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亂看一點歷史東西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佈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農耕民族的統一是在秦朝,遊牧民族的統一是在元朝。

    對中國歷史比較熟悉的人,應該知道我們富饒的中原地區幾千年來經常會受到境外落後、野蠻的遊牧民族的頻頻侵擾。明明是我們的文化、文明更為先進、人口更為眾多,那麼,為什麼還是會經常受到他們的欺負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將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讀者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先說一下地理因素。

    中原地域靠近海邊,受到海洋季風的影響,形成了溫溼性氣候。而北方地處內陸,氣候寒冷、乾燥。因為,不同的氣候可以培養出不同的人,所以,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群靠耕田為生,他們的性情比較溫順;而北方人群只能靠放牧為生,終日與畜牧為伴,他們性情比較剛烈、勇猛。

    北方的土地因為氣候的原因不適合作為農田,只能作為草原養活牛羊,所以,居住在北方的人群,只能選擇把放牧牛羊作為終生事業,使得嚴苛的環境造就了剛毅的性格。因為,遊牧民族幾乎人人都會騎馬縱橫草原,所以,一旦出現戰事,他們組成的隊伍便是當時冷兵器時代戰鬥能力最強的軍隊,即騎兵。

    畢竟,草原上從來不缺少優質的戰馬。人數不佔優勢的遊牧民族,往往能夠給中原政權很大的壓力,即使他們是強大的漢朝、唐朝。此外,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很多,包括蒙古、鮮卑、匈奴、女真、突厥、契丹等等。雖然,他們的人數不及中原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是中原部隊無法比擬的。

    當然,除了地理因素外,還有很大一部的的軍事因素。

    遊牧民族能給中原造成這麼大的困惑,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中原在北方的國境線十分綿長。因為,過長的國境線表示其軍事力量相對分散,北方騎兵經常會攻擊某一個要點,所以,這時候的遊牧民族就有了人數優勢,往往能夠取得地方性的勝利。而且,等到中原政權集結大量兵力對付遊牧騎兵時,遊牧騎兵早已逃之夭夭,消失在了國境線上。對此,中原將士也是十分頭疼。

    另外,遊牧騎兵對中原軍隊的另一個優勢,就是他們騎兵的機動性。公元前166年,漢朝的敵對勢力匈奴入侵國土,並直接打到了京都長安附近,使得匈奴在關內待了一個多月才離去。之後,漢軍集結完畢,追擊匈奴至塞外,可是,他們卻早已不見蹤跡了。這一事例,充分說明了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面對遊牧民族的優勢,我們中原軍隊只能採取防禦戰術。

    後來,漢武帝啟用了衛青、霍去病等將士統領大軍,他們決心用遊牧民族的優勢來打擊他們。剛開始,漢朝以騎兵為主力,深入大漠,以迂迴包抄、快速進攻的方式來打擊匈奴,最終,取得了奇效。而且,唐朝的李靖也是使用了騎兵快速移動的能力,才取得對突厥的勝利,讓漠北之地暫時安定了下來。

    然而,騎兵即使到兩宋、蒙古時期,還是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是戰場上無堅不摧的力量。雖然,唐朝的騎兵非常厲害,但是,宋朝卻失去了這個優勢。

    宋朝失去優勢的原因有二:

    第一個是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使宋朝國土失去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塞外的騎兵可以來去自由,國土頻頻受到侵擾。

    第二個是宋朝在北方的馬場丟失,使他們沒有自己的騎兵,只有步兵。步兵在對抗騎兵時往往不堪一擊,無法招架塞外騎兵的進攻。

    當然,這只是宋朝戰場失利的其中兩個原因。塞外大草原一直都是理想的養馬場,遊牧民族從來不缺戰馬,這是他們軍事強悍的基礎。

    政治因素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中原地域遼闊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如果,想要管理這麼複雜的國家,就必須建立起一個非常嚴格的制度框架,且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但是,這樣的操作下,不僅會使整個政府機構變得十分龐大,還十分脆弱。之後,這個國家系統一旦崩潰,國內就會分散,遊牧民族就有機可乘。

    然而,遊牧民族的人數少,生活習性相近,統治者進行管理的系統相對簡單。而且,遊牧民族實行軍事化管理,平常他們可能是放牧的牧民,一旦戰事來臨他們立馬跳上馬背,變成了一支驍勇的騎兵。由此,遊牧民族的組織架構簡單,相對好管理,軍隊的運作也相對高效。

    此外,遊牧民族的統治者,他們離牧民很近,經常帶領牧民一起打獵、訓練,他們即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又是軍隊的最高統治者。由於,常年在草原上的訓練,統治者的作戰能力及統帥能力十分強悍,在軍隊中的威望也很大,將士們都願意為其賣命。

    但是,中原的統治者對軍事的理解就不同了。中原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外,其他皇帝大多久居深宮,並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及必要性。這些皇帝雖然手握重兵,卻並不重視,且無法認可自己的將軍、士兵,自然也不會得到將士們的認可。

    因為,將士打仗是為了國家、為了皇帝,而不受認可的皇帝並不值得他們賣命,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更有甚者,皇帝不僅輕視自己的軍隊,還培養自己身邊的人組成軍隊,比如:太監軍。

