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龍騰網校

    生活當中可能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導致情緒的壓抑。但是如果一直長期壓抑情緒的話,對於身體的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說當情緒比較壓抑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這樣對於身體健康才會有幫助,接下來關於長期壓抑的情緒帶給身體的危害,讓我們來詳細的瞭解一下。

    1、長期焦慮的情緒對於健康的威脅是很大的,而且會增加死亡率。

    如果情緒比較壓抑,不能夠得到很好的釋放就很容易引起抑鬱症,而且還會增加心臟病機率的發生,從而提高了死亡率,所以說當情緒壓抑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方法自我調節,不然的話對於人類的健康以及生命危險都是很大的。

    2、焦慮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會讓孩子感覺壓力特別大。

    如果家長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不能夠給孩子更多的關愛,那麼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長高,會讓孩子缺少安全感。所以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也應該及時的自我調整。

    3、焦慮的情緒會導致人長期失眠,從而患上抑鬱症。

    如果長期抑鬱會導致失眠的症狀,失眠就不能夠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很有可能會造成身體各個器官的機能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會出現抑鬱症的情況。

    總之,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帶來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說當情緒比較焦慮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深呼吸,多到室外走一走,呼吸新鮮的空氣也是能夠得到緩解的。

  • 2 # 老師範兒

    孩子每一份情緒的背後,都是有些特殊的價值需求,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只看到了孩子的情緒。

    比如孩子該睡覺的時候,非要鬧著玩,不跟他玩就哭鬧。看似是孩子哭鬧,實際上內心的需求是~沒玩夠。

    我們正確的處理方式,首先肯定孩子的情緒~“我知道,你還沒玩夠,所以你感覺有點不開心對嗎?”

    然後,與孩子溝通事情~“你打算再玩3分鐘?還是5分鐘?”不管兩三歲的孩子,還是五六歲的孩子,這招都好使。

    做父母的要切記,現在壓抑的情緒,在將來的某一天,都會變本加厲回來。

    當然,碰到孩子的一點情緒,我們自己的情緒先爆發的話,就不單單是孩子情緒的問題了,我們也要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哦

  • 3 # 靜思1267

    孩子在成長期,不同的階段個性品質,興趣愛好,心理需求等會呈現不同狀態,要適時觀察瞭解孩子的狀態做出判斷,孩子的情緒要科學引導!

  • 4 # 減字木蘭春

    我們成年人遇到過度壓力的時候,都可能會選擇朋友傾訴,或者聽聽音樂等方式緩解自己的壓力與情緒;孩子無論是童年少年還是青年時期,遇到情緒低落地時候,更不能給予更多的壓力,造成孩子內心的過度的負重感,特別當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情緒若不能得到及時地緩解,有可能在童年幼年時期就會形成一種怯懦的性格,長大後也無法正確陽光地面對人生際遇的各種問題,而得到情緒緩解的孩子,則會在挫敗中尋求答案,在面對風雨人生的各種問題,則會顯得遊刃有餘。

    人的一生是充滿著各種問題與各種情緒交錯的一生,為此,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學會風雨彩虹,在面對成功時,要學會謙虛包容,如此,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年何月,我們都會是人生的智者!

  • 5 # 沐浴著清晨的一縷陽光

    1.孩子有表達的需求,如果經常被壓抑,可能有一天會用你不希望的方式爆發出來,完成嚴重後果;2.被壓抑的孩子可能造成與大人的溝通障礙,導致家長不能及時對孩子正確的溝通和引導:3.會影響孩子與其他同齡人的社交能力,往往造成孩子過於自我甚至不合群;4.會妨礙孩子表達能力的發展;5.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及健康成長!

