者一而足矣”,所以這句話是說有夔一人就足夠了,而不是夔有一足。
像這種因斷句而鬧出的笑話或者爭議,不僅正史有很多記載,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故事。比如某書法家為慈禧題扇抄詩漏掉一字,後機智斷句,將詩變為詞而化險為夷。
正史野史之所以有許多這類記載,是因為,古代的書籍大部分是不加標點的,因此不同的人在閱讀書籍時,往往會作出不同的斷句,同時也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孔子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迄今便因斷句不同,有著二十餘種訓釋。
那麼古代的書籍為何不用標點,是因為沒有標點符號嗎?
從商周到明清:標點符號一直在成長,未曾有缺席
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文字的輔助符號,標點自古有之。早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便發現了有用分行以及線號(豎線、橫線等)來分隔、停頓詞句的現象。在此基礎上,殷周時期衍生了鉤識號“亅”、雙短橫號“=”和單短橫號“-”,這一時期的銘文對此多有體現。。
並且這些符號的使用方式,有一定的共識。在不同的銘文中,它們有著相似的作用。鉤識號在銘文中,一般用於不同意義的文字之間,我們可以理解為分隔章節的作用;雙短橫號、單短橫號則是表示重文之意,例如“金燦燦”可以寫成“金燦=”或者“金燦-”。
另外雙短橫號還可以表示合文,所謂合文,即將兩個或以上的詞彙,用一個漢字書寫單位表示。例如“子孫”本是兩字,有時會寫成“孫=”,加了這個雙短橫號,則說明這個“孫”是合文,代表“子孫”之意。
隨著漢語言的發展,作用單一、種類缺乏的標點符號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此後又出現了幾種點狀符號以及方狀符號。學者管錫華考據,先秦文獻共見到八種標點符號,至於兩漢時期,又發展出了十三種新的標點符號。對此,許慎《說文解字》也有部分記載,如:丶,所有絕止而識之也。
魏晉時期,標點符號的發展,基本是延續了秦漢時期的成果,至隋唐五代,標點符號又進入了一個發展期。據學者李正宇考據,敦煌遺書從西涼到北宋寫本中使用的標點符號達17種之多,並且標點的使用方式,在原有基礎上,作了延伸。所以,部分學者認為魏晉至唐五代是標點符號發展的保守期,不免失於籠統。
至於宋朝,標點符號逐漸成熟,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奠定了舊式標點符號的體例,明、元、清則在此基礎上稍有創新。據不完全統計,這段時期湧現了三十多種新的標點符號,極大程度滿足了各類文章體裁、語言性質的需求。
並且這段時期些書籍刻本都使用了標點符號,岳珂在《九經三傳沿革例》中說:
監蜀諸本,皆無句讀,唯建本始仿館閣校書或從旁加圈點,開卷瞭然,於學者為便。
所謂“蜀本”、“建本”是指當時兩種雕版印刷技藝,“館閣校書”則是官方編錄校勘加了標點符號的書籍。隨著印刷業的發展,很多書籍刻本都加了標點符號,如宋代呂祖謙《古文關鍵》、元代程端禮《春秋義本》以及明代《永樂大典》等,清代用標點符號的書籍總量更是大幅度增加,並出現了許多諸如《書文標記圈點評註法》等有關標點符號理論的書籍。
所以,中國古代不僅有有標點符號,而且有著深厚的底蘊、悠久的歷史以及豐富的種類。古代標點符號發展雖緩慢,然而在數千年的文化孕育中,它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也具備了一定的實用性,可為何大多數古籍都是不加標點的呢?
