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北京範兒

    如果說郭德綱的相聲缺乏主題思想,還有些道理。不過要看缺的是什麼主題。而如果說他的作品是東一句西兩句的乏味無窮,我就不能認同啦。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看主題思想這個問題。

    如果說從教育人的角度來說,具有說教意義的主題思想,郭德綱的相聲的確是有些欠缺。可如果單純說到一個作品的主題思想,那還真的有。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比如繞口令,八大改行,找堂會。這種老段子,郭德綱的作品是利用這些老段子的架構,新增進去新的笑料,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從這些作品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比如繞口令,說的就是口齒不清的人還要吹牛說自己會繞口令。這就是這個作品的主題思想。

    那麼作為他整個作品的範圍內,有沒有主題思想呢?這就要從相聲的歷史來看了。簡單的說,相聲藝術百年發展史,最初的階段就是街頭賣藝的檔次。就連相聲大師侯寶林他老人家都是解放前在天橋撂地賣藝的出身。所以,相聲總結為諷刺的藝術,舊社會當然有很多可以諷刺的東西。而到了第二代,馬季先生那裡的時候,諷刺的東西也有很多,比如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馬大哈一類的。而姜昆則可以諷刺文革裡的怪現象。可諷刺多了,相聲藝術本身的風格總是插科打諢的,老藝術家們就感覺我們要高雅了 ,尤其是上電視以後,那就更多的是歌頌型的相聲了。無疑,這和先前的通俗的說法要告別了,於是,產生了很多電視上的相聲作品。而郭德綱主力發展小劇場,他只能重拾老一輩諷刺的手法。您橫不能讓小劇場裡天天歌頌解放軍,天天歌頌北京市勞模吧?那麼諷刺一下社會的怪現象這是不是有主題呢?

    我們再來看一看所謂的東一句西兩句。乏味無窮。

    這其實真的有些冤枉老郭了。因為相聲本來就是有鋪墊的。講究鋪墊完了,才能抖包袱呢。當然,老郭的一個現掛往往會當成是閒扯。可瞭解老郭的都知道,這是他的技術,也是能力。因為按照詞兒說,是個人都會說,可如果是臨時抓到包袱就抖一個,那就要看錶演者的功力了。

    至於說到內容,有人會說老郭的相聲裡會有很多網上的段子。其實這很正常,只不過是現在網上的東西比較多了而已。那您想啊,以前老先生的段子是從哪裡來的呢?不也是從民間整理出來的嘛。只不過現在的民間藝術都集中在網上而已。相聲不是詩歌,不要用那種主題思想去套。

    本身就是一個通俗的民間藝術,非要用帶有主題思想的套路去要求它。顯然有些牽強。我們大家可以注意一些電視上的小品演員,本來形象就是那種諧星的形象,其實以前表演風格也是插科打諢的風格,可現在上電視機會多了,自認為是藝術家了,就開始要煽情,往往會在自己熟悉的作品風格之後來上一段煽情的結尾。這種移花接木式的粗暴銜接,真的讓人難受。

    我認為,我們的藝術形式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既然是百花齊放,就應該有單純的搞笑。只要內容是健康的,搞笑就完全沒有必要非得有主題。套用郭德綱的話來說,“先搞笑吧,相聲如果不搞笑就太搞笑啦!”

  • 22 # 易k園

    郭德綱的相聲我曾經說服自己去看,聽,但每次都是無法忍受而換臺。一,說一些沒有主題的東西,聽了半天沒聽出來說的是啥,東一耙子西一掃帚。二,低階趣味,屎尿屁那套,賺取廉價笑聲。三,對人沒有啟迪,不知道有什麼建設性。

    每次聽郭氏相聲,都沒有一丁點兒好感。真是無聊至極!

  • 23 # 你就不能看看下棋

    也就是為了逗人開心快樂?主題思想大學裡不缺,教育出來的學生都品德高尚,積極向上嗎?別要求太高了?相聲給人帶來歡樂就好,也是為了生存。

  • 24 # 張會軍34

    這種人是學哲學的,聽不得老百姓的調侃、聊天、擺八卦之類的龍門陣!活到死那天,他也找不到自己的主題![呲牙][呲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感情,還沒確定關係,工作不在一起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