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ieDai不相等

    2000多年前,一位文人在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後忍辱負重,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史記》,此後的2000年,《史記》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滾滾歷史長河中,而《史記》的作者便是有名的司馬遷。

    司馬遷的身世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公元前145年,他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史學世家,其父司馬談便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史官。司馬談去世後,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職位,繼續在漢武帝的朝堂上擔任史官。

    儘管年輕時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也因為家世師從過當時的許多老師。但是對於一個史學世家來說,這些經歷其實並不罕見。司馬遷究竟經歷了什麼讓一個史官變成了開天闢地的史學大家呢?曾經我們的歷史課本中我們已經知道了答案,因為宮刑。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司馬遷獲罪至宮刑?也許還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司馬遷獲罪源於一個人——李陵。

    李陵,字少卿,西漢對抗匈奴的著名將領,飛將軍李廣的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他的寵姬妾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長兄李廣利帶領軍隊攻打匈奴,漢武帝的本意是藉由軍工為其寵妾和寵臣的哥哥加封爵位。而為了讓李廣利順利攻打匈奴,他派了智勇雙全的李陵為李廣利進行後勤補給。而李陵對於李廣利的指揮作戰能力並不認可,因而提出自己率領五千補兵單獨出征以降低李廣利的軍事壓力。這件事情讓漢武帝非常不滿:本來我是想給我愛妃送個大禮討她開心,李陵你這麼不配合我,你想去你去,但是我沒別的東西給你,你自己帶你五千步兵去打吧你。

    武將出身的李陵許是不明白漢武帝讓李廣利出征的本意,見漢武帝答應自己的條件後,對於漢武帝的喜怒也不加揣摩,帶著自己的軍隊便啟程了。

    在晉軍途中,李陵路遇匈奴單于的三萬大部隊。李陵不愧為作戰奇才,以五千步兵對陣三萬匈奴騎兵,不光沒吃虧,反而將匈奴的三萬軍隊折損了幾千。匈奴覺得丟了臉面,一怒之下,又安排了左右賢王調撥了八萬大軍。一個十萬騎兵對抗五千人的步兵,李陵反而越戰越勇,最後打到匈奴都覺得這仗打得實在太虧,於是準備撤兵。

    就在這時,李陵營中一位士兵由於與上級理念不合跑去投降了匈奴。告訴了匈奴李陵這支步兵的兩個重要的軍情:其一,李陵沒有後援部隊,儘可全力殲滅;其二,李陵的軍隊之所以所向披靡源於他們有一樣與匈奴不一樣的兵器——連發連射的弩機,可是連弩的弓箭快用盡了。

    此後,在匈奴猛烈地圍攻之下,李陵的軍隊終於扛不住只得分散突圍,最終僅有四百人逃回漢朝,

  • 2 # 漢南之家

    李陵事件司馬遷直言受了宮刑,司馬遷受了宮刑後發憤寫出了《史記》,《史記》成就了司馬遷。我認為李陵事件與司馬遷寫巜史記》沒多大聯。1司馬遷他本人和司馬家是祖傳的史官,他有高素質的歷史素養.有豐富歷史材料原始積累2漢武帝之前有漢景帝的八王之亂、秦未農民起義、楚漢戰爭。社會較動盪、漢武帝時期社會趨向穩定,也有利於編史。3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形,人們的歷史觀有不同的,司馬遷看到秦的暴政引起了陳勝吳廣起義,肯定了陳勝吳廣。4漢武帝雖對司馬遷施了宮刑,但對司馬遷的巜史記》是褒融的,沒幹涉司馬遷寫史,司馬遷雖受了宮刑後耐堅持了史官的獨立性嚴肅記史,不媚上俗下,還秉持了對李陵事件直言的個性看問題全面客觀。5巜史記》之前也有《尚書》《春秋》《戰國策》巜左傳》等等史書,司馬遷總結了前期一些史書的不足,對史籍重新總結,寫新的方式方法寫歷史。總之司馬遷是個傑出人才,李陵事件對《史記》的巨大影響不大,只是對他的身體是個重創。

  • 3 # 刀筆傳神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南)人。西漢將領,李廣之孫。

    公元前102年,每天都在想著開疆拓土這碼事兒的漢武帝,派自己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八萬雄師征伐匈奴。然後再派出名的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侍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率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後,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受。匈奴以八萬馬隊圍攻李陵。經歷八晝夜的戰役,李陵斬殺匈奴一萬多人。可是,終極因為他得不到主力隊伍的聲援,後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被俘後投誠。

    李陵兵敗的訊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

    司馬遷對漢武帝說:“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意思是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打入大牢後,落到了酷吏杜周手中,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司馬遷在獄中反覆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漢代免去極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拿五十萬錢去換,一種就是受“腐刑”,也就是被閹割。司馬遷家境貧寒,拿不出那麼多錢,又無法忍受“腐刑”屈辱,曾經想到了死。但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而後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在寫到漢武帝的本紀時,儘管武帝尚在,但筆下毫不留情......最終,司馬遷憑藉《史記》流芳千古,後人寫史書,再也沒能超越太史公的高度。