  • 6 # 家庭養育研究者

    首先,壓抑情緒是對孩子的情感進行忽視,長期壓抑孩子的情緒,會阻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線。

    其次,這種童年的情感忽視會讓人難以接受並且信任自己的感覺,甚至完全意識不到各種情緒的存在,他們會覺得情緒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情緒會給別人造成負擔,有情緒就是不好的人。這慧造成孩子的低自尊與自卑,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甚至陷入抑鬱。

    再次,被壓抑的情緒,最後都會釋放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要麼他們會外化攻擊別人,要麼他們會向內攻擊自己。

    最後,給家長的建議,沒有壞的情緒,所有的情緒都值得被接納,被對待。每個情緒都承載了身體想傳達給我們的資訊。如果父母能夠有效地識別並滿足孩子在嬰兒期的情感需求,一個“安全依戀”就會形成並保持下去,這份依戀是孩子能夠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象,以及從小到大的良好的總體幸福感的基礎。

    不要再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呵斥孩子“哭什麼哭,那麼沒有出息”;

    不要再在孩子興高采烈的時候,呵斥孩子“有什麼值得得意的,等考個第一名再得意!”

    最後,用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話和家長們共勉“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 7 # 糖糖書影記

    為什麼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

    其實就跟給一個氣球充氣一樣,孩子的情緒壓抑久了,積壓的多了!簡單地說承受不了是會爆炸的……只是看他爆炸的形式,有些人會選擇離家出走,有些會選擇自殺,有些會瘋掉.....這都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了!

    就應驗那句話:“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所以孩子的情緒不能壓抑,更加不能長期壓抑!一定要學會排解壓力,調整情緒!可以透過運動的方式,可以透過唱歌的方式,或者透過與人聊天的方式進行!一定要找到適合他的一種方式去調整,這樣才能慢慢恢復,養成習慣!

  • 8 # 劉原四川師者情懷

    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

    1、不和諧的家庭中,家長與孩子產生強烈的敵對情緒、對抗情緒。孩子同家長對著幹,孩子的理想和學習興趣淹沒。

    2、壓抑的孩子會產生這些情緒:厭學、愁苦、恐懼、憂鬱、焦慮,壓制的家長簡單粗暴地對孩子責罵、毆打!讓孩子生活在家長的冷酷和暴力的不良情緒中。

    3、過分看重孩子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雙方無法有放溝通!引發孩子悲哀、抑鬱、仇視等不良情緒。

    4、壓力走到一定程度,由愛生怨、仇、恨,容易走進人生的誤區。

    5、滋生不良情緒的土壤:隔代教育撫養、留守兒童、單親家庭。

  • 9 # 清秋優雅儀態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孩子是天真的,喜怒哀樂會自然流露和表達,如果壓抑了他的情緒,他會覺得自己不被愛,會把這種情緒放在心裡,因為你的壓抑,並不會讓孩子的情緒自然消散,而是會隱藏進孩子的身體裡。久而久之,他會變得冷漠,心理和身體出現問題。現在科學證實,不良的情緒累積會引發各種身體疾病。就像下水道,如果被堵住了,就會堆積垃圾,引發越來越多的細菌和汙垢,汙染家裡的空氣,影響家人的心情。只有疏通,才能保證家中的乾淨和順暢。所以家長要及時對孩子的情緒進行迴應,瞭解這種情緒背後的心理需求,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就會健康成長,開朗陽光。

  • 10 # 等待燦爛春天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情緒是由人的心理產生的,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情緒也會相對的平穩,還能相對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機能都不成熟,所以每個孩子都會鬧情緒,這是孩子很正常的心理表現形式。

    情緒的主要特徵:無所謂對錯,常常是短暫的,會推動行為,易誇大其詞,可以累積,也可以經過疏導而加速消散。

    為什麼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呢?因為情緒是一種心理壓力,孩子小,所能承受的心理壓力自然小,所以孩子如果有情緒就最好是讓他釋放出來,這樣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家長要能夠去接納。如果孩子的情緒不能被接納,那麼孩子就會去壓抑情緒。也就是說會在心裡憋著,這樣就會增加心理壓力。

