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h上善若水W

    縱觀中國的歷史,歷史上有這樣一群人,如果他們不幸生在和平年代,但也出現了數不勝數的英雄人物。當然也出現了不少梟雄,這些梟雄在亂世崛起,成為當時的霸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歷史上的大梟雄。

    梟者,兇猛之謂。英雄多類於聖賢;梟雄多類於無情。英雄可以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而梟雄多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相比較英雄,梟雄更易被人們津津樂道。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偉大梟雄,你最敬佩哪一個?

    曹操:曹操絕對是中國史上的驍悍雄傑之人,只是曹操的出身並不高,其父親是宦官的養子,因而雖然權利大可地位低。長大成人後的曹操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滅呂布、劉超等人,對外降匈媽、鮮卑,統一了中國北方。本想一統一天的曹操又想一舉拿下南方,沒想到在赤壁上碰了釘子,從此一蹶不振。所以曹操真的是差一點就成功了,奈何天公不作為,時運差了點。

    劉邦:劉邦,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而且是個赤裸裸的色鬼。《史記》和《漢書》都說劉邦從小就無賴懶散、喜酒好色、懶惰頑劣、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跟著街上一群混混,到處混日子,騙吃騙喝。而且劉邦還喜歡泡妞,叫“好酒及色”。甚至就連他的父親劉太公都看不起他。

    然而48歲時,劉邦找到曾經那幫狐朋狗友,小吏蕭何,布販子灌嬰,看牢門的曹參,殺狗的樊噲,然後斬白蛇,揭竿而起。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公元前202年,55歲的劉邦擊敗競爭對手西楚霸王項羽後,在山東定陶舉行登基大典,之後定都咸陽,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劉邦是為漢高祖。

    項羽:西楚霸王項羽。秦朝末年,楚國舊貴族後裔項羽在戰亂中脫穎而出。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大戰中一舉擊潰秦軍主力數十萬人馬,聲威大震,成為天下反秦聯軍的總盟主。之後項羽率領40萬大軍進入咸陽,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的桂冠眼看就要落在項羽的頭上。可是項羽是一個保守短視力、殘忍自負之人,完全沒有一統天下的氣度。於是讓天下再次統一的歷史大任落在了劉邦的肩上,而項羽最終則在烏江邊自殺身亡,做了大漢盛世的獻祭品。

    勾踐:春秋越國國君,夏禹的後裔。即位當年大敗吳國,三年後,被吳國攻滅,被迫求和。他為夫差做了3年奴隸,牽馬嘗糞。放回國後臥薪嚐膽,重用范蠡、文種休整國力。20年後,一戰滅吳,夫差自盡。勾踐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范蠡歸隱時,勸文種道:“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作富貴夢的文種,最後果然被勾踐殺了。

    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也是很有野心的一個人。小時候劉裕家貧,後在平亂中崛起,有一次在作戰時,隊友紛紛犧牲只剩下劉裕一人,面對數千敵人劉裕也是面不改色,所以號稱“千人斬”。慢慢的劉裕憑藉著自己實力取得了東晉大權,消滅了國內幾股割據勢力,讓南方出現了百年來未有的統一局面。本來劉裕也可以一統天下,實現霸業,可是劉裕當了皇帝后,就放棄了北方回到東晉,讓好不容易收復的北方又給丟掉了,實在可惜。

  • 2 # 唐明國亮

    所謂梟雄,多指強橫而有野心之人。基本上都是秉持著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態度。他們風雲崛起,茫茫歷史長河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一、項羽

    項羽是秦末起義軍領袖,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軍,被後世稱之為“中國第一梟雄”,綽號“西楚霸王”。項羽出生於楚國貴族,史書上記載他力能扛鼎,豪氣逼人。他二十四歲隨叔父項梁發動起義,二十五歲在鉅鹿之戰中率楚軍大敗秦軍主力,二十六歲成為天下共主。項羽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領袖,中國傑出的軍事家數不勝數,但傑出的軍事家領袖卻是鳳毛麟角,在消滅秦朝的鉅鹿之戰中他以6萬楚軍大敗30萬秦軍主力,楚漢戰爭彭城之戰中他又以3萬楚軍大破50萬漢軍。項羽的神勇可謂千古無二,“霸王”一詞,專指項羽。司馬遷對其評價道:“大政皆由羽出,號稱西楚霸王,權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

    二、曹操

    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時期魏國的締造者。曹操崛起於漢末黃巾農民起義,早先參與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戰爭。董卓死後,曹操在消滅黃巾軍的戰鬥中逐步發展壯大了自身勢力,之後他北滅袁紹,東滅呂布,南滅袁術,遠征烏桓,打遍北方無敵手,迅速統一了北方地區。公元208年,曹操親統20萬大軍發動南征戰役,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打敗,至此統一天下的程序戛然而止,至死沒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沒能實現建朝改制的宿願。赤壁之戰後,曹操揮師關中,敗馬超,破漢中,構築了整個魏國版圖的基礎。

    三、桓溫

    桓溫是東晉權臣,全盛時期手握數十萬雄兵,掌控半數以上國土。桓溫一生功績,始於平定成漢,把蜀地重新納入晉帝國版圖;生涯頂峰在三次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國土。桓溫權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陰謀篡位。然終桓溫之世,不能取晉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況下,閉上死亡的眼睛。

    還有司馬懿、王莽,努爾哈赤、袁世凱……

  • 3 # 世界的五彩斑斕

    冉閔(320年-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人,生於蘭陵(今山東蘭陵)。冉魏政權開國皇帝(350~352年在位),西華侯冉良之子。

