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ser2967448950190
-
2 # 異鄉客1981
孤兒之所以會家庭拋棄,大概存在以後原因:1.家境貧困,父親去世,母親為了個人幸福,丟下小孩遠走他鄉,2.出生就有缺陷,父母沒有能力治病,只好將小孩遺棄,3.重男輕女現象導致生出的女孩,不被重視家中貧困所以將女孩送人。4.父母過於年經,經濟不穩定。行為極為不負責,關係惡劣,故意將子女拋棄。5.戰亂或饑荒年代,窮人家庭的不得已作為。綜合而言就是經濟能力較差的父母,懷著不負責任的態度將自己的親生兒女忍心拋棄。有很多的若干年後會非常後悔。有部分人能力好轉想再找回來卻於事無補了。
俗話說虎毒不食兒,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懂得守護和哺養自己的兒女,人類作為高階動物,應該更加愛護自己的子女。但由於發展的差異,人在很多重要的關頭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將兒女拋棄,這是大部分人無奈的選擇,拋棄的原因還是以先天疾病居多。健康女孩被拋棄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少了。
國家對拋棄的行為固然不提倡,但民政局對於這些行為還是開啟了棄嬰救助機制,在一些大醫院設立了棄嬰箱,各地的社會福利院,孤兒院也會及時收留這一部分兒童,並提供他們生活學習的機會,也鼓勵有能力去收養這一部分兒童。有很多有缺陷的兒童,就是因為被富裕家庭或外國人收養後,給他們治好病,或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變,成長為陽光快樂的少年,從此人生髮生了質的改變。
其實人生有很多選擇,不到萬不是已的時候,父母沒必要為了眼前的困難拋棄孩子。有時候人堅持一下就過去。善良的人肯定不會隨便拋棄孩子。但是從古至今拋棄孩子都有太多的原因。拋棄孩子是大多數一輩子的痛。尤其是戰亂或饑荒年代導致家庭失散的太多。所以就沒有人去強調拋棄的善惡作為了。
-
3 # 四季——花開
因為這是古代剩人思想。就算你父母把你掐死,被別人救活了養大了,你也得孝敬你父母,因為他們生了你,養了你,就算掐死你都不過分,因為你的命是他們給你的,所以,不管怎麼樣,只要你能夠活下來那你就得孝。
所以才會有百善孝為先
-
4 # 淅爸育兒記
古時候,孩子被視為縮小版的成人,更多地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也包括女人),在婚姻全憑做媒、由父母決定的情況下,更不會是“愛情結晶”,古時候的孩子是沒有家庭地位可言的,被視作生產力。
只是隨著思想、社會的進步變革,婚姻自由也就開始被普及,戀愛自由同理,這才有了孩子是愛情結晶的認知,孩子的地位也自然(也確實應當)與父母同等,當然也有商業的介入,商業把孩子捧上重要位置,才有更多的附屬品可以售賣。
這一進步的好處,是推翻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陳舊觀念,孩子也有了人權,也有了法律保障。
稍有良知的父母,都不會拋棄自己的孩子,即便他身患重疾。
-
5 # 萬利民658
婚姻乃終身大事,不是兒戲沒有紮實的經濟基礎和成熟的心智,最好不要走進婚姻,不要為了一時的性慾而褻瀆一個可愛的生命,那與禽獸何異,既然是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生就有責任養,不管他們是否有缺陷,那都是自己的骨血,虎毒不食子,何況是人,不到萬不得已,不可遺棄孩子,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有些人就是太自私,自己就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大號孩子,有何德何能,去扶養一個可愛的生命,還是做好身心兩方面的準備以後再走入婚姻吧
-
6 # 華繼善
是呀?為甚麼不(從幼小時.教人.切莫亂搞)而做出(無法揹負的責任)和罪孽來呢?其後來結果.還是(直接給人類的形象)和社會(造成了)難以磨滅地(隱患)無窮了喂?難道人世間的.那些(不忠.不孝.背信棄義)者.就……與此(根源)無關嗎?所以、你整天叫囂(道德.忠.者)就喊破嘴唇……又有甚麼用呢?哦……知道了、是為了招搖過市(顯示自己高大尚)來愚弄綁架人心而(讓人心更痴迷於心昧愚蒙)是嘛?難道……不是嗎?純粹是(故布疑城.唯恐社會和天下不亂)地十惡不赦之毒瘤魔鬼是矣?
