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白雲山水居
龐統和陸遜可以並稱第一。
其它諸葛亮偏重於政務型。
龐德著眼西涼,法正著眼巴蜀,周瑜著眼江東,陳宮注重主公人品,格局都太小。
郭嘉酒色過度,偏於享樂。
司馬懿偏重於保守。
荀彧太過於考慮皇室。
唯有龐統,如果不是賣相不好,絕對是風流倜儻,迷死人不償命。他的“鐵鎖橫江”之計,讓曹操百萬大軍“強擼灰飛煙滅”,一舉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開啟了三國紛爭的序幕。
唯有陸遜,先有圍殲敗走麥城的關羽在前,後有“火燒連營”在後,讓劉備七十萬大軍瞬間灰飛煙滅,從而使蜀國國力逐漸削薄,最終走向滅亡。
和其他人比起來,龐統和陸遜的謀略才是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給人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
3 # 叨筆歷
很簡單,不以成敗論英雄,單以個人手段來看諸葛亮自然謀略第一,他上知天文夜觀天象而知戰事成敗朝代興衰,能預知天氣的氣溫風向雲雨比現代高科技衛星雲圖還靈。下知地理,識地形布兵陣,多次利用地形以少勝多。中通人和,深知司馬懿、曹操、孫權等人的秉性心理,多次以心理戰術戰勝敵人,並能精確推測敵人下一步行動。他能綜合應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因素,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弱以成敗論英雄,司馬懿自然謀略第一,他是唯一能防禦諸葛亮進攻的人,並且司馬家成功竊取了曹氏政權,建立王朝,統一中國。
但以我看,才能第一的人是曹操,他除了擁有這兩人的謀略,雖然比這兩人差點,還能成為與建安七子並駕齊驅的三曹之一的大文學家,但凡雄才大略的大政治家一生能名震青史的成就無非立德立功立言三立,曹操都做到了,諸葛亮立言不及曹操,司馬懿包括司馬家族立德立言都不及曹操,所以曹操才是真正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
對曹操的評價借用評價戴笠的一副對聯最為合適: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
4 # 白露為霜65799235
先把龐德改成龐統,然後,還要說一句,這些人都放在一起比其實有點亂,他們並不都是謀士,硬要一起比謀略沒啥意思。
比較單純算是謀士的有,龐統,郭嘉,法正,陳宮也歸入吧。
比較單純可以歸為軍事統帥的有周瑜,陸遜。
荀彧應該算一個治國能臣,就是說宰相類的,另外在大戰略,用人等方面也是大才,個人對三國期間的文臣最推崇的就是他了。
諸葛亮,首先也是一個宰相人物,但是又是一個還算不錯的軍事統帥,當然在大戰略上面一個隆中對就奠定了地位,不過必須說一句,諸葛亮根本不是謀略型的,不能算謀士。
司馬懿是最複雜的,謀士,宰相,軍事統帥,其實最重要的是~陰謀家。
猜想題主的本意是問打仗的謀略,順著來硬把他們放一起比的話,個人以為郭嘉可能第一,然後是法正和陸遜。
如果是比陰謀詭計,司馬懿第一,但另外還有一個題主漏掉的賈詡也可比比。
如果是比治國,荀彧第一。
如果是比統兵,周瑜第一。
-
5 # 唐明國亮
您所列的十人,都有各自傑出的能力,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若論運籌帷幄,諸葛亮更勝一籌;
若論果敢善戰,龐德更勝一籌;
若論奇計百出,郭嘉更勝一籌;
若論出謀劃策,法正更勝一籌;
若論陰險狡詐,司馬懿更勝一籌;
若論統籌規劃,荀彧更勝一籌;
若論奇謀妙計,龐統更勝一籌;
若論深謀遠慮,陸遜更勝一籌;
若論用兵如神,周瑜更勝一籌;
若論足智多謀,陳宮更勝一籌;
-
6 # 叢中笑6603
你羅列了很多人的名字,其中有文有武:
如,諸葛亮,郭嘉,司馬懿,荀彧,法正,龐統和陳宮算謀士一擋。
周瑜,陸遜算都督一擋。
龐德是武將,算另一擋。
你提問,這當中誰的謀略厲害?