標點符號這麼多,古人為何不愛用
1. 古代標點符號存在一定的缺陷
胡適在研究古代漢語標點符號時意識到:
國中古籍率無圈點,即有之矣,其所有符號,又不完備;或有圈而無點,有句而無讀。其圈點又不依文法構造,但截長為短,以便口齒而已。
胡適這番論述,道出了古代標點符號的幾種不足之處,例如不具有完備性。
一篇文章,有祈使、驚歎、疑問、陳述等語氣;有並列、分舉、止絕等結構。先秦時期,只有極少數的幾種符號,無法完備地用於文章所需要的斷句輔助,這一限制,很大程度阻礙了古人著書作文新增標點的傳統形成。
對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影響比較大的,還有使用時的隨意性。古人在使用標點時,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規範,往往一圈到底,或是一點到底,其圈點,也不依據語法,有時覺得句子長了,便隨手用個符號將其隔為短句,僅是為了方便自己閱讀理解而已。
例如古代常用的圓點號,有的文中用於分隔並列詞語,相當於頓號;有的文中用在了句末,相當於句號;有的用在章節之前,則相當於章節號;還可以放在兩字中間,作為“對調號”,意思就是將兩字的前後順序掉換,還有作為冒號之類的用法,難以詳盡。同時,又有頓點號、圓點號等符號同時作為句號使用的情況。
所以,作用繁雜、錯亂、不成體系的標點符號,無法周遍性地使用在書籍文章當中。
2. 培養讀書人“離經辨志”的能力,加深對典籍的理解
正是因為標點最初的發展不甚成熟,所當時流傳的經典著作,都沒有加標點符號。為了使讀書人在閱讀這些典籍時,能夠正確理解,在蒙學期間,老師們便會鍛鍊學生斷句的能力。《禮記·學記》: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
先秦時期的教育制度已經有了一定的規範,庠、序、學皆是指學校。比較富裕的人家,有私塾;鄉黨則設立庠,“術”是“遂”字之誤,古時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裡有序;國都設有大學。每年入學,隔年考核,學習一年則考核離經辨志。
對於離經辨志,鄭玄注云:“離經,斷句絕也;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向也”。孔穎達的疏再進一步說明,“離經”就是離析經典書籍的道理,將其章句斷絕。書籍不加標點,並大範圍進行斷句考核,其用心良苦,可見先秦十分重視讀書人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於經典的理解。
若加上標點符號,那麼先賢經典,則被賦予了個人的理解,後來者在學習閱讀的時候,難免會受到影響。趙缺《彼岸詩話》有言:“詩不可譯,譯之,則為譯者之詩矣”。
他認為,詩歌解析翻譯後,那麼這首詩也變成了譯者的詩,因為這是譯者的理解,讀者品讀之時,則受到侷限。加了標點的經典,猶如被翻譯好的詩歌,兩者之間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先秦學者在教授學生、抄錄書籍的時候,都不會加上標點。
這種思想和傳統,也一直成為主流的治學方式,被延續下來。至於漢朝,斷句標點發展為“章句”之學,章句即離章辨句,和先秦時期的句讀是相似的學問。雖然章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讀書人理解內容,但很多學者認為,如此不能使人真正理解書籍含義,《漢書·夏侯勝傳》:
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給子史經集等典籍加標點,在夏侯勝這些學者看來,無疑是破壞治學的“大道”,所以,即便當時有“章決句斷,事事可曉,俾後學者永無疑焉(王逸《楚辭章句》)”之類的看法,標點符號依舊沒能普遍的推廣應用。
3.文化圈的崇古思想與部分文人的自我標榜
兩漢之後,崇古的文化氛圍,同樣延續了這一特點。魏晉、隋唐動輒言春秋、兩漢;宋元明清又言魏晉、盛唐。後世文人治學著作,在思想內容及形式上,多以古人為標準。讀書、作文不新增標點的傳統,也代代延續下來。
並且,很多士人認為,看加標點的書籍、寫文章加標點是一種“陋習”。姚鼐最初刻印《古文辭類纂》的時候,曾經添加了標點,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卻全部去掉,他認為這樣會將此書拉低一個檔次(曾有圈點,晚年則盡去之,以為鄰近俗學)。
所以,儘管宋元明清標點符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成熟期,並形成了一定的體系,標點符號的使用量也有明顯的提高,不過這種提高,多是體現在小說、評傳、佛經、韻書等文學作品中,不會出現在子史經集之中,而使用標點的書籍,也多是坊間刻本。
其實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
