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鐵馬冰河wu

    公元1038年10月,党項族傑出首領李元昊(拓跋氏,被唐廷賜姓李)正式建國號曰“大夏”(史稱西夏),自稱皇帝。

    史載,李元昊“性雄毅,有大略”。1032年,李德明死,由其子李元昊繼位,他上位後繼續對回鶻用兵,攻伐不休,於1036年先後從回鶻手裡奪得瓜州、沙州、肅州(今甘肅安西、敦煌、酒泉),將河西走廊據為己有,從而使“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 的廣袤區域都控制在党項人手中。

    李德明在位期間主張與宋通好、雙方互市貿易,拿塞外馬匹換中原錦帛,李元昊反對這樣做,不願臣服於宋。繼位後,他決心擺脫宋朝的控制,先廢去北宋朝廷賜予的“西平王”封號,又將唐朝皇帝賜姓“李”廢去不用,改姓嵬名氏,自稱“吾祖”(又譯兀卒),另立紀元;他還下達“禿髮令”,更訂禮儀服飾,恢復党項傳統髮式與禮儀、服飾舊俗;又升慶州為興慶府( 今寧夏銀川),大興土木,擴建宮城殿宇,欲在此建都。接下來,他立官制、兵制、創立文字,完成了建國前的諸項準備。

    1038年10月,萬事俱備,李元昊(改嵬名元昊)稱帝建國。西夏的官制仿照宋朝,設中書省、樞密院,分管行政和軍事,又設三司掌財政,御史臺負責監察。

    党項人是羌人的一支,世代遊牧於西北,其民剽悍好戰,尤其精於騎射,原先沒有一定的軍事制度,每遇戰事,照例由各部落按大小出精壯男丁助戰。元昊稱帝后,開始設立兵制,規定各部落每戶二丁抽一取“正軍”一名,配備隨軍服雜役的“負擔”(相當於支前民工)一人,合稱一“抄”。史載,西夏共有常備軍50萬,分別屯駐各地,置左右廂12監軍司統轄之。高階將領均由党項豪酋擔任;中下級軍官則不分民族,憑能力和戰功攫拔充當。此外,另有“擒生軍”10萬,是夏軍中最精銳的虎賁,類似今天的“特種部隊”。又精選貴胄子弟中武藝高強、能騎善射者為“御園內六班直”,共5000人,擔任元昊的親衛軍。

    宋王朝得知李元昊建夏稱帝,大為震驚。1039年10月,宋仁宗趙禎下詔削奪元昊的賜姓官爵,張榜西北邊地,懸重賞招募勇士擒斬元昊。李元昊也不客氣,立刻出軍向宋境發起進攻,準備透過戰爭來夯實自己已經確立的皇位。

    宋夏戰爭爆發之初,夏軍所向披靡,取得節節勝利。先破金明縣(今陝北安塞),擊潰宋軍,生擒綽號“鐵臂相公”的宋都監李士彬;攻取塞門寨(今陝北靖邊以南),活捉守寨宋將高延德。兩戰下來,北宋西北邊境防線基本全部被夏軍擊破。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戰,再次大敗宋軍,俘虜宋將、副都總管劉平;最慘烈的一戰要屬渭州好水川(今寧夏隆德以東之甜水河)之戰,夏軍再次取得大勝,陣斃宋軍大將副總管任福,大宋精銳的西州勁兵基本全軍覆沒。

    【元昊好水川前誘敵致勝】1040年4月,元昊揮軍進攻延州(今延安地區)時被極具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的北宋陝西都轉運使、延州知州范仲淹挫敗,不得不改變進攻方向。

    1041年2月,元昊改變進攻路線,將矛頭指向渭州(今甘肅平涼),想由此搗入涇渭地區,從背後包抄北宋涇原路和鄜延路。為一戰而勝,他調集精兵猛將,包括最精銳的“擒生軍”和最兇悍的橫山羌,集結於六盤山下。因為這次是空國而出,聲勢過大,宋軍必有所察覺,並已有準備。他想將宋軍引誘至六盤山下,然後在西夏境內將其一舉團滅。

