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過盡飛鴻矣
-
22 # 予舍1908
外戚專權是漢朝政治權力架構執行的必然結果。自漢高祖劉邦設立皇帝、外戚、勳貴(後期宦官)集團三足鼎立的權力架構起,至魏晉時期,外戚在穩固皇權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漢時期的外戚專權的特點有二:①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②歷久彌堅,長盛不衰。我們分析其中原因,需要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政治特色上去看待這一“合理存在”。
一、穩固皇權的必然選擇西漢建立之初,君權尚不穩定。
1、從中央政府看。先秦的貴族政治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的紛爭,早已不再佔據主流。秦朝的以法家為尊的制度也被摒棄。老貴族凋零,新豪強尚未崛起。隨劉邦打天下的勳貴集團充斥朝堂,呈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班列朝儀,眾臣俯首,百僚肅然。
2、從地方政府看。漢初異姓王的封地總面積超過了漢郡,擁有武裝,行政自主,名為漢臣,實為漢廷不能控制的獨立王國。自公元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劉邦先後解決了臧荼、韓信、張敖、陳豨、彭越、英布、韓信。
漢高祖劉邦為穩固皇權,以及漢初獨特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形勢下,設計了以外戚集團(呂后為代表)與勳貴集團(陳平、周勃為代表)互相制衡,皇帝為裁判和調停人的角色,最終達到權力架構的穩定。
例如,劉邦起兵,藉助了豐沛的呂氏家族勢力,取得天下。並在其後透過呂后誅滅了以韓信為代表的異姓王,鞏固了權力。在自己死後,呂后專權。陳平、周勃代表勳貴集團又誅滅了外戚勢力。
自此,之後的漢帝發現了外戚既可以扶危濟難,又可以穩固統治,還可以在用不到時將其抹去,實在是好處無窮。
例如,漢武帝時期的丞相田蚡,大將軍衛青、霍去病等,都在內政、軍事上建立赫赫功勳。
又比如,皇帝英年早逝,新皇帝年幼,無法支撐大局,外戚輔政也是漢代的重要特色。例如霍光與漢昭帝。
二、君權與相權之爭的潤滑劑自秦始皇設立三公制度以來,直至明清,丞相作為百官之首,“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牽扯到權力的分配,君權與相權的爭鬥此消彼長,就沒有停止過。
漢朝初年,丞相由功勳擔任,權勢滔天。例如著名的成語“蕭規曹隨”。
“惠帝怪相國不治事。窋既洗沐歸,間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日:“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日:“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從漢惠帝與丞相曹參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曹參的權勢之大,對於漢惠帝的話置若罔聞,並且還教訓漢惠帝不如其父劉邦,讓漢惠帝無為而治(言下之意,曹參就是不準惠帝染指其丞相之權)!何其囂張跋扈!
自漢武帝后,設立內廷,分丞相權。外戚是皇帝最為近密的親戚,不斷重用外戚,就是借重外戚許多值得信賴的特點。以大司馬為首的中朝勢力,遠遠超過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勢力。
西漢末年,皇帝多優柔寡斷,不諳政事,大司馬大將軍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作為聯合共同執政的首腦。東漢和帝以後,以外戚充任的大將軍。西漢末到東漢不斷削奪相權為外戚專權開闢了越來越廣闊的途徑。從權力分割上看,外戚掌任大將軍,就是變相的丞相制度。
三、官員上升通道的必要補充先秦時,以士卿大夫為代表的貴族世襲制度被摧毀,而秦代的法家制度也被否定。此時的官員拔擢沒有一套可供參考和執行的制度。士族門閥要等到魏晉時期,而科舉制度更是在幾百年後的隋唐。在秦漢之際,還有軍功爵制這一社會入仕和提拔的上升通道。但在楚漢戰爭之後,漢朝政局穩定後,巨大的利益和蛋糕該怎麼分配?如何能夠保證維持統治的官吏系統,能夠源源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這是擺在兩漢當權者面前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因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漢家天子也只能走親親之道,必須依靠外戚,而且大大地依靠外戚。從外戚中補充選拔官員,特別是高階官員。兩漢期間,即便是出了王莽篡權這一特殊事件,但在東漢成立後,依然依靠外戚力量。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兩漢期間對於外戚的使用,一方面,皇帝能儘快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另一方面,外戚輔政後形成附會皇家利益的強大勢力。於是,外戚集團常常支撐皇帝,並抵禦其它利益集團,從而維護漢朝皇帝的統治穩定。
