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沂睿博特
-
2 # 室女座的詩詩爸
當孩子打人時,要觀察和分析她為何這麼做,並作出正確的引導,也不能據此認定為孩子有暴力傾向。
1歲半的寶寶還不能很好的用語言進行表達自己,通常會用動手打人來表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動手打人,推人,咬人,他們通常並不是惡意的。他們還不能理解這些行為會傷害到其他人。孩子還可能對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感到好奇:比如“她怎麼不高興了?”
當孩子打人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對後果感到好奇,當寶寶打人後,一般能聽到“啊,好疼”之類的迴應,寶寶對這些反應感到好奇。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吸引注意力:獨生寶寶越來越多,6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她習慣了被嬌慣、被獨寵,認為做什麼都沒關係。性情:每個寶寶天生的性情不同,會影響孩子情緒化的程度。有的孩子發脾氣次數比別的孩子要多。不能有效地交流: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能有效溝通,有時透過打人,表達自己。家長怎麼做?
每當孩子動手打人,家長應該溫和但嚴肅地告訴他,“不要打人!”“好痛!”。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應當及時制止,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並示範給孩子看,正確的做法,如何溫柔地和別人玩。
最糟糕的方式就是用暴力來解決暴力:打人和被打的孩子兩方的大人吵起來。這是很不好的示範,如果你打孩子,你的暴力行為會給孩子傳遞這樣一個訊號:當你生氣或者不高興時,可以用暴力來解決。所以,先控制好你自己的脾氣,再來處理孩子的行為。
-
3 # 丘園宋宋
1歲半的寶寶,一不如意就愛打人,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來這個年齡的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了,他有很多探索需求得不到滿足,但他又沒法用語言表達需求和抗議,哭鬧和動手打是嬰兒最直接的情緒表達。如果他因為生氣打人而得到滿足,他就會固化這個需求反射行為。
二來有可能家庭中有家長處理問題時也有類似粗暴動作,對孩子形成影響。
那怎麼解決呢?
第一,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暴力傾向”的標籤,要讀懂孩子真正的需求。
第二,孩子打人時,不要滿足他,要認真告訴他這是不對的行為,想要什麼、要做什麼,可以慢慢說出來、指出來。能滿足的可以滿足孩子,不能滿足的要給孩子簡單清楚地解釋原因。如果孩子哭鬧,要給他愛的擁抱。
第三,多學習兒童心理知識,理解孩子這個年齡需要的探索,合理滿足,這樣就不會處處限制到孩子而引發他過多的情緒了。
-
4 # 羊村沐童
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
最近經常聽到育兒群內有寶媽反應寶寶打人和咬人的煩惱,看來這確實是非常普遍存在的育兒小難題,在這裡我說下自己的見解:
首先,“打人”的行為需要根據寶寶的年齡來區別對待。一般情況下,嬰兒期的寶寶打人是沒有攻擊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寶寶用動作來表示對你的關注和愛意
有時候你抱著寶寶時他會突然“啪啪啪”打你的臉,或者用力扯頭髮,這都是表達對你的情深意切的愛。
做法:多關注寶寶,多和寶寶說“媽媽真的好愛你啊”讓寶爸感受到滿滿的愛,教寶寶正確的表達方式:抓住寶寶的小手輕輕的摸摸媽媽,平時多訓練,話術“寶寶打媽媽,媽媽會疼的,你喜歡媽媽可以摸摸媽媽”。
2:寶寶覺得你的反應很有趣
沐沐七個月的時候,奶奶正陪著他玩,他突然舉起雙手撓奶奶的脖子,我們都愣了,姥姥突然哈哈大笑“原來我孫子這麼有力量啊,然後做鬼臉,繼續陪他玩”寶寶非常高興,接下來的幾天,我和老公也受了寶寶同樣的“待遇”。
所以在寶寶打人的時候建議不要哈哈大笑,告訴寶寶這是不對的,家人也不要大笑或者作出其他反應,弱化他的行為,他覺得不好玩了就不想玩這樣的遊戲了。
3:寶寶有可能太興奮了
我們打人有時候過於興奮,變得手舞足蹈,寶寶也同樣有表達激動情緒的需求,但是他們不懂應該怎麼表達出來,有時候就會出現無意識的打人行為。
做法:輕握住寶寶的手,拿起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
5 # 妍兮MM育兒說
寶寶打人不是有暴力傾向。學齡前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其實是很常見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不需要過多地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有暴力傾向,打人不代表就是壞孩子。