    所以說“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

  • 4 # 小明王

    太史公司馬遷仗義執言為冤屈的李陵辯解,激怒漢武帝,慘遭宮刑侮辱,在屈辱中發奮寫下不朽著作《史記》。

    慘遭宮刑在肉體上毀了司馬遷作為大丈夫的尊嚴,精神上也遭受巨大屈辱。

    而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出其光輝的人格,雖歷千年任灼灼生輝。

    苦難磨礪我們成長,但我們從來不會感謝苦難。

  • 5 # 永珍看世界

    題主的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我們先來大致瞭解一下這兩個人。

    一、李陵

    李廣的孫子,李當戶的兒子。武帝后期,親率步兵五千,擊匈奴!由於其孤軍深入,輕敵冒進,被匈奴重病包圍,苦戰數日,被俘。漢武帝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族殺李陵全家。霍光執掌漢朝後,曾派人慾接回李陵,因李陵擔心回漢後再次受辱,拒絕回漢,終老病死與匈奴境內。

    根據史料記載及李陵家族史推斷,李家世代忠烈,李陵的投降被俘,應是權宜之計,這一點,從後來漢朝欲接回李陵的舉動中可以定論!

    二、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司馬談之子。武帝繼位初期,司馬談病逝,司馬遷從父親手中接任史官太史令一職,並繼續追隨父親遺願,編寫《太史公書》(史記)。

    司馬遷為人正派,博學多才。因李陵事件,為李陵辯護,受牽連入獄,武帝念其有著述尚未完成,遂施以宮刑,留其性命讓其完成著作。此書便是流芳百世的《史記》。但這部著作,是司馬遷與其父司馬談二人共同完成的,並不是司馬遷一人的功勞!《史記》凝聚了兩代人的心血!

    而李陵事件與司馬遷的成就《史記》並無關聯,不能認為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但也沒毀了司馬遷!但司馬遷的此次遭遇,對司馬遷的精神打擊應該是很大的,至少在性情上有所改變,因此,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可能會夾帶個人情感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史記》的客觀性!李陵事件與司馬遷的成就沒有因果必然關係!

    以上僅是個人感悟,請各位多指點!

  • 6 # 中孚鑑

    李陵,字少卿,是西漢飛將軍李廣之孫,為西漢將領,其善於騎射,對士兵愛護,也算是當時的一個重要將領,後來,他帶領五千步兵,孤軍深入河八萬匈奴軍血戰,雖然他和漢軍也曾奮力血戰,但終是寡不敵眾,最終力竭被擒投降,不過當時他想只是詐降,然而之後漢武帝因為將李陵家處以族刑,李陵有家難回,結果李陵只得留在匈奴,就變成詐降成真了。

    對於李陵事件,漢武帝是憤怒的,而群臣亦言李陵之過,但是司馬遷卻為李陵說好話,他說:李陵侍奉親人孝順,和士人有信,一向懷有報國之心,他只帶五千人,吸引了匈奴全部力量,並殺敵一萬多,其雖然戰敗降敵,但其功是可抵過的。我看李陵並非真的降敵,他只是為了活下來想再找機會報效朝廷。

    李陵也曾深受漢武帝的器重,對於漢武帝而言,李陵降敵是事實,他是不能忍受的。此時司馬遷為李陵說情,漢武帝自然大怒,所以就遷罪於司馬遷,以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然而此時司馬遷著作未成,他不願就如此而死,他身上揹負著其父一生未能完成的理想,最終司馬遷沒被處斬,但卻遭受了宮刑。

    後來司馬遷在堅忍和屈辱中,完成了他太史公的使命,有了著名的《史記》。

    那李陵事件,對於司馬遷而言,是毀了他還是成就了他?

    對於這個問題,是毀了他,還是成就了他,這都是有的,畢竟《史記》是他在堅忍的意志、屈辱的環境下寫成的。

    首先,李陵事件,的確是毀了司馬遷,因為司馬遷是一個男子,一個男子受到了宮刑,這對男子而言,自然是遭受了奇恥大辱。更何況是有才學、有抱負、有理想的司馬遷呢!

    對於作為男子的司馬遷而言,李陵事件的確是毀了他。

    不過,也正是司馬遷在遭受宮刑的屈辱後,更加堅定自己要完成其父未完成的心願,他更加發奮完成所著史籍。

    後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其前後經歷十四年,用密語完成《史記》的著作,這部《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影響的。

  • 7 # 斌哥居丹霞

    李陵事件,既沒毀了司馬遷,也沒有成就司馬遷!司馬遷在漢武帝讓他評論李陵事件對朝廷的影響所要承擔的責任時,司馬遷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和客觀事實說出了真話,惹怒了眾大臣和李陵的敵對勢力,以及最高掌權者漢武帝。得罪了有權勢的人,得到的下場大家都可想而知,最終司馬遷以宮刑為自己的言行責任承擔。他想過自殺了卻自己羞辱的人生,最終還是堅持下來,把自己的事業做完,受盡千辛萬苦撰寫成功《史記》。最終公佈於世,留傳於世,這就是他最大的功績。