四、廣泛的政治基礎自西漢末年開始,世家豪族開始萌生。同時以王氏為主要代表的外戚專權的愈演愈烈。可見外戚擅政根置於豪族勢力的土壤。
“皇帝年幼即位,只是造成宦官外戚鬥爭局面出現的表面原因,真實的原因比這深刻得多。唐和明清都有宦官專權,但卻沒有外戚擅政,只有西漢後期和東漢,外戚才成為政治上的大勢力。”特別是東漢的建立,正是地方豪強鼎力支援的結果。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劉秀組織的“度田”,丈量土地以增加稅收,卻被豪強勢力阻止,最後不了了之。自此之後東漢的皇帝們都聽任豪族勢力的滋長。另外,東漢外戚也多出於世家豪族,外戚專權是豪族擅政的特殊形式,是代表豪強勢力的。
另外,還要明確兩點:
①外戚是漢朝皇族的外戚。外戚與皇族是有一個利益共同體。
②當外戚勢力超出皇帝的忍耐限度時,外戚集團代表的是整個世族集團的利益,皇帝便需要透過宦官來打壓外戚集團。同時,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以士大夫為代表的豪族會那麼憎惡宦官集團。(可參考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期的政局。黨錮、十常侍等)
五、經濟因素的影響作為帝國的最高仲裁者,皇帝需要各種利益集團互相傾軋,以達到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因此,當某一集團的勢力增長到一定的限度,同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離心力時,皇帝需要從經濟上進行調整和限制。在古代,這個經濟因素就是土地。
自西漢後期開始,歷代的皇帝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力,開始在統治階級內部開始調整各個利益集團所佔的土地比例。而此時,作為皇權的重要依仗,外戚被大量的賜予土地,放任土地兼併。與此相對應的,外戚也需要大量的佔有田宅,以此為經濟基礎,確保自身能夠專權。
同時,外戚靠兼併土地獲得強有力的經濟地位,也能夠使自身在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分配中的排名靠前。經濟的強大實力,優越的政治特權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成為兩漢時期一種特殊的存在。
六、宗法宗親制度的影響宗法制度自西周開始,在秦朝廢棄。但在漢朝又被重新啟用,並且更加推崇。
“漢家舊典、崇貴母氏”我們必須要明白,皇帝所做的一切,其出發點都是維護自己的政權,加強統治。假權於太后(太后臨朝稱制),是西漢後期及東漢時期利用宗法關係的合理性,加強統治的需要。假權太后實質上就是假權外戚,母氏和舅氏緊密地系在一條宗法紐帶上。兩漢時,由皇帝個人因素造成的社會危難極多。所以說以外戚專權從某種程度上保證帝王的安全、防止大臣犯上作亂,保持政權穩定。
另外,兩漢時期,中央集權政治屬於初始階段,君主專制也不完備,不像後來的唐宋、明清時那麼的成熟。那麼,利用宗法制這個紐帶,透過大力宣揚孝道,公主嫁與外戚之家,外戚將女兒許配給皇帝,最終編織出一道縱橫交錯的網路,已達到連根固本的目的。
小結“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在唐宋明清朝代,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官僚政治制度和體系均已完善。我們不能以後世的眼光,去看待甚至批判兩漢時期外戚專權的弊端和缺點。這種論調是因為不能發展地看問題。畢竟,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外戚專權這一政治現象,在當時是合乎情理,合乎禮法,合乎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的。
-
23 # 待曉兒
“外戚專權”的現象不僅僅在漢代嚴重,其實在古代社會里一直是常見的現象,即使科舉出現之後稍有緩解,但依然無法根除。
其背後所涉及的根由可以從宗法和國事兩個層面上得到解釋,實際上就是“君權”與其他權力的鬥爭體現。
從宗法層面上,外戚親於宗室思考一個問題,在皇族中,皇帝是與同姓的宗室子弟之間關係親密,還是與自身外戚的關係親密?
乍一聽,同姓的宗室子弟,那不就是自家人嗎?要麼是自己的叔伯一輩,要麼是自己兄弟或者子侄,這樣的關係還不親密嗎?
這是一個誤區。
如果瞭解過中國家譜的修撰就能知道,宗法制下的親疏除了直系之外是很淡薄的,尤其是幾代人之後。
家譜修撰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各家只會收錄到自己平輩的兄弟那一級,再之下的子侄輩就不再計入自己家譜當中。
比如一家人兄弟三個,老大的家譜裡是有老二老三的,也有他們的配偶,但是老二老三的孩子,也就是老大的侄子、侄女一輩並不會在老大家的家譜中出現。
同理,老二、老三的家譜也是如此,不會收錄其他兄弟的子女。
那麼就應該知道,對於皇室來說,從宗法的角度來看,其母系勢力和自己皇后家族的勢力,在血緣關係上是要親於同宗子弟的。
這種情況隨著年代的推移會越來越明顯,我們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漢獻帝劉協,與曹操和劉備誰的親屬關係更近一點?