    果斷敏銳,以勇猛著稱。出仕後趙,授遊擊將軍,封修成侯。數從征伐,屢立戰功。石虎死後,擁立石鑑,然後屠胡滅石。永興元年(350年),即位稱帝,建立冉魏。

    永興三年(352年),兵敗突圍不遂,為前燕君主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追諡武悼天王。冉閔後人冉華(染華)的墓誌銘則稱冉閔為“平帝”

    說到冉閔,不得不說五胡亂華了,五胡亂華,指的就是從公元316年西晉滅亡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百餘年間,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趁西晉八王之亂,陸續建立的北方非漢族政權,這一場動亂,對漢族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北方的湖人來到中原,瘋狂的屠殺漢族人民,死亡達2000萬人以上,幾乎滅種。他們見到男人就殺,見到女人就俘虜,還拿這些被俘女子當軍糧,惡性滔天,近3000萬漢人減少到了400萬,幾近滅族。五胡亂華在歷史書上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沒有描寫當時的慘狀。據記載,當時一些漢族女子被當時入侵中原的少數民族稱為兩腳羊,充當軍糧吃掉,吃不完的還活活的淹死,毫無人性。

    是冉閔首先舉起滅胡大旗,才能儲存下幾百萬的漢人,雖然後面失敗了,但確實保留了漢人的火種!

  • 4 # 齊鳴困難斯基

    曹操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出身宦官家族,士人多看不起他 ,不屑一顧,祖父曹騰,宦官,地位顯赫。父親曹嵩,官至太尉。

    他的開局比不上同齡人,袁家四世三公,桃李滿天下,袁紹起點本身就高。

    始於八校尉,在刺殺董卓時有急智,刺殺不成,藉機把七星寶刀送與董。

    曹操說出自己的理想,寧我負人 ,毋人負我 ! 囂張,不可一世,梟雄本色。

    十八路諸侯打董卓,漢獻帝被人劫持出城,發召諸侯,只有曹操救駕,迎回許昌。

    曹操好色,愛人妻,因玩降將張繡叔父妻子,遭張繡報復,失去長子與侄子,還有猛將典韋。但他隱忍住,在張繡再次投降之際,沒殺他,反而結為親家,深得買名聲的精髓。

    好人才時,作詩,有詩為“呦呦鹿鳴”“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他的人才儲備超過孫吳和劉備之和。人口,軍隊,地盤大,整合北方以壓孫劉。

    曹操敢想敢做,發動赤壁之戰,不論成敗,只為一統天下。

    造化弄人,一生征戰,到老只能念幾句龜雖壽 ,不忘壯志凌雲,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 5 # 靈紫城人

    中華五千年曆史,值得我們敬佩的梟雄,可以說有很多,從中選幾位我認為稱的上梟雄的歷史人物!

    秦孝公嬴渠梁,秦獻公之子,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在位。在孝公主政期間,重用衛國人衛鞅,主張變法圖強,獎勵耕戰,開阡陌,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制定縣行政,加強中央集權,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

    漢高祖劉邦,開創大漢400多年曆史,奠定了華夏一統的大局面,自從有了漢朝,中華民族有了漢族,到如今漢族群體處處影響著世界各地!漢高祖從起兵反抗到一統天下只用了6年多時間,這個時間在任何朝代都不可能再次取得成功,偉大之處顯而易見!

  • 6 # 長安回望品春秋

    亂世出梟雄!朝代興替,天下紛亂之時,正是梟雄輩出之日!

    如越王勾踐,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三國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五胡亂華時期“武悼天王”冉閔,南北朝宋高祖劉寄奴,“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明太祖朱元璋,“大順王”李自成,“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等等,我認為明太祖朱元璋最值得敬佩!

    作為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逆襲稱帝的草根皇帝,《明史》評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鳳都,正後宮名義,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至於雅尚志節,聽蔡子英北歸。晚歲憂民益切,嘗以一歲開支河暨塘堰數萬以利農桑、備旱潦。用此子孫承業二百餘年,士重名義,閭閻充實。至今苗裔蒙澤,尚如東樓、白馬,世承先祀,有以哉。”

    《清史稿》載,清聖祖康熙皇帝屢屢南巡,數次駐蹕南京: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壬戌,“上駐江寧。癸亥,詣明陵致奠”;康熙二十八年二月癸亥,“上駐蹕江寧。甲子,祭明陵。賜江寧、京口駐防高年男婦白金”;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己酉,“車駕次江寧。上閱兵”。南京紫金山麓明孝陵景區孝陵殿內有一方“治隆唐宋”大石刻碑,其落款為“康熙歲次己卯四月望日敬書”,即說康熙己卯年清聖祖玄燁再次拜謁了明孝陵。也就是一代“聖君”的康熙帝是在登基接近40年和在多次駐蹕南京和拜謁明孝陵後,才在那裡留下了御筆墨寶“治隆唐宋”,可見對太祖朱元璋的推崇!

  • 7 # 望觀真一

    冉閔(320年-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人,生於蘭陵(今山東蘭陵)。冉魏政權開國皇帝(350~352年在位),西華侯冉良之子。[1]

    果斷敏銳,以勇猛著稱。出仕後趙,授遊擊將軍,封修成侯。數從征伐,屢立戰功。石虎死後,擁立石鑑,然後屠胡滅石。永興元年(350年),即位稱帝,建立冉魏。

    永興三年(352年),兵敗突圍不遂,為前燕君主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追諡武悼天王。冉閔後人冉華(染華)的墓誌銘則稱冉閔為“平帝”。一戰成名

    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後趙明帝石勒擊敗陳午,俘獲冉良。當時冉良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為石瞻。冉良勇猛多力,攻戰無敵。歷任左積射將軍,封西華侯。[2]

    冉閔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3] 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遊擊將軍。鹹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4]

