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教育者山坡羊
-
22 # 陪寶貝一起長大
孩子不能乖乖的寫作業,一句話就是因為父母和學校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澆滅了。
高興了對孩子好好教導,不高興一個錯題火冒三丈我相信這種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很多父母,今天心情好,對孩子的學習格外上心,動腦筋讓學習變得有趣,孩子也樂於做作業,甚至很有成就感。但是,要是在單位受氣了,回家孩子一個錯題講不懂,就火冒三丈,甚至巴掌拳頭的揮過去,你說孩子能對學習有興趣嗎?
其實作業本身能讓孩子一直保持熱情就是無稽之談,但是,至少別留下心裡陰影,讓孩子排斥學習啊。
養成好習慣不止是做作業,包括所有其他事情,甚至搭樂高,都需要一段時間靜下來,專注完成。專注是一種習慣,需要家長和學校一起培養。
學校實施專時專用,也就是說,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去做什麼,把時間有條不紊的利用,不忙不亂。在家也是一樣,學習的時候就別吃東西,幹別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完不成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並且拒絕孩子繼續拖時間做作業的做法。
增加孩子完成作業的成就感例如,孩子按時按質的完成作業,家長可以予以獎勵。在家裡貼上獎勵表,制定獎懲規則。
孩子完成的優秀作業,家長甚至可以掛在牆上,讓孩子在增加榮譽感,多多予以肯定鼓勵。孩子嘛,還是好哄的,咱們一個大人,要有信心動腦筋治妥帖一個小娃娃的。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聽好話,喜歡榮譽,利用這點來治理下自己的娃試試呢?
-
23 # 研路有我
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說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吧,自己的孩子自制力比較差,如果讓他乖乖寫作業,乖乖的學習呢?我作為學生,就來給你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1.實行獎勵政策。可能很多家長都採用過這種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乖乖完成作業,就會給他獎勵,比如給他買個玩具或者買好吃的等。
這種方法,我個人覺得,在短期內還是很有效的,但是長時間的話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如果經常是這種獎勵政策,就會改變學習的初衷了,之前可能是為了讓他好好學習看書,結果他現在把這個學習當作一個自己換取其他東西的方式。
時間久的話,可能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因此這種方法,建議大家不要經常使用,短期內可以使用。
2.幫助他找到學習的樂趣。可能這麼說有點不妥,應該可以說沒有人覺得學習是有趣的,但是呢,為什麼要說幫助他找到學習的樂趣呢,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的興趣也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說很多人喜歡解數學題,解出來一題就會覺得很開心,然後對做數學題產生很大的興趣。還有的學生對物理很感興趣,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也會使他們對物理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還有就是化學實驗,也會增加他們的興趣。
這些興趣,都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一定的推進作用。相比於第一種獎勵政策,這種方法更具有長久性。
總結:想讓自己孩子乖乖學習寫作業,要從興趣抓起,然後結合獎勵政策,讓他養成一種自律的學習習慣。
回覆列表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讓他乖乖寫完作業?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大幅提高,許多家長都把注意力愈來愈多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不僅對“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孩子本身同樣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實,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個誤區,既想順著孩子的天性,不想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又想讓孩子乖乖聽話,自覺的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正由於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成為許多家長煩惱的根源。
所以,要想讓孩子乖乖的自覺的去完成作業,羊老師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立規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上學是極正常的事,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始,就要給孩子“立”下幾條規矩,內容不需要很多,但要簡單有效,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劃出一個紅線。
不僅要讓孩子牢記這幾條紅線,更要反覆強調,從一開始,就要讓幾條紅線成為孩子做人做事的方向,久而久之,就容易讓孩子養成習慣,一旦孩子養成習慣,以後的事情父母可能就要輕鬆的多了。
2.勤督促雖然有“規矩”,但孩子畢竟還是孩子,所以,不自覺的時候仍是免不了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勤”督促,督促孩子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必要時,可陪孩子一起寫作業。
需要指出的是,父母可以勤督促,但最好不要隨意“動手”和“辱罵”孩子,因為這容易讓孩子慢慢出現“逆反”心理,長遠來看,不利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3.多鼓勵想要讓孩子成績好,就要多鼓勵孩子好好學,當然讓孩子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是也是保證孩子良好成績的重要環節。
如果孩子成績還可以,不妨給孩子戴高帽,直接稱孩子是“數學天才”“尖子生”等等,愈是如此,孩子的自律性會愈強。
4.重獎懲和孩子之間既要有“規矩”,又要有“獎懲”,如果一段時間孩子做的還不錯,父母可以主動找機會能滿足孩子的某一個小願望。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好習慣”。
當我們在獎勵孩子的時候,還要注意,最好不要直接獎勵“現金”,而應以滿足孩子的願望,或一家人一起吃飯、旅遊等為主,這樣既能融洽和孩子的關係,又能進一步開闊孩子的眼界,促進孩子的學習。
總之,讓孩子乖乖聽話,主動去完成作業,雖不是什麼大事,卻也需要父母及早打算,從一開始就抓起,父母的擔子愈往後可能就愈輕鬆,否則,“前松後緊”,最後頭疼的可能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