劉備和漢獻帝,他們共同的祖先要追溯到漢景帝去,中間隔了幾百年,近二十代人,那麼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有多大?
漢獻帝和劉備就相當於今天兩個人同姓,說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一樣。
而曹操和漢獻帝是什麼關係?曹操的女兒後來成了漢獻帝的皇后,這是實打實的外戚。
也就是說,別看漢獻帝叫劉備一聲皇叔,但其實論親疏關係,曹操都比劉備更近一點。
國事層面上,外戚更能讓皇室安心說過了家事,再來講講國事
一般情況下,“外戚專權”或者說“外戚干政”是有一個條件的,那就是君主年輕,甚至是幼小。
但是,這不是外戚專權的原因,只是一個客觀條件而已,真正的原因在於皇權對哪些人更為信任。
在“家天下”的格局裡,外戚即使有了權力,那也很少能登上皇位。也就是說,他能到達的頂峰就在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更別說漢朝有規定,異姓是不能稱王的。
連王爵都沒有,更遑論篡權呢?
看看王莽就知道了,這是在漢代因為外戚干政而出現的篡權事件,十幾年的事件就宣告滅亡,然後天下重新回到了劉姓手中。
一個例證不夠,那麼武則天自己登臨皇位,最終也沒敢改朝換代,還是將天下歸還了李唐王室。
這都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例證,現代人知道外戚能走到哪一步,古代人更知道他們的終點。
而最主要的是,外戚只有依附於皇權才能得到其自身的地位。
也就是說,外戚這些家族的顯赫是與和其有關的皇帝有直接關係的,雙方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試想,連皇帝都換了的話,那外戚又從何說起?
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天然的鐵桿聯盟,外戚一定會不遺餘力地支援現有皇帝,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也就是說,宗室可能覬覦皇位,奸臣可能改朝換代,但外戚一定不會對皇權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反而會堅定地支援皇帝。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會信任哪些人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將權力下放給異姓臣子,那麼不能保證其是否有造反的野心;如果將權力下放給同宗子弟,那也不能保證他有沒有對皇位的覬覦。
但是,如果是外戚掌權,那麼最差的結果也只是外戚坐大,自身的皇位是沒有威脅的。
而這樣的情況到這一任皇帝的壽命終結,那麼下一代皇帝也依舊可以保證是同姓子弟,出現改朝換代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同樣的,新任皇帝登基,外戚的格局就會被重寫,之前的外戚因為權力的過大會與新皇權出現爭端,必然會受到打壓,否則就有造反的嫌疑,自然被整個國家所不容。
那麼,要麼之前的外戚逐漸淪為普通家族,要麼就會迅速崩潰,這也是被歷史無數次證實的事情。
所以說,外戚之所以能專權干政,那是因為皇帝對它的信任程度要遠高於其他勢力,它只是“君權”與其他各類勢力之間的角力過程中,君權找到的鐵桿盟友。
-
24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外戚干政最嚴重的朝代了。整個漢朝統治週期內,外戚干政幾乎伴隨著西漢和東漢的國運。《漢書·外戚傳贊》記載,“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可見漢朝外戚干政現象有多麼嚴重。漢朝之所以會分為西漢和東漢這兩個政權,也完全是由外戚干政所導致的。甚至東漢王朝的覆滅,外戚干政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眾所周知,西漢自漢武帝之後,歷任皇帝基本上都有外戚輔佐朝政。但漢朝外戚干政的先河,卻是由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一手創造的。呂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外戚干政的先行者。呂后之後,漢朝經歷了短暫的皇權至上時期。直到漢武帝之後,漢朝算是徹底陷入了外戚干政的怪象之中不可自拔了。漢朝為何會屢屢出現外戚干政的怪象呢?除了外戚掌權這個原因之外,“主幼臣壯”也是非常致命的。從這一點來看,漢武帝確實給後代子孫埋下了禍根。因為漢武帝的原因,導致太子劉據身亡。漢武帝只能立了幼小的劉弗陵託付給霍光等人。雖然漢武帝為了防止重現呂后舊事殺掉了鉤弋夫人,但霍光這個外戚卻迷惑了漢武帝的雙眼。而霍光也成了漢朝歷史上第一任權傾一時的權臣。
