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覺知風月

    硬菜,就是那種一看就能體會到主家心意的菜。並不是說多少人喜歡吃它,它代表的是對這頓宴席的重視程度。而且咱們中國人是非常注重飯桌的豐富程度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面子,飯桌被吃空了。

    座標內蒙古,一般我們這邊第一等的硬菜是一大鍋手把肉,煮胸口,一扇排骨那種。再就是烤羊腿,烤肋排。

    原先有次和幾個朋友幫了別人的忙,主家就請我們到飯店,因為主家不能喝酒,還特意帶了個能喝的朋友來陪酒。點菜的時候讓每人輪著點,主家嘴上說:咱就點自己喜歡的。然後什麼火爆大頭菜,蒜蓉粉絲娃娃菜,鐵板孜然土豆片就都點出來了。確實,這些菜我和我朋友都喜歡吃。但是主家覺得面子掛不住了。估計心裡就嘀咕了:怎麼了這是,是哪沒招待好?我們可能覺得菜也太素了,趕緊說最近吃的太油了,得多吃點蔬菜了。但是一圈下來,主家都沒看選單,直接就是鍋包肉,五斤醬大骨,烤羊腿開始補硬菜了,我們趕忙說吃不了,浪費,別點了。主家說這一桌子綠油油的,不行啊,這你們忙乎一天,我這給你們吃菜葉子不合適。你們願意吃啥是你們的事,我得做到。

    最後這頓飯吃的飽撐的,幾道硬菜都是淺嘗即止,最後主家說打包拿回去當宵夜 。

    硬菜,就是心意,說實話現在北方的硬菜,並沒有多少人能吃多少,但是必須有。朋友間吃飯,家裡吃飯,那吃啥都行。一旦飯桌上有主客之別,沒有硬菜,客人會覺得主人不重視。主人會覺得沒招待好。

  • 2 # 靚仔帶你品美食

    就日常都需要有肉,過年過節或者慶祝點兒啥就更要有硬菜了。請客吃飯一半都是重大日子或者啥開心的事兒大家聚一聚,沒硬菜不能盡興啊。(老輩人好面子也是一個原因,我們年輕人雖然不好面子但是好吃肉啊,年輕的孩子老能造了)

  • 3 # 熊熊美食分享

    大家好!我是重慶發哥!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頓都要吃一兩個硬菜;下面分享一道硬菜-紅燒排骨:

      

     準備原料:排骨500克,蔥白1根,姜2片,蒜4瓣,香葉2片,桂皮1塊,大料1朵,油1勺,冰糖35克,醬油1勺,黃酒4-5勺,鹽1小勺。

     製作做法:

     1、排骨涼水下鍋,下薑片、料酒,不蓋鍋蓋煮開,將血沫儘量撇乾淨後,排骨撈出;

     2、冰糖敲碎,鍋裡放一點油,放入冰糖,用小火炒糖色,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的焦香散發出來,顏色也變成淺褐色,把焯過水的排骨倒入和糖一起翻炒;

      3、倒入少許醬油上色,放入大料、香葉、桂皮、薑片、蔥段、拍過的蒜,倒入半碗黃酒,倒入開水沒過排骨,蓋上鍋蓋轉小火燉40分鐘,湯汁還有三分之一時調入鹽,雞精調味,中火收汁即可。

  • 4 # 愛偉琪

    說到硬菜,便會想到的都是肉類,肉類食物比其他大部分食物帶來的飽腹感更強烈,更能填補內心的空虛,讓人感覺到生活的充實。

    天天買菜做飯的人就會體驗到,去到市場第一視線就會看肉類,雞,鴨,魚。

    每天見慣了餐桌上的肉類 ,偶爾有一天沒有肉類有點不習慣,雖然吃的不多,但是總會問今天怎麼沒有肉啊!

    肉的那股濃郁香味,只能齒頰留香,要把握住現在的充實感啊!

