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吉峰的文藝視界
-
22 # 穆如淸風
“因勢生形”就是字在自然書寫過程中不同人在不同習慣的作用下產生的效果。在書寫時取什麼勢將產生什麼效果的字型,即:順其自然書寫時線條勾連稍作點染,似不經心,卻自成奇韻,這便形成了書法的韻。
一、先看行書的用筆技巧、結體和章法特點:一是源於楷書,但更有它自己的特色。楷書筆畫多用直線,行書筆畫則多用弧線。楷書在轉折處多稜角,行書在轉折處則多以轉代方,很少提按折翻,而是折意暗過,柔韌圓潤。楷書的點畫大多比較完整和獨立,行書的點畫則大多比較隨意自如,既可獨立,也可自由變化,不受拘束。二是大量吸納草書筆法,尤其是行草書,常常一筆環轉,連綿不斷,點畫流便,筆速勢急,體態流動。三是起筆大多露鋒入紙,中鋒、側鋒互用,中鋒取勁,側鋒取妍。四是點畫與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大多有筆勢往來和筆意引帶的特徵,並時常用牽絲作為聯絡的媒介,顯現出它那流暢活潑的個性來。五行書的點畫大多以形求法。行書雖運筆如飛,但不能浮滑草率,當在痛快淋漓中有沉著周到之精神。不能只圖痛快,點畫潦草而
二、再看行書的結體技巧,總起來說有以下特點:一是有開有合,疏密相宜。行書結體在“法”的框架下是自由的,在一行字中,哪個字大,哪個字小,都可作任意的安排。所謂的“開”,既可左右開啟,也可上下開啟。左右是橫向開啟,.上下是縱向開啟。所謂的“合”,既可左右合,也可上下合。左右是橫向合,上下是縱向合。開啟的結果是“疏”,合的結不“密”。一開一合,講的是巧妙搭配,既不能平板,又不能狂怪。二是,重心平穩,欹正相錯。由於行書是以動為主的書體,它的重心平穩必須在運動狀態中去求得。無論體勢有多麼的欹側,行筆有多麼的跌宕起伏,線條有多麼的縱橫交錯,行書的結體都要平險結合,不使傾倒。三是隨形變化,同字異構。行書結體貴在通變,凡遇相同的字與相同的字形,都要做到形隨勢變,無有重複。
三、看行書在謀篇佈局的處理.上,有著很大的自由度。從黑白關係上看,它的黑白關係一般都比較亂,點畫與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留白關係是亂中求勻,勻而不亂。二是在結體關係的處理上,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奇或正、或疏或密、或虛或實、或開或合、或收或放,都可因勢生形,巧作處理。三是在筆勢關係的處理.
常是字盡勢不盡、行盡勢不盡。行書的氣人要求是承上啟下,波瀾起伏,神滿氣足,機無窮。
-
23 # 天地人榜書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書法?書法包含三要素:一.用筆,二.識勢,三.裹束。一.用筆,包括執筆和永字八法(即八種筆勢)。二.識勢包括永字八勢和五種複合筆勢。三.裹束包括筆勢和用筆。書法裡面的因勢生形,即書法的第三個要素:裹束。什麼是裹束?簡言之,就是把一個字的各種筆勢裹束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即字形。
現代人寫字和古人寫思維不一樣。現代人寫字,是按筆畫、部首去寫,而古人是按筆勢去寫,所以,現代人書法叫寫字,古人寫字叫書法。要想讓寫字升級為書法,就必須按筆勢去寫。筆勢包括單一筆勢和複合筆勢,然後再瞭解識勢和取勢,這樣不斷摸索、總結,寫字水平會越來越高,離書法越來越近。
光有筆勢還不行,我們還得把筆勢裹束起來得到字像(人的內心世界)。這個字像和人的外形無關,字像是人內心的像,是第二個自我。我們看到草聖張旭現在的畫像,是人們根據他寫的字,反映其內心的像而畫出來的,而這個像和他本人外在的像是有差距的。
要想把筆勢裹束起來,得到一個好的字像,就要多臨碑帖,多看書展,多看書,多取法自然。
-
24 # 筆事
書法裡面的因勢生形,我的理解就是書法的章法。
一個人隨著練字時間的累積,對字與詞的理解就會在書寫者的心裡產生二次創造,一氣貫通,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個性,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氣勢,這種氣勢就會躍然紙上,並在作品中滲透出來,呈現出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氣韻美的優秀書法作品。特別是行書、行草書、草書更能體現出這些特點。
在一篇優秀的書法作品中,一定有一個字或某幾個字最能吸引觀賞者的矚目,那麼這幾個字就奠定了整幅作品的“勢”,也成就了該作品的格調,這就叫做“因勢生形”。那麼這種“勢”是如何產生的呢?它來源於作者的當時的創作靈感、創作激情和創作的狀態。如王羲之寫《蘭亭序》的時候,因酒興而生髮,其“勢”酣暢淋漓,令觀者也能雖未身臨其境,亦能感同身受。我想,如果不是王聖人當時的狀態使然,他恐怕再也寫不出《蘭亭序》這曠世名篇了吧?