    李陵事件的起因

    李陵是西漢飛將軍李廣之孫,為西漢將領,受漢武帝之命,在丹陽和楚地招募五千士卒。兩個地區的人都是常年征戰中作戰勇猛,為人耿直、忠心盡力,一直受到世人的讚許。李陵就選擇在這兩個地區招募士兵,招募後就帶領這些士卒來到河西走廊酒泉、張掖集中訓練,主要訓練的優勢在於騎射、佈陣攻防,這些優勢勇士在後來的戰爭中已經驗證,大家都知道這五千的勇士作戰取得的功效。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的撰寫《史記》之時,遇上李陵事件遭受橫禍。

    在這年夏季,李廣利受漢武帝的指令去攻打匈奴,任命李陵做李廣利的副將,李陵不肯,最終請命親自帶領五千步兵,進入到匈奴挺進腹地殲殺單于。李廣利逛了一大圈,沒找到匈奴主力,卻被李陵率領的部隊出居延,在浚稽山遇到。五千士卒面對單于的八萬精騎,多達十幾天的圍追堵截,殺敵幾萬多人,最終糧盡彈絕,被迫投降。李陪並非真心投降,這是為了活下來找機會能夠報放朝廷,但是這個心願為能隨他願,最終使得全家被殊殺,給世人留下褒獎。

    漢武帝卻不是這樣想的,李險的死敵勢力和朝廷眾大臣,把這次的失敗歸罪於李陵,基於漢武帝有意治李陵的罪。不去調查辯明事件的原因,這時候司馬遷站出來為李陵諫言,李陵的失敗和降敵罪責不完全在於他。在他的孤軍的狀況下擊殺匈奴人幾萬人,功可以抵過,一言激怒了漢武帝,下令對下司馬遷施行宮刑的屈辱,這也是漢武帝執意所做的,接著還執意殊殺了李陵全族,使李陵斷了歸漢的心願。

    李陵事件既毀了、也沒成就了司馬遷

    由於李陵事件的連累司馬遷受到宮刑屈辱,忍受這種大恥屈辱,能夠以堅定的信仰寫完歷史著作《史記》名揚天下,給歷代後世讚揚有加,這就是沒有毀了司馬遷的原因。

    李陵事件根本就沒有點滴的功績成就司馬遷,這次還差點丟了命。但是藉此事堅定了司馬遷的意念,完成父親和自己的心願,最終把歷史著作史記撰寫成功。花錢能夠把實際撰寫成功,跟李陵事件扯不上關係。

    如果不受李陵事件的牽累,或許司馬遷把《史記》完成的更早一些,還能完成對歷史影響的其它著作。

  • 8 # 戈壁老老楊

    應該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司馬遷本人和史記在歷史上的名聲。李陵事件的具體經過就不再贅述了,總之,司馬遷受到了牽連,牽連的結果是司馬遷被宮刑了,老二沒了,這件事在身體上和心裡上肯定是對司馬遷有很大的傷害,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司馬遷本人和史記這本書在歷史上的名聲。原因如下:1.國人歷來同情悲情英雄,例如項羽、關羽之類,被李陵事件牽連的司馬遷,也有悲情英雄的意味在裡面,在後世得到很大同情也得到了很大的知名度,試問,二十四史中我們對哪一位作者的瞭解程度能超過司馬遷。這在很大程度上和李陵事件有關。2.司馬遷把史記寫成了千古絕唱和他本人遭受宮刑有沒有直接的關係,無證可考,但是人們更願意把史記這本書和司馬遷的這段悲情經歷聯絡起來。又使得司馬遷他老人家成了個史學界傳奇人物。

  • 9 # 逆擊人生

    我的歷史觀是這樣的。要先解決一個問題,才能讓歷史鮮活起來。這個問題就是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歷史是由一個個大人物的出現而發生變化的,這些人物的判斷與決定又促成了很多事件的發生,這些事件的發生又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從而導致了所謂蝴蝶效應的產生,這些蝴蝶效應最終的結果連大人物本人也未必預料得到,從而產生了命運感。李陵事件本身只是一個小的軍事事件,歷史長河中戰敗降敵的軍官多如牛毛。只是這次司馬遷做了一個決定,他為李陵仗義直言,這個決定給他帶來了宮刑,我想他也沒預料到。個人是悲劇了,但中華民族卻從此多了一個偉大的史學家以及文學家,多了一部中華文明的鉅著。是幸還是不幸?是命運弄人還是所謂的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所以我的歷史觀是英雄或者混蛋(著名的希特勒)成就了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讓我們驚歎。但是當事人的苦與樂,小人物被裹挾其中的際遇,我們永遠沒法真正的感同身受!