  • 5 # 貓咪愛剪輯ld

    哈嘍大家好,我是貓咪愛小廚,為什麼現在沒個硬菜就不願意吃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如下幾點1.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八零九零後出生之後就衣食無憂,頓頓吃肉,在小時候就養成習慣,所以長大之後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吃一些硬菜。2.請過別人吃飯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如果請領導或重要朋友我們在點菜的時候都會選擇幾個價格高一點的硬菜,這樣才能讓朋友和領導感覺到在自己心中的重要,無雞不成席無魚不成宴的道理大家肯定都懂。3.如果是喝酒的話,飯桌上有幾個硬菜,下意識酒也會喝的多點。4.如果你的午餐只吃了紅繞肉肯定和午餐只吃了饅頭高興的 接下來我也分享一個紅繞肉的做法給大家

  • 6 # 加油雙鳳

    我現在回答為什麼現在沒個硬菜就不願意吃飯?我的回答有以下幾點:

    1 現在生活水平都升高了,有錢了。

    2 想吃硬菜的人,肯定是個吃貨。

    3 這都是家人慣出來的毛病。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要有硬菜才吃飯,現在的人都吃的清淡,這樣對身體好!

  • 7 # 熠小廚

    何為硬菜?山珍海味,生猛海鮮,這個硬菜是無法介定的,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從古至今,人類從生吃食物到煮熟食用再到製作成美食,走過了幾千年,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形成了十大菜系,在演變出很多私房菜,每道菜無不是美食匠人們的精心製作,有的菜,可以稱之為藝術品了,其實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每道菜都可以稱之為“硬菜”。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從溫飽走向了小康,人們生活水平也逐漸在提高,以往只有節日裡能吃的魚、肉,在平日餐桌上也隨處可見,這樣就更加告誡我們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要懂的珍惜,一米一菜一碗。那麼關於硬菜之說:一是適合自己口味的美食才是硬菜,而不是鋪張浪費,十盤八碗才能吃飯,這樣不但浪費而且有失中華傳統美德。二是自己喜歡吃的美食才是硬菜,中國南北飲食文化不一樣,北方偏鹹,南方偏甜,不能說為了顧及自己的面子,而不考慮食材的珍貴和美食匠人的用心,隨意浪費。三是心存感恩的美食才是硬菜,從自然災害,人們吃不上,喝不上,到溫飽,到小康,不能忘本,懂的珍惜,反對浪費,要珍愛糧食。總之,無論是請客還是吃請,一定要在珍惜朋友感情的同時,杜絕浪費,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同路人。

  • 8 # 安徽王哥

    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王哥,又來回答問題了,來說說為什麼沒有硬菜吃不下飯呢,因為我習慣了,沒有硬菜吃不了飯,人人都一樣有好菜就多吃點飯,多喝點酒,大家說對不對,這個問題很簡單,拜拜

  • 9 # 小閆探美食

    現在很多人都說、吃不到小時候的口味了,不是菜變味了,是我們吃的好東西太多了

  • 10 # 看客說書

    沒硬菜吃不下飯,我認為除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因素外,與新媒體的發展也密切相關。

    現在人們只要開啟手機,各種影片app上的美食就撲面而來。有的教你怎麼烹飪菜品,有的給你推薦各種好吃的零食、生鮮食材、水果......琳琅滿目,拍攝畫面精美,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隔著螢幕就被饞得直流口水。

    這時候如果在現實中,自己的味蕾不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非常大的落差:難道大家都在吃好吃的,只有我自己在粗茶淡飯?於是即使當餐家裡沒硬菜,也很可能立馬拿起手機去外賣app點個想吃的來滿足自己。

    硬菜的定義本就因人而異,糖醋排骨一定比水煮白菜“硬”?海參鮑魚一定比西紅柿炒蛋“硬”?不過說實話,一般好吃的硬菜都不能算健康。要麼烹調的時候多油、多鹽、多糖、含味精雞精,要麼食材本身熱量較高。天天吃硬菜,也是有代價的,頓頓不離“硬菜”其實讓身體無形之中承受了更大負擔。

    社會一直在向前發展,各種新奇的料理層出不窮。不過我覺得吃飯並不只要滿足嘴巴,更要考慮養身。我們對硬菜不該有過多執念,普通的食材只要用心也能品出好吃的味道,畢竟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 11 # 飛飛的日常718