    元昊思來想去,決定用悍將剛哩做誘餌,將宋軍誘到六盤山下好水川一帶,再一鼓聚殲之。

    1041年2月11日,剛哩率夏軍先鋒行至好水川張家堡山道上時,早已埋伏在此的宋軍聒噪著殺出,一場惡戰隨即爆發。設伏宋軍將領是涇原路駐泊都監桑懌,以勇猛著稱。兩個仇敵,狹路相逢,立即刀舞箭飛,拼死廝殺。

    剛哩是西夏名將,也是一員剽悍善戰的猛將,而宋將桑懌也是虎將,素稱能戰。兩軍鏖戰,山險路狹,南展兵力。剛哩臨危不懼,揮刀猛砍,桑懌親自迎擊、你來我往,怒吼廝殺。剛哩部夏軍畢竟猝不及防,雖然主將勇猛,但士卒驚恐,相率逃亡。加上元昊事先安排心腹、密藏族首領鄂特彭,臨陣對敵,只許退不許進,將宋軍誘至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北)龍竿城以北六盤山下的羊牧隆 ,再聚而殲之。至於剛哩,一向桀驁不馴,不服管束, 只能犧牲掉了。所以鄂特彭才撇下剛哩,率領密藏士卒,不戰而退。剛哩不知道元昊將其做誘餌,欲置其於死地,仍隻身奮戰,身中數箭,肩膀還被桑懌砍了一刀,依然死戰不退......

    剛哩大難不死,眼見得夏軍遠遁,自己成了“光桿司令”,無奈之下他才撥轉馬頭,突出重圍, 去追趕自己的軍隊去了。

    這次宋軍據險設伏的是鎮戎軍(北宋正規軍)18000餘精悍將士,由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統率,桑懌任前鋒,行營都監朱觀、參軍事耿傅、都監王珪、武英隨後,按常理,伏擊戰屬防禦戰,只要擊退了夏軍的進攻,便不應再冒然推進了。可任福和桑懌貪功,於是輕敵冒進,初獲小勝,就昏了頭腦,下令大軍跟在夏軍後面銜枚急追。

    按事前部署,西夏士卒一面逃跑,一面故意把隨軍攜帶的牛、羊、駱駝拋棄,於是漫山遍野都是走散的牲畜。宋軍將士見夏卒潰不成軍,於是更加放心,尾隨其後緊追不捨。

    因行軍過速,人困馬乏,加上軍糧吃盡,宋軍將士餓了兩天肚子,待2月14日上午行至羊牧隆城附近時,只見前方山坳裡有鴿子飛出,眾人正在疑惑,參軍耿傅突然意識到這是元昊的諜報手段,目的是讓伏兵得知宋軍行蹤。他正要示警,只見山兩側湧出無數夏軍,遮天蓋地掩殺過來,而那些狼狽不堪的夏軍潰卒居然不見了蹤影。

    任福這才知道中計,兩軍相逢勇者勝,此時只能以勇克敵,方才有可能會衝出天羅地網,敗中求勝。元昊趁宋軍立足未穩,命勇猛的橫山羌率先衝殺過來,與疲憊的宋軍短兵相接。戰至午後,宋軍不支,陣腳鬆動。任福下令稍稍後撤,背山而戰。沒想到元昊在山後也埋下伏兵,待宋軍退到山前,山上箭如飛蝗,殺聲震天。

    宋軍四面受敵,驚慌失措。夏軍發起兇猛攻擊,宋軍被擠壓,潰退至西崖,你推我撞,自相踐踏,許多人都跌落懸崖深壑之中,粉身碎骨。桑懌、劉肅相繼戰死。元昊派輕兵截斷了宋軍的退路。參軍事耿傅雖是文官,亦拒絕逃走,與行營都監武英、朱觀一同戰歿。

    主帥任福雖然寡謀,但還算驍勇,面對蜂擁而至的夏軍,他拼死力戰,身中數十箭,軍校勸他突圍而走,被他堅拒。他說:“我身為大將,軍敗,當以死報國耳” !言畢,又揮四刃鐵鐧,與敵搏鬥,被夏軍用槍刺中臉頰,穿喉而死。其子任懷亮亦隨之戰死。

    行營都監王珪,一人擊殺數百夏軍,手持的鐵鞭已經彎曲,虎口破裂,猶力戰不屈。胯下戰馬三次中箭,三次換馬,最後策馬衝陣,左右奮擊,又殺數十敵,最後被流矢射中左眼,墜馬遇害。