    一直以來,中原以文人系統來統治國家,當文人的權力集中時,往往會出現拉幫結派的情況,也就是常說的黨爭。每個文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總喜歡聚齊小團體進行對抗,而對面肯定聚齊自己的小團體進行呼應。文人主政,武將就要小心行事,一旦武將犯了文人的忌諱,肯定會遭到文人暗地裡的陷害。

    其中,有經驗的武將,懂得如何去討好上司及文人,以求自保。但是,這樣的武將又怎麼是合格的武將呢?所以,中原朝廷經常是文強武弱,抵不住塞外的騎兵。

    最後一點就是民族特性了。

    然而,中原有先進的科技及文明,這是遊牧民族沒有的,可是,中原無法保證這兩項技術不會傳到遊牧民族手裡。當年,南宋用火器讓蒙古吃了大虧,但是,他們卻很快掌握了這項技術,並用來推翻南宋王朝。雖然,明朝的紅衣大炮阻止了努爾哈赤的侵犯,但是,皇太極卻也訓練了自己的一支炮兵。

    科技是伴隨著文明發展而出現的,中原政權比遊牧民族政權的文明要先進,科技也比他們發展得要好。對此,中原本應該可以使用先進的科技來抵抗、制服遊牧民族,但是,歷史上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遊牧民族也非常有上進心,他們會想盡辦法獲得他們沒有的科技,然後,儘快掌握。

    所以,中原雖有先機,卻不能保持多久,以至於很快就沒有了優勢。

    中原朝廷地域遼闊、物產豐盛,相對於遊牧民族有很大的優勢。可是,在多年的相處中,優勢似乎在遊牧民族這一邊。

    對此,筆者認為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外,還有三點因素需要提及:

    其一,地大物博也是一種劣勢,使得我們養成了保守、滿足現狀的心裡,甚至,可以說是不思進取。而遊牧民族資源有限,他們必須在中原去搶一些,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遊牧民族愛好擴張。

    其二,莫須有的自信,古代人總覺得自己是大國,看不起周圍的小國,不屑與他們交往。當然,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們不會拼盡全力剿滅外人。其實,漢朝滅匈奴、唐朝剿突厥,都是被逼急了,無奈之下,他們就只能反撲了。

    其三,出兵徵繳遊牧民族是需要耗費舉國之力的,所以,統治者不到關鍵時期絕不發兵消滅遊牧民族。秦朝時期,我們修築長城,用於防禦,免受侵擾。從一開始,我們採取防禦措施,就是因為出兵漠北的消費太大,朝廷負擔不起。

    最後,我們還得提到的一點就是統治者的因素。統治者作為最高統帥,他們對於戰爭的態度、或者他們的能力、素質,深深影響著軍隊的整體作戰實力。統帥素質高,國家就能開疆擴土;統帥素質低,國家就會顯得笨重,便無所適從了。

    王朝的滅亡,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但是,歸根到底,卻離不開兩點:天時和人為。

    參考資料:

    【《蒙古秘史》、《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 2 # 風洞主

    在漫漫歷史長河裡,中華大地上歷經了無數的朝代,出現了大大小小几百位帝王,他們統治著古老的中國,帶領時代前進,而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大部分的朝代都是漢族人統治,有極少數的朝代轉由少數民族治理,能統一全國和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有什麼能耐能讓漢族人俯首稱臣呢?我們所說的是真正的做到了大一統的國家。一起來探尋。

    1.元朝

    蒙古族是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統一華夏族和中原地區的民族。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元朝。忽必烈統一了中國,鐵木真統一了蒙古為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強的基礎。這個民族以遊牧為主,食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地方,他們傾向於水草豐美的地方駐紮。從鐵木真開始蒙古族就開始了無休止的戰爭與擴張,他們首先統一了蒙古,後來又統一了西到歐洲南到海南島的巨大的疆域。他們為什麼如此強橫,總結起來覺得有一下幾個原因:

    ①強大的領袖。鐵木真對蒙古族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性格影響了軍隊的戰力,強硬的性格是開疆拓土必備的。

    ②統一的族內氛圍。鐵木真統一了蒙古族,整個民族開始變得團結起來。③獎懲政策。有獎有罰,士兵賣命。④優秀的接班人。忽必烈是一個胸有大志的君主,他識人用人,對外用兵,對內安撫,形成了良好的執政環境。

    2.清朝

    努爾哈赤建立了清朝,自入關到統治結束,滿族在中國歷史上佔據了200多年。造就了歷史上的康乾盛世。這是統治中國時間最長的少數民族,能統治這麼長時間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有可取之處,體現在哪呢?

    ①強大的軍備力量。滿族自明中期開始一直在默默的發展,地處偏遠地區,中央政府無暇北顧,給了他們完美的發展環境,到明朝末年,清朝的鐵騎已經戰無不勝了。

    ②強大領袖。但凡開國之時肯定有強大的領袖來帶領,努爾哈赤、皇太極就是這樣的人物。

    只有元、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像西夏、遼、金、北魏、北齊、北周等並沒有做到完全統一,只是偏居一隅,算不得統一的封建王朝。