韓愈《師說》言“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三字經》“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斷句標點的句讀之學,都是蒙學教育的知識技能,就像現在幼兒園、小學的拼音一樣。這段時期老師會教授拼音,以便學生學習漢字,待到升至更高層次的中學、大學,大家基本不會去閱讀“注音版”的書籍,自己寫文章也不會標註拼音。
句讀標點亦是如此,古代因為科舉的原因,文學成就幾乎就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資本,無論學識高低如何,也儘量會彰顯自己的博學,對於蒙學的句讀,當然是敬而遠之。若是讀書人閱讀加了標點的書籍,會被他人鄙薄;而寫文章加標點,不定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
方東樹曾提及過這種文化氛圍:“凡刻書以不加圈點評識為大雅”。當看到有些學者閱讀加了標點評識的書籍時,清代學者王安定驚異地說道:“其後則學士文人竟執此法以讀古人書”。由此可管窺古代士人對於標點的忽視。
在古代,讀書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所文化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形成了一種“精英文化”,少部分計程車人不需要,而大部分的農、商階層又用不上,所以標點符號也自然無法具有普適性。
4.古代漢語文學的特性
最後就是古漢語文學的特性,使得文章本身具有斷句的標識,例如詩詞歌賦,能夠從音律、押韻入手來斷句;文章的語法詞性,也能作為一種判斷依據,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有:
除“乎”字下絕句、一讀至“不”字絕句
意思是說文章一般在“乎”字後面斷句,還有在“不”字後面斷句,這些判斷方式雖然有待商榷,但由此可見古代漢語的虛詞、助詞等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標點的作用,因此,標點作為輔助閱讀的符號,並非他們必不可少的“剛需”產品,自然也沒有市場。
綜上可知:
在奠定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的先秦、兩漢時期,標點符號並未發展成熟,無法普及推廣至書籍文章中,甚至在宋朝之前,標點符號的使用是處於一個比較隨意的狀態。
宋朝之後,標點符號的發展雖已趨於成熟,也有不少學者對標點符號的運用作出了完善的理論,但由於文化圈的“崇古”思想、治學傳統的延續、部分文人自我標榜,以及古代漢語本身的特性,導致古代標點符號並未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學系統,廣泛地運用在書籍文章中。
古代標點符號的意義與影響
不少學者認為古人忽視標點的做法,嚴重影響了標點符號體系形成的發展,以至近代需要引進西方的標點符號。但我認為,這種做法在古代,對於文化、教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是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
沒有標點,意味著讀書人需要具備綜合文化素養,句讀的背後,是龐大的知識體系。首先明詞意、通文理,這是最基本;其次需要通曉子史經集,以辨別典故、人名、各種文化常識;天文地理亦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儲備,這在各種文章均有涉及;其他還有語法、音韻等方面更需要熟練掌握。
正因為如此,古代雖然沒有像現在一般分門別科的進行教育,但依舊能夠培養一批覆合型人才,使得當時的水利、經濟、軍事、天文等領域,都能從士人階層選拔出合適的人員管理把控。
另外,古代漢語標點符號,為後世新式標點的形成,提供了比較完備的形式基礎和理論基礎,因此中西文化融合之際,語言文字領域的學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借鑑西方標點,提煉出一套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和特色、且被廣泛接受的標點符號體系,這些均是古代漢語標點符號不容忽視的影響和意義。
-
24 # 十分之七君
現行標點符號是近代才開始使用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有標點的古文都是當代人,按歷代傳下來的通用習慣進行斷句編輯。
古籍大部分沒有標點符號,先秦只有字,沒有標點符號,到漢朝時才出現“句讀”符號。古時候的人主要透過語感,語氣,語法結構和一些助詞來進行斷句。
古時讀書還要專門學習怎麼斷句,一篇文章給你,不會斷句的話,根本讀不懂,很容易鬧出笑話,甚至因為此事惹上官司。
