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醉江南三月天

    妙玉很與眾不同,高潔傲岸,再大觀園裡,可是個特殊人物,她祖籍蘇州出身城市仕宦人家。自幼多病,皈依佛門,帶髮修行。

    邢岫煙說,妙玉“為人孤癖,不合時宜”。

    妙玉有潔癖,劉姥姥進大觀園到攏翠庵喝了一口茶用過的很高階的杯子,妙玉嫌髒,轉身就不要了。

    妙玉雖自稱“檻外人”,但她又如何能邁出塵世的門檻兒呢?最終還落了個。被強人羞辱。

    妙玉出身讀書仕宦之家,自有一種雅潔之氣;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後,父母俱亡,為睹觀音遺蹟和貝葉遺文,她隨師從蘇州到了京城。賈府為元春歸省聘買尼姑,她因為“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被請到了大觀園的櫳翠庵。妙玉堪稱大觀園裡的聖賢居士了。

    自古聖賢皆寂寞。歷來如此。

    理解她的人少,看不慣的多,現實就是這樣。

    這樣其實也很好,她在安靜裡修行,在寂寞中昇華,靈魂安穩,錦瑟年華……

  • 2 # 黑白文章澤淵詩

    清高之人遠離塵世,就不存在討厭之說,若清高之人融入群體,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哪有不討厭的道理,所謂大隱隱於心,小隱隱於世,妙玉達不到清高,也無所謂大隱和小隱,境界無法超俗,不解的情緣和凡心,假意的清高豈能得到他人的敬仰?

  • 3 # 小說紅樓

    在《紅樓夢》中的每個女孩子都很有個性,但是如果說最清高的人,那就非妙玉莫屬,大家都覺得黛玉目下無塵,可是妙玉比起黛玉而言過過之而無不及。李紈算是賈府里老好人的代表,可是她都覺得妙玉太清高了,不喜歡和她交往。湘雲和每個人都能相處得來,可是她幾乎和妙玉沒有什麼交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妙玉真的有點清高到孤僻了。

    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清高”的人真多很讓人討厭嗎?會像妙玉一般“過潔世同嫌”嗎?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清高不會惹人討厭,但凡事過猶不及,妙玉會得不到大家的喜歡很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她的性格而非“清高”這個品質。

    第一,清高不讓人討厭,可是妙玉太過就讓人不喜歡

    可以先明確一下“清高”的含義,意思是指品德純潔高尚,不同流合汙。有時也指為人高傲,不合群。對於這兩種解釋都沒有說清高是一種令人不喜歡和討厭的品質,可是為什麼妙玉卻會讓人覺得不喜歡呢?

    賈母帶著劉姥姥等人去倒櫳翠庵討一碗茶喝,可是妙玉卻做一件很讓人不喜歡的事情。賈母因為妙玉泡的老君眉茶很好喝,便給劉姥姥嚐嚐,可是妙玉只是因為劉姥姥喝過這個杯子就要把這個杯子扔掉。如果這個杯子只是普通的杯子也就算了,刻著是很有名的“汝窯杯”,妙玉的都不是清高而是潔癖了,這種潔癖都到浪費的地步了。寶玉都捨不得說把這個杯子扔了,他討了人情將這個杯子送給了劉姥姥。

    妙玉的脾氣就是很特別,明明外邊坐著一群人不在意在喝茶,可是她卻只叫了黛玉和寶釵去跟她喝體己茶,她甚至連湘雲都沒叫;喝茶的過程裡,她還會笑話黛玉是大俗人,連泡茶的水都喝不出,後來黛玉和寶釵喝完茶要走了她也不送,賈母等人走了她也不送,她的脾氣就特別的怪,不合群也不在意別人。

    妙玉可以算得上是黛玉的升級版,她為人做事的我行我素,她這樣的清高就這樣的是一直都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被人接觸不到她的高度,自然也就不能理解她,所以妙玉這樣的清高就會不被人理解和接受。

    第二,黛玉同樣的孤高自傲,但她卻沒有有很多人喜歡,妙玉沒有掌握好度

    說起清高,那麼黛玉也是如此,可是黛玉和妙玉不同的是黛玉的清高只是自己的保護層,只要大家突破了第一層障礙,那麼就可以看到黛玉真摯的心,黛玉對人絕對的坦誠和認真。

    寶玉面對繁花三千可以最愛的人還是黛玉,寶釵對黛玉本是心有芥蒂但還是忍不住向黛玉靠近,湘雲最喜歡的一個姐姐還是黛玉,紫鵑可以用生命去守護黛玉,這就是黛玉的人格魅力,用心和真誠對待身邊的人,自然也能還來他們的真心相待。

    黛玉是清高,可是黛玉的清高是有度的,黛玉的內心從未真正嫌棄過任何一個人,她可以對誰都開玩笑,但是從來不會真的從心底卻討厭和看不起任何人,這就是黛玉和妙玉最大的區別。

    第三,妙玉對外界的評價根本不在乎,她活得很自我

    對於妙玉為什麼會這麼清高其實邢岫煙給出了具體的解釋。妙玉送給了寶玉一張生日拜帖,但是卻備註檻外人,這就讓寶玉為難了不知如何回帖才妥當,本想問黛玉恰好路上遇見了邢岫煙,邢岫煙和妙玉當日是鄰居又有半師之誼,所以她很懂妙玉。