    石虎回到鄴城後,任命劉群為中書令、盧諶為中書侍郎。苻洪因功授任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將軍,封為西平郡公。冉閔對石虎說:“苻洪才智傑出,得到將士的拼死效力,他的兒子們又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擁有強兵五萬人,駐屯在都城近處,應當秘密地除掉他們,以安定國家。”石虎說:“我正倚仗他們父子攻取東吳和巴蜀,為何要殺死他們!”便沒有除掉苻洪,反而給苻洪的待遇愈加優厚。[5]

    東晉鹹康五年(後趙建武五年,339年)八月,當時東晉徵西將軍庾亮鎮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寶、西陽太守樊峻戍守邾城。石虎憎惡,任用夔安為大都督,率領石鑑、冉閔、李農、張貉、李菟五位將軍,兵眾共五萬人侵犯荊州和揚州的北部邊境,另派二萬騎兵進攻邾城。毛寶向庾亮求救,庾亮認為邾城城池堅固,沒有及時派兵。九月,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夔安、李農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敗晉軍,殺死東晉鄭豹等五位將軍。張貉攻下邾城,邾城戰死者有六千人。毛寶和樊峻突圍出逃,渡江時溺水而死。[6]

    冉閔後來打敗梁犢,威望更高,胡、漢各族宿將無不畏懼他。[7]

    拘殺石遵

    永和五年(後趙太寧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廢石世自立為帝。

    當初,石遵從李城出發時,曾對冉閔說:“努力吧!事情成功後,讓你做太子。”不久卻立石衍為皇太子,冉閔頗感失望,自認為功高一時,企圖掌握朝政,石遵顧忌這一點而不能任用他。冉閔擔任都督後,總管內外兵權,便安撫殿中將士和原東宮的高力一萬餘人,把他們都申報為殿中員外將軍,進爵為關外侯,賜給他們宮女,樹立自己的恩德。石遵並不懼怕他,而更改了題名及其褒貶評價來抑制冉閔的勢力,很多人都產生了怨氣。又採取了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的計策,對冉閔有幾分疑懼,漸漸奪取他的兵權。冉閔更加流露出不滿,孟準等人都勸諫石遵殺掉冉閔。同年(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鑑等進宮,在鄭太后面前議論此事,都請求殺冉閔。鄭太后說:“從李城回師進京,若無冉閔豈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驕縱,不可動輒殺他。”石鑑出宮後,派宦官楊環馳馬報告冉閔,冉閔旋即劫持了李農及右衛王基,密謀廢黜石遵。指使將軍蘇亥、周成率領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觀拘捕石遵,並在琨華殿殺死石遵。[8]

    石遵死後,石虎第三子石鑑即位,任命冉閔為大將軍、封武德王。當月(349年十一月),石鑑派遣石苞及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等人深夜在琨華殿殺掉冉閔、李農,未能成功,宮中驚擾混亂。石鑑恐怕冉閔叛亂,假裝不知此事,連夜在西中華門斬了李松、張才,同時殺了石苞。[9]

    此時石虎另一子石祗在襄國,與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來,集結了軍隊傳檄誅討冉閔、李農。石鑑任石琨為大都督,與張舉及侍中呼延盛率領七萬步騎兵分幾路討伐石祗等人。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謀劃誅殺冉閔、李農,冉閔、李農把他們殺害。[10]

    屠胡滅石

    當時,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集結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區域,也想殺掉冉閔等人。當時石鑑正在中臺,孫伏都帶領三十餘人想登臺挾持石鑑而發起進攻。石鑑見孫伏都在破壞閣道,詢問原因。孫伏都說:“李農等人謀反,已經聚集在東掖門,我帶領著衛士,謹先告知你。”石鑑說:“你是功臣,好好為官效力。我從臺上觀望著你,無須考慮尚未向我報告。”於是孫伏都及劉銖帶領士眾攻打冉閔和李農,未能獲勝,駐兵鳳陽門。冉閔、李農帶著數千士卒毀壞了金明門而入宮。石鑑害怕冉閔會殺了自己,迅速招來冉閔、李農,開啟宮門接納他們,對他們說:“孫伏都謀反,你們應當立即討伐他。”冉閔、李農進攻殺了孫伏都等,從鳳陽門至琨華殿,橫屍遍地,血流成河。冉閔釋出命令告知宮廷內外,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胡人有的攻破城門,有的越牆而出,逃亡者不可勝數。派尚書王簡、少府王鬱率領數千士卒,在御龍觀看守石鑑,食物都懸吊著給他吃。在城內發令稱:“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命城門不再戒嚴。於是百里之內的趙人都進城來,離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滿了城門。冉閔明白鬍人不願為己所用,頒佈命令告知內外趙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人有一半因濫殺而死。[11]

    冉閔塑像

    永和六年(後趙青龍元年,350年)正月,冉閔想徹底消除石氏,以讖文中有“繼趙李”的字樣為託辭,便更改國號為衛,改石氏為李氏,實行大赦,改年號為青龍。[12]

    石琨及張舉、王朗率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冉閔帶領千餘騎兵,在城北抵抗他們。冉閔手執兩刃矛,飛馳進攻,對手應刃而敗,斬殺首級三千。[13]

    冉閔與李農帶領三萬騎兵到石瀆討伐張賀度。閏二月,石鑑秘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張沈等,讓他們乘虛襲擊鄴城。宦官把此事報告給冉閔、李農,冉閔、李農馳馬速歸,廢黜石鑑並殺了他,又殺害石虎孫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滅。[14]

    建立冉魏

    同年(350年),冉閔殺死石鑑後,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四十八人尊冉閔為帝,冉閔執意讓給李農,李農以死來堅決請求冉閔為帝,於是冉閔於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為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並恢復冉姓。追尊祖父冉隆為元皇帝,父親冉瞻為烈祖高皇帝,尊母親王氏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為皇后,其子冉智為皇太子。以李農為太宰、兼任太尉、錄尚書事,封為齊王,李農諸子都封為縣公。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為王。文官武將進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級。派人持節赦免各地聚眾鬧事者,都不歸從。[15]

