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樂虎樂趣
-
22 # 清流澎湃
中國統一自秦始到清代止,歷經一千多年,但只有元朝和清朝一統中原地區,成為大一統之中國。在近幾百年來,遊牧民族曾經兩次一統中原,可見他的速度加快了,這跟遊牧民族的經濟發展,社會政治的最佳化息息相關,更為令中原生畏的是,他強大的軍事力量,馬上民族的彪悍,鐵騎橫掃千軍的氣魄,在冷兵器時代更加所向無敵,這些條件是遊牧民族奪取中原並致勝的關鍵。
-
23 # 小歷史課堂
題主好
遊牧民族能夠一統中原地區和草原地區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天氣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例如:元朝,金朝,清朝這三個是比較出名的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權。每一次少數民族入侵中原肯定是自己的地方待不下去了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在13世紀、17世紀出現了全球氣溫變冷現象,這使得亞洲地區的農牧交接線快速南移,使得原本適合遊牧民族的生存的地方環境開始變得惡劣起來,當年金兵入侵宋朝時候,開封城的護城河都結冰了,河面上都可以跑馬車了,而宋朝的守城士兵冷的連弓都拉不開。連金朝的將領都說:“如此雪勢,如填二十萬精兵”
17世紀中期又出現了全球變冷的趨勢,整個大明朝在崇禎時期幾乎年年都是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由於天氣變冷的原因明朝百姓無法交稅,而上面的統治階級因為無法獲得稅收有繼續壓榨百姓,導致明朝內部開始自毀。關外的努爾哈赤因為統一了女真,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入駐中原,這時候統一中原也是順其自然的
二,民族天賦
作為遊牧民族騎馬射箭是人生的必修課,無論是蒙古族還是女真族由於天生都生活在草原地區,經常要進行打獵生活,所以騎術和射箭都是非常嫻熟的,而中原地區部隊的戰術依舊是以步兵為主,打人海戰術,當年金兵南下攻入宋朝時,宋兵幾乎是跑著去和金兵對抗,騎兵和步兵是天生的剋星,這種說法直到現在也不過時。
中原王朝每次和遊牧民族進行戰鬥時,都在部隊機動性上面慢一拍,中原王朝的馬似乎一直都是不夠用,因為沒有合適養馬草地,中原王朝的馬都是和遊牧民族來進行交換或者購買。而遊牧民族對於馬的研究可謂是專家中的專家,北方遊牧民族是軍民一體的,“上馬為兵,下馬為民”的政策基本上保證了整個民族都擁有足夠戰鬥力而且還不用擔心下降的問題。
三,順應歷史規律
每一次遊牧民族建立政權的時候,基本上中原王朝的內部已經腐爛不堪,民不聊生,這時候百姓迫切的需要一位能夠帶他們走出困境的領導者,滿族的努爾哈赤就是順應了這一點,才能成功的入駐中原,統一天下。
-
24 # 微山秋水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漢人以其軍事、人口、人才、經濟等優勢長期佔據中原地區。
事事都有例外,也有少數民族入住中原的時候。像蒙古族南下建立元朝,滿清入關建立大清朝。
北方的少數民族有的以遊牧為生,有的以漁獵為計,他們之所以能夠一統中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今天以蒙古族滅宋建元為例。
忽必烈是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託雷的兒子。和一般印象裡好勇鬥狠不同,忽必烈不僅志向遠大,而且眼界十分開闊,不為民族、地域限制,他重視漢文化,廣招人才,禮賢下士,身邊也聚集了一大幫漢人幕僚為他出謀劃策,組成了強大的智囊團。像大謀士姚樞、郝經、劉秉忠、廉希憲、張德輝等等,都為他建立了龐大的元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世間所長,皆為我用,這就是忽必烈成功的秘訣之一。
-
25 # 執墨三生
中國的歷史,在教科書上一直是以中原為視角來展開。以致於很多人把中原當做中國歷史的全貌,把其他區域當成了外族。
廣義上的中原地區,主要指的是漢族居住的地方。但是中國地方這麼大,除了中原,還有草原(內蒙古、東北)、新疆(西域)、高原(西藏)等地區。
其中,中原和草原,一直以來就是保持相互塑造的關係,這種相互關係非常重要。中國的歷史,內部是包含著多元結構的體系。
在中國古代,純漢人王朝,像秦、漢、唐、宋、明,從來沒有穩定持久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地區。相反,元、清這樣的草原王朝,就能夠做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
這是為什麼呢?