  • 3 # ★、請微笑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1.中國古代漢人建立的王朝是依靠官僚組織管理的國家,在這樣的體系內無論是官員還是皇帝都有法理的合法性。例如中央任命的官員到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去當官,他是朝廷任命的,各級官員和當地人基本都認他的管理;一個皇帝即使只有幾歲也沒關係,只要他有繼承皇位的資格,這就是法理的合法性。而漢人習慣這樣的管理模式,草原上的人卻不認這套,他們是以部落為單位生活,而且生存環境惡劣,他們不理會什麼抽象的法理,他們選擇領導的都是很實際的目的,比如,必須有親緣關係(這個親緣關係也包括種族的,他們不可能接受一個漢人成為他們的可汗,因為信不過),而且繼任的人也必須是能帶領他們生存的有能力的領導,不能是小孩。這是兩種文明管理體系的不同。

    2.基於兩種管理邏輯的不同,漢人的那套統治方式無法獲得草原民族的信任。即使像漢唐這種朝代,對草原民族也只是羈糜統治,只能算是對你服了,不算什麼通知,而草原民族一旦強大進入了中原,只要學習漢人那套官僚體系,漢人也認他們,因為漢人習慣了被官僚組織管理,而不是親屬管理。與此同時少數民族王朝也能獲得草原人的信任,實際上少數民族王朝統治長城南北用的都是一國兩制,草原上還是原來的管理模式,但由於他們血統一樣,因此可以兼任漢人的皇帝和草原的可汗(例如清朝的皇帝就同時是:漢人的皇帝,滿人的族長,蒙古的大汗等多重身份),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是這樣的多元國家,這樣的統治漢人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只有草原民族才能同時通知長城南北。

  • 4 # 荒原漫步者

    遊牧民族能夠屢屢得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古時候的騎兵有很大的機動性和戰鬥力。而遊牧民族,天然就具備良馬和騎手,所以擁有的騎兵優勢一般都很大。而在中原王朝連一般的牛馬都很缺乏,更何況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

    二是草原遊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群體性活動比較強。很容易聚集起來形成超強戰鬥力的兵團。

  • 5 # 半檯筆記本

    我是說大話的兜兜,我來回答您的問題,遊牧民族為何能統一中原和草原。

    少數民族統一草原很平常,因為草原的人口較少,部落又分散,有時候打馬而過就統一了一大片。當你佔據了這片水草豐美的草原,俘獲了牛羊馬群以及人口,你的部落就會指數級的擴大。因為那些小部落就會主動的投靠你,一是你可以給他提供保護,二是否則他的牛羊就得餓死。這樣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突厥…

    完全統一中國現有版圖的就蒙古族和滿族。

    首先蒙古族為什麼能統一中原?我認為成吉思汗就已經認識到了漢家文化治國的重要性,他在世時已經用了郭寶玉,並且長春真人丘處機也給了他很多建設性建議。忽必烈汗已經定都北京,改國號為元,開科舉考試,完全就是漢家文化這一套,所以讀書人比較認可,歸附元朝也水到渠成。

    當然歷史的興亡更替誰又能真真的講得清楚,誰腐敗就走下坡路,誰刀快就聽誰的。戰爭又少不了傷亡流血。最後受苦受難的都是老百姓。

    最後以一段歌詞結尾吧。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聚散皆是緣啊 離合總關情啊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 6 # 胡八二

    這是個偽問題。問題不明確。遊牧民族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其實是混合多民族集團。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個子高而力量大。直到現在北方人還是一般比南方人高大強壯一些。

  • 7 # BEI玄武

    草雞偶爾比雄鷹飛得高,不是草雞有多麼厲害,而是雄鷹自己出了問題。但是把歷史拉長來看,無論草雞還是雄鷹,遲早還是會輪迴到自己該處的位置。

  • 8 # 柔情似水—政委

    過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對於中國社會發展的這種王朝更替、政治更新總是以封建正統思想來看待,對“以夷變夏”有違正統的封建道德大加撻伐、橫加批判。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這種狀況在中國歷史上屢屢發生,充分說明了它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的。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之際,新興的草原民族將其推翻,代表的是進步的力量,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因此,不能以夷、夏之屬來作為褒、毀的標準。

    值得重視的是,草原民族建立中原王朝,極大地促進了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的交流,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草原民族的發展歷程,往往都有從弱小、貧困、落後的狀態追求進步、追求文明、追求繁榮昌盛的歷史程序,其間歷經曲折、坎坷,甚至幾起幾落,然而矢志不渝,不屈不撓,終於風雲際會,迅速崛起,甚至統一中國,也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所以不能只看到草原民族的漢化,實際上是民族的融合,純粹的漢文化也在改變,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各民族融匯交流的中華文明。

  • 9 # 肥肥大狗熊

    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層邏輯上有本質區別。

    在古代中國,什麼是漢人?

    漢人是根據文化定義的,具體說來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並按儒家文化的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視作漢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為大眾日常的倫理標準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個體,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結構當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要有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前提就是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農耕,而農耕又有一個硬性的約束條件,就是年降水量。東亞大陸上,如果一個地方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的話,靠農耕是活不下去的。這條400毫米等降雨線,差不多和長城重合。長城再往北,年降水量就不足400毫米。在這裡,帝國修建了長城。長城再往北就是遊牧地區。

    在古代社會,由於農耕對降雨量的要求,使得組織要是越過了長城以北,還想活下去,就必須遊牧化,否則就是死路。而一旦遊牧化之後,就意味著中原式的人際關係結構全部崩塌,無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來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遊牧化, 就不是漢人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派兵驅逐遊牧者可以,但是要統治漠北,必須駐軍。駐軍的後勤補給靠中原運輸顯然不行,路途太遠。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對地理上的依賴,使得中原王朝越不過長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區發展。