  • 10 # 九月讀歷史

    李陵事件,算是變相的成就了司馬遷吧

    李陵事件

    李陵,是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年紀輕輕便已經很出眾,頗有大將李廣的風範。青年時期,漢武帝變讓他帶領八百騎兵,後來他深入匈奴腹地兩千裡偵查敵情,安然返回,漢武帝對他很是欣賞。天漢二年,漢武帝有個大舅子叫李廣利,漢武帝準備讓他立一些功,然後給他封侯,因此讓他帶兵去征討匈奴。同時,給李陵派三萬人讓他押運糧草,李陵不太願意押運糧草,他向漢武帝要求自己上前線。漢武帝說馬匹不夠,只能給他5000匹馬,李陵說五千匹也行,因此李陵就帶五千騎兵去前線。漢武帝派路博德中途迎接李陵的軍隊,路博德也不願在李陵之下。因此,他向漢武帝說,現在匈奴正是軍強馬肥之時,不如等來年自己和李陵分別率5000兵馬,必將獲勝。漢武帝以為是李陵推脫,便下令讓他出兵,沿著趙破奴將軍所走的路線到受降城休整。因此,李陵便出發,沿途繪製地圖送給漢武帝,得到漢武帝的肯定。但不久後,李陵便遭遇匈奴主力,三萬人把他們圍在中間,李陵幾次率兵突圍均為成功,應該來接援他的軍隊也沒來。他準備自殺殉國,但被部下攔下,希望他效仿趙破奴將軍,先投降,之後再逃回來。他沒同意,準備和匈奴決一死戰,帶領剩下的兵士再次發起突圍,這次,有四百人逃了出去,但李陵也力竭被俘,無奈之下,只得投降。聽到李陵投降的訊息,朝廷譁然,一片指責之聲。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怎麼看待,司馬遷說李陵將軍作戰勇猛,這次投降,肯定是權宜之計。這讓漢武帝很不高興,他本來要為自己大舅子封侯,但李廣利實在太差,這次李陵這樣,本想順水推舟獎一下李廣利,沒想到司馬遷和自己對著幹,因此便以忤逆聖上之類的罪名被關進大牢。在之後公孫敖迎李陵未功,因此謊稱李陵在為匈奴練兵,不願意回來。因此漢武帝誅滅李陵一家,為李陵辯護的司馬遷同樣被牽連。

    遭受宮刑

    就這樣,司馬遷在獄中等待著死亡,當時犯了死罪的可以有兩種方法得到赦免,一是拿錢,不過要幾百萬,司馬遷的家哪有這麼多的錢來贖罪。第二種方法是選擇宮刑,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司馬遷當然沒那麼多錢,但父親交代的史書還沒編寫完,自己不能這樣死了,因此,他選擇了宮刑。司馬遷出獄後,做了中書令,從前那個顧及功名利祿的司馬遷死了,現在的是一個沒有任何牽掛的人了,因此,他開始靜下心來,編寫父親沒有完成的史書,在屈辱與悲憤中,完成了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據傳,司馬遷寫完《史記》就失蹤了,可能他認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吧。《史記》被魯迅先生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騷”。

    [結語]

    正是因為司馬遷遭受了宮刑,他才開始專心寫史記,這對司馬遷來說,應該是變相的成就吧。

  • 11 # 田七姐姐愛喝茶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易其所不能。”

    【李凌事件,即是毀了司馬遷也是成就了司馬遷。】

    當所有人都在指責李凌時,只有司馬遷相信李凌肯定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只有司馬遷肯站出來為李凌辯護,漢武帝因此遷怒於司馬遷,最終司馬遷被判死刑。

    而當時的漢朝履歷裡只有接受宮刑才能免除死刑,而接受宮刑之後就意味著他變成了不是太監的太監,他的社會地位再也不被世人認可,他會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從此之後他就只能屈辱的活著。

    司馬遷是一個非常有才的人,也是一個有傲骨的人,宮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健康和精神意志,也極大地侮辱人格。他也想過就著麼死了算了,但他又是那麼的不甘心,他的《史記》還沒有寫完。

    人總會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最終選擇了屈辱的活著去完成他的《史記》。

    他為了還沒寫完的《史記》而活。是付出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這是一個慘痛的代價,同時作為那個時代的司馬遷也死掉了,但是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在《史記》中激揚文字的那個太史公卻獲得了新生。

    在經歷過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摧殘之後,司馬遷學會了從那個社會最底層的角度看待人世的一切,才有了後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在的司馬遷對待歷史的認識有了不一樣的見解和認知。

    他充分地肯定了人們追求富有的正當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12 # 我愛枕上書

    李陵事件,是毀了司馬遷還是成就了司馬遷?

    個人感覺談不上是毀了司馬遷還是成就了司馬遷。

    因為李陵事件,司馬遷受到宮刑,中國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說法,更何況司馬遷受的是宮刑。作為一個男人來說,司馬遷肯定是毀了,雖然司馬遷早就娶妻生子,但還是讓一個男人的尊嚴受到了侮辱。

    對於任何一個正常男人來說,受宮刑,絕對是奇恥大辱,我們可以想象,司馬遷是忍受著多麼巨大的痛苦活著,又在痛苦中完成了《史記》。

    要是說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這個就不好說了。畢竟司馬遷的父親就是史官,到了司馬遷這一代,也是史官。而且司馬遷年輕的時候就遊歷了許多地方,去了解各地的歷史傳說,也為他父親撰寫史書提供了幫助。

    作為史官,就算司馬遷不受宮刑,《史記》也還是會被寫出來,而且《史記》在中國歷史的地位也還是一樣的,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李陵事件的出現,只能說是更加堅定了司馬遷著《史記》的信念,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也是在證明自己,雖然不是健全之身,但是依然要完成一個史官的責任,這是司馬遷對責任一詞的最好的詮釋,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絕唱——《史記》。