中原的觀念區別
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層邏輯上有本質區別。
在古代中國,什麼是漢人?
漢人是根據文化定義的,具體說來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並按儒家文化的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視作漢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為大眾日常的倫理標準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個體,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結構當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要有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前提就是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農耕,而農耕又有一個硬性的約束條件,就是年降水量。東亞大陸上,如果一個地方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的話,靠農耕是活不下去的。這條400毫米等降雨線,差不多和長城重合。長城再往北,年降水量就不足400毫米。在這裡,帝國修建了長城。長城再往北就是遊牧地區。
在古代社會,由於農耕對降雨量的要求,使得組織要是越過了長城以北,還想活下去,就必須遊牧化,否則就是死路。而一旦遊牧化之後,就意味著中原式的人際關係結構全部崩塌,無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來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遊牧化, 就不是漢人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派兵驅逐遊牧者可以,但是要統治漠北,必須駐軍。駐軍的後勤補給靠中原運輸顯然不行,路途太遠。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對地理上的依賴,使得中原王朝越不過長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區發展。
草原的繼承邏輯
自然生態帶來了社會結構的不同,也導致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繼承秩序和統治邏輯也不同。
中原是農耕文化,人口都是定居的,因此很容易收稅。中原王朝能夠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這讓中原在週期之後發展成一個官僚制帝國。
官僚制帝國的特徵就是君主和官僚,在職能上有分工。君主的功能是象徵正當性,官僚們的功能是幹具體事務
所以,中原君主的能力只排在第二位,第一重要的事繼承的穩定性。只要繼承秩序穩定,官僚們工作有效率,帝國就能正常運轉。
為了確保繼承秩序的穩定,繼承人的資格就必須是唯一的,那嫡長子資格是最容易達成這種共識的。只要是嫡長子,即便是個小孩子也可以繼承皇位,其他一切事情交給官僚體系去處理就行了。
而在長城以北的草原上,與中原的秩序邏輯差別巨大。草原上降水量不足,只能遊牧為生。因此,中原帝國的那種官僚體系和中央財政在草原上都無法存在。
想要透過稅收建立中央財政,有個前提,那就是稅收的收益要大於成本。中原人口因為都是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徵稅相對容易;但草原上,遊牧者的生活高度流動化,逃避徵稅太容易了,徵收效率非常低。
所以在草原上建立不起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因為沒錢養活官僚。沒有中央財政和官僚體系,這就導致草原上無法進行大規模治理。草原民族只能以小部落為單位行動,依靠熟人關係完成管理。
那既然草原民族無法大規模治理,為什麼還會有鮮卑、匈奴、蒙古這種強大的遊牧帝國呢?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並沒有強大的草原民族,有的只是部落,對中原帝國夠不上什麼威脅。直到西漢時期,才出現了匈奴帝國。
那草原帝國沒有經過時間積累,為什麼能構建成一個龐大帝國呢?
草原帝國的危機
草原帝國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中原王朝的統一。
這是為什麼呢?草原上的資源有限,除了少數的肉、奶產品,遊牧者需要很多種生活物料,都需要從南方農耕地區獲得,主要透過戰爭和貿易兩種方式獲得。