    是役,用兵詭詐的李元昊取得完勝,按《宋史》記載,好水川羊牧隆城之戰,“西州勁兵盡亡”,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北宋正規部隊“鎮戎軍”近兩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場惡戰,宋軍敗於主將的輕敵冒進,但也敗的壯氣凜然。

    好水川之戰元昊大勝,但也暴露了西夏軍事上的弱點,夏軍雖攻取了許多城寨,但卻苦於兵力不足,無力分兵據守。而宋朝是個大國,後備力量強盛,損失一軍,又有一軍迅速補充上來。鎮戎軍被團滅後,宋仁宗下詔,調集京東、京西九路廂軍,大州兩指揮,小州一指揮,合十萬大軍,以備邊防呼叫。而西夏小國寡民,後備力量不足,難以再進一步,於是雙方長期處於對峙、膠著狀態。

    1044年12月,宋夏議和,宋廷同意李元昊建國時提出的條件,冊封元昊為夏國主,夏名義上對宋稱臣;宋朝每年賜給夏銀7萬兩,絹15萬匹,茶3萬斤;兩國在邊境設“互市”交易點,恢復貿易。經過多年激戰,窮兵黷武的西夏“戰神”李元昊終於達到了最終目的。

    (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插圖源自網路)

  • 22 # 狼君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1038年,北宋藩屬國党項政權脫宋自立,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翌年,李元昊要求北宋承認,北宋遂興兵討伐,宋夏戰爭爆發,好水川之戰,就是西夏主動進攻北宋的一次大戰。

    好水川之戰,是北宋同西夏之間進行的一場對於兩國都非常重要的戰役。1041年,李榮浩親領10萬大軍南下進攻北宋,在好水川地區伏擊北宋軍隊,擊潰宋軍,使北宋徹底對西夏採取守勢。

    好水川之戰宋軍戰敗的原因

    好水川之戰,是西夏剛剛建立不久後,宋夏之間爆發的第一次宋夏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此役宋軍慘敗,包括主帥在內的一萬餘人戰死,僅有幾千人逃回,造成了北宋朝廷“群臣莫敢言戰”全面守勢的局面。北宋戰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對新興的西夏實力的輕視

    北宋對於興起的西夏,從開始就忽視了西夏的崛起,對西夏缺乏足夠的警惕。根本沒有將西夏視為威脅,也沒有對西夏的實力進行了解,將兩軍交戰中的情報戰忽視。甚至在西夏建國之前,李元昊的叔叔投奔北宋,竟然被北宋給送了回去。

    北宋在與西夏交戰前,未能做到知己知彼,進而導致整個戰略決策的失誤。宋朝一直將西夏放在一個極低的位置,根本沒有想過會對北宋造成威脅,一直認為西夏就是一個彈指可滅蕞爾小國。

    元昊僣號,議出兵討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誅滅矣。”——《宋史》

    因為對西夏的不瞭解,導致北宋對西夏政權的輕視,當西夏建國後,立即興兵討伐,甚至公開懸賞捕殺李元昊,一直以一種盛氣凌人的上國對待西夏,並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結果在宋夏戰爭前期接連慘敗。

    ②將領觀點不和導致出兵人數過少

    面對西夏來勢洶洶的十萬大軍,北宋的軍隊還不足兩萬人,在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原因是戰前范仲淹就上書強調,寒冬時節對西夏宜守不宜攻,應等到初春西夏軍隊人飢馬瘦,最虛弱的時候進攻。

    知延州范仲淹言:“正月內起兵,軍馬糧草,動逾萬計,入險阻之地,塞外雨雪大寒,暴露僵仆,使賊乘之,所傷必眾。”——《續資治通鑑》

    結果導致只有韓琦一路與西夏交戰,范仲淹的一路則按兵不動。現在看來范仲淹的分析結果雖然正確,但從國家整體而言,卻造成了軍隊的分裂。使李元昊不用防範范仲淹,傾全國之兵進攻韓琦部,雙方寡眾懸殊,北宋失敗已是必然。

    當時提倡守而不攻的觀點在朝中佔主流,但是韓琦卻一味主戰,認為西夏只有精兵四五萬,而且是舉族而出,北宋有邊軍二十萬,只要集中兵力與西夏決戰,必然一擊必勝,解決西夏邊患問題。