    因為你天天吃清淡的你就覺得沒有味,有時葷菜也可以是湯,也不算很油膩,但是換個口味就比較下飯了。畢竟人是雜食動物,不是素食的,所以讓天天吃素菜,也受不了。

  • 12 # 小小明的日常美食

    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平時吃的太好了,口味吃叼了,不是你不願意吃飯,是你沒有餓著,不信你餓上三天,別說硬菜,就是隻讓你吃窩窩頭沒有菜,你吃的也是很香。

  • 13 # 蘭蘭愛美食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會享受了,有句話‘民以食為天’大多數都會是從享受美食開始,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老百姓餐桌上幾乎每餐都能吃上肉如果突然有一天吃的都是素菜就會沒有味口 。

    2.也是一種飲食習慣吧,天天吃香喝辣碰巧哪頓沒好菜就不願吃飯。

    3.現在社會節奏快壓力大身體消耗也大,享受好的食物能讓人心情愉悅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喔。

  • 14 # 平江阿龍美食

    這個問題真是很有趣,應該是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才能有這個想法吧,解放前咱們的爺爺奶奶那輩人的經歷是連飯都吃不飽,所以生活條件好才能天天有硬菜吃,隨著生活條件提高,我們除了吃一些下飯,下酒的葷菜,其實也要注意飲食健康,現在每天都想吃大魚大肉的人很多,但也應該營養合理安排,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好的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 15 # 吃貨熊仔

    為什麼現在沒個硬菜就不願吃飯呢?

    看到您提出的問題,筆者極其願意回答。這也是很多人面對的問題,同樣也包括我。

    筆者的觀點:對於吃的追求,應該放在每一天最為首位的。

    有句古話說的非常切合我的觀點:民以食為天

    經濟落後的時代,為了吃飽飯而去努力

    經濟發達的現代,為了吃好飯而去奮鬥

    按照筆者的觀點,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去驗證是否正確

    1、生活質量的提高

    2、個人精神享受的昇華

    3、對更高境界的嚮往

    這三個層面涵蓋了筆者對“為什麼現在沒個硬菜就不願吃飯呢?”這個問題深入的剖析解答

    1、生活質量的提高

    伴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民生活質量在短短几十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標準的八零後吃貨,深刻的感受到了“吃”的變化。

    八十年代,我生活在偏遠的西北,記憶中除了春節期間,日常生活基本土豆白菜加饅頭!現代的很多食物別說見,聽都沒聽說過。當時,過春節是小孩子們日盼夜盼的一個最大的節日,不光可以吃很多好吃的,還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拿壓歲錢。滿滿的回憶。

    小時候第一次吃雪糕,記憶猶新。是那種推著車有個木頭箱子,裡面用棉被包著的雪糕!一塊錢一個。那時候吃一個雪糕,恨不得把雪糕棍兒都咬斷,一根兒雪糕棍能在嘴裡含一天!

    生活質量的提高,大眾對吃食的要求也隨之提升,不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多種多樣的美味食品,讓你的嘴巴變得越來越挑剔了。

    2,個人精神享受的昇華

    吃可以讓心情愉悅,吃可以讓你擁有能量,吃也可以讓你走向人生巔峰!

    現代的很多朋友,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總要“搓一頓”,大快朵頤,酣暢淋漓的透過食物把快樂或者悲傷釋放出來。

    其實這就是明顯的精神享受,味覺已經完全滿足不了的追求了,透過吃來達到完成某種精神感官的刺激。舉個例子:有些朋友偏愛吃辣椒,越辣覺得覺刺激,越爽。對於腸胃能不能承受這樣的刺激,完全不在乎,就是用辣來滿足自己的精神享受。

    以吃來滿足自身的精神享受,在現代年輕人中是十分常見的,這不是貪吃,是吃的另外一種境界。

    3、對更高境界的嚮往

    “吃什麼?怎麼吃?用什麼吃?”這是對食物的最高追求!