我們要科學、冷靜的教育。如果出口成傷,傷害了孩子,容易造成反效果。
為什麼會出現打人的情況2歲前的寶寶
一兩歲的寶寶不太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會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會推或打任何阻礙他們的人。還有些孩子會保護自己的地盤而攻擊入侵者。
3歲以後的孩子
三四歲以後,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但也可能表現出打人或者罵人等傷害別人的行為。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前額葉皮層負責理性思維、自我控制。而孩子的前額葉遠遠沒有發育成熟,還不能像大人那樣深思熟慮,行事難免容易衝動。
另外,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嘴上說不清楚就會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不能解決問題就大發脾氣。所以孩子打人,大多數情況都不是有暴力傾向,家長們不用特別擔心。小孩子養成自我意識是有一個過程的。他們的想法很單純,當自己的東西受到了威脅,他會下意識地進行反抗,就會小孩子出現打人、咬人的現象。
孩子打了人怎麼辦堅持打人是不對的行為
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打人?如果是對方的某種行為讓自己感覺不開心、生氣才打人的,如被別的孩子罵,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正確的解決方式是要求對方給自己道歉,而不是打人。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幫助孩子認識問題。
如果是因為想玩對方的玩具,但對方不給自己而打人的,我們應該果斷批評孩子。玩具是別人的,人家有不給你玩的權利,你不應該打人,並要求孩子給對方道歉。如果是因為在遊樂場排隊玩玩具而打人,就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這個是輪流玩的,需要等待。打人是不對的,需要道歉。
發現孩子打了人之後,我們先別急著發火。應當先幫助發現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耐心的給孩子講解他的問題。這樣孩子的憤怒會慢慢消失,打人行為才能慢慢減少。我們要讓孩子瞭解到,真實的和想象的侮辱之間的差別。瞭解適當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因為憤怒而攻擊別人是不同的。要平靜而堅定的告訴孩子“不可以打人”。堅決制止孩子踢打、推搡的行為,不允許他傷害別人。
培養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很容易在日常教育中缺失的一環,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無法體會別人的痛楚,不知輕重,不知道自己會給別人造成怎樣的傷害。家長可以讓孩子感受一下,被打的時的那種疼痛,當然這個程度肯定要把握好。另一方面,就是語言上的力量。別以為講道理寶寶聽不懂哦~
養成正確的社交習慣
跟孩子說明有要求、有想法時應該用嘴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用手打人,打人是錯誤的行為,做錯事就需要承擔後果。
家長也要了解孩子打人的心理到底是什麼樣的,確認孩子的情緒後才能對症下藥。當孩子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情緒時,社交能力自然就得到提升。
-
6 # 心雨520語
對於一個一歲半的孩子,不如意就打人這件事,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去考慮。
首先,是不是因為家庭環境,比如全家都以寶寶為中心,在家裡事事順心,那麼稍微一個不如意,孩子就很可能透過自己能想到的可能有用的辦法簡單粗暴的表達出來,比如哭鬧,耍賴打滾,甚至動手打人。
再次,孩子這個年齡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他不覺得打人這個行為有什麼不對,對於他來說,只要達到目的就是對的。
另外,孩子可能是一種模仿行為。
所以,在寶寶有這種行為的時候,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態度,正確的方法教導孩子。比如,及時制止,用很嚴肅的面部表情去制止,也可以用簡單簡短的詞語和短句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不用給他長篇大論的講道理,他不會懂。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要以暴制暴!這是絕對不可取的!!!
