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透過之所

    說這話的人略有粗俗,也是外行,比如一代宗師李斯就不會楷書,能說他什麼呢?

    一個人寫什麼體是他的自由,只要寫好就行,不用給人家上楷書的絆馬索。

    範笑歌先生曾在點評唐寅行書時說:不欲楷而自楷,何以以楷論之。

    包括看範笑歌的行書,從中能看出楷法在胸。

  • 2 # 47293839

    藝無止境。不管學什麼,只要是體會到其中的奧妙(精髓)就一通百通。對書法家來說,一般是以什麼見長而己,楷書未必不會寫,或多或少寫一些,既然是書法家,起碼對漢字的結構已經瞭如指掌,就是不喜歡寫而己,可以從臨帖中看出,也可以曬曬臨帖不就清楚了嗎?。

  • 3 # 青化越皇

    古今往來,書寫者皆以紮實基本功為基礎,稱之為書法家必須樣樣精通,所以書法領域必須進行一次嚴格的整頓,把那些害群之馬清除出這個隊伍,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 4 # 王乃棟說書畫

    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些不瞭解書法,不瞭解書史,不瞭解楷書的書氓。

    1、從書法發展的程序來說,楷書不是書法的源頭,是經過甲骨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的發展以後才形成的,在書體產生的排座次上只是老五,也可以說是老末。古代名書家李斯、蔡邕、崔瑗、梁鵠等人都不會寫楷書,漢末有個不會楷書專寫草書的張芝還當上了草聖,這個從不寫楷書的書法家二千多年來無人敢說他不會楷書的草書是鬼畫符。

    2、從書法發展的筆法來說,不是寫了楷書就是有了書法基礎,更不是寫出了楷書就是好書法。因為楷書只是一種字型,寫毛筆字要分清是書寫還是書法,如果不按筆法來寫楷書,寫得再好也只是書寫,成不了書法,而且是寫得越規範整齊越成不了書法,只不過是整齊的鬼畫符而已,王羲之早就說過了整齊的字“便不是書”。凡是常說這句話貌似重視楷書、重視楷書基本功的人只能說明他還不瞭解真正的書法,不懂筆法,楷書之門都摸不著,還自以為寫出了楷書之形就是楷書了。楷書有那麼容易寫嗎?下面發幾個筆法精彩的楷書,是徐松芒先生書,讓大家看看什麼是真正符合筆法的楷書:

  • 5 # 楊炳升66

    [祈禱][祈禱][祈禱]

    本人所有的楷書帖包括好多的墓誌銘都臨過,可能是個人的性格和偏好的原因,喜歡看,就是不喜歡寫楷書。

    我不喜歡抬閒槓,因此,對此題不發表觀點。

  • 6 # 愛芳書法

    不能這麼武斷,字型有:篆隸楷行草,能精通一門已經不易,不是書法家就要全才,而且,真正的書法,功夫在書法外。楷書作為書法的基本功,是每個書法家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但並非一定要把這項技能作為終身的研究物件,如果書法家把行書、草書、隸書等作為書法的研究物件,久而久之荒廢了楷書(三天不練手生),也是無可厚非的。這就好比一個數學系的教授,他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他在這個領域可能獨領風騷,但要他去解小學的算術題,就不一定是高手了。同理,一流的草書書法家,他的楷書不一定、也不必是一流的,所以,為了揚長避短,他不寫楷書,是不可以被預設為騙子的。行草更能融入作者本人的情緒,狀態,喜好,習慣,甚至思想。如同武術中講的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書法也一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表現形態。其源頭是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會被覺得是高階形態。

  • 7 # 柴石閣主1

    這種認識是那個只會楷字不會其他書體的炒作大師,故意神話楷書進而神話自己的炒作。沒有哪一個書法家只會一種書體,筆法通則諸體通。不懂書法的盲目跟風,也認為楷書難寫,其實恰恰相反。為什麼學習書法的都從楷書開始?因為楷書是所有書體中筆法最簡單的。任何藝術學習都是由易到難,書法也不例外。書法大家不停留在楷書上不是因為不會楷書,而是因為書法博大精深,學無止境,必須前行。

  • 8 # 唐達天

    書法界有句話說,不會楷書的書法家都是耍流氓。我個人卻覺得並非如此。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一點我絲毫不懷疑,就像武術中的童力功一樣,非常重要。但,書法畢竟不是單純的書寫,還要講究章法佈局。清末民初中的民間書法家,叫王維賢,善歐楷,雖無一官半職,曾經卻被譽為“天津府歐楷第一高手”。他的歐楷書法,形神兼備,已然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他終究沒有更多的創造性而鮮為人知。而毛澤東的書法,要以楷書做標準,他要不及許多人,但要論草書,可稱大家,他的字,筆走龍蛇,出神入化,大氣磅礴,無拘無束。我列舉了這兩位書法家,詣在說明,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不會楷書的人也能成為優秀的書法家,楷書好的人未必是優秀的書法家。