    韓琦言:“誠以昊賊據數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萬,餘皆老弱婦女,舉族而行。”——《文獻通考》

    當時的北宋,與西夏作戰已經接連敗北,急需一場勝利穩定軍心,毀滅西夏想要吞併陝右、關中的心思。而且連年戰爭導致北宋百姓壓力陡增,而且邊軍思歸,需要速戰速決解決這些問題。結果韓琦力排眾議,出兵與西夏作戰,最終慘敗。

    宋朝軍事衰弱的原因

    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不僅僅是好水川之戰,兩宋時期,對夏、對遼、對金,在軍事上都處於弱勢。要知道兩宋時期可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最為富裕的時代,可卻被稱為“弱宋”。好水川戰敗,除了這場戰役的主觀原因,也有整個宋朝在軍事上衰弱的原因。

    ①宋朝採取消極防禦,以和緩戰的戰略方針

    兩宋軍事衰弱,決定因素是統治階級採取的消極防禦的策略有關,統治階級都外無鬥志,軍隊又何談戰鬥力可言。宋朝自宋太宗後期開始,宋朝的戰略就從積極開疆拓土向維護域內統治轉變。

    當遼軍南下,宋朝被迫迎戰,在取得區域性勝利,遼朝有意和談後,宋真宗便積極同遼朝接觸,以經濟代價換取和平,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後宋朝更是覺得天下太平,對軍事的重視程度更加弱化,邊境戰事,更側重以和緩戰。

    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鑑長編》

    ②宋朝以文抑武,極大限制武將權力

    宋太祖以兵變稱帝立國,為防範在宋朝再次出現武將擁兵自重,威脅宋朝,從立國之初,宋朝就以重文抑武為基本國策,限制武將權力,降低武將地位。中央要職均由文人擔任,武將見到文官要畢恭畢敬。

    古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在宋朝,武將不僅沒有了在外征戰因地制宜的指揮權,在外行軍作戰,依靠的是皇帝與大臣透過主觀臆測,提前制定好的戰陣圖作戰,嚴重限制了武將的權力,無法靈活禦敵,豈能不敗。

    宋朝為削弱武將權力,實行兵將分離制度。以樞密院掌管兵符,有調兵權,平時卻不掌管軍隊;三司在平時掌管軍隊,戰時卻無調兵之權;到戰時,以皇帝親命“率臣”率軍出征。在戰時形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被動局面。

    (三司)掌殿前諸班直及步騎諸指揮之名籍,凡統制、訓練、番衛、戍守、遷補、賞罰,皆總其政令。——《宋史》

    宋朝軍隊的規模在歷朝歷代中的規模都是巨大的,但是宋朝實行的募兵制,卻導致宋朝士兵素質低,難堪重任。宋朝募兵的物件主要是災年的饑民,宋朝為防範饑民作亂,就將其募為士兵。但是這樣計程車兵,主觀上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沒有保家衛國的意願,導致士兵的戰鬥力極低。

    結語

    好水川之戰的慘敗,只是整個兩宋時期國富兵弱的縮影,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透過納貢稱臣換取和平,以消極的態度應對戰爭,是其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在對西夏的戰爭中,輕視西夏,從而坐視西夏做大,成為北宋的一個重大威脅,北宋的準備不足與輕敵,加之消極應戰,又導致包括好水川之戰在內的對夏戰爭接連失敗。

  • 23 # 黃小莊

    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與文化都邁向了封建時期的巔峰。雖然北宋在經濟與文化上有著非常多的輝煌成就,但人們關於這個朝代愈加直觀的印象是——文弱。究其原因,這種印象的起源和北宋在與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往往都是處於弱勢的表現脫不了關係。

    且不說在北宋北方長年作為達摩克利斯之劍的遼國,也不說後來覆滅了北宋的金朝女真政權,就連領土與人口遠遠不如北宋的西夏,也在與北宋的戰爭中多次擊敗宋朝軍隊,不只取得了獨立的地位,還獲得每年來自北宋的"歲幣"的紅利。成為了北宋與遼國之間的第三方勢力。

    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好水川之戰,就是北宋與西夏作戰中的一次著名的戰爭,在這一戰中北宋當然也沒有扭轉給人們在對外戰爭中的弱勢生動。此戰宋軍大敗,死傷過萬,大量軍事將領陣亡,領軍的主帥夏竦被貶河中通判;副帥韓琦上書要求朝廷治罪,被貶秦州知州;作為主將之一的范仲淹,則被貶到了耀州擔任知州。

    不過,我們要知道,韓琦、范仲淹二人可是文官中少有的能夠指揮戰爭的人才。在當地甚至有一首《邊地謠》這樣稱讚二人:"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嚇破膽。"范仲淹甚至被西夏稱讚為"小范老子",認為"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那麼,在如此強大的國力下,和兩個如此優秀的主將的領導下,為什麼北宋還是輸掉了這場戰爭,缺失慘重呢?

