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特立獨行的教育
-
22 # 莎莎嘉嘉站起來
說實話,作為一位走過小學六年的媽媽,我看到這個問題,可以明顯感到父母操之過急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對於5、6歲的孩子,什麼叫做學習?難道只有書本上的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知識層面的東西才叫學習?
這顯然是走入一個誤區了。如果父母拿純知識學習的要求去看待孩子、約束孩子,自然感到困難重重。因為這個和孩子的階段發育特點和需求背道而馳了。
對學齡前和小學低段的孩子來講,最重要的學習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學習。
那麼具體來看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這個階段他們最需要學習的是什麼呢?
1、規則意識 5、6歲的孩子,即將進入學校,開始集體生活,最重要的是規則意識的建立,這個李玫瑾教授也談到過,給孩子梳理規矩,6歲前是黃金期。好的規則意識建立後,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學校生活,孩子都能如魚得水,毫不費勁。
2、生活習慣 5、6歲的孩子,需要培養的是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用餐和衛生習慣。這些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而為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包括收拾整理的習慣
其實父母不要那麼急功近利。急於去灌輸知識層面的東西,孩子的規矩習慣建立好了,學習知識那就是事半功倍。砍柴之前磨刀更為重要。
3、學習習慣 5、6歲的孩子怎麼樣做一些知識上的銜接做好學校生涯的過渡?其實與其重點去提前教孩子知識,不如強化學習習慣,更有助於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這幾個習慣就是傾聽的習慣 安靜專注的習慣,閱讀的習慣,運動的習慣等等。
總的來說,對5、6歲的孩子來講,各種習慣規則建立的過程就是學習,對他們還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這些基本的東西學習好了,建立好了,才能在後續的知識學習中不費力。反過來把知識學習放在規則習慣之前,就本末倒置了。因為沒見過哪個生活作息混亂、習慣不良的孩子會在今後學習中領先。
所以綜上,當你急於給5、6歲的孩子灌輸各種具體知識的時候,先看看,這些內在的規矩和習慣幫助孩子建立好了沒有?如果沒有就先培養規矩和習慣,再來談具體知識的學習,這樣家長的煩惱會少很多。
當孩子的內在建立完善了,不僅僅是被要求被強迫,他才可能激發起內在的動力探索
去為自己學。這個過程是長期的。
-
23 # 薇安教育
孩子不願意學習和聽大人的話,很讓人頭疼,特別是當你是為孩子好,她卻感受不到的時候。
說實話,別說孩子了,大人都不愛學習,一個小孩能多自律自覺的愛學習去學習呢。
5~6歲的孩子需要在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5個領域發展,瞭解相關知識,獲得技能,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願意和喜歡,比如孩子願意親近大自然,喜歡閱讀。
一個人你推著她跑,只要你不推她就不動了,老人不是說麼“大碗裡的魚戳一下動一下”,她跑是透過外力強加。
她自己喜歡跑想跑,就算跌倒了,遇到困難了,她還是會爬起來繼續向前,這是內驅力。
我們當然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她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讓她感受到父母是為她好,知道父母是愛她的。她還是一個小不點,在成長過程中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和幫助。
我們要用她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引導幫助她,光說教,不僅沒用,可能還會起反作用。
最重要的是保護好孩子的興趣和了解孩子學習特點是什麼,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換個說法、換個引導方式,保護孩子興趣
在幼兒園,我們不會使用學習和上課這樣的詞語,而是用活動和遊戲,如果孩子現在就討厭“學習”,她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就像你對一個人第一印象不好,後面很難改觀。如果過於強壓,孩子厭學,就得不償失了。
人的大腦特點就是親快樂遠痛苦,所以遊戲力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方式。
把學習內容轉換成遊戲,孩子就會樂在其中。
“這個繪本故事裡的故事媽媽也想聽,你看完講給我聽。”
“學好了數學,去超市,你就能幫爸爸算賬了呢。”
“我們一起來玩個我說你找的遊戲(找字卡)吧。”
發現孩子長處,興趣是誇出來的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就像程式設計師不能像畫家一樣創作,孩子總有她擅長的領域,父母要善於發現,並給孩子興趣成長的沃土,讚美孩子的特長,孩子自信心足,會越做越好,自信的孩子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也不會太差,敢於挑戰和克服。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不一樣,有的是聽覺型的,有的是視覺型的,您也可以多瞭解相關知識,這樣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
24 # 芝麻辰小七
能在中學階段明白這個道理都是非常不錯了,很多人都是在社會上各種碰壁才明白,試圖讓5、6歲的孩子明白這樣的道理真的是太委屈孩子了。
-
25 # 籃色搖籃曲
非常榮幸能回答到您的問題,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認為要說服5-6歲的孩子讓她明白學習是為自己學,不是為父母學這樣的做法是收效甚微的。5-6歲的孩子雖然對周圍生活中的事物具備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初步出現抽象的思維邏輯特徵,但是對因果的關係還不是能很理解,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成人的苦口婆心說服,顯得非常蒼白。
與其說服孩子,不如我們重視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如孔子所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如果我們重視在幼兒期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就猶如自然天生一樣,將會伴隨她的一生,那時,您就不用擔憂她為誰而學。
1.關注孩子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孩子的發展是一個整體,包括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展,我們要儘可能提供一切支援促進孩子身心全面發展,不能片面追求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2.理解孩子學習的方式和特點,孩子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基礎,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進行了。我們要合理安排他們的一日生活,透過孩子自身獨有的學習方式獲得的有益經驗。
3.重視孩子的學習品質,充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耐心專注、認真傾聽、大膽發言、時間管理、仔細觀察、不怕困難、敢於嘗試和探究,樂於想象和創造、喜歡閱讀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4.成人避免說一些淺顯的大道理,孩子不但不理解,時間久了,反而會產生厭煩,甚至會出現逆反心理,嚴重影響到學習興趣的養成。我們應從實際出發,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遊戲和運動。且平日積極與孩子溝通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拉近與孩子之間心的距離,在潛移默化中相信您的道理孩子會逐漸認識和理解。
回覆列表
這個說服不了,問這個問題的父母,首先自己就沒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一天到晚抱著手機不看書,然後寄希望於講大道理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這不可能。
孩子的學習習慣從來都是培養以及潛移默化影響出來的。我家老大五週歲半,現在《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已經築基完,疫情這段期間,把《中庸》一本書背完了,而且能自己認識好多漢字,目前最喜歡看的漫畫是《說岳全傳》,最佩服的人是岳飛。這中間我沒有給她講任何的大道理,只是每天帶著她閱讀而已,她不願意背的時候,我就先背下來,然後帶著她背,已經一年多的時間了。
而且我沒事兒就會拿著書看,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孩子慢慢就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所以,家長,說服沒有用,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而已[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