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可以告訴你義務教育並不是越長越好,過長可能危害很大。想越長越好的人都是因為只看到義務教育的免費性,沒有看到義務教育的約束性。義務教育過長有可能限制教育多元發展和個人個性發展。但免費教育不一定非要是義務教育,免費教育肯定越長越好。具體分析如下。
從本質上講,義務教育不是為了個人發展的,義務教育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這隻要清楚義務教育產生和發展過程就很容易理解。
義務教育首先發端於德國的宗教改革需求。當時是宗教領袖馬丁.路德為了推行自己的宗教理念,需要人人會識字讀《聖經》,所以推動了當時的統治者頒佈法令,讓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能識字。
義務教育快速發展是為了滿足大工業生產需求。這時候是因為各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有基礎技能的人到工廠當工人。但是當時更多的人在自家小作坊,或者是不具備技能,所以各國紛紛立法,推進義務教育,讓民眾必須去接受教育。
所以義務教育具有以下本質特點。
1.強制性。所謂義務教育就是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這是家長、社會和學生的義務。
2.普及性。義務教育必須是機會均等的,必須實現所有適齡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
3.免費性。義務教育形成的相關開支均由國家承擔,學生和家庭是免費的。
4.國家性。義務教育體現出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強調教育的基礎性、公共性。
伴隨社會發展,有知識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接受教育的人就被邊緣化了。以致於每個人都爭取接受教育,所以義務教育由原來的一種純義務,變成了國民的權利。
如上所說,義務教育是保障國傢俱有最基本的人才基礎,所以義務教育階段從本質上講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相同水平,相同規格的、甚至是相同內容的教育。他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的是同一性,公平性。
很多人看見義務教育好,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兩個特點,一個是公平,最主要的是免費。認為義務教育越長自己就不需要交學費,最好是終身教育都是義務教育,這樣就不需要再交學費了。
但是如前所述,義務教育是同一的、不允許選擇的,這可能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有的家長想根據孩子特性選擇其他形式或者其他內容的教育就不行。所以,如果延長到高中那全國的高中教育將也要同規格、同標準。如果延長到大學,那全國的大學就必須辦成一樣的。這反而成了人才發展的災難。因為人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個性和創新,年紀越高越需要個性發展、多元發展,只有接受不同形式、規格、標準的教育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所以,世界各國義務教育基本維持在9-12年之間。再發達的國家也不會將大學辦成義務教育。不是他們沒錢,是不能這麼幹。
很多人希望義務教育延長講白了,就是希望免費教育延長。但是大家要注意,義務教育是免費的,不代表免費的教育都必須是義務教育。我們完全可以不是義務教育但是實行免費教育。這個國家是允許的,也是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所實行的。其實中國有個地方就已經推行了15年的免費教育。
所以說,適度的義務教育既能夠滿足國民受教育需求,又能夠滿足國家對人口基本素質的需求,還能夠減輕國民教育負擔,促進教育公平。但是過長義務教育可能會限制教育的多元發展和人的個性發展。義務教育不是越長越好,但免費教育肯定越長越好。
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可以告訴你義務教育並不是越長越好,過長可能危害很大。想越長越好的人都是因為只看到義務教育的免費性,沒有看到義務教育的約束性。義務教育過長有可能限制教育多元發展和個人個性發展。但免費教育不一定非要是義務教育,免費教育肯定越長越好。具體分析如下。
一、從本質上講,義務教育是為國家和社會的教育從本質上講,義務教育不是為了個人發展的,義務教育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這隻要清楚義務教育產生和發展過程就很容易理解。
義務教育首先發端於德國的宗教改革需求。當時是宗教領袖馬丁.路德為了推行自己的宗教理念,需要人人會識字讀《聖經》,所以推動了當時的統治者頒佈法令,讓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能識字。
義務教育快速發展是為了滿足大工業生產需求。這時候是因為各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有基礎技能的人到工廠當工人。但是當時更多的人在自家小作坊,或者是不具備技能,所以各國紛紛立法,推進義務教育,讓民眾必須去接受教育。
所以義務教育具有以下本質特點。
1.強制性。所謂義務教育就是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這是家長、社會和學生的義務。
2.普及性。義務教育必須是機會均等的,必須實現所有適齡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
3.免費性。義務教育形成的相關開支均由國家承擔,學生和家庭是免費的。
4.國家性。義務教育體現出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強調教育的基礎性、公共性。
伴隨社會發展,有知識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接受教育的人就被邊緣化了。以致於每個人都爭取接受教育,所以義務教育由原來的一種純義務,變成了國民的權利。
二、義務教育過分延長可能會限制個人的個性化發展如上所說,義務教育是保障國傢俱有最基本的人才基礎,所以義務教育階段從本質上講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相同水平,相同規格的、甚至是相同內容的教育。他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的是同一性,公平性。
很多人看見義務教育好,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兩個特點,一個是公平,最主要的是免費。認為義務教育越長自己就不需要交學費,最好是終身教育都是義務教育,這樣就不需要再交學費了。
但是如前所述,義務教育是同一的、不允許選擇的,這可能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有的家長想根據孩子特性選擇其他形式或者其他內容的教育就不行。所以,如果延長到高中那全國的高中教育將也要同規格、同標準。如果延長到大學,那全國的大學就必須辦成一樣的。這反而成了人才發展的災難。因為人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個性和創新,年紀越高越需要個性發展、多元發展,只有接受不同形式、規格、標準的教育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所以,世界各國義務教育基本維持在9-12年之間。再發達的國家也不會將大學辦成義務教育。不是他們沒錢,是不能這麼幹。
三、義務教育不延長不代表免費教育不延長很多人希望義務教育延長講白了,就是希望免費教育延長。但是大家要注意,義務教育是免費的,不代表免費的教育都必須是義務教育。我們完全可以不是義務教育但是實行免費教育。這個國家是允許的,也是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所實行的。其實中國有個地方就已經推行了15年的免費教育。
所以說,適度的義務教育既能夠滿足國民受教育需求,又能夠滿足國家對人口基本素質的需求,還能夠減輕國民教育負擔,促進教育公平。但是過長義務教育可能會限制教育的多元發展和人的個性發展。義務教育不是越長越好,但免費教育肯定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