    石祗聽說石鑑已死,便在襄國(今河北邢臺)僭位稱帝,各夷據守州郡擁有兵力的頭領紛紛響應。冉閔派遣使者到長江岸邊報告東晉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了中原,如今已消滅了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可以派遣軍隊前來。”朝廷沒有答覆。冉閔誅殺李農及其三子,同時被殺的還有尚書令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升等人。東晉廬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蠻校尉桑坦,把百姓遷離而返回。[16]

    大敗而回

    四月,石祗派其相國石琨帶領十萬士眾攻打鄴城,進兵據守邯鄲。石祗的鎮南將軍劉國從繁陽前來與石琨會合。冉閔於邯鄲大敗石琨,死者數以萬計。劉國退駐繁陽。苻健從枋頭入關。張賀度、段勤與劉國、靳豚在昌城會合,將要進攻鄴城。冉閔派遣尚書左僕射劉群任行臺都督,派他的部將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領十二萬步騎在黃城宿營,冉閔親自統率精兵八萬作為他們的後繼,在蒼亭展開激戰。張賀度等部大敗,死者達兩萬八千,靳豚被追擊並斬殺於陰安,冉閔部將悉數俘虜了靳豚計程車眾,整軍而歸。冉閔擁有戎卒三十餘萬,旌旗鐘鼓綿延百餘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時期也沒有這般威勢。冉閔自蒼亭回到鄴宮,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一時境內安寧和順,可比作魏、晉之初。[17]

    共12張

    漫畫版冉閔

    十一月,冉閔帶領十萬步騎到襄國攻打石祗,任其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把一千名歸降的胡人分配到他麾下。光祿大夫韋謏呈上言辭激切的諫書,冉閔閱後大怒,殺了韋謏及其子孫。永和七年(冉魏永興二年,351年)二月,冉閔攻打襄國長達百餘日,挖地道、壘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石祗非常恐懼,除去自封的皇帝之號,稱為趙王,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裡請求援軍。適逢石琨自冀州前來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領三萬八千騎兵自滆頭前來,慕容儁派遣將軍悅綰率領三萬甲卒自龍城趕到,三方強勁計程車卒共計十餘萬。冉閔遣車騎將軍胡睦在長蘆抵擋姚襄,將軍孫威在黃丘防守石琨,都被敵方打敗,士卒幾乎被消滅盡淨,胡睦、孫威單槍匹馬逃回。石琨等部即將來到,冉閔打算出兵進擊,衛將軍王泰勸諫說:“陷於困境之敵頑固,寄希望於外援。眼下強大的救兵四方雲集,想引誘我們出兵交戰,以便從腹背兩個方向攻打我們。我們應該加固營壘不出兵,靜觀態勢而行動,用這種戰術挫敗他們的計謀。現在陛下親自臨戰,一旦沒有萬全之策,我們的宏業就會喪失。請謹慎勿出,我請求率諸將為陛下去消滅他們。”冉閔想要聽從他的諫言,道士法饒進言說:“太白星行經昴宿,當殺胡王,一戰百勝,不能失去這個時機。”冉閔捋起衣袖高聲宣佈:“我出戰已定,誰再敢進諫就殺了他!”於是集合起全部士眾出戰。姚襄、悅綰、石琨等部三面夾擊,石祗猛攻其後,冉閔軍大敗。冉閔潛伏在襄國行宮,輿十餘名騎士逃往鄴城。投降的胡人慄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僕射劉琦等送給石祗,石祗把他們全都殺了。死者共十餘萬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車騎胡睦、侍中李琳、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鬱、尚書劉欽、劉休等及諸將士,一時人盡物絕。賊盜蜂擁而起,司、冀二州饑荒嚴重,人人相食。自石虎末年起,冉閔已把倉庫積儲散發淨盡,用以樹立自己的恩德。此時與羌胡作戰,沒有一個月不交鋒。青、雍、幽、荊各州遷徙百姓及諸氐、羌、胡、蠻共數百餘萬人,各自歸回本土,在道路上相遇,互相殺害劫掠,加之因飢餓、疾病等死亡,能夠抵達家鄉的僅有十分之二三。中原各地一片混亂,無人再從事農耕。冉閔對此感到懊悔,殺了法饒父子,肢解其屍體,追贈韋詖為大司徒。[18]

    焚首叛逃

    石祗派劉顯帶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當時冉閔潛還鄴城,無人知曉,內外議論紛紛,都以為冉閔已死。射聲校尉張艾勸冉閔親出郊祀,以此安定眾心,冉閔聽從了這個建議,訛傳才止息了。劉顯到明光宮,距離鄴城二十三里。冉閔心中恐懼,召來衛將軍王泰商議此事。王泰怨恨當初冉閔不聽從自己的計謀,以患瘡不愈而推辭。冉閔親臨探望,王泰執意聲稱疾病嚴重。冉閔大怒,返回宮中,對左右的人說:“巴奴,我難道要你救命嗎!關鍵要先滅群胡,退而斬掉王泰。”於是帶領全部兵馬去作戰,大敗劉顯,追擊到陽平,斬首三萬餘級。劉顯畏懼,秘密派出使者請求投降,請求殺了石祗來作為報效,冉閔整頓師旅而返回。適逢有人稟報王泰招集秦人,將逃往關中,冉閔大怒,殺王泰,滅他三族。劉顯果然殺了石祗及其太宰趙鹿等十餘人,把石祗的首級傳送到鄴城,送來人質請求冉閔保全生命。驃騎將軍石寧逃往柏人。冉閔下令在大路口焚燒石祗首級。[19]