那麼,首當其衝,非諸葛亮莫屬,其他人都有才能,但不能同諸葛亮排在一個行列。
-
7 # 劉坤忠120
上述十大人物,各人的成就、地位和結局不同。龐德乃一介武夫,不能與眾名士、謀略家相提並論,應該是龐德公。按他們的謀略效果依次排名:1、鬼才郭嘉。2、全才諸葛亮,主要是政治軍事成就。3、荀彧,亞比蕭何。4、陸遜,文韜武略,缺泛政治遠見。5、周瑜,能省時度勢,見機行事。6、陳宮,機智善謀,實事求是。7、司馬懿,蓄勢待發,優於軍事。8、法正,果教武斷,不怕冒險。9、龐統,急功近利,名重智短。10、龐德公,略知謀略,當世評論家。
-
8 # liu12666
從這幾個人來看,有些人活的時間長,作的妖多,有的人活的時間太短,30多歲就掛了,我們評價進行比較的時候,那隻能以他所有的功績,並結合在特定時期,特定人生階段謀略的值數,進行非對稱的比較。
有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可能說的有點誇張了,但是同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大家對國家智謀的認可。死後還能算死袁尚,靜等遼東主動歸順曹操,著實厲害。
諸葛亮那就更不用說了,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風喚雨。火燒赤壁,勢吞百萬曹軍;在東吳舌戰群儒,尚能掌握主動。
司馬懿陳宮,荀或亦不可小覷。但誠如問責所說誰為罪,那自然非郭嘉與諸葛亮莫屬。倘若真的真刀真槍的幹起來直面沙場,二人季某卻也難分伯仲。,到那時候就需要那麼一點點的運氣,還有就是背後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啦
-
9 # 浮沉的歷史
蜀漢陣營:諸葛亮、龐統、法正。曹魏陣營:郭嘉、司馬懿、荀彧。孫吳陣營:陸遜、周瑜。群雄陣營:陳宮。在這裡我們先把陳宮給剔除掉,陳宮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出過什麼計策,因此我認為他是沒有資格和其他幾個人比的,我們就從剩下上三個陣營裡面評定一個最優者。在蜀漢陣營中我認為法正為謀略第一人。法正在正史上就號稱善奇謀,其憑藉定軍山之戰一戰成名,採取聲東擊西之計擊敗曹軍並殺掉曹軍漢中方面主將夏侯淵,奠定了劉備最終佔領漢中的基礎,曹操後來對此計謀也感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可惜法正不久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五歲,如果法正不死在日後的戰場上定能謀劃出更厲害的計策。
諸葛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智謀超群,但實際上諸葛亮並不善於奇謀,其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內政與外交。而龐統只是名氣響了一點,與諸葛亮併成為“臥龍鳳雛”,在實際的歷史中並沒有出過什麼奇謀。
在曹魏陣營中我認為郭嘉為第一。郭嘉最著名的就是“十勝十敗”之說,奠定了曹操戰勝袁紹的信心,在攻打呂布的過程中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曹操依計行事戰勝了呂布,其預測出孫策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可謂是驚為天人。司馬懿雖然表現得也比較出彩,尤其是奇襲遼東之戰,但其偏向於政治方面的能力更強。而荀彧在大戰略和內政識人(郭嘉就是荀彧推薦的)方面比較厲害,直接在戰場上的奇謀並不多。
而在孫吳陣營中,我認為陸遜更勝周瑜一籌。周瑜只有一個赤壁之戰最拿得出手;而陸遜則有兩個,一個是偷襲荊州,另一個則是戰勝劉備的夷陵之戰。
在漢末三國的歷史上,我認為最厲害的還是毒士賈詡,賈詡的奇謀可謂是招招奏效,堪稱為三國奇謀第一人。
-
10 # 長弓駿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我認為郭嘉謀略最為強大,只可惜天妒英才,早早離世。諸葛亮安邦定國是把好手,前線禦敵略遜風騷。司馬懿疑心重,但是最有政治頭腦,領兵打仗更是運籌帷幄...
-
11 # 我是Mrs張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好統一的回答。因為這些人才並非同一類人才!
首先我們將這些人進行分類內政型:諸葛亮,荀彧
統兵型:陸遜,周瑜
謀士型:郭嘉,法正,龐統
政治家:司馬懿
武將:龐德
一般謀士:陳宮
再說說他們的功績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可是智慧的象徵,但是實際上諸葛亮的材料只體現在內政和外交方面。他的主要功績是促使的孫劉聯盟,以及對蜀國後期的經營。軍事上的功績也只有證南蠻和第一次北伐(這是因為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至於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等,都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真實的歷史中不存在!