    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但通常情況下,孩子無法分辨自己的情緒。大多數孩子都表達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感受,只會說不開心,很難受之類的話,通常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去控制和穩定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家長冷處理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再和孩子談心,給予分析、引導。

    想讓孩子有一個好情緒,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這點是至關重要的。

  • 11 # 愛家的羅先生

    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發生逆反的心理狀態,這類現象常常產生在學前班兒童的身上,也是最顯著的時期。其實要問本質的緣由首要還是由於孩子們有了自身的念頭,同時針對外部環境相處的人和事情有了一定的反對意見和建議,這都是是正常的情況,家長們不用過度的憂慮,但要和孩子們搞好關係,相處有一個正確性的教育,還須要知道孩子發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家長和孩子缺乏感情上的溝通,容易造成孩子發生逆反心理,這也是因為孩子對外部感情輸入不滿足不充足,從而感觸不到家長們對他的關愛,所以會用同樣的方法和意見反饋給家長,儘管他們的方式是相對粗魯又或是反叛的方式,卻是反饋心裡感情須要的一種想法。這類"專橫式的教育"往往會讓孩子們在和家長相處的過程中感到尷尬、不自然,甚至是壓抑,從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有不滿的情緒發洩出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逆反心理"。

    家庭的日常生活氛圍和感情氛圍,對孩子身體健康的成長擁有尤為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個家庭之中,父母親的情感不和睦,甚至在孩子面前時常爭吵,就會讓孩子們感到焦慮不安和無助,也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一定的阻礙,那樣的話,孩子往往會難於抒發自身恐懼和失望的情緒,常常會以逆反的心態去抵抗父母親,來表示自身對父母這個狀況的不滿,長期積累會致使孩子們心理出現一定的問題,這是最值得家長們留意的一種情形。

    也有的孩子變“貧”了或者越來越很容易生氣,更有的孩子出現了暴食暴飲、失眠的狀況。焦慮、恐懼感、抑鬱、憤怒、失望、埋怨、受委屈等,情緒的起伏也會比平日劇烈。

    很多孩子在被打的過程中並無法學習到什麼,僅僅純粹的恐懼責罰那件事,才去有意操控自身的行為,由於並不是出自於真正的愧疚,認識到不正確,因此會再犯,因此犯錯誤和被處罰無止盡地在家裡延續下去,產生了一種恐怖的惡性迴圈。

    這樣做既做不到預期功效,還很容易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產生一系列心理狀態問題,對孩子未來的一生髮生重大影響。

  • 12 # 遊戲快遞員豬拾八

    這個“病”可能是身體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現在的孩子,你發現沒有,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了,動不動就會情緒崩潰。每一年青少年因情緒失控做出悲劇的事例有很多。今年一個學生就因為跟父母吵架就跳樓的案例你應該聽說過吧?孩子的情緒得不到發洩,長期下去真的很嚴重。

    年幼的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沒有能力處理好內心的憤怒與不滿情緒,所以需要我們父母引導他們。處在情緒憤怒、不滿狀態下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常會以打架、說謊、胡作非為、逃學等破壞性行為來抒發內心的不滿。如果孩子在年幼時沒有學會控制情緒,到成年之後,他們仍然會受困於情緒問題,不但人際關係會因而被破壞,更可能導致失業,甚至觸犯法律。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打架說謊直接責怪孩子,從沒問過孩子為什麼這麼做,這樣做只會讓事態更嚴重。面對年幼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可能只是協助他們辨別憤怒,並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憤怒;但如果孩子正處於青少年階段,我們可能就得采取更實際的應對方法,也就是設定規矩和限制,並監督執行,以防孩子的情緒暴發時,親子陷入永無止境的戰爭。同時,這也可以有效避免我們嘮叨不休地說教。