  • 9 # 良品文化

    這句話太片面了,楷書只是正書的一種書體,練習基本功也不是完全依靠楷書。

    不會楷書就是耍流氓,這是過分看重楷書的重要性,把楷書當做正書的唯一。

    漢以前的書法家甚至都不知道楷書長什麼樣?難道他們都是流氓?漢字演變規律看,首先是篆字(甲骨文演化)然後是隸書,草書,然後才是楷書。練習基本功肯楷書定不是唯一選項。

    有些書法家楷書確實不好,但是他們篆字或者隸書寫的比較好。我們目前書協主席蘇主席,他就篆書大家,楷書不強。這並不妨礙其書法水平高。

    目前書法家常寫的字型有五體,篆、隸、楷、行、草。

    五體兼備者少之又少,能在兩種以上字型上有很大成就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不能過會要求書法家一定要精通某一體,只要是在某一書體上有所成就,有過人之處,就可以作為書法家。

  • 10 # 穆如淸風

    書法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承,古代文人都會寫一手漂亮的楷書,但是在當今畫展或者常見作品中,為什麼寫楷書越來越少了呢?

    楷書是最工整嚴格的書體,古法嚴謹,皆以小楷精妙!科考作八股文要寫小楷,不會小楷上不了考場。同樣小楷在古代日常是較為實用的書寫字型,古人練習書法,攻破小楷是必修課。那麼當代書法家為什麼不願意寫楷書呢?

    第一種原因,楷書不是主攻方向,通常我們基本看不到他們的楷書作品,因為進入人們視野的總是他最擅長的書體。也許開始是以楷書入門,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開始在行書或者草書上發展,然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所以不願意去寫楷書。

    第二就是楷書不容易創新,楷書大致可以分三個系列,魏晉小楷系列,唐楷系列和魏碑系列。魏晉小楷是楷書的初創時期,然而卻十分耐人尋味,自鐘王以來,明清直至現當代書法家寫此者,尚不乏其人。然而楷書要想寫的標新立異實在太難,所以書法家們只有創立新的風格,尋求突破。

    第三就是寫楷書,出力不討好,歷朝歷代,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然而在楷書一途能成大氣者並不多。 在書法上,楷書法度森嚴,寫楷書最難突破前人窠臼,因為越是寫楷書越容易被發現毛病,不論是歐體還是柳體,不是說糊弄糊弄就能過去的,因為楷書大家都會懂一點,稍微有一點敗筆就會被發現。

    第四種原因就是寫不好楷書,有一些江湖體,或者沒練過楷書就另闢蹊徑的書法愛好者,楷書是一種硬傷,所以在一些場合中就避重就輕,寫起自己擅長的書法。楷書功夫不到位,字形結構差很多,這也是很多書法愛好者想速成,不願意去練習楷書。

    現在的書法實用性不如古代,印刷替代了抄寫,成了脫離實用的書法,成為了單一的藝術,看了文徵明的楷書,可見古人對於楷書的重視,文徵明的楷書也有自己的風格,他八十多歲的時候還在寫小楷,不得不讓人佩服。

    儘管當代人學書幾乎都從楷書開始,但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不喜好楷書的便放棄了專攻楷書,有的專攻行草,有的專攻篆隸,因此擅長楷書的書法家相對較少。

  • 11 # 彭曦書畫室

    別以為自己會寫楷書就了不起!整天到處顯擺。

    自古文人"真草隸篆行"諸體皆善,正如蘇東坡雲: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書是基礎,很多人從小必修,而行草書則更能彰顯並抒發作者的情感,正象孫過庭說的"達其性情,行其哀樂"。。。

    蘇東坡又講:真書難於飄揚。也就是說,寫死寫僵容易,而難在靜中有動。。。

    (下圖為本人的楷.行.草)

  • 12 # 阿愚

    在實際工作中楷書沒有多大作用,像寫個大標語,寫個佈告、通知等,不可能那一筆一畫頓挫回鋒慢慢寫!一般都是行書,大標語用刷子寫黑體,行書寫好看就行!現時電腦了,用不上毛筆字了,寫寫玩玩而己,切莫費心當真!

  • 13 # 我為大王來巡山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漢字是語言交流的工具,寫字一要追求好看,二要追求流利。書寫楷書,一筆一畫速度很慢,而且追求盡善盡美,有的地方不是書寫,而是描畫。這與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能是相悖的。其實練不練楷書只是個人的愛好不同。別人是為交流而寫字,不是單純的讓別人欣賞去把漢字描畫的字形有多麼豐滿圓潤。我比較欣賞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的行楷,似楷書而如行雲流水,提頓在流利的書寫過程中完成,而不是為了追求豐滿圓潤而刻意地誇張地去運筆做藏、露、提、頓的功夫,那是書寫的高境界!寫出的字只反應寫字人要達到的目的,不能反應寫字人的人品。不寫楷書而用毛筆寫其他字型的書法家算耍流氓,那根本不會寫毛筆字的人是不是還不如流氓?這種論調本身就是流氓理論!