荀彧:王佐之才,他的大局觀無雙,曹操每次親征,必留荀彧留守後方,準備糧草。可比初漢三傑中的蕭何。
這兩位的能力在內政管理上更為突出。就和上文說的一樣,堪比蕭何。
周瑜:赤壁之戰。赤壁這場大戰,就是他主導的。至於嫉妒諸葛亮,那也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而已。用易中天先生的話說,他年輕有為,是吳國的大都督,還剛娶了美女小喬。別人羨慕他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他去嫉妒別人。
陸遜:白衣渡江(呂蒙主導,陸遜也在參與其中了)。火燒聯營。從這些經典案例來講陸遜的戰績也不亞於周瑜。
這兩位的能力更注重于軍事,是難得的帥才。堪比初漢三傑中的韓信!
郭嘉:他在曹魏正營主要是出謀劃策。比較著名的有十勝十敗論。袁紹死後建議曹操先不攻打袁紹的兒子,讓他們內鬥,好坐收漁利。
從破袁紹,紹死,又從討譚、尚於黎陽,連戰數克。諸將欲乘勝遂攻之,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徵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 《三國志.魏書.卷十四》法正:法正的主要功績是協助劉備取漢中,首先他分析了曹操去漢中後就退軍了,一定是他的內部出了問題,而留守的將領的能力比不上我們這邊的將領,這是劉備取漢中的最好時機。劉備同意後,他也隨軍出征,為劉備出謀劃策。最終成功奪取漢中。
龐統:龐士元,也是比較悲劇的人物。在蜀漢集團奪取西川的戰爭中中流失而亡。史書中記載的也就只有為劉備奪取西川的上中下三策。他和法正在《三國志》中共同一卷,可見這兩個人都屬於傑出謀士。
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 《三國志.蜀書.卷七》這三位的能力在於謀略,堪比初漢三傑中的張良。
司馬懿:政治家。最後奪取了曹魏政權。如果說綜合實力肯定是最強的,可以謀略,可以帶兵,可能內政方面想多欠缺把。
至於陳宮:我認為只能算普通謀士。雖然是呂布的謀主,但是呂布最後的結果也看到了。三國演義是為了貶低曹操,所以才強化了陳宮。陳宮很早就投奔曹操了,但是當時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他並未得到重用,加上當時曹操殺了名士邊讓,導致陳宮的背叛。而在呂布手下,雖然是謀主,但是呂布當不得一方霸主,所以對他也不是言聽計從。所以在呂布手下時,他也背叛過一次,只是沒有成功。
所以我對陳宮的評價是:看人不準,策略一般,野心不小的一般謀士。
荀攸對他有一句評價:“夫陳宮有智遲。”就是說他遇到問題時,一時間是想不明白的,要過一會兒才能想清楚。
龐德:可惜他的出生點位不好啊,一開始更隨了馬超。要是出生在魏國那就可能是“六子良將”。謀略肯定和上面幾位差的遠啦!
結語最後給一個自己認為的綜合勢力的評定吧!
司馬懿(雖然我也不喜歡,但是我還是認為他最強)>周瑜>陸遜>諸葛亮>荀彧>法正>郭嘉>龐統>陳宮>龐德(雖然不是文臣,但是既然在問題內了,還是給排一下吧)
以上,都是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準確。請大家都發表自己的意見吧!
-
12 # 正道者言
當然是司馬懿當之無愧!
諸葛亮千古聖名,智慧的化身,無論影視還是小說中都是三國眾多英豪中必須被濃墨重彩刻畫的文臣之首!然而,功蓋三分國也僅僅是三分國,而且只是三分中最弱勢一方的丞相。
司馬懿廟號高祖,諡號宣文。晉王朝奠基人,身前權傾朝野,取代曹魏,後人最終統一天下。不說史書是勝利者所言,單說其成就就不是其他人可比,謀略上來說,層面不一樣。
諸葛亮,荀彧,周瑜謀算天下,可謂臣首;郭嘉,法正,龐統,陸遜,陳宮謀算一時成敗,龐德公教書育人:與司馬懿相比,層面有差距,結果也有差距,諸葛亮,荀彧,周瑜,都是希望輔助主公完成統一大業,結果三分天下,顯而易見,司馬懿最終集政權於一身,終於大統。
-
13 # 閒觀秋雨
謀人先哞己,己不謀何以謀人!如果從這裡面選,我只能選司馬懿!如果從三國裡選,我選擇賈詡!其實這個可以這麼選,如果讓你從三國裡選擇一個人的一生作為你的一生,你會選擇哪個,那麼他就是最成功的!