    她先做了鋪墊,岫煙笑道:‘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妙玉的超脫世外,她的很多想法都是很奇怪的,這是她本身的脾氣,並不是她看不起或者故意為之。她明明心在紅塵卻想跳出塵世的樊籠和束縛,所以她想要做的就是“檻外人”。妙玉就是這樣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她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目光,只是我行我素的卻做好自己。

    妙玉的清高不被被人認同,可是她也不介意別人對她的觀點,她就是在自己的櫳翠庵打理好自己的紅梅和生活,那麼這樣也未嘗不可,因為她的世界裡該如何就如何,她也想要別人去打擾的生活,所以她也保持自我就好。

  • 4 # 十點書妝

    首先,清高的人不討厭,假清高的人才討厭。

    清高的人一般對自己要求嚴格,不屑於與骯髒為伍,所以清高的人其實是特別好的一類人。

    但是因為很多人混淆了清高與假清高這兩個詞,常常把那些虛偽做作表裡不一的假清高之人,當成是清高的人。所以在許多人的心裡,“清高”這個詞就成了“假清高”。

    其次,《紅樓夢》裡的妙玉不是清高,妙玉是假清高。

    妙玉不是個有修養的人,她說話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從來就不會尊重別人。給別人難堪是妙玉最拿手的好戲。

    例項一、妙玉給林黛玉難堪

    賈母帶著劉姥姥一群人去櫳翠庵要茶吃,林黛玉弱弱的問了一句:“這也是舊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妙玉實在太做作了!不管是雨水還是雪水,都是髒水;放置四五年之後,都會變餿發臭。誰能喝的出來是什麼水呀!因為這個把林黛玉冷嘲熱諷一通,這是妙玉無知也是她沒有素養的體現。

    例項二、妙玉搶白賈寶玉

    妙玉說賈寶玉:

    “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的出這麼一個俗器來呢。”

    她這話本身就是狂話。賈府又不是沒有古董,你一個櫳翠庵能有多少古董呀。

    賈寶玉給她要茶吃,她又說賈寶玉:

    “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糟踏。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麼?”

    喝一杯是品、喝兩杯是蠢物、喝三杯是飲牛飲騾,這種話大家都知道,是非常粗俗的話。真正的大家閨秀是不屑於把這種話說出口的。妙玉能把這種話說出來,把賈寶玉逼到無話可說之地,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妙玉拉著寶釵與黛玉去吃體己茶,寶釵從頭到尾一言不發。一共去了三個人,誰說話妙玉搶白誰,寶釵知道妙玉這種人不能搭理所以全程沒有和她交流一句。

    例項三、妙玉聯詩讓黛玉湘雲面子掃地

    然後,她就把黛玉湘雲讓到櫳翠庵中,毫不客氣的給黛玉與湘雲的詩作來了一個大大的狗尾續貂。黛玉與湘雲每人只做了十一韻,妙玉自己續了十三韻。什麼“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什麼“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這都是些什麼鬼呀。

    然後她又說:

    “明日再潤色。此時想也快天亮了,到底要歇息歇息才是。”林史二人聽說,便起身告辭,帶領丫鬟出來。

    意思是妙玉把黛玉湘雲叫到她家,然後她洋洋灑灑詩興大發,發完之後又把黛玉和湘雲攆走了!!!

    對比黛玉和妙玉這兩個人我們發現,越是肚裡有貨的人越虛心,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好為人師。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說的就是妙玉既不潔也不空。

    表面上看,劉姥姥用一下她的杯子她就嫌髒了;可實際上,妙玉喝的都是變質變餿的水。相比“別人用你的杯子”和“喝發臭變質的水”這兩種情況,哪一個更髒?正常人都知道正確答案吧,但是妙玉不知道。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妙玉的“過潔”不是清高,是假清高。沒有人會真心實意的喜歡妙玉這類人。

  • 5 # TeaC

    我的觀察,清高,或者更準確一點,假清高、自命清高的人,是很討人厭的,而且很容易招來謾罵和攻擊。

    但我也觀察到,即便是假清高的人,那種心態的形成也還有一部分的合情合理性的,必須承認這一點。而且相對而言,我也不喜歡與其對立的世俗的那一邊的太直接的簡單化和情緒化。

    但這種兩方面的形成和對立,似乎是永遠都會存在的,只要有人群,就可能避免不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總的來說,我希望清高的人多一些,哪怕假清高、或自命清高呢,因為這意味著能有多一些人不耽於無意識的活著(無意識地活,就等於無意義的人生,是吧?因為我思故我在嘛,你連一點自主的思想都沒有過,那不就等於你沒有存在過嘛?!),而多少有所對自我的審視和精神上的追求。

    說某人假清高或自命清高,可能是旁人眼裡,這位在這個自我的精神探索的過程中,走得不太對,甚至走火入魔了還不自知。

    ————

    上面亂七八糟的一堆廢話,不知所云。想了一下,暫時留著不刪。

    “過潔世同嫌”,這句話千真萬確是真的。當然,也不能說百分之百的人都這樣,至少總有一部分人是能夠理性看待世況人情的。但一般來說,這句話是事實。

    因為一個人太清高,就會總表現得很有潔癖,就會免不了在言行上拔高自己而矮化旁人,那旁人自然會感到難堪。

    久而久之,人家就不再願意接近你,這不就成了“世同嫌”了嘛。

    妙玉的確是這樣的一個人。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批知識分子是“臭老九”,問題的根源差不多也是這個吧?