-
7 # 詩諾英子
0-6歲是孩子撫養的關鍵期。孩子的很多性格、行為習慣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有的孩子性子比較急,動不動就會發脾氣,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次,要做到接納孩子的情緒與孩子共情;最後,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弄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1、您知道情緒也會“遺傳”嗎?撫養人自身脾氣不好,常常動不動就發火。有時候在教育孩子時,可能孩子並沒有做什麼錯事,平時如果家長心情好的時候,這也許就不是個事兒。但遇到家長心情不好時,在外面可能受了什麼委屈,這時孩子稍有不對就被嚴厲訓斥,或甚至被打一頓。這不是教育,而是家長在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就會覺得這樣挺正常的,生氣就可以這樣。等孩子不滿意時,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來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2、另一種情況是,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遇到有不同意見時,兩個孩子都會據理力爭,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但如果語言表達不好(通常指“說不贏的”)的孩子著急了就會動手,因為用這種方式比較直接有效。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與孩子共情。
當孩子正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就要安靜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到孩子平靜了再進行處理。但大多數的家長用兩種方式來回應孩子的情緒:一種是孩子暴怒,家長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要壓過孩子的勢頭,也會對孩子大聲訓斥,有的甚至還會動手,以暴制暴,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另一種是孩子在發脾氣時,家長喋喋不休地對孩子進行說教,“你這樣是不對的……你應該……”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情緒激動,家長說什麼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這時能做的就理解幷包容他(她)的情緒。
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是體現家長智慧的時候,家長怎樣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這樣發脾氣是不對的,遇到問題時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不滿意,這是應該家長認真學習的。
問題中家長提到寶寶才一歲半,不如意就會打人,現在這種情況肯定談不上暴力,一歲半的寶寶大多數語言發展還沒有健全,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但至於家長提到以後會不會有暴力傾向,這就要看家長怎樣去引導。
我們經常說孩子和家長就是一個莊稼和農夫的關係,莊稼種得好不好,全看農夫怎樣去管理。所以,要想孩子改變,首先改變的是家長!
-
8 # 饞嘴的毛
不能這樣理解,一歲半的小孩,表達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有的時候她想表達的東西,一時間表達不出來,著急的時候會有這種表現,可以適當的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這個需要家長的配合,多給孩子多繪本之類的書籍,在家時不要說方言,要說普通話,這樣方便孩子養成一種習慣,慢慢地表達能力有所改變,打人的習慣也會慢慢地好起來。因為我家孩子的同學就是這樣,一開始表達不清楚,就會一直出現這種情況,現在經過幼兒園老師跟家長的配合,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打人的情況。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9 # 進取奮進型
1歲半的寶貝打人是否有暴力傾向,其實就她自身來說,根本還不懂得打人是不對的,之所以會打人可能是跟父母平常的言語以及舉止動作有關,如果你想糾正她的錯誤動作,首先你就要明確告訴她打人是不對的,再出現打人的情況時,要抓住她的手,語氣堅定的告訴她,打人是不對的,不可以打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首先孩子平常在家跟父母呆的時間比較多,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能為孩子模仿的目標,在孩子0-6歲的階段,更多的是多引導,少干預,但是在涉及原則上一定要明確表明態度。最後推薦可以多看看0-6歲相關的育兒書籍,或許也會對你有幫助《兒童行為心理學》一系列的書籍。祝孩子健康成長!