    五月(351年),石祗的兗州刺史劉啟以鄄城歸順東晉。七月,劉顯又率領士眾攻打鄴城,冉閔擊敗了他們的進攻。劉顯返回襄國稱帝。八月,冉閔的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豫州牧冉遇、荊州刺史樂弘都攜城堡歸順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徵虜將軍呂護拘捕了洛州刺史鄭系,攜三河歸順東晉。慕容彪攻陷中山,殺掉冉閔的寧北白同、幽州刺史劉準,向前燕皇帝慕容儁投降。[20]

    誅殺劉顯

    永和八年(冉魏永興三年,352年),劉顯率眾攻伐常山,常山太守蘇亥向冉閔告難。冉閔留下手下的大將軍蔣幹等輔佐太子冉智守衛鄴城,親自率領八千騎兵解救常山。劉顯委任的大司馬、清河人王寧以棗強向冉閔投降,冉閔收編了他們剩餘的部眾,攻擊劉顯並打敗了他,追擊逃兵直至襄國。劉顯的大將曹伏駒開啟城門接應,冉閔便進入襄國,冉閔誅殺了劉顯及其公卿以下百餘人;焚燒了襄國的宮室,把當地百姓遷徙到鄴城。劉顯的領軍將軍範路帶領千餘士眾,斬關出城逃往枋頭。[21]

    亡國被殺

    同年四月(352年),慕容儁已攻下幽、薊二州,侵佔土地已達到冀州。冉閔帶領騎兵抵抗他,與前燕將領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冉閔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對他說:“鮮卑乘勝氣勢強盛,不可硬抗,請回避一下再增添他們的盛氣,然後組織軍隊進攻他們,便可以取勝。”冉閔生氣地說:“我集合起部隊出戰,將要平定幽州,斬殺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們將會小看我。”便與慕容恪交戰,十戰皆擊敗了對手。慕容恪就用鐵鎖把戰馬連線起來,在善射的鮮卑士兵中挑選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剛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陣前進。冉閔所乘的赤馬名叫朱龍,日行千里,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迎擊,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頃刻間燕地騎兵蜂擁而至,重重包圍住冉閔。冉閔寡不敵眾,躍馬衝破重圍向東逃跑,走了二十餘里,馬無緣無故地死去,冉閔被慕容恪擒獲,與董閏、張溫等一起被送到薊城(今天津薊縣)。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而問他:“你這個奴僕下人,為何妄自稱作天子?”冉閔答道:“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把冉閔鞭打三百下,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告祭祖父慕容廆、父親慕容皝廟廷。[22]

    四月二十五日,慕容儁派遣慕容評率眾圍攻鄴城。劉寧及其弟劉崇率領三千胡騎逃向晉陽,蘇亥丟棄常山逃往新興。鄴城城中饑荒,人吃人,石虎時的宮人幾乎被吃盡。冉智年齡尚幼,蔣幹派侍中繆嵩、詹事劉猗奉表歸順東晉,併到東晉請求援軍。東晉濮陽太守戴施自倉垣出發,到棘津,制止住劉猹,不讓他繼續前進,向他索要傳國璽。劉猗隨派繆嵩返回鄴城報告,蔣幹沉吟未決,戴施便率領一百餘名壯士進入鄴城,協助鎮守三臺,騙蔣幹說:“姑且拿出璽來交給我。眼下兇寇在外,道路不通,不敢去送信。如果得璽,我會馳馬去稟告天子。天子聽說璽已在我這裡,相信你絕對忠誠,一定會派出足夠的軍糧來接濟你們。”蔣幹信以為真,便拿出璽交給戴施。戴施宣稱派督護何融去迎接軍糧,私下命令何融懷揣璽印送往京師。長水校尉馬願、龍驤將軍田香開啟城門嚮慕容評投降。戴施、蔣幹用繩索懸垂著下了城牆,逃向倉垣。慕容評把冉閔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鍾、司空條攸、中書監聶熊、司隸校尉籍羆、中書令李垣及諸王公卿士遣送到薊城。中書令王簡、左僕射張乾、右僕射郎肅自殺。[23]

    五月初三日(352年6月1日),冉閔被送到龍城,並在遏陘山將其斬殺,諡號武悼天王。[24]

  • 8 # 前可見古人

    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了無數的英雄、梟雄。那麼,怎麼才能被稱為梟雄呢?

    梟雄,重點在於一個梟字。字典上梟雄的意思是兇橫強悍,同時又有驍勇雄豪的人;是為了野心不擇手段的人,是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人。

    那麼有哪些是作者覺得值得敬佩的呢?

    越王勾踐

    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勾踐執意伐吳,兵敗,無奈向吳王夫差求和,受盡了侮辱。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裡,叫勾踐給他餵馬,放馬伕。

    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奮發圖強,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佈謠言,離間吳國君臣。更是送西施給吳王,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最後滅吳稱霸。

    陳勝

    秦末時期一個農民,飽受殘暴統治下的階級壓迫,早年間就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恰逢其會的陳勝,用魚腹中寫有“陳勝王”的丹書,用晚上模仿狐狸喊“大楚興,陳勝王”得到了一眾貧苦百姓的支援。

    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帶領一群農民,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佈起義。短短一個月時間連克數縣,在陳縣建立政權“張楚”,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農民建立起來的政權。

    雖然短短半年就兵敗被害,但是一個帶領一群農民建立起政權的人,完全有資格稱之為梟雄。

    王莽

    少年時就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勤勞好學,對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

    38歲時,擔任大司馬之位,執政時,克己不倦,招聘賢良,生活節約。後因漢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與丁皇后的家族得勢,隱居卸職隱居於封地新都。