    其實,有真才實學的人反而不這樣,因為注重真實、講求真理的人,不會有心思去跟別人比來比去的。愛擺臭架子的人,一般都是些半瓶子醋亂晃盪的。

  • 6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清高的人不討人厭,只有假清高的人才討人厭,而妙玉就是假清高。

    什麼是清高?又有哪些人比較清高?

    清高的意思,是指人的品德純潔高尚,不肯與世人同流合汙,它的反義詞就是庸俗。

    在小說《紅樓夢》中,就有很多比較清高的人,例如寶玉,古代的男孩子們,讀書是他們的第一要務,然後就可以透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為自己博得個封妻廕子的前程,還可以顯親揚名,這才是正途,但是寶玉就偏不喜歡讀那些正經的書,更不願意去做官,還稱這些對功名念念不忘的人們為“祿蠹”,這就很有些清高的意思了。

    黛玉也是這樣的人,她也從來不去勸寶玉讀書、做官的,但寶釵和湘雲就比較世俗一些了,她們不是勸寶玉好好讀書,就是鼓勵他和那些為官做宰的人去打交道,談那些仕途經濟的學問。

    在古代的小說中,我認為最清高的人物要算《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了,他就只願意去追求一種怡然自適、風流倜儻的人生境界,從不以追求功名富貴為意。

    就拿他陪著自己的妻子游園來說吧,杜慎卿喝醉了酒,一手拿著酒杯,一手攜著妻子游玩,引得周圍的眾人“目眩神搖,不敢仰視”,這就說明他的這個行為在當時還是比較驚世駭俗的,但這也是眾人即使是想做卻又不敢做的。杜慎卿能夠衝破世俗的觀念,一心只追求自己的逍遙快活,這,就是清高。

    不只是在文學作品裡,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清高的人物,像陶淵明,朱自清等人,他們不但不討人厭,而且至今還受到世人們的讚賞與喜愛。

    妙玉是假清高,所以才會讓人討厭。

    妙玉請黛玉、寶釵喝茶,寶玉也在後面跟著進去了,妙玉上來就要用自己平日裡喝茶用的“綠玉斗”來給寶玉倒茶喝,世俗的青年男女之間,還要講究個男女有別呢,何況妙玉還是個出家人,可見妙玉是“雲空未必空”。

    黛玉問妙玉,這茶水“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卻遭到了妙玉的一頓嘲諷:“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妙玉的言外之意就是,黛玉是個大俗人,所以只有自己才是那個大雅人。這種靠著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做法,是清高,還是庸俗?簡直是有點兒不地道了。

    真正能夠了解妙玉的人是邢岫煙,所以當妙玉給寶玉下了生日的拜帖,而寶玉不知道該如何回帖的時候,邢岫煙告訴寶玉,她說自己是“檻內之人”,意思就是說她已經不以俗世所看重的富貴為念,是一個清高絕俗的人了,“你如今只下`檻內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這就和妙玉靠著說黛玉的俗來反襯出自己的雅,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妙玉的假清高相比較而言,邢岫煙才是小說《紅樓夢》裡面最清高的人物,雖然家境貧寒,和那些大觀園的小姐們比起來,自己既沒有好看的衣服,經濟上也比較拮据,但是卻絲毫沒有自卑的感覺,始終的端莊穩重,溫厚平和,真是一個如閒雲野鶴一般的人物,這樣的人難道不討人喜歡嗎?

  • 7 # 風雪月

    “清高”有時很討厭,如果對方自命清高討厭我,那我就一定討厭他,誰又不是人類了,不都是平等?《紅樓夢》曹雪芹寫妙玉“過潔世同嫌”,並不是說妙玉討厭,而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因為太高潔招人嫉妒,過於清高會被世人討厭。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 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妙玉,《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氏,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

    妙玉和誰互相討厭呢?

    1.李紈“可厭妙玉為人”

    李紈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可能因為李紈和妙玉不能穿鮮妍衣服不能化妝,兩個人外表看是同類,可是性格卻截然相反。李紈是一個老好人,妙玉卻孤僻清高,兩個人都是互相瞧不上的。

    2.妙玉討厭劉姥姥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進了妙玉的屋子,妙玉讓小尼姑清洗一遍地板,把劉姥姥喝過水的杯子就要扔出去。

    在妙玉心裡,劉姥姥這種粗俗的人進了她視線都嫌髒。但是妙玉卻沒有能力維持自己的清高,被迫淪入汙泥沼中。

    3.妙玉說黛玉是“俗人”

    “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櫳翠庵品茶,妙玉只請了黛玉和寶釵,而且因與黛玉同為姑蘇人又性格類似,對黛玉更加高看,給黛玉用了“點犀”杯子,有“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黛玉問:用的也是隔年的雨水嗎?妙玉說黛玉是俗人,用的水是自己如何收集攜帶的。

    妙玉如此說話,黛玉竟也不生氣,因為妙玉泡茶的方式實在很雅,讓黛玉心裡歎服的。妙玉的清高實在黛玉之上。

    妙玉一個小女子是以一切言行體現自己的清高,表裡如一的。我並不覺得她討厭,因為她實在也是一個可憐人,本已皈依佛門,不願與世俗為伍,偏又不得已要淪入骯髒的塵世,下場悲催。妙玉入選金陵十二釵正冊,是唯 一一個不與賈府沾親帶故之人,可見作者對她的憐惜、讚賞。

  • 8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清高的人不討厭,因為真正的清高並不是自覺高人一等,孤立於世外。而是能把自己降身於世,與世為福,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人民的幸福之上。所有曾與之為伍的人民都會在他身上感到溫暖,愛戴他,尊敬他。甘願意奉他到心目中最高的地方。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清高!