-
7 # 散聊吧627
蜜蜂養幼蟲[大笑][捂臉][笑哭][我想靜靜][淚奔]蒼蠅不養幼蟲[大笑][大笑][捂臉][笑哭][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淚奔]你發現是蒼蠅多還是蜜蜂多呢?
-
8 # 樂樂媽媽2010
我是父母無恩論的支持者。我覺得擅自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應該對他負責任。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確實是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的,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
-
9 # 生活掃描器
有百善孝為先!卻沒有百善不拋棄孩子為先!為何?為何?又為何呢?這其實就是古代政治問題在作怪!孔子思想,是古代政治家很提倡的一種思想,那是因為他的思想有利於政治管理。
包括古代推崇的孝道都是有利於家庭和政治穩固,什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多麼可怕和專橫毫無人性可言,可古代就是偏偏推崇!
關於提問者提到的為什麼扔孩子的沒人指點做父母的惡劣無恥行為!卻把孝道放在了第一位?難道是老人比小孩要金貴的多?之所以把孝放在第一位那是因為若是自己不孝讓老人不高興了,老人會有很多方法整自己的子女,別忘了人越老心眼子越多,就算老人看似可憐巴巴其實人家活了這麼久,道業一般都是在子女之上,就算老了看著孩子的臉色行事說話,那也是演技加心計為的想激發孩子對自己的難受之心,老人其實都很聰明,因為人家活的時間長了,心智比年輕人要高,這就是老梁說的:“別給年齡大的玩心眼!你玩不過人家!”這也是為什麼年輕人敬畏老人的原因,因為惹不起。大部分子女孝順都是發自內心的但也有也是捏著鼻子的,怕世人口舌之劍!
扔孩子就沒那麼可怕,孩子智商低,再加上體格小,毫無反抗之力,對自己的利益不會造成任何威脅,再加上國人尊崇輩分,扔個小輩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最多說:那時家裡窮實在養不起!扔了孩子也是情非得已!畢竟給了你生命!其實這是比狼都狠……這也是人性之惡!
-
10 # 伊nana
小孩是弱勢群體,拋棄還可以再生。人的傳統觀念是以孝為大,以老為尊,所以才有百善孝為先。
雖然拋棄孩子也是一種罪過,視人命如草芥,但是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完全依靠人才能生存,沒有一點話語權,沒有一點地位,不能得到社會和人的重視。
小小的生命太脆弱,所以才容易被人忽視。只有母親,愛孩子的人,還有能在情感上 有共情的人才會去重視小孩,才能站在小孩的角度去看待這方面的問題。
-
11 # 馬金駒
朋友:
這句話從古到今都沒有,但凡父母拋棄孩子的,大多有難忍之言,
不管什麼原因,出發點是好的也是正確的,在拋棄的路途讓孩子有條活路,千百年的風俗以前有以後還會有:除了孩子大了相認時有指責,其他旁人的指責都是一種誹謗;
-
12 # 手機使用者59766698065
善,總是和感恩相聯絡,和計算好歹分不開,生身大恩和養身大恩有一比,古代已經有生母不如養母大。實際上已經告訴人們,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再大的恩情都不如父母的恩情大,不孝敬父母,挑父母的瑕疵,還能不挑朋友的瑕疵?和父母沒有諒解,還能和朋友有諒解?這樣判斷人有一大部分道理。
-
13 # 沱湖岸邊009
父母養兒是責任,責任與能力相關,可以完成,也可以完不成。
兒養父母是義務,義務與能力無關,無論何種情況都必須盡義務。
由於小孩有未來價值,老人沒有。所以,父母拋棄子女,子女還可以有養父母。子女拋棄父母就沒人養了。
-
14 # 水晶之戀145826994
你沒發現現在最突出的還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嗎?養老是國家政府的難題,而不是棄小。有幾個拋棄孩子的?和龐大的老齡人口比起來簡直是毛毛雨
-
15 # 世界不止你看到的那樣
因為規則是由無論經濟、輿論、社會地位高和有掌控權的階層制定的,被拋棄的孩子,活下來都不容易。所以制定規則的大部分就是父母這個階層,為了保證自己所在階層的利益,你懂的。只能出讓小部分利益不讓矛盾激化,引起社會變革。才能在較長時間內享受到現有的利益。
-
16 # 鬱金香1392091
拋棄孩子的父母毫無“善”可言,對親生骨肉可以拋棄的人,還能孝敬父母嗎?還能對他人有善行嗎?古代是男權時代,女性在家裡沒有地位,孩子是性生活的附生品,生多少不限。落後的醫療水平,缺醫少藥,夭折了,也不太在意,因為還會繼續生。所以,母以子貴,子以母貴,足已說明此類現象。重男輕女、偷情不能避孕、貧窮等原因,都有遺棄孩子的可能。然而,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百善孝為先。生而為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次之做其它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今不孝之子大有人在,而遺棄骨肉的人,也不佔少數。這些人,都是極端自私或非善之輩,也不能說“天下無不是父母”,只能說天下之大,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然而隨著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程度及素質的提高,社會保障的完善,遺棄孩子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少。