為何漢朝出現如此多的外戚干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漢朝統治者自身出現了問題。就拿呂后來說,劉邦在冷落了呂后之後,呂后為了自身的地位不因為年老色衰而受到影響。所以在呂后被項羽釋放回歸到漢陣營後,呂后就開始積極主動的參與政事,並且開始對權利展露出了渴望的態度。本身如果劉邦如果去制止呂后插手政事的話,也不會有後來呂后干政的事情發生。但劉邦一方面可能出於愧疚彌補呂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呂后的政治手段讓劉邦所佩服。總之劉邦雖然不滿呂后插手政事,但卻一直任由呂后插手政事而不管。這就導致呂后開了外戚干政的先河,呂氏家族也著實把持了大漢江山一段時間。
呂后之後,漢武帝也是把外戚霍光命為輔政大臣,結果導致霍光在漢朝權勢滔天,甚至可以廢立帝王。其家族成員更是在霍光死後想要造反奪權。漢武帝霍光之後,漢朝歷代的輔政大臣多為外戚,這就明顯是制度上的失誤,但漢朝當權者沒有吸取經驗教訓。他們或許認為親戚更貼心吧。結果就導致漢朝外戚干政不絕。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六十餘年母儀天下,輔佐了四個皇帝。外戚王莽就是憑藉了姑姑王政君的權勢開始拉攏人心,收買眾臣。後來甚至篡權奪漢建立新朝。
劉秀重奪天下再次為漢朝統治延續生命之後,東漢漢和帝以後,又不斷出現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政權的局面。其根本原因還是漢朝統治者沒有意識到外戚的弊端。就好像明朝大力限制外戚的權利,所以不會發生外戚干政現象一般。漢朝當權者一直都沒有重視到外戚這個特殊群體。他們本以為外戚和自己是一條心。但事實上漢朝就是毀在了外戚手中。漢朝當權者對於外戚權利的缺乏監管,這才是導致漢朝外戚干政不絕的根本原因。
-
25 # 投筆鴻毛
漢朝的政治模式是初創,並沒有成熟的權力制度模式,外戚專權是當時政權模式的必然結果。
漢朝遇到的權力分佈問題,遠不是外戚專權這麼簡單,還有後宮干政,宦官干政,宗室諸侯叛亂,士族大臣爭權等等,都是迴圈出現的,直到漢末三國,這些問題也沒有徹底解決。
對於後世來說這很反常,但對於當時來說卻不奇怪。
把漢朝同後世的朝代,如魏晉唐宋等相比,本來就不太合適。如果說秦朝是國家制度上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那麼漢朝就是政治文化上形成了大一統的王朝,這也是首創的,是沒有經驗可以借鑑的。
漢朝初創在劉邦立漢時代,大傢伙同心協力推翻了暴秦,但實際問題卻並沒有解決,天下局勢的整體態勢,是處於比較“懵”的狀態。為什麼呢?
暴秦是被推翻了,重新統一國家,但國家怎麼治理呢?
秦國的老路是不能走了,周朝的分封制也不符合大一統朝代的現狀,新建立的國家到底怎麼治理,誰也拿不出個準確的注意,換成誰都會頭皮發麻的吧。
所以,秉承著“不做事就不容易出錯的”原則,劉邦走的是“無為而治”的路子,其實就是儘量不幹事,不給別人找麻煩,百姓自己就能活的很好。
百姓確實活的不錯,一直到文景之治,百姓生活都“蓬勃發展”。
但權力方面就不好搞了,一大堆前人沒有出現過的政治問題,接二連三的爆發出來,所以形成了漢朝權力集團的混亂。
權力發展劉家人當了皇帝,卻不能一個人治理天下,總要找人幫忙的。不熟悉的肯定不行,非要自己信任的人不可,能信任的就是親人、姻親及太監們了,這是距離皇帝最親近的一批人,這個發展順序也是有個過程的。
早期的時候,估計沒想那麼多,親人是最該信任的人,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呂雉掌權了,小孩子聽媽媽的話這也是正常,開始的時候沒有很多人反對,但事情越走越不對。
隨著權力越大,野心也越大,不管是為了自保還是真的奪權,呂雉明顯是越界了,對外戚呂氏大肆提拔,還違背“劉氏才能封王”的約定,大封諸呂,這就引出呂氏干政,外戚專權的問題。
可以說,當時大部分情況是,先有後宮干政,再有外戚專權。
從呂雉專權,提拔呂氏一族,可以看出幾點外戚專權的必然性。
一,主少母壯。
劉邦去世後,呂雉的威勢不是其子能夠比的,年少的兒子不足以威壓眾臣,漢惠帝劉盈,漢少帝劉恭都是十幾歲或者幾歲的年齡就成了皇帝。
