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木南老師
-
22 # 薯片話梅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當你看到一個成人在發脾氣時,你可能會耐心地好言相勸。但是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發脾氣時,很多人都會採取強硬的手段制止,比如訓斥或打罵。而實際上,寶寶有壞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也是不分對錯的。不給寶寶表達負面情緒的機會,並不代表這些情緒消失了,而是被寶寶壓抑在心裡,反而會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良好個性的養成。要接納寶寶的負面情緒,並教他如何疏導。要理解寶寶出現負面情緒背後的原因,教他如何控制這些情緒。慢慢地,寶寶的自控能力也會慢慢增強。
情緒代表孩子自我性格成長的代表,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並且如果不能付諸實踐,她會生氣,發怒,或者爸爸媽媽不理解寶寶的某些行為,都會讓寶寶有自己的負面情緒,有的孩子容易發脾氣,有的愛哭,有的黏人,有的容易煩躁。我們需要接受這些情緒,但對於那些大家都不喜歡、讓人惱火的行為,我們不需要忍受。即使是那些快樂的孩子,有時候也需要對他們的行為加以限制。
讓寶寶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說出來,這是一種最直接的宣洩情緒的方式,假如孩子有情緒,就讓他直接表達出來。當然,這裡的“說”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是讓孩子不分時間、不分地點、見人就說,而是要有計劃、有策略的讓孩子說。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玩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玩具能夠陪伴孩子玩耍,還能引導孩子智力和創造能力的提升。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的玩具種類繁多,而且還沒有明確的分類,有國內和進口的款式,如果想給自己或孩子買玩具可以考慮用網購替代實體店,因為現在實體店一般不會給予拆包試玩的服務,如果買來的玩家孩子不喜歡就浪費了,所以在購買玩具之前最好觀看一些開箱的節目影片。
-
23 # 大象小安安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自己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內化一些負面的情緒,這些負面情緒需要家長細心的引導開解,家長開解的過程,就是孩子學會調節自己情緒的過程。
-
24 # 點滴生活每日精選
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但要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情緒。
別人常說,要想孩子情緒穩定,做父母的必須先學會控制情緒,如果做父母的都經常暴跳如雷,那麼潛移默化的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對情緒的控制管理。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宣洩,及時給予溝通,孩子在生氣的時候絕大多數只會大哭大鬧,透過這種單一的方式宣洩內心的不滿,這時如果家長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忍不住吼孩子、打孩子,這樣做顯然不利於孩子成長,同時導致孩子和家長雙方溝通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會把所有問題都淤積在心底,這股憤怒的情緒將會長久的影響著孩子,長大後依舊難以釋懷。
孩子感到憤怒的時候,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憤怒,讓孩子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利。不過在孩子釋放憤怒的之前,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可以怎樣做,這些都是要提前告訴孩子的。比如說孩子在憤怒的時候,不能隨便砸桌子、摔碗等等,但是可以摔枕頭這種柔軟的東西,其次生氣發洩的時候不可以傷害其他人,但是可以透過大聲吼叫等方式來釋放負面情緒,再或者跑步鍛鍊等等,家長都可以陪他一起釋放情緒。
讓孩子接受憤怒情緒,從而才能正視負面情緒,這也是釋放憤怒情緒的關鍵。
-
25 # 找心理
孩子在處於年幼階段,心智還未成熟,無法獨自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憤怒和不滿。家長若沒有及時正確的引導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長期處於憤怒、不滿情緒等負面情緒中的孩子,會出現說謊、打架等破壞性行為來發洩中心的憤怒與不滿。長此以往,孩子在成年以後依然會受到情緒問題的困擾,無法正確的處理與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最終導致心理失衡影響工作與生活關係。
回覆列表
孩子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出口釋放,這些情緒會越積越多,引起情緒阻滯。當孩子情緒阻滯時,他往往糾纏於這些不愉悅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以至於出現以下狀況:
內心恐慌,失去安全感,變得退縮、封閉。
情緒越積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最終以父母不可預知的更具破壞力的方式爆發。
從父母身上學到同樣粗暴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他人及自身情緒缺乏瞭解,無法敏銳地察覺他人感受,或漠視他人的感受,情緒感受力弱,情商低。
迫於壓力,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隱忍,試圖以此搏得父母歡心。一旦脫離父母,遇到合適的機會,則將負面情緒發洩到比自己弱小的物件身上。如攻擊小夥伴,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表現得蠻橫不講理等。
壓抑自己情緒,習慣以“剛強”的假面具示人。當遭遇無法承受的挫折時,反而更缺乏韌性。
在沒有掌握更多處理情緒的技巧之前,哭也是孩子釋放情緒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哭過了,他的情緒就平穩下來,自然就有心情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很快變得愉悅起來。
用“別哭了”去阻止孩子,就等於在告訴孩子,哭不是一種好的行為,他的情緒不重要,他的感受不重要,他被一票否決了。
如果不強求孩子止住哭聲,而是陪在他身邊,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表達對他的理解,之後安靜地等待他哭一兩分鐘,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小傢伙的哭聲會越來越小,並逐漸歸於平靜。一旦平靜下來,孩子的臉上就會露出滿意的神情,甚至還可能破涕為笑,轉而開開心心去做別的事情。
也許有些父母會擔憂:若不阻止他哭,他豈不變成一個小小“愛哭鬼”?實際上,這種擔憂是多餘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哭的機率會逐漸降低。允許孩子想哭的時候哭一會兒,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內在才會更加充滿力量,他才能變得更堅強,愛哭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如果沒完沒了用言語去安慰孩子,或者給他講道理,這樣的方式相當於在不斷地將孩子拉回不愉悅的體驗之中。孩子越是被安慰,越是聽到各種道理,他就越難以安撫。
當孩子有情緒時,平和淡定地面對,適度共情,適度安撫,並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以情緒應對情緒,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雲淡風輕。
處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除了允許孩子哭,家長們還可以有所作為,引導孩子掌握更多處理情緒的技巧。當孩子反應激烈時,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塗鴉
跟孩子一起,用紙筆將他的不高興畫出來。為了更貼近孩子,也可以找一個令自己不高興的理由,跟他一起畫,一邊畫一邊講述,在這個畫與講述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很自然就流淌出來。
事後,還可以將畫出來的不高興做個了結。如將它撕碎、燒掉,或者埋進土裡,關進黑屋子裡……
2.編故事
3.設立情緒發洩角
給孩子買個塑膠不倒翁,或者準備一個大枕頭、廢棄的報刊等,放在某個角落。每當他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去這個固定的隱秘角落發洩一番。
如果孩子能透過拳擊、踢打、撕扯等方式將情緒發洩出去,自然就不會透過傷害自己、他人與影響環境的方式釋放情緒。
也許我們是稀裡糊塗地長大的,也還長得不錯,但我們的孩子應該更加享受成長的過程。在他們所知所能的範圍內已經盡了他們的努力,今天,曾經的小孩成為了父母,輪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去努力,為他們,也是為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