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玖抒教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人養成一個習慣是經過很多的享受和不甘心,反反覆覆中,讓自己明白只有在重溫同一件事才能讓自己未能實現的“價值”重新煥發光芒,不會讓自己徹底絕望。

    這才是手機遊戲的最大問題,它能夠讓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毫無力量。

    有的人這樣找藉口:遊戲可以讓一個人放鬆,可以讓一個人認識到更多的人,可以讓一個人的思維邏輯、反應能力提高……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個人能夠透過遊戲可以實現掙錢的現實上——這並不是不可能,但是機率很小。

    任何人,包括學生和家長都不能以將來可能的掙錢來讓孩子去沉迷手機遊戲,這樣會徹底讓孩子失去意志,因為越沒有文化知識基礎的人,越沒有意志和價值判斷能力,在遊戲的簡單誘惑之下就會形成巨大的自我失控,最終導致迷失在遊戲之中。

    千萬不要以為“小玩怡情、大玩傷身”,這個就是一旦接觸了,就很難再戒掉了——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都會有刪除遊戲又重新下載的行為。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借不了遊戲忘不了遊戲的癮,對於遊戲的認知程度不夠,就會被遊戲陷入泥潭——一旦陷入,再難拔出。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從小讓孩子就遠離手機遊戲,從思想上就拒絕這類東西。

  • 22 # 芽芽兒童子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發表我的觀點。

    孩子沉迷手機,從很大方面來自於我們成人。成人使用手機頻率比較高,小孩子會跟著模仿;手機裡有很多遊戲,影片能吸引住孩子,日久成癮;孩子本身缺乏自控力,容易沉迷其中;孩子能沉迷到手機裡,還是缺少家長的陪伴,你給孩子的時間多了,孩子給手機的時間就少了。

    從以上四個原因分析,我們可以得到有效答案,我們的難免都會沉迷手機。我自己也從這些方面做了嘗試,是可以糾正過來,就看我們家長的耐心和毅力加決心了。

    一,在學習之外,我們和孩子溝通,孩子學習之外的大量時間用在親子陪伴上。我但凡有空就會拉著孩子去打羽毛球,孩子不願意的時候。我會反過來說讓孩子陪著我鍛鍊鍛鍊,並一起探討技巧,偶爾會讓爸爸參與進來。進行評分比賽。孩子特別願意家庭集體活動。

    還可以一起做手工,一起在家裡種菜,玩鬥獸棋之類的,都可以解決不看手機的問題。

    二,孩子自制力比較弱,這個是我們不能從孩子本身立刻解決的。但我們家長可以從小訓練孩子。

    以前老師講過一些方法,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或者互換身份的遊戲,讓孩子理解別人,認識更多的事情,理解了孩子也就會控制自己。

    我們在平日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但在獎勵孩子的時候,要有延遲獎勵,或者有等待環節,讓孩子逐步的控制自己的慾望,長期會有好的收效。

    三,針對手機裡五花八門吸引人注意力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成人都會沉迷其中。這個解決不在我們,呼籲社會,不要做一些有害於孩子的東西。當然我們家長也要嚴防死守,不刻意但也不放縱。

    四,尤其對於小小孩子,模仿成人特別快。我弟弟孩子才不到兩歲,天天要手機,不給就鬧的不行,除非大人說沒電了,孩子就放棄了。後來孩子拿著手機會不停地揉眼睛,大人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從此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儘量帶著孩子戶外活動,因為小,很容易隔絕這些。孩子大一些,我們訓斥孩子看手機,會被無情地懟回來,我們還無話可說。回到第一點,在於我們家長花時間去陪伴。

  • 23 # 渝渝的小世界

    為了讓孩子不玩手機,我還花了一些心思。

    經常請孩子幫一下小忙。當她不在我眼前時,她做完了作業就會拿著手機聽歌或者看一些動漫。我沒辦法監督她,所以我會時不時叫她幫我做點兒事情。

    比如煮飯的時候,我看她又拿起手機了,我就叫她幫我剝個蒜或者叫她來幫我拿個辣椒。我在晾衣服的時候,叫她幫我去衣櫃取幾個衣架。她也很樂意幫我做這些事。

    上網課的課間十分鐘,我會叫她離開電腦或者手機,到書房外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做幾個深蹲,做一下伸展運動,或者是跳繩。這樣她就不會一直盯著手機。

    我並不完全禁止她要手機,如果完全禁止,她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想辦法偷偷看。有時候我會跟她一起看看網上優美的文字或者是一些好看的圖片,看一會兒就把手機收好。有什麼好玩好看的我也會主動叫她來一起看。

    有時候我也叫她讓要好的同學來家裡玩,多幾個朋友,生活又會豐富一些,不會總想著要拿手機看。

    跟朋友一起在家裡看書,我會給她們做一些好吃的東西,會買一些水果在家裡備著。想出去了就讓她們去外面走走,朋友們都喜歡到家裡來跟她玩。

    總之不完全禁止,引導她利用手機查資料,學習,並且豐富她的生活,她自己看手機也會有度的。

  • 24 #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如果孩子沉迷遊戲不能自拔,也就是玩遊戲上癮了,那麼還是要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予以指導。