    也許他和普通人一樣埋了沽汰。和普通人一樣衣著簡陋,性格隨和。和普通人一樣,站在人群裡,就沒有人發現他的存在。但是他所發出的光芒會照耀整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好人有任何理由去嫌棄他。所以更沒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去討厭他。

    真正惹人討厭的所謂清高。是那種人浮於世,目空一切。自覺舉世皆濁我獨清。因此看不上世間所有的人的所謂的“清高”。這種人總以:出淤泥而不染 而自傲。根本沒有修到“大隱於市”的境地。也沒有高到“世清我清,世濁我濁”的境地。只不過是一群自命清高的小人!

    紅樓夢中的妙玉就是這種人。就像他的判詞中所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並不是命運造就了她的悲劇,而是她根本沒有悟道何為潔,何為空。所以待遇這種人不受人待見也是正常。世本洪爐,人焉能浮?

  • 9 # 脂硯正堂

    理論上,清高的人並不討厭。《辭海》對清高的解釋是,舊時謂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為清高。《晉書·辛謐傳》:“昔許由辭堯以天下讓之,全其清高之節。”這是一種節操。百度百科對清高的解釋比較全面,也複雜一些,在此就不列舉了。

    從人性這一方面看,清高就有些討厭了,為什麼?達不到人家的高度,說幾句風涼話,或者定義人家為假清高,以求得心理上的一種平衡,就如那個所謂的“紅學磚家”在我的一篇問答中曾說“有本事解釋一下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唄?!”這就是他的智商,根本看不懂文中對此已經解釋。現在,他肯定又認為我為討厭了。

    過潔世同嫌,這句話是不能按照人的常識來理解的,過,責也。潔,清也。即妙玉是因責清世之失,才被人認為討厭的。

    《紅樓夢》是一部有背面的書,這個背面不在世俗人的眼中。貴友提的這個問題雖然是一個好問題,但是,貴友應該還很年輕,書中有“換新眼目”,這是作者的要求,只有用新的目光來看這部書,就算是不能得其背面,所得也會超出常人。而考證與索隱,目前,不是在鑽牛角尖,就是自設藩籬,就如武俠小說中所說的,這種情況就叫做中了“心魔”,是不能指望他們能夠走出來的,他們的表現還是隱性的,而那個“一飯先生”唐國明(據說此人一天只吃一頓飯,如果是裝蒜,也就算了,如果因為吃不起,當地民政應該也沒有什麼責任,又是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自認為很偉大的作家,哪個頭銜不嚇民政上的工作人員一大跳?只想著天上掉餡餅,或自認為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月亮,對這樣一心只想著不勞而獲之徒,扶貧辦大概也無能為力吧)手捧著早就過了氣的所謂“考古復原”本,還在自作多情,聽說有人說他是神經病,這就是中了“心魔”的顯性症狀。

  • 10 # Greenland小青松

    清高,有個“高”字,可以說這是相對於“低”來說是狀態。如果有的事情是因為自己覺得有點“低”,不屑去做,故而清高,當然可以。

    可是,如果因為自己不做,就表現出自己多麼高,表現出對做的人看不起的態度,那就讓人討厭了。

  • 11 # 老崧

    清高這個詞在現代社會還在用嗎?

    這應該是舊社會的專有詞語吧!

    清是廉潔,高是品格高尚,優秀的共產黨員不都這樣嗎?

    比如孔繁森同志,就是清高的典型代表啊!

    會不會是題主對清高這個詞有其他解?

    如果不是正解或者通用解,不適合出現在公用場所啊!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12 # 無量天真

    生活中清高的人都顯得孤僻些,不愛與人接觸,也沒啥朋友,這都是正常的,不一定就使人討厭,只是少了瞭解,陌生些而已。

    “清高和自命清高”是有區別的,清高也可以是外人賦予的印象,也可以是這個人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汙,思想獨立,其實和這種人做了朋友,反而會很有安全感。這也是常見的內向型性格,很多看起來“清高”的人,真正熟悉了後,也是可以擁有有趣的靈魂,也一樣純真善良,比如黛玉。

    而妙玉很有點自恃清高的感覺,更傾向於一種形式主義,而賈母慧眼識人,看穿了她這一點,所以明知道她有潔癖,還故意帶劉姥姥到櫳翠庵去磕磣她。

    過潔世同嫌,孤標傲世

    其實妙玉更多是帶著對俗世的挑剔,她有“潔癖和精神潔癖”的表現,想要孤標傲世,刻意追求極致完美。

    她的才學不在黛玉和寶釵之下,在佛學上更是修為深厚,她敏銳聰慧,洞察世事。

    可是,深陷一種極致生活,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她反而迷失了自我。

    她所鄙夷的俗,恰恰在她追求極致之時,已悄無聲息汙染並降低了她清潔的格調,在這點上,黛玉的淡泊平和,不嬌不作的真性情,才是真從容,性潔如梅,早已完勝一籌。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妙玉看似待客殷勤,表現出一位茶道高人應有的茶禮儀修養。在她與賈母問答之間,含有“鬥茶”比拼之意:一斗茶品,賈母出題說不吃六安茶,妙玉預先獻上了老君眉,妙玉對賈母的生活習慣非常關心,暗地裡下了大功夫,做足了功課,曉得賈母要喝老君眉,才能這般恰當地承奉;二斗選水,當賈母問妙玉是用什麼水泡的茶,妙玉直接告訴賈母是舊年蠲的雨水。