    草原的繼承邏輯

    自然生態帶來了社會結構的不同,也導致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繼承秩序和統治邏輯也不同。

    中原是農耕文化,人口都是定居的,因此很容易收稅。中原王朝能夠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這讓中原在週期之後發展成一個官僚制帝國。

    官僚制帝國的特徵就是君主和官僚,在職能上有分工。君主的功能是象徵正當性,官僚們的功能是幹具體事務。

  • 10 # 泉心2018

    應該這樣說,歷史長河中,遊牧民族偶爾能統一和佔領中原地區。只是偶爾。

    遊牧民族多了去了,最後沒幾個留下來,所謂好戰必亡,幾百個遊牧民族的整體消亡,是這句話的最好註釋。

    遊牧民族不愛生產,愛搶劫。一方面是他們的自然條件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的生產技術所致。不論什麼原因,他們愛好搶劫甚於生產。現實中,很多混混土匪喜歡打打殺殺,搶劫,不勞而獲的感覺真好,但鮮有長久富貴並善終的。族群的命運和人的命運在自然法則面前,並未有大的不同。

    農耕民族整體文明上比遊牧民族高,能燙平自然週期和應對自然災難,但偶爾也會打盹,被別人修理很正常,畢竟大家都在一個地球。

  • 11 # 讀優

    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逐水草而居,食肉為主,體格健壯,依託集團騎兵、機動性、靈活性高,補給就地解決。這些是戰鬥力的直接表現。

    另外,遊牧民族都在北方,漢民族大部分從事農業,在中部平原,遊牧民族由北往南、呼嘯而來,強大的衝擊力對以步兵為主的漢民族是毀滅性打擊。

    遊牧民族對外戰爭目標明確、以主動出擊對被動防守,具有戰略主動性。

    遊牧民族思想簡單、執行力強,和為民、戰為兵,全民動員,戰鬥以成績論功行賞,激勵措施簡單有效。

    漢民族對外策略大多以空間、時間?物質妥協為主、以文化融合為主。

    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促進民族融合、文化進步,疆域拓展。

  • 12 # 螞蟻傳統文化

    中國的歷史,在教科書上一直是以中原為視角來展開。以致於很多人把中原當做中國歷史的全貌,把其他區域當成了外族。

    廣義上的中原地區,主要指的是漢族居住的地方。但是中國地方這麼大,除了中原,還有草原(內蒙古、東北)、新疆(西域)、高原(西藏)等地區。

    其中,中原和草原,一直以來就是保持相互塑造的關係,這種相互關係非常重要。中國的歷史,內部是包含著多元結構的體系。

    在中國古代,純漢人王朝,像秦、漢、唐、宋、明,從來沒有穩定持久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地區。相反,元、清這樣的草原王朝,就能夠做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

    這是為什麼呢?

    中原的觀念區別

    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層邏輯上有本質區別。

    在古代中國,什麼是漢人?

    漢人是根據文化定義的,具體說來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並按儒家文化的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視作漢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為大眾日常的倫理標準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個體,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結構當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要有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前提就是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農耕,而農耕又有一個硬性的約束條件,就是年降水量。東亞大陸上,如果一個地方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的話,靠農耕是活不下去的。這條400毫米等降雨線,差不多和長城重合。長城再往北,年降水量就不足400毫米。在這裡,帝國修建了長城。長城再往北就是遊牧地區。

    在古代社會,由於農耕對降雨量的要求,使得組織要是越過了長城以北,還想活下去,就必須遊牧化,否則就是死路。而一旦遊牧化之後,就意味著中原式的人際關係結構全部崩塌,無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來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遊牧化, 就不是漢人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派兵驅逐遊牧者可以,但是要統治漠北,必須駐軍。駐軍的後勤補給靠中原運輸顯然不行,路途太遠。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對地理上的依賴,使得中原王朝越不過長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區發展。

    草原的繼承邏輯

    自然生態帶來了社會結構的不同,也導致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繼承秩序和統治邏輯也不同。

    中原是農耕文化,人口都是定居的,因此很容易收稅。中原王朝能夠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這讓中原在週期之後發展成一個官僚制帝國。

    官僚制帝國的特徵就是君主和官僚,在職能上有分工。君主的功能是象徵正當性,官僚們的功能是幹具體事務。

    所以,中原君主的能力只排在第二位,第一重要的是繼承的穩定性。只要繼承秩序穩定,官僚們工作有效率,帝國就能正常運轉。

    為了確保繼承秩序的穩定,繼承人的資格就必須是唯一的,那嫡長子資格是最容易達成這種共識的。只要是嫡長子,即便是個小孩子也可以繼承皇位,其他一切事情交給官僚體系去處理就行了。

    而在長城以北的草原上,與中原的秩序邏輯差別巨大。草原上降水量不足,只能遊牧為生。因此,中原帝國的那種官僚體系和中央財政在草原上都無法存在。

    想要透過稅收建立中央財政,有個前提,那就是稅收的收益要大於成本。中原人口因為都是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徵稅相對容易;但草原上,遊牧者的生活高度流動化,逃避徵稅太容易了,徵收效率非常低。

    所以在草原上建立不起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因為沒錢養活官僚。沒有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這就導致草原上無法進行大規模治理。草原民族只能以小部落為單位行動,依靠熟人關係完成管理。

    那既然草原民族無法大規模治理,為什麼還會有鮮卑、匈奴、蒙古這種強大的遊牧帝國呢?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並沒有強大的草原民族,有的只是部落,對中原帝國夠不上什麼威脅。直到西漢時期,才出現了匈奴帝國。

    那草原帝國沒有經過時間積累,為什麼能構建成一個龐大帝國呢?