-
17 # 101528958629汪天壽
不要挑撥父子母女關係。對人類沒有好處。你對你的父母不好,你的孑女也一定學樣,對你不好。你先對孑女不好,你孑女後對你不好。其結果都完對自已不好。所謂"父父孑孑,君君臣臣",哲人是說你當父母要像個當父母的樣孑,當子女要像個當孑女的樣子,當皇帝要像當皇帝的樣子,當臣子要像個當臣子的樣.子"。各臻其好。並不人們理解的"封建″。就是現在,還不是可以說"當領導要像個當領導的樣孑"。叫什麼不重要,臻好重要。就算"民主國家″,還不是有"總統",還不是"當總統要像個當總統的樣孑″!要臻好都一樣。若是都臻好,都可以出"盛世",不臻好,都可以出亂世。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很可能搞出一個大世界亂世來!很可能就在新蒄病毒漫延後!
-
18 # 匿名使用者君
為什麼古代強調百善孝為先?記得老子還是莊子說過,大概的意思是,你特別強調什麼,說明這個已經不是普遍和自然的了,當一個社會處處強調道德的時候,恰恰是道德已經不常見了,如果是常見的,你根本不需要去強調他,古代除非是遇到大荒年或者人窮的活不下去那種特殊情況,沒有人會對自己孩子不好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俗話說,人心是向下的,大多數人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父母的,而拋棄年老的父母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是常見的,比如自死窯,六十花甲墳,
封建社會確立以後,統治集團意識到,如果一個人不能敬重父母,那他們更不可能去敬重君主,所謂天地君親師,強調孝道實際是強調一種自上而下的統治順序。所以才特別強調孝道,而對子女好是自然而然的事,是人性的本能,所以無需強調,
而今天的社會都做不到人人有孝道,更別說生產能力低下的古代社會了,
就比如當今的社會,如果人人都肯做英雄,那麼英雄很常見,就不會特意表彰獎勵宣傳了,正因為大眾普遍都做不到,所以有英雄人物才要特意宣傳表彰獎勵,
-
19 # 漢上痴生
“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出自明朝《古今賢文》(又名《增廣賢文》、《昔時賢文》),這句話,把“孝”放到了全部道德品行中的最高處。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鮮明特色。在儒家經典中有很多關於“孝”的論述。《論語 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翻譯為現代漢語,“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博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同篇還有對孝文化的理論闡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敬父母叫“孝”,敬愛兄長叫“弟”,也作悌。在家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在上者,很少。規矩老實,不觸犯在上卻違法亂紀的,根本沒有。
“百行孝為先”,就是“孝弟仁之本”的翻版。
儒家的思辨方式是推己及人,由小及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國是放大了的家,家是縮小了的國,齊家即是治國,行孝即是忠君。
少對長,需要“孝”;長對少,需要“慈”,按儒家的說法,叫“父父”,父親要盡父親的義務。
相比較而言,儒家確實存在重“孝”輕“慈”的問題。原因有兩點:
一、任何道德主張都是剋制自己順應社會,就“慈”而言,那是人的天性,父母棄子女,非人情之正常,乃是迫不得已;而遺棄老人,卻是人類遺存的動物屬性之一,必須從法律和道德上進行引導控制;
二、儒家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立言的學問,立場所在,不得不然,這是其不足之處。
只有到現代社會,才把孝和慈對等了起來,這是社會的進步。
-
20 # 使用者3488695773185
你這就有點胡說八道了!有句俗話叫“人都往下疼”,疼孩子的是普遍現象,拋棄老人,拒絕贍養老人的自古至今都是普遍現象!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回覆列表
我不知道你現在是不是清醒,我怎麼左右找不到門,你不會是醉駕吧?你是怎麼統計出來是無數?世界上父母的愛是最偉大的。有些有缺陷的孩子,患病無錢醫治,不能提供溫飽的孩子拋棄是為了放他一條生路。不拋棄是死路一條,拋棄了可能有生存的一線希望。不說了,說了你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