    但當黛玉問她是不是也是用舊年的雨水給她們泡茶喝,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一番話,夾槍帶棒的暗諷賈母和劉姥姥這個俗人打成一片,不值得她用梅花雪水招待,害得黛玉很是尷尬,這實在有違出家人的行為準則。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劉姥姥吃的茶杯,嫌醃髒不要,“仍”將自己常吃得綠玉斗,斟茶與寶玉,又尋出竹根大海來,且肯將成窖茶杯給與寶玉,聽她轉給劉姥姥。妙玉挖空心思,變著法的,間接的,透過一個杯子來親近寶玉,判詞“不潔不空”,意指六根不淨,為情所困。她口頭上拒與寶玉單獨會面,卻又給寶玉那些梅花;她贈寶玉的生日帖,一切盡在不言中;見寶玉在旁觀棋,她面紅耳赤;她藉故邀寶玉同行,暗藏無限心事,繼而夜裡內心如熾走火入魔。

    林語堂對妙玉就罵過難聽話:“妙玉是一個色情狂的小尼姑,帶髮修行,塵緣未斷,有變態心理。”

    妙玉自號“檻外人”,自勉蹈於鐵檻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場,出塵出世,但靈魂又陷於情愛,自我並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想心性高潔,在人世間淡泊名利,曲高和寡。看似真清潔高雅,然亦怪譎孤僻。看似與世無爭,實則苦悶悲催,很是可憐。

    賈寶玉: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的目……她原不在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邢岫煙:她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賈環: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

    李紈: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

    她真的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嗎?我看更多是人品出了些問題,失了她一直追崇的修行。

  • 13 # 美學島

    我認為清高是一種獨善其身,不與不認同的世俗同流合汙,它有時會顯得不合群,但不會讓人討厭,更多的是一種敬佩吧。

    而妙玉的“過潔世同嫌”,是過猶不及,是比世俗之人更深刻的“我執”,過於強調自我反倒顯出內心的脆弱來。

    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中,可以看出妙玉雖身在佛門,卻養不出慈悲,分別心比世人還重。她給賈母配的茶杯是成窯五彩小蓋鍾,別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文中妙在,妙玉如此用心的獨獨給賈母的茶杯,賈母喝了一口茶,隨手便遞與劉姥姥,簡直是巨大的反諷,妙玉只好棄之,寶玉可惜建議贈予劉姥姥,妙玉回道:

    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是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

    她自己用過的杯子可以直接給寶玉用,故宮典藏級的茶器卻因為劉姥姥碰過就要悔之,她這不是潔癖,不是清高,而是巨大的分別心,相比之下,寶玉,尤其是賈母更顯出佛家的慈悲之心。

    在妙玉身上實際上充斥著矛盾,她遙祝寶玉芳辰,卻用“檻外人”不合禮的號,用邢岫煙的話說“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逾越了宗教的界限,與性別的界限,她守著佛門清淨地,近乎病態的“潔身自好”,下場卻遭強人擄走,身陷泥淖中。

    可以說,她的整個人生都是一種反諷。然而,也是深切的悲劇,為了治病而出家,在她如花的生命還尚未展開時,卻被嚴格地束縛,強行遏制生命的慾望與能量,本意是為了儲存生命,終究無法成全。

    妙玉不是清高,她與自我、與周遭都無法和解,真正的清高,至少與自我是達成和解的,他能夠堅守住自我,不被外界所擾。

    但說到底,我們都是社會中的人,和光同塵或許才是更好的追求,在磨礪自我的同時,順應時代的變化盡力施展自己的才能,鮮衣怒馬,不負此生。

  • 14 # 毓秀閣

    其實清高的人,在一些人群當中可能並不那麼討厭,但是在大多數人眼裡卻是極其討厭的。但其實,對於清高之人,我們很難以討厭與否來判斷人物存在的價值,因此,不能僅憑一個人物的孤僻清高性格來做出單方面評價,而應結合人物背景分析性格產生的原因以及人物個體於群體帶來的作用與影響。

    以最典型的妙玉為例,她的清高比黛玉的清高表現得更明顯,她於清高之中添加了一絲絲寡淡和潔癖,就因如此,許多讀者在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會討厭妙玉的冷僻孤傲,覺得她太過於為潔淨而活,甚至達到某種做作程度。但是隻要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其實妙玉的清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寄居他地,在生活環境的改變中形成的,具體來講,她的清高,其實是在外部條件變化和內心不適中逐漸凸顯出來的;又或者說,她是看到了環境內外部的嚴重差異而做出的個性選擇。妙玉有才華,心思細膩,敏感度也不賴於黛玉,她始終保持心態獨立自尊,看到賈府內部的許多“濁物”,選擇以偏向潔癖的避嫌來實現“物外”,但同時少女情思也未泯滅,仍然鍾情於寶玉。由此來看,妙玉的確是個矛盾且富有悲劇性的人物,其清高孤傲原非其本性,而是徘徊於世間,獨立於物外的最終具體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守自尊、堅持本性,只不過表現程度過甚,會令人覺得有點極端罷了。