    草原帝國的危機

    草原帝國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中原王朝的統一。

    這是為什麼呢?草原上的資源有限,除了少數的肉、奶產品,遊牧者需要很多種生活物料,都需要從南方農耕地區獲得,主要透過戰爭和貿易兩種方式獲得。

    如果中原沒有統一,中原各諸侯國會競相和草原部落進行貿易,諸侯需要草原上的馬。草原馬是戰爭的利器,有了這些馬匹戰爭才不會吃虧。

    如此一來,諸侯國之間競爭起來,草原無論買賣,都能撈個不錯的價格,小部落們也就沒有任何慾望想聯合起來。

    但是中原統一,這個貿易關係就變了。就不再有各個諸侯國的競爭,統一的大帝國壟斷了中原市場,帝國就可以用政治手段去幹涉貿易,要麼壓低價格,要麼斷絕貿易。

    這樣一來,草原上的小部落,他們仍然需要必需品,卻沒法正常地買來,那就只有搶。要從中原帝國手裡搶東西,小部落根本不是對手,必須聯合成一個大的部落聯盟。於是,強大的遊牧帝國出現了。

    聯合起來的草原帝國,雖然人口遠少於中原帝國,但卻比中原帝國更有戰鬥力。一方面,草原上的騎兵,對上中原的步兵時,基本是碾壓性的優勢。另一方面,草原上的生產、生活、戰鬥的單位是合一的,戰鬥效率高,後勤壓力低。

    還有,草原比中原貧窮,所以戰爭對草原來說近乎是淨收益。對中原帝國來說,則近乎是淨消耗,兩邊的戰爭收益和慾望大不相同。這一系列原因,使得草原帝國會對中原帝國構成巨大軍事壓力。

    遊牧帝國,事實上是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聯盟的大可汗透過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形成一個由戰爭衍生出來的中央財政。只要聯盟的大可汗,能夠持續從南邊的中原地區搶來東西,持續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那麼他的帝國統一就能維繫下去;一旦大可汗沒法帶人搶回來東西了,草原帝國就土崩瓦解了。

    草原的可汗必須經常出去打仗,如果可汗不能帶頭搶東西回來,就沒人願意跟他。由於對可汗戰鬥力的要求,意味著可汗的繼承人絕不能是小孩。

    而草原上戰事頻繁,可汗的壽命有很大不確定性,當大可汗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很有可能還未成年。於是,草原上的繼承製不是中原的父終子及,而是兄終弟及,就是哥哥死了弟弟來繼位。

    不過,等到老大老二老三都做了可汗,去世之後,誰又能繼承位置呢?第二代的子侄輩都覺得自己有資格,因為自己的老爹都當過可汗。在這種情況下,草原帝國的內部就會分裂,發生內戰。

    只要草原一分裂,中原帝國就有機會了。這就是在中原和草原兩邊,兩種完全不同的治理邏輯,以及完全不同的命運迴圈。

    中原和草原的關係

    對於中原帝國來說,要面對的是週期性的衰退危機。

    官僚體制無法防止官僚腐敗的問題,開國頭兩三代君主還擁有壓制官僚的能力,但是越往後的君主,就越沒有辦法。

    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導致北方胡族大規模南下。

    這個時候,南方的農民也遭遇氣候變化了,陷入饑荒,朝廷還要加派徵稅,農民只好起來造反。於是,中原帝國就在內外夾攻的情況下崩潰了。

    中原帝國要重建秩序,散沙般的社會是無法自我組織起來形成秩序的,需要有一些中間階層作為社會的基石,把秩序恢復。中原的貴族多半已經被皇帝和官僚剷除掉了,這個時候的中原需要透過草原注入力量來重建秩序。而這股力量來自東北。

    為什麼來自東北呢?首先,要把秩序重整起來,首先需要足夠強大的軍事能力,冷兵器時代最厲害的就是草原騎兵。

    東北是中原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北邊靠著呼倫貝爾草原,南北是遼東的農耕區。所以南北兩邊的治理方式全都懂,可以建立一個二元帝國。

    二元帝國,就是在中原地區,能以儒家方式來統治,在草原地區,能以遊牧的方式來管理。

    可汗入關之後,可以利用中原龐大的財富,把草原的騎兵給養起來,再用草原騎兵控制中原。這樣就建立了一個正向迴圈,繼承邏輯可以轉變為父終子及,草原的週期性繼承危機就被破掉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元朝和清朝先後入主中原,並且不斷開疆拓土成為東亞大帝國。

    二元帝國的出現,是中國古代中原和草原相互塑造的結果。

  • 13 # 宋都御史

    宋亡以後,所謂的遊牧民族統治了華夏。遊牧民族的逐漸壯大和開疆拓土,現在看來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蒙古族的遊騎兵在當時絕對是一線的特種兵!大草原的遊牧生活使其民族為馬上民族,牧民也個個性格粗獷,英勇善戰!最重要是作戰時,騎兵靈活機動。大規模作戰中原的陸軍是抵不過的。這點在漢朝時就有體現。