-
14 # 盛世佳人mike
首先肯定的是,他們都是頂尖級的謀略家!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從而造就了不同的層次和命運。就陳宮而言多謀善斷,沉穩老成。致命缺點,生於亂世而過於仁厚 必不會長久!諸葛亮之缺點:事必躬親,不注重人才培養。甚至打壓能力超群的蜀國的中流砥柱,如魏延。有點心胸狹窄之嫌!這裡不一一列舉。所有誰是最超強的謀略家不好評判,只能是以勝者為王作為依據吧,那就是司馬懿![靈光一閃]
-
15 # 廣東軍少
第一位,是很多人推崇的鬼才郭嘉。郭嘉這個人,英年早逝,雖然出場少,但在很多人心目中,他的謀略,是實實在在的NO.1!甚至還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這句流傳很廣的話,來映襯他的謀略。
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郭嘉雖然常年跟著曹操征戰,但出謀劃策上的貢獻,其實不算大。郭嘉經常做的,是“善斷”,屬於判斷型的人才!怎麼說呢?舉個例子,曹操想這麼做,想這麼打,或者有人提了個計謀,問郭嘉:“該不該這麼做?”郭嘉往往是判斷最準確的一個人。
第二位第三位,是法正和龐統。史書上曾這樣說這二位:“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由此可見,法正差不多相當於郭嘉、程昱,龐統相當於荀彧荀攸,但整體上看,卻不如曹魏陣營的那幾位。
第四位,來說說荀攸。曹操有句說荀攸的話:“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荀攸對於曹操出謀劃策的重要性,翻翻史書可發現,在曹操的前期,也就是官渡之戰前後,打張繡、呂布、敗文丑、韓猛,尤其是官渡大戰,荀攸基本上都是主軍師,甚至還有傳說他一共畫秘策十二道,在出謀劃策上,荀攸算的上一個超級恐怖的謀士了。
第五位,是“反覆無常”的賈詡。賈詡這個人,就說說他的“成果”吧!
早先幫李傕郭汜,把呂布打的落花流水;後來幫張繡,屢次破曹操,離奇的是,張繡殺了曹操的長子,最後賈詡竟然幫著張繡,讓曹操重新接納了他;再後來,官渡大戰和荀攸一塊出謀劃策;還有大敗西涼馬超,是他提的離間計;當年曹操得荊州後,他還勸曹操不要討伐東吳。
可以說,這個賈詡,幫誰誰贏,而且活了七十多歲,身居高位,還沒一點事,簡直是太聰明瞭!
另外還有陸遜、周瑜、程昱、姜維等人,說起來,比上面這幾位還是差了點意思。
因此,如果從謀士的角度來說,戰場上出謀劃策,天下大勢拎得清,還能政治上安然無事,自保有餘,賈詡,應當算得上三國時期極為恐怖的一個謀士了。
-
16 # 畫籃球的人
“謀略”的意思,我認為既謀事也謀人。
陳宮這個人嘛,還算是比較有智慧的一位人物,但侍呂布已經短了自己的後路,呂布雖人稱有萬夫不敵之勇,但因為一些小利先後投靠過丁原、董卓和王允三人,這其實已經到達了“小人”的範疇,不屬於梟雄的奸詐,因為縱觀歷史,既稱能雄者,再奸詐也有自己的原則。
王允都能教唆他殺董卓這位義父,呂布謀小利無大謀,陳宮不擅謀人。
法正挺厲害,高光時刻勸說劉璋投降助劉備拿下益州,但問題在於劉璋本身也不屬於明主,所謂判斷“謀”的能力,得看對戰雙方的實力,這一點法正變相遜色了些。
至於龐統、荀彧,我認為都是那種可以犧牲自己的謀臣,龐統死的早,落鳳坡落鳳,荀彧一直以來擅謀人與內政,曹操的成功還真離不開他,魏國很多厲害的人皆由荀彧舉薦,例如下面要講的那位郭嘉。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我不知道是不是後人的杜撰,但確實流傳了這樣一句話,郭嘉這人得好好講講。
漢末天下大亂,袁紹本就擁有冀州,後來又坐擁青、並兩州,資本上來說是漢末群雄之中最大的,其實讀三國時可以體會到很多謀士在尋找明主時,資本都會成為一個考量的因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剛開始時,曹操與劉備身邊的人才都很凋零。
那麼郭嘉厲害在哪呢?他認為擁有雄厚實力的袁紹非明主後毅然離開,如果放在當今社會,多數人都會以實力看人,但郭嘉明白袁紹非明主,自己是匹千里馬。