    所以,以妙玉為代表的一系列清高人物其實都有共同點,她們本來或許只想維持自然天性,但卻屢屢被現實環境影響,加上容易走向極端的性格特點,使她們清高獨立之氣逐漸突顯,並表現出許多世人看來的怪異行為。可是她們終究屬於矛盾無奈型人物,因此其清高就涵蓋著兩重含義,兩重含義的相互碰撞,使人們對於他們價值的判斷也會有討厭與不討厭兩種傾向,也就是說,不能單一說她們討厭或不討厭,而應綜合辯證來看待。

  • 15 # 星火情殤

    什麼是清高?清高是指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汙,為人高傲,不合群,清高的人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沒有本事就不是清高,而叫做裝,幾乎沒有人會去裝清高,因為清高的人孤僻,不合群,有朋友,但是非常少,有些勢力小人往往會被錯誤的認為清高,所以清高與否,就是看他有沒有真本事。清高的人會令人討厭,因為清高的人往往會看不起別人,所以令人不舒服,大多數人都不會歡迎他,除非被他認同的人,才會成為他的朋友,不被他認同的人,他都懶得看你一眼,因為清高的人處事原則,導致沒有良好的社會關係,所以說過潔世同嫌。

    妙玉在紅樓夢裡角色的定位就是一個清高的人,而且有潔癖,潔癖其實是一種病態,並不是所有清高的人都有潔癖,潔癖和清高沒有任何關係,有潔癖的人總覺著東西是不乾淨的,妙玉在紅樓夢裡,就是被定義成這樣的一個角色。

    先看下妙玉的判詞:

    後面又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斷語云: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判詞非常容易理解,,一塊美玉掉在了汙泥裡,沒了貞潔,毀了修行。再看妙玉的判曲,

    〔第三支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就是妙玉和史湘雲的判曲,如果連這個都分辨不出來,認為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判曲,那就大錯特錯,賈寶玉是男子,怎麼可能上十二金釵的判曲裡呢,妙玉的判詞和判曲都是對應的排在十二金釵的第五位,史湘雲是第四位,就好比電影裡的主角配角排名一樣,妙玉在紅樓裡是第五位女主角,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所有的女主角結局都不會好,妙玉也是如此,妙玉和史湘雲結局糾纏在了一起,這就是判曲的暗喻。

    妙玉是否過於清高世同嫌,其實很好判斷,就看紅樓夢一書的讀者對妙玉的評價是好是壞,就會立刻知曉答案,我相信大多數讀者都不喜歡妙玉這個角色,如果這樣,說明作者塑造的妙玉這個人物是及其成功的,如果被人喜歡就不算成功,大部分讀者對妙玉的結局都很幸災樂禍,大多數讀者會想:讓你清高,假清高,這就是假清高的下場……。

    那麼妙玉都有哪些恨人之處,妙玉最遭人恨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潔癖的妙玉把自己用過的綠玉斗給了賈寶玉使用,又因為劉姥姥喝了一口茶,就把名貴珍稀的成窯茶杯不要了,給了劉姥姥,為什麼妙玉對寶玉這麼看重,有人會認為妙玉巴結寶玉,或者動了凡心,其實都不是,寶玉過生日妙玉給了寶玉一個拜帖?原文中賈寶玉說:“因取我是個些微有知識的,方給我這帖子。那麼什麼是知識,懂佛法的人都知道,把懂佛法的人稱為善知識,也就是妙玉認為寶玉懂點佛法,所以才會如此對待寶玉,妙玉為什麼要帶法修行,世難容判曲: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說明妙玉沒出家以前有心上人的,這個人是個王孫公子。所以絕不是妙玉對寶玉動了心。這也是雲空未必空的原因。

    妙玉給賈母煮茶用的是一年的雨水,給寶玉和黛玉煮茶用的是五年梅花雪水,黛玉認為泡茶用的水也是和賈母一樣的雨水,妙玉非常生氣,為什麼?因為給你用的梅花雪水,是看得起你,賈母都喝不到,結果你說這些話,賈母雖然高貴,但還沒入得我法眼,所以你林黛玉也是俗人一個。這就是妙玉的清高,不管你是誰,林黛玉夠鋒利,但在妙玉面前也會吃癟。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這是書中對妙玉的評價,說明妙玉的才華如同仙人,事實證明妙玉的才華在紅樓夢裡是第一位的,在七十六回妙玉出場,續寫中秋聯句十三韻,證明了妙玉要比林黛玉和史湘雲有才華。至於八十七回,高鄂把妙玉歪曲成及其不堪的樣子,真把紅樓夢弄成了風月寶鑑,這或許也是高鄂對妙玉清高的一種憎恨。

    妙玉是一個在全書排名第五位的女主角,竟然出了三回場,什麼事情都沒做,然後就被強盜劫走了,不了了之,都沒有丫鬟,劉姥姥的戲份多作用大,所以後續四十回有很多荒謬之處。