  • 13 # 待曉兒

    李陵事件是司馬遷一生的轉折點,也是司馬遷對於當時歷史的一次偏頗解讀,這是不多見的,算得上其思想上的一個汙點,比其因此遭受“腐刑”更為嚴重。

    “李陵事件”的實質:敗軍之將惜命降敵

    李陵不是一般人,他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出身將門,在軍隊當中的影響力極大。

    李陵不僅自身勇武異常,還繼承了李家將門優良的傳統,對於士卒極好,很受士兵擁戴,這與衛青、霍去病等風光一時的統帥是不一樣的風格,也是兵法正道。

    話說,天漢二年的時候,漢朝又一次對匈奴作戰,主力是貳師將軍,原本想要讓李陵負責糧草等物資的支援。

    李陵推辭了,想要率領自己部下兵馬單獨行動,進攻匈奴,漢武帝也同意了。

    由此可見,漢武帝其實是非常看重李陵的,對於軍命挑挑揀揀可不是一般人都能這麼做的。

    於是,李陵率領五千人出關作戰,因為戰馬不足,所以是步兵,機動性並不是很強,只能依據地形進行戰鬥,還是以遠端的弓箭射擊為主。

    這五千人殺傷力非常大,都是武藝高強的精兵,射擊能力尤為出色,在依託山谷等地形對匈奴騎兵進行狙擊,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

    但是,從他們不被敵軍圍困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已經宣告了這支部隊的滅亡,步兵的機動性太差,只能依託地形作戰,無法逃脫以騎兵為主力的匈奴部隊。

    當箭矢用盡,李陵沒有得到救援,終於兵敗被俘,並且投降了匈奴。

    訊息傳回漢廷,漢武帝非常生氣,問責了其麾下將領陳步樂,陳步樂因此自殺。

    但這件事情就過去了,並沒有太大的風浪,甚至漢武帝念李陵的功勞,還犒賞了跟隨其與匈奴作戰計程車兵,當時逃回漢朝的大概有四百餘人。

    但是,當漢武帝派遣公孫敖繼續深入匈奴作戰的時候,公孫敖帶回來訊息,稱李陵幫助匈奴訓練兵馬,所以漢軍沒有取得戰果。

    漢武帝大怒,將李陵一家滅族。

    這一事件被記載於《漢書·李陵傳》中,非常詳盡。

    從這裡可以看出幾點資訊:

    第一,李陵出身將門,威望甚高,他的投降對於漢軍計程車氣打擊必然極重。

    第二,漢武帝並沒有因為李陵的投降而抹殺他的功績,反倒是犒賞了隨其作戰的兵勇。

    第三,李陵一家真正獲罪的根由,是他幫助匈奴訓練兵士,抵禦漢朝。

    那麼,李陵一家的遭遇到底冤不冤就可以評定了,李陵戰敗投降已屬不該,更別說還有資敵的行為,自然遭受刑罰的。

    雖然後來說,幫助匈奴練兵的是李緒,而不是李陵,但從李陵後來勸降蘇武的表現來看,他的遭遇並不冤枉。

    別說什麼禍不及家人等等理由,如果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連坐”自然是不行的,但在古代這是一種制度,不能用現代人的角度來評定歷史的正誤。

    或許有人會認為,李陵的投降很大原因是因為漢朝內部的救援不力,他的投降是有原因的。

    試想,從古至今,有哪一個立場是可以容忍背叛的?李陵的行為是實打實的背叛,並且還是叛國重罪,漢武帝沒有第一時間處決其家族,那已經是念舊情了。

    司馬遷違背自身史觀的一次救援

    司馬遷一生的遭遇也在此改變,當李陵戰敗投降的訊息傳回漢朝的時候,大家都表示很憤慨,但司馬遷卻為其開脫:

    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這是司馬遷當時說的一段話,我們來拆解一下就能知道,其中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和李陵罪行無關的理由:

    第一,李陵是個孝子,還是有能力的人,可以被稱為“國士”。

    第二,李陵有很大功勞,這場戰爭打得很漂亮,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外力因素,不是指揮問題。

    第三,李陵雖然戰敗了,但這一戰的影響是長久存在的,必然讓敵人懼怕漢兵。

    然後才是為其開脫的真正理由:

    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從這裡就能看出,司馬遷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前面列舉了大量的資訊,和李陵戰敗投降沒有關係。

    難道說,一個人如果之前的品行都非常好,很有能力,甚至立下過非常重大的功勳,他就可以叛國嗎?

    功與過是兩回事,有功自然該賞,那有過自然是要受罰。立下功勳得到獎賞,當犯下罪行的時候就說功過相抵,這是沒有道理的事情。

    而最後那一個理由,李陵的投降是假降,實際上是為了繼續在暗中找機會幫助漢朝,更是司馬遷的假設,並不成立。

    這在李陵後續的表現上就能看出,即使沒有幫助匈奴訓練士兵,那後來勸蘇武投降匈奴,這難道還是“假降”嗎?蘇武寫信給李陵,從李陵回信的內容來看,他對於漢朝的怨念是很深的,這都足以證明李陵的投降並不是假降。

    司馬遷知不知道這一點?他當然清楚。

    《漢書》當中是有《李陵傳》的,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李陵既然都能稱得上“國士”了,其投降的那場戰役更是足以和古今名將比肩,那麼,為何《史記》當中不給他列傳呢?