如果中原沒有統一,中原各諸侯國會競相和草原部落進行貿易,諸侯需要草原上的馬。草原馬是戰爭的利器,有了這些馬匹戰爭才不會吃虧。
如此一來,諸侯國之間競爭起來,草原無論買賣,都能撈個不錯的價格,小部落們也就沒有任何慾望想聯合起來。
但是中原統一,這個貿易關係就變了。就不再有各個諸侯國的競爭,統一的大帝國壟斷了中原市場,帝國就可以用政治手段去幹涉貿易,要麼壓低價格,要麼斷絕貿易。
這樣一來,草原上的小部落,他們仍然需要必需品,卻沒法正常地買來,那就只有搶。要從中原帝國手裡搶東西,小部落根本不是對手,必須聯合成一個大的部落聯盟。於是,強大的遊牧帝國出現了。
聯合起來的草原帝國,雖然人口遠少於中原帝國,但卻比中原帝國更有戰鬥力。一方面,草原上的騎兵,對上中原的步兵時,基本是碾壓性的優勢。另一方面,草原上的生產、生活、戰鬥的單位是合一的,戰鬥效率高,後勤壓力低。
還有,草原比中原貧窮,所以戰爭對草原來說近乎是淨收益。對中原帝國來說,則近乎是淨消耗,兩邊的戰爭收益和慾望大不相同。這一系列原因,使得草原帝國會對中原帝國構成巨大軍事壓力。
遊牧帝國,事實上是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聯盟的大可汗透過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形成一個由戰爭衍生出來的中央財政。只要聯盟的大可汗,能夠持續從南邊的中原地區搶來東西,持續壟斷戰利品的分配權,那麼他的帝國統一就能維繫下去;一旦大可汗沒法帶人搶回來東西了,草原帝國就土崩瓦解了。
草原的可汗必須經常出去打仗,如果可汗不能帶頭搶東西回來,就沒人願意跟他。由於對可汗戰鬥力的要求,意味著可汗的繼承人絕不能是小孩。
而草原上戰事頻繁,可汗的壽命有很大不確定性,當大可汗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很有可能還未成年。於是,草原上的繼承製不是中原的父終子及,而是兄終弟及,就是哥哥死了弟弟來繼位。
不過,等到老大老二老三都做了可汗,去世之後,誰又能繼承位置呢?第二代的子侄輩都覺得自己有資格,因為自己的老爹都當過可汗。在這種情況下,草原帝國的內部就會分裂,發生內戰。
只要草原一分裂,中原帝國就有機會了。這就是在中原和草原兩邊,兩種完全不同的治理邏輯,以及完全不同的命運迴圈。
中原和草原的關係
對於中原帝國來說,要面對的是週期性的衰退危機。
官僚體制無法防止官僚腐敗的問題,開國頭兩三代君主還擁有壓制官僚的能力,但是越往後的君主,就越沒有辦法。
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導致北方胡族大規模南下。
這個時候,南方的農民也遭遇氣候變化了,陷入饑荒,朝廷還要加派徵稅,農民只好起來造反。於是,中原帝國就在內外夾攻的情況下崩潰了。
中原帝國要重建秩序,散沙般的社會是無法自我組織起來形成秩序的,需要有一些中間階層作為社會的基石,把秩序恢復。中原的貴族多半已經被皇帝和官僚剷除掉了,這個時候的中原需要透過草原注入力量來重建秩序。而這股力量來自東北。
為什麼來自東北呢?首先,要把秩序重整起來,首先需要足夠強大的軍事能力,冷兵器時代最厲害的就是草原騎兵。
東北是中原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北邊靠著呼倫貝爾草原,南北是遼東的農耕區。所以南北兩邊的治理方式全都懂,可以建立一個二元帝國。
二元帝國,就是在中原地區,能以儒家方式來統治,在草原地區,能以遊牧的方式來管理。
可汗入關之後,可以利用中原龐大的財富,把草原的騎兵給養起來,再用草原騎兵控制中原。這樣就建立了一個正向迴圈,繼承邏輯可以轉變為父終子及,草原的週期性繼承危機就被破掉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元朝和清朝先後入主中原,並且不斷開疆拓土成為東亞大帝國。
二元帝國的出現,是中國古代中原和草原相互塑造的結果。
回覆列表
謝邀。個人淺見。地理和環境上,長城以外,苦寒之地,生存空間艱難,中原文明善於積累財富,自然環境適宜人居,且文明規範,社會呈現君強民弱,如取而代之,可坐享其成,福澤後代,頗具吸引力。軍事上,塞外不限武備,人人皆兵,且是騎兵。中原統治利益集團,歷來對民間禁武弱民,國家涉武產業鏈,環節系統性薄弱。軍隊受制約,而且內部上行下效,往往系統性腐敗。碉堡最容易從內部折騰破,儘管中原一些文化特徵和特點相較於塞外文化先進,但是政權往往表現制度性腐朽,治國理政也往往表現飲鴆止渴。對內橫徵暴斂弱民禁武,內耗嚴重。外強中乾,決策層從未產生經略農耕文化之外的見識與膽略。看似繁華,其實根基難御風浪。當塞外雄主崛起,縱橫四海,中原如少年鬧市懷金,結果可想而知。從身理到心理,攻守大勢已定。中原農耕文化歷史悠久,吸納同化力很強,從周秦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到元清,可以講吸收同化不止,中華大地,先民們共同締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