    我們成年人在遇到困難,情緒低落的時候都需要找人訴說,更何況孩子呢?!孩子需要有人認同他的情緒,尤其是憤怒、不滿的情緒,並教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旦孩子憤怒、不滿的情緒無法得到適當的表達時,他們就會轉而以其他行為來發洩這些情緒。當孩子的憤怒情緒無法得到認同,或父母不允許孩子表達,或孩子在表達了憤怒情緒後遭到處罰,都可能讓孩子轉而以頭疼、腹痛、失眠、暴力等行為來發洩情緒。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減少他們衝動行為的最佳方法就是“讓他們說出自己不滿的情緒”。

    學會傾聽孩子的情緒,比兇孩子更有效果。

  • 13 # 心靈花園

    不僅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我們自己的情緒也不能壓抑。

    首先,壓抑情緒會傷害健康。

    被壓抑的情緒不能流動,就會存留在身體裡,變成侵襲我們身體的毒素。

    很多的身心疾病都和長期的情緒壓抑有很大關係。

    第二,壓抑情緒會消耗很多的生命能量。

    情緒是有能量的,我們要想壓抑住情緒,就需要動用一些能量來和情緒抗衡,就會造成自身能量的內耗。

    就像開車的時候,一腳踩油門,另一腳踩剎車,儘管車沒有開動,但卻一直在耗油。

    很多孩子整天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沒有主動性,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情緒的內耗。

    第三,長期的壓抑自己,會導致失控,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長期的壓抑情緒,當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會失控,造成更大的破壞。

    暴雨季節預防決堤的最好方法是洩洪,就是這個道理。

    人的情緒也一樣。

    壓垮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長期的超負荷載重。

    未成年的孩子的自殺、過失犯罪,很多都像被壓垮的駱駝。

    第四,孩子的情緒壓抑,多數都是成年人造成的,特別是父母和身邊的親人,父母的生活壓力,人際矛盾,種種的不如意,如果自己沒有合理的宣洩途徑,就會無意識的,或是有意識的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承擔了父母情緒垃圾桶的角色,孩子的生命能量就大量的被消耗在了消化父母的情緒,而無法再成長自己。

    由此看來,父母管好自己的情緒,就是在愛孩子。父母如果還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壓力,父母就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源泉!

    我是心理諮詢師孫彩群,15年心理諮詢經驗,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輔導,婚姻情感、親子關係問題諮詢。我會一直守候在這裡,並願意陪你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14 # HMR瀟瀟暮雨

    不良情緒會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干擾學習生活;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孩子違紀違法。負面情緒人人都會有,但是過強、過度、過長的負面情緒就會干擾人的正常生活。所以,當孩子出現生氣、哭鬧等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幫助孩子管控好情緒。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除了幫助孩子管控情緒,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家長也需要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 15 # 陌藝凡

    孩子哭,是大多數父母難以接受,或者說是不知如何應對的一種狀況。正因為如此,我們就往往用簡單粗暴的“不”字訣來對待孩子,甚至呵斥、恐嚇乃至體罰。但父母們知道嗎?一再壓抑孩子的情緒會給他帶來6大危害!

    父母應細心體察孩子的感受,以4種巧妙安全的方式幫孩子釋放情緒,孩子才能很快變得輕鬆愉快。   

    孩子壓抑情緒的6大危害   

    一看到家裡的孩子哭,父母的第一反應常常是“別哭,你要做個勇敢的孩子”。如果孩子繼續哭,我們就可能恐嚇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再哭,警察叔叔就來抓你了!”甚至是以呵斥乃至體罰待之。

     在父母的重壓下,孩子不得不勉為其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可是,孩子如此壓抑自己情緒,找不到合適的出口釋放,情緒就會越積越多,引起情緒阻滯。

    當孩子情緒阻滯時,他往往糾纏於這些不愉悅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以至於出現以下狀況:

    1、內心恐慌,失去安全感,變得退縮、封閉。   

    2、情緒越積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最終以父母不可預知的更具破壞力的方式爆發。   

    3、糾結在情緒之中,看不到其他,或者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妨礙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如好奇心削弱,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學習的熱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變得膽小、黏人、脾氣暴躁……   