    鐵木真統一了大草原,實際上是整合了整個蒙古草原的騎兵部隊。這樣一支相當於現代化的機械化精良部隊,在當時肯定是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啊。

  • 14 # 沉140769451

    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很多,但唯一實現統一的只有一個——蒙古族。滿清的女真人不是遊牧民族,而是以漁獵為生的漁獵民族,而農耕民族——漢族統一的次數更多,也更久。是農耕民族自己的腐敗、內亂為遊牧的蒙古人和漁獵的女真人提供了機會,而且它們得到了相當一部分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所以,縱觀中國歷史,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的掘起、興盛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同時也對國家、民族造成最大的危害,知名的漢奸、賣國賊也同樣多是知識分子。他們中很多還成為國家、民族變革發展的最大阻力,因為他們的知識有侷限性,犯了認識上的錯誤,還格外的堅持錯誤,甚至以愛國自許,甘願成為我們敵人利用的工具。

  • 15 # 老張論歷史

    中國的歷史,在教科書上一直是以中原為視角來展開。以致於很多人把中原當做中國歷史的全貌,把其他區域當成了外族。

    廣義上的中原地區,主要指的是漢族居住的地方。但是中國地方這麼大,除了中原,還有草原(內蒙古、東北)、新疆(西域)、高原(西藏)等地區。

    其中,中原和草原,一直以來就是保持相互塑造的關係,這種相互關係非常重要。中國的歷史,內部是包含著多元結構的體系。

    在中國古代,純漢人王朝,像秦、漢、唐、宋、明,從來沒有穩定持久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地區。相反,元、清這樣的草原王朝,就能夠做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

    這是為什麼呢?中原的觀念區別

    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層邏輯上有本質區別。

    在古代中國,什麼是漢人?

    漢人是根據文化定義的,具體說來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並按儒家文化的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視作漢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為大眾日常的倫理標準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個體,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結構當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要有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前提就是定居。定居的前提是農耕,而農耕又有一個硬性的約束條件,就是年降水量。東亞大陸上,如果一個地方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的話,靠農耕是活不下去的。這條400毫米等降雨線,差不多和長城重合。長城再往北,年降水量就不足400毫米。在這裡,帝國修建了長城。長城再往北就是遊牧地區。

    在古代社會,由於農耕對降雨量的要求,使得組織要是越過了長城以北,還想活下去,就必須遊牧化,否則就是死路。而一旦遊牧化之後,就意味著中原式的人際關係結構全部崩塌,無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來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遊牧化, 就不是漢人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派兵驅逐遊牧者可以,但是要統治漠北,必須駐軍。駐軍的後勤補給靠中原運輸顯然不行,路途太遠。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對地理上的依賴,使得中原王朝越不過長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區發展。草原的繼承邏輯

    自然生態帶來了社會結構的不同,也導致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繼承秩序和統治邏輯也不同。

    中原是農耕文化,人口都是定居的,因此很容易收稅。中原王朝能夠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這讓中原在週期之後發展成一個官僚制帝國。

    官僚制帝國的特徵就是君主和官僚,在職能上有分工。君主的功能是象徵正當性,官僚們的功能是幹具體事務。所以,中原君主的能力只排在第二位,第一重要的是繼承的穩定性。只要繼承秩序穩定,官僚們工作有效率,帝國就能正常運轉。

    為了確保繼承秩序的穩定,繼承人的資格就必須是唯一的,那嫡長子資格是最容易達成這種共識的。只要是嫡長子,即便是個小孩子也可以繼承皇位,其他一切事情交給官僚體系去處理就行了。

    而在長城以北的草原上,與中原的秩序邏輯差別巨大。草原上降水量不足,只能遊牧為生。因此,中原帝國的那種官僚體系和中央財政在草原上都無法存在。

    想要透過稅收建立中央財政,有個前提,那就是稅收的收益要大於成本。中原人口因為都是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徵稅相對容易;但草原上,遊牧者的生活高度流動化,逃避徵稅太容易了,徵收效率非常低。

    所以在草原上建立不起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因為沒錢養活官僚。沒有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這就導致草原上無法進行大規模治理。草原民族只能以小部落為單位行動,依靠熟人關係完成管理。

    那既然草原民族無法大規模治理,為什麼還會有鮮卑、匈奴、蒙古這種強大的遊牧帝國呢?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並沒有強大的草原民族,有的只是部落,對中原帝國夠不上什麼威脅。直到西漢時期,才出現了匈奴帝國。那草原帝國沒有經過時間積累,為什麼能構建成一個龐大帝國呢?