    吃什麼?很多時候,大家不知道吃什麼了,感覺吃什麼都沒胃口,對吧!面對琳琅滿目食物的時候,你不知如何做選擇,其實這時候你的日常生活已經滿足不了你對於“吃”的慾望了,說明你對更高生活有了嚮往。對吃有了新的高度!恭喜你,你很快就要進入下個階段了。

    怎麼吃?當你有了上個階段的苗頭,這個階段會讓你想盡種種辦法,用盡你畢生所學,研究如何去吃一個普普通通的食物。

    例如:大眾所知,牛奶是喝的,沒錯吧!有很多人研究牛奶能不能炸著吃,或者烤著吃。這樣吃的味道是不是更好?答案是:當然可以炸著吃和烤著吃了。司空見慣了,炸鮮奶和烤奶豆腐,都是透過對牛奶二次加工之後,再進行美食製作的。

    所以說,怎麼吃?是對吃更高深境界的嚮往。

    用什麼吃?這就更為講究了,吃的至高境界已經脫離吃的本意了,它完全展現的是一整套工藝了。製作過程、使用的所有工具,例如:鍋碗瓢盤,電加溫還是木炭?食材的選擇,等等。

    當然我只說:用什麼吃?當你發現做好的美食,沒有一個符合它氣質的盤子或者是湯碗,你會覺得差點什麼。這是對美食的尊重,亦是對高境界的嚮往。所以你會選擇恰當的且自己喜歡的容器去裝扮美食,這樣會讓自己的食慾大增,也會體現個人生活的品質。

    不言而喻,達到這一點,你已經成為一名資深的“吃貨”了。

    總結一下:

    樓主提出的問題,我表達了個人觀點,也給出樓主為何在沒有硬菜的情況下,不願意吃飯的答案。

  • 16 # 看小幼苗成長

    沒個硬菜確實不想吃飯,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對吃上面就要求也高了,以前是填飽肚子就行,現在是要求營養味美了,看看現在的肥胖大軍,都是肉食吃多了的過,所以大家還是多多注意身體,健康為重,不可過多貪吃硬菜

  • 17 # 愛學愛吃啊輝

    有一種說法是體內缺什麼就會想吃什麼。我們的身體需要每天攝入大量的營養物質才能保障每天消耗的能量,那麼這些被消耗的能量就是從各種食物中提取的,不同的食物的營養物質不同,所以每餐不能只吃蔬菜也不能只吃葷菜,下面講講肉類的營養價值:

    (一)蛋白質

    畜肉類蛋白質含量為10~20%,其中肌漿中蛋白質佔20~30%,肌原纖維中40~60%,間質蛋白10~20%.

    畜肉蛋白必需氨基酸充足,在種類和比例上接近人體需要,利於消化吸收,是優質蛋白質。但間質蛋白必需氨基酸不成不平衡,主要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其中色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含量少,蛋白質利用率低。

    (二)碳水化物

    其碳水化物主要以糖原形式存在於肝臟和肌肉中。

    (三)礦物質

    (四)維生素

    畜肉中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內臟如肝臟中富含維生素A、核黃素。

    (五)脂肪

    一般畜肉的脂肪含量為10~36%,肥肉高達90%.

    蔬菜營養價值:

    綠色蔬菜主要包括芥菜、菠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蔔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對高血壓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並有益肝臟。

    黃色蔬菜主要有韭黃、南瓜、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E,能減少面板色斑,調節胃腸道消化功能,對脾、胰等臟器有益。

    紅色蔬菜有番茄、紅辣椒等,能提高食慾、刺激神經系統興奮。

    紫色蔬菜有紫茄子、紫扁豆等,有調節神經和增加腎上腺分泌的功效。紫茄子中的維生素P還能增強細胞之間的黏附力,降低腦血栓的發生機率。

    白色蔬菜有茭白、蓮藕、竹筍、白蘿蔔等,可以調節視覺、安定情緒,對高血壓和心肌病患者有一定的益處。

    肉和蔬菜各有各的好處,不能說哪個更有營養,平時我們需要均衡飲食

  • 18 # 豬爸爸廚房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逐年的提高,現在已經基本每個家庭都能過著天天有飽飯吃,頓頓有肉吃的生活了,更甚者可以天天山珍海味、頓頓魚刺燕窩。

    我是八十年代末農村出生的,在我記事的時候也在九幾年,那時候可以吃飽飯,但是也不是頓頓能有肉吃,那時候吃肉也要在務工的爸爸他們打牙祭的時候才能有肉帶回家吃。

    隨著現在個人收入的提高,天天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牛肉等等你要到菜市場跑一圈都可以了,偶爾少個硬菜肯定不習慣,習慣了大魚大肉,一下沒有葷腥肯定不習慣。其實偶爾吃吃素也是挺好的,可以清清腸道,有利身體健康。

    哈哈!我的回答就是這樣的,希望對啊能有幫助!祝你生活愉快!