    因兒子殺死僕人,逼兒子自殺,獲得世人好評,重回朝堂。漢哀帝死後,王莽重回大司馬之位,把持朝政,權傾朝野。

    借毒殺兒子的機會,誣陷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從此朝堂變成成王莽的一言堂。

    王莽54歲時,在朝野的廣泛支援下,登上了最高的權位。

    王莽,殺重臣,殺外戚,殺兒子,掌控皇帝,不負梟雄之稱。

    曹操

    曹操此人不用多說,因一絲疑心殺好友全家,挾天子以令諸侯,建立曹魏政權。

    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小說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曹操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典型的梟雄了。

    歷史上梟雄都有共同的特點:能忍人之不能忍,且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9 # 隨心隨意性情中人

    我敬佩的梟雄有這麼幾個。

    首推曹操

    曹操。是一個出生在官宦世家的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騰一共伺候了四代漢朝皇帝,在當時的漢朝有一定的威望。漢靈帝時官至太尉,又被漢桓帝封為費亭侯。

    曹操年輕的時候非常向往遊俠放蕩不堪,非常的喜歡武藝和兵書。露露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註釋的《孫子兵法》,也是為什麼他後來這麼能打仗的原因。剛開始的時候,他被任命為洛陽北尉就是負責一片治安的官員。曹操在任職之間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更是令人照了五色大棒十幾根,令人把它旋放在同時衙門的左右又宣告“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當時的寵臣宦官騫碩的叔父,騫圖違反禁止夜行,我操毫不留情將騫圖棒殺之。此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嚴禁法律的人。

    曹操在起兵之後又搬下過求賢令。曹操在起兵之後又搬下過求賢令。宣告只要有才能就能得到重用,同時曹操又極大地限制了世家的發展。曹操在擔任丞相期間,又實行屯田制安撫流民。

    曹操對外,降服了一眾外族,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對內以漢天子的名義看了袁紹,袁術,呂布,流標,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中國北方。在其任職丞相魏王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恢復經濟生產社會秩序。當時他擴大屯田,興修水利,鼓勵農商,重視手工業者木匠鐵匠等,安置流民,實行租調製。這些舉措從而使中原地區的社會逐漸趨於穩定,經濟出現好轉。

    結論:當時北方在曹操的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好轉。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當時的社會風氣逐漸開始好轉。且曹操還善於詩歌。且建立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到文章的祖師”

  • 10 # 微山秋水

    歷史太久遠的可能看不清楚,咱就說近一點的。

    張作霖。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縣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人,乳名老疙瘩,人稱張大帥。

    白手起家,威震天下。

    張作霖出身貧寒,生父早逝,歷經磨難,遍嘗人間苦楚。或許亂世出英雄,經過人生的千百次磨練,張作霖橫空出世,靠著過人的膽識,他拉隊伍投身綠林,勢力如日中天。清政府因無力征剿,只得就將其招安。成為正規軍後,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東北土匪勢力,消除蒙患,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先後升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職,是公認的東北王。張作霖雖綠林出身,但是志向遠大,他治下的東北,一度是全國最富饒的和最幸福的地方。他上臺後,東北的GDP增長了30多倍,同時期中國其它省份和東北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他的團隊外交能力也非常出色,沙皇俄國和日本都對他非常忌憚,卻又無可奈何。

    名族大義不含糊。

    張作霖在位期間,數次抵制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6月4日,張作霖遭到暗殺,他乘坐的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摧毀,他被炸成重傷並於當日逝世,史稱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稱霸東北,不僅僅是一代梟雄,也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大英雄。

  • 11 # 滸國遊夢

    曹操當仁不讓!

    雖說他在舞臺上總是白臉,但是在歷史上確實真正的英雄!

    剿黃巾,討董卓,徵袁術,滅呂布,戰袁紹……統一祖國北方,實行屯田恢復經濟,釋出唯才是舉的政策治理疆土,雖然有屠徐州的劣跡,但是不能掩蓋他的歷史功績!

    除了武功,相信後人還記得“短歌行”“觀滄海”等等經歷了千年風雨仍舊光輝燦爛的文字。

    如此的文治武功,何止梟雄,稱他一聲“大英雄”又有何不可?

  • 12 # 山河與南希

    我認為,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第一,統一女真部落

    滿人的祖先是是女真族。金亡之後,女真各部300多年來未能統一。經歷12次大的戰役,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繼而統一了東北全境。東北地區的重新統一結束了長期相互殺伐的局面。這就為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努爾哈赤對東北的統一,後來沙俄東侵,日本西進,列強爭奪,東北疆域被誰人佔有,實在很難說。

    第二,首創八旗建制

    努爾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的狩獵組織形式建立八旗制度。每300人設一組,這個組的名字叫牛錄,然後五個牛錄設一甲喇,五個甲喇設一固山。每個固山都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漢語譯固山為“”旗“”。除了滿洲八旗,後來又設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制度下,人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社會生氣蓬勃。

    第三,提倡與漢族的合作交流

    大家都知道,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中原地區的隱患。到蒙古的時候,他們曾一度入主中原。歷史上中央王朝的做法一般是大修長城,鞏固邊防,用武力來對抗。努爾哈赤興起後,他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就是和蒙古聯姻。這個聯姻不同於漢、唐公主的下嫁,而是滿蒙互相婚娶,真正成為兒女親家。所以我們看到清朝的後宮,有一半以上的賓妃是蒙古人。應該說這樣的一個政策是非常有效的,清朝的北部邊疆基本太平。

    第四,科學超前的軍事思想

    “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觀點與毛主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不謀而合。提出了諸如此類的一系列軍事觀點,有獨特的軍事頭腦和思想,是一位軍事天才。

  • 13 # 歷史殿下

     北齊高祖高歡(496年—547年),字賀六渾,原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出身於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兵戶之家,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齊神武帝。因祖父高謐犯法,移居懷朔鎮,成為鮮卑化漢人 。