    筆者認為,原因有二:

    其一,高階領導層對於作戰的意見不統一。我們都知道,當要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一群人的意見無法統一,那麼難免的會影響這件事的完成效率和成果。但,如果這種情形顯現在領導軍隊、指揮作戰的主將們身上,那麼情形就會更為嚴重。

    而在好水川之戰中,意見最不統一的恰恰就是兩位最為優秀的主將——韓琦與范仲淹。范仲淹認為,宋軍雖然人多,但缺少精兵強將,鬥爭力差,西夏境內山川險惡,沙漠廣袤,不宜貿然深入。韓琦則認為,在西北逐路設定重兵把守,會分散軍力,如果遇上敵軍會不容易對抗,如果一同出兵,一鼓作氣,乘著敵軍驕惰(不久前的三川口之戰北宋大敗給西夏,仁宗因而換韓、範二人上陣),那麼一定能擊敗她們。

    由於兩人一攻一守,意見正好相左,且各有各的道理,導致宋仁宗在兩人的作戰方案上態度搖擺不定。她先是與次要大臣商量後,決定採用韓琦的主張,下詔命鄜延、涇原兩路宋軍同時進兵,於次年正月入討西夏。不過,經過范仲淹的勸阻,她折中了一下,讓韓琦擔任涇原路主攻,范仲淹則擔任鄜延路擔任招納、牽制的任務。

    於是,就在宋朝內部關於出擊進攻還是應該堅壁自守的時候,李元昊趁機南下攻宋,韓琦自動出擊的計劃就此落空。而范仲淹與韓琦的主防與主攻的爭議,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後來北宋與西夏戰爭的自動性。以至於迎戰有些過於倉促,而導致被西夏設計。

    其二,領軍將領的冒進,被西夏誘敵深入。在西夏攻宋之後,韓琦不顧范仲淹勸阻,執意派出環慶副都署任福率軍萬餘人,並令涇原路駐泊都監桑懌,鈴轄朱觀、涇原都監武英、行營都監王珪各率各其部,隨同作戰,宋軍自鎮戎軍抵羊隆城,到了西夏境內後,伺機擊敗西夏。

    而任福卻沒等到所有人馬到齊就出發了,以桑懌為前鋒,不斷到了懷遠城各軍才聚齊。而在懷遠城,正遇上鎮戎軍與西夏作戰,殺死幾千西夏軍隊,西夏持續在增援。任福也趕到了當地進行支援,但西夏趁機假裝戰敗,結果任福果然上當,緊隨其後。而西夏軍則向著好水川主力集結的地點跑去。

    任福孤軍深入,偏離了之前韓琦與之定下的行軍路線。而李元昊在聽到宋軍追來的訊息後,早已設下伏兵。等任福追到好水川,便被李元昊的軍隊伏擊。任福軍長途追擊,早已人困馬乏,而李元昊軍則是以逸待勞。兩軍激戰三個時辰,宋軍便潰敗下來,戰死10300餘人。而任福、桑懌、劉肅、武英、王珪、趙津、耿傅等將領無一倖存,宋軍近乎全軍覆沒,僅逃出千餘人。

    由此可見,好水川之戰的失敗,是從高層決策到下級執行的兩個環節都顯現了失誤所共同導致的。高層對於作戰方案的分歧處理不夠及時,耽擱了備戰的時間;而下層執行決策軍官對於決策的執行也不夠徹底,導致了作戰計劃的泡湯,進而導致宋軍的慘敗。一場戰爭的勝利永遠也少不了決策的正確與及時,執行的徹底與堅決,如果做不到,那麼失敗也是意料之中的結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家鄉最有代表的是什麼美食?並且講一下有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