  • 16 # 書燈幽見

    《紅樓夢》說“過潔世同嫌”,《戴禮記·子張問入官》裡說“水至清則無魚”。那麼,像妙玉那麼清高真的討人厭嗎?1:拿妙玉的清高,來比一般人的清高,我覺得略微不太合理。世間清高者至多,但是,真正似妙玉那種才貌,性情都絕倫者,世間寥寥無幾。我們不妨來看看,妙玉的才華橫溢。妙玉的茶藝,首屈一指,從收集梅花上的雪,來作茶水上來看,妙玉的品味是世間少有的精緻。

    妙玉的園藝,也非常出色。賈母帶劉姥姥進櫳翠庵時,就誇過說到底是你們修行人清淨,無事常修剪,所以比櫳翠庵中草木比別處更茂盛些。

    妙玉有琴技,在黛玉彈《五美吟》時,妙玉就聽出了黛玉琴聲的不詳之音。

    妙玉的棋藝,她幾次去找惜春下棋,可見棋藝亦好。

    還有詩才。黛玉,湘雲都是有才之人,互相之間略有比較之意,但是,到了妙玉續詩時,二人皆歎服。

    可見,妙玉的才華是非常齊備的,所以紅樓夢曲子說她“才華馥比仙”,十二釵裡面這樣齊備的才華,只有黛玉可以與之比肩。

    2:妙玉的容顏,肯定是極美的。

    妙玉未進賈府前,就介紹過她,文墨極通,容貌又極好。

    文字四十一回更是描寫她:

    只見妙玉頭帶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襖兒,外罩一件水田青緞鑲邊長背心,拴著秋香色的絲絛,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麈尾念珠。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

    可以閉眼想象是怎樣一個仙氣飄飄的女子。

    所以,無論是從才華,還是送容貌氣質方面,妙玉都是世人少極的優秀。由此可見,妙玉雖然清高,但是,她也確實有清高的本錢。世人大多隻看見妙玉的孤傲,脾氣怪誕,但是,很少有人去正視妙玉出眾的才華和容顏。

    3:那麼,清高真的討人厭惡嗎?

    毫無疑問,清高不利於社交。

    但是,一個清高的人,大多數他的品行和操守都是不錯的。就像善知識在講經時說的那樣,一個自身滿是瑕穢的人,他是太敢清高的,因為不配嘛。

    所以,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或許,就會能對性情清高的人,在你的不喜歡裡面,把應有敬意加上去,就不會覺得厭惡了。

    畢竟,有操守的人,就是有底線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人。

    總結:

    清高和孤傲往往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容易相隨相伴。清高是不錯的,孤傲也是一種性情,但是,清高容易被人敬重一點,孤傲就有點,是比較不太容易融入社會的。

  • 17 # 此箋

    “清高”一詞,最早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定賢》,“鴻卓之義,發於顛沛之朝;清高之行,顯於衰亂之世”。這種在亂世之中愈發高貴的品格,代表的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而永保自我純潔高尚的品德。在當下,多指為人高傲,不合群。

    如此清高之行,放在哪個時代都會是被歌詠的物件,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而《紅樓夢》中的妙玉“過潔世同嫌”,並不是因為她品行清高,也不在於她“假清高”,而是源於妙玉的自命清高,處處以“清高”標榜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這種“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的悲劇命運,反映出來的本質問題,在於妙玉的身份認同危機,處於官宦小姐與修行尼姑之間的搖擺人。妙玉的自命清高,很大程度上帶著仕宦小姐的孤傲。這正如王夫人所言,“她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傲些”。

    而這種孤傲,與講究眾生平等的佛門又是相互排斥的,與妙玉帶髮修行的身份相矛盾。因而妙玉這種自命清高的用力與掙扎,不被人理解與接受。在與其相識於微時的邢岫煙眼裡,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不成道理。

    具體來看,妙玉這種自命清高的掙扎與用力,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妙玉對賈母與劉姥姥區別對待,懷有佛家擯棄的分別心。

    禪語云:“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無分別心,通俗地將就是平等心,放下對各種事相有分別的心與無分別的心。妙玉作為遁入空門之人,不能用本心去看待人與事,卻根據表面的貴賤、美醜和貧富,對賈母與劉姥姥區別對待。

    在櫳翠庵飲茶,妙玉對賈母禮待有加,言笑晏晏。最初賈母以為妙玉泡的是六安茶而不願意喝,妙玉卻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隨後賈母又詢問泡茶用的什麼水,妙玉也笑著迴應“是舊年蠲的雨水”。由此可見,妙玉對賈母的喜好了如指掌。

    可劉姥姥用過的成窯杯,妙玉卻嫌髒不要。在寶玉的好心勸說下,妙玉才同意送給劉姥姥賣了度日。饒是如此,妙玉還是氣憤地說道,“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這分明是將劉姥姥由內及外的髒與俗,厭惡到骨髓裡。

    寶玉主動要求將杯子轉交給劉姥姥,奉承妙玉“你那裡和他說話授受去,越發連你也髒了”,並命令小廝打水洗地。妙玉大為受用,卻又囑咐只讓把水放在山門外,而不讓進來。如此自命清高的做法,脂硯齋也認為妙玉“怪潔之癖未免有過”。

    其二,妙玉請黛、釵“吃梯己茶”,卻一味炫耀自己的茶器與茶藝。

    妙玉為賈母與劉姥姥奉上茶以後,便私下叫走了黛玉和寶釵,偷偷跟隨而來的寶玉美其名曰,“偏你們吃梯己茶呢”。話雖如此,妙玉卻沒有展現出對待朋友的親密與真誠之感,只是抓住一切機會顯擺自己的茶具有多珍貴,茶藝有多高雅。