      高歡早年參加杜洛周起義軍,歸順葛榮,成為親信都督。後叛降爾朱榮,並收編六鎮餘部,鎮壓青州流民起義,任第三鎮酋長、晉州刺史。普泰二年(532年),起兵消滅爾朱氏殘餘勢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歡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歡自居晉陽(今太原西南),遙控朝政。專擅東魏朝政16年。 在與西魏連年兼併作戰中,因恃眾輕敵,在東西魏潼關之戰、沙苑之戰中敗北。武定元年(543年),領兵10萬至黃河北岸與西魏軍作戰,先於河橋上游破西魏軍縱火之船,使河橋免遭燒燬。繼渡黃河,據邙山(今洛陽北)為陣,迎戰西魏軍,先勝後敗,僅率數騎遁走。武定四年(546年)十月,率軍圍攻西魏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晝夜不息,在西魏大將韋孝寬固守下,終未克。遂憂憤成疾。

      東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歡病逝於晉陽家中。東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齊,追尊高歡為太祖獻武皇帝,後被改尊為高祖神武皇帝。

    11.png

      高歡的為政舉措有哪些

      政治方面

      軍隊政府

      高歡當政東魏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集中精力對他的軍隊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和改編。他發現晉陽一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四周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是個極好的屯兵之地。於是,高歡在晉陽建置大丞相府,長期住在那裡,遙控洛陽。他還把手下的鮮卑人從河北遷到了幷州、汾州一帶,並分別在秀容郡(今山西原平縣)、壽陽城(今山西壽陽西)、受陽縣(今山西文水東)設定恆、燕、雲三州僑州政府;又把六鎮改為朔、顯、蔚三州,分別在六壁城(今山西孝義西南)、鄔縣(今山西平遙西北)等地設定僑州政府。僑州政府不受當地政府管轄,直屬大丞相府。

      官僚吏治

      對於敗壞的吏治,高歡也不是沒有做過實質性的努力。比如勳貴尉景貪得無厭,壓榨百姓,高歡實在看不下去了,告誡尉景說:“可以無貪也。”尉景毫無懼色,大大咧咧地答道:“我跟你比誰貪的多呢?我不過從凡人上剝取錢財,你是從天子身上取啊!”高歡自己挾天子令天下是事實,但是勳貴面對指責,竟敢放此厥詞,高歡也無可奈何。

      高歡之所以無法下決心懲貪,與他起家倚賴六鎮流民之力有關。面對不法勳貴,高歡更多時是縱容。高歡的邏輯無非是在非常時期不怕民心亂,只怕軍心亂。可自古以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豈有依仗武力,縱容墨吏而能長治久安呢?可以說,高歡的偏袒和不作為使東魏、北齊政權自創立伊始就埋下隱憂,此後在北齊歷朝中,六鎮勳貴們依舊橫行不法,與中原士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兩方內訌,互相陷害攻殺,這是國家可怕的內傷。

      經濟方面

      高歡在東魏當政十五年,比較留意農桑,關心民間疾苦,先後溝通了衛水、漳水,開通了天平渠(於天平年間開鑿,故以年號命名),用來灌溉良田。還曾多次治理黃河水患、親自出巡四方,瞭解各地吏治民生,對於苛暴行為,及時革除懲戒(如尉景);清廉州官,則獎掖提拔(如韓軌)。

      為了擴大剝削物件,增加租稅賦役收入。高歡在統治區域內多次清查戶籍,蒐括人口。早在元象元年(538年),他曾下令禁止各地牧守令長擅立佛寺,以防止大量國家編戶成為免除租稅賦役的僧尼。武定元年(543年),高歡親自巡行冀、定二州,校對核實河北地區的戶口。次年十月,他又派遣孫騰、高隆之為括戶大使,分行諸州,前後共清查出無籍人口六十多萬戶,並強迫大量流離、僑寓人口返回本鄉。

      軍事方面

      北魏末年,原本已衰落下去的柔然汗國,由於參與鎮壓六鎮起義遂漸強盛起來。東西魏分裂以後,高歡和宇文泰無暇北顧,競相與柔然通好,遂使柔然可汗阿那瑰稱雄漠南,勢力無故。武定四年(546年),西魏與柔然合謀連兵進攻東魏。高歡得知後,一面在幽、安、定三州的北邊險要關口修建防禦工事,一面派臣下出使柔然為兒子高澄求婚。柔然可汗拒絕將女兒嫁與高澄,強迫高歡自娶。高歡被迫將其妻匹婁氏處於別居,納柔然公主為正室。高歡屈辱妥協討好柔然,以換取北邊的和平,全力對付西魏。

      民族方面

      高歡深知屬下鮮卑士兵與漢人之間的矛盾。他高瞻遠矚,多方調和胡漢之間的關係。而對於迂腐不知變通的漢族大臣,他也想方設法予以說服。

      高歡從政治上、經濟上給予六鎮鮮卑很多特殊的照顧,規定他們以打仗為主要職業,不從事生產,衣食供給都仰承於漢族人民。六州鮮卑拱衛在晉陽的四周,既有利於高歡對軍隊的調發和使用,又成為他重要的兵源。

  • 14 # 中醫上醫文化

    王陽明,他歷經磨難,卻依然心懷善良,從小就喜歡追求真理實相,最後在逆境中悟道。建立了心學。王陽明中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價值所在。所謂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心在前,是一切之根基,唯有正心,才有後面的一切,正心為基礎,所以不管歷史以來還是當今現狀,皆應以正心修身為根本,當下全球面臨的災難,是根本丟失了,應人人找回,人人正已心,修已身,則天下太平,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 15 # 少俠主人

    稱得上亂世梟雄的最出名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了!因為在那個特殊時期一位名人的評價讓其不但不生氣而且很樂意很中肯很享受!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曹操的確是那個時代出類拔萃的一方諸侯…一步一個腳印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坐到雄踞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魏武帝!就不簡單!