-
10 # 蘿小卜愛學習
1歲半的寶寶,一不如意就打人,是不是暴力傾向?寶媽放心,當然不是暴力傾向。其實這個時候可能是寶寶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到啦,我有一期影片也提到過這個問題。
孩子的人生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大概在八個月左右,主要表現為認生,有的寶寶更早,六個月左右就會,這個是聰明的表現。第二個叛逆期就是兩歲左右,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認為自己是小大人,開始學會模仿,並且學會拒絕,通常用“不”和“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是聰敏的表現。第三個叛逆期就是人們常說的青春期,這個咱們暫時就不多講解了,因為和本問題無關。
所以一歲半的寶寶一不如意就開始打人,第一是來於自我意識的萌發,第二就是因為需要表達能力有限,一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第三就是學著模仿大人。所以不要太緊張,她並不是有暴力傾向,但是也不能忽視,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因為此時是一個孩子習慣養成的開始。
首先在她發脾氣的時候,你可以讓她自己在一個房間發洩,等她冷靜下來了,你再和她講道理,並給予小小的懲罰。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難教育,因為他們還不懂得道理,需要我們極大的耐心去教育,所以寶媽,你首先要放鬆心情,千萬不能她喊你就跟著發脾氣,不然她只會有樣學樣,越演越烈。
-
11 # 慧質
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一個過程,1歲半的寶寶,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了,也知道對錯了,這個時候應該好好培養其習慣了,而且家長也不要慣著,做錯了事就要馬上改正並做出懲罰,要不然,以後會愈演愈烈,你想管卻管不了了。而且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強,父母怎麼做,他就怎麼學,千萬不要忽視了!
-
12 # 三文魚和豆腐腦
首先,寶寶不如意就打人,肯定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最重要。
原因分析:內因,寶寶有沒有無意間的動作打人,大人的反應笑,這樣會給寶寶錯覺,他這樣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開心;外因,家裡大人有打人的行為發生嗎?小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或者給寶寶看的動畫片、書籍裡有打人的鏡頭畫面。
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給予引導。小寶寶可塑性強,肯定能改正不好的習慣的。
家長也要放輕鬆,不要太擔心。
-
13 # 謙虛的小蘋果
我個人觀點,可以嘗試著打回去[呲牙]他太小了,不知道被打會很疼,所以他發脾氣打爸媽或親人,用同樣的方法輕輕打回去(最好讓他感覺到點疼痛)。這麼做是讓他知道被打是很疼,很不舒服的。因為才一歲半,跟他講道理,他也聽不懂。就用最原始的辦法解決。但是一定要確保打他的人一定是愛他的爸爸媽媽等直系親屬。
-
14 # 空城舊夢92801
不是的,因為他這個時候的意識並不完全。沒有分辨外界善惡和對錯的能力,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去疏忽對他的管教。但是需要有個很好的耐心嘛!因為人們都說小孩子要從小教,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意識和分辨能力也就越發完善了,有些東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
15 # 亦粒豆子
1歲半的寶寶打人,是不是有暴力傾向?我覺得這個不大可能,1歲半的寶寶正是喜歡模仿的階段,也許是看到動畫片有打人的動作,也許是看到其他小朋友打人,覺得好玩,再一個就是受生活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爸爸媽媽,如果你們平時愛打鬧的話,寶寶是看不出來開玩笑的,他就會覺得好玩,所以他也打人。寶寶不聽話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要用打來教訓他,或者嚇唬他,這樣他就會反感,然後逆反心理,你打我,我也打你。
透過多種方法來教育寶寶打人是不對的。我家娃一歲半的時候,在樓下玩,有個小男孩打了她,她很快就學會了打人。都說學壞一時學好三天,這個是真的,我糾正了她一個星期打人這個習慣。首先在家時,不要當著寶寶的面打打鬧鬧,他不願意吃飯什麼的,也不要打他;其次告訴他打人很疼,他打你的時候,你也打回他;最後告訴他打人會沒有小朋友跟他一起玩的。可以放動畫片給他看著來,進行引導。還有就是,儘量不要讓他跟其他打人的小朋友玩。
-
16 # 遇見向暖的記錄館
不是暴力傾向,一歲半寶寶,她還不能清楚向我們表達出她的感受,只能用她的方式表現出來,在我們看來就是打人的動作。
我家兩個孩子都曾經出現過這個問題。兒子當時也是差不多年齡。我的女兒,今年剛好兩歲半,在去年一歲左右的時候,也出現打人的行為。做什麼不如她的意,或是外面玩也會不由自主的去打其他小朋友。
那段時間就怕帶她出去玩,隨時要盯著她,怕她看到其他有朋友就打,就如玩滑滑梯一樣,其他小朋友擋在她面前,她不說,就只是上前動手打,或是推。