    《史記》中,李陵的事蹟是附在李廣傳記之後,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這樣的手法在《史記》當中是有其他例證的,比如同是稱王,項羽入“本紀”,而陳涉只能入“世家”,這種區別對待正是司馬遷表明態度的一種方式。

    所以,那個在司馬遷口中能擔得起“國士”的李陵,司馬遷並沒有為其立傳,就已經能說明他也知道李陵的投降是罪在不赦的。

    司馬遷當時的一番為李陵開脫的話語,起到了多少作用不好說,但大概也就是出於二人朋友之間的情誼罷了,但在立場上確實是有問題的,也違背了其自身的史觀。

  • 14 # 文華說歷史趣事

    李陵的父親是李敢,爺爺是李廣,他們祖孫三代但是漢代的名將。爺爺李廣伺候了三代皇帝,六十多歲還在戰場上為漢朝效力。

    在一次戰鬥中,漢軍失利,本該是大將軍衛青的責任,他卻把貽誤戰機的罪名扣到李廣頭上,六十多歲的老將竟氣得揮劍自殺。

    父親李敢因為對衛青不滿,打了衛青一頓,衛青沒敢吭聲,大家想著沒事了。一次,大家跟著漢武帝打獵,霍去病偷偷用箭射死了李敢,漢武帝卻下令,不準任何人聲張,對外就說李敢被鹿觸死。

    司馬遷是親眼看見這樁慘劇的,驚悸沒完,漢武帝的命令更是叫他不明所以。

    李陵想必對這個王朝也是有些怨言的,但他對漢武帝仍然是忠心耿耿,馳騁沙場,奮勇殺敵。

    李廣利是漢武帝身邊的紅人,漢武帝想讓他立個功,好給他封侯,於是,就讓從來沒有打過仗領過兵的李廣利去打匈奴,李陵不願意當他的部下,結果就得罪了他。

    一次戰鬥中,李陵五千人被八萬匈奴人包圍,十餘天血戰三次,而李廣利的援兵不見蹤影,最後,匈奴人拋下兩萬具屍體才擊潰李陵,李陵被迫投降。

    訊息傳到長安,漢武帝大怒,把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投入大牢。

    這個時候,見漢武帝生氣了,下面的大臣也都紛紛說落李陵的不對。

    司馬遷和李陵關係一般,但司馬遷是西北漢子,一個性情中人,又是飛將軍的崇拜者,是李敢被暗殺的目擊者,他認為李陵雖然投降,但那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那樣做的。

    他對漢武帝說,在沒有任何援軍的情況下,李陵還能殺敵近兩萬,他投降是有罪,可皇上能不能考慮將功折罪呢?

    漢武帝不聽他的話,而且因為他幫著李陵求情,捎帶把他也關進了大牢。

    漢武帝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有一天,他忽然覺得李陵有可能真的是沒辦法才做了俘虜,就派公孫敖去匈奴那裡瞭解情況,有機會就搶回李陵。

    公孫敖回來後,向漢武帝報告說李陵在給匈奴人訓練軍隊。

    漢武帝聽了後,立即下令滅李陵的三族,並判司馬遷腰斬之刑。

    根據漢律,凡被處以死刑者,可以交納贖死金或接受宮刑來免除一死。

    司馬遷為官清廉,朋友也不多,自己無錢贖罪,所以唯一的活路就是接受宮刑。

    宮刑,對一個男人來說,就是奇恥大辱,所以,可以想到,當時司馬遷有多麼痛苦,他可以一死了之,為自己爭得尊嚴,但他也就再也沒有機會寫完《史記》,許多歷史很可能就沒人知道了。

    司馬遷肯定也是想了又想,最終才決定接受宮刑的,他是為了《史記》才忍辱偷生的,《史記》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李陵事件,如果不發生,司馬遷也會堅持寫《史記》,但李陵事件的發生,毀了司馬遷的身體,給他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寫《史記》的決心。

    司馬遷出獄後,就全心全力獻身於《史記》的編纂,最終成就了“史家之絕唱”。

  • 15 # 優質歷史創作者

    李陵事件毀了司馬遷一生的幸福,大家都明白宮刑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有多痛苦。但同時又成就了司馬遷,因為宮刑司馬遷憤而著書,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史記。所以說李陵事件毀了司馬遷的生活但成就了司馬遷的事業。

  • 16 # 乙丙丁6

    李陵事件就是李陵在與匈奴作戰中,被匈奴人圍困。沒有等到漢朝的援軍,為了儲存手下軍士的性命,權宜之下李陵選擇投降了匈奴。

    李陵投降的訊息傳回京城,漢武帝大怒就殺了李陵全家。就在這個時期,司馬遷覺得李陵投降是迫不得已,是權宜之計,進諫漢武帝先調查清楚再做處理。當時很多人都說李陵是背叛了大漢,唯獨司馬遷認為李陵有苦衷,不是背叛大漢。漢武帝聽到司馬遷的話,非常的生氣,就要殺司馬遷。