    草原帝國的危機

    草原帝國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中原王朝的統一。

    這是為什麼呢?草原上的資源有限,除了少數的肉、奶產品,遊牧者需要很多種生活物料,都需要從南方農耕地區獲得,主要透過戰爭和貿易兩種方式獲得。

    如果中原沒有統一,中原各諸侯國會競相和草原部落進行貿易,諸侯需要草原上的馬。草原馬是戰爭的利器,有了這些馬匹戰爭才不會吃虧。

    如此一來,諸侯國之間競爭起來,草原無論買賣,都能撈個不錯的價格,小部落們也就沒有任何慾望想聯合起來。

    但是中原統一,這個貿易關係就變了。就不再有各個諸侯國的競爭,統一的大帝國壟斷了中原市場,帝國就可以用政治手段去幹涉貿易,要麼壓低價格,要麼斷絕貿易。

    這樣一來,草原上的小部落,他們仍然需要必需品,卻沒法正常地買來,那就只有搶。要從中原帝國手裡搶東西,小部落根本不是對手,必須聯合成一個大的部落聯盟。於是,強大的遊牧帝國出現了。

    聯合起來的草原帝國,雖然人口遠少於中原帝國,但卻比中原帝國更有戰鬥力。一方面,草原上的騎兵,對上中原的步兵時,基本是碾壓性的優勢。另一方面,草原上的生產、生活、戰鬥的單位是合一的,戰鬥效率高,後勤壓力低。

    還有,草原比中原貧窮,所以戰爭對草原來說近乎是淨收益。對中原帝國來說,則近乎是淨消耗,兩邊的戰爭收益和慾望大不相同。這一系列原因,使得草原帝國會對中原帝國構成巨大軍事壓力。

    遊牧帝國,事實上是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聯盟的大可汗透過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形成一個由戰爭衍生出來的中央財政。只要聯盟的大可汗,能夠持續從南邊的中原地區搶來東西,持續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那麼他的帝國統一就能維繫下去;一旦大可汗沒法帶人搶回來東西了,草原帝國就土崩瓦解了。

    草原的可汗必須經常出去打仗,如果可汗不能帶頭搶東西回來,就沒人願意跟他。由於對可汗戰鬥力的要求,意味著可汗的繼承人絕不能是小孩。

    而草原上戰事頻繁,可汗的壽命有很大不確定性,當大可汗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很有可能還未成年。於是,草原上的繼承製不是中原的父終子及,而是兄終弟及,就是哥哥死了弟弟來繼位。不過,等到老大老二老三都做了可汗,去世之後,誰又能繼承位置呢?第二代的子侄輩都覺得自己有資格,因為自己的老爹都當過可汗。在這種情況下,草原帝國的內部就會分裂,發生內戰。

    只要草原一分裂,中原帝國就有機會了。這就是在中原和草原兩邊,兩種完全不同的治理邏輯,以及完全不同的命運迴圈。

    中原和草原的關係

    對於中原帝國來說,要面對的是週期性的衰退危機。

    官僚體制無法防止官僚腐敗的問題,開國頭兩三代君主還擁有壓制官僚的能力,但是越往後的君主,就越沒有辦法。

    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導致北方胡族大規模南下。

    這個時候,南方的農民也遭遇氣候變化了,陷入饑荒,朝廷還要加派徵稅,農民只好起來造反。於是,中原帝國就在內外夾攻的情況下崩潰了。中原帝國要重建秩序,散沙般的社會是無法自我組織起來形成秩序的,需要有一些中間階層作為社會的基石,把秩序恢復。中原的貴族多半已經被皇帝和官僚剷除掉了,這個時候的中原需要透過草原注入力量來重建秩序。而這股力量來自東北。

    為什麼來自東北呢?首先,要把秩序重整起來,首先需要足夠強大的軍事能力,冷兵器時代最厲害的就是草原騎兵。

    東北是中原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北邊靠著呼倫貝爾草原,南北是遼東的農耕區。所以南北兩邊的治理方式全都懂,可以建立一個二元帝國。

    二元帝國,就是在中原地區,能以儒家方式來統治,在草原地區,能以遊牧的方式來管理。可汗入關之後,可以利用中原龐大的財富,把草原的騎兵給養起來,再用草原騎兵控制中原。這樣就建立了一個正向迴圈,繼承邏輯可以轉變為父終子及,草原的週期性繼承危機就被破掉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元朝和清朝先後入主中原,並且不斷開疆拓土成為東亞大帝國。

    二元帝國的出現,是中國古代中原和草原相互塑造的結果。

  • 16 # 秋水長天H

    的確如此。在歷史的長河中,元、清曾一統草原和中原,而以農耕為主的中原政權從未有效統一過草原。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中原地區自秦始皇建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始,皇帝的作用至高無上,皇帝一人的作為,往往決定著一國之命運。若遇到像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的文治武功俱佳的皇帝,中原政權並不弱,甚至能以藩屬國或安插代理人的形式統治草原。但更多的時候,養尊處優、生活在溫柔富貴鄉的皇帝,都是貪生怕死、昏聵無能之輩,臣子爾虞我詐、貪汙腐敗,對外卑躬屈膝,對內血腥壓榨,百姓逆來順受,奴性十足。這樣的政權自保都難,遑論進攻別人。所以,他們修萬里長城自保,靠黃河、淮河、長江天塹自保。

    2、中原政權不遺餘力地推行平和中庸的儒家文化,雖達到了臣忠民順的目的,但受這種文化的長期禁錮,人們思想保守,缺乏進攻性,哪怕面臨外族入侵,亡族滅種的時候,也不敢拿起武器反抗。清軍攻陷大同,將全城數萬居民屠殺殆盡,最後僅遺漏監獄裡的五個死囚,滿清派來的大同知府上書順治,稱既然沒有了苦主(原告),乾脆釋放這五個人吧。這對“順民"來講,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3、重文輕武。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以詩文取士,創造了燦爛的中原文化。唐詩宋詞,讓草原民族政權也頂禮膜拜。但它的弊端也顯而易見,雖誕生了岳飛、文天祥這樣的詩人軍事家,但像秦檜、留夢言這樣的賣國文人也數不勝數。在皇權體制下,這些迂腐的“社會精英"對內在與沒有雄性的宦官爭鬥中都常常敗下陣來,面對兇殘的遊牧民族,指望他們主動出擊,無異於痴人說夢。