    從書法教學的角度看,小學生學寫字,確實是應該把字寫得橫平豎直,一筆一畫,以便為小學生學習和書寫漢字奠定基礎。但是從當代漢字書寫工具來看,有鉛筆、圓珠筆、鋼筆、毛筆還有蠟筆。那毛筆不過只是書寫工具中的一種,不是全部。從學生用紙的角度來看,寫毛筆字,需要的紙張比較大,寫得出來字比較少,真用起毛筆來,恐怕有的家庭連紙都買不起。因此,毛筆字並不適合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的書寫工具。而在電腦普及的條件下,無紙化辦公成為主流的文化交流工具,留給毛筆字的用武之地就更少了。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毛筆字,只能作為一種文化傳承的文化遺產被繼承。隨著毛筆字退出主流的文化交流平臺,那麼由毛筆寫出來的各種字型,其存在的價值也僅剩作為藝術品來展覽了。況且毛筆也有提鬥、大楷、中楷和小楷之分,用什麼筆,寫什麼字,還要受紙張限制,這紙張是需要花錢購買的。所以,一般人寫字,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在有限的消費條件下,要充分體現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喜好。而且,你是喜歡楷書,還是喜歡其他書體,到底哪種字型好壞,法律不會有專門的規定,國家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是好是壞,都是個人的好惡,或者是由圈內的一幫人士來評定,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評審人的主觀喜好和感覺決定的,而沒有法定的尺度標準。擅長寫楷書的貶低非楷書的字型,擅長其他字型的可能還貶低寫楷書的。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不過寫楷書是基礎,基礎打得牢,其他字型更容易寫好,僅此而已。對剛學習寫字的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對成人或者上了年紀的人而言,寫字屬於一種消遣方式,隨著個人的喜好而擅於寫出自己喜歡的字型,不喜歡的字型就很少去寫,這和品質有什麼關係?

    正如練武術的人練蹲襠扎馬功夫屬於基本功夫一樣,如果一輩子光練蹲襠扎馬功而其他的功法一點不學習,那就是一個蹲痴!練習書法也一樣,如果光有楷書的功夫而其他字型不能流利地寫出來,手腕除了枕腕不會拿彎,離了支點寫不出字來,或者寫不好看,你不過就是一個楷痴而已!

  • 14 # 蘇老劉666

    我只會江湖行草寫寫玩玩!

    我不會寫楷書,也寫不好!

    不會寫楷書的所謂的書法家,我還真看不上!

    當然,我看上看不上,與你、我、他沒有毛關係!

    看到樓上老師說的有道理,不會楷書的不一定是流氓,一定不是書法家[呲牙]

  • 15 # 白眉王

    這句話本人不贊同。能說這句話的書法家,不是真正的書法家,本身就是耍流氓。本人認同一些書法家的說法,篆隸楷行草,都是書法的一種,不能以會不會楷書作為衡量書法家的標準。反問一句:是否擅長楷書以外書體的書法家,也以“不會篆隸行草的書法家就是耍流氓”呢?或者說“不會甲骨文的書法家就是耍流氓”呢?本人說的對不對,請大家談談…

  • 16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不會楷書的書法家始終算耍流氓"這句話太過武斷,太過偏激,說明他對中國書法史的演變和發展知之甚少。

    最早的中國書法是石鼓文,後漫漫演變為篆書、隸書、草書和行書,最後才有了楷書。在楷書誕生之前就已產生了很多著名書法家,如篆書大家李斯,草聖張芝等等,誰都不能否定他們在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楷書繁榮於盛唐,於是才有了歐、顏、柳、趙四大楷書名家,至今無人能超越。

    中國書法有五體,在不同的書體中產生出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但卻沒有五體全能的書法家。號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王羲之,最擅長的是行草書,他的篆書不及李斯,楷書遜色於唐四大家,但誰能否定他對中國書法所作出的非凡而卓越的貢獻呢?

    只能說學楷書是學書法的一種技能。學好楷書的結構和筆法,對進一步去學其他書體肯定有幫助,但不等於學好了楷書就一定能會其他書體,反之也一樣。前書協主席沈鵬的行草書寫得很好,但他的楷書實在不敢恭維。田蘊章、田英章兄弟的楷書寫出了名,但他們的篆隸敢見世人嗎?所以,在書法五體中只要用心學習一體,便寫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風貌,你也會成為一名書法家。

  • 17 # 雲巖雨石

    可流氓不這樣認為,流氓認為“只會端直的在那裡寫楷書的人,他們多為生理有嚴重缺陷,循規蹈矩,被異性暴力了,也沒有任何反應”!

