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今生情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3歲和7歲在古代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是卻已被現代科技證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三歲看大

    1、是孩子身體生長髮育 最快的時期,是為孩子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的最重要時期。

    2、是孩子初步感知世界最為原始的時期。

    3、是孩子的大腦發育最快、最關鍵時期。

    4、是孩子語言的形成時期。

    5、是孩子從爬到站立行走到奔跑的突破時期。

    6、是孩子逐步接觸社會的原始時期。

    7、是孩子接觸各種資訊的時期。

    所以,給三歲之前的孩子什麼樣的關注度、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初級教育有多麼的重要,這個時期的孩子幾乎是一張白紙,最初的幾筆怎麼寫、怎麼畫、寫什麼、畫什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樣依稀可以看到孩子長大後會是個什麼樣子。

    二、七歲看老

    1、開始形成自主意識;

    2、開始養成習慣;

    3、開始形成態度;

    4、開始有自己的喜好;

    5、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希望;

    7、開始有了自己的心情。

    所以,七歲之前,基本上是給孩子打下了一生的基礎,每個孩子由此開始分化,開始走上不同的人生軌跡,依稀可以看到老了會是個什麼情況。

    由此可見,七歲之前的成長,對於父母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對於孩子來講至關重 要。。

  • 22 # 清風聊天

    古有孔融讓梨、香九齡溫席等之說。其實這就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繼承,一個小孩子三歲就懂禮貌,守規矩,知謙讓,長大一點,仍然稟賦不移,那麼這樣的孩子成年之後一定不失規矩,有所作為。反之誠然。

  • 23 # 多寶和福妞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 24 # 星星侑淚

    3歲看大,7歲看老。

    個人不同意這個觀點。

    因為世界在變化,看法自然也在變化。一切都是看自己路如何走,如何經歷人生。

  • 25 # 張蕭蕭

    中國自古有一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突出了家長要注意早期教育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西紅柿炒雞蛋才更好地減輕酸味?不喜歡太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