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音樂人L城
-
22 # 燈下有火
驚雷是透過盜取他人伴奏及DJ,驚雷伴奏是(姑娘跟我走)DJ是小魚兒,但是當驚雷上傳時候卻把作曲伴奏私自改成自己的,這種做法真是太不要臉了,而且這個也不是歌曲,也就是個打油詩,頂多也就算是東北的一種文化而已。
-
23 # lan眼中的世界
其實這個問題如果提升一下高度,其實就是喊麥算不算音樂的問題。作者作為一名傳媒人認為可以從幾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作者認為音樂是無邊界、無限制的。無論國家、地域、種族、文化等等,在音樂中都可以進行包容。而“喊麥”屬於近幾年新興起的音樂方式,裡面包含了電音、饒舌、甚至中國傳統曲藝“數來寶”等等,因為節奏輕快、歌詞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種說唱音樂。其實,我覺得這首《驚雷》的原唱者有句話說的很對,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喜歡和不喜歡,有句俗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歌曲可以成為最好聽的歌曲,只要聽歌的人喜歡,那這首歌就是你最喜歡的歌曲。最後總結,其實我們認為好聽的歌曲是什麼?
它就是最符合當時你聽歌曲時候的心情……
-
24 # 君羊羊
最近這件事情實在是很火,不知道都不行。說實話,如果不是這個事情我根本不知道這首歌,後來我也特意去聽了《驚雷》這首歌,說一下我個人的感受。
這首歌讓我想起來之前的《一人飲酒醉》,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調不一樣,但是風格都是一樣的,都是所謂的喊麥。記得之前《一人飲酒醉》火的時候,他的原唱還大言不慚說喊麥是國粹,國粹真的是差的不是一截兩截,但是既然有人喜歡,說明還是有存在的道理。
對於這種歌曲,有喜歡的人就有市場,就有存在的意義,不能全盤否定,但是也不要刻意去捧。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引起軒然大波。
關於這首歌的風波問題,在第一次網上掀起輿論爭議的時候,楊坤就做出了迴應,咖啡和大蒜他都愛。意思也是表明自己對驚雷的態度沒有網傳的那麼偏激,雖然他當時可能第一次做出的反應確實有點過。
對於原唱懟楊坤這個事我覺得也是非常沒有必要,如果你真的想要證明自己的歌曲沒有說的那麼不堪,那就用實力去證明,讓更多的人去喜歡,這樣豈不是比耍耍嘴皮子更牛。
不要以為寫歌容易,六道只是混混圈子罷了,作為一個經歷過音樂創作的人,我力挺楊坤。
喊麥本來就不算音樂,楊老師並未說錯,我也是年輕人,我也喜歡歌唱,但是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楊坤老師的嗓音其實並不好,說句實在話,沒有誰比他剛適合批判這個一直被誤以為是音樂的喊麥叨叨。(因為我想,聽過楊坤老師歌唱的人應該都清楚,楊坤的嗓音無疑是最適合現在的喊麥風格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歌手,他寧可放棄自己的優勢反向的從自己劣勢的地方加倍努力的向前,也未曾玷汙“歌手”這兩個字,這是值得尊敬的。
也許大家看到這裡就要問了,既然你把楊坤說的這麼好,那麼直播間裡公開向“原說”施加壓力難道就不過分了?
那好,我作為一個親手做過音樂的人來給你回答,喊麥無非就是用一個簡簡單單的鍵盤機來調節節奏並加入一些搞笑的怪叫聲所合成的一種聲音形式,如果不加詞,就是噪音。
但是一名歌手的每一首歌曲的創作大家可只需要多久?大多數類似楊坤的單人制造者大概需要一天時間譜寫音譜,此期間比對聲音數次,然後對其他輔助樂器進行譜曲,一種接一種,直至最後合成器的和旋與吉他獨奏。(這個過程大概需要歌手全神貫注投入其中半個月,基本不能出現任何情緒波動),最後按照曲調再仔細傾聽千百遍,直到聽爛,聽吐,才進行譜詞與截稿。
一名歌手練習唱功需要數年時間,保持需要無時無刻不去間斷,創作樂曲需要幾乎一個月的行屍走肉,有時候忙碌一天卻解決不了一個小瑕疵,何等使人崩潰?
我們在從頭看喊麥,只需要胡謅些詞,再加上調音員的三兩把刷子,幾乎是幾個小時一首的事兒,作為一個本身就沒有多少天賦,卻堅守的歌手,你能夠忍受殘酷的現實嗎?(自己殫精竭慮創作了幾個月的歌曲不火,別人胡謅的東西分分鐘紅遍全網)你能做到楊坤這樣嗎???試問你這個已經無地自容的MC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