    4、從父母身上學到同樣粗暴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他人及自身情緒缺乏瞭解,無法敏銳地察覺他人感受,或漠視他人的感受,情緒感受力弱,情商低。   

    5、迫於壓力,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隱忍,試圖以此搏得父母歡心。一旦脫離父母,遇到合適的機會,則將負面情緒發洩到比自己弱小的物件身上。如攻擊小夥伴,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表現得蠻橫不講理等。   

    6、壓抑自己情緒,習慣以“剛強”的假面具示人。當遭遇無法承受的挫折時,反而更缺乏韌性。   

    哭是孩子表達需求、釋放情緒最好的方式

    實際上,哭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在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可以用來有效地表達他的各種需求。   

    1、在沒有掌握更多處理情緒的技巧之前,哭是孩子釋放情緒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如果我們用“別哭了”去阻止孩子時,等於在告訴孩子,哭不是一種好的行為,他的情緒不重要,他的感受不重要,他被一票否決了,想想這有多糟糕!   

    而如果我們不強求孩子止住哭聲,而是陪在他身邊,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表達對他的理解,之後安靜地等待他哭一兩分鐘,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小傢伙的哭聲會越來越小,並逐漸歸於平靜。一旦平靜下來,孩子的臉上就會露出滿意的神情,甚至還可能破涕為笑,轉而開開心心去做別的事情。   

    2、孩子越大哭的機率越低。允許孩子哭一會兒,孩子才會更加充滿力量,更堅強。   

    也許有些父母會擔憂:若不阻止他哭,他豈不變成一個小小“愛哭鬼”?實際上,這種擔憂是多餘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哭的機率會逐漸降低。允許孩子想哭的時候哭一會兒,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內在才會更加充滿力量,他才能變得更堅強,愛哭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3、平和淡定地面對孩子的情緒,適度共情,適度安撫,並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   

    當然,如果我們沒完沒了用言語去安慰孩子,或者給他講道理,這樣的方式相當於在不斷地將孩子拉回不愉悅的體驗之中。那麼,孩子越是被安慰,越是聽到各種道理,他就越難以安撫。因此,父母應適當地以情緒應對情緒,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雲淡風輕。   

    4大方式幫孩子盡情釋放情緒   

    除了允許孩子哭,我們還可以有所作為,引導孩子掌握更多處理情緒的技巧。

    當孩子反應激烈時,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塗鴉   

    跟孩子一起,用紙筆將他的不高興畫出來。為了更貼近孩子,我們也可以找一個令我們自己不高興的理由,跟他一起畫,一邊畫一邊講述,在這個畫與講述的過 程中,孩子的情緒很自然就流淌出來。事後,我們還可以將畫出來的不高興做個了結。如將它撕碎、燒掉,或者埋進土裡,關進黑屋子裡……   

    2、編故事   

    故事比說教更能打動孩子。找一些跟情緒處理相關的繪本,跟孩子一起閱讀、討論,他自然就在沒有壓力的前提下習得了更多處理情緒的方式。如果沒有合適的 繪本,可以隨口編一個故事講給孩子聽。甚至可以講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總會有恰當的 方式可以解決問題。   

    3、設立情緒發洩角   

    給孩子買個塑膠不倒翁,或者準備一個大枕頭、廢棄的報刊等,放在某個角落。每當他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去這個固定的隱秘角落發洩一番。如果孩子能透過拳擊、踢打、撕扯等方式將情緒發洩出去,自然就不會透過傷害自己、他人與影響環境的方式釋放情緒。

     4、其他方式   

    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可以平靜地抱孩子一會兒,撫摸他的小身子,提供給他玩水的機會……許許多多的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總之,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我們應對外部環境刺激的必然反應,無所謂好壞。只要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細心體察他的感受,以他能夠接受,又安全的方式幫助他提供更多釋放情緒的技巧。面對那個脾氣暴躁,愛哭鬧的小傢伙,我們自可以氣定神閒,少了很多糾結。