四書五經中很多地方斷句不同意思往往大有差異,這也經常被用來作為科舉考試題目。
古代有學問的人都喜歡做一件事——註釋經典。將自己對各類典籍的理解整理成書,供後人閱讀。既方便了後人閱讀,也算是讀書人“立德立言”的追求了。
-
25 # 南山易人易學
言傳身教很重要原來師承在這裡
文字創立沒有標點符號,中國文字從石刻、骨刻、金刻、到帛書,紙書;從刀筆到毛筆,以至於今天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筆形和紙張。逐漸豐富完備,不僅僅書寫方便,而且標點符號各有作用,讀起來一目瞭然。
古代可不行,沒有書學習不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本書,不會句讀(讀作逗)也學不了。什麼是句讀呢 ?就是斷句。過去的小孩子讀書,先生會專門教斷句(句讀)。
一,言和句不一樣。一個字叫一個“言”,幾個字就是幾個“言”。比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分別是四個字、五個字、七個字。完整的表達一個意思,叫做一句。不管是寫詩還是寫文章都沒有標點符號。從上到下一列一列地寫,比如
二,標點符號問世據說,中國到了漢代才發明了句讀,大概是漢武帝設五經博士時(有待考證),到了宋朝有了“。”和“,”兩個符號。
不過,在印刷書籍中,還是沒有符號。教書靠先生斷句。不同的先生由於斷句不同,教學就有區別。可以想象遇到一個不會斷句的先生多悲哀。
在現代印刷術之前,木刻版本比較多見,現在市面上的古籍就有許多。比如
可以明顯的看出木紋痕跡。到後來有的書籍會用簡單的句讀斷句。比如全是“,”逗號。雖然如此,已經很是方便閱讀了。對吧?也有的全是“0”斷句。比如---所以說,斷句很重要,不管是句號還是逗號,讀者可以一句一句理解,而不用考慮如何斷句。要不然會出笑話的。像這位財主就因為斷句鬧出笑話了...
三,斷句鬧出笑話有一個財主,吝嗇至極。請私塾教子讀書,捨不得工錢,飲食也在剋扣,先生接踵而去。某日來一先生,聲稱不要脩金(報酬),只要管飯就可以。財主大喜,一拍即合。當即簽下一年契約。如下----
財主一看,嘿嘿,太好了,一碟青菜就打發了。那就開始上課唄,好。
到中午開飯的時候,先生看到桌上只有一碟青菜,就奇怪的問東家:怎麼只有一碟青菜?雞鴨魚肉呢?
東家:“沒有魚肉,也沒有雞鴨,就是一碟青菜,嚴格按約定辦事。”
先生:“好吧。東家,拿出契約看看吧。”
東家搖頭晃腦讀:“雙方約定,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疊足矣。”
還別說,沒毛病。這個斷句可以的。財主洋洋得意看著先生:怎麼樣?一碟青菜,~足~矣~
不對不對,東家,你呀,看錯了。不是你這樣斷句,我自己寫的我還能不知道麼?正確的斷句是這樣的先生拿筆在契約上點了幾下,“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啊?怎麼會這樣???財主知道遇到厲害的主兒了,這一年要花多少銀子?可也沒法,自認倒黴吧。
這個笑話就是句讀惹的禍,先生也真是利用句讀懲罰了吝嗇財主。一時之間遠近聞名成為笑談。
四、讀古籍學斷句現在,我們讀書學習,古籍是不可缺少的,精華薈萃在古籍中。讀古籍相當於和古人對話聊天,久而久之營養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現在資訊發達,查資料方便,學著自己斷句也挺好。
古代講究師傳,就是因為很多知識不在書本上,需要老師言傳身教。一方面教給學生斷句,明白書中本意,二一個講解書本以外跟多的知識和經驗。
即便是現在書籍如山,查詢方便,沒有老師依然是一個缺憾。所以,讀書一定要多問多請教老師,有人指點,會走的快,走的直!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古代人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現在看到的古籍有標點符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人們加上的。古代人讀書靠的是文言虛詞斷句。古人叫句讀,這些文言虛詞有之、乎、者、也、而、其、所、兮、哉、耶……相當於今天的標點符號,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句中的“者”“也”就把句子斷開了。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習慣了讀起來就不費勁了。古時候,小孩子開始上學,書買來以後,先由老師打上標點或請個老師打上標點,然後再教小孩子讀書。這些標點以前都是圓點,到了清末,皇帝的詔書、白話文文章就有使用標點符號了,從此標點符號就被人們使用起來了,到了五四運動的時候,就很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