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習慣。告訴孩子,小朋友擋著了,你可以去別的地方玩,或是讓小朋友先玩,你再上去玩。我不知道孩子當時聽懂沒,但是慢慢地她不打人、推人了。
還會主動讓其他小朋友玩,或是等待和小朋友一起玩。現在她自己看不到之前打人、推人行為了。
是孩子的一種本能行為,她還無法理解,自己行為不對。不要把問題放大,自己耐心去引導孩子,會改過來的。
所以,在孩子發生一些攻擊行為,不要過多的放在評判對不對,而要放在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如何處理,如何引導孩子改變。
-
17 # 樂爸說經驗
一看你問的這個問題,就知道你要麼是個新手父母,要麼你沒有深入學習過育兒知識,不瞭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所以才會說一歲半的寶寶愛打人是有暴力傾向。
寶寶從1歲開始,就進入了 幼兒 階段,不再是嬰兒了,除了體重增長,長牙外。1歲-1歲半也能說話了,有的說的好,有的說的不好,說的不好多聯絡就好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寶寶的感覺發育,寶寶從1歲4個月時開始,已經有挫折,失敗的體會了,也會透過肢體表達出不滿和懊惱。另外性格也會顯現,如果外界刺激超過了承受範圍時,寶寶通常都會發洩出來,比如打人就是一種表達方式。因此,寶寶這個時候的打人只是表達不滿,引起注意的一種方式,只要父母耐心安慰,並告訴他這種方式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就好了,當然不要想著一次兩次勸說就有效果。
總之,你不用擔心,是寶寶成長經歷的一個階段。要多主動學習育兒知識,才能更好的給寶寶提供教育。
-
18 # 欣焱私房廚語
寶寶還小,很多行為都沒有定性,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因此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行為,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不如她意的時候可以轉移她的注意力,儘量不要因為她打人而過分苛責,也不要因此就遷就她、滿足她的要求。
-
19 # 潮汕90後豬媽媽
自我意識增強了,小孩子的思維正在逐步發育,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樣。愛打人,也就是她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家長要以身作則,耐心指導。潛移默化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多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20 # 自由指間
孩子在這一階段出現這樣的行為,很有可能是之前受到過被忽視的原因,以此行為來引起家庭成員注意獲取認可,也有可能是家庭成員在平時生活中的行為的效仿。總的來說,這階段的孩子需要家人更多的耐心引導,更和諧的家庭氛圍!
回覆列表
你好,要分析下孩子打人原因,不要歸結於暴力傾向
1. 喜歡模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們會因年齡過小而無法分辨善惡,這個時候如果在電視上、手機上或者電腦上看到一些暴力的畫面,就會想要模仿,而實際上這個行為對他們來說只是覺得好玩而已。再大一些的青少年就比較具有反叛心理,很推崇一些暴力行為,認為這是很酷的表現,於是就會故意做出一些具有暴力傾向的行為,以此來展示自我的獨特。
2.語言表達能力有限
很多小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無法正確而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喜歡利用肢體動作來進行思想的傳遞。他們一旦因為著急或者被激怒,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動作,喜歡以一些暴力行為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比如打人、咬人、摔東西等。
3.受家人的影響
孩子的“暴力傾向”跟家人的教育方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若是父母本身就喜歡以暴力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十有八九可能會遺傳這種暴力因素。另外,父母如果過於縱容孩子或者漠視孩子,都會引起孩子心理的扭曲,導致暴力傾向的產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容易導致孩子情緒爆發,也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暴力傾向。
導致孩子有“暴力傾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應該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因為暴力傾向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情緒上的困擾,也對其社交和學習生活都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