  • 16 # 金針相度

    未成年孩子由於自我調整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足等原因,具有易衝動、不穩定的性格特點,時常表現為憤怒、鬱悶、失落、煩躁等負面情緒。

    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疏導和宣洩,經常處於壓抑狀態,就會形成懦弱、乖戾、不自信等性格弱點,影響孩子的學習進步和心理健康。

    所以,家長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必須及時有效進行疏導。讓孩子能夠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做活潑開朗的陽光孩子。

    一是注意力轉移法。引導孩子做自己平時最喜歡、最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唱歌、踢球、繪畫等,讓孩子的注意力從困境中轉移出來,改變注意焦點,分散注意力。可以帶領孩子到籃球場、足球場,打一場球,在身體得到鍛鍊的同時負面情緒也會煙消雲散。

    二是運動渲洩法。引導孩子及時消耗不良情緒的能量,比如快速奔跑、激烈球賽、大聲哭喊等,把糟糕的情緒從自己的身體裡擠出去。這種方法,最好能夠出力流汗,現在的孩子體育鍛煉少,學校裡的體育課也是有名無實,很少進行激烈的體育運動。帶領孩子來一次大運動量的鍛鍊,也是對孩子意志品質的絕佳磨鍊。

    三是盡情傾訴法。引導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困惑等向家長、老師、親朋一吐為快,從而消除心理壓力。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讓孩子有了心思能夠有一吐為快的地方,有些事情憋在心裡,時間一長就會成為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四是借物出氣法。孩子大多有布料玩偶、海綿玩具等,可以讓孩子摔打、錘擊等發洩情緒,但要注意不能傷害到自己和他人。家長也可以為孩子購買拳擊沙袋和手套,有了憤怒、鬱悶等心情得不到解脫時,來一場單人“拳擊比賽”,對不良情感的宣洩一定是大有好處。

    總之,不良的情緒不能壓抑,“宜疏不宜堵”,要及時有效、想方設法進行宣洩,維持孩子良好健康的心理平衡。

  • 17 # 易查分

    1、內心恐慌,失去安全感,變得退縮、封閉。

      2、情緒越積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最終以父母不可預知的更具破壞力的方式爆發。

      3、糾結在情緒之中,看不到其他,或者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妨礙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如好奇心削弱,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學習的熱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變得膽小、黏人、脾氣暴躁……

      4、從父母身上學到同樣粗暴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他人及自身情緒缺乏瞭解,無法敏銳地察覺他人感受,或漠視他人的感受,情緒感受力弱,情商低。

  • 18 # 初中數學講堂

    古代傳說中,禹的父親鯀治水,採用“水來土擋”的策略,卻九年治水而告失敗。後禹治水改"堵"為"疏"。採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13年治水成功而造福百姓。孩子的情緒如治水,也適宜疏導而不是“堵塞”。

    我們知道,孩子的情緒需要宣洩,但是宣洩需要一個合適的通道,而不是任其所為,家長需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通道去宣洩他的情緒,使它的心理達到一個相對平衡,也就是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

    而如果一直壓抑孩子的情緒,就好比治水的“堵塞”,時間久了,不僅不利於孩子身體的發育成長,而且對他心理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嚴重的會造成抑鬱,人格的不健全。

    因此,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當我們面臨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問題時候,不能簡單粗暴的批評打擊,要有耐心的和孩子交流溝通,找到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加以疏導,為孩子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19 # 憤怒的兵馬俑哦

    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有一個發洩出口,釋放情緒才能保證孩子的心理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孩子的成長僅僅是身體上的,心理上也很重要!

  • 20 # 姜文灩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所以為了你的孩子身心健康,不要讓孩子壓抑情緒。反之,你還要給他提供表達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肖戰4.25凌晨發博的新歌《光點》?他是想要假裝翻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