    妙玉遞給寶釵的茶杯,刻有“晉王愷珍頑”,而黛玉的則鐫著“杏犀”,足見其精貴。寶玉只因為打趣自己是個“俗器”,只配使用綠玉斗,就被妙玉所譏諷,“只怕你家裡未必找的出這麼一個俗器來呢”。寶玉則迴應,“‘隨鄉入鄉’,到了你這裡,自然把那金玉珠寶一概貶為俗器了”。妙玉聽後歡喜不已,立馬拿出一隻九曲十環來炫耀。

    妙玉的自命清高,並沒有因為寶玉的刻意逢迎而感到滿足。後來黛玉只不過詢問了一句“這水也是舊年的雨水”,就被妙玉立即嘲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妙玉接著長篇大論講述自己如何收集雪水,以及雨水與雪水的區別。

    除了這種自命清高的用力與掙扎,妙玉不被人接受,還源於自命清高背後折射的身份搖擺和六根不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則,對寶玉暗生情愫。

    後來不管是寶玉生日時妙玉以“檻外人”祝生辰,還是蘆雪亭聯詩為寶玉折紅梅,都流露出妙玉對寶玉暗自湧動的情愫。就連一向頑劣的賈環,也看出了妙玉的心思,“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

    其二,嚮往閨閣女子的熱鬧。

    妙玉續詩作結時說道,“若只管丟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檢怪,一則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二則也與題目無涉了“。這種以閨閣女子自居的口吻,哪是遁入空門之人所用言辭,足以見得她對於自我身份認同的搖擺,難怪惜春說她“塵緣未斷”。

    總之,“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這是妙玉自命清高的悲劇所在。妙玉帶髮修行,本就是為了保全身體安康的無奈之舉。遁入空門之後,妙玉習慣了佛家的清靜無為,卻未曾修煉成佛門的六根清淨;看到了佛法的與世無爭,卻曾參悟佛家的眾生平等。

    “質本潔來還潔去”,這是妙玉與黛玉共同的生命追求。這可惜,黛玉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妙玉則成了“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終究,妙玉在仕宦小姐與檻外之人的身份搖擺中,成為黛玉悲情命運的另一種投射。

  • 18 # 情感調色盤

    清高人討厭,只是世俗人看法而已,真正清高的人都是自愛之人,能忍受孤獨之人,不肯遷就,不同流合汙。妙玉出生高貴,人聰明有才,有很深的潔癖,與世俗格格不入,看的上的說二句,看不上的不喜人干擾自己,清高人本身沒有什麼危害,只是有種把他人拉低,讓周圍人不舒服的感覺,故一不合群,二不受人喜歡,三易遭人妒忌,遇小人會受人暗算!所以一但跌下神壇,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妙玉後面結果也是如此!可惜了一個妙人!

  • 19 # 唐小懶媽媽

    “清高”的人真的很討厭嗎?像《紅樓夢》中的妙玉一樣“過潔世同嫌”?

    清高的人不一定都令人討厭。妙玉的清高,並非表面的自命清高,也非俗人眼中的自視清高,而是發自骨子裡的一種清純淡雅,一種傲視世俗的精神所在。

    妙玉自幼出家,帶髮修行,受逼避難,並非自願。她才情超眾,既深於文化修養,又潔身自好而多情。她的判詞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正是表明她想要高潔而那個可惡的世界不容她高潔,而所謂的“空門”也並非真“空”之境。儘管她是離塵的,也是抗俗的,品德高潔,才情過人,可終究“世難容”,“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俗惡勢力依然可以對她迫害欺凌,甚至誹謗讒毀。

    妙玉是堅冰封裹的熊熊火焰,她不入眼的人,覺得她是冰冷刺骨,銳利無比,根本無法靠近之人。而對入她眼者,她也會敞開懷抱,只不過她能給予的溫暖中,或多或少會帶著外殼上的絲絲寒氣的。

    所以,生活中像妙玉一樣的人,不一定真的惹人討厭,有時是我們沒有能真正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把自己的真實感情掩藏起來,或許有自己無法言說的苦衷。但願我們都能逐漸接近他們,瞭解他們,真正理解他們的內心深處的歡樂苦痛,用我們的柔情逐漸溫暖他們曾經一度冰冷的心,融化他們為保護自己築起的外部的堅冰。

  • 20 # 李根居士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可以基本概括這個問題。可是這句話有深意。並不是說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明。而是一種對自己內心心境調整的策略。人至鋼易折。如果清高要對自己清高,對自己自查三省吾身的時候用的過潔則可。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可是這個標準不是對別人設計的。

    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多一份寬容,可以適當忍受別人的缺點,對自己標準高則是聖人。可是如果反過來,對自己動不動就輕易原諒,標準彈性很大,可是對別人眼裡容不得沙子。清高自命,其實是一種嗔穢之心。拿了道德做武器用來攻擊別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罷了。所謂的偽君子就是如此。所以這樣的所謂的清高過潔肯定是世所嫌棄,反之,對自己的內心過潔,過嚴,對別人有一定的寬容。則多數之人所敬。就看這種清高用在內外了。用在自我或者他人身上了。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動對焦已經普及,手動對焦還有沒有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