    那時候因為戰爭導致國庫空虛,國家缺錢,可以透過交錢認罰減輕罪過,司馬遷當時不是非常富有,交不齊罰款,最後受到了宮刑。

    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於他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打擊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這些司馬遷在寫完《史記》之後,又加一篇文章中也是有所表露的,在《報任安書》中。

    李陵事件既毀了司馬遷,又成就了司馬遷。毀的是司馬遷的身心健康,常人無法忍受的身心痛苦。

    有人說,如果沒有李陵事件,司馬遷照樣能寫出史記。其實不然,司馬遷最後自己說了: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夫子不遇,著有春秋……大凡能夠有所成就的人,都歷經磨難,然後才勵志發奮。言下之意很明確,就是司馬遷要不是受到宮刑,就沒有那麼大的決心去寫《史記》。

    要是沒有李陵事件,哪裡會有司馬遷受到宮刑這個事?沒有受到宮刑,哪來的屈辱磨難?哪來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司馬遷自己已經在史記中,表露了他自己的成就,是因為受到了磨難之後的發奮之作。

  • 17 # 煙雨踏秋殤

    司馬遷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歷史學家,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歷史著作,因而名傳千古。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有不平凡的經歷。在公元前99年,被漢武帝投進了監獄,而且還受了腐刑,那麼司馬遷並不是一個政治人物,那麼他為什麼會遭受這麼大的罪呢?

    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取禍的原因就是李陵之禍。在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遣貳拾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還派遣李廣的孫子李陵負責押運糧草,而李陵作為李廣的孫子心高氣傲不願意做後勤保障的活,他想獨自領兵打仗。在他向漢武帝提出要自己帶領步兵五千出擊匈奴的時候,漢武帝很欣賞他的勇氣,就同意了。所以李廣利和李陵是同時帶兵出征,可惜,兩人都遭遇了失敗,李廣利差不多是全軍覆沒,隻身逃了回來。而李陵的五千步兵更是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人,李陵原本是想他在這裡守著,等援兵來了之後,來個中心開花,大戰一場。可惜,他等的求援之兵遲遲不到,而匈奴人在聽說被圍是李廣的孫子之後,就越聚越多。最終李陵在等不到援軍而且糧食吃完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投降了匈奴。

    李廣的孫子李陵投降匈奴的訊息傳到了漢庭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漢武帝非常生氣,前有李廣利吃大敗仗,後有名將之後投降匈奴。這讓朝廷上人心浮動,有人開始反對他的強硬政策。為此漢武帝決定要嚴厲的懲罰敗軍之將,壓下百官浮動的心。而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兄長,自然不好重罰,那麼重罰的目標就落到了李陵的身上,誰要你投降的。漢武帝就召集大臣商議怎麼處置李陵,其他大臣都主張重重的治罪,在漢武帝問到司馬遷的時候,司馬遷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殺敵有一萬多,最後是精疲力盡才投降的,可以將功抵罪了,而且他還一定不是真心投降的。這句話說的實事求是,但是與漢武帝的心思完全相反。因此,司馬遷就以為李陵求情的罪名關進了監獄,李陵家人被殺光,而司馬遷被叛了腐刑。

    從表面上看,司馬遷是因為替李陵辯護而受罪,實際上他是得罪了漢武帝。因為,司馬遷在陳述事實的時候說:李陵以五千步兵還殺敵一萬多,而李廣利領兵三萬卻全軍覆沒。漢武帝認為司馬遷表面上是在替李陵求情、批評李廣利,實際上是在批評他,說他選將不利,重用外戚,是在詆譭他,這件事總體上漢武帝的責任最大。而漢武帝一直覺得自己英明神武,怎會有錯,有錯的自然是司馬遷了,因此他受刑也就合理了。

    還有漢武帝在執政近三十年後,因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開始變得剛愎自用,多疑殘暴。開始聽不進去反對意見了,其他大臣都在順著他的話說,只有司馬遷說了實話,自然大大的得罪他,漢武帝氣在心頭,就立馬把司馬遷抓了起來。另外,我還認為司馬遷在做太史令的時候,秉承了史家的思想,秉筆直書,如實的記錄了漢武帝的言行,可能在某一方面犯了他的忌諱,但是漢武帝又不好懲罰一個史學家。而李陵事件讓漢武帝抓住了機會,司馬遷受刑就順理成章了。

    總之,不管怎麼樣,司馬遷在朝堂上說出了跟漢武帝不同想法的話,就大大得罪了漢武帝,因此受了腐刑。但他還是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史記》。

  • 18 # 經典守望者

    嚴格意義上講,這場衝擊摧毀了司馬遷健全的身體,但是卻成就了司馬遷堅毅的精神。李陵事件當中錯綜複雜,不僅是單純的李陵個人問題,司馬遷憑藉著一腔熱血和義字當先為李陵出面辯解,雖然值得肯定,但是從後人的角度看來還是有些輕率和幼稚(司馬遷當時最少也有35歲了)。也許是由於他職位的緣故,所以他對於朝廷內部的權力傾軋和漢武帝的剛愎自用並沒有清晰的認識,因為這次的意外,司馬遷被投入監獄,施以腐刑。自此之後,司馬遷作為男子的尊嚴被徹底毀滅,這對於他的身體和尊嚴的毀壞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同時,這次事件後司馬遷也能夠浴火重生,鳳凰涅槃。也正如他在《報任安書》中所言:

    “顧自以為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獨鬱悒而無誰語。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己者容。若僕大質已虧缺矣,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在此之後,司馬遷的人生目標就是完成家族的使命,作為史官,著史傳之後世就是他之後長期以來的追求。也正如他自己所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厲也。”

    為了不辱沒先人,他只有化悲憤為動力,不斷地推究史事,不讓已經漸漸遠去的歷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之中。所以,李陵事件既是摧毀了司馬遷,也是成就了司馬遷。

  • 19 # 夢枕清風V

    李陵事件即毀了司馬遷、同時也成就了司馬遷。因為這一事件,司馬遷被施以“宮刑”,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奇恥大辱,讓他變成了不是男人的男人,不但毀了他的身體、也毀掉了他的身份和地位。但是,也正是這一事件同時成就了司馬遷,讓他成為留名青史的人物。一方面、他不再追求仕途和世間繁華,專心著書;另一方面、也使他跳出原來的思想侷限性從多方面去思考社會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更加堅定了歷史事實不受權利改變的思想、敢於實事求是的記錄真實的歷史事件,才為我們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所以說,李陵事件即毀了司馬遷、也成就了司馬遷。

  • 20 # 嗨歷史

    “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司馬遷

    李陵事件對於司馬遷來說,談不上成全,而是莫大的傷害——此事極大地摧殘了他的身體和精神。

    李陵事件回顧

    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西漢名將,擅長騎射。李陵是名將之後,一心想像祖父那樣建功立業,揚名天下,他自視自己和手下武功高強,向漢武帝請求允許其率五千步兵“直搗匈奴王庭”,並對漢武帝說“臣所率領的屯邊將士,都是荊楚勇士、奇材、劍客,力可縛虎,射必中的。”可惜李陵過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匈奴的實力,以為憑藉自己的勇猛就可以滅了匈奴,結果他所率領的五千部卒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敗了也便罷了,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李陵當初既然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拍了胸脯說要力戰匈奴,而且跟從計程車兵大都已戰死沙場埋骨於荒漠之中,那麼作為頭領的李陵就應該保全氣節,血戰至最後一息,而不應該垂劍投降,這樣做即對不起他手下那些壯烈犧牲的勇士,也讓他的家族和漢庭蒙羞。

    李陵事件另一個主要責任人是漢武帝,漢武帝晚年剛愎自用、暴戾多疑,他指派的兩個西征匈奴的主要將領皆不當:首先指派根本不會打仗的李廣利為帥就是個大錯誤,他因為寵愛李夫人而愛屋及烏,想讓自己的“大舅子”李廣利立功封賞;其次漢武帝不應聽信李陵一番慷慨陳詞,然後就答應給他五千步兵命他去“滅匈奴”,李陵固然武藝高強且深得部下士兵愛戴,但是再厲害憑五千步兵就能滅了匈奴那也是“狂夫妄言”。

    西征匈奴的失敗讓漢武帝很沒面子,很氣惱,但是氣歸氣,他總不好拿“大舅子”李廣利開刀吧,那樣就等於承認自己識人不明用人不當,而且寵姬李夫人也不會答應,這時候漢武帝需要一個替罪羊,這隻“羊”就是李陵,因為李陵投降了匈奴,因此漢武帝就把西征匈奴失利的責任一股腦“甩鍋”給李陵,把他的家人和三族給殺了。

    李陵的投降讓漢武帝勃然大怒,眾大臣們為了自保也“一邊倒”地齊聲附和漢武帝、聲討李陵,偏偏司馬遷“不合時宜”地站出來為李陵說好話,替李陵辯解開脫,說李陵孤軍深入,以區區五千步卒戰八萬匈奴兵,殺敵萬餘,投降也未必是真降。

    “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漢武帝此時正在氣頭上,哪裡聽得進司馬遷的勸諫,反而因為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而把他下獄論罪,並對司馬遷施以宮刑。

    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後半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司馬遷受宮刑後,變成了一個“不是太監的太監”,這嚴重損傷了他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士子、一個讀書人的自尊與自信,帶給他巨大的精神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從此,司馬遷是個另類,至死揹負著沉重的屈辱,受著巨大的精神折磨,他自覺不會被任何階層接受,人們嘲笑鄙視他,便再有才情也枉然。

    從此,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士大夫、一個才子的司馬遷“死”了。心灰意冷的司馬遷從此只是“太史公”,終日埋在故紙堆裡,終於完成了號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光輝著作《史記》,他以寫書來麻痺自己,減輕精神上的痛苦。

    有人說是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馬遷,所以才有了《史記》,照照不這樣認為,司馬遷本是史官,即使不受刑罰,寫史書也仍然是他的本職工作,只不過透過此次事件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對社會與政治、人生有了重新的認識,並把這種歷史觀、世界觀、人生觀貫穿在《史記》當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薑幹哪裡的好?