  • 16 # 傳承古帖筆法章法的人

    歷史上,數不盡的英雄人物,也有梟雄輩出。其中曹操就是梟雄的代表之一,漢室衰微,各諸侯尾大難控,曹操能夠夾君主令諸侯,就是梟雄的表現。唐代的李世民原來也是隋朝未期的梟雄,隨父親四處征戰,推翻了隋朝,更是梟雄的突出表現。

  • 17 # 一葉輕舟談史

    曹操堪稱一代梟雄。他不光是在軍事上政治上在文學上的文筆 氣魄雄偉 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 18 # 幻雨哲

    不說梟雄,就說我認為結束華夏大地亂世的幾位人傑:

    秦始皇,都沒疑問吧;曹操,不論演義小說怎麼寫,但是不能否認是他終結了漢末亂世;楊堅父子,特別是楊廣,很多方案都是後世甚至沿用至今的;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那個黑暗非人的年代

  • 19 # 小明聊法律

    曹操。

    世人,昨日看錯我曹操, 今日又看錯了, 也許明日還會看錯, 可是我, 仍然是我, 我從來不怕別人, 看錯我。

    死不可怕,死是涼爽的夏夜,可讓人無憂的安眠。

    世人都說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這個奸雄無可奈何,如果當君子的代價就是被凌辱, 被踐踏,被消滅,甚至被殺的話,我寧願當一個能夠實現自己報負的奸雄,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忠義和姦惡,都不是能從表面就能看出來的!

    天下若沒有我曹孟德,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我從來沒想過做皇帝!

    當然,這些都是陳建斌主演的《新三國》裡面的臺詞。歷史上,曹操或許沒有說過,但他卻是一直這麼做的。

  • 20 # 軫念信箱

    春秋越國國君,夏禹的後裔。即位當年大敗吳國,三年後,被吳國攻滅,被迫求和。他為夫差做了3年奴隸,牽馬嘗糞。放回國後臥薪嚐膽,重用范蠡、文種休整國力。20年後,一戰滅吳,夫差自盡。勾踐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范蠡歸隱時,勸文種道:“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作富貴夢的文種,最後果然被勾踐殺了。

    放牛出生,家人盡皆餓死,當了3年的流浪和尚後,25歲正式參加紅巾軍,反抗元朝。40歲一統天下,建立大明朝。他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一次次的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一步一個腳印走上金字塔的塔頂。他滅掉蒙元,恢復社會生產力,打造洪武之治。

    他非常心硬,建國後大肆殺戮開國功臣,堪稱歷代帝王之最。再加上貧苦黑暗的同年,朱元璋對貪官汙吏的懲戒手段絕對超出正常人思維。

    他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做傭工為生。他參加黃巢的起義軍後,很快在隊伍裡混出頭。黃巢攻破長安稱帝,封朱溫為同州防禦使。黃巢兵敗後,朱溫投降唐朝,被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封為左金吾大將軍。朱溫後來殺唐僖宗,廢唐哀帝,建立"大梁",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毛曾經評價道:"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這位亂世梟雄成就霸業最關鍵的兩人,一個是軍師敬翔,另一個是妻子張惠。

    小名寄奴,早年家境貧寒,他本人嗜賭成性,一事無成。後來從軍,成為北府軍孫無終將軍的司馬。在接下來的20年裡,劉裕開掛了。他對內平叛桓玄、劉毅等軍事集團;對外取巴蜀、伐南燕、滅後秦。擁兵自重後,他縊殺晉安帝、廢掉晉恭帝,建立劉宋江山。

    在他所有的評價裡,最著名的莫過於辛棄疾的詩詞:“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祖上歷任晉朝、燕國、北魏的官職,高歡是個鮮卑化的漢人,家境破敗。他參加杜洛周起義軍,後歸順葛榮,後又叛降爾朱榮。手握兵權後,又反叛消滅爾朱榮的勢力,成為控制北魏朝政的大丞相。逼走孝武帝,擁立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自此專擅朝政16年。

    段長覺得高歡相貌不凡,對他說:"君有康濟才,終不徒然。"這句小小的鼓勵,給貧賤時的高歡莫大鼓勵。

    羯族,他是全世界的唯一一個奴隸皇帝。幼年時被胡人俘虜,賣到山東師歡家為奴,因善於相馬而逐漸被賞識。東海王起義時,他追隨汲桑,後又投靠前趙的劉淵。石勒在漢人張賓的輔助下滅掉王浚、邵續等西晉在北方的勢力後,建立後趙,是十六國裡的強國。

    石勒是個文盲,但作戰勇猛,有拼命三郎之稱。山西呂梁柳林縣至今留有“三郎堡”地名,為紀念石勒而傳名於世。

    原名慕容霸,字道明,鮮卑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在前燕,他屢立戰功卻不受重用,被當政的慕容評排擠,無奈出奔前秦。在前秦,天王苻堅對其極為賞識,親授冠軍將軍。淝水之戰中前秦大敗,他建立後燕,隨後滅西燕、北魏。71歲時病死軍中。

    據載他“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父親曾評價他:“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

    他是梟雄的代名詞!因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留此奸名!武功上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上,在曹操父子為代表的文學風格被稱建安風骨。

    何顒說曹操:“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南陽說曹操:“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家中排行老三,原為地痞無賴,當上泗水亭長後參加農民起義,被項羽立為漢王。後來在垓下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稱帝后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然後又裂土分封九個劉姓諸侯王。後在被匈奴單于圍困數月,被迫求和。

    曹冏評價:“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遂成帝業”。劉邦列為梟雄的原因是,這傢伙逃命時連老子、妻子、兒子都可以丟。

    你最敬佩哪一位大梟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向領導許下業績目標,沒有實現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