  • 19 # 老肥宅

    吃肉的目地是讓你補充蛋白質。30歲以後,腎臟功能逐漸減退,吃肉更要適量。 吃肉圖什麼 其實,無論豬肉、牛肉或雞肉、魚肉,它們都像雞蛋、牛奶和黃豆一樣,屬於高蛋白質食品,它們的優質蛋白質所含的各種氨基酸比例都比較恰當,進人人體時,幾乎能被完全吸收和利用。從營養角度出發,吃肉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得到優質蛋白質。因為我們體內肌肉的正常維護,需要這些蛋白質;身體各種組織的維護也少不了這些蛋白質;人體內的各種酶主要由蛋白質組成,要讓它們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維護其代謝更新,也離不開蛋白質。 紅燒肉:油水足,營養不良 吃飯時,嚐了不少紅燒肉、回鍋肉、粉蒸肉、香腸之類的肉菜,“油水充足”,營養過剩了吧? 不!恰恰相反的是,這樣的飲食往往是“營養不良”。因為那些肉菜中,含有的瘦肉量非常少,更多的是脂肪。而且它們大多都是“壞脂肪”(飽和脂肪),多吃這些肉,會幫助體內的脂肪蓄積,給體內製造膽固醇提供原料,並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膽固醇。 經常食用這樣的肉類,其實並沒有吃到多少優質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素。因此,對於酷愛吃豬肉的人,要注意選擇瘦豬肉,如豬肉的裡脊,這個部位的肉就較瘦,而且脂肪少。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選擇吃瘦牛肉、瘦羊肉、去皮雞胸脯肉、魚肉等,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人,同時保證微量元素鋅及維生素B12等其它營養素的獲取。同一重量的瘦牛肉一般比瘦豬肉含更高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的人來說,牛肉是比豬肉更好的選擇。 30歲以後,吃肉更要適量 瘦肉吃得多,蛋白質攝入量也會多。可是,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是適量的,絕非越多越好。因此,瘦肉並非“多多益善”。 食物中的蛋白質被攝人體內後,一方面給我們帶來好處,另一方面卻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人體的腎臟是個“過濾器”,它專門處理體內那些由食物蛋白質產生的代謝廢物。高蛋白質食物吃得越多,代謝廢物也會越多,腎臟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一般成年人過30歲以後,每增長一歲,其腎臟功能就會稍有遞減。如果長期過量吃肉,或吃其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經常讓腎臟加倍工作,這對健康的年輕人或許沒有問題;但對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患者,以及腎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來說,這樣的飲食習慣會縮短其腎臟的壽命。另外,高蛋白飲食會加速體內的鈣在尿中的排洩,進而引起骨質疏鬆。長期過多吃瘦肉或其它高蛋白食品時,體內也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容易引發痛風,還可能引起泌尿繫結石。一個蛋,兩杯牛奶,100克肉 那麼,每天究竟吃多少瘦肉才算適量? 一個營養正常的普通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質,按每千克體重計算,一般是0.8克。比如,一個體重為50千克的人,每天大約需要40克的蛋白質。正常的飲食,蛋白質大部分是從肉、魚、奶、蛋及黃豆食品得來的,小部分是從米麵食品中攝取的。 假設我們每天喝500克的牛奶,那麼每天再吃80~120克熟瘦肉,其蛋白質攝入量就夠了。如果我們每天除了喝500克牛奶以外,還吃一個雞蛋,那麼再吃60—90克熟瘦肉就可以了。當然,不但吃瘦肉要注意適量,對奶、蛋、魚等其它高蛋白質食品的攝人,我們都應注意適量。

  • 20 # 八一小二

    嘴是越吃越叼的,習慣了硬菜那還吃的了每頓的白菜蘿蔔勒,愛美食是每個人的天性,誰又不是呢,習慣了每天上桌就有各種硬菜,突然全是綠油油的,肯定就不習慣了。哈哈哈,這就是沒幾個硬菜都不想吃飯的原因。[大笑][大笑]下面來曬曬幾個硬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是不是一個勤快一個懶得要命?你怎麼看待這樣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