    如果孩子只是喜歡玩遊戲但是還沒有上癮,那麼家長就要及時引導。

    1.玩遊戲要有前提條件

    比如說在假期,家長可以和孩子制定好計劃,如果當天的學習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可以給孩子玩半個小時的遊戲,一定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一天玩遊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對孩子眼睛不好還容易讓孩子對遊戲上癮。

    2.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的家長有空就玩遊戲,甚至當著孩子的面玩,不限制時間的玩,孩子正處於模仿學習的關鍵時刻,他們耳濡目染,慢慢可能也會對遊戲愛不釋手。

    3.玩遊戲後不能讓孩子立刻投入到學習中

    玩過遊戲,要讓孩子調整好思維,再投入到學習中。比如說有的孩子剛玩過遊戲就開始學習,容易把遊戲中的思維帶入到學習中。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遊戲如果利用好,也可以成為家長激勵孩子學習的一個有力的工具。

    相信透過以上措施,可以讓家長利用好遊戲這個工具,更好的為孩子的學習服務。

  • 25 # 新資優教育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如何玩過來的?是不讓玩?還是沒得玩?當初再好的物質條件,也趕不上現在精神生活的需要了。隨著智慧手機及網路功能的日益強大,現在的小孩早已經不是我們的當初了!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經能自己開啟手機找遊戲玩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玩的遊戲越來越複雜,對遊戲的興趣也與日俱增。看著他與夥伴們討論起遊戲的興奮表情,家長們的擔憂與日俱增,畢竟孩子還小,自制力不足,一旦沉迷遊戲,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第一.家長要反思就一定要嚴格限制孩子玩手機遊戲嗎?

    早年曾有一份中小學生網路應用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家長是否同意孩子上網,與孩子是否去網咖上網、與孩子的網癮傾向性都具有顯著的關係。如果家長一味嚴格限制孩子上網,則孩子進入網咖和染上網癮的可能性就會被提高三倍。現如今網咖少了管控也強了,但手機遊戲孩子足不出戶觸手可及,影響就更愈甚。

    愛玩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大人孩子都一樣。孩子正處在好奇心和玩性最盛的時期,可塑性也極強。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好奇心不但強烈,同時還會伴隨著一種叛逆心理。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一味嚴令禁止孩子玩遊戲,只會使得孩子更加好奇遊戲世界是什麼樣的。在看到同齡孩子大部分都能玩到遊戲的時候,而自己卻得不到,相比之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被剝奪的心理。這並不是攀比或沉迷,而是一種相比較之下產生的自卑。當孩子因為得不到玩的權利而向父母央求時,如果父母不由分說大聲責罵、嚴厲回絕,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敵對情緒,與父母的隔閡加深,進一步惡化矛盾,甚至逐漸成為“問題孩子”。

    事實上,過於限制孩子玩和放縱孩子玩的傷害不相上下,“過猶不及”正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資訊科技的發展及5G智慧手機的普及讓孩子更早更便捷地學到知識,可以想象這波疫情如果沒有手機網路,你有會怎樣,孩子又如何去上網課?線上新趨勢不可擋,手機遊戲內容也有很多精華的,所以我們要辯證看待,既要善於5G新技術3C新工具,又要同時防止孩子沉迷手遊或網路。

    第二. 別壓抑孩子好玩的天性,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他換一種更加健康的新玩法。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時,實際也是沒有更好的活動去參與。家長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玩的興趣,換一種更加健康的“玩法”,要主動去引導孩子的好奇心,把他們的好奇心分佈到更廣泛的愛好中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他們沉迷手機遊戲。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家長最好陪著孩子一起玩,這樣更能提升孩子對“新遊戲”的興趣,非常有助於孩子的興趣轉移。比如說,家長可以每天在家陪孩子下一盤棋,玩玩益智桌遊,在週末帶孩子去戶外運動等,這樣一來,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被手機遊戲佔據太多,就能為他的健康成長加分。

    當孩子有正當的興趣愛好時,再有不良愛好的空間就比較小。家長們要想解決諸如孩子沉溺手機遊戲之類的問題時,不妨試著去培養孩子形成另一種比較固定的興趣愛好,這顯然比嘮嘮叨叨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努力去尋找一些更能帶給孩子快樂的活動,培養孩子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把孩子從手機上“拉”回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第三. 重點去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家長要引導疏導,細心尋找自我教育的跡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制力,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適當的約束,任性放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會導致孩子人格的偏離,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沉迷於手機遊戲就是一種偏離的表現,這顯然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首先,不能單單死糾手機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注重培養孩子學會自我約束。要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讓孩子明白自我約束的重要性,比如給他講一些故事或他親眼所見的反面例子,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規則意識需要在細節中去灌輸體驗。

    另外,對孩子所提出的要求不能百依百順。對於孩子的行為,正確的應該大力支援,錯誤的則需要想出好辦法及時明確制止,比如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等等。如果放任錯誤行為,就易讓孩子無法分辨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養出為所欲為的性格。

    比如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商量制訂每日(或每週)的作息安排表,讓孩子明確製表的目的,然後按時完成表上的具體事項規定,當孩子做得好時,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藉此啟用孩子潛在的榮譽感及孩子努力向上的願望,有助於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自我約束習慣;當孩子違反規定或有逆反心理時,要理性對待孩子的行為,疏導與引導雙管齊下,才能更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陪伴和幫扶,與孩子一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女生宿舍裡,都搶著睡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