  • 18 # 素清雲

    這是完全對書法過於片面的理解,楷書作為五體中的一種,重要性和其它書體一樣,並沒有過於處於突出的位置。但是會有這樣的說法,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從宋代以來到明代的帖學大興

    唐朝各體書法都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其中楷書的發展尤為突出,因為唐代楷書的法度嚴謹,所以在歷史上稱為“唐人尚法”。書法發展到宋代以蘇軾為首的一些文人開始強調尚意趣輕法度的書法思潮,再加上帖學大興,使得宋代書法在楷書、行書、草書方面得到很大的發展,這樣的情況一直累積到明代。因此許多書法都站出來稱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強調楷書的重要性。

    蘇軾《渡海帖》

    當代人對書法的理解程度

    當代人對於書法的認識都不深,加上楷書的辨識度和法度,讓一知半解的人容易產生“楷書是最基礎最有難度的書體,而書法水平不高的人都喜歡寫一些人們看不懂的書法以掩蓋基礎不足”,這樣的群體還很多。而書法藝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只有學習程度達到較深才會認識到其它書體的魅力,由於當代人繁忙的工作生活已經難以像專業書法家一樣潛心鑽研書法,所以才會有對易辨識的楷書格外看重。

    祝允明書法

    不會楷書的書法家並不存在,書法一定有全面書法修養的人

    如今很多人對書法家的定義太過於輕易,稍微會寫幾手毛筆字或是入過幾次書法展就認為那樣的人是書法家,其實並不是這樣定義書法家的。所謂書法家是指那些專業鑽研書法的知識,從事書法的創作,並對書法有所建樹的人,這樣的人必然是在書法創作能力上十分全面的。因此並不存在不會楷書的書法家,如果有隻能說是對書法理法掌握不到位的江湖書法者。

    歐陽詢《張翰帖》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可以給予你參考。

  • 19 # o老童0

    不要以為草書早於楷書之前就可以不會寫楷書這個藉口而不寫楷書,楷書是書法中最吃功夫的書體,有人怕吃苦而不練楷書,天天瞎劃拉些讓人看不懂的草書,其可悲。

  • 20 # 文仰山人

    這種說法是對書法認識的一知半解,也是對草書家的一種汙辱,是受到現在社會上動不動就要你“寫兩個楷書,出來走二步"這種膚淺的錯誤的認識影響!首先,從書法藝術的發展看。楷書並不是老祖宗,而是甲骨文,再到大篆到小篆到隸書,隸書是書體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分野點,發展到章草,幾乎同時分別形成楷書、行書、草書,那按照這個說法,寫小篆的李斯和寫碑體的、寫隸書的這些書法家全部都是流氓了!第二,流氓的含義就是不正道,作為書法家,各有所長,不可能每個書法家都寫或者擅長所謂的楷書,我們熟知的章草大師索靖,草書大師張芝、懷素、林散之等等,他們楷書很少見!所以衡量一個書法家寫的好不好,楷書並不是最高的標準,並非是一個標籤。第三是對書法藝術的認識(書法審美)。書法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它的美的元素也就是怎樣審美並不能用楷書的審美來作尺子!相反地,草書是公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情人格、內心世界、思想情感,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書寫技巧、筆法豐富性,最具視覺震撼衝擊力的一種書體,楷書跟它比是有很大差別的,楷書的美是工整穩重的,是靜態的美,與草書比是二個截然不同的書體和審美系統。第四,是目前社會上有一個潮流,就是動輒以批判所謂的“醜書",批判中書協會員為榮、為樂事!我們看到許多真正的書法家和書法院校的人士很少發聲,並不是說人家不敢發生,而是不屑於辯論,我們細想一門淵遠流長的非常深奧的高妙的藝術門類,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文化層次比較低的人,他對審美肯定是不夠深入,不夠正確的。作為一個書法人,我曾經多次做過試驗,蓋住落款,拿王羲之、懷素、張旭的字,與街上寫對聯的字在一起,讓人挑選哪個好,沒有幾個說王羲之好的,難道就說明王羲之的字都比不上當地寫對聯的人?!這不是貶低我們一般群眾的審美水平,而是這個是客觀的存在,就像我們四大名著,一般人肯定是喜歡看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讀過讀懂《紅樓夢》的?但是不能夠否定紅樓夢的文學地位,應該在它們之上的公論。所以說不會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書法流氓,是對草書書法家的一個褻瀆,反過來,我們能不能夠講寫不好草書的書家是書法流氓呢?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書法的審美,應該是一個嚴謹的學術上的話題,而不是一味隨便扣帽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受民間普遍尊重的真實的歷史名人,都有哪些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