後來郭嘉遇上了他的伯樂曹操,兩位智者齊聚一堂,如虎添翼的曹操也開始走向了人生的巔峰,他在初期為曹操舉出與袁紹對比的“十勝十敗”更是為曹操日後的雄途偉業奠定了基礎,從細節處給予了“菜鳥”曹操很大的信心。
但郭嘉早亡,不好評價。
周瑜、陸遜皆有戰功,周瑜火燒赤壁流傳千古,陸遜則重創了蜀國的國力,周瑜去的早,而陸遜取荊州與夷陵火燒劉備,感覺都是蜀國那邊自己的大意,並非什麼很出眾的計謀。
三國後期來說,基本都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故事,我認為他們肯定是最強的,既謀事也謀人者才能活得久,也能達到權力的巔峰,就像我們現在處於職場,其實壽命也算是謀,謀了之後再看天,像郭嘉、周瑜、龐統這些人都屬於早亡,或多或少也能算在“謀”的方面。
-
17 # 歷史吃瓜客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覺得要想研究這個問題,需要看看誰在這三個國家行程過程中提供了戰略性決策。這種戰略性決策就好比劉邦的“回到封地,燒燬棧道以明志,然後韜光養晦以圖進取”;又比如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首先,我們看看曹魏集團。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所以曹操要想成就大業,第一要解決政治方向問題。這時候荀彧出現,他力勸曹操“奉天子令諸侯”。當然,曹操是按“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實施的,這是曹魏集團成功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曹魏集團,荀彧是第一謀士。
其次,東吳集團內部的謀士一般都不太有進取心,不但不會建議孫權參與中原逐鹿,甚至曹操大兵壓境是大都成了投降派。只有周瑜和魯肅是主戰派,相對而言魯肅更有政治智慧。當然歷史上的周瑜也是一心為了東吳,不存在小心眼之說,不過相對冒進一些。只有魯肅和諸葛亮不謀而合,儘管他是東吳集團最渴望孫權稱帝的人,但是審時度勢以後,也是認為曹操不可與之爭鋒,需要等待時機,鞏固孫劉聯盟。
最後,蜀漢集團不用說了,戰略決策來至於隆中對。諸葛亮的謀略主要分三部分:一是佔領荊州,西取益州、漢中;二是東吳不可徵,只能引以為援;三主動北伐,以攻為守。這三條謀略是蜀漢形成和生存的必須的策略,從這個角度上說諸葛亮成就了蜀漢。
總而言之,我認為要論戰略性的策略貢獻,三國時期首先要推荀彧、諸葛亮和魯肅。
-
18 # 覺醒207580216
人們沒有留意而已,其實陳宮的謀略最佳。當初若不是曹操多疑殺害親戚,陳宮會一心一意輔佐曹操;歷史將會改寫。陳宮萬般無奈之下跟隨呂布,苦於呂布不接納陳宮直言,空有一身抱負,只有以死洩憤。
-
19 # 逯曄
法正、郭嘉、陳宮第一檔。(第一檔的人物在跟隨主公後,基本算無遺策,讓主公翻盤或者讓主公勝率大幅度提高)
龐統、諸葛亮、司馬懿、荀彧、陸遜、周瑜第二檔(第二檔讓主公臨時解決巨大難題,有一定的勝率或防禦能力高超,或幫主公解決內政問題)
龐德第三檔(有一定謀略,但和上述軍事、內政、統御型人才的謀略有一定差距)
-
20 # 歷史都付笑談中
綜合能力,諸葛亮最強,千古賢相,他輔佐的君主起點最低,但是成就了三分天下,荀彧、司馬懿、陸遜次之。
統帥能力,周瑜最強,雖然諸葛亮入選了武廟十哲,但是個人認為,還是要拿戰績說話,周瑜赤壁擊敗了所向披靡的曹操,足以名垂青史,陸遜、諸葛亮、司馬懿次之。
出謀劃策,賈詡、荀攸都沒有列出來,那麼,郭嘉最強,他留下的經典謀略比較多,君主也基本都能採納,法正、龐統、陳宮次之。
最後,龐德是個什麼鬼?
回覆列表
陳宮呂布麾下第一謀臣,諸葛亮和龐統劉備麾下兩大齊名的謀臣,可位居前三名。然後依次為龐德、法正、郭嘉、荀彧,周瑜是東吳孫權麾下一代名將、陸遜位居東吳朝臣之首,但均不是謀臣,司馬懿是曹魏一代梟雄權臣,也不是謀臣。所以以上謀略最高的是陳宮,諸葛亮排第二,龐統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