-
25 # 黃澤銑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
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雲:
“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苟守一途,即為未得。”
古代書家認為勢,識勢,在習書過程中,有著極重要的作用。
關於勢,古人論述頗多,筆勢,筆墨走勢,點畫書寫之勢,結字成篇行雲流水之勢等等。
勢源於自然,是書寫規律的認識與表述,所以,懂得規律,認識勢,習書會得到一種理性的自覺,書藝的提升。
勢,可以從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單位,點畫說起。以橫畫論,它的書寫便有起,行,收,有輕重,節奏,頓挫,這樣書寫的橫畫,便有了一種動勢,力度,其它點畫亦然。
由筆畫組成的字,勢則更好理解。它是起筆,行筆,收筆,亦是筆畫間的呼應,續斷關係。例如這裡展示的飛龍二字,龍右邊的三點,第一奌出鋒向下,便是第二奌之起,第二點收筆出鋒,便是第三點之起。飛字亦然。
這一規律適宜所有點畫,所有的字。
所謂識勢,便是正確地把握這種點畫之間的關係,這正是古人強調臨帖要先讀帖的意思,讀什麼,其中極重要的是讀懂字勢。
識字勢,再臨寫,情況完全不同,這就是古人所謂心摹手追。
我以為這樣認識勢,簡單實用,這是關於勢的第一層面的理解。
-
26 # 蓋世神算
草書屏風
[唐代]韓偓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勢生形,應以所趨之勢自會生形為原義。在用筆基礎已成,筆畫縱意自如之後,則論勢生形,勢因形養,益彰神韻。這應當是貶低“狀如運算元館閣體”的根據,前人未盡言清晰而已。
首先你的用筆達到形不亂,才能有勢生形的境界;否則勢清而形濁,反為貽笑之下品。
關鍵仍在用筆功底,非臨摹緩描之流所能裝腔作勢以成書。
-
27 # 小勃影片
書法中的勢是具有拉動,展開的,所謂勢 為造 為升的。那麼形呢?形勢 形勢 具足了一定的勢 它的形就展現出來了。小生喜歡的幾個字【寶】【興】 這兩個字 最後的點只要稍微,不偏不依的 拉動就能展現這兩個字的勢了。 這是小生對書法裡面的因勢生形的簡單理解謝謝大家
-
28 # 青雲山泉
形象的比喻一個練武之人練到爐火純青時他的每招每式,身體資勢怎麼看都是給人帶來剛健的美!這個美就是書法中的勢美!這個要靠智悟去延伸。
-
29 # 世通27
人們對書法作品的評定標準,不外乎,法,理,勢,意。
簡單說說:勢,意思是指作品中的生命活力。有沒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勢,的體現,由筆畫之間的呼應,上一筆與下一筆之間的乎應。及筆畫線條力度活躍程度所決定的。無論任何字型都存在著這個問題。人們常說,如果把字寫活了,不論是字的個體還是整體作品就成形了。也就說明了造勢達到一定的標準了。這個標準對任何人,任何字型都是通用的。
初學者一定要掌握好習字的方法,如詩中所云:
全身精力到毫端,
定氣先將兩足安。
悟入鵝群行水勢,
方知五指力齊難。
隨然用筆多樣化,我最欣賞和認同二王的五指用筆。寫字用中峰,用偏峰是初學者的大忌。
-
30 # 硬筆閒談
因勢生形,我對這個詞的理解如王羲之的意在筆先。是勢產生了形,不是形左右了勢,勢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舉個淺顯的例子,勢可以理解為慣性,形是透過慣性產生出來的。比如屋漏痕,是雨水和磚泥在重力勢能和速度的作用下,恣意流動,他會受已有坑坑窪窪的影響,但終究一瀉千里的感覺,營造各種形狀不受拘束。
相反,以形造勢,是以形為主,設計和構思勢的產生。
兩者沒有優劣,在最高水平上幾乎不分高低,但初級階段一般都是以形造勢,臨摹。初級階段就因勢生形,容易練出一手六親不認的江湖體
-
31 # 陳東平面內畫藝術
書法因勢生形,說到了點子上,形因勢生,所以在臨帖上,字勢臨而不得,勢是書寫者書寫狀態的即時反映,因勢成形,臨帖者臨形無勢,終與帖寫不同。
回覆列表
你好,這個問題問得好。因勢生形,形因勢生。無勢不成形,無形不因勢。所以說“形”和“勢”是書法的核心問題,我願與大家一起來說說,對探討和學習好處多多。
因勢生形,明朝魏學洢《核舟記》中有"罔不因勢象形"。一“生”字,一“象”字,字雖異而意相近。一字之差,文意相通。可為互文兼用。也為“因勢生形”找到了源本,理解起來也就方便多了。
一、勢。✍
1、勢是用筆;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筆一旦落下,便有了走勢,有了走勢,過程就是線條,線條組合成字,也就有了“形”。這是對“因勢成形”的初淺而又簡單的理解。稍微展開一下,就是用筆是有方法和規矩的,有規矩才有“方圓”。這個“方圓”就是“形”。
2、勢是“形”,是事物本來的形狀。魏學洢《核舟記》中說:“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說的是那個技藝精湛的王叔遠,能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這就是王叔遠的高明處。字是書法的內容,書法是文字的載體。字有它本來的形體。書法要順其形體才自然,不然的話,也就不成其形了。因勢生形,不能違背了文字的本體。✍
3、是“自然界或物體的形貌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書法源是自然美,書法的目的也是表達、表現自然美。✍書法是源於自然而又復歸於自然。來有源去有蹤,所以書法藝術,☀️有著廣闊而又燦爛的前景!這個“勢”,也就是“自然”,是因自然而生形。正如蔡邕所說:“……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 ,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勢有了,形也就有了。這個形,是有源有本的。合於自然合於道,與勢是一個整體。有源有本,有生命。這就是“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