    由此不難看出,正是中原政權高度集權的弊端、長期儒家思想的禁錮、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導致了中原政權在與草原民族的爭鬥中,長期深陷自保的泥淖。

  • 17 # 山河相間

    遊牧民族指的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也並不是居無定所,從中外的史集來看遊牧民族是有隱秘的定居據點的。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佈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

    古代遊牧民族的戰爭優勢,歸根結底是來自嚴酷生存環境的一種自然稟賦。沒有哪一物種的特性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也不例外。

    亞洲內陸高原上,好的草場原本就不多,大部分地方是草木難生的,遊牧民族對優良牧場的爭奪就不可避免,誰勢力強,草場就歸誰,誰佔有了豐茂草原,誰就有肥美牛羊,故遊牧人世世代代都在首領的帶領下,進行著殘酷的廝殺。並且在這種嚴酷氣候環境下,牛羊往往會成群凍死或乾渴餓死,當沒有了可以依賴的畜群時,對外擄掠就成了遊牧人唯一的選擇。

    對高原遊牧民來說,每個男人他們生來就是戰士。平時遷徙放牧,作戰時候就自備武器跟隨首領出發了。加賓尼說:“草原上的男人,除了製造弓箭以外,他們基本不幹其他事,主要就是從事打獵和練習箭術,小孩剛二歲的時候,就開始騎馬奔跑,大人會把適合他們身材的弓交給他,教他們射箭。”就是說這是一些從小就按戰士標準培養起來的人,與半路出家的定居民族士兵作戰,誰勝誰負其實早就註定了。

     

  • 18 # 王哲270723

    理由很簡單,遊牧民族單兵作戰能力遠高於中原人。

    中原人的策略包括固險防禦,羈縻政策,歲供,和親。大部分時間做的還是不錯。

    被北方人成功佔領的時期只有蒙元和滿清。南北朝,五代十國和南宋是部分淪陷。

    中原人被逼急了也很能打,漢武帝,朱元璋,岳飛,謝玄,都有很好的戰績。就連明末,如果不是李自成窩裡反,滿清是進不了關的,用孫承宗的戰略,早晚能滅了他們。

  • 19 # 百里悟空

    第一點:遊牧民族從來都是輕資產創業,在同一個地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會太多,這片草原資源利用完了,就換下一個地方,或者向外“騷擾性”的擴充套件(掠奪中原邊境資源,搶了就走),所以牧民何其多呀。這樣的創業模式,反過來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創業者的思維和看待問題的解決方式。

    第二點:創業者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各有特長。

    中原文化創業者基本上使用儒家文化,從小啃四書五經,並從中選拔人才,搭建創業團隊,這樣起來的創業有失敗有成功的,翻看中國古代歷史,比比皆是。

    遊牧民族創業者(未受中原文化薰陶、教育),從小訓練騎馬射箭,飽受生活摧殘,成熟早。初創者一般接受教育程度低,這樣的創業者有個最大特點:不廢話,瞄準目標就是幹,而且不達目的不罷休

  • 20 # 金陵太史令

    歷史上的漢族王朝都是以中原為核心進行統治,對草原的管理成本太大,只要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不來滋事,基本上不會主動去攻佔草原。而遊牧民族發源於草原,在攻佔中原王朝的土地後,便會同時統治草原和中原。

    遊牧民族,匈奴、契丹、女真、蒙古,這些馬背上的民族,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具備吃苦耐勞,英勇好鬥的性格。而中原王朝農耕文明下的百姓,期待的都是和平環境下的安逸生活。

    遊牧民族的人民,從小練就騎馬射箭的本領,他們組成的騎兵衝擊力和機動性都非常強大。遊牧名族經常騷擾中原王朝的邊境地區,進行搶掠殺人,搶完就騎馬揚長而去,中原王朝的步兵難以追上這些騎兵,一旦進去草原便是無跡可尋。而且遊牧民族的行軍打戰一般不帶軍糧,打到哪搶到哪吃到哪,沒有龐大的後勤補給壓力。

    除此之外,遊牧民族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軍事體制,具有極低的戰爭成本和高效的軍事動員體制。但是,遊牧民族要想取代中原王朝,必須漢化,用漢族王朝的管理制度管理國家。

    歷史上,遊牧名族的強大,基本上是在中原王朝改朝換代,或者重文輕武的時候。例如漢初的匈奴、兩宋的遼金蒙古,明末的清。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遊牧民族給多個國家造成亡國滅種的災難,而在中國實行統治的遊牧民族國家最終都被漢化了,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古代中國,遊牧民族也曾被強大的中原王朝打趴下無數次,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秦皇漢武,三國時期,唐朝和明朝等,西漢陳湯曾帶兵斬殺匈奴郅支單于。不過戰爭成本太大,漢武帝時期,發展騎兵,追擊匈奴,深入腹地,但最終並沒有佔領匈奴人的草原,只是期望透過戰爭贏得百姓的和平,結果窮兵黷武導致國力耗盡,百姓負擔更加加重。因此,歷代王朝便利用邊疆駐軍和萬里長城進行積極防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衣哥」成名對他的孩子有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