直到東漢末年,很多皇帝都是幼年繼位,如漢順帝劉保11歲上位,漢衝帝3歲當皇帝,質帝8歲當皇帝,桓帝15歲當皇帝,漢靈帝11歲當皇帝,以及知名的漢末傀儡皇帝劉辨劉協,一個15歲,一個8歲。
這種主少母壯的情況(甚至主少無母如劉協),當朝太后及成長後的皇帝勢必要用外戚來穩定權力,不然很容易出現朝局混亂,皇權旁落的狀況。因此,東漢時期的外戚也是成批的出現,如鄧騭、閻顯、梁冀、竇武、何進等,可謂層出不窮。
二,制衡權臣。
呂雉當政的時候,還面對著許多劉邦時代的功臣,這些功臣位高權重,對於皇權來說也是不穩定因素,呂雉任用外戚,是為數不多的制衡手段。
漢初時期也確實有許多大臣造反,如:韓王信與匈奴謀反,貫高謀殺高祖,陳豨反,彭越反,黥布反,劉邦的同窗發小盧綰反等等。
鑑於這種情況,掌權者對於權臣的防範之心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不同政治勢力,把握其中之間的平衡點,是保衛皇權的必要手段。在後宮干政的背景下,任用外戚來保障權力,也就再正常不過了。整個兩漢期間,很少見到有非外戚出身的權臣,這也是皇權對於大臣以及後來計程車族集團有意的壓制。
三,穩定君權。
外戚掌權經常出現專權的情況,但漢朝的皇帝還樂此不疲的任用外戚,經常是剷除上一個外戚,下邊再任用一個外戚。這就說明一個原因,皇帝本身也需要外戚來穩定自己的皇權。
比如漢桓帝劉志,壓著他的外戚是梁冀,俗稱“跋扈將軍”,劉志當傀儡十餘年,才冒險除掉了這個外戚權臣,但緊接著就提拔了竇武這個外戚黨魁,這才保證了自己權利的穩固。
漢靈帝也是一樣,當傀儡十餘年,剷除了竇武及宦官王甫後,也是馬上提拔了何進等外戚勢力,來穩定自己的皇權。
所以外戚本身就是穩固皇權的核心力量之一,二者是相互依託的。
外戚掌權還有個特點,就是都擔任大將軍這個官職,或者說大將軍這個官職就是外戚一派的“囊中之物”,如竇嬰、衛青、霍光,及東漢的竇憲、鄧騭、梁冀、竇武、何進,清一色的外戚大將軍,這個軍事最高權力,皇帝只能交給自己提拔親戚,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宦官加入權力集團對於皇帝來說,自己提拔的外戚一般都沒有問題,一般是皇后的家人,當朝皇帝用著很順手。
對於下一人皇帝就未必了,因為經常出現新皇帝與上一任外戚黨無血緣關係的情況,即皇后無子,或者乾脆皇帝無子。東漢多數外戚專權都是這種情況,所以新皇多被老外戚壓,這一點直到漢末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被壓制的皇帝想要掌權,就要尋找新的勢力來制衡外戚,這就引出了宦官集團。
首次大規模宦官掌權的就是漢順帝時期,有十九個宦官聯手鏟除了外戚閻顯一派,扶持漢順帝上位。事後,這十九位宦官全部被封為侯爵,後來又有了五侯,十常侍等宦官集團,他們都為新皇帝上位,或多或少的立過功勞。
綜述東漢的外戚專權並不是獨立出現的,伴隨的是後宮干政,宦官干政等群體性出現,是整個政權制度的不成熟。
這也情有可原的,畢竟是第一次的皇權集中使用,又不能用秦始皇那一套制度,等於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重新來過,出現制度的弊端也是正常的。
難得的是,在困難中摸索的大漢朝廷,還能保持強大的戰力,實現國家的強大,威震四方,這才是真的不容易。
回覆列表
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王朝,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深入人心的大一統王朝,漢朝經常出現外戚專權的原因當然在於:沒有經驗,制度不完善
秦朝大一統只有短短十幾年,且六國貴族尚在,百姓並沒有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的秦朝人
漢朝才是真正的中央集權大一統王朝,朝廷權威深入人心,即使是東漢末期,很多人也認為做一個小小的京官也比下放到地方上做封疆大吏要好 這樣說明中央朝廷的威望多麼深入人心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深入人心的大一統王朝,漢朝沒有經驗可以借鑑,難免會犯錯,地方豪族並起,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也就難以避免了
等到以後的王朝,有了前朝經驗,就可以汲取長處,摒棄缺陷,慢慢發展,